CN102377467B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7467B CN102377467B CN201010261177.9A CN201010261177A CN102377467B CN 102377467 B CN102377467 B CN 102377467B CN 201010261177 A CN201010261177 A CN 201010261177A CN 102377467 B CN102377467 B CN 1023774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s
- weighted value
- port
- base station
- antenn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本发明扩大了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基站下行传输采用8天线发送,而LTE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基站下行传输则采用2天线发送。若TDD基站和FDD基站的所有天线的总功率一样,例如总功率都是40W,那么TDD基站的8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功率为5W,FDD基站的两根天线中每根天线的功率为20W。
FDD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采用2x2空频块编码(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方式。TD-LTE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4端口的,例如SFBC+频率切换发送分集(FSTD,Frequency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4端口方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是需要占用4端口的公共解调导频(CRS),导频开销太大;第二类是广播权方式,图1给出了现有的TD-LTE基站采用广播权方式进行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式沿用了FDD基站的两端口方式,即将8根天线通过分组虚拟为2个天线端口,其中一个端口由4根+45度方向的天线虚拟而成,另一端口则由4根-45度方向的天线虚拟而成,然后通过2x2SFBC完成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过程。广播权方式由于其采用2端口,其导频开销比4端口方式减少,因此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广播权方式下,同一端口的4根天线中某些天线上的加权值是小于1的,因此有功率损 失,导致其达不到相同总功率的FDD基站的2天线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8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以扩大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 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 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 -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从整体上扩大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TD-LTE基站采用广播权方式进行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 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8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六与现有广播权方案的仿真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 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2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端口1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4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端口1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7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6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9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8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1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10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 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201: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0,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端口1。其中,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图1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采用8天线的基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式的示意图。
步骤1202:基站通过端口0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端口0和端口1,该两端口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对端口1来说,端口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可以与端口0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一~六中的基站可以是LTE TDD基站或LTE A TDD基站或LTE FDD基站或LTE A FDD基站。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8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4所示,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图14所示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 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的组成,其主要包括:端口分组模块和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记录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各端口包含的 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端口分组模块记录的各端口号与天线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端口包含的各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装置可位于LTE 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经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8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可以使得下行控制信道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越LTE FDD基站的2天线下行控制信道的性能。
以下给出在同一仿真场景下,本发明6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现有的广播权方法的对比:
仿真条件如下:
仿真场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二维天线场景1(3GPP Case 1-2D)。设定基站为TD-LTE基站,其下行传输采用8根(4对)双极化天线,相邻两对天线的间距为0.5倍波长;设定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端采用2根同极化天线,两根天线的间距为0.5倍波长。
设不考虑阴影衰落的影响。
仿真过程如下:
选择一个TD-LTE基站,在距离该TD-LTE基站100米处,设从该TD-LTE基站扇区天线主瓣到两侧每隔10度对应一个UE,设定考虑快衰落,分别针对每个方案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一~六提供的六个方案以及现有的广播权方案,记录每个UE两根天线从TD-LTE基站的每个端口,即端口0和端口1,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号的功率大小。针对每个方案,对预定时间段内每个UE两根天线从TD-LTE基站的每个端口,即端口0和端口1,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号的功率和进行线性平均。
图15给出了仿真结果对比图,其中横坐标的单位为10度,由于从TD-LTE基站扇区天线主瓣到两侧每隔10度对应一个UE,因此图15中,横坐标上的每个整数点代表一个UE,共有25个UE,越靠近中央的整数点离天线主瓣越近;纵坐标表示预定时间段内,UE的两根天线从TD-LTE基站的端口0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号的功率和的线性平均值,单位为dbm。
图15的右上角给出了每条曲线所对应的方案,其中:
方案0:现有的广播权方案,即端口0由4根+45度方向的天线虚拟而成,端口1由4根-45度方向的天线虚拟而成,端口0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0.6230-0.0025j,1.0,1.0,0.2986-0.0020j],端口1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也为[-0.6230-0.0025j,1.0,1.0,0.2986-0.0020j]。
方案11:本发明实施例一,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12:本发明实施例一,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21:本发明实施例二,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22:本发明实施例二,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31:本发明实施例三,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32:本发明实施例三,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41:本发明实施例四,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42:本发明实施例四,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51:本发明实施例五,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 [1,1,1,-1]。
方案52:本发明实施例五,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61:本发明实施例六,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方案62:本发明实施例六,其中,端口0、1的4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1,1,1]。
从图15可以看出,在TD-LTE基站扇区天线主瓣附近,现有的广播权方案的下行控制性能优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个方案,但从整体来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6个方案的下行控制的整体性能都优于现有的广播权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2.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3.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4.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5.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6.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基站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基站为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或者LTE A TDD基站,或者LTE频分双工FDD基站,或者LTE A FDD基站。
7.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满足: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8.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对和第4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2对和第3对双极化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9.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10.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11.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和第2、3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端口分组模块得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12.一种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端口分组模块:对于基站用于下行传输的8根天线,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一端口,将第1、2、3、4对双极化天线中的-45度方向天线虚拟为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第二端口的4根天线的广播权加权值为: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或者,其中一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另外三根天线的加权值为+1;
下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所述装置位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T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频分双工FDD基站上,或者位于LTE A FDD基站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1177.9A CN102377467B (zh) | 2010-08-23 | 2010-08-23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JP2013525121A JP5735647B2 (ja) | 2010-08-23 | 2011-07-22 | 8本のアンテナを使用す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伝送方法と装置 |
EP11819368.9A EP2611055B1 (en) | 2010-08-23 | 2011-07-22 |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8-antenn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PCT/CN2011/077468 WO2012024993A1 (zh) | 2010-08-23 | 2011-07-22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US13/814,505 US20130136092A1 (en) | 2010-08-23 | 2011-07-22 |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8-antenn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1177.9A CN102377467B (zh) | 2010-08-23 | 2010-08-23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7467A CN102377467A (zh) | 2012-03-14 |
CN102377467B true CN102377467B (zh) | 2015-02-04 |
Family
ID=4572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61177.9A Active CN102377467B (zh) | 2010-08-23 | 2010-08-23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36092A1 (zh) |
EP (1) | EP2611055B1 (zh) |
JP (1) | JP5735647B2 (zh) |
CN (1) | CN102377467B (zh) |
WO (1) | WO201202499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7223A (zh) * | 2015-08-31 | 2016-01-06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天线的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1172A (zh) * | 2015-02-16 | 2016-10-0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天线阵列的虚拟化模型选择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WO2017063132A1 (zh) * | 2015-10-13 | 2017-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扇区mimo有源天线系统和通信设备 |
CN107547122A (zh) * | 2016-06-24 | 2018-01-05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380767B (zh) * | 2018-04-13 | 2022-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1997A (zh) * | 2007-04-05 | 2008-10-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天线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686072A (zh) * | 2008-09-22 | 2010-03-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分集方法和装置 |
WO2010085909A1 (en) * | 2009-02-01 | 2010-08-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21543B1 (en) * | 1996-01-29 | 2002-07-16 | Ericsson Inc. |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ing selected multiple diversity reception |
JP2002124816A (ja) * | 2000-10-16 | 2002-04-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偏波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 |
JP2007329666A (ja) * | 2006-06-07 | 2007-12-20 | Ntt Docomo Inc |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
PT2145400E (pt) * | 2007-04-30 | 2013-05-2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étodo e montagem para adaptar uma transmissão de múltiplas antenas |
US7629902B2 (en) * | 2007-06-08 | 2009-12-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IMO wireless precoding system robust to power imbalance |
US8254487B2 (en) * | 2007-08-09 | 2012-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debook-based single-user closed-loop transmit beamforming (SU-CLTB) for OFDM wireless systems |
EP3119050B1 (en) * | 2007-08-17 | 2017-10-11 | Sun Patent Trust |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7916081B2 (en) * | 2007-12-19 | 2011-03-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forming in MIMO systems |
CN101431357B (zh) * | 2007-11-08 | 2012-11-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562504B (zh) * | 2008-04-18 | 2012-06-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于双极化阵列天线的自适应数据发送方法及其系统 |
EP2380286B1 (en) * | 2008-12-18 | 2016-07-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1764632B (zh) * | 2008-12-23 | 2013-09-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tdd室内分布系统中端口与天线映射方法及装置 |
JP2010161475A (ja) * | 2009-01-06 | 2010-07-22 | Toshiba Corp | アレーアンテナ |
CN101800577A (zh) * | 2009-02-10 | 2010-08-1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权值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1807976B (zh) * | 2009-02-16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波频处理装置及方法 |
JP5391335B2 (ja) * | 2010-01-27 | 2014-01-15 |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多入力多出力ビーム形成の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US8848817B2 (en) * | 2010-04-30 | 2014-09-3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modes and signaling for uplink MIMO support or single TB dual-layer transmission in LTE uplink |
US8509338B2 (en) * | 2010-05-05 | 2013-08-13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902312B (zh) * | 2010-06-21 | 2016-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精度的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
US8559294B2 (en) * | 2010-07-29 | 2013-10-15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jor group scheduling in a fixed beam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0
- 2010-08-23 CN CN201010261177.9A patent/CN102377467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7-22 EP EP11819368.9A patent/EP2611055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7-22 US US13/814,505 patent/US201301360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7-22 JP JP2013525121A patent/JP57356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7-22 WO PCT/CN2011/077468 patent/WO201202499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1997A (zh) * | 2007-04-05 | 2008-10-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天线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686072A (zh) * | 2008-09-22 | 2010-03-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天线分集方法和装置 |
WO2010085909A1 (en) * | 2009-02-01 | 2010-08-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10-161475A 2010.07.22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7223A (zh) * | 2015-08-31 | 2016-01-06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天线的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11055A1 (en) | 2013-07-03 |
US20130136092A1 (en) | 2013-05-30 |
CN102377467A (zh) | 2012-03-14 |
EP2611055A4 (en) | 2017-04-19 |
WO2012024993A1 (zh) | 2012-03-01 |
JP2013541256A (ja) | 2013-11-07 |
EP2611055B1 (en) | 2020-03-18 |
JP5735647B2 (ja) | 2015-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38568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SI-RS port selection for CSI-reporting | |
KR101999355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US11764846B2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RU2613526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фрагментарн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крупномасштабной системы mimo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CN107925451B (zh) |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7408971B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 |
US804131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9148208B2 (en) |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 |
US1002086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with adaptive communication | |
CN113965231A (zh) |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10320464B2 (en) |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8023624A (zh)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
Nam et al. | Full dimension MIMO for LTE-Advanced and 5G | |
CN102377467B (zh) | 八天线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
JP2013541256A5 (zh) | ||
WO2020069459A1 (en) | Joint orthogonal compression and quantization for type i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 |
Xing et al. | Self‐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the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large‐scale antenna | |
KR20100066298A (ko) | 하향링크 mimo 시스템에 있어서 rs 전송 방법 | |
EP3190734B1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CN105743558A (zh) | 一种使用共享式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双向全双工中继系统 | |
Zhang et al. | The Study of Indoor and Field Trials on 2× 8 MIMO Architecture in TD‐LTE Network | |
CN119382846A (zh) |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参考信号接收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8251957A (zh) | 基于码本和非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7997399A (zh) | 一种信道参数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 |
Dong et al. | Research on BS antenna configuration in TD-LT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