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0726A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0726A CN102370726A CN2011103642181A CN201110364218A CN102370726A CN 102370726 A CN102370726 A CN 102370726A CN 2011103642181 A CN2011103642181 A CN 2011103642181A CN 201110364218 A CN201110364218 A CN 201110364218A CN 102370726 A CN102370726 A CN 1023707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chinese medicine
- radix
- traditional chinese
- chloasm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5-7、茯苓13-17、白芍8-12、当归8-12、白术8-12、丹参13-17、红花8-12、僵蚕5-7、白芷8-12;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8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本发明制得的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疗效显著,给药方式简单,无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理与体内的黄体酮和雌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有关,另与紫外 线照射、使用化妆 品、药 物(如避孕药、氯丙嗪)、 妊娠、 疾病 (如肝炎、 肿瘤、 甲亢、 妇科疾病 )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称之谓“面尘”、“肝斑”、“ 黧黑斑”、 俗称“妊娠斑”等, 它的发病机理是: 肝郁气滞、 血瘀于面; 脾虚不能化生精微, 气血两虚,肌肤失于荣养;肾气不足, 不能制火, 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黄褐斑病程长,顽固难治,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见效,仪器治疗方法过程复杂,不能长期使用,患者接受痛苦,疗效反复等缺点;而中药疗法可以将药物制成患者能自己在家长期使用以及外出携带方便的剂型,并且使用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可以帮助患者坚持治疗以完成足够疗程,从而获得满意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白术、丹参、红花、僵蚕、白芷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黄褐斑,给药方式简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使用无痛苦。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5-7、茯苓13-17、白芍8-12、当归8-12、白术8-12、丹参13-17、红花8-12、僵蚕5-7、白芷8-1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8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本发明配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解郁;茯苓利水消肿、健脾利湿;白芍养血柔肝;当归、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刮除积垢、渗湿消滞、增白祛斑、养血驻颜、滑肌泽面;白术行气健脾;僵蚕和白芷改善面部肤色,长肌润肤, 消斑养颜,诸药合用共奏美白祛斑、 养颜润肤之效果。因此本发明疗效优良,给药方式简单,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5、茯苓13、白芍8、当归8、白术8、丹参13、红花8、僵蚕5、白芷8。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6、茯苓15、白芍10、当归10、白术10、丹参15、红花10、僵蚕6、白芷10。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7、茯苓17、白芍12、当归12、白术12、丹参17、红花12、僵蚕7、白芷1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7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7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7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7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7: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8: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10、茯苓20、白芍15、当归15、白术8、丹参10、红花6、僵蚕3、白芷5。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实施例9: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3、茯苓10、白芍6、当归6、白术13、丹参18、红花15、僵蚕10、白芷13。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4、茯苓18、白芍7、当归12、白术7、丹参18、红花7、僵蚕8、白芷7。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7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
实施例11:
根据申请号为00130136.6的专利中公开的黄褐斑清,包括下述中药原料:
A方:炒白术20g、茯苓10g、山药20g、莲子10g、巴戟天15g、白果15g、杜仲15g、肉桂10g、鸡内金10g、桂枝15g、川断10g。
B方:当归20g、炒白芍15g、阿胶15g、山芋肉15g、巴戟天20g、山药15g、鸡内金10g。
C方:当归20g、生地10g、桃仁15g、红花25g、桔梗15g、赤芍15g、柴胡15g、川牛膝10g、川芎20g、香附15g、丹参20g。
A、B、C方都分别用水煎服;A方在月经来前5-7天服用,B方在月经来第一天至月经停止服用,C方在经止后和将来这期间服用。
实施例12:
根据《陕西中医》2000年第21卷第3期中《加味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0例》公开的治疗黄褐斑的配方,包括下列中药原料:
柴胡、郁金、桃仁、红花、白芍、自术各lOg,当归、茯苓各12g,丹参20g,薄荷6g。煎滤汁300ml,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实施例13: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其余同实施例1-10。
实施例14:将由实施例1-10制得的混合均匀的流浸膏浓缩,按照常规片剂的操作方法,加入药用辅料,将各组分混合均匀,湿法制粒,过筛,采用常规片剂制备法压片制成片剂,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成分 重量(份)
混合流浸膏 50
淀粉 25
微晶纤维素 13
滑石粉 12
聚乙二醇 8
其余同实施例1-10。
实施例15:将由实施例1-10制得的混合均匀的流浸膏浓缩,按照常规胶囊剂的操作方法,加入药用辅料,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制粒,采用常规胶囊剂制备法填充制成胶囊剂,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成分 重量(份)
混合流浸膏 100
预胶化淀粉 27
无水乳糖 20
微晶纤维素 16
磷酸氢钙 6
其余同实施例1-10。
实施例16:将由实施例1-10制得的混合均匀的流浸膏浓缩,按照常规口服液的操作方法,乙醇沉淀1-2次,过滤,浓缩,加水沉淀,过滤,加入药用辅料,过滤,分装灭菌,采用常规口服液制备法制备口服液,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
成分 重量(份)
混合流浸膏 100
乙醇 168
蔗糖 72
羧甲基纤维素钠 13
薄荷油 5
山梨酸 3
其余同实施例1-10。
疗效研究实验:
患者资料:
共364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 21-56岁之间, 平均 38岁; 病程为6个月- 10 年,平均 5年。全部符合中医黄褐斑的临床诊断标准, 无内脏系统性疾病及色素障碍性疾病, 所有患者均有使用各类化妆品史,并曾于皮肤科多次就诊治疗。将364例患者随机分为13组, 1组作为对照组,12组作为治疗组,每组28例,13组年龄、 病程及病情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 界限清楚的斑片, 通常对称性分布, 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 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它疾病( 如颧部褐青色痣、 Rieh1 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 引起的色素沉着。
治疗方法:
对照组外用千白氢醌乳膏,每天早晚两次,适量搽于患处;将实施例1-10所制得的中药浸膏按体积比用水稀释10倍,分别给10组治疗组口服,每次100ml,每天早晚2次,剩下两组治疗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制得的复方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用药2个月。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 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90%, 颜色基本消失; 显效: 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 变浅;好转: 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淡、 变浅; 无效: 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 颜色变化不明显。
表 1 各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局部过敏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从疗效研究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疗效明显好于现有治疗黄褐斑的外用制剂,且优于现有技术中类似配方制得的中药药物的疗效,其中以实施例5的治疗效果最佳,给药方法又比外用制剂简单,因此本发明制得的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疗效显著,给药方式简单,无不良反应。
Claims (5)
1.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5-7、茯苓13-17、白芍8-12。
2.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5-7、茯苓13-17、白芍8-12、当归8-12、白术8-12、丹参13-17、红花8-12、僵蚕5-7、白芷8-12。
3.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柴胡6、茯苓15、白芍10、当归10、白术10、丹参15、红花10、僵蚕6、白芷1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8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9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7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小时,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3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64218.1A CN102370726B (zh) | 2011-11-17 | 2011-11-17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64218.1A CN102370726B (zh) | 2011-11-17 | 2011-11-17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0726A true CN102370726A (zh) | 2012-03-14 |
CN102370726B CN102370726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4579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6421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0726B (zh) | 2011-11-17 | 2011-11-17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7072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7745A (zh) * | 2012-05-17 | 2012-09-12 | 双飞人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
CN103222655A (zh) * | 2013-04-22 | 2013-07-31 | 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祛黄斑苹果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31333A (zh) * | 2015-07-08 | 2015-11-11 | 江苏奇力康皮肤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29150A (zh) * | 2017-01-19 | 2017-05-31 | 四川香龙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皮肤美白祛斑的药物配方 |
CN108498569A (zh) * | 2018-06-26 | 2018-09-07 | 宋智琦 | 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酊剂 |
CN111388616A (zh) * | 2020-04-14 | 2020-07-10 | 梁恒星 | 藤花药浴包 |
CN112843155A (zh) * | 2021-02-04 | 2021-05-28 | 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产妇用的祛斑及缓解腰痛的组合物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55A (zh) * | 1996-08-19 | 1997-07-09 | 侯永康 | 调整人体内分泌平衡的中药方剂 |
CN1739774A (zh) * | 2004-08-06 | 2006-03-01 | 王继平 | 化斑驻颜胶囊 |
CN101972459A (zh) * | 2010-10-10 | 2011-02-16 | 杨万明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1
- 2011-11-17 CN CN201110364218.1A patent/CN10237072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55A (zh) * | 1996-08-19 | 1997-07-09 | 侯永康 | 调整人体内分泌平衡的中药方剂 |
CN1739774A (zh) * | 2004-08-06 | 2006-03-01 | 王继平 | 化斑驻颜胶囊 |
CN101972459A (zh) * | 2010-10-10 | 2011-02-16 | 杨万明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汪黔蜀: "消斑汤治疗黄褐斑36例疗效观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
王耘: "加味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0例", 《陕西中医》 * |
王耘: "加味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0例", 《陕西中医》, vol. 21, no. 03, 31 December 2000 (2000-12-31), pages 117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7745A (zh) * | 2012-05-17 | 2012-09-12 | 双飞人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
CN103222655A (zh) * | 2013-04-22 | 2013-07-31 | 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祛黄斑苹果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22655B (zh) * | 2013-04-22 | 2015-06-17 | 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祛黄斑苹果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31333A (zh) * | 2015-07-08 | 2015-11-11 | 江苏奇力康皮肤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29150A (zh) * | 2017-01-19 | 2017-05-31 | 四川香龙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皮肤美白祛斑的药物配方 |
CN108498569A (zh) * | 2018-06-26 | 2018-09-07 | 宋智琦 | 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酊剂 |
CN111388616A (zh) * | 2020-04-14 | 2020-07-10 | 梁恒星 | 藤花药浴包 |
CN112843155A (zh) * | 2021-02-04 | 2021-05-28 | 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产妇用的祛斑及缓解腰痛的组合物 |
CN112843155B (zh) * | 2021-02-04 | 2022-05-10 | 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产妇用的祛斑及缓解腰痛的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0726B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0726B (zh) |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06251C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A2571945A1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gynaecological disorders | |
CN103933353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痛风的药物 | |
CN102488763A (zh) | 一种具有治疗痛经作用及美容作用的组合物 | |
CN102813839B (zh) |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复方药物 | |
CN100358571C (zh) | 治疗乳腺疾病的热敷药贴和药膏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0948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0751B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87812A (zh) |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2552520B (zh) | 一种活血止痛胶囊及制备工艺和应用 | |
CN102327395B (zh) | 一种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00010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 |
CN1331504C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6358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1298092B (zh) | 一种治疗继发性痛经的中药 | |
CN103316291A (zh) | 一种祛痘中药 | |
CN103285300A (zh) | 一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430026A (zh) | 祛斑药物 | |
CN102370838B (zh) | 补肾强筋双相胶囊 | |
CN10150259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33274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 | |
CN101007118A (zh) | 骨康药物在制备治疗经络瘀阻者制剂中的应用 | |
CN105998421A (zh) | 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311849C (zh) | 治疗肿痛的药物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