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01821B -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821B
CN102301821B CN200980155713.2A CN200980155713A CN102301821B CN 102301821 B CN102301821 B CN 102301821B CN 200980155713 A CN200980155713 A CN 200980155713A CN 102301821 B CN102301821 B CN 102301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joint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cell edge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7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821A (zh
Inventor
刘皓
宋扬
蔡立羽
杨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1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包括: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S61)的测量装置;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S62)的调度装置;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S63)的接收装置;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S64)的选择装置。根据本发明,将非相干联合传输和多用户MIMO组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下一代长期演进(LTE-A)的标准组织来说,协作多点(CoMP)传输和接收是一种前景非常良好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小区间干扰(ICI),改进高数据速率的覆盖以及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并且还能够增加系统的吞吐量。根据CoMP协同集中可用的数据流,CoMP方案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即协同调度/波束成形(CS/CB)以及联合处理(JP)。对于协同调度/波束成形来说,仅可以在服务小区利用数据流,因而仅可以从该点进行传送,但是在CoMP协同集中可以协同地进行用户调度/波束成形判定。对于联合处理来说,在CoMP协同集的每个点中都可以利用数据流。
联合传输(JT)是联合处理方案的其中一种,在联合传输中,预定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的数据传输在CoMP协同集中是共享的,并且在多个小区之间被联合处理。在预定的UE中接收的多个信号将被相干或非相干地彼此组合,以便加强信号功率,并且减少小区间干扰。非相干联合处理方案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系统,以便在LTE-A标准化中简化系统的开销以及回程容量。
网络MIMO是一种借助相干传输和联合多站点调度的多站点多用户MIMO技术,从而实现良好的系统性能增益。然而,由于对于多用户的信号进行相干处理,需要在多个站点之间,通过X2接口频繁交换数据信息、信道状态信息(CSI)以及调度信息,数据处理量大大增加,使得该技术实现起来非常复杂。因此,需要一种简化的多站点多用户MIMO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的联合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包括:
用于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的调度装置;
用于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的接收装置;以及
用于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的选择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包括:
用于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的处理装置;以及
用于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的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
(1)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2)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
(3)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以及
(4)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法,包括:
(1)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2)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以及
(3)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系统,包括上述的基站设备以及上述的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用户MIMO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将非相干联合传输和多用户MIMO(MU-MIMO)组合在一起。非相干联合传输通过X2接口明显地减少数据信息交换、CSI交换以及调度信息交换,多用户MIMO充分利用多用户调度和分集增益的优点,实现令人满意的小区边缘的性能增益,并且具有低的实现复杂度以及高的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固定的簇构建;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单小区MU-MIMO调度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相关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归一化后的用户吞吐量的分布;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平均用户吞吐量的分布。
附图中,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识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用户MIMO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固定的簇构建。如图1所示,在该簇构建中,部署了7个站点(由黑点表示),每个站点具有形成菱形形状的3个小区,并且来自不同站点的3个相邻小区形成一个簇。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单小区MU-MIMO调度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每个节点B(eNB)执行独立的单小区MU-MIMO调度,并且通过X2接口在3个eNB之间交换加权后的和容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相关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非相关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系统包括三个小区,这三个小区构成一个如上文所定义的簇。在每个小区中存在着一个节点B(eNB),该eNB对该小区中的多个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400包括:用于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装置401,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的调度装置402,用于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的接收装置403,以及用于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的选择装置4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量装置401通过检测来自小区边缘用户的探测参考信息,测量所述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装置403还接收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择装置404根据与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相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并且通知给其他基站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度装置402在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时,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所述基站设备服务的、不同于被多个基站设备联合服务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其他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小区边缘用户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500包括:用于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装置501,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的处理装置502,以及用于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的接收装置50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设备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设备同时由多个基站设备进行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报告装置501利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装置502还计算并且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装置502检测各个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组合信道,并且根据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上述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包含的各个装置可以利用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并且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可以通过现有通信系统中的接口和协议来实现。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步骤S61中,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在步骤S62中,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在步骤S63中,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在步骤S64中,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61中,通过检测来自小区边缘用户的探测参考信息,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63中,还接收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64中,根据与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相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并且通知给其他基站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62中,在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时,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所述基站设备服务的、不同于被多个基站设备联合服务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其他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小区边缘用户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71中,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在步骤S72中,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在步骤S73中,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设备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设备同时由多个基站设备进行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71中,利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72中,还计算并且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72中,检测各个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组合信道,并且根据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下面结合图3、6、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方法的实现进程以及信令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被用于TDD系统,所述TDD系统中的节点B(eNB)对应于上文所述的基站设备。
由于小区边缘用户(CEU)会经历严重的小区间干扰,在图3所示的簇中执行根据本发明的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的联合传输方法,以便增加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按照用户设备的长时信干噪比(SINR),可以将用户设备限定为小区边缘用户设备(CEU)。例如,如果长时SINR小于预定的门限,与该长时SINR相对应的用户设备可以被定义为CEU,反之则被定义为小区中心用户(CCU)。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定门限取决于系统的性能要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定门限取决于无线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
如图3所示,UEin表示eNB#i(i=1,2,3)的CEU n。对于多站点联合传输来说,来自一个簇中的相邻的3个eNB的所有CEU将会被一个接一个检查。
(1)探测参考信息传输
在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来自所有CEU的探测参考信号,并且利用TDD系统的信道互易性,每个eNB测量所有CEU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
(2)通过X2接口的次级MU-MIMO调度信息交换
如图3所示,每个CEU用户可以由多个eNB同时提供服务。例如,UE11是eNB1中的CEU,被eNB1、eNB2和eNB3同时进行服务。
在本发明中,基于每个CEU的下行CSI,同时对其提供服务的多个eNB分别执行单小区MU-MIMO系统的调度,并且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不同于被多个eNB同时提供服务的CEU的其他用户设备。这些eNB在分别执行单小区MU-MIMO系统的调度之后,通过X2接口,将每个eNB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与其他eNB进行交换。需要指出的是,每个eNB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仅包括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和容量。例如,在对小区边缘用户UE11进行调度时,eNB1仅将其服务区域内的除了UE11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的和容量通知给eNB2和eNB3。
而且,对于所有的CEU都执行上述处理,从而得到在对所有CEU进行调度时的每个eNB的加权后的和容量,并且通过X2接口在这些eNB之间进行交换。
需要指出的是,X2接口是基站之间的逻辑接口,并且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光纤、铜缆或微波等进行连接。
(3)下行调度信息反馈
根据CEU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结果,每个CEU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例如,在该CEU由2个小区同时进行服务时,报告2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在由3个小区同时进行服务时,报告3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UE11被eNB1、eNB2和eNB3联合服务时,UE11的3小区联合传输的等效信道是来自eNB1、eNB2和eNB3的组合信道,即
H ‾ 0 = H 11 1 W 11 1 + H 11 2 W 11 2 + H 11 3 W 11 3
其中
Figure GWB00000014390200082
表示从eNB#i(i=1,2,3)到UE11的预编码矩阵,
Figure GWB00000014390200083
表示从eNB#i(i=1,2,3)到UE11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UE11报告3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在UE11被eNB1、eNB2联合服务时,UE11报告2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在UE11被eNB1、eNB3联合服务时,UE11也包括2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也就是说,所述CEU将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以及所述CEU的ID发送给其服务小区的eNB。
而且,对于所有的小区边缘用户都执行上述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来自进行联合传输的eNB的组合信道,并且通过根据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算法,得到各个CEU的信道质量指示。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每个CEU的3小区联合传输容量至少是仅由其所处的服务小区服务的单小区处理(SCP)容量的3倍。每个CEU的2小区联合传输容量至少是仅由其服务小区服务的单小区处理(SCP)容量的2倍。
(4)通过X2接口的下行JT调度信息交换
eNB从CEU收集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以及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并且收集来自其他eNB的次级MU-MIMO调度后的加权后的和容量。在不同的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交换上述信息,并且从中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CEU以及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CEU进行调度,从而将非相干MU-MIMO联合传输的增益实现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选择使得总的系统加权后的和容量最大的CEU以及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CEU进行调度。
所述选择的CEU的服务小区的eNB根据来自所述选择的CEU的CQI反馈,确定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通过X2接口,将MCS级通知给其他的协同小区,并且通过X2接口,与其他协同小区共享该CEU的数据信息。
(5)下行JT传输
根据上述调度结果,所有的eNB通过协同或者无需协同将下行信号发送给所有被调度的用户。随后,所述选择的CEU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
下面结合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在小区边缘用户设备和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的进程。
(1)探测参考信息传输
如图8所示,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报告装置501利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基站设备400测量装置401通过检测所述探测参考信息,测量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2)通过X2接口的次级MU-MIMO调度信息交换
基于所述测量的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同时对其提供服务的多个基站设备的调度装置402分别执行单小区MU-MIMO系统的调度,并且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不同于被多个基站设备同时提供服务的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其他用户设备。
基站设备400在分别执行单小区MU-MIMO系统的调度之后,通过X2接口,将每个eNB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与其他基站设备进行交换。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仅包括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和容量。例如,在对小区边缘用户设备UE11进行调度时,调度装置402仅将其服务区域内的除了UE11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的和容量通知给其他基站设备。
而且,对于所有的小区边缘用户设备都执行上述处理,从而得到在对所有小区边缘用户设备进行调度时的每个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并且通过X2接口在这些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交换。
(3)下行调度信息反馈
根据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结果,每个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处理装置502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例如,在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由2个小区同时进行服务时,报告2小区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在由3个小区同时进行服务时,报告3小区联合传输模式,并且计算和传送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也就是说,每个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处理装置502将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以及所述小区边缘用户设备的ID发送给其服务小区的基站设备400的接收装置403。
而且,对于所有的用户设备500都执行上述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的处理装置502检测各个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组合信道,并且通过根据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算法,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4)通过X2接口的下行JT调度信息交换
基站设备400的接收装置403从用户设备500的处理装置502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以及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并且收集来自其他基站设备的次级MU-MIMO调度后的加权后的和容量。在不同的基站设备之间通过X2接口交换上述信息。基站设备400的选择装置404从中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以及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调度,从而将非相干MU-MIMO联合传输的增益实现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选择使得总的系统加权后的和容量最大的CEU以及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CEU进行调度。
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500所属的服务小区的基站设备400根据来自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CQI反馈,确定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通过X2接口,将MCS级通知给其他的协同基站设备,并且通过X2接口,与其他协同基站设备共享该CEU的数据信息。
(5)下行JT传输
根据上述调度结果,基站设备400的选择装置404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进行联合传输。所述小区边缘用户设备500的接收装置503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
本发明的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的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通过多个eNB对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服务,并且通过独立的MU-MIMO调度,使得服务小区以及协同小区中的其他传输自由度仍然可以适用于小区中的其他用户设备。通过上述方案,小区边缘用户可以充分地利用多站点联合传输增益,并且在一个站点内,小区中心用户可以实现多用户联合调度和分集增益。由于多站点联合传输模式调度主要依赖于CEU的反馈,这就明显地减低了通过X2接口的调度信息的交换,而且无需通过X2接口进行CSI的交换。在多个小区之间进行联合传输时,多个小区仅仅共享一个或多个CEU的数据流,这就明显地减低了通过X2接口的数据信息传输。于是,本发明的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方法能够明显地简化回程的开销和传输容量。
下面通过系统级仿真示出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的良好系统性能增益。
在本发明中,主要利用TDD系统进行系统性能评估。由于TDD系统的信道互易性,下行预编码是基于下行探测参考信号。根据2dB门限来确定小区边缘UE(CEU)。联合传输模式可以从2小区协同或3小区协同中灵活地选择。设定四发两收的天线部署。单小区处理的基准SU-MIMO是2个数据流的传输。设定非相干MU-MIMO JT方案中,每个小区最多调度4个UE,并且每个UE仅有一个数据流。表1详细地列出了仿真参数。
表1
Figure GWB00000014390200121
Figure GWB00000014390200131
在系统级仿真之后,对于单小区SU-MIMO方案以及非相干联合传输方案来说,归一化后的用户吞吐量的分布如图9所示。与公平性曲线相比,这两种方案都具有令人满意的公平性。根据图10所示的平均用户吞吐量的分布,与SU-MIMO方案相比,非相干MU-MIMO JT方案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从表2所示系统级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SU-MIMO方案相比,可以看出非相干MU-MIMO JT方案具有平均27%的小区吞吐量增益,以及60%的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增益。
表2
Figure GWB00000014390200141
从以上的系统及仿真可以看出,与SU-MIMO方案相比,本发明通过射频组合,能够实现显著提高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并且改进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号功率,同时减少小区间的干扰。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对于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这些修改都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包括:
用于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加权后的和容量包括除了所述小区边缘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和容量;
用于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的接收装置;以及
用于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的选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测量装置通过检测来自小区边缘用户的探测参考信息,测量所述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还接收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与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相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并且通知给其他基站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调度装置在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时,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所述基站设备服务的、不同于被多个基站设备联合服务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其他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小区边缘用户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7.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包括:
用于向基站设备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装置,以使得所述基站设备基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的调度,其中所述加权后的和容量包括除了小区边缘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和容量;
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偷模式的处理装置;以及
用于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的接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同时由多个基站设备进行服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报告装置利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还计算并且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H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检侧各个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组合信道,并且根据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13.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基站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
(1)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2)基于所述测量的结果,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其中所述加权后的和容量包括除了所述小区边缘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和容量;
(3)从小区边缘用户接收所有的联合传输模式,并且接收其他基站设备的加权后的和容量;以及
(4)选择使得系统容量最大的小区边缘用户及其对应的联合传输模式,对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进行联合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通过检测来自小区边缘用户的探测参考信息,测量小区边缘用户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还接收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根据与所述选择的小区边缘用户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相应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并且通知给其他基站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在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时,将其他传输自由度用于所述基站设备服务的、不同于被多个基站设备联合服务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其他用户。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小区边缘用户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19.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方法,包括:
(1)向基站设备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使得所述基站设备基于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执行单小区多用户多入多出系统的调度,并且得到加权后的和容量的调度,其中所述加权后的和容量包括除了小区边缘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和容量;
(2)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多种联合传输模式;以及
(3)接收按照联合传输模式传输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长时信干噪比低于预定的门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同时由多个基站设备进行服务。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利用探测参考信号来报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还计算并且传送与各个联合传输模式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检测各个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组合信道,并且根据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
25.一种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
CN200980155713.2A 2009-04-28 2009-04-28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01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1522 WO2010124451A1 (zh) 2009-04-28 2009-04-28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821A CN102301821A (zh) 2011-12-28
CN102301821B true CN102301821B (zh) 2013-12-25

Family

ID=4303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713.2A Active CN102301821B (zh) 2009-04-28 2009-04-28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1821B (zh)
WO (1) WO2010124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7251B (zh) * 2016-01-29 2018-10-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两用户非相干mimo广播信道的自由度优化方法
US10631329B2 (en) * 2016-08-12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CN106899993B (zh) * 2017-04-02 2020-10-0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面向大规模mimo网络的网络优化方法及其基站
CN108933617B (zh) * 2017-05-22 2023-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小区联合发送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74392B (zh) * 2017-09-08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模式指示方法、模式确定方法、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800A (zh) * 2004-12-31 2006-07-1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帧结构
CN101079660A (zh) * 2007-07-02 2007-11-28 重庆邮电大学 多用户jt mimo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功率分配方法
WO2008011345A2 (en) * 2006-07-18 2008-01-24 Motorola Inc. Receiver having multi-antenna log likelihood ratio generation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43484A1 (en) * 2006-04-03 2007-10-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radio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26036B2 (en) * 2006-04-20 2009-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800A (zh) * 2004-12-31 2006-07-1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帧结构
WO2008011345A2 (en) * 2006-07-18 2008-01-24 Motorola Inc. Receiver having multi-antenna log likelihood ratio generation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CN101079660A (zh) * 2007-07-02 2007-11-28 重庆邮电大学 多用户jt mimo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功率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ordinated multi-cell transmission for LTE-Advanced downlink;ETR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20080818;第2页倒数第1段 *
ETRI.Coordinated multi-cell transmission for LTE-Advanced downlink.《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2008,第2页倒数第1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4451A1 (zh) 2010-11-04
CN102301821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8913B1 (ko) 조정된 다지점 송신에서 채널 상태를 결정하는 방법
Sanguinetti et 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5G reverse TDD HetNets with wireless backhaul: A large system analysis
US97874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EP23111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coordinated beam switching and scheduling
CN102036393B (zh) 多小区信道信息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JP5374430B2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適応協調伝送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機
CN107294583B (zh) 一种信道状态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052176B (zh) 分布式无线通信中利用信道互易性的射频校准系统和方法
US20220352996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device
US2016004452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controlling ue assumption of interface
KR101561704B1 (ko) 다중 셀 협력 통신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KR101296237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인덱스를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US201102694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for executing comp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
KR20110033079A (ko) 다중 송수신 노드를 가지는 인접 셀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337906B2 (en) Feedback and schedu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oint transmission (J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US2015038237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assiste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cancelation
KR101610305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30125386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1245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빔 성형장치 및 방법
US9450662B2 (en)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CN102301821B (zh) 用于非相干多站点多用户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61353B (zh) 一种协作节点和配对用户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4135315A (zh) 基于LTE-Advanced系统的下行CoMP混合协作通信方法
CN103491639A (zh) 一种多点协作中的用户调度方法
Bendlin et al. Two-phase scheduling and leakage-based precod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