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11599B -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1599B
CN102311599B CN201010222453.0A CN201010222453A CN102311599B CN 102311599 B CN102311599 B CN 102311599B CN 201010222453 A CN201010222453 A CN 201010222453A CN 102311599 B CN102311599 B CN 102311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absorbent resin
resin
sodium
superabsorbent
pe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24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1599A (zh
Inventor
施凯耀
吴政璋
陈忠毅
钟宏宗
游志贤
李政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sa Pla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ormosa Pla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mosa Pla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Formosa Plas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224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1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1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1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1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1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及吸水性优良的高吸水性树脂制造方法,是添加一过氧化物于生产树脂工艺上。

Description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对吸收水溶液良好的吸水物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对吸收水溶液良好的吸水物,称为高吸水性树脂,此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保水力,可吸收百倍甚至于千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吸水后可膨润具保持有不流动的型态,即使施加压力也不会渗漏,被吸收的水可缓缓地在大气中释出。目前此高吸水性树脂广泛地被运用于农业或园艺方面的水保持剂、建筑材料中的抗露珠凝结剂以及移除石油中水份的材料,或是电缆线中的外层防水包覆剂以及卫生用品如尿布、妇女卫生用品、抛弃式的擦巾等。
上述高吸水性树脂,由于会直接与人体接触,所以高吸水性树脂的安全性变得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高吸水性树脂所须具备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收速率、吸收力、压力下吸收倍率、低单体残留量以及吸收后的凝胶力。优良的高吸水性树脂不仅要满足上述的物理性质,具备良好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必须低污染以及省能。
目前已知的高吸水性树脂成分材料有遇水分解型的淀粉-丙烯腈(hydrolyzed starchacrylonitrile)接枝聚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49(1974)-43,395),中和的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51(1976)-125,468),皂化乙烯醋酸-丙烯酯共聚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52(1977)-14,689),水解丙烯腈共聚物或丙烯酰胺共聚物(日本专利公报昭53(1978)-15,959),及部份中和聚丙烯酸(日本专利公开公告昭55(1980)-84,304)等。其中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的原料,因为含有淀粉而容易引起分解,所以无法长时间的保存,再者其制造方法又十分复杂,所以现今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多以使用丙烯酸或与丙烯酸盐进行交联聚合反应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占最大部份,其主因为丙烯酸盐共聚物的原料-丙烯酸可迅速由工业化大量生产,且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很高的吸水能力,以及具有制造成本低廉且最具经济效益,又较不会引起腐烂性的分解,故成为最普遍化的高吸水性树脂。
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是,上述以丙烯酸盐共聚物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尚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因目前市售的高吸水性树脂可长期存放或使用,使用后被视为废弃物的多以焚烧或掩埋等方式处理。若以焚烧方式则须以外加热能的处理方式,易导致能源损耗及浪费,而以掩埋等方式处理则因废弃物腐化耗时长久且所须空间甚巨,不易执行;考虑环保及能源节省,则以开发生物可分解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即可解决前述问题,此课题也刺激并引起我们对开发制造可分解型高吸水性树脂的探索及研究。
经查目前已有数篇专利文献公开制造具有生物可分解或容易自身降解的高吸水性树脂,如遇水分解型的淀粉-丙烯腈(hydrolyzedstarchacrylonitrile)接枝聚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49(1974)-43,395)、中和的淀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51(1976)-125,468)、经由聚-γ-谷氨酸与聚环氧化合物(日本专利开平11-343339,特开平7-224163,特开平7-300563等)反应生产的吸水性树酯;或多醣水凝胶体(美国专利650716);使用魔芋粉(中国大陆专利公开CN1410463A)、雪莲果(中国大陆专利公开CN1846544A)等天然物质交联剂。以上所述交联剂虽有助于吸水性树脂废弃物的清理,但其中的多醣类化合物处理过程复杂,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性能低落,无法达到现今卫生用品所需功能,以聚-γ-谷氨酸制造的高吸水性树脂须使用经由放射线处理的精制香精培养液,在生产过程中亦须除去菌体,不但增加生产成本,工艺也很复杂。因此发现前述专利刊物所公开的方法皆存在着使高吸水性树脂不易保存、对水吸收能力较低,或强度较弱等的缺点。这些问题皆与制造高吸水性树脂的原料有关,则以淀粉、谷物、甲壳素、醣类等物品为原料的皆会面临上述问题。
现今工业上量产的高吸水性树脂多以丙烯酸原料交联而得,树脂整体对水、尿液等液体的吸收能力高、易于保存且强度佳,但却尚存在不易分解腐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a)由酸基单体水溶液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而成,具有内部交联结构并经表面交联处理过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中;
(b)再添加占树脂总量0.5~5%的过氧化物进行表面处理为特征的制造方法。
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过氧化物是选自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氢、过碳酸钠、过氯酸钠、过碘酸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过硼酸钠。
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制的造方法,其中制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在摄氏50度及60%RH下放置一周的黄变试验所得的YI值不小于70。
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制成的高吸水性树脂,添加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溶液使其溶胀3小时后的胶体强度不大于200g;24小时后低于50g。
依据本发明制造的高吸水性树脂暨保留有以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优越吸收表现及强度,亦展现出优良的生物可分解性,以此可望增进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工艺,并降低高吸水性树脂对环境影响的冲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现将已进行表面处理后的高吸水性树脂再与含有一过氧化物的水溶液进行表面处理时,可制得一具有高强度、高吸收能力且易于腐化分解的高吸水性树脂,其腐化分解程度亦可经由科学方式快速被检验评估。
代表丙烯酸聚合物的含亲水性树脂,在其树脂聚合物链上多具有亲水性官能机团如酸基、酰胺基、氨基和磺酸基等。本发明的亲水性树脂是包含:聚丙烯酸或丙烯酸经中和后的盐类,该盐类包含有锂、钠、钾等碱金属阳离子的盐类或铵盐以及前述两者的聚合物,其中和后的丙烯酸中和度为30~70mol%。此外含亲水性树脂亦可由前述两者与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的单体共聚而成,所述单体可为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衣康酸、乙烯基磺酸、2-(甲)丙烯酰胺氨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酰氧基链烷烃磺酸、以及他们所有的碱金属阳离子盐类或铵盐等,此外尚有N-乙烯基乙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单体。
于本发明使用前述丙烯酸以外的单体时,其用量可为全部丙烯酸的50%或更少量,较佳的使用量为30%以下,最佳的使用量为不超过丙烯酸单体的10%。此所提高吸水性树脂单体,主要为丙烯酸或其盐类的一种或两种所组成,但基于机能及物理性质上的考虑,其丙烯酸的中和可于聚合前或聚合后为的,中和率较佳为50~95mol%,最佳范围为60~80mol%之间;形成丙烯酸盐类的盐,此盐可为碱金属盐或胺盐等,其中较佳地为锂或钠盐。
制备吸水性树脂,已往惯例都在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前,先添加自由基聚合反应交联剂于未反应单体溶液中,此自由基聚合反应交联剂是选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如:N,N’-双(2-丙烯基)胺、N,N’-次甲基双丙烯酰胺、N,N’-次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附加环氧乙烷的三丙烯酸酯或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附加环氧乙烷的三丙烯酸酯或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三丙烯酸酯、N,N,N-三(2-丙烯基)胺、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三丙烯酸聚氧乙烯甘油酯、三丙烯酸二乙基聚氧乙烯甘油酯、二丙烯三甘醇酯等,亦可选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如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等。经进行自由基反应后就可使高吸水性树脂具有适当交联度,而使高吸水性树脂胶体有适当的加工性。
上述自由基聚合反应交联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适当的添加剂量在重量百分比0.001wt%至5wt%之间(以反应物总固形份为基准),更适当的用量为重量百分比在0.01wt%至3wt%之间。添加剂量在重量百分比0.001wt%以下聚合后水合体太软且有黏性不利机械加工,添加剂量在重量百分比5wt%以上吸水性太低,降低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
聚合反应是由自由基聚合反应起始(或引发)剂的分解产生自由基开始。自由基起始剂可选用热分解型起始剂,适合的热分解型起始剂有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二-第三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酰胺或过硫酸盐(铵盐、碱金属盐)等,及偶氮化合物如:2.2’-偶氮基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基双(N,N-二伸甲基异丁脒)二盐酸盐;亦可使用还原剂使其成为氧化还原型起始剂,如:酸性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抗坏血酸或亚铁盐;或将氧化还原型起始剂和热分解型起始剂合并使用。
以氧化还原型起始剂先进行反应产生自由基,当其自由基转移至单体上即引发聚合反应的进行,由于聚合反应进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使温度升高,温度到达热分解型起始剂的分解温度时,又会引发第二段热分解型起始剂的分解,而使整个聚合反应更臻于完全。一般自由基聚合反应起始剂的适当用量为重量百分比为0.001wt%至10wt%(以中和丙烯酸盐重量为基准),更适当用量则在0.1wt%至5wt%之间,使用重量百分比0.001wt%以下时,反应太慢不利经济效益,使用重量百分比10wt%以上时,反应太快反应热不易控制。
上述聚合反应可于传统批次反应容器,或于输送带式反应器上进行反应。反应所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先利用绞碎机切成体积10mm3以下小凝胶体,再进行筛选。筛选固定粒径的凝胶体直径以2.00mm以下为宜,以0.05mm至1.50mm间较佳,粒径0.05mm以下的凝胶体进行烘干、粉碎处理,易提高产生成品细粉量,粒径2.00mm以上的凝胶体,容易因为热传导效果不佳,导致成品残存单体偏高,物性表现不佳的缺点。丙烯酸盐凝胶体的颗粒大小分布越集中,不仅可使凝胶体在烘干后的物性表现达到最佳状态,且更有利于控制烘干的时间及温度。故粒径大于2.00mm及小于0.05mm以下的凝胶体则重新送回反应器、绞碎机进行再生。
烘干温度以摄氏100℃至180℃进行烘干为宜,若烘干温度低于100℃以下,烘干时间太久不具经济效益:烘干温度高于180℃以上,将使交联剂提早进行交联反应,使得后续的干燥过程,因交联度过高而无法有效的去除残存单体,达成降低残存单体的效果。
高吸水性树脂为一种不溶解于水的亲水性聚合体,树脂内部具有均匀性的架桥结构,一般为了改善质量如:提高吸收速率、提高胶体强度、提高抗结块性或液体渗透性等,都会在该树脂的表面再作进一步架桥处理。此表面交联处理即利用具有能与酸基反应的多官能基交联剂进行涂覆,在本发明之前已有许多专利刊物;如:分散高吸水性树脂与交联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表面交联处理(日本专利JP-A-56-131608、JP-A-57-44627、JP-A-58-42602、JP-A58-117222),使用无机粉直接将交联剂与交联剂溶液混入高吸水性树脂处理(日本专利JP-A60-163956、JP-A-60-255814),添加交联剂后以蒸气处理(日本专利JP-A-1-113406),使用有机溶剂、水及多元醇进行表面处理(日本专利JP-A-1-292004、美国专利6346569号)使用有机溶液、水、醚(ether)化合物(日本专利JP-A-2-153903)等所公开的表面处理方法虽能提高吸收速率提高压力下吸水倍率,但将造成保持力下降过多不良后果,降低实际应用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于表面处理时能同时进行反应使用的交联剂为多元醇如:丙三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三胫基甲基丙烷、山梨醇等;或可使用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二胺、三乙二胺、聚乙二胺;或可使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如: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等;亦可使用碳酸亚烃酯如:乙二醇碳酸酯、4-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酮、4,5-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酮、4,4-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酮、4-乙基-1,3-二氧杂环戊烷-2-酮、1,3-二氧杂环己烷-2-酮、4,6-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或1,3-二氧杂环庚烷-2-酮等。
上述交联剂的用法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适当添加剂量在重量百分比0.001wt%至10wt%之间(以反应物总固形份为基准),更适当的用量在0.005wt%至5wt%之间,交联剂添加剂量在重量百分比0.001wt%以下时无法显出效果,在重量百分比10wt%以上时,吸水性太低,降低树脂性能。
待高吸水性树脂进行表面交联剂涂覆处理后,再以90℃至23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进行热处理,使表面交联剂能均匀且快速的进行交联反应,同时亦使内部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而达成发明的预期效果。
热处理温度90℃以下,交联反应时间太久不具经济效益,热处理温度230℃以上树脂易劣化影响质量。为欲获得良好的表面处理效果,本发明可依需要做热处理的温度调整,热处理温度高则热处理时间短;热处理温度低则热处理时间长,故其热处理时间以30分钟至150分钟为宜。适用于本发明的热处理装置包括:隧道式混合干燥器、转鼓式干燥器、台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式干燥器以及红外线干燥器等。
依照本发明,是将已进行表面交联处理过后以公知不同制法制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再与一含有过氧化物的水溶液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及优良吸收表现的高吸水性树脂,此所述过氧化物可为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氢、过碳酸钠、过氯酸钠、过碘酸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硼酸钠等,而此等过氧化物水溶液添加于高吸水性树脂的量为树脂总量的0.05wt%~10wt%,最佳添加量为0.5~5wt%,若添加量小于0.05wt%不容易引发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变及分解,而添加量大于5wt%时因其过氧化物量已足够引发反应,故大于此添加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不符经济效益。添加方式是将过氧化物溶于水直接喷洒添加于高吸水性树脂,添加后的高吸水性树脂可由中国专利CN 1137159C所述的评估高吸水性树脂黄变程度的方法进行评估其黄变的速度,将高吸水性树脂置于50℃、60%RH的恒温恒湿箱中,模拟高吸水性树脂于废弃掩埋过程的环境,放置2周观察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变产生及开始降解腐坏过程来评估黄变速度及降解程度是否具有生物可分解性,而降解程度可由将高吸水性树脂缓缓加入0.9wt%生理盐水及L-抗坏血酸搅拌后分别置放3小时/24小时,再进行吸水树脂胶体的强度测试。日本专利JP-A05-247221、JP-A-07-059813、JP-A-08-337726等所叙的评估方式来评估。
为显示本发明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压力下吸水倍率,本发明则利用受压吸收重(压力负荷:20g/cm2及49g/cm2)方式来测定,受压吸收量是根据欧洲专利0339461A号说明书第7页中所描述的方法测定;将初始重量的高吸水性树脂放在有筛底纹部的圆柱体中,对粉体加以20g/cm2及49g/cm2的压力,接着将此圆柱体置于吸收性需求测试器上,让此高吸水性树脂吸收0.9%的氯化钠水溶液一小时,再将测吸水重量所得数值除以高吸水性树脂的重量,即得受压吸收重数值。
本发明的保持力是利用茶袋试验法测定,并以五次量测结果,去除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后,取平均值;将0.2g的高吸水性树脂装在茶袋里,并浸泡于0.9%的NaCl水溶液中20分钟,然后将此浸泡后的茶袋置于离心机离心(直径23cm、转速1400rpm)三分钟后秤重。所得的数值先减去未充填高吸水性树脂的空白组茶袋重(以相同步骤操作)再除以聚合物重即得保持力数值。
评估高吸水性树脂黄化程度的方法是与中国专利CN 1137159C所叙相类同,其色度侦测仪为SZ-∑80COLORMEASURING SYSTEM(NipponDenshoku Kogyo Co.,Ltd),恒温恒湿器为欣千祥公司制造,型号为AJH-80,但试验条件为摄氏50℃及60%RH下放置一周后再分析其色度变化。
本发明的胶体强度测定,是依日本专利JP-A05-247221等所述的方法将1.000±0.001g高吸水性树脂缓缓加入盛有30ml 0.9%生理盐水及0.005wt%L-抗坏血酸的烧杯,置放于电磁搅拌机上搅拌1分钟,静置3小时/24小时后,再将烧杯置于STEVENS胶体强度测定仪平台上,使其正中央正对悬吊柱管。STEVENS胶体强度测定仪面板上的digit归零,并设定悬吊柱管的落下速度为1.0mm/sec,落下距离为25mm测定。
以下以参考例及较佳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范围则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
参考例
1)在100c.c圆锥瓶中加入30g丙烯酸(台塑公司林园AE厂生产)及32.4g的水;另外100c.c圆锥瓶中称取48%氢氧化钠水溶液24.3g,于冰冷下将氢氧化钠水溶液缓缓加入丙烯酸水溶液中进行中和;此时得单体水溶液浓度为42wt%,丙烯酸部份中和为丙烯酸钠的摩尔百分比为70mol%。
2)再加入0.046g的丙三醇聚乙二醇三缩水甘油醚(n=7)于丙烯酸部分中和的丙烯酸溶液,并维持温度于20℃左右。
3)加入0.016g L-抗坏血酸,0.2g过硫酸钠及0.2g的2.2-偶氮基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以起始反应。
4)反应后将此高吸水性树脂水凝胶体利用切式粉碎机切成2mm直径以下的凝胶体。
5)以130℃温度干燥2小时;利用筛网筛选0.1mm~0.85mm固定粒径,得粉状高吸水性树脂。
6)秤取步骤1~5所制得高吸水性树脂10g,加入乙二醇碳酸酯/水=1/1(重量比)溶液0.4g,以混合机进行固液混合,再以215℃温度加热处理30分钟。
7)冷却后,即得保持力32.0g/g且20g/cm2压力下吸水倍率30.5g/g,49g/cm2压力下吸水倍率22.9g/g的高吸水性树脂(a)。
8)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a)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一
秤取占100重量%参考例的高吸水性树脂(a),加入占5重量%的含1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高吸水性树脂(b),测得其保持力为32.1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30.2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2.8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二
秤取占100重量%参考例的高吸水性树脂(a),加入占16.67重量%的含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高吸水性树脂(c),测得其保持力为32.0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30.3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2.6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三
秤取占100重量%参考例的高吸水性树脂(a),加入占5重量%的含10%过硼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高吸水性树脂(d),测得其保持力为32.2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30.1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2.5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四
秤取占100重量%参考例的高吸水性树脂(a),加入占12.5重量分的含40%的过硼酸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高吸水性树脂(e),测得其保持力为32.3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30.4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2.8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一
以JIS标准筛将实施例二的高吸水性树脂(c)进行分级,将树脂筛选为粒径850-600um的高吸水性树脂(f),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测得保持力为31.8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32.3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5.5g/g)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二
以JIS标准筛将实施例一的高吸水性树脂(c)进行分级,将树脂筛选为粒径300-150um的高吸水性树脂(g),测得其保持力为32.2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8.3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0.5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三
秤取100重量%的高吸水性树脂(a),加入5重量%的含10%的2,2’-偶氮二[2-(N-苯基脒基)丙烷]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高吸水性树脂(h),测得其保持力为32.1g/g且在20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30.2g/g,49g/cm2压力下的吸水倍率为22.7g/g,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的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四
依据中国专利公开CN1410463A实例三中的制造流程,将魔芋粉4.5份加入于100份水在40℃下糊化后(固形物含量4.5%),加入以氢氧化钠中和的丙烯酸(中和率为85mol%),魔芋粉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50。再加入丙烯酸0.8Wt%的过硫酸铵引发剂、0.7Wt%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经氮气搅拌除氧后于60℃温度下引发接枝共聚,并以氮气伴随反应液喷射进入于温度为90℃的螺旋管式紊流反应器进行接枝共聚反应240秒,然以螺旋挤出送入滚筒式薄膜成型干燥器以150℃温度干燥2分钟,粉碎成为120目的颗粒后,再进行评估高吸水性树脂黄化程度及胶体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
经由表1的结果可发现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制得一具有优良吸收表现及生物可分解性的高吸水性树脂,虽然其具生物可分解性的机制未明,依本发明的生产方式暨保留有以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优越吸收表现及强度,亦展现出优良的生物可分解性,相信以此可望增进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工艺,并降低高吸水性树脂对环境影响的冲击。
表1.

Claims (4)

1.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a)由酸基单体水溶液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而成,具有内部交联结构并经表面交联处理过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中;
(b)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制造后再添加占树脂总量0.5~5%的过氧化物进行表面处理为特征的制造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过氧化物是选自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氢、过碳酸钠、过氯酸钠、过碘酸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过硼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制的造方法,其中,制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在摄氏50度及60%RH下放置一周的黄变试验所得的YI值不小于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制成的高吸水性树脂,添加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溶液使其溶胀3小时后的胶体强度不大于200g;24小时后低于50g。
CN201010222453.0A 2010-07-05 2010-07-0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11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453.0A CN102311599B (zh) 2010-07-05 2010-07-0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453.0A CN102311599B (zh) 2010-07-05 2010-07-0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1599A CN102311599A (zh) 2012-01-11
CN102311599B true CN102311599B (zh) 2014-10-01

Family

ID=4542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2453.0A Active CN102311599B (zh) 2010-07-05 2010-07-0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1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506105A (ja) * 2018-10-29 2022-01-17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長期色安定性の超吸収性ポリマー粒子を製造す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789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白度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789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白度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1599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9987A (zh) 具有提高的吸水速率的超吸收剂聚合物
HU213903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wder-form swelling with water cross-linked polymers capable of absorbing aqueous liquids and body fluids, and for using thereof
US10391195B2 (en) Super-absorbing polymers with rapid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333260B (zh) 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0543053C (zh)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3374104B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法
CN102311599B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JPH10101735A (ja) 吸水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42065B (zh) 一种超高吸水性树脂制造方法
CN100503663C (zh) 粉状、不溶于水、可吸收水、尿液或血液的高吸水性树脂制造方法
TWI432504B (zh) 高吸水性樹脂的製法
CN101333261B (zh) 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TWI449731B (zh) 一種超高吸水性樹脂製造方法
CN101987875A (zh) 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2311557B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1781383A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TWI507454B (zh) 高吸水性樹脂的製造方法
TWI432501B (zh) 一種高吸水性樹脂的製造方法
TWI495674B (zh) 高吸水性樹脂的製造方法
CN101333274B (zh)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TWI777713B (zh) 吸水性樹脂及其製造方法
CN101168580B (zh) 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TWI522410B (zh) 一種高吸水性樹脂的製造方法
TWI386440B (zh) 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方法
CN100509876C (zh) 利用多次中和的不饱和单体水溶液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