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3087B -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33087B CN102333087B CN201110284047.1A CN201110284047A CN102333087B CN 102333087 B CN102333087 B CN 102333087B CN 201110284047 A CN201110284047 A CN 201110284047A CN 102333087 B CN102333087 B CN 1023330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iness
- calling
- service end
- terminal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实现在服务端调用终端,实现新的业务功能时,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解析所述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接收并解析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云时代的到来,终端与服务端的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频繁。通过终端(如手机)与服务端(如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不但可以实现个人信息管理,如同步联系人、短信等,而且还可以通过服务端调用终端实现业务功能,如一键拨号。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服务端调用终端,实现新的业务功能时,服务端和终端都需要根据每一种业务开发对应的客户端,通过相应的客户端来完成服务端对终端业务的调用,这就要求开发人员熟悉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还需要定义应用层协议,增加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实现在服务端调用终端,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
解析所述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一种服务端,包括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
服务端设定单元,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
协议包单元,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
回应包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
接收并解析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包括:
终端设定单元,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
协议包解析单元,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回应包单元,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服务端和终端。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服务端调用终端,实现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获取手机卡信息的一种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端的通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
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服务端扩展接口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的参数,具体参数包括: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路径,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步骤102、将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终端;
具体为,根据上述服务端扩展接口设定的调用业务的参数,通过服务端扩展接口调用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将上述调用接口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终端,该协议包包括包长字段和调用数据。
步骤103、解析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具体为,读取终端回复的回应包包长字段,获取包大小,然后根据包大小接收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解析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并将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返回给应用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实现服务端调用终端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一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
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终端扩展接口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的参数,具体参数包括: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路径,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步骤202、接收并解析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具体为,读取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的包长字段,获取包大小,然后根据包大小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解析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步骤203、将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服务端。
具体为,调用预先设置的终端扩展接口,根据设定的业务接口路径和业务接口名称通过终端扩展接口调用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传入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并打包成回应包,回应包具体包括包长字段和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将回应包回复给服务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实现服务端调用终端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以下同过计算机调用手机上的业务为例,进一步说明本方案,其中计算机作为服务端,手机作为终端,第一客户端为计算机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手机客户端,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设置计算机客户端,计算机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具体为设置计算机扩展接口,计算机扩展接口的调用业务可设定。
步骤302、设置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具体为设置手机扩展接口,手机扩展接口的调用业务可设定。
步骤303、在预先设置的计算机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手机的调用业务;
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计算机扩展接口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的参数,具体参数包括:计算机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路径,计算机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步骤304、在预先设置的手机客户端设定计算机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
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手机扩展接口设定计算机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的参数,具体参数包括:手机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路径,手机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步骤305、将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手机;
具体为,根据上述计算机扩展接口设定的调用业务的参数,通过计算机扩展接口调用计算机的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将上述调用接口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手机,该协议包包括包长字段和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进一步地,将协议包发送到手机时可以根据计算机与手机的连接类型,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网卡、蓝牙和WIFI,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发送协议包。
步骤306、接收并解析所述计算机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具体为,读取计算机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包长字段,获取包大小,然后根据包大小接收计算机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解析计算机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步骤307、将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计算机。
具体为,调用预先设置的手机扩展接口,根据设定的业务接口路径和业务接口名称通过手机扩展接口调用手机的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接口,传入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并打包成回应包,回应包具体包括包长字段和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将回应包并回复给计算机。
步骤308、解析手机回复的回应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具体为,读取手机回复的回应包包长字段,获取包大小,然后根据包大小接收手机回复的回应包,解析手机回复的回应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并将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返回给应用层,完成计算机对手机业务的调用;
进一步地,通过封装统一的通信接口,并提供各种通信方式来完成计算机与手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将回应包回复到计算机时,可以根据计算机与手机的连接类型,包括USB、网卡、蓝牙和WIFI,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回复回应包。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实现计算机调用手机新的业务时,只需设定计算机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计算机能够调用手机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计算机与手机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并且无需关心计算机与手机的通信方式,与现有技术只支持一种通信方式相比,可同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实现自适应通信,更加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端,包括第一客户端16,如图4所示,第一客户端16包括:
服务端设定单元11,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16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协议包单元12,用于将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终端;回应包解析单元13,用于解析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
服务端设置单元14,用于设置第一客户端16,第一客户端16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进一步地,第一客户端16还包括:
服务端通用通信单元15,用于根据服务端与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协议包发送到终端。
具体的通信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实现服务端调用终端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一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并且无需关心服务端与终端的通信方式,实现自适应通信,更加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客户端26,如图5所示,第二客户端26包括:
终端设定单元21,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26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协议包解析单元22,用于接收并解析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回应包单元23,用于将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服务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
终端设置单元24,用于设置第二客户端26,第二客户端26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进一步地,第二客户端26还包括:
终端通用通信单元25,用于根据服务端与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回应包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具体的通信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实现服务端调用终端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并且无需关心服务端与终端的通信方式,实现自适应通信,更加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上述服务端1和终端2。具体的通信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实现服务端调用终端新的业务功能时,只需根据新的业务功能设定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即可使得服务端能够调用终端相应的业务,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时,无需了解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并且无需关心服务端与终端的通信方式,实现自适应通信,更加方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服务端扩展接口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路径,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
解析所述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之前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为: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根据服务端与所述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协议包发送到所述终端。
4.一种服务端,包括第一客户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
服务端设定单元,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客户端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服务端扩展接口设定所要调用的终端的调用业务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路径,服务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调用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协议包单元,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协议包并发送到所述终端;
回应包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终端回复的回应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端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还包括:
服务端通用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服务端与所述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协议包发送到所述终端。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终端扩展接口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路径,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接收并解析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之前包括:
设置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为:
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根据服务端与所述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回应包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10.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客户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客户端包括:
终端设定单元,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客户端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具体为在预先设置的终端扩展接口设定服务端所要调用的调用业务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路径,终端的所要调用业务的业务接口名称,接口入参缓冲区,接口入参缓冲区大小,接口出参缓冲区以及接口出参缓冲区大小;
协议包解析单元,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服务端发送的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打包成的协议包,获取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调用数据;
回应包单元,用于将所述调用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回应包并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终端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调用业务为可设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还包括:
终端通用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服务端与所述终端的连接类型,选择与之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回应包回复给所述服务端。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端和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4047.1A CN102333087B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4047.1A CN102333087B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3087A CN102333087A (zh) | 2012-01-25 |
CN102333087B true CN102333087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5484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84047.1A Active CN102333087B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3308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29119A1 (de) * | 1997-11-27 | 1999-06-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anwendungsspezifischer daten in einem intelligenten netz |
CN101453741A (zh) * | 2007-12-07 | 2009-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试移动终端数据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95032A (zh) * | 2009-11-02 | 2010-04-1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统一客户端、统一客户端的业务配置方法及系统 |
CN102170439A (zh) * | 2011-04-20 | 2011-08-3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服务扩展系统 |
-
2011
- 2011-09-22 CN CN201110284047.1A patent/CN1023330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29119A1 (de) * | 1997-11-27 | 1999-06-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anwendungsspezifischer daten in einem intelligenten netz |
CN101453741A (zh) * | 2007-12-07 | 2009-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试移动终端数据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95032A (zh) * | 2009-11-02 | 2010-04-1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统一客户端、统一客户端的业务配置方法及系统 |
CN102170439A (zh) * | 2011-04-20 | 2011-08-3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服务扩展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3087A (zh) | 2012-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82077B (zh) | 一种虚拟sim卡切换方法及装置 | |
EP2958303B1 (en) |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displaying internet traffic of mobile phone and mobile phone | |
CN103068070B (zh) | 一种协议版本的协商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 |
CN103078921B (zh) | 一种发送、接收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833699B (zh) | 模拟双通功能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4135556A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 |
CN106888461B (zh) | 一种弱网络环境的构建方法和设备 | |
CN104363629A (zh) | 接入运营商网络的系统、方法及识别卡 | |
CN106465072A (zh) |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2333087B (zh) | 通信方法及其服务端、终端和系统 | |
CN103781046A (zh) | 一种软sim卡的一卡软双待来电识别方法及通讯终端 | |
CN101365198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387363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界面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08537A (zh) | 一种呼叫转移状态查询方法及系统 | |
CN109982262A (zh) | 终端的来电响应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574450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834127B (zh) | 终端挂失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 |
CN113873608A (zh) |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01834934A (zh) | 双模双待终端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2300165B (zh) | 一种多周期多用户的快速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05577966A (zh) | 一种数据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1711940A (zh) | 一种智能设备数据交互方法、智能设备和存储装置 | |
CN104270731A (zh) | 通信功能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57746B (zh) | 一种状态显示更新方法和装置 | |
CN104469893A (zh) | 一种搜索移动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