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071B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器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0071B CN102340071B CN 201010237921 CN201010237921A CN102340071B CN 102340071 B CN102340071 B CN 102340071B CN 201010237921 CN201010237921 CN 201010237921 CN 201010237921 A CN201010237921 A CN 201010237921A CN 102340071 B CN102340071 B CN 1023400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hell
- wing sections
- wing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78713 Theo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包含有:分别呈U型片状的包括有一中段及两翼段的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的两翼段的内侧面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且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位于两定位凹沟之间的两凸肋,各凸肋上朝向相邻的定位凹沟突设有一内挡块,而第二壳体套合于第一壳体,其两翼段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中段及两翼段的其中一侧端缘处且分别突设有卡合于第一壳体的两翼段的定位凹沟内的定位凸块,另第二壳体的两翼段的内侧面上分别对应于各凸肋突设有位于内挡块与第一壳体的翼段之间且与内挡块相抵接的一外挡块;藉由定位凹沟与定位凸块相卡合且内挡块与外挡块相抵接,可避免外壳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脱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特指电源供应器的外壳。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主要用于将商用电源转换为适合各种不同的电器产品使用的电源,最常见的例如有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参见图4及图5所示,即为一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外壳,其具有一第一壳体40及一第二壳体50,该第一壳体40及第二壳体50均呈U型,分别具有一中段41、51及两翼段42、52,第一壳体40及第二壳体50并以开口端相互套合,从而包围有一容置空间60,该容置空间60用以设置如变压器或者整流器(图中未示)等等组件,并且该第一壳体40及第二壳体50为了在套合后能相互定位而不会因受压而分离,在第一壳体40的两翼段42端缘处凹设有定位凹沟421,而在第二壳体50的两翼段52端缘处则对应设有定位凸块521,藉由该定位凸块521卡入于定位凹沟421内,可达到令第一壳体40与第二壳体50相互定位的目的。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外壳的第一壳体40与第二壳体50均呈U型,其两翼段42、52具有可挠性,容易在受压时弯折,一但某一壳体的任一侧的翼段42、52受压而朝向容置空间60内弯折,该翼段42、52便会推挤另一壳体的两翼段42、52使其张开,而采用前述定位结构设计的外壳,其第一壳体40的两翼段42受压时,由于第二壳体50的两翼段52上的定位凸块521卡入于第一壳体40的定位凹沟421内,可阻止第二壳体50的两翼段52朝向外侧张开,因此第二壳体50并不会与第一壳体40脱离,但是当第二壳体50的两翼段52受压时,前述的定位结构并无法阻止第一壳体40的两翼段42朝向外侧张开,因此该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存在有第一壳体40与第二壳体50之间固定不牢,容易在使用中因受外力作用而相互脱离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外壳所存在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容易相互脱离的缺点,本发明期望藉由改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定位结构来解决。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外壳,其包含有:
一第一壳体,其呈包括有一第一中段及两第一翼段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其中该两第一翼段的内侧面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并且该两第一翼段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凸肋,各第一翼段上的该两凸肋位于两定位凹沟之间,且各凸肋上朝向相邻的定位凹沟突设有一内挡块;
一第二壳体,其呈包括有一第二中段及两第二翼段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套合,其两第二翼段分别设置位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中段及两第一翼段的其中一侧端缘处,于两第二翼段的端缘处分别突设有卡合于两第一翼段上的定位凹沟内的定位凸块,并且于两第二翼段的内侧面上分别对应于两第一翼段上的各凸肋突设有一外挡块,各外挡块分别位于对应的凸肋的内挡块与第一翼段之间且与该内挡块相抵接。
较佳的,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其第一壳体的第一中段的内侧面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可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而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两第二翼段的端缘处可分别突设有卡合于该第一中段上的定位凹沟内的定位凸块。
较佳的,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其第一壳体上可设有一通孔,而第二壳体上可设有至少两插片,或者其第一壳体上可设有至少两插片,而第二壳体上可设有一通孔。
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具有与现有技术的外壳相同的定位凹沟与定位凸块的定位结构,并且更进一步增加了内挡块与外挡块的定位结构,因此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套合后,除了第二壳体与现有技术的外壳同样不会与第一壳体脱离之外,由于第一壳体的两第一翼段上的凸肋的内挡块抵接于第二壳体的内挡块上,可阻止第一壳体的两第一翼段朝向张开方向弯折,因此即使第二壳体的两第二翼段受压,第一壳体也不会因而与第二壳体脱离,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较为牢固,即使受外力作用也不会有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脱离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外观图;以及
图5为现有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及一第二壳体20,其中:
该第一壳体10呈包括有一第一中段11及两第一翼段12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101及一外侧面102,该第一中段11及该两第一翼段12的内侧面101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111、121,并且该两第一翼段1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凸肋122,各第一翼段12上的该两凸肋122位于两定位凹沟121之间,且各凸肋122上朝向相邻的定位凹沟121突设有一内挡块123,此外,第一壳体10上贯穿设有一通孔103,该通孔103用以供导线穿过,通孔103可位于第一中段11或者第一翼段12上,于本实施例中,通孔103乃设于第一翼段12上;
该第二壳体20呈包括有一第二中段21及两第二翼段22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201及一外侧面202,其中该两第二翼段22的端缘处分别突设有定位凸块221,并且于两第二翼段22的内侧面上分别突设有一外挡块222,此外,第二壳体20上设有至少两插片203,该些插片203用以插设于一插座上的插孔,插片203的数量可依据电源供应器所对应的插座种类而改变,且插片203可位于第二中段21或者第二翼段22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上设有两插片203,且两插片203乃设于第二中段21上,此外,通孔103与插片203的位置亦可相互对调,亦即通孔103可设置于第二壳体20上,而插片203则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上;
配合参见图3所示,前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乃以开口端相互套合,从而包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30,该容置空间30用以设置如变压器或者整流器(图中未示)等等组件,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套合时,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乃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中段11及两第一翼段12的其中一侧端缘处,并且两第二翼段22的端缘处的定位凸块221卡合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中段11及两第一翼段12上的定位凹沟111、121内,而两第二翼段22的内侧面201上的各外挡块222分别对应于第一壳体10的两第一翼段12上的一凸肋122,并且各外挡块222乃位于对应的凸肋122的内挡块123与第一翼段12之间且与该内挡块123相抵接。
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套合后,若第一壳体10的两第一翼段12受压,则由于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上的定位凸块221卡合于第一壳体10的两第一翼段12的定位凹沟121内,可阻止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朝向张开方向弯折,因此,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并不会脱离第一壳体10,反之若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受压,则由于第一壳体10的两第一翼段12上的凸肋122的内挡块123抵接于第二壳体20的两第二翼段22的外挡块222上,可阻止第一壳体10的两第一翼段12朝向张开方向弯折,因此第一壳体10也不会脱离第二壳体20,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电源供应器外壳较为牢固,即使受外力作用也不会有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轻易的相互脱离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电源供应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壳体,其呈包括有一第一中段及两第一翼段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其中该两第一翼段的内侧面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并且该两第一翼段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凸肋,各第一翼段上的该两凸肋位于两定位凹沟之间,且各凸肋上朝向相邻的定位凹沟突设有一内挡块;
一第二壳体,其呈包括有一第二中段及两第二翼段的U型片状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套合,其两第二翼段分别设置位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中段及两第一翼段的其中一侧端缘处,于两第二翼段的端缘处分别突设有卡合于两第一翼段上的定位凹沟内的定位凸块,并且于两第二翼段的内侧面上分别对应于两第一翼段上的各凸肋突设有一外挡块,各外挡块分别位于对应的凸肋的内挡块与第一翼段之间且与该内挡块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中段的内侧面上相邻于两侧端缘处分别设有一定位凹沟,而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两第二翼段的端缘处分别突设有卡合于该第一中段上的定位凹沟内的定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其中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有一通孔,而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两插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外壳,其中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两插片,而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一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37921 CN102340071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37921 CN102340071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0071A CN102340071A (zh) | 2012-02-01 |
CN102340071B true CN102340071B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551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379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0071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4007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9563A (zh) * | 2007-05-15 | 2008-11-1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壳体接合结构 |
CN201303113Y (zh) * | 2008-10-14 | 2009-09-02 | 庭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插头的盖合固定结构改良 |
CN201754555U (zh) * | 2010-07-27 | 2011-03-02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57814A (ja) * | 1993-08-18 | 1995-03-0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コネクタ |
JP2002260794A (ja) * | 2001-03-02 | 2002-09-1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Acアダプタ及びアダプタ変換プラグ |
WO2007116791A1 (ja) * | 2006-03-28 | 2007-10-18 | Tamura Corporation | 電気器具用防水ケース |
-
2010
- 2010-07-27 CN CN 201010237921 patent/CN1023400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9563A (zh) * | 2007-05-15 | 2008-11-1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壳体接合结构 |
CN201303113Y (zh) * | 2008-10-14 | 2009-09-02 | 庭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插头的盖合固定结构改良 |
CN201754555U (zh) * | 2010-07-27 | 2011-03-02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7-57814A 1995.03.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0071A (zh) | 201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63289B (zh) | 具有锁止夹的电插接器 | |
US10439327B1 (en) | Plug retention power outlet wall plate | |
CN109038038A (zh) | 连接器 | |
TWM553061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CN201754555U (zh)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
CN203277836U (zh) | 连接器紧固套 | |
CN102340071B (zh) | 电源供应器外壳 | |
US8475202B1 (en) | Detection terminal with a concave surface and a convex surface both facing a side wall of a tongue of a housing | |
CN107919553B (zh) | 连接端子 | |
CN203596462U (zh) | 一种防呆型电连接器 | |
JP2019016479A (ja) | 端子金具 | |
CN208820095U (zh) | 冠簧端子结构及电连接插座 | |
CN205960262U (zh) | 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 |
CN202601901U (zh) | 导电端子 | |
CN202423646U (zh) | 坞接插头 | |
CN204424592U (zh) | 一种连接器的公端或母端结构 | |
CN202474304U (zh) | 电源插座 | |
CN103208693B (zh) | 插头可分离式的多向电源供应器 | |
CN201230060Y (zh) | 电子装置及其插座连接器 | |
CN204517004U (zh) | 转接器 | |
CN203503906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4088712U (zh) | 连接器及具有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
CN207542452U (zh) | 具有扣持防护效果的连接器 | |
CN105305109B (zh) | 头部组件和用于具有该头部组件的车辆的连接器 | |
CN102610946B (zh) | 电源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