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67058B -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7058B
CN102367058B CN201110283524.2A CN201110283524A CN102367058B CN 102367058 B CN102367058 B CN 102367058B CN 201110283524 A CN201110283524 A CN 201110283524A CN 102367058 B CN102367058 B CN 102367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undulating terrain
inclination angle
vehicle
track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35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7058A (zh
Inventor
杨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2835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7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7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7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70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包含一第一侧车体、一第二侧车体、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及一驱动单元。该第一侧车体具有一第一履带装置,而该第二侧车体具有一第二履带装置,且该第二侧车体侧向对应于该第一侧车体。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枢接于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以便该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在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利用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此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

Description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特别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履带型车辆;更特别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远程监控车辆。
背景技术
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17070号的“联合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的自动倾斜角控制方式”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该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设有:可升降驱动自如地被安装于行走机体左右的一对履带行走装置、用以将该履带行走装置的最接近位置予以检出的左右下限限制开关、使该履带行走装置之一位于最接近位置的状态下,使另一该履带行走装置能升降驱动的摇动控制手段。
另一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13951号的“不限地形车辆用履带构件的改良”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不限地形车辆用履带构件。该不限地形车辆具有:以驱动方式连接于该车辆的第一对车轮,该第一对车轮上安装有第一对不限地形低压轮胎;该车辆具有第一及第二附设装置;该履带构件具有:一T型设有轮轴安装装置结构,该T型结构附连有第三及第四附设装置;第二对车轮,安装在轮轴上,该轮轴安装于该轮轴安装装置,该第二对车轮安装有第二不限地形低压轮胎,其安置于该第一对车轮的后面;该第一附设装置藉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该第三附设装置,而该第二附设装置藉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该第四附设装置;一对履带装置安装在该第一对不限地形低压轮胎上,并向后延伸且环绕该第二不限地形低压轮胎,该履带装置的外表面具有牵引杆。
另一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02598号的“履带式载台”发明专利申请案,其揭示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的履带式载台。该履带式载台包括:一车体部、二动力装置、二对应传动装置、一遥控装置、二第一、第二辅助轮组、二对应履带、及由一套体、一弹性组件、一推动块及一顶压杆所组成的伸缩装置。其中车体部可自由设计形体,且于车体部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二动力装置设于容置空间内,二对应传动装置各耦接于动力装置,用以提供车体部作动来源,遥控装置设于该车体部另一端,在其一侧设有可与外接电性连结的电源供应部,二第一、第二辅助轮组设置在该车体部底部两侧,而第二辅助轮组一端锁设有被动轮组并与传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车体部前、后端,二履带各套设在传动装置外及将被动轮组与第一、第二辅助轮组环设在内,并藉由各自伸缩装置枢接于第二辅助轮组,由伸缩装置提供距离调整,使车体部两侧的履带行经至突出障碍物或梯形爬坡或镂空地形时,该被动轮组前移并顶推伸缩装置前进。此时,利于二履带可视不同凹、凸地形而呈凸伸或凹曲现象。
前述专利公告第117070号、专利公告第113951号及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案第201002598号仅为本发明技术背景的参考及说明目前技术发展状态而已,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虽然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及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案已揭示各种相关履带式车辆技术,但前述各种履带式车辆并未提供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技术,以适用于行驶通过各种侧倾斜角度的地形。因此,习用履带式车辆相关技术必然存在进一步提供如何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之间设置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再利用一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一第一驱动组件及一第二驱动组件,以便独立驱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以解决随伏地形变化不易调整车辆侧倾斜角度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包含:
一第一侧车体,其具有一第一履带装置;
一第二侧车体,其具有一第二履带装置,该第二侧车体侧向对应于该第一侧车体;
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其枢接于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及
一驱动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以便该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
其中在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利用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此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铰链装置,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调节杆装置,其用以辅助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调整相对倾斜角度。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调节杆装置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侧车体,该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二侧车体。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一驱动组件及一第二驱动组件。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选自一直流马达单元。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中央控制单元,该中央控制单元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且该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至该中央控制单元。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无线通讯模块。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摄影装置。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照明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之间设置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允许在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之间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达成车辆轻易通过高低起伏地形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利用一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一第一驱动组件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可以在各种倾斜角度下驱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从而达成车辆轻易通过高低起伏地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前视图。
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5: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采用中央控制单元的前视图。
图6: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下斜坡地形的前视图。
图7: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上斜坡地形的前视图。
图8: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前视图。
图9: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下斜坡地形的前视图。
图10: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上斜坡地形的前视图。
图11: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采用电脑人机介面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中央控制单元
10  第一侧车体                                  11  第一履带装置
20  第二侧车体                                  21  第二履带装置
30  倾斜角度调整装置                      31  调节杆装置
40  驱动单元                                       41  电源供应单元
50  无线通讯模块
60  摄影装置                                       61  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于下文将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且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可应用于各种崎岖路面通行、地形障碍跨越或危险状况处理作业,例如:天然灾害探勘或爆破处理,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可结合其它各种操作系统,例如:机械手臂采样系统或自动摄影系统,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立体图;图2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前视图;图3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俯视图;图4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侧视图。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包含一第一侧车体10、一第二侧车体20、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30、一驱动单元40、一无线通讯模块50及一摄影装置60。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第一侧车体10具有一第一履带装置11,且该第一履带装置11纵向延伸于该第一侧车体10。相对的,该第二侧车体20具有一第二履带装置21,且该第二履带装置21纵向延伸于该第二侧车体20。当该第二侧车体20侧向对应组装于该第一侧车体10,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可平行于该第二履带装置21。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30枢接于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之间,以便在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之间利用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30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此,当在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之间随起伏地形产生相对倾斜角度时,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30包含一铰链装置,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驱动单元40电性连接于一电源供应单元41(例如:电池或蓄电池),且该驱动单元40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10或第二侧车体20,以便该驱动单元40驱动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且该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选自一直流马达单元。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无线通讯模块50及摄影装置60适当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以便形成一远程监控车辆。该无线通讯模块50利用一编码及译码IC进行指令传输及车辆控制。该摄影装置60还包含一照明装置61或其它指示灯,该照明装置61用以照明周围环境,而该指示灯用以确保所有组件正常动作或组件是否有故障。
图5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采用中央控制单元的前视图。请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还包含一中央控制单元1,且该中央控制单元1选自AT908535主控芯片,即AVR-AT8535 系列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单元1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10或第二侧车体20,且该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至该中央控制单元1。
图11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采用电脑人机介面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所示,在远程的PC上运用VB软件建构一计算机人机接口,由该无线通讯模块50接收指令,并经由译码处理后,进行远程车辆的操控动作。
图6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下斜坡地形的前视图;图7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上斜坡地形的前视图。请参照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在通过向下、上斜坡地形时,在该第一侧车体10的第一履带装置11及该第二侧车体20的第二履带装置21之间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图6所示,在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之间相互靠近些距离,且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紧贴于地面上。相对的,如图7所示,在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之间相互远离些距离,且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紧贴于地面上。
图8揭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的前视图。请参照图8所示,相对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含一调节杆装置31(例如:液压杆系统),其用以辅助该第一侧车体10及第二侧车体20调整相对倾斜角度,其余部分对照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此不予赘述。
图9揭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下斜坡地形的前视图;图10揭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通过向上斜坡地形的前视图。如图9所示,在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之间相互靠近些距离,且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紧贴于地面上。相对的,如图10所示,在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之间相互远离些距离,且该第一履带装置11及第二履带装置21紧贴于地面上。
前述较佳实施例仅举例说明本发明及其技术特征,该实施例的技术仍可适当进行各种实质等效修饰及/或替换方式予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须视申请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

1.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包含:
第一侧车体,其具有第一履带装置;
第二侧车体,其具有第二履带装置,所述第二侧车体侧向对应于所述第一侧车体;
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其枢接于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以便所述第一侧车体枢接于所述第二侧车体;及
驱动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以便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利用所述倾斜角度调整装置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以便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如此所述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
2.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个铰链装置,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
3.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个调节杆装置,其用以辅助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调整相对倾斜角度。
4. 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装置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车体,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车体。
5.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含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
6. 依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选自直流马达单元。
7. 依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至所述中央控制单元。
8.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无线通讯模块,在远程的PC上运用软件建构一计算机人机接口,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指令,并经由译码处理后,进行远程车辆的操控动作。
9.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利用所述倾斜角度调整装置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此在所述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之间相互靠近距离或相互远离距离动作。
10.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摄影装置或一个照明装置。
CN201110283524.2A 2011-09-22 2011-09-22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7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3524.2A CN102367058B (zh) 2011-09-22 2011-09-22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3524.2A CN102367058B (zh) 2011-09-22 2011-09-22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7058A CN102367058A (zh) 2012-03-07
CN102367058B true CN102367058B (zh) 2014-10-22

Family

ID=4575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35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7058B (zh) 2011-09-22 2011-09-22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70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3928A1 (de) * 2015-06-09 2016-12-14 Wacker Neuson Linz GmbH Baufahrzeug mit verkippbarem fahrgestel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9851B (zh) * 2013-08-23 2016-04-13 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六杆自适应履带机器人
CN110949553B (zh) * 2019-12-13 2024-07-2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适应海底与水空金属管道爬行的履带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1097A (zh) * 2001-02-22 2004-07-07 �������ɭ 用于调节底盘部分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的高度可调底盘
CN1555323A (zh) * 2001-11-13 2004-12-15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转向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54049A (it) * 1966-04-16 1968-03-31 Beltrami Osmano Escavatore
SE459571B (sv) * 1987-07-24 1989-07-17 Haldo Karlin Terraenggaaende fordon
JP2923041B2 (ja) * 1990-11-26 1999-07-26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式作業車の車高調節機構
DE9406572U1 (de) * 1994-04-20 1994-10-06 Teupen Maschinenbaugesellschaft mbH, 48599 Gronau Fahrwerk, insbesondere für mobile Arbeitsgeräte und Fahrzeuge
DE20219299U1 (de) * 2002-12-12 2004-04-15 Liebherr-Werk Ehingen Gmbh Unterwagen eines Kra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1097A (zh) * 2001-02-22 2004-07-07 �������ɭ 用于调节底盘部分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的高度可调底盘
CN1555323A (zh) * 2001-11-13 2004-12-15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转向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3928A1 (de) * 2015-06-09 2016-12-14 Wacker Neuson Linz GmbH Baufahrzeug mit verkippbarem fahrgestell
US10131387B2 (en) 2015-06-09 2018-11-20 Wacker Neusen Linz GmbH Construction vehicle having a tippable chas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7058A (zh)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7502Y (zh) 震源车三角履带轮系统
CN101554890B (zh) 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
CN101774409B (zh) 一种自适应海底复杂地形的复合轮式行走机构
CN201760877U (zh) 一种可变形适应全地形的机器人行走机构
CN102367058B (zh) 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
EP2057059A4 (en) STEERING SYSTEM FOR A CUSTOMIZABLE VEHICLE
CN103231748B (zh) 内外加固结构式可变构型越障机器人
CN101890986A (zh) 一种可变形适应全地形的机器人行走机构
WO2008027320A3 (en) Four wheel drive system
CN205292846U (zh) 一种三轴结构的救灾机械装置
CN107399376A (zh) 适用于全地形的机器人行走机构
CN206067659U (zh) 一种摄像头可收纳的无人驾驶汽车
CN109760742B (zh) 一种可变轮距全向四轮驱动移动底盘
CN109911055A (zh) 无人越障车
CN109334793B (zh) 一种轮履交替式全地形车
CN204136860U (zh) 一种自适应汽车前照灯
CN102248970B (zh) 主臂伸缩可变构型式越障机构
CN102733805B (zh) 一种采煤机
CN105595574B (zh) 智能跟随越障碍旅行箱
CN115743329A (zh) 一种轮履复合式移动机器人底盘
CN103818493A (zh) 一种全地形地面仿形救灾车
CN209126845U (zh) 一种轮履交替式全地形车
CN102114876A (zh) 一种轮履式越障机构
CN205952100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装置
TWI410345B (zh) 隨起伏地形調整之履帶型車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