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7274B -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 Google Patents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57274B CN102357274B CN 201110284716 CN201110284716A CN102357274B CN 102357274 B CN102357274 B CN 102357274B CN 201110284716 CN201110284716 CN 201110284716 CN 201110284716 A CN201110284716 A CN 201110284716A CN 102357274 B CN102357274 B CN 1023572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mach tube
- umbrella
- air bag
- main channel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分为头部、中部、尾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胃管内贯穿于头部、中部和尾部之间有一条输注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主通道,头部设置并列双腔,主通道上端口连通胃管头部并开口于并列双腔中的主腔;胃管头部并列双腔中还设置有输注气体的副腔,副腔为配置有一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其通过位于胃管管壁中的气囊通道与一个环绕在胃管中下部位外壁上的伞状防返流装置连通;胃管尾部有主通道的下端开口。本发明可有效解决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气管导致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临床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需求明显提高。临床上不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包括很多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以及老年衰竭患者等等。临床治疗上将留置胃管注入营养液等营养物质作为维持机体基本营养的一个重要方法,用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疾病康复,胃管可作为给药通道注入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有大量胃肠道手术患者,以及肠道梗阻患者,也需要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轻梗阻症状,促进手术切口愈合。留置胃管患者面临一个难题,就是隔肌痉挛、胃痉挛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在普通胃管与食道之间存在一个潜在间隙,在患者发生隔肌痉挛、胃痉挛时,胃内的食糜及胃酸等胃内容物可通过胃管与食道周围间隙返流,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因为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气管导致患者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的病例并不鲜见,更多的是返流的胃内容物误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加重患者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成本费用。临床上防止胃内容物返流主要靠抬高患者身体上部位置,以及治疗呕吐、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内容物返流。这些都不是根本性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普通胃管缺乏防返流装置,因此需要一种带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可有效解决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气管导致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临床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分为头部、中部、尾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胃管内贯穿于头部、中部和尾部之间有一条输注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主通道,头部设置并列双腔,主通道上端口连通胃管头部并开口于并列双腔中的主腔;胃管头部并列双腔中还设置有输注气体的副腔,副腔为配置有一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其通过位于胃管管壁中的气囊通道与一个环绕在胃管中下部位外壁上的伞状防返流装置连通;胃管尾部有主通道的下端开口。
所述的伞状防返流装置为硅胶胶膜制成的中空双层膜伞状气囊,伞状气囊外膜为胃管管壁硅胶胶膜的延伸,其起始部上端紧密附着于胃管管壁上,伞状气囊外膜在下端折返变为内膜,内膜同样由薄硅胶胶膜制成。内膜和外膜长度基本相同,向上紧密附着于外膜起始部的胃管管壁处;内、外双层膜之间的开口和上述气囊通道的下端连通。
伞状气囊设置在胃管的中下部位外壁上,伞状防返流装置的外膜表面均匀布置有多根条状伞骨样支架,其由相对较硬材料或者相对较厚材料制成,也可由硅胶胶膜局限性增厚隆起形成;未打开折叠状态下,伞状气囊表面为伞骨样支架,内外双层膜“M”形折叠在伞骨样支架下,紧贴在胃管外壁上。伞骨样支架下端有一圈状薄胶膜紧密连接固定在胃管外壁上,与胃管形成一个整体,防止伞状气囊在插入操作中打开。伞状防返流装置的每一条伞骨样支架末端有一根防过度打开线,从支架末端连接至胃管管壁上。充气后中空双层膜伞状气囊自行膨胀,伞骨样支架下端相互连接的圈状薄胶膜破裂,伞状气囊打开后形成一开口向尾部的伞状防返流装置。
所述的主通道居中且与胃管管壁中的气囊通道相互平行、互不相通。主通道外直径即胃管外直径2-6mm、内直径1.8-5.8mm;气囊通道直径0.2-0.4mm。
所述的伞状防返流装置长约2-6cm,直径略微高于胃管管壁,充气膨胀打开后下端直径大约2-5cm。
所述的伞状防返流装置,留置到位后位于人体食道段,通过气囊通道注入气体后膨胀打开形成开口向下的伞状气囊,其边缘与食道壁紧密结合,起到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作用。
所述的胃管尾部为钝头形,该钝头形尾部端面开有直径3-4mm圆形的主通道的下端开口,在尾部端面至伞状防返流装置之间的胃管壁上有4-5个与主通道相通的导物孔。导物孔及主通道的下开口端均为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出口。
所述副腔的顶端装配一个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底端连通气囊通道,气囊通道另一端的开口连通至双层膜伞状气囊连接胃管管壁的双层膜之间。
本发明的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具有许多优点:原理成熟,技术工艺可行,结构和普通胃管类似,使用方法和普通胃管基本一致。既保留了注入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导物管腔,而且通过充气嘴注入气体使伞状防返流装置膨涨打开,其边缘和食道壁紧密结合,在发生食糜及胃酸等胃内容物返流时,起到物理阻止作用,有效防止返流,避免和减少因为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缓解病情,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费用。伞状防返流装置边缘柔软,对食道壁不会造成压迫,需要拔出时,抽出气囊内气体,即可拔出。本发明防止胃内容物返流效果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伞状防返流装置打开状态图。
图3是图2的B-B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纵向剖示图。
图1-4中的标号为:1-胃管,2-导物孔,3-伞状防返流装置,4-主通道,5-绳带,6-封闭塞,7-主腔,8-充气嘴,9-副腔,10-气囊通道,11-气囊通道在伞状防返流装置双层膜之间的开口,12-伞骨样支架,13-防过度打开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出来的这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1,分为头部、中部、尾部三部分,总长度为100-150cm,在距胃管的尾部钝头端25cm处开始标注长度标示刻度数值25cm,此后向胃管头部方向每间隔5cm标注累积的长度数值,一直到90cm处。胃管由符合医用卫生标准的硅胶材料制成,居中的主通道4贯穿整根胃管,头部是露在人体外面的部分,中部是从鼻腔至食道段的部分,尾部是伸到胃里的部分。
位于胃管头部有连通主通道4的主腔7,主腔的开口上配有一个封闭塞6,封闭塞通过绳带5连在胃管头部的管壁上。胃管头部还有一个与主腔并列设置的副腔9,副腔顶端配置有一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8,其底端通过位于胃管管壁中直径0.2-0.4mm的气囊通道10与一个环绕在胃管中下部位外壁上的伞状防返流装置3连通,气囊通道下端的开口位于伞状防返流装置连接胃管管壁处的双层膜之间。
伞状防返流装置设置在胃管的中下部位外壁上,为硅胶胶膜制成中空的双层膜伞状气囊,长约2-6cm。伞状气囊外膜为胃管管壁硅胶胶膜的延伸,其起始部上端紧密附着于胃管管壁上,外膜延伸2-6cm后在下端折返变为内膜,同样由薄硅胶胶膜制成。内膜和外膜长度基本相同,向上紧密附着于外膜起始部的胃管管壁处。伞状防返流装置的外膜表面均匀布置有多根条状伞骨样支架,其由相对较硬材料或者相对较厚材料制成,也可由硅胶胶膜局限性增厚隆起形成。内膜由薄硅胶胶膜制成。未打开折叠状态下,伞状气囊表面为伞骨样支架,内外双层膜“M”形折叠在伞骨样支架下,紧贴在胃管外壁上,伞骨样支架下端有一圈状薄胶膜紧密连接固定在胃管外壁上,与胃管形成一个整体,防止伞状气囊在插入操作中打开。伞状防返流装置的每一条伞骨样支架末端有一根防过度打开线,长度为1-2.2cm,从伞骨样支架末端连接至胃管管壁上。充气后中空双层膜伞状气囊自行膨胀,伞骨样支架下端相互连接的圈状薄胶膜破裂,伞状气囊打开,防过度打开线同时拉直绷紧,形成一直径大约2-5cm,开口向胃管尾部钝头端的伞状气囊。
气囊通道后端开口于伞状防返流装置连接胃管管壁处的双层膜之间,与伞状防返流装置头部并列双腔中的副腔连通。
胃管尾部管壁上开有4-5个导物孔2,与主通道连通,导物孔螺旋形分布在胃管尾部开口端至伞状防返流装置之间的管壁上,每个直径3-5mm、相互间距大约5cm,胃管尾部为钝头端,其末端开有一个导物孔,直径3-4mm。
使用时,将胃管尾部钝头端从患者鼻腔插入食道进入人体胃内,用注射器插入副腔的充气嘴内,向伞状防返流装置注入适量空气,根据人的食管直径的不同,加入的空气量不同。然后打开主腔上的封闭塞将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等从主通道送入胃内,盖上封闭塞。在食道内撑开的防返流气囊起到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作用。需要取出胃管时,将注射器插入副腔上的充气嘴开口内,抽去空气后防返流气囊即瘪下去,可拔出胃管。
Claims (5)
1.一种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分为头部、中部、尾部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胃管内贯穿于头部、中部和尾部之间有一条输注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主通道,头部设置并列双腔,主通道上端口连通胃管头部并开口于并列双腔中的主腔;胃管头部并列双腔中还设置有输注气体的副腔,副腔为配置有一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其通过位于胃管管壁中的气囊通道与一个环绕在胃管中下部位外壁上的伞状防返流装置连通;胃管尾部有主通道的下端开口;
所述的伞状防返流装置为硅胶胶膜制成的中空双层膜伞状气囊,伞状气囊外膜为胃管管壁硅胶胶膜的延伸,其起始部上端紧密附着于胃管管壁上,伞状气囊外膜在下端折返变为内膜,内膜同样由薄硅胶胶膜制成;内膜和外膜长度相同,内膜向上紧密附着于外膜起始部的胃管管壁处;内、外双层膜之间的开口和上述气囊通道的下端连通;
伞状防返流装置的外膜表面均匀布置有多根条状伞骨样支架,所述条状伞骨样支架由相对较硬材料或者相对较厚材料制成,或由硅胶胶膜局限性增厚隆起形成;未打开折叠状态下,伞状气囊表面为伞骨样支架,内外双层膜“M”形折叠在伞骨样支架下,紧贴在胃管外壁上;伞状防返流装置的每一条伞骨样支架末端有一根防过度打开线,从支架末端连接至胃管管壁上,充气后中空双层膜伞状气囊自行膨胀,伞骨样支架下端相互连接的圈状薄胶膜破裂,伞状气囊打开后形成一开口向尾部的伞状防返流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通道居中且与胃管管壁中的气囊通道相互平行、互不相通;主通道外直径即胃管外直径2-6mm、内直径1.8-5.8mm;气囊通道直径0.2-0.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状防返流装置,留置到位后位于人体食道段,通过气囊通道注入气体后膨胀打开形成开口向下的伞状气囊,其边缘与食道壁紧密结合,起到防止胃内容物返流的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管尾部为钝头形,该钝头形尾部端面开有直径3-4mm圆形的主通道的下端开口,在尾部端面至伞状防返流装置之间的胃管壁上有4-5个与主通道相通的导物孔,导物孔及主通道的下开口端均为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腔的顶端装配一个带紧闭装置的充气嘴,底端连通气囊通道,气囊通道另一端的开口连通至双层膜伞状气囊连接胃管管壁的双层膜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84716 CN102357274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84716 CN102357274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7274A CN102357274A (zh) | 2012-02-22 |
CN102357274B true CN102357274B (zh) | 2013-02-06 |
Family
ID=4558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847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7274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572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6495A (zh) * | 2012-09-05 | 2012-12-26 | 洛阳市中心医院 | 一种防堵洗胃管 |
CN103006443B (zh) * | 2013-01-04 | 2015-04-08 | 法志强 | 一种可引流返流液的胃肠营养管 |
CN106726615A (zh) * | 2017-02-09 | 2017-05-31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胃管及鼻饲装置 |
CN109602996A (zh) * | 2018-12-27 | 2019-04-12 | 王国栋 |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3710A (ja) * | 2003-06-04 | 2005-01-20 | Hakko Co Ltd | 身体アクセスポート |
CN1950050A (zh) * | 2004-04-30 | 2007-04-18 | 舍伍德服务股份公司 | 胃造口管延伸装置 |
CN201304116Y (zh) * | 2008-12-01 | 2009-09-09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一次性双腔防返流防滑脱胃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32064B2 (en) * | 2009-12-23 | 2015-09-15 | Avent, Inc. | Enteral feeding cathet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an indicator |
-
2011
- 2011-09-23 CN CN 201110284716 patent/CN10235727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3710A (ja) * | 2003-06-04 | 2005-01-20 | Hakko Co Ltd | 身体アクセスポート |
CN1950050A (zh) * | 2004-04-30 | 2007-04-18 | 舍伍德服务股份公司 | 胃造口管延伸装置 |
CN201304116Y (zh) * | 2008-12-01 | 2009-09-09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一次性双腔防返流防滑脱胃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7274A (zh) | 2012-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32492B2 (en) | Enteral feeding tube and housing | |
CN202288912U (zh) | 带有防胃内容物返流气囊的胃管 | |
CN102357274B (zh) | 带有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装置的胃管 | |
CN104323921A (zh) | 一种多功能鼻饲管及鼻饲系统 | |
CN102614086A (zh) | 胃肠营养引流管 | |
CN202052182U (zh) | 胃肠套管 | |
CN201304116Y (zh) | 一次性双腔防返流防滑脱胃管 | |
CN217339434U (zh) | 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 | |
CN202179715U (zh) | 胃肠营养引流管 | |
CN102319182A (zh) | 自旋进型肠胃营养引流管 | |
CN211434681U (zh) | 一种吞咽障碍康复用双腔球囊导管 | |
CN210955773U (zh) | 一种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 | |
CN213219296U (zh) | 一种抗返流、封堵食管气管瘘的鼻胃管 | |
CN204170117U (zh) | 一种多功能鼻饲管及鼻饲系统 | |
CN107626029A (zh) | 腔内气囊防滑脱引流管 | |
CN205849977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 | |
CN202179714U (zh) | 自旋进型肠胃营养引流管 | |
CN201969174U (zh) |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 |
CN205181968U (zh) | 一种防返流移位胃肠营养管 | |
CN201143336Y (zh) | 气囊导丝胃管 | |
CN2406689Y (zh) | 三腔气囊鼻饲吸氧胃管 | |
CN206499673U (zh) | 一种带有双锥状端头的胃管 | |
CN200963350Y (zh) | 一种胃肠内营养鼻饲管 | |
CN204655530U (zh) | 一种婴幼儿喂药器 | |
CN209286211U (zh) | 一种两腔气囊间歇饲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