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2827B - 一种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52827B CN102352827B CN2011103344360A CN201110334436A CN102352827B CN 102352827 B CN102352827 B CN 102352827B CN 2011103344360 A CN2011103344360 A CN 2011103344360A CN 201110334436 A CN201110334436 A CN 201110334436A CN 102352827 B CN102352827 B CN 102352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ank
- high pressure
- air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其还包括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水轮机进水口连接。电能通过空气压缩机转变为空气内的分子势能,空气分子势能给水做功,转换为水的动能,具有动能的水冲刷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转换为机械能。本发明能够将夜晚富余的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在白天用电紧缺的情况下进行调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主要是将高压气体的势能转变为水的动能。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没有了电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人们的生活没有了电将是无趣乏味的,人们的生产没有了电将会停滞,会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崩溃。电能如此的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相当的重视电能的开发,比较常用的发电设备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以及核能发电,变电站将发电设备发出来的电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在白天,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大,变电站的供电十分紧张,有时候甚至需要实行区域分开用电来解决用电紧缺的问题;而到了夜晚,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小,此时变电站的供电是富余,这些富余的电能无法投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最后导致浪费,被浪费的电能要是能重新被利用,无疑是能更好的解决白天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能够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其还包括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水轮机进水口连接。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得电工作,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高压储气罐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高压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水箱中,水箱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水箱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旋转,再由水轮机带动其他设备,如发电机、动力机等,从而完成由水的动能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转换,运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能紧缺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问题,符合世界提倡的能源再利用的原则。
作为改进,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水箱,所述水轮机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水箱交替使用,一个水箱使用时,另一个水箱作为回收备用,这样一来,水箱的水就可以循环利用。
作为改进,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第一水箱连通,第一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水轮机进水口连接,水轮机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与第二水箱连通;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两个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高压储气罐,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连通。两个高压储气罐共同向水箱注入高压气体,一个作为主要供气源,另一个作为气压调节,使水箱中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出水管道中的水压基本保持恒定,从出水管道喷出的水柱对水轮机的推力基本保持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在高压储气罐内气压不足以供给水箱时,空气压缩机可以直接向水箱内注入高压气体。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及出水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回水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增压设备,确保通通往水轮机的水柱具有强大的动能。
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管道与水箱顶部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与水箱底部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得电工作,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高压储气罐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高压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水箱中,水箱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水箱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旋转,再由水轮机带动其他设备,如发电机、动力机等,从而完成由水的动能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转换,运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能紧缺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问题,符合世界提倡的能源再利用的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储能系统管路图。
图2为实施例2储能系统管路图。
图3为实施例3储能系统管路图。
图4为实施例3储能系统中水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1,本实施例只包括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一个空气压缩机1;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3,本实施例只包括一个水箱3。所述空气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高压储气罐2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高压储气罐2通过调节阀9与出气管道5连接,出气管道5与所述水箱3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水箱上设有出水管道6和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水箱3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至少一个增压机13,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
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压缩机1,空气压缩机1得电工作,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高压储气罐2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2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高压储气罐2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水箱3中,水箱3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水箱3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6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10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10旋转,再由水轮机10带动其他设备,如发电机12、动力机等,从而完成由水的动能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转换。由于具有相同速度和体积的水比气体具有的动能更大,因此利用水作为能量转换的介质比单纯用气体作为能量储能介质体积更小。运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能紧缺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问题,符合世界提倡的能源再利用的原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1,本实施例只包括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一个空气压缩机1;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3,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水箱,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两个水箱之间设有阀门(未标示)控制其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高压储气罐2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高压储气罐2通过调节阀9与出气管道5连接,出气管道5与所述第一水箱3a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水箱3a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至少一个增压机13,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水轮机10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7与第二水箱3b连通。
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压缩机1,空气压缩机1得电工作,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高压储气罐2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2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高压储气罐2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第一水箱3a中,第一水箱3a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第一水箱3a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6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10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10旋转,再由水轮机10带动其他设备,如发电机12、动力机等,从而完成由水的动能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转换;水柱对水轮机10做功后,通过水轮机10出水口进入回水管道7,最后流到第二水箱3b中进行储存,等到第一水箱3a中的水全部用完且释放高压气体后,第二水箱3b中的水进入第一水箱3a,然后循环利用。由于具有相同速度和体积的水比气体具有的动能更大,因此利用水作为能量转换的介质比单纯用气体作为能量储能介质体积更小。运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能紧缺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问题,符合世界提倡的能源再利用的原则。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10。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2a、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1a、第二空气压缩机1b;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水箱,分别为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2b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第一气管15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连通,所述第一气管15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通过调节阀9与两根出气管道5连接,所述出气管道5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2b通过调节阀9与两根出气管道5连接,所述出气管道5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且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增压机13;所述水轮机10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7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顶部连通,所述回水管道7上设有手动阀门8。
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得电工作,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高压储气罐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高压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水箱中,水箱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水箱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6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两个高压储气罐2a、2b共同向水箱注入高压气体,一个作为主要供气源,另一个作为气压调节,使水箱中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出水管道6中的水压基本保持恒定,从出水管道6喷出的水柱对水轮机10的推力基本保持一致;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10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10旋转,再由水轮机10带动其他设备,如发电机12、动力机等,从而完成由水的动能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转换;两个水箱3a、3b交替使用,一个水箱使用时,另一个水箱作为回收备用,备用水箱在灌水的同时需要排除气体,备用水箱灌满水后需要进行密闭,此时备用水箱与高压储气罐配合继续对水轮机10进行做功,这样一来,水箱的水就可以循环利用。由于具有相同速度和体积的水比气体具有的动能更大,因此利用水作为能量转换的介质比单纯用气体作为能量储能介质体积更小。本发明运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能紧缺的问题和电能浪费的问题,符合世界提倡的能源再利用的原则。
Claims (3)
1.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两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高压储气罐,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水箱,分别为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通过调节阀与两根第一出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一出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通过调节阀与两根第二出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底部引出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与水轮机进水口连接,且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所述水轮机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顶部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增压设备。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储能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夜间,发电设备发出的富余的电量会通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两个空气压缩机得电工作,分别将空气源源不断的压缩进入第一高压储气罐和第二高压储气罐中,空气在高压储气罐被压缩,空气内分子势能增加,从而完成由电能转到分子势能的转换;等到白天用电紧缺的时候,将两个高压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释放到蓄水装置的两个水箱中,水箱内的气压增大,高压的气体将水箱内的水压迫到出水管道中,进而使水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由空气的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两个高压储气罐共同向水箱注入高压气体,一个作为主要供气源,另一个作为气压调节,使水箱中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使出水管道中的水压基本保持恒定,从出水管道喷出的水柱对水轮机的推力基本保持一致;具有动能的水冲刷到水轮机的叶片中推动水轮机旋转,再由水轮机实现动能的输出;两个水箱交替使用,一个水箱使用时,另一个水箱作为备用水箱,备用水箱在灌水的同时需要排出气体,备用水箱灌满水后需要进行密闭,此时备用水箱与两个高压储气罐配合继续对水轮机进行做功,两个水箱的水就可以循环利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44360A CN102352827B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储能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344360A CN102352827B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储能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2827A CN102352827A (zh) | 2012-02-15 |
CN102352827B true CN102352827B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557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344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2827B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储能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528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7725A (zh) * | 2013-01-31 | 2014-08-06 | 邓允河 | 一种能量远程输送转换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
CN103967691B (zh) * | 2013-01-31 | 2017-12-05 | 广州雅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远程储能发电的系统 |
WO2014117651A1 (zh) * | 2013-01-31 | 2014-08-07 | 广州雅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气体远程输送转换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
CN103225737A (zh) * | 2013-05-03 | 2013-07-31 | 邓允河 | 海底储存高压气体的系统及方法 |
CN111502890B (zh) * | 2020-05-26 | 2024-08-23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15978439B (zh) * | 2022-12-15 | 2025-02-21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高压储气库排水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7112Y (zh) * | 1997-01-31 | 1999-02-10 | 刘文雄 | 压缩空气储能释能装置 |
CN1214412A (zh) * | 1997-10-14 | 1999-04-21 | 曾令望 | 新型节能发电方法 |
GB2461756A (en) * | 2008-07-17 | 2010-01-20 | Leslie Bridgewood |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42661A (ja) * | 1996-03-08 | 1997-09-16 | Isao Nihei | エネルギーを遠隔地に移送する方法 |
JPH1054339A (ja) * | 1996-08-13 | 1998-02-24 | Isao Nihei | エネルギーを集積貯蔵する方法 |
-
2011
- 2011-10-29 CN CN2011103344360A patent/CN1023528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7112Y (zh) * | 1997-01-31 | 1999-02-10 | 刘文雄 | 压缩空气储能释能装置 |
CN1214412A (zh) * | 1997-10-14 | 1999-04-21 | 曾令望 | 新型节能发电方法 |
GB2461756A (en) * | 2008-07-17 | 2010-01-20 | Leslie Bridgewood |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平10-54339A 1998.02.24 |
JP特开平9-242661A 1997.09.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52827A (zh) | 2012-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52827B (zh) | 一种储能系统 | |
CN109505666B (zh) | 一种喷射膨胀复合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202348527U (zh) | 一种储能系统 | |
CN203098169U (zh) |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1025143A (zh) | 连续稳定供电的风力发电系统 | |
CN103352830A (zh) | 一种采用非稳态压缩流程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2400839B (zh) |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 |
CN103573315A (zh) | 一种压缩空气和液压结合的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202348528U (zh) |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1864934B (zh) | 用于气田的两级喷射器增压采气方法 | |
CN202791338U (zh) | 管输天然气压力能回收装置 | |
CN102606288A (zh) | 一种压缩天然气发动机余压能量回收装置 | |
CN201202499Y (zh) | 一种汽水轮机做功装置 | |
CN102322384B (zh) | 一种水能综合发电系统 | |
CN105800734B (zh) | 新能源高效柱塞泵海水淡化装置系统 | |
CN103967691B (zh) | 一种实现远程储能发电的系统 | |
CN202170824U (zh) | 船舶柴油机废气热循环装置 | |
CN110107384B (zh) | 一种基于低速机排气能量分级分离输出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3441537U (zh) | 空气能发动机 | |
CN103615357A (zh) | 一种风能、太阳能、海浪能循环互补发电和海水淡化系统 | |
CN203442476U (zh) | 空气能发动机供气循环系统 | |
CN213870105U (zh) | 气体压力能回收装置 | |
CN203554363U (zh) | 太阳能发电深海储能系统 | |
CN103352724A (zh) | 空气能发动机 | |
CN103835766A (zh) | 一种高效储能发电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3 Address after: 51080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Ya Yao Zhen Ya Yuan Nan Lu, Huad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AT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6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Ya Yao Zhen Ya Yuan Nan Lu, Huad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eng Yunh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