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0821A - 温阳通络胶囊 - Google Patents
温阳通络胶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0821A CN102370821A CN2011103542465A CN201110354246A CN102370821A CN 102370821 A CN102370821 A CN 102370821A CN 2011103542465 A CN2011103542465 A CN 2011103542465A CN 201110354246 A CN201110354246 A CN 201110354246A CN 102370821 A CN102370821 A CN 1023708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sule
- yang
- warming
- smoothing
- meridia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阳通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温阳通络胶囊其内容物药粉是由制附子、桂枝、蕲蛇、全蝎、熟地黄、仙茅、蜈蚣七味中药及辅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具有补肾壮阳、温经通脉作用。本发明温阳通络胶囊,其组方精炼,配伍严谨,遵循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法则,组方中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阳、温经通脉之功,能治疗因肾阳虚衰所导致的腰腿痛、筋骨痹痛,肢体畏寒喜暖等病症;此外本发明采用胶囊剂,药物的稳定性效果良好,且服用、携带方便;本发明温阳通络胶囊制备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治疗效果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温阳通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腰腿疼痛、筋骨痹痛、膝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已经成为了影响现代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骨科疾病之一,而随着人们的各方面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类似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手脚冰冷、肢体畏寒喜暖、筋骨及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症状也越来越多。中医学认为,肾阳虚衰是导致这类病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中医上,常采用补肾、温阳、活血、通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例如,中国专利ZL20091009 公开了一种补肾壮骨胶囊,其胶囊内药粉是由:肉苁蓉0.5-1.2份、补骨脂0.5-1份、菟丝子0.5-1.2份、巴戟天0.5-1.2份、枸杞子0.5-1.2份、杜仲0.3-0.8份、山茱萸0.3-0.8份、韭菜子0.5-1.2份药粉或饮片粉按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在此基础上还可加入女贞子0.5-1.2份,淫羊藿0.5-1.2份,酸枣仁0.5-1份,五味子0.5-1份,以及熟地、紫河车、所养、制首乌、麦冬和泽泻;此发明能补肾阳益肾阴,强筋壮骨,升阳举陷,活血行气,逐风除湿,调经止痛、颈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筋骨萎缩、腰间盘脱出、手脚冰冷、阳痿遗精等病症的治疗。
中国专利ZL00113201.6提及“中老年人多为肾气渐肾,卫阳空疏,风寒湿邪肾虚而入,加上多数人有闪跌、扑等外伤史当属气滞血瘀,久之肝肾亏损,筋挛骨弱,留邪不去,阻塞经络,不通则痛,造成痛证迁延不愈,最后逐渐形成骨关节增生畸表,严重者导致瘫痪。”因此,对此类症属肝肾不足、筋脉瘀滞的关节痹痛、颈腰腿痛等不容忽视。因此,该专利发明人采用了温阳通络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风驱湿的原理来配制治疗骨质增生的益肾痛痹丸。
针对因肾阳虚衰所导致的相关病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如针灸、理疗等,各类药物也不少,但效果均不理想,且易复发;西药类的止痛药,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较大,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中药的治疗也只治标效果好,而忽略其治本的一方面,缺少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肾壮阳、温经通脉作用的,见效快、治疗效果佳的,专门用于治疗因肾阳虚衰所导致的腰腿痛、筋骨痹痛,肢体畏寒喜暖病症的的温阳通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阳通络胶囊,由胶囊皮和内容物药粉组成,其内容物药粉包括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制附子460-500g,桂枝178-210g,蕲蛇450-500g,全蝎84-106g,熟地黄450-500g,仙茅220-260g,蜈蚣84-106g。
所述内容物药粉还包括下列重量的辅料:食用油3-6g,淀粉 适量,麦芽糊精 10-25g,滑石粉 3-8g,硬脂酸镁1.0-2.5 g。
本发明所述温阳通络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 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84-106g、蜈蚣84-106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 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60-500g、桂枝178-210g、蕲蛇450-500g、熟地黄450-500g、仙茅220-26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6-10倍的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5-7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
3) 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5-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 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辅料:食用油3-6g,淀粉 适量,麦芽糊精 10-25g,滑石粉 3-8g,硬脂酸镁1.0-2.5g,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 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所述胶囊皮为制剂学所认可的按照常规制备工艺所制成的胶囊皮。
按照本发明方法根据制剂学一般可制备成每粒重0.3-0.5g的胶囊。本发明所述辅料中,所述淀粉的重量为适量,即所添加的淀粉的重量是根据所需制备的胶囊粒重及胶囊的数量,添加至所需内容物药粉的总重量。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温阳通络胶囊其处方是在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组方而成,组方精炼,配伍严谨,遵循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法则,组方由制附子、桂枝、蕲蛇、全蝎、熟地黄、仙茅、蜈蚣七味中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阳、温经通脉之功,能治疗因肾阳虚衰所导致的腰腿痛、筋骨痹痛,肢体畏寒喜暖等病症。本发明采用胶囊剂,胶囊剂对药物的稳定性效果良好,还可掩盖药物的苦味,且服用、携带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以生产本发明粒重为0.3g的1000粒温阳通络胶囊为例,所采用的原料药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内容物药粉采用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及辅料制备:制附子460g,桂枝178g,蕲蛇450g,全蝎84g,熟地黄450g,仙茅220g,蜈蚣84g;辅料:食用油3g,淀粉 加至内容物药粉总重量为300g,麦芽糊精 10g,滑石粉 3g,硬脂酸镁1.0 g。
生产该温阳通络胶囊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84g、蜈蚣84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60g、桂枝178g、蕲蛇450g、熟地黄450g、仙茅22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6倍的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所有辅料,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实施例2 以生产本发明粒重为0.4g的1000粒温阳通络胶囊为例,所采用的原料药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内容物药粉采用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及辅料制备:制附子472g,桂枝186g,蕲蛇465g,全蝎90g,熟地黄465g,仙茅230g,蜈蚣90g;辅料:食用油4.5g,淀粉 加至内容物药粉总重量为400g,麦芽糊精 15g,滑石粉 4.2g,硬脂酸镁1.5 g。
生产该温阳通络胶囊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90g、蜈蚣90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72g,桂枝186g,蕲蛇465g,熟地黄465g,仙茅23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7倍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7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所有辅料,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实施例3 以生产本发明粒重为0.5g的1000粒温阳通络胶囊为例,所采用的原料药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内容物药粉采用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及辅料制备:制附子500g,桂枝210g,蕲蛇500g,全蝎106g,熟地黄500g,仙茅260g,蜈蚣106g;辅料:食用油6g,淀粉 加至内容物药粉总重量为500g,麦芽糊精 25g,滑石粉8g,硬脂酸镁2.5 g。
生产该温阳通络胶囊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106g、蜈蚣106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500g、桂枝210g、蕲蛇500g、熟地黄500g、仙茅26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10倍的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7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所有辅料,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实施例4 以生产本发明粒重为0.42g的1000粒温阳通络胶囊为例,所采用的原料药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内容物药粉采用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及辅料制备:制附子490g,桂枝200g,蕲蛇490g,全蝎102g,熟地黄490g,仙茅250g,蜈蚣102g;辅料:食用油4.5g,淀粉 加至内容物药粉总重量为420g,麦芽糊精 22g,滑石粉 6.5g,硬脂酸镁2.2 g。
生产该温阳通络胶囊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102g、蜈蚣102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90g,桂枝200g,蕲蛇490g,熟地黄490g,仙茅25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9倍的水,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6.5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所有辅料,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实施例5 以生产本发明粒重为0.34g的1000粒温阳通络胶囊为例,所采用的原料药组成及制备方法如下。
内容物药粉采用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及辅料制备:制附子488g,桂枝192g,蕲蛇480g,全蝎96g,熟地黄480g,仙茅240g,蜈蚣96g;辅料:食用油5g,淀粉 加至内容物药粉总重量为340g,麦芽糊精 17g,滑石粉 5.1g,硬脂酸镁1.7 g。
生产该温阳通络胶囊所采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96g、蜈蚣96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88g、桂枝192g、蕲蛇480g、熟地黄480g、仙茅24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8倍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7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所有辅料,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实施例6 临床治疗病例治疗效果举例说明。
入选患有因肾阳虚衰所导致的腰腿痛、筋骨痹痛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病程最长达2年,最短1个月。采用口服的方式,服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5的温阳通络胶囊,一次2粒,一次3次,连续服用8周,治疗效果如下:其中63例腰腿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可恢复正常工作(治愈);24例腰腿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过度活动有轻度疼痛或不适,休息后疼痛或不适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显效);12例的腰腿疼痛等自觉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障碍,部分恢复工作(有效);1例其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无效)。经临床观察分析,在所入选的100例患者中,本发明的温阳通络胶囊治疗总有效率达99%。
Claims (4)
1. 一种温阳通络胶囊,由胶囊皮和内容物药粉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内容物药粉包括下列重量的中药组分:制附子460-500g,桂枝178-210g,蕲蛇450-500g,全蝎84-106g,熟地黄450-500g,仙茅220-260g,蜈蚣84-106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温阳通络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内容物药粉还包括下列重量的辅料:食用油3-6g,淀粉 适量,麦芽糊精 10-25g,滑石粉 3-8g,硬脂酸镁1.0-2.5 g。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温阳通络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全蝎84-106g、蜈蚣84-106g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备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的制附子460-500g、桂枝178-210g、蕲蛇450-500g、熟地黄450-500g、仙茅220-260g,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蒸煮两次:第一次蒸煮加入生药量6-10倍的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加入5-7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
(3)合并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得煎煮液,滤过,得滤液,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05-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喷干粉;
(4)将喷干粉和步骤(1)得到的粉碎并过200目筛的全蝎与蜈蚣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辅料:食用油3-6g,淀粉 适量,麦芽糊精 10-25g,滑石粉 3-8g,硬脂酸镁1.0-2.5 g,采用干法制粒,然后过筛、整粒,制得内容物药粉;
(5)将制得内容物药粉填充装入胶囊皮内,即制成温阳通络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阳通络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皮为制剂学所认可的按照常规制备工艺所制成的胶囊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542465A CN102370821A (zh) | 2011-11-10 | 2011-11-10 | 温阳通络胶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542465A CN102370821A (zh) | 2011-11-10 | 2011-11-10 | 温阳通络胶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0821A true CN102370821A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579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542465A Pending CN102370821A (zh) | 2011-11-10 | 2011-11-10 | 温阳通络胶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70821A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5347A (zh) * | 2011-01-02 | 2011-06-08 | 王凤 | 一种祛风胜湿的中药组合物 |
-
2011
- 2011-11-10 CN CN2011103542465A patent/CN1023708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5347A (zh) * | 2011-01-02 | 2011-06-08 | 王凤 | 一种祛风胜湿的中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吴少鹏等: "温阳通络胶囊配合温针灸对肥胖型膝OA血清瘦素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vol. 20, no. 5, 31 October 2010 (2010-10-31), pages 282 - 284 * |
雷锋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采用温阳通络法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vol. 4, no. 20, 31 July 2009 (2009-07-31), pages 145 - 147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72299B (zh) |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骨折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366919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 | |
CN101284105A (zh) |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溶栓降脂丹 | |
CN102552793B (zh) | 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239151B (zh) |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3599404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汤剂 | |
CN102908425B (zh) | 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12645B (zh) | 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40142A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 |
CN103550383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12044B (zh) |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949698A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30030B (zh) | 一种治疗骨痹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810747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 | |
CN105687944A (zh) | 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370837A (zh) | 补肾强筋胶囊 | |
CN102370821A (zh) | 温阳通络胶囊 | |
CN104352946A (zh) | 用于骨质疏松的中成药物制剂 | |
CN103989968A (zh) | 一种口服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中药组合物 | |
CN103877226B (zh) | 具有滋肝补肾功效的豆腐黄鳝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12543A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213793A (zh) | 主治骨质疏松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
CN102397392A (zh) | 跌打散瘀胶囊 | |
CN104173494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4173930A (zh) | 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