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435A -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36435A CN102336435A CN2011102684929A CN201110268492A CN102336435A CN 102336435 A CN102336435 A CN 102336435A CN 2011102684929 A CN2011102684929 A CN 2011102684929A CN 201110268492 A CN201110268492 A CN 201110268492A CN 102336435 A CN102336435 A CN 1023364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ocrystal
- porous
- tio
- porous rutile
- mesog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是八面体状或纳米棒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八面体状介晶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棒状介晶的长度为250-400nm,直径为60-100nm。本发明首次将纳米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作为锂离子阳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C的情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12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可达155mAhg-1。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纯度高,可以大量合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循环寿命长等显著优势,当前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国防工业、电动汽车等领域。由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电动汽车已成为当前新能源领域中最受关注的行业。因而,开发高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当前,尖晶石锰酸锂、磷酸铁锂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已被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目前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表面可能引起金属锂的沉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开发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循环性良好、比容量高的非碳负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钛基氧化物以其原料丰富、无毒无害、循环稳定性好和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人们较为广泛的关注的负极材料。
目前还未有可控合成不同形貌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的相关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是首次将纳米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作为锂离子阳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而且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纯度高,可以大量合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是八面体状或纳米棒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八面体状介晶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棒状介晶的长度为250-400nm, 直径为60-100nm。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0.5-1.5克二氧化钛粉末和40-50毫升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160 ℃-200 ℃反应48-96h;
(2)过滤、滤渣用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1-0.5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0.5-2.0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40-100 m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5-15 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
步骤(1)中所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0-20mol/L,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是15-25 nm;步骤(2)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0.1 mol/L;步骤(3)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1-3 mol/L。
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5≤X<0.8g时得到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1.0<X≤2.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 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8≤X≤1.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和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的混合物。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应用:将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应用在锂电池中,按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聚偏氟乙烯:乙炔黑的质量比=70-75:5-10:15-20混合研磨后均匀地涂在0.25 cm2的铜片上做正极,负极为金属锂,电解质是1M LiClO4的EC+DEC+EMC (EC/DEC/EMC=1/1/1v/v/v) 溶液。用此纳米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作为锂电池阳极材料,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C的情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12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可达155 mAhg-1。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首次提供了可控合成出不同形貌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其操作简便、成本低、纯度高、性能优异,可以大量合成。
(2)本发明首次将纳米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作为锂离子阳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C的情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12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可达155 mAhg-1。
附图说明
图1 (a)纳米棒状金红石TiO2介晶透射电镜图; (b)八面体金红石TiO2介晶透射电镜图;
图2 金红石TiO2介晶的充放电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是八面体状或纳米棒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八面体状介晶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棒状介晶的长度为250-400nm, 直径为60-100nm。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0.5-1.5克二氧化钛粉末和40-50毫升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160 ℃-200 ℃反应48-96h;
(2)过滤、滤渣用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1-0.5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0.5-2.0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40-100 m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5-15 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
步骤(1)中所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0-20mol/L,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是15-25 nm;步骤(2)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0.1 mol/L;步骤(3)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1-3 mol/L。
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5≤X<0.8g时得到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1.0<X≤2.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 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8≤X≤1.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和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的混合物。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应用:将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应用在锂电池中,按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聚偏氟乙烯:乙炔黑的质量比=70-75:5-10:15-20混合研磨后均匀地涂在0.25 cm2的铜片上做正极,负极为金属锂,电解质是1M LiClO4的EC+DEC+EMC (EC/DEC/EMC=1/1/1v/v/v) 溶液。用此纳米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作为锂电池阳极材料,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C的情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12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可达155 mAhg-1。
实施例1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0.5克二氧化钛粉末(粒径15nm)和40毫升10mol/L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160 ℃反应48h;
(2)过滤、滤渣用0.1 mol/L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1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0.5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40mL 1mol/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5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纳米棒状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
实施例2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1.0克二氧化钛粉末(粒径20 nm)和45毫升15mol/L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180℃反应72h;
(2)过滤、滤渣用0.1 mol/L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3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0.9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70 mL 2mol/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10 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八面体状TiO2介晶和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的混合物。
实施例3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1.5克二氧化钛粉末(粒径25nm)和50毫升20mol/L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200 ℃反应96h;
(2)过滤、滤渣用0.1 mol/L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5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2.0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100 mL 3 mol/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15 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八面体状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是八面体状或纳米棒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八面体状介晶的粒径为100-300nm;纳米棒状介晶的长度为250-400nm, 直径为60-100nm。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0.5-1.5克二氧化钛粉末和40-50毫升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在160 ℃-200 ℃反应48-96h;
(2)过滤、滤渣用稀硝酸洗涤、60℃干燥12h得预处理产物;
(3)取0.1-0.5克干燥后的预处理产物和0.5-2.0g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40-100 mL稀硝酸中磁力搅拌5-15 天,再经离心干燥即得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0-20mol/L,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径是15-25 nm;步骤(2)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0.1 mol/L;步骤(3)中所述的稀硝酸的浓度为1-3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5≤X<0.8g时得到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1.0<X≤2.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 当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用量X在0.8≤X≤1.0g时得到八面体状TiO2介晶和纳米棒状的TiO2介晶的混合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是将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应用在锂电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应用在锂电池中,是按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聚偏氟乙烯:乙炔黑的质量比=70-75:5-10:15-20混合研磨后均匀地涂在0.25 cm2的铜片上做正极,负极为金属锂,电解质是1M LiClO4的EC+DEC+EMC (EC/DEC/EMC=1/1/1v/v/v) 溶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68492 CN102336435B (zh) | 2011-09-13 | 2011-09-13 |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68492 CN102336435B (zh) | 2011-09-13 | 2011-09-13 |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6435A true CN102336435A (zh) | 2012-02-01 |
CN102336435B CN102336435B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551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684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6435B (zh) | 2011-09-13 | 2011-09-13 |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36435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09238A (zh) * | 2014-06-20 | 2014-08-27 | 福州大学 | 一种原位合成金红石TiO2介晶与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 |
CN104058453A (zh) * | 2014-06-19 | 2014-09-24 | 浙江大学 | 一种尺寸可控的球形锐钛矿型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01515A (zh) * | 2015-02-05 | 2015-06-10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TiO2介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843779A (zh) * | 2015-04-29 | 2015-08-19 | 浙江大学 | 一种空心球状金红石二氧化钛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629840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截柱状八面体锐钛矿型TiO2的制备方法 |
CN108892165A (zh) * | 2018-06-26 | 2018-11-27 | 常州市卓群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钠盐沉淀法制得的纳米稀土氧化物中钠离子的去除方法 |
CN112194178A (zh) * | 2020-10-20 | 2021-01-08 | 福州大学 | 一种二氧化钛和普鲁士蓝有序组装态介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7300A (zh) * | 2007-10-26 | 2008-05-14 | 四川大学 | 多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CN101327951A (zh) * | 2008-07-29 | 2008-12-24 | 福州大学 | 可控合成纯相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棒的方法 |
CN102066260A (zh) * | 2008-06-20 | 2011-05-18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钛氧化物结构体和多孔钛氧化物组合物 |
-
2011
- 2011-09-13 CN CN 201110268492 patent/CN1023364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7300A (zh) * | 2007-10-26 | 2008-05-14 | 四川大学 | 多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CN102066260A (zh) * | 2008-06-20 | 2011-05-18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钛氧化物结构体和多孔钛氧化物组合物 |
CN101327951A (zh) * | 2008-07-29 | 2008-12-24 | 福州大学 | 可控合成纯相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棒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HUI QIAO ET AL.: "High lithium electroactivity of hierarchical porous rutile TiO2 nanorod microspheres",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 |
马国斌等: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取向研究",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8453A (zh) * | 2014-06-19 | 2014-09-24 | 浙江大学 | 一种尺寸可控的球形锐钛矿型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09238A (zh) * | 2014-06-20 | 2014-08-27 | 福州大学 | 一种原位合成金红石TiO2介晶与石墨烯复合物的方法 |
CN104701515A (zh) * | 2015-02-05 | 2015-06-10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TiO2介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843779A (zh) * | 2015-04-29 | 2015-08-19 | 浙江大学 | 一种空心球状金红石二氧化钛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843779B (zh) * | 2015-04-29 | 2016-05-04 | 浙江大学 | 一种空心球状金红石二氧化钛介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629840A (zh) * | 2016-11-17 | 2017-05-10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截柱状八面体锐钛矿型TiO2的制备方法 |
CN106629840B (zh) * | 2016-11-17 | 2017-11-17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截柱状八面体锐钛矿型TiO2的制备方法 |
CN108892165A (zh) * | 2018-06-26 | 2018-11-27 | 常州市卓群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钠盐沉淀法制得的纳米稀土氧化物中钠离子的去除方法 |
CN112194178A (zh) * | 2020-10-20 | 2021-01-08 | 福州大学 | 一种二氧化钛和普鲁士蓝有序组装态介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94178B (zh) * | 2020-10-20 | 2021-06-01 | 福州大学 | 一种二氧化钛和普鲁士蓝有序组装态介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6435B (zh)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8610B (zh) | 一种碳包覆MnO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635348B (zh) | 一种含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
CN107910532B (zh) | 一种石墨烯包覆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877405A (zh) |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502499A (zh) | 利用喷雾干燥法大规模制备球形铌酸钛氧化物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
CN102336435A (zh) | 多孔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646810A (zh) |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掺杂与包覆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4218234A (zh) | 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202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 | |
CN101580273A (zh) | 高比能尖晶石结构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2497A (zh) | 锂离子电池Co2SnO4/C纳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3594696B (zh) | 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185977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285685B (zh) | 纳米棒状金红石TiO2介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165206B (zh) | 一种球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19507A (zh) | 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46104A (zh) | 锰钴氧化物自组装微米球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359468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633304A (zh) | 一种以碳纳米管为核制备同轴复合纳米材料的方法 | |
CN103187566B (zh) | 一种管状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931389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ZnMnO3多孔微球及应用 | |
CN110563052A (zh) | 一种碳和氧化镧共包覆改性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492648B (zh) | 棉花基碳纤维/MnO/C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2136573B (zh) | 镁二次电池的修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789580B (zh) | 一种铜掺杂钛酸锌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