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49258A -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9258A
CN102349258A CN2009801577780A CN200980157778A CN102349258A CN 102349258 A CN102349258 A CN 102349258A CN 2009801577780 A CN2009801577780 A CN 2009801577780A CN 200980157778 A CN200980157778 A CN 200980157778A CN 102349258 A CN102349258 A CN 102349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signal
mapped
ack
nack
dt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77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9258B (zh
Inventor
范叔炬
李靖
马雪利
王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73911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34925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9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9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9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9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在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其中,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所述码字可以从码组中选取;所述码组中码字满足特定的码距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TC模式下,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的方法,采用单码道发送,节约了功率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 置。 背景技术
在物理层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以下 简称: HARQ )过程中, 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 以下简称: UE )监听高 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 , 若没有接收到数据, 则 UE没有动作, 可以 理解为: UE不会向基站(Node Β )发送信息, 则此时 Node B获知的反馈信 息为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以下简称: DTX )信息; 若接 收到数据, 则根据控制信道信息检测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s )上的数 据, 若接收的数据正确, 则向 Node B发送确认( ACKnowledgement , 以下简 称: ACK )信息, 若接收的数据错误, 则向 Node B发送非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以下简称: NACK )信息。 上述的 DTX, ACK, NACK 信息统称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确认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以下简称 HARQ-ACK )信息。 上述发送的信息经过编码 后,通过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 )发送给 Node B。 Node B接收到反馈信息并进行译码, 若为 ACK, 则发送新数据; 若为 NACK, 则 重传数据; 若为 DTX, 则重发新数据。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的标准中, 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 入(DC-HSDPA )技术, 用以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该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了 若干种 HARQ-ACK编码方案, 具体说明如下。
在 3GPP协议 TS25.212的 R5版本中, 提供了单载波的编码方案。 这种 情况下共需反馈 3个信号: ACK, NACK, DTX; 其中 ACK和 NACK需要 使用码字, 如表 1-1所示:
表 1-1. 单载波的 HARQ-ACK编码方案 在 3GPP协议 TS25.212的 R8版本中, 提供了双载波的编码方案, 该方 案需要反馈 9个信号, 其中需要 8个码字 (DTX不需使用码字) , 如表 1-2 所示:
表 1-2. 双载波的 HARQ-ACK编码方案
目前, 关于三载波(Ternary Cell, 以下简称: TC )技术的研究还未展开, 发明人通过研究现有技术发现: 如果利用现有技术解决 TC 问题, 最直接的 方法为釆用三个码道, 每个载波使用一个码道, 然后釆用表 1-1 所示的编码 方案; 或者釆用两个码道, 其中一个载波使用表 1-1 所示的编码方案, 另外 两个载波使用表 1-2所示的编码方案。 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过多的功率, 通常消耗的功率为单载波的 2 ~ 3倍, 并且导致系统立方量度( Cubic Metric, 以下简称: CM )值升高, 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用以实现釆用单码 道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Gl ~ G16, 以及 HI ~ H10组成的码组中 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1-3所示:
表 1-3
Gl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i l G12 G13 G14 G15 G16 HI H2 H3 H4 H5 H6 H7 H8 H9 H10
G1 0 6 6 6 6 4 6 4 6 4 6 6 6 4 4 4 10 4 4 4 4 6 4 6 4 6
G2 6 0 6 6 6 4 4 6 4 6 6 6 4 6 4 4 4 10 4 4 4 6 6 4 6 4
G3 6 6 0 6 4 6 6 4 4 6 6 6 4 4 6 4 4 4 10 4 6 4 4 6 6 4
G4 6 6 6 0 4 6 4 6 6 4 6 6 4 4 4 6 4 4 4 10 6 4 6 4 4 6
G5 6 6 4 4 0 4 6 6 6 6 6 4 6 6 4 4 4 4 6 6 10 6 4 4 4 4
G6 4 4 6 6 4 0 6 6 6 6 6 4 4 4 6 6 6 6 4 4 6 10 4 4 4 4
G7 6 4 6 4 6 6 0 4 6 6 6 4 6 4 6 4 4 6 4 6 4 4 10 6 4 4
G8 4 6 4 6 6 6 4 0 6 6 6 4 4 6 4 6 6 4 6 4 4 4 6 10 4 4
G9 6 4 4 6 6 6 6 6 0 4 6 4 6 4 4 6 4 6 6 4 4 4 4 4 10 6
G10 4 6 6 4 6 6 6 6 4 0 6 4 4 6 6 4 6 4 4 6 4 4 4 4 6 10
G1 1 6 6 6 6 6 6 6 6 6 6 0 6 6 6 6 6 4 4 4 4 4 4 4 4 4 4
G12 6 6 6 6 4 4 4 4 4 4 6 0 6 6 6 6 4 4 4 4 6 6 6 6 6 6
G13 6 4 4 4 6 4 6 4 6 4 6 6 0 6 6 6 4 6 6 6 4 6 4 6 4 6
G14 4 6 4 4 6 4 4 6 4 6 6 6 6 0 6 6 6 4 6 6 4 6 6 4 6 4
G15 4 4 6 4 4 6 6 4 4 6 6 6 6 6 0 6 6 6 4 6 6 4 4 6 6 4
G16 4 4 4 6 4 6 4 6 6 4 6 6 6 6 6 0 6 6 6 4 6 4 6 4 4 6
HI 10 4 4 4 4 6 4 6 4 6 4 4 4 6 6 6 0 6 6 6 6 4 6 4 6 4
H2 4 10 4 4 4 6 6 4 6 4 4 4 6 4 6 6 6 0 6 6 6 4 4 6 4 6
H3 4 4 10 4 6 4 4 6 6 4 4 4 6 6 4 6 6 6 0 6 4 6 6 4 4 6 H4 4 4 4 10 6 4 6 4 4 6 4 4 6 6 6 4 6 6 6 0 4 6 4 6 6 4
H5 4 4 6 6 10 6 4 4 4 4 4 6 4 4 6 6 6 6 4 4 0 4 6 6 6 6
H6 6 6 4 4 6 10 4 4 4 4 4 6 6 6 4 4 4 4 6 6 4 0 6 6 6 6
H7 4 6 4 6 4 4 10 6 4 4 4 6 4 6 4 6 6 4 6 4 6 6 0 4 6 6
H8 6 4 6 4 4 4 6 10 4 4 4 6 6 4 6 4 4 6 4 6 6 6 4 0 6 6
H9 4 6 6 4 4 4 4 4 10 6 4 6 4 6 6 4 6 4 4 6 6 6 6 6 0 4
H10 6 4 4 6 4 4 4 4 6 10 4 6 6 4 4 6 4 6 6 4 6 6 6 6 4 0 表 1-3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I ~ C6, 以及 Dl ~ D6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1-4所示:
表 1-4
C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C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C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C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C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Dl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D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表 1—4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l ~ D6, 以及 El、 Fl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1-5所 示:
表 1-5
A 1 A2 A3 A4 A5 A6 B 1 B2 B3 B4 B5 B6 C 1 C2 C3 C4 C5 C6 D 1 D2 D3 D4 D5 D6 E 1 F 1
A 1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A2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A3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A4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A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A6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B 1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B2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B3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B4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B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B6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4
C I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7 3
C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7 3
C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3 7
C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7 3
C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3 7
C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3 7
D l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3 7
D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3 7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7 3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3 7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7 3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7 3
E l 6 6 6 4 4 4 4 4 4 6 6 6 7 7 3 7 3 3 3 3 7 3 7 7 0 10
F l 4 4 4 6 6 6 6 6 6 4 4 4 3 3 7 3 7 7 7 7 3 7 3 3 10 0 表 1-5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l ~ D6, 以及 El、 Fl组成的码组中选取;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1-6所示: 表 1 -6
A 1 A2 A3 A4 A5 A6 B 1 B2 B3 B4 B5 B6 C 1 C2 C3 C4 C5 C6 D 1 D2 D3 D4 D5 D6 E2 F2
A 1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7 3
A2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3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4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 7
A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7 3
A6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 7
B l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 7
B2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3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4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7 3
B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 7
B6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7 3
C I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6 4
C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2 8
C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6 4
C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6 4
C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4 6
C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6 4
D l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4 6
D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8 2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4 6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4 6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6 4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4 6
E2 7 5 5 3 7 3 3 5 5 7 3 7 6 2 6 6 4 6 4 8 4 4 6 4 0 10
F2 3 5 5 7 3 7 7 5 5 3 7 3 4 8 4 4 6 4 6 2 6 6 4 6 10 0 表 1-6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信号编码装置, 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G1 G16, 以及 HI ~ H10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 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1 -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信号编码装置, 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I ~C6, 以及 Dl ~ D6组成的码组中选 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1-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反馈信号编码装置, 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I ~C6, Dl ~D6, 以及 El、 F1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1-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反馈信号编码装置, 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I ~C6, Dl ~D6, 以及 El、 F1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1-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 编码的方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 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三载波 HARQ-ACK联合编码器的结构 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三载波 HARQ-ACK联合编码器的结构示意 图。 在 TC模式下, Node B最多在三个载波上同时向 UE发送数据, UE在接收 到最多三个数据块后, 需要对接收数据情况分别作出反馈, 反馈信息包括 DTX、 ACK和 NACK。 UE综合三个载波的反馈信息, 将其编码为 10比特( bit ) 0- 1序列, 通过 HS-DPCCH反馈给 Node B。 Node B根据模式选择译码空间进行 解码。
如图 1所示, 该联合编码器的输入信号为 UE对接收数据的反馈信号, i、 j 和 k分别为三个载波接收数据情况的反馈信号, i、 j和 k的取值均可以为 DTX、 ACK或 NACK。 该联合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 10比特 0-1序列, 用 Xijk表示。联合 编码器的功能是将 UE对最多三个载波反馈信号进行编码, 将输出的比特序列 承载在 HS-DPCCH上进行发送。
Node B在使用三载波发送数据时, 存在 7种数据发送模式, 参见表 1-7。
表 1-7. 三载波数据发送模式
在表 1-7中, "On" 表示在该载波上发送数据, "Off 表示该载波上不 发送数据或该载波关闭。
上述每个发送模式都对应一译码空间, 参见表 1-8, Node B在接收到 UE 的反馈信号编码后, 可以根据发送模式选择译码空间, 在译码空间内进行译 码。
表 1-8. 发送模式与译码空间的对应关系
在表 1-8中, 举例来说, 反馈信号 N-D-A是 NACK-DTX-ACK的简写, 表 示载波 1的反馈信息为 NACK, 载波 2的反馈信息为 DTX, 载波 3的反馈信息为 ACK。 其他反馈信号与此类似。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101、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步骤 102、 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步骤 101包括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该码组为满 足特定码距关系的码组, 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或其他方法获得, 在满足一定 要求(如兼容性) 的条件下, 选择码组的原则为最小码距最大、 最小码距的 数目最少。 本实施例的码组共包含 26个码字, 这些码字从 G1 G16, 以及 H1 H10 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各个码字之间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9。
表 1 -9.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的码距关系示意表
表 1-9中的数字表示码字间的码距, 例如: G1与 G2的码距为 6, G1与 G6 的码距为 4, 依此类推。 进一步的, 在步骤 101中, 将反馈信号映射为该码组中包含的码字, 可 见表 1-10。
表 1-10.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10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G8; 将反馈 信号 D-A-D映射为 H8;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H3; 将反馈信号 N-N-D 映射为 H7;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H9;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G3; 将反馈信号 A-N-D映射为 G4;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H6;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HI ; 将反馈信号 D-N-N映射为 G6;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 为 G10;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G2;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H2; 将 反馈信号 N-A-N映射为 G16; 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G12; 将反馈信号 A-N-N映射为 G15;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为 G5;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 为 G1 ; 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G14; 将反馈信号 D-A-A映射为 G7; 将 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H4;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H5;将反馈信号 N-A-A 映射为 G11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H10;将反馈信号 A-N-A映射为 G9; 将反馈信号 A-A-A映射为 G13。
再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上述码字对应的码字值, 该码字值即为比 特序列,可参见表 1-11 ,由该码字值组成的码组为一最小码距为 4的 26元码组。 表 1 - 1 1.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中码字与比特序列对应关系的示意表
表 1-11为一具体实例,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表 1-11示出的对应关系, 在表 1-11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得到的对应关系也属于本实施例所要保护范围, 例 如: 在表 1-11基础上任意改变列间的顺序, 或者对某个列值取反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提高了系统容量,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 高了系统的性能; 并且, 本实施例选择满足特定码距关系的码组, 并提供了 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 使得信号错检代价 (包括 RLC重传及物理层重 传代价)最小, 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 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 中的码字, 该码组为满足特定码距关系的码组, 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或其他 方法获得, 在满足一定要求(如兼容性) 的条件下, 选择码组的原则为最小 码距最大、 最小码距的数目最少。
具体地说, 本实施例选择的码组共包含 24个码字, 这些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以及 Dl ~ D6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各个码字之间的码距关 系可参见表 1-12。
表 1 -12.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的码距关系示意表
A1 A2 A3 A4 A5 A6 B 1 B2 B3 B4 B5 B6 C 1 C2 C3 C4 C5 C6 D 1 D2 D3 D4 D5 D6
A1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2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3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4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A6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 1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2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3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4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B6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C 1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C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C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C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C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C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Dl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D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表 1-12的数字表示码字间的码距, 例如: A1与 A1的码距为 0, A1与 A2的 码巨为 6, A1与 B1的码巨为 10, 依此类推。
进一步的, 将反馈信号映射为该码组中包含的码字, 可参见表 1-13。
表 1-13.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13 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D1 ; 将反馈 信号 D-A-D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 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A2;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N-D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A3; 将反馈信号 D-N-N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 为 C5;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C2; 将反 馈信号 N-A-N映射为 A5;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D4;将反馈信号 A-N-N 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D-A-A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N-A-A映射 为 B4;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A-N-A映射为 B5; 将反 馈信号 A-A-A映射为 C6。
见表 1-13 , 本实施例中有些反馈信号釆用相同的码字进行编码, 例如: 反馈信号 N-N-D、 D-N-N和 N-N-N均釆用 C2进行编码。 由于 Node B译码时可 以根据发送模式选择译码空间, 在译码空间内进行译码, 因此,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1 ~ 6时, 本实施例发送的码字在译码时能够准确被译码;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7时, Node B译码得到码字 C2时, 则会判决反馈信号为 N-N-N。
再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上述码字对应的码字值, 该码字值即为比 特序列, 可参见表 1-14, 由该码字值组成的码组为一 24元码组。
表 1-14.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中码字与比特序列对应关系的示意表 码字 比特序列
A1 1 1 1 1 1 1 1 1 1 1
A2 0 0 1 1 0 0 1 1 0 0
A3 1 1 0 0 0 1 1 0 0 0
A4 1 0 0 1 0 0 0 0 1 1
A5 0 1 0 0 1 0 0 1 1 0
A6 0 0 1 0 1 1 0 0 0 1
B 1 0 0 0 0 0 0 0 0 0 0
B2 1 1 0 0 1 1 0 0 1 1
B3 0 0 1 1 1 0 0 1 1 1
B4 0 1 1 0 1 1 1 1 0 0
B5 1 0 1 1 0 1 1 0 0 1
B6 1 1 0 1 0 0 1 1 1 0
C 1 1 1 1 1 1 0 0 0 0 0
C2 0 1 0 1 0 1 0 1 0 1 C3 0 1 1 0 0 0 1 0 1 1
C4 1 0 1 0 0 1 0 1 1 0
C5 0 0 0 1 1 1 1 0 1 0
C6 1 0 0 0 1 0 1 1 0 1
D l 0 0 0 0 0 1 1 1 1 1
D2 1 0 1 0 1 0 1 0 1 0
D3 1 0 0 1 1 1 0 1 0 0
D4 0 1 0 1 1 0 1 0 0 1
D5 1 1 1 0 0 0 0 1 0 1
D6 0 1 1 1 0 1 0 0 1 0 表 1—14为一具体实例,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表 1-14示出的对应关系, 在表 1-14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得到的对应关系也属于本实施例所要保护范围, 例 如: 在表 1-14基础上任意改变列间的顺序, 或者对某个列值取反等。
本实施例釆用 24个码字对 26个反馈信号进行编码, 当发送模式为模式 7 时, 可能会导致 Node B的译码出现错误, 如将 UE的反馈信号 N-N-D或 D-N-N 译码为 N-N-N, 影响了误码率; 但是, 釆用较少的码字, 可以提高系统的整 体性能。 在要求较高系统性能的场景下, 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反馈信号与码 字的映射方案。 本实施例的映射方案可参见表 1-15。
从表 1-15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D1 ; 将反馈 信号 D-A-D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 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A2;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N-D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A3; 将反馈信号 D-N-N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 为 C4;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C2; 将反 馈信号 N-A-N映射为 A5;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D3;将反馈信号 A-N-N 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B4; 将反馈信号 D-A-A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A映射 为 D6;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A-N-A映射为 A6; 将反 馈信号 A-A-A映射为 C6。
表 1-15.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三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本实施例釆用的码字间的码距关系以及码字与码字值的对应关系可以与 上述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相同, 参见表 1-12和 1-14。
见表 1-15, 本实施例中也有些反馈信号釆用相同的码字进行编码, 例如: 反馈信号 N-N-D、 N-D-N和 N-N-N均釆用 C2进行编码。 由于 Node B译码时可 以根据发送模式选择译码空间, 在译码空间内进行译码, 因此,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1 ~ 6时, 本实施例发送的码字在译码时能够准确被译码;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7时, Node B译码得到码字 C2时, 则会判决反馈信号为 N-N-N。
本实施例釆用 24个码字对 26个反馈信号进行编码, 当发送模式为模式 7 时, 可能会导致 Node B的译码出现错误, 如将 UE的反馈信号 N-N-D或 N-D-N 译码为 N-N-N, 影响了误码率; 但是, 釆用较少的码字, 可以提高系统的整 体性能。 在要求较高系统性能的场景下, 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反馈信号与码 字的映射方案。 本实施例的映射方案可参见表 1-16。
表 1-16.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四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16可以看出, 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Dl ; 将反馈信号 D-A-D映 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映射为 C2; 将反馈 信号 N-A-D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N-D映射 为 A4;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A3; 将反馈信 号 D-N-N映射为 A2;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N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A-N-N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B3;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B4;将反馈信号 D-A-A 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C3; 将反 馈信号 N-A-A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A-N-A映 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A-A-A映射为 C6。
本实施例釆用的码字间的码距关系以及码字与码字值的对应关系可以与 上述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相同, 参见表 1-12和 1-14。
见表 1-16, 本实施例中也有些反馈信号釆用相同的码字进行编码, 例如: 反馈信号 N-N-D、 N-D-N和 N-N-N均釆用 C2进行编码。 由于 Node B译码时可 以根据发送模式选择译码空间, 在译码空间内进行译码, 因此,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1 ~ 6时, 本实施例发送的码字在译码时能够准确被译码; 当发送模式 为模式 7时, Node B译码得到码字 C2时, 则会判决反馈信号为 N-N-N。
本实施例釆用 24个码字对 26个反馈信号进行编码, 当发送模式为模式 7 时, 可能会导致 Node B的译码出现错误, 如将 UE的反馈信号 N-N-D或 N-D-N 译码为 N-N-N, 影响了误码率; 但是, 釆用较少的码字, 可以提高系统的整 体性能。 在要求较高系统性能的场景下, 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 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 中的码字, 该码组为满足特定码距关系的码组, 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或其他 方法获得, 在满足一定要求(如兼容性) 的条件下, 选择码组的原则为最小 码距最大、 最小码距的数目最少。
具体地说, 本实施例选择的码组共包含 26个码字, 这些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1 ~ D6, 以及 El、 F1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各个码字之 间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12和表 1-17。
表 1-17.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的码距关系示意表 El 6 6 6 4 4 4 4 4 4 6 6 6 7 7 3 7 3 3 3 3 7 3 7 7 0 10
Fl 4 4 4 6 6 6 6 6 6 4 4 4 3 3 7 3 7 7 7 7 3 7 3 3 10 0 进一步的, 将反馈信号映射为该码组中包含的码字, 可参见表 1-18。
表 1-18.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18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 号 D-A-D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映 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Α2;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 将 反馈信号 A-N-D映射为 Β2;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D2;将反馈信号 D-D-N 映射为 Β3; 将反馈信号 D-N-N映射为 E1 ;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为 C6;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Ν-Ν-Ν映射为 F1 ; 将反馈信号 Ν-Α-Ν映射为 Α5; 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Α-Ν-Ν映射 为 Α6; 将反馈信号 Α-Α-Ν映射为 Β4;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A3; 将反 馈信号 D-N-A映射为 C3;将反馈信号 D-A-A映射为 D5;将反馈信号 N-D-A 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号 Ν-Ν-Α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Ν-Α-Α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Β5; 将反馈信号 Α-Ν-Α映射为 Α4; 将反馈信号 Α-Α-Α映射为 Β6。
再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上述码字对应的码字值, 该码字值即为比 特序列,可参见表 1-19,由该码字值组成的码组为一最小码距为 3的 26元码组。 表 1-19.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中码字与比特序列对应关系的示意表
表 1-19为一具体实例,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表 1-19示出的对应关系, 在表 1-19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得到的对应关系也属于本实施例所要保护范围, 例 如: 在表 1-19基础上任意改变列间的顺序, 或者对某个列值取反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 反馈信号与码 字的映射方案。 本实施例的映射方案可参见表 1-20。
表 1-20.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六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20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A2; 将反馈 信号 D-A-D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 映射为 E1 ;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将反馈信号 A-N-D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B4;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A3; 将反馈信号 D-N-N映射为 F1 ;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 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D-N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C6; 将反 馈信号 N-A-N映射为 D5;将反馈信号 A-D-N映射为 C4;将反馈信号 A-N-N 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D-A-A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A映射 为 A4;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A-N-A映射为 D1 ; 将反 馈信号 A-A-A映射为 A5。
本实施例釆用的码字间的码距关系以及码字与码字值的对应关系可以与 上述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相同, 参见表 1-12、 1-1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 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 中的码字, 该码组为满足特定码距关系的码组, 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或其他 方法获得, 在满足一定要求(如兼容性) 的条件下, 选择码组的原则为最小 码距最大、 最小码距的数目最少。
具体地说, 本实施例选择的码组共包含 26个码字, 这些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1 ~ D6, 以及 El、 F1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各个码字之 间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21。
表 1 -21.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七的码距关系示意表
C I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0 6 6 6 6 6 10 4 4 4 4 4 6 4
C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6 6 6 6 4 10 4 4 4 4 2 8
C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0 6 6 6 4 4 10 4 4 4 6 4
C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6 6 4 4 4 10 4 4 6 4
C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0 6 4 4 4 4 10 4 4 6
C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0 4 4 4 4 4 10 6 4
D l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4 4 4 4 4 0 6 6 6 6 6 4 6
D2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10 4 4 4 4 6 0 6 6 6 6 8 2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4 6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4 6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6 4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4 6
E2 7 5 5 3 7 3 3 5 5 7 3 7 6 2 6 6 4 6 4 8 4 4 6 4 0 10
F2 3 5 5 7 3 7 7 5 5 3 7 3 4 8 4 4 6 4 6 2 6 6 4 6 10 0 进一步的, 将反馈信号映射为该码组中包含的码字, 可参见表 1-22。
表 1-22.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七中反馈信号与码字的映射方案的示意表 从表 1-22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将反馈信号 D-N-D映射为 Dl ; 将反馈信号 D-A-D映射为 C1; 将反馈信号 N-D-D映射为 B1 ; 将反馈信号 N-N-D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D映射为 A2;将反馈信号 A-D-D映射为 A1 ;将反馈信号 A-N-D 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A-D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D-D-N映射为 B6; 将反 馈信号 D-N-N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D-A-N映射为 C6; 将反馈信号 N-D-N映 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N-N映射为 E2; 将反馈信号 N-A-N映射为 A3; 将反馈 信号 A-D-N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A-N-N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A-N映射 为 F2; 将反馈信号 D-D-A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D-N-A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 号 D-A-A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N-D-A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N-A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N-A-A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A-D-A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A-N-A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A-A-A映射为 B4。
再进一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上述码字对应的码字值, 该码字值即为比 特序列, 可参见表 1-23 , 由该码字值组成的码组为 26元码组。
表 1-23.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七中码字与比特序列对应关系的示意表 D3 1 0 0 1 1 1 0 1 0 0
D4 0 1 0 1 1 0 1 0 0 1
D5 1 1 1 0 0 0 0 1 0 1
D6 0 1 1 1 0 1 0 0 1 0
E2 0 0 0 1 0 1 0 0 0 1
F2 1 1 1 0 1 0 1 1 1 0 表 1-23为一具体实例,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表 1-23示出的对应关系, 在表 1-23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得到的对应关系也属于本实施例所要保护范围, 例 如: 在表 1-23基础上任意改变列间的顺序, 或者对某个列值取反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方 法,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HARQ-ACK技术中三载波的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描述, 进一步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适用于双码道, 可以解决 4载波、 5载波及 6载波的 HARQ-ACK信息反馈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规定以下术语的含义:
SC: 单载波的编码方案, 即表 1-1对应的编码方案;
DC: 双载波的编码方案, 即表 1-2对应的编码方案;
TC: 三载波的编码方案, 即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编码方案;
对于 4载波的情况: 可以在第 1码道中釆用 TC编码方案, 在第 2码道中釆 用 SC编码方案; 对于 5载波的情况: 可以在第 1码道中釆用 TC编码方案, 在第 2码道中釆用 DC编码方案; 对于 6载波的情况: 可以在第 1码道中釆用 TC编码 方案, 在第 2码道中也釆用 TC编码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一: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编码模块 1和发送模块 2; 其中, 编码模块 1用于编码 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发送模块 2用于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 序列。 本实施例中, 编码模块 1用于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 码字, 其中, 码字从 G1 ~ G16, 以及 HI ~ H10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码组中码 字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9所示。
具体地, 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上述本发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一中的 描述进行编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装 置,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编码模块和发送模块, 编码模块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 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本实施例中, 编码模块用于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 字, 其中, 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以及 Dl ~ D6组成的码组中 选取; 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12所示。
具体地, 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上述本发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二至实 施例四中的描述进行编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装 置,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编码模块和发送模块, 编码模块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 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本实施例中, 编码模块用于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 字, 其中, 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1 ~ D6, 以及 El、 Fl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17所示。
具体地, 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上述本发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五和实 施例六中的描述进行编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装 置,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反馈信号编码装置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包括编码模块和发送模块, 编码模块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 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本实施例中, 编码模块用于将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 字, 其中, 码字从 A1 ~ A6, B1 ~ B6, C1 ~ C6, D1 ~ D6, 以及 El、 Fl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可参见表 1-21所示。
具体地, 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上述本发明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实施例七中的 描述进行编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 TC模式下, 对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进行编码的装 置, 釆用单码道, 节约了功率开销, 且不会影响 CM值, 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Claims (19)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Gl ~ G16, 以及 HI ~ H10组成的码组中 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2-1所示:
    表 2-1
    Gl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0 Gi l G12 G13 G14 G15 G16 HI H2 H3 H4 H5 H6 H7 H8 H9 H10
    G1 0 6 6 6 6 4 6 4 6 4 6 6 6 4 4 4 10 4 4 4 4 6 4 6 4 6
    G2 6 0 6 6 6 4 4 6 4 6 6 6 4 6 4 4 4 10 4 4 4 6 6 4 6 4
    G3 6 6 0 6 4 6 6 4 4 6 6 6 4 4 6 4 4 4 10 4 6 4 4 6 6 4
    G4 6 6 6 0 4 6 4 6 6 4 6 6 4 4 4 6 4 4 4 10 6 4 6 4 4 6
    G5 6 6 4 4 0 4 6 6 6 6 6 4 6 6 4 4 4 4 6 6 10 6 4 4 4 4
    G6 4 4 6 6 4 0 6 6 6 6 6 4 4 4 6 6 6 6 4 4 6 10 4 4 4 4
    G7 6 4 6 4 6 6 0 4 6 6 6 4 6 4 6 4 4 6 4 6 4 4 10 6 4 4
    G8 4 6 4 6 6 6 4 0 6 6 6 4 4 6 4 6 6 4 6 4 4 4 6 10 4 4
    G9 6 4 4 6 6 6 6 6 0 4 6 4 6 4 4 6 4 6 6 4 4 4 4 4 10 6
    G10 4 6 6 4 6 6 6 6 4 0 6 4 4 6 6 4 6 4 4 6 4 4 4 4 6 10
    G1 1 6 6 6 6 6 6 6 6 6 6 0 6 6 6 6 6 4 4 4 4 4 4 4 4 4 4
    G12 6 6 6 6 4 4 4 4 4 4 6 0 6 6 6 6 4 4 4 4 6 6 6 6 6 6
    G13 6 4 4 4 6 4 6 4 6 4 6 6 0 6 6 6 4 6 6 6 4 6 4 6 4 6
    G14 4 6 4 4 6 4 4 6 4 6 6 6 6 0 6 6 6 4 6 6 4 6 6 4 6 4
    G15 4 4 6 4 4 6 6 4 4 6 6 6 6 6 0 6 6 6 4 6 6 4 4 6 6 4
    G16 4 4 4 6 4 6 4 6 6 4 6 6 6 6 6 0 6 6 6 4 6 4 6 4 4 6
    HI 10 4 4 4 4 6 4 6 4 6 4 4 4 6 6 6 0 6 6 6 6 4 6 4 6 4
    H2 4 10 4 4 4 6 6 4 6 4 4 4 6 4 6 6 6 0 6 6 6 4 4 6 4 6
    H3 4 4 10 4 6 4 4 6 6 4 4 4 6 6 4 6 6 6 0 6 4 6 6 4 4 6
    H4 4 4 4 10 6 4 6 4 4 6 4 4 6 6 6 4 6 6 6 0 4 6 4 6 6 4
    H5 4 4 6 6 10 6 4 4 4 4 4 6 4 4 6 6 6 6 4 4 0 4 6 6 6 6
    H6 6 6 4 4 6 10 4 4 4 4 4 6 6 6 4 4 4 4 6 6 4 0 6 6 6 6 H7 4 6 4 6 4 4 10 6 4 4 4 6 4 6 4 6 6 4 6 4 6 6 0 4 6 6
    H8 6 4 6 4 4 4 6 10 4 4 4 6 6 4 6 4 4 6 4 6 6 6 4 0 6 6
    H9 4 6 6 4 4 4 4 4 10 6 4 6 4 6 6 4 6 4 4 6 6 6 6 6 0 4
    H10 6 4 4 6 4 4 4 4 6 10 4 6 6 4 4 6 4 6 6 4 6 6 6 6 4 0 表 2-1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G8;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H8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H3;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H7; 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H9; 将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G3;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 为 G4;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H6;
    将反馈信 号 DTX-DTX-NACK 映射 为 HI ; 将反馈信 号
    DTX-NACK-NACK映射为 G6; 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映射为 G10; 将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G2;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 映射为 H2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 映射为 G16 ; 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射为 G12;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映射为 G15;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G5;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G1 ;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G14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G7;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H4;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H5;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G11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H10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 映射为 G9; 将反馈信号 ACK-ACK- ACK映射为 G13。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 与所述比特序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2-2所示: 表 2-2
    所述比特序列为 10比特 0-1序列。
  4. 4、 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I ~C6, 以及 Dl~ D6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2-3所示:
    表 2-3
    表 2-3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1;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A2;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 号 DTX-DTX-NACK 映射 为 A3 ; 将反馈信 号 DTX-NACK-NACK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映射为 C5; 将 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 映射为 C2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 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C3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B4;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D3;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B5;将反馈信号 ACK- ACK-ACK 映射为 C6。
  6. 6、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1;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A2;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 号 DTX-DTX-NACK 映射 为 A3 ; 将反馈信 号 DTX-NACK-NACK映射为 C5;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映射为 C4; 将 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 映射为 C2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 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B4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B5;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A6;将反馈信号 ACK-ACK-ACK 映射为 C6。
  7. 7、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1;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C5;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 号 DTX-DTX-NACK 映射 为 A3 ; 将反馈信 号 DTX-NACK-NACK映射为 A2;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映射为 C4;将 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 映射为 C2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 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B4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D6;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B5;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A6;将反馈信号 ACK- ACK-ACK 映射为 C6。
  8. 8、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6或 7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字与所述比特序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2-4所示:
    表 2-4
    所述比特序列为 10比特 0-1序列。
  9. 9、 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1~C6, Dl ~D6, 以及 El、 Fl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2-5所 表 2-5
    D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10 4 4 4 6 6 0 6 6 6 7 3
    D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10 4 4 6 6 6 0 6 6 3 7
    D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10 4 6 6 6 6 0 6 7 3
    D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10 6 6 6 6 6 0 7 3
    El 6 6 6 4 4 4 4 4 4 6 6 6 7 7 3 7 3 3 3 3 7 3 7 7 0 10
    F l 4 4 4 6 6 6 6 6 6 4 4 4 3 3 7 3 7 7 7 7 3 7 3 3 10 0 表 2-5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C1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1;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A2;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DTX-DTX-NACK映射为 B3;将反馈信号 DTX-NACK-NACK 映射为 E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 映射为 C6; 将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D3;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映射为 F1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映射为 A5;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 射为 D6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 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B4;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A3;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C3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C4;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C5;将 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CK- ACK-ACK 映射为 B6。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三 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A2;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B2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1;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E1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D2; 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C5;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B4;
    将反馈信 号 DTX-DTX-NACK 映射 为 A3 ; 将反馈信 号 DTX-NACK-NACK映射为 F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映射为 C1 ; 将 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C2;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 映射为 C6 ;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 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射为 C4;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D3;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B3;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C3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B6;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D4;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D6;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D1 ;将反馈信号 ACK-ACK-ACK 映射为 A5。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码字与所述比特序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2-6所示:
    表 2-6 码字 比特序列
    A1 1 1 1 1 1 1 1 1 1 1
    A2 0 0 1 1 0 0 1 1 0 0
    A3 1 1 0 0 0 1 1 0 0 0
    A4 1 0 0 1 0 0 0 0 1 1
    A5 0 1 0 0 1 0 0 1 1 0
    A6 0 0 1 0 1 1 0 0 0 1 Bl 0 0 0 0 0 0 0 0 0 0
    B2 1 1 0 0 1 1 0 0 1 1
    B3 0 0 1 1 1 0 0 1 1 1
    B4 0 1 1 0 1 1 1 1 0 0
    B5 1 0 1 1 0 1 1 0 0 1
    B6 1 1 0 1 0 0 1 1 1 0
    CI 1 1 1 1 1 0 0 0 0 0
    C2 0 1 0 1 0 1 0 1 0 1
    C3 0 1 1 0 0 0 1 0 1 1
    C4 1 0 1 0 0 1 0 1 1 0
    C5 0 0 0 1 1 1 1 0 1 0
    C6 1 0 0 0 1 0 1 1 0 1
    Dl 0 0 0 0 0 1 1 1 1 1
    D2 1 0 1 0 1 0 1 0 1 0
    D3 1 0 0 1 1 1 0 1 0 0
    D4 0 1 0 1 1 0 1 0 0 1
    D5 1 1 1 0 0 0 0 1 0 1
    D6 0 1 1 1 0 1 0 0 1 0
    El 0 0 0 0 1 0 1 0 1 1
    Fl 1 1 1 1 0 1 0 1 0 0 所述比特序列为 10比特 0-1序列。
  13. 13、 一种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码输出的比特序 列; 其中,
    所述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包括: 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 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1~C6, Dl ~D6, 以及 El、 Fl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下表 2-7所 表 2-7
    表 2-7中的数值表示对应码字之间的码距。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 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包括:
    将反馈信号 DTX-NACK-DTX映射为 D1 ; 将反馈信号 DTX-ACK-DTX 映射为 CI ; 将反馈信号 NACK-DTX-DTX 映射为 Bl;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DTX映射为 C2;将反馈信号 NACK-ACK-DTX映射为 A2;将 反馈信号 ACK-DTX-DTX映射为 A1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DTX映射为 B2; 将反馈信号 ACK-ACK-DTX映射为 D2;
    将反馈信号 DTX-DTX-NACK映射为 B6;将反馈信号 DTX-NACK-NACK 映射为 C5 ; 将反馈信号 DTX-ACK-NACK 映射为 C6; 将反馈信号 NACK-DTX-NACK映射为 D4;将反馈信号 NACK-NACK-NACK映射为 E2; 将反馈信号 NACK-ACK-NACK映射为 A3;将反馈信号 ACK-DTX-NACK映 射为 D3 ; 将反馈信号 ACK-NACK-NACK 映射为 A5; 将反馈信号 ACK-ACK-NACK映射为 F2;
    将反馈信号 DTX-DTX-ACK映射为 A6; 将反馈信号 DTX-NACK-ACK 映射为 C4 ; 将反馈信号 DTX-ACK-ACK 映射为 C3; 将反馈信号 NACK-DTX-ACK映射为 D5; 将反馈信号 NACK-NACK-ACK映射为 A4; 将反馈信号 NACK-ACK-ACK映射为 B5; 将反馈信号 ACK-DTX-ACK映射 为 D6;将反馈信号 ACK-NACK-ACK映射为 B3;将反馈信号 ACK- ACK-ACK 映射为 B4。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 字与所述比特序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2-8所示:
    表 2-8
    B3 0 0 1 1 1 0 0 1 1 1
    B4 0 1 1 0 1 1 1 1 0 0
    B5 1 0 1 1 0 1 1 0 0 1
    B6 1 1 0 1 0 0 1 1 1 0
    C I 1 1 1 1 1 0 0 0 0 0
    C2 0 1 0 1 0 1 0 1 0 1
    C3 0 1 1 0 0 0 1 0 1 1
    C4 1 0 1 0 0 1 0 1 1 0
    C5 0 0 0 1 1 1 1 0 1 0
    C6 1 0 0 0 1 0 1 1 0 1
    D l 0 0 0 0 0 1 1 1 1 1
    D2 1 0 1 0 1 0 1 0 1 0
    D3 1 0 0 1 1 1 0 1 0 0
    D4 0 1 0 1 1 0 1 0 0 1
    D5 1 1 1 0 0 0 0 1 0 1
    D6 0 1 1 1 0 1 0 0 1 0
    E2 0 0 0 1 0 1 0 0 0 1
    F2 1 1 1 0 1 0 1 1 1 0 所述比特序列为 10比特 0-1序列。
  16. 16、 一种执行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的反馈信号编 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G1 G16, 以及 HI ~ H10组成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 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2-1所示。
  17. 17、 一种执行权利要求 4-8任一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的反馈信号编 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I ~C6, 以及 Dl ~ D6组成的码组中 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2-3所示。
  18. 18、 一种执行权利要求 9-12任一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的反馈信号 编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1~C6, Dl ~D6, 以及 El、 Fl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2-5所示。
  19. 19、 一种执行权利要求 13-15任一所述的反馈信号编码方法的反馈信号 编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 用于编码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上发送编 码输出的比特序列; 其中,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三个载波的反馈信号映射为一码组中的码字; 其中, 所述码字从 A1~A6, B1~B6, C1~C6, Dl ~D6, 以及 El、 Fl组成 的码组中选取; 且所述码组中码字的码距关系如表 2-7所示。
CN200980157778.0A 2009-03-17 2009-03-17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349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0846 WO2010105413A1 (zh) 2009-03-17 2009-03-17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9258A true CN102349258A (zh) 2012-02-08
CN102349258B CN102349258B (zh) 2014-02-19

Family

ID=4273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778.0A Active CN102349258B (zh) 2009-03-17 2009-03-17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4) US7987403B2 (zh)
EP (3) EP2408134B1 (zh)
KR (1) KR101118973B1 (zh)
CN (1) CN102349258B (zh)
AU (1) AU2009342391B2 (zh)
ES (1) ES2423813T3 (zh)
IN (1) IN2011KN03766A (zh)
RU (1) RU2474061C1 (zh)
WO (1) WO2010105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8134B1 (en) 2009-03-17 2013-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signal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10200016A1 (en) * 2010-02-15 2011-08-18 Johan Mikael Bergman HARQ ACK/N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rrier HSDPA
EP2569890A4 (en) * 2010-05-08 2017-09-06 LG Electronics Inc. Error propagation protection in non-binary multiple ack/nacks
WO2018227591A1 (en)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ata in slo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5183A1 (en) 2007-06-08 2008-12-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eliminating bacterial spores on surfaces and sporicide for use in the process
US6487184B1 (en) 2000-08-25 2002-11-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adio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for a uni-directional user data channel
EP2846592B1 (en) 2002-05-09 2016-06-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SDPA CQI, ACK, NACK power offset known in node B and in SRNC
US20050250497A1 (en) 2004-05-05 2005-11-10 Amitava Ghosh Acknowledgement method for ACK/NACK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KR100714973B1 (ko) * 2004-08-16 2007-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요구 시스템에서 신호점 사상규칙을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340139B2 (en) * 2004-10-06 2012-12-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eight determination in a single channel (S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for WCDMA/HSDPA
US7693125B2 (en) * 2004-12-27 2010-04-06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US7764727B2 (en) * 2005-01-12 2010-07-27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Selecting MCS in a MIMO system
KR100739182B1 (ko) * 2005-12-08 2007-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공간 harq 기법을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TWI455514B (zh) * 2006-02-03 2014-10-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每時間間隔支援多數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程序方法及設備
FR2896988B1 (fr) 2006-02-03 2008-03-14 Oreal Compositions contenant un filtre uv-b du type ester de l'acide cinnamique et un derive de s-triazine ; procede de photostabilisation d'un filtre uv-b du type ester de l'acide cinnamique
WO2008021062A1 (en) * 2006-08-11 2008-02-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exing codebook and codeword feedback
US7864738B2 (en) * 2006-10-02 2011-01-0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hybrid ARQ feedback for HSDPA MIMO
US8176376B2 (en) 2006-10-02 2012-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al error protection coding for MIMO ACK/NACK/POST information
CN101222304B (zh) * 2007-01-09 2013-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harq ack/nack的设备和方法
CA2689511A1 (en) 2007-06-07 2008-12-18 Smith & Nephew,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eparing a knee joint for implants in a knee surgery
KR101347334B1 (ko) * 2007-06-14 2014-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동국에 대한 다중 입출력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재송요구를 지원하는 응답문자 전송방법
CN101335981B (zh) 2007-06-26 2011-09-2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载波td-scdma系统的载波分配方法
CN101340715B (zh) 2007-07-05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方法
US8693406B2 (en) * 2007-08-09 2014-04-0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overhead reduction for mobile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systems
CN101383684B (zh) * 2007-09-07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反馈突发失败消息的方法
US8477734B2 (en) * 2008-03-25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4754B2 (en) * 2008-09-23 2011-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ultiple carrier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CN101741512B (zh) 2008-11-05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装置
KR20120023833A (ko) * 2008-11-21 2012-03-1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에서 다중 캐리어 활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138421A (ko) * 2008-12-30 2011-12-2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수의 다운링크 캐리어 동작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피드백
WO2010099653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EP2408134B1 (en) * 2009-03-17 2013-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signal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292940B (zh) * 2009-04-20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arq机制的头压缩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882981A (zh) * 2009-05-04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8767797B2 (en) * 2009-10-05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RQ feedback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77672B2 (en) * 2010-02-10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4C-HSDPA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US20110200016A1 (en) * 2010-02-15 2011-08-18 Johan Mikael Bergman HARQ ACK/N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rrier HSDPA
CN102754384B (zh) * 2010-02-16 2015-10-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dtx和ack/nack的不对等差错保护的用两个分开的码字将harq反馈信息编码的技术
CN103929287B (zh) * 2010-06-16 2017-08-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069736B (zh) * 2010-09-16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使用载波聚合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编码若干个反馈信息消息的方法
WO2013169166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ignaling
US9439095B2 (en) * 2012-09-28 2016-09-06 Intel Corporati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app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423813T3 (es) 2013-09-24
EP2592774A1 (en) 2013-05-15
AU2009342391B2 (en) 2013-08-29
EP2408134B1 (en) 2013-05-15
CN102349258B (zh) 2014-02-19
US20120002749A1 (en) 2012-01-05
IN2011KN03766A (zh) 2015-07-10
EP2408134A1 (en) 2012-01-18
US20160135164A1 (en) 2016-05-12
KR20110121717A (ko) 2011-11-08
RU2474061C1 (ru) 2013-01-27
US8526530B2 (en) 2013-09-03
US7987403B2 (en) 2011-07-26
US20110087945A1 (en) 2011-04-14
EP2408134A4 (en) 2012-01-18
EP2975793A1 (en) 2016-01-20
AU2009342391A1 (en) 2011-10-13
KR101118973B1 (ko) 2012-02-28
EP2975793B1 (en) 2019-07-10
EP2592774B1 (en) 2015-09-23
US9344530B2 (en) 2016-05-17
US10021219B2 (en) 2018-07-10
WO2010105413A1 (zh) 2010-09-23
US20130329640A1 (en)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9943B2 (en)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method for encoding joint feedback signal
EP2274859B1 (en) Pre-emp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18254A (zh) 请求重传方法、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33051B (zh) 基于反馈的喷泉编码广播方法
WO202100680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12491512B (zh) 重传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349258B (zh)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651523B (zh) 多载波模式下的反馈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2139457A1 (zh)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WO2018202194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0115311A1 (zh) 一种传输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基站
CN103326760A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CN102739341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AU20132376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 feedback signal
CN102710391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反馈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201248041Y (zh) 指示字段被定址到的临时块流的设备和处理该字段的设备
CN11992189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i et al. The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HARQ in TD-LTE Systems
WO2010121436A1 (zh) 在上行多载波发送承载传输控制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eedback signal 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