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4144B -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4144B CN102284144B CN201110241333XA CN201110241333A CN102284144B CN 102284144 B CN102284144 B CN 102284144B CN 201110241333X A CN201110241333X A CN 201110241333XA CN 201110241333 A CN201110241333 A CN 201110241333A CN 102284144 B CN102284144 B CN 1022841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body
- connecting rod
- compact heap
- rop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它包括夹紧器及附件,夹紧器其主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吊环,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上分别装有耳座,左、右框架体内分别装有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上分别设有凹槽,左、右框架上设有与该凹槽相对应的通槽,凹槽内设有防滑浅沟,凹槽及通槽内贯穿有钢丝绳;右框架体上设有连接杆、活动手柄和支座,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右压紧块的表面相接触,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活动手柄;吊锤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挂钩连接。本发明中钢丝绳上可以有几组人同时下落,在健康成年人的协助下,老幼病残人员能够快速逃离事故现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以来,国内大小火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火灾发生时,逃生是头等大事。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利用绳子从窗外下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使用的逃生绳有几种,但是,这些逃生绳都存在着一些缺点,第一,一条绳一次只能逃一个人;第二,老幼病残的人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但健康成年人可以逃生,而且可以使老幼病残者迅速逃生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包括夹紧器及附件,所述夹紧器其主体分成左、右两部分,该左、右两部分的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吊环,该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上分别装有耳座,该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两者通过耳座铰接,该左、右框架体内分别装有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该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左、右框架上设有与该凹槽相对应的通槽,该凹槽内设有防滑浅沟,该凹槽及通槽内贯穿有钢丝绳;
所述左框架体上固接有把手和挡板,所述右框架体上设有连接杆、活动手柄和支座,该支座铰接有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并延伸至挡板的一侧且与螺母连接;所述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右压紧块的表面相接触,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手柄;
所述附件包括吊锤、挂钩;所述吊锤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钢丝绳上可以有几组人同时下落,而且夹紧器可以反复使用,在健康成年人的协助下,利用本装置可以使老幼病残人员快速逃离事故现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压紧块置于右框架体内,该右框架体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装有螺钉,该右压紧块的上部设有浅凹槽,所述螺钉的另一端置于该浅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通过螺栓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挡板设有上、下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置于上、下两个挡板构成的空间内,并延伸至挡板的一侧且与螺母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设有上、下并行的两个,所述连杆置于上、下两个支座之间并通过螺栓与支座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右框架体上所安装的耳座与所述支座设在相互平行的对应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框架体上连接有凸台,该凸台内装有所述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压紧块通过螺钉与左框架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绳两端设有套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G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去掉钢丝绳)。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去掉钢丝绳)。
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去掉钢丝绳)。
图6是图2的D-D剖视图(去掉钢丝绳)。
图7是吊锤与钢丝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反锁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一种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参见附图1至附图10,图中:把手1,把手连杆2,螺母3,挡板4,左框架体5,右框架体6,第一螺栓7,支座8,连杆9,活动手柄10,连接杆11;第一螺母12,右吊环13,左吊环14,钢丝绳15,左耳座16,右耳座17,第一螺钉18,第二螺栓19,第二螺钉20,左压紧块21,右压紧块22,通槽23,浅凹槽24;凹槽25;防滑浅沟26;凸台27;第二螺母28;
吊锤29;套环30,反锁吊钩31,挂钩32,钢环33。
本实施例中,夹紧器其主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中左半部分是左框架体5,右半部分是右框架体6,左框架体5的下方连接有左吊环14,右框架体6的下方连接有右吊环13,左吊环14和右吊环13分别焊接在左框架体5和右框架体6的下方;左框架体5的外部连接有左耳座16,右框架体6的外部连接有右耳座17;左框架体5和右框架体6两者通过左耳座16和右耳座17铰接;左框架体5内装有左压紧块21;右框架体6内装有右压紧块22,右压紧块22可在右框架体6内顺畅滑动,左压紧块21和右压紧块22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凹槽25,左、右框架5、6上设有与凹槽25相对应的通槽23,凹槽25内设有防滑浅沟26,防滑浅沟26为了增大半圆形凹槽23的摩擦力;凹槽25及通槽23内贯穿有钢丝绳15。
左框架体5上固接有把手1和挡板4,把手1通过把手连杆2焊接在左框架体5上;右框架体6上设有连接杆11、活动手柄10和支座8,支座8铰接有连杆9的一端,连杆9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并延伸至挡板的一侧且与螺母3连接;连接杆11其一端与右压紧块22的表面相接触,连接杆11的另一端连接活动手柄10。
附件包含吊锤29和挂钩32;吊锤29装有钢环33,钢环33通过反锁吊钩31与钢丝绳15一端的套环30连接,钢丝绳15另一端的套环30与挂钩32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右压紧块22置于右框架体6内,右框架体6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装有第一螺钉18,右压紧块22的上部设有浅凹槽24,第一螺钉18的延伸端置于浅凹槽24内;防止左、右框架体5、6在打开状态时,右压紧块22从右框架体6内滑出。
支座8通过第一螺栓7与连杆9的一端铰接,挡板4设有上、下两个,连杆9的另一端置于上、下两个挡板4构成的空间内,连杆9并延伸至挡板4的一侧且与螺母3连接。
支座8设有上、下并行的两个,连杆9置于上、下两个支座8之间并通过第一螺栓7与支座8铰接。左框架体5和右框架体6上所安装的左耳座16和右耳座17与支座8设在左、右框架体5、6相互平行的对应面上。右框架体6上设有与右框架体6连接成一体的凸台27;凸台27用于对右框架体6起到加强强度的作用;凸台27内装有连接杆18。左压紧块21通过第二螺钉20与左框架体5连接;第二螺钉20的一端置于左框架体5的外侧。
钢丝绳15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30。
左框架体5和右框架体6通过第二螺栓19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连杆9和螺母3将两部分固定,这时,钢丝绳15就卡在了左紧块21和右压紧块22两个半圆形凹槽25所组成的圆孔中,转动活动手柄10,连接杆11使右压紧块22移动,从而将钢丝绳15夹紧。夹紧力的大小由活动手柄10来控制,使左压紧块21、右压紧块22和钢丝绳15之间产生滑动的拉力大于200公斤。也就是说,当活动手柄10拧紧时,上面悬挂两个人,左、右压紧块21、22与钢丝绳15之间也不会产生滑动。
钢丝绳15两端做成套环30,吊锤29用一段圆钢制成,大约5公斤左右,其上面焊接一个反锁吊钩31。挂钩32,其结构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长钩;本装置的部件全用钢材。
使用本装置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是家庭使用,要提前把挂钩32拴在可靠的物体上;除了准备好本装置的所有部件外,还要准备好安全带。如果是商场、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使用,要提前把挂钩32拴在靠近窗户附近处的可靠的物体(此物体可以是专门为挂本装置中的钢线绳15而设计的)上。挂钩32的高度最好距离房间地面1米6左右。要多准备几套安全带和本装置中的夹紧器,如果楼层面积较大,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安装多个挂钩32,以便于于逃生。
当火灾发生时,首先将钢丝绳15一端的套环30挂在挂钩32上,将吊锤29上面的反锁吊钩31挂在钢丝绳15另一端的套环30上;将吊锤29和钢丝绳15的另一端迅速放到地面;逃生的人马上系好安全带,将钢丝绳15置于夹紧器的凹槽25内,将连杆9置于两个挡板4的中间,用螺母3将夹紧器两部分夹紧;再转动活动手柄10,通过连接杆11、右压紧块22将夹紧器夹紧在钢丝绳15上,(平时螺母3和连接杆11都处于松开状态)。如果是两个人逃生,一个系好安全带的人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左吊环13的孔中,另一个系好安全带的人将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右吊环14的孔中。之后,这两个人就可以悬挂在钢丝绳15上,其中一个用一只手握住把手1,另一只手握住活动手柄10,并且缓慢转动活动手柄10,使右压紧块22逐渐减小对钢丝绳15的夹紧力,以至于使夹紧器缓慢下移,最终达到地面,夹紧器下移的速度用活动手柄10来控制。如果需要逃生的人员较多,而且逃生位置距离地面又较远,这时就可以在第一组刚下落3米左右时,第二组用同样的方式跟着下落。也就是说,在绳子上可以同时有几组人下落。这时,如果备用的夹紧器不够用,就要多备用吊锤29及钢丝绳15,也可放下一根事先准备好的长绳,把用过的夹紧器取回来再用。
在逃生过程中,逃生人员也要采取其他必要的防护措施,利如火、烟过大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处,或都将身体部位淋湿等,为逃生缩短时间,利于快速逃生。如果在逃生人员中有老幼病残人员,可以使一个健康人与一个老幼病残人利用一个夹紧器,由健康成年人控制夹紧器,两个人一起逃生。
当左、右压紧块21、22磨损严重后,可以换上备用的左、右压紧块21、22,从而可以大大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如果左、右框架体上内的左、右压紧块互换,或者是左、右框架体外部的各零、部件互换等,均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包括夹紧器及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器其主体分成左、右两部分,该左、右两部分的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吊环,该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上分别装有耳座,该左框架体和右框架体两者通过耳座铰接,该左、右框架体内分别装有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该左压紧块和右压紧块上分别设有凹槽,该右压紧块可在右框架体内顺畅滑动,所述左、右框架体上设有与该凹槽相对应的通槽,该凹槽内设有防滑浅沟,该凹槽及通槽内贯穿有钢丝绳;所述左框架体上固接有把手和挡板,所述右框架体上设有连接杆、活动手柄和支座,该支座铰接有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并延伸至挡板的一侧且与螺母连接;所述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右压紧块的表面相接触,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手柄;所述附件包括吊锤、挂钩;所述吊锤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压紧块置于右框架体内,该右框架体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装有螺钉,该右压紧块的上部设有浅凹槽,所述螺钉的另一端置于该浅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通过螺栓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挡板设有上、下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置于上、下两个挡板构成的空间内,并延伸至挡板的一侧且与螺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有上、下并行的两个,所述连杆置于上、下两个支座之间并通过螺栓与支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框架体上所安装的耳座与所述支座设在相互平行的对应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框架体上连接有凸台,该凸台内装有所述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紧块通过螺钉与左框架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式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两端设有套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1333XA CN102284144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1333XA CN102284144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4144A CN102284144A (zh) | 2011-12-21 |
CN102284144B true CN102284144B (zh) | 2012-11-14 |
Family
ID=4533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13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4144B (zh) | 2011-08-22 | 2011-08-22 |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841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69052A (zh) * | 2017-03-22 | 2017-05-17 |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便携式消防救援多功能支点装置 |
CN110075435A (zh) * | 2018-01-25 | 2019-08-02 | 东莞市红火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火灾救生舱用刹车器 |
CN111888674B (zh) * | 2020-09-12 | 2025-03-14 | 李庆峰 | 一种救生逃生锁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10286Y (zh) * | 2006-05-11 | 2007-06-13 | 段国胜 | 攀岩器 |
CN201684310U (zh) * | 2010-06-04 | 2010-12-29 | 华南理工大学 | 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 |
CN102008787A (zh) * | 2010-12-22 | 2011-04-13 | 张明德 | 高楼自力救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6366A (ja) * | 2001-05-16 | 2002-11-26 | Kaiyo Denshi Kogyo Kk | 誘導索用緊急停止装置 |
-
2011
- 2011-08-22 CN CN201110241333XA patent/CN1022841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10286Y (zh) * | 2006-05-11 | 2007-06-13 | 段国胜 | 攀岩器 |
CN201684310U (zh) * | 2010-06-04 | 2010-12-29 | 华南理工大学 | 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 |
CN102008787A (zh) * | 2010-12-22 | 2011-04-13 | 张明德 | 高楼自力救生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2-336366A 2002.11.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4144A (zh) | 2011-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0075A (zh) | 高楼逃生器 | |
CN202506021U (zh) | 一种深井救生装置 | |
CN102284144B (zh) |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 |
CN111569303A (zh) | 一种基于户外深井救援的安全防护装置 | |
CN102631753A (zh) | 一种可往复楼层作业的电动救生升降器 | |
CN2553834Y (zh) | 自控式救生背包 | |
KR20130000893U (ko) | 인명구조용 로프 사다리 | |
CN201366196Y (zh) | 救助逃生装置的结构改良 | |
CN206822966U (zh) | 一种风电专用式救生缓降装置 | |
JP6624536B1 (ja) | 小旋回身体移動機の住宅構造への取り付け方法と介護での使用方法 | |
CN104338258A (zh) | 一种消防安全绳 | |
CN204357342U (zh) | 一种逃生梯 | |
CN104998357A (zh) | 一种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 |
CN204910534U (zh) | 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 |
CN205516203U (zh) | 一种残疾人肩关节康复训练器 | |
CN204972727U (zh) | 一种高楼夹墙救生机 | |
CN103585720A (zh) | 高楼逃生缓降器 | |
CN202207406U (zh) |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器 | |
CN210057204U (zh) | 一种井下救生器 | |
CN203634670U (zh) | 高楼逃生缓降器 | |
CN202366346U (zh) | 高层建筑双动双制救护装置 | |
CN208975107U (zh) | 一种钢丝绳专用攀绳器 | |
CN2270515Y (zh) | 螺杆式缓降器 | |
CN213760255U (zh) |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 | |
CN109381809B (zh) |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