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0445B -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Google Patents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0445B CN102320445B CN 201110252638 CN201110252638A CN102320445B CN 102320445 B CN102320445 B CN 102320445B CN 201110252638 CN201110252638 CN 201110252638 CN 201110252638 A CN201110252638 A CN 201110252638A CN 102320445 B CN102320445 B CN 1023204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age
- conveying
- rod
- support
- pos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包括车厢装挂、前处理电泳、车厢下挂、烘干、打磨、喷涂面漆和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挂步骤为:(1)分别将支撑横梁、车厢定位器和支撑架与输送撬体连接;(2)将一只车厢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一侧;(3)将另一只车厢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另一侧;(4)将输送撬体送入前处理电泳程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包括两根纵梁、四个底座、两根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和四个连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车厢定位器、支撑横梁和支撑架。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行车厢涂装工艺存在的设备、人员、能耗的浪费问题,而且提供了可固定两只车厢的输送撬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厢的涂装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以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背景技术
汽车车厢和车身在涂装线上通常是进行混搭涂装生产,其涂装工艺包括装挂、前处理电泳、下挂、烘干、打磨、喷涂面漆和烘干,其中的装挂程序是将待涂装的车厢或车身固定在输送撬体上后再送入涂装线。现行的输送撬体由两根纵梁、四个底座、两根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和四个连接座构成,每个输送撬体只能固定一只车厢或车身,如皮卡汽车的车厢和车身。由于皮卡汽车的车厢长度只有车身长度的一半,涂装车身时,可通过两个底座和高双工字架将一只车身固定在输送撬体上(见图1);涂装车厢时,则可通过左边横梁上的两个固定支座和另外两个底座将一只车厢固定在输送撬体上(见图2)。因此,输送撬体的利用率低,导致在进行车厢涂装生产时存在设备、人员、能耗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本发明的涂装工艺包括车厢装挂、前处理电泳、车厢下挂、烘干、打磨、喷涂面漆和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挂步骤为:
(1)分别将支撑横梁、车厢定位器和支撑架与由两根纵梁、四个底座、两根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和四个连接座构成的输送撬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厢定位器包括第一车厢定位器、第二车厢定位器、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所述第一车厢定位器、第二车厢定位器、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分别插入四个底座内,所述支撑架与高双工字架连接;
(2)将一只车厢通过第一车厢定位器和第二车厢定位器及支撑横梁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一侧;
(3)将另一只车厢通过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及支撑架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另一侧;
(4)将以背靠背方式装挂有两只车厢的输送撬体送入底漆线,以对车厢进行前处理电泳程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只车厢与输送撬体之间的安置夹角均为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厢定位器由支撑杆、分别位于支撑杆上端两侧的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及固定在支撑杆中部的限位块构成,所述底座设有插孔,通过将支撑杆的下端插入插孔内使车厢定位器与输送撬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横梁由倒U形横杆和两个均设有横杆插口的杆座构成,所述倒U形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内,通过将两个杆座分别固定在两根纵梁的一端使支撑横梁与输送撬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由水平横杆、两根一端均与水平横杆连接的水平连杆和两根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连接的斜撑杆构成,通过分别将两根水平连杆的另一端和两根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双工字架使支撑架与输送撬体连接。
本发明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包括两根纵梁、固定于纵梁内侧的四个底座、两根设有固定支座的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以及位于纵梁上的四个连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由支撑杆、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及限位块构成的四个车厢定位器,由倒U形横杆和两个杆座构成的支撑横梁,由水平横杆、两根水平连杆和两根斜撑杆构成的支撑架,其中,所述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分别位于支撑杆的上端两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杆座设有横杆插口且固定在纵梁的一端,所述倒U形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内,所述两根水平连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水平横杆和高双工字架连接,所述两根斜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连接,另一端均与高双工字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矮双工字架连接的次纵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设有插口,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位于插口内。
本发明通过在输送撬体上增设支撑横梁、车厢定位器和支撑架,可使每个输送撬体既能固定一只车身,亦可固定两只车厢,可满足多种车型的输送需求,从而提高了输送撬体的利用率及烘干效率,不仅解决了现行车厢涂装工艺存在的设备、人员、能耗的浪费问题,而且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固定两只车厢的输送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有车身的输送撬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固定有车厢的输送撬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背靠背式输送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靠背式输送撬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车厢定位器结构暨装配示意图;
图6为支撑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梁、2-底座(2.1-插口)、3-横梁(3.1-固定支座)、4-矮双工字架、5-高双工字架、6-连接座、7-车厢定位器(7.1-支撑杆、7.2-定位杆、7.3-销轴定位孔、7.4-限位块、7a-第一车厢定位器、7b-第二车厢定位器、7c-第三车厢定位器、7d-第四车厢定位器)、8-支撑横梁(8.1-倒U形横杆、8.2-杆座、8.2.1-横杆插口)、9-支撑架(9.1-水平横杆、9.2-水平连杆、9.3-斜撑杆)、10-次纵梁、11-车厢、12-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包括两根纵梁1、固定于纵梁1内侧的四个底座2、两根设有固定支座3.1的横梁3、矮双工字架4、高双工字架5、位于纵梁1上的四个连接座6、两端分别与横梁3和矮双工字架4连接的次纵梁10,以及均由支撑杆7.1、定位杆7.2和销轴定位孔7.3及限位块7.4构成的四个车厢定位器7,由倒U形横杆8.1和两个杆座8.2构成的支撑横梁8,由水平横杆9.1、两根水平连杆9.2和两根斜撑杆9.3构成的支撑架9,其中,所述定位杆7.2和销轴定位孔7.3分别位于支撑杆7.1的上端两侧,所述限位块7.4固定在支撑杆7.1的中部,所述底座2设有插口2.1,所述支撑杆7.1的下端位于插口2.1内,所述杆座8.2设有横杆插口8.2.1且固定在纵梁1的一端,所述倒U形横杆8.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8.2.1内,所述两根水平连杆9.2的两端均分别与水平横杆9.1和高双工字架5连接,所述两根斜撑杆9.3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9.2连接,另一端均与高双工字架5连接。
2、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包括车厢装挂、前处理电泳、车厢下挂、烘干、打磨、喷涂面漆和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挂步骤为:
(1)分别将支撑横梁8、车厢定位器7和支撑架9与由两根纵梁1、四个底座2、两根横梁3、矮双工字架4、高双工字架5和四个连接座6构成的输送撬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横梁8由倒U形横杆8.1和两个均设有横杆插口8.2.1的杆座8.2构成,所述倒U形横杆8.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8.2.1内,通过将两个杆座8.2分别固定在两根纵梁1的一端使支撑横梁8与输送撬体连接;所述车厢定位器7包括第一车厢定位器7a、第二车厢定位器7b、第三车厢定位器7c和第四车厢定位器7d,每个车厢定位器7均由支撑杆7.1、分别位于支撑杆7.1上端两侧的定位杆7.2和销轴定位孔7.3及固定在支撑杆7.1中部的限位块7.4构成,所述底座2设有插孔2.1,通过将支撑杆7.1的下端插入插孔2.1内使车厢定位器7与输送撬体连接,即通过将所述第一车厢定位器7a、第二车厢定位器7b、第三车厢定位器7c和第四车厢定位器7d分别插入四个底座2内,使车厢定位器7与输送撬体连接;所述支撑架9由水平横杆9.1、两根一端均与水平横杆9.1连接的水平连杆9.2和两根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9.2连接的斜撑杆9.3构成,通过分别将两根水平连杆9.2的另一端和两根斜撑杆9.3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双工字架5使支撑架9与输送撬体连接;
(2)用单臂梁起重机将一只车厢11吊起并悬置在输送撬体的上方,以人工对孔位的方式将车厢11平稳放置在输送撬体上后,通过第一车厢定位器7a和第二车厢定位器7b及支撑横梁8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将车厢11固定于输送撬体的一侧,车厢11与输送撬体之间的安置夹角为10°;
(3)采用与步骤(2)相同的方式将另一只车厢11通过第三车厢定位器7c和第四车厢定位器7d及支撑架9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另一侧,车厢11与输送撬体之间的安置夹角亦为10°;
(4)将以背靠背方式装挂有两只车厢11的输送撬体送入底漆线,以对车厢11进行前处理电泳程序。
Claims (5)
1.一种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包括车厢装挂、前处理电泳、车厢下挂、烘干、打磨、喷涂面漆和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挂步骤为:
(1)分别将支撑横梁、车厢定位器和支撑架与由两根纵梁、四个底座、两根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和四个连接座构成的输送撬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厢定位器包括第一车厢定位器、第二车厢定位器、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所述第一车厢定位器、第二车厢定位器、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分别插入四个底座内,所述支撑架与高双工字架连接;
(2)将一只车厢通过第一车厢定位器和第二车厢定位器及支撑横梁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一侧;
(3)将另一只车厢通过第三车厢定位器和第四车厢定位器及支撑架以背向向内的方式固定于输送撬体的另一侧;
(4)将以背靠背方式装挂有两只车厢的输送撬体送入底漆线,以对车厢进行前处理电泳程序;其中,
所述支撑横梁由倒U形横杆和两个均设有横杆插口的杆座构成,所述倒U形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内,通过将两个杆座分别固定在两根纵梁的一端使支撑横梁与输送撬体连接;
所述车厢定位器由支撑杆、分别位于支撑杆上端两侧的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及固定在支撑杆中部的限位块构成,所述底座设有插孔,通过将支撑杆的下端插入插孔内使车厢定位器与输送撬体连接;
所述支撑架由水平横杆、两根一端均与水平横杆连接的水平连杆和两根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连接的斜撑杆构成,通过分别将两根水平连杆的另一端和两根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双工字架使支撑架与输送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车厢与输送撬体之间的安置夹角均为10°。
3.一种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包括两根纵梁、固定于纵梁内侧的四个底座、两根设有固定支座的横梁、矮双工字架、高双工字架,以及位于纵梁上的四个连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由支撑杆、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及限位块构成的四个车厢定位器,由倒U形横杆和两个杆座构成的支撑横梁,由水平横杆、两根水平连杆和两根斜撑杆构成的支撑架,其中,所述定位杆和销轴定位孔分别位于支撑杆的上端两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杆座设有横杆插口且固定在纵梁的一端,所述倒U形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横杆插口内,所述两根水平连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水平横杆和高双工字架连接,所述两根斜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两根水平连杆连接,另一端均与高双工字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矮双工字架连接的次纵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插口,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位于插口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2638 CN102320445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2638 CN102320445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0445A CN102320445A (zh) | 2012-01-18 |
CN102320445B true CN102320445B (zh) | 2013-03-27 |
Family
ID=4544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52638 Active CN102320445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204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7449B (zh) * | 2013-12-18 | 2017-02-08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涂装通用滑橇 |
CN104071541B (zh) * | 2014-07-09 | 2016-03-02 | 济南拓展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撬体 |
CN108455495B (zh) * | 2018-03-06 | 2024-08-27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过渡托架及含有该过渡托架的转运架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66295B2 (en) * | 2000-12-28 | 2005-03-15 | Dana Corporation | Modular cast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subframe |
CN2744647Y (zh) * | 2004-10-30 | 2005-12-07 | 薛子浩 | 汽车生产中车身面漆涂装线使用的输送装置 |
US7384052B2 (en) * | 2005-03-16 | 2008-06-10 | Rowe Truck Equipment, Inc. |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system |
DE202006017857U1 (de) * | 2006-11-23 | 2007-03-29 | Dürr Systems GmbH | Werkstückträger zum Fördern eines zu lackierenden Werkstücks |
US20090085318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Brian Scott Guthrie | Vehicle leaf spring suspension with radius arms |
CN201304388Y (zh) * | 2008-11-28 | 2009-09-0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涂装用活动式滑橇 |
KR101018356B1 (ko) * | 2009-05-07 | 2011-03-04 | 김진원 | 자동차의 부품도장용 작업대 |
CN101708490B (zh) * | 2009-11-09 | 2011-06-15 | 江苏长虹汽车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涂装立式输送机 |
CN202245162U (zh) * | 2011-08-30 | 2012-05-30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
2011
- 2011-08-30 CN CN 201110252638 patent/CN10232044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0445A (zh) | 201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0445B (zh) | 背靠背式汽车车厢涂装工艺及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
CN205652760U (zh) | 一种自动化车身输送线 | |
CN102730101B (zh) | 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共线装配生产线及其装配工艺 | |
CN202518926U (zh) | 多向旋转式吊具 | |
CN203460918U (zh) | 组合式气垫搬运车 | |
CN207275550U (zh) | 一种新型自动化吊空输送线 | |
CN202245162U (zh) | 用于运送汽车车厢的背靠背式输送撬体 | |
CN201864495U (zh) | 随车双吊运输车 | |
CN202669598U (zh) | 一种电力抢修车活动式绝缘梯支架 | |
CN212047647U (zh) | 一种汽车门板用转运小车及具有其的生产线 | |
CN102849613A (zh) | 一种用于高铁动车组车厢的专用吊具 | |
CN201264620Y (zh) | 车门分装移载小车 | |
CN202186413U (zh) | 装配运输小车 | |
CN106185616A (zh) | 一种车载便携式卸轨龙门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309181B (zh) | 动力电池箱夹具、具有该夹具的起吊装置 | |
CN206767468U (zh) | 基于拉线式编码器的底盘升降装置 | |
CN213949072U (zh) | 一种车身吊具存放架 | |
CN103350959B (zh) | 起重运输车 | |
CN204623758U (zh) | 悬挂吊篮轨道梁存放架 | |
CN106081881A (zh) | 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 | |
CN220578697U (zh) | 一种吊运组件及车顶吊运系统 | |
CN204624464U (zh) | 悬挂吊篮小车存放架 | |
CN202943617U (zh) | 一种确保工件先进先出的工位器具 | |
CN221988696U (zh) | 一种汽车涂装前处理吊具辅助工装 | |
CN220744369U (zh) | 一种汽车轮罩工位间无动力推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