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2718B - 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及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及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72718B CN102272718B CN200980153200.8A CN200980153200A CN102272718B CN 102272718 B CN102272718 B CN 102272718B CN 200980153200 A CN200980153200 A CN 200980153200A CN 102272718 B CN102272718 B CN 1022727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processing apparatus
- unit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on of errors by analysis, debugging or test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2—Debugg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28—Debugging of software of optimised cod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on of errors by analysis, debugging or test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2—Debugging of software
- G06F11/3648—Debugging of software using additional hardware
- G06F11/3656—Debugging of software using additional hardware using a specific debug interfa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1—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e.g. computer clusters, blade chassis or hardware part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以往,不够充分地利用层次化的对象的优点而高效率地开发应用程序。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具备: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可将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成对地存储,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用于识别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第二处理部,当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执行由对应于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第二输出部,当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输出该结果信息。通过该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发挥对象的优点而高效率地开发应用程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合于将在网络上动作的程序进行分散开发时等的信息处理系统等。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能够减轻网络应用程序的构筑或使用负荷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本信息处理装置是通过网络在其它装置之间交换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个对象(Object),该对象具备对应地址的数据写入区域,该对象由多个结点表示为树结构,并在网络上用于识别自身的识别信息上给出连接对象位置信息的、表示自身位置的唯一的地址,该对象位置信息连续地表示名称信息,该名称信息将从树结构的最上位的结点到自身结点的位置按照树结构表示为各结点名称;交换单元,通过网络与其它装置之间交换使用外部语言表示的信息,同时对指定了地址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对象,逐次处理读出、写入、删除及部分变更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要求;引擎单元,其包括第一转换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第二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通过网络用外部语言要求进行对象的处理同时至少取得一个,并且保持取得的对象的树结构的状态下将该取得的对象转换成用内部语言表示的信息,所述控制单元解释所要求的对象的地址,且对解释的地址的对象实施所要求的处理,所述第二转换单元将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对象以保持该对象的树结构的状态下转换成外部语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8942号公报(第一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当利用远程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在的应用程序(或者对象)开发程序时,以该应用程序存在为前提。为此,多数程序员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上共同开发一个对象或程序时,由于应用程序或对象例如临时被删除、名字(标识符)被变更、或不动作的情况等,整个程序不能正常动作。
而且,在以往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没有设想根据存在于远程的信息处理装置上的对象结构的不同,进行不同处理来取得适当的处理结果的情况。因此,很难开发充分发挥层次化的对象的优点的应用程序。
进一步,无法构成如下的对象,即、对于在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在的对象的任一结点,将在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中开发的对象或应用程序(包含结点)链接,由横跨两个以上装置的结点构成的对象。因此,应用程序的分散开发的效率化不够充分。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第一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第一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取得该对象不存在的信息;第一处理部,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对象存在时,根据上述对象指令来处理对象;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即结果信息,或者上述第一处理部处理的结果的信息即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可将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成对地存储,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用于识别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第二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第二处理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执行由对应于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第二输出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输出该结果信息。
通过所述构成,即使在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应该存在的对象不存在时,也能够使利用该对象的程序不发生错误并继续动作。
此外,本第二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相对于第一发明,上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将存储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用于识别在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所执行的处理;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上述第二处理部执行由存储在上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中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
通过所述构成,即使在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应该存在的对象不存在时,也能够使利用该对象的程序不发生错误并继续执行默认动作。
此外,本第三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可存储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第一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取得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或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的结构有关的信息即结构信息;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二接收部,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第二处理部,根据从上述第二接收部所接收的对象取得的结构信息、或上述第二接收部所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第二输出部,输出上述第二处理部的执行结果。
通过所述构成,可进行对应对象结构的处理。
此外,本第四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相对于第三发明,上述第二处理部具备: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该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两个以上的结构处理信息,该结构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上述对象的层次结构的深度和对处理进行识别的处理标识符;处理执行单元,执行由与上述结构信息所示的层次结构的深度对应的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
通过所述构成,可进行对应对象结构的处理。
此外,本第五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相对于第一至第四的任意发明,还具备第三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三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来自上述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第三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并取得处理结果;第三发送部,将上述处理结果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第二接受部,接受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一指令接收部,接收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对作为该链接对象的链接目的地装置的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对应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其中,上述第一处理部取得作为上述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或作为对该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的结果的结果信息;上述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通过所述构成,能够提高程序的分散共同开发的效率。
此外,本第六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相对于第一至第四的任意发明,还具备第三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三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来自上述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第三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并取得处理结果;第三发送部,将上述处理结果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第二接受部,接受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二接收部,对应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用于识别上述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还具备第二发送部,其向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所对应的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由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识别的链接目的地结点群进行处理的指令;上述第二接收部对应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处理结果;上述第二输出部输出由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第一指令接收部,接收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将用于识别上述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通过所述构成,能够提高程序的分散共同开发的效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可进行利用层次化的对象的优点的程序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概念图。
图2是该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该对象的示意图。
图6是该对象的示意图。
图7是该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8是该程序的示例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该对象的示意图。
图13是该结构处理信息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14是该程序的示例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系统3的概念图。
图16是该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该对象的示意图。
图20是该对象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3是用于说明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4是该计算机系统的概略图。
图25是该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2、3、4:信息处理系统
11、21、31、41: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12、22、32、42: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33、43: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111、311:第一对象存储部
112:第一指令接收部
113: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
114、214、316:第一处理部
115、215、317:第一发送部
121: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
122:第二接受部
123:第二指令发送部
124、224、324、423:第二接收部
125、225、325、425:第二处理部
126、226、326、426:第二输出部
213: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
313: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
314、411: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
315: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
331:第三对象存储部
332、432:第三指令接收部
333:第三处理部
334、434:第三发送部
424:第二发送部
2251: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
2252: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信息处理系统等的实施方式。再有,由于实施方式中赋予相同标记的构成要素进行相同动作,有时省略再次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有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储有对象,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利用对象进行处理。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取得对象是否存在的信息。而且,信息处理系统根据对象存在时的情况和不存在时的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再有,关于对象的定义在下面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概念图。信息处理系统1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以及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框图。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11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第一处理部114;第一发送部115。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具备: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第二接受部122;第二指令发送部123;第二接收部124;第二处理部125;第二输出部126。
第一对象存储部111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对象通常具有两个以上的层次化的结点(node)。对象也可以是一个结点。结点是指数据或应用程序。数据(data)可表述为信息。数据类型有文本、静止图像、视频、音频、或者这些的合成信息等。数据的类型不限。而且,数据通常是文件,但不限定其结构。进一步,数据可以是文本、HTML、XML、jpeg、gif等,也不限定其数据格式。而且,应用程序(application)是指程序、模块、方法等信息,与纯粹的数据不同。应用程序有时也称为逻辑或程序。应用程序是进行某些动作的命令的集合。应用程序有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格式(执行模块或通过解释程序可执行的程序等),或者通过转换(编辑、译码化等)可执行的格式等。具体为,不限应用程序的格式。而且,用于确定对象的信息称为对象标识符。还有,用于确定结点的信息称为结点标识符。对象标识符优选包含结点标识符。结点的集合为对象。定义为,从最上位结点到所有最下位结点的结点集合也是对象,而构成层次结构的结点群的子集也称为对象。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优选为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但也可以由易失性记录介质实现。在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存储对象的过程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记录介质将对象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也可以将通过通信电线等发送的对象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或者也可以将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的对象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
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接收对象指令。对象指令是指对于对象的指令,例如,对对象进行处理的指令。在此,处理是指更新、删除、取得等,只要是使用对象进行的处理均可。对象指令通常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对象指令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可以是构成对象的结点的标识符。第一指令接收部112通常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当由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该对象不存在的信息。在此说的取得是指,作为结果只要能够取得对象不存在的信息即可。对象不存在是指,例如,在可由对象标识符确定的场所内,不存在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例如将对象标识符作为关键码来检索第一对象存储部111,当未检索到时,取得对象不存在的信息。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当由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存在时,第一处理部114根据对象指令来处理对象。第一处理部114可以进行取得由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存在的信息的处理。第一处理部114保持有例如用于处理对象的程序、方法或执行模块等。第一处理部114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处理部114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一发送部115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结果信息是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的信息。或者,结果信息是由第一处理部114处理的结果的信息。第一发送部115通常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可以将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成对地存储。对象标识符并不限于仅确定一个对象的信息,也可以是确定两个以上对象的信息。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是指,用于识别由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的信息。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是指,方法名、函数名、留言名、执行模块名等。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可以嵌入在程序中。再有,有时将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的成对信息称为不存在时处理信息。而且,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可以仅存储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此时,认为不存在时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空的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当在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仅存储有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的情况,某些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优选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但也可以通过易失性记录介质实现。向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存储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的过程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记录介质将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也可以将通过通信线路等发送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或者也可以将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
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各种指令。在此,接受是指,包括读取记载在文件中的指令(包含命令等)、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接受来自外部装置的指令、接受来自其它程序的指令、接受来自其它函数的指令、接受来自其它方法的指令等。指令例如是对象指令或链接结点群指令。链接结点群指令是指,用于处理链接结点群的指令,可认为是对象指令的一种。链接结点群可以说是构成对象的对象。构成对象的对象是对象的一部分,是层次化的结点群。构成对象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子对象,但也可以说是对象。而且,链接结点群是指,在网络上的远程存在的装置中存储的对象。各种指令的输入单元可以是键盘、鼠标、数字键以及菜单画面等都可以。第二接受部122可通过键盘等输入单元的设备驱动程序或菜单画面的控制软件等实现。
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第二接受部122接受的指令(例如,对象指令或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第二接受部122接受的指令和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发送的指令,其格式或内容等可以不同。第二指令发送部123通常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接收部124接收由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发送的结果信息。第二接收部124通常对应第二指令发送部123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情况,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结果信息。第二接收部124通常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当第二接收部124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第二处理部125执行由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所对应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存储在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再有,在第二处理部125中存储有例如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函数、方法或执行模块等。此外,还可以是,当第二接收部124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第二处理部125执行由存储在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第二处理部125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二处理部125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当第二接收部124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第二输出部126输出该结果信息。在此,输出是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使用投影机投影、打印机的打印、声音输出、向外部装置的发送、存储在记录介质上、将处理结果转送给其它处理装置或其它程序等的概念。第二输出部126可以认为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等输出装置,或也可以认为不包括。第二输出部126可以通过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或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和输出装置等实现。
下面,说用信息处理系统1的动作。首先,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的动作。
步骤S30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判断是否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接收了对象指令,如果接收了对象指令进入步骤S302,如果没有接收对象指令进入步骤S301。
步骤S302,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在步骤S301中接收的对象指令中包含的对象标识符。
步骤S303,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在步骤S302中取得的对象标识符作为关键码,检索第一对象存储部111。
步骤S304,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根据在步骤S303中的检索结果,判断由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是否存在于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当存在时进入步骤S305,不存在时进入步骤S306。
步骤S305,第一处理部114对于由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进行与在步骤S301中接收的对象指令对应的处理。然后,第一处理部114将该处理结果代入到结果信息中。
步骤S306,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对象不存在的信息代入到结果信息中。
步骤S307,第一发送部115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返回步骤S301。
再有,在图3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接着,使用图4的流程图,说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动作。
步骤S401,第二接受部122判断是否接受了对象指令,如果接受了对象指令,进入步骤S402,如果没有接受对象指令,进入步骤S403。再有,在此的接受是指,包括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读取文件、从外部装置的接收等方式。
步骤S402,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在步骤S401中接受的指令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返回步骤S401。在此,接受的指令和发送的指令,其结构等当然可以不同。
步骤S403,第二接收部124判断是否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了结果信息。如果接收了结果信息,进入步骤S404,如果没有接收结果信息返回步骤S401。
步骤S404,第二处理部125判断在步骤S403中接收的结果信息是否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如果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进入步骤S405,如果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进入步骤S406。
步骤S405,第二处理部125从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取得对应于对象指令包含的对象标识符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
步骤S407,第二处理部125执行与在步骤S405中取得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对应的处理。返回步骤S401。
步骤S406,第二输出部126输出在步骤S403中接收的结果信息。返回步骤S401。
再有,在图4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具体动作,图1是信息处理系统1的概念图。
现在,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的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存储有图5所示的对象。该对象是被外部程序(应用程序)利用的结点的集合。该对象的基点(root)为“/”。假定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的域名为“game_A”。因此,为了从外部装置(例如,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访问该对象,在此,假定在对象的前面需要添加“http://game_A”的字符串。而且,在该对象的基点的下位并列有items结点和user结点。items结点是表示属于下位的项目的母结点,在图5的示例中lamp结点属于下位。如图6所示,在该lamp结点的下位并列有表示各种状态值(数据)或逻辑(应用程序)的结点。此外,user结点是对能够拥有或利用上述items结点的用户的各种数据的母结点,在图5中,各结点以taro结点、lamp结点、fuel结点的顺序属于其下位。还有,与taro结点并列地存在hanako结点及kazuo结点。而且,在hanako结点的下位没有结点。此外,kazuo结点在下位有lamp结点及fuel结点。还有,在taro结点下位的fuel结点上存储有数据“25”。数据“25”表示有“25”的燃料,数据“0”表示没有燃料。
此外,假定该“lamp”在灯亮及灯灭具有逻辑,进一步具有灯亮时燃料逐渐减少的逻辑。
再有,基点由用于交换内容(content)的协议名及域名(及存储位置)提供,域名表示存储(配置)有内容的计算机或在计算机上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识别内容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作为标签使用。例如,当通信协议使用HTTP协议,表示配置有内容的服务器的域名为“game_A”时,成为“http://game_A”。由于设定灯的内容属于它,对基点赋予“/”。即,仅考虑灯的内容时,基点用“/”表示。通过作为该基点的“/”之前赋予协议名及域名(必要时为存储位置),能够用唯一的地址表示灯的内容(灯对象)。
此外,假定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保持有图7所示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保持有一个以上的记录,该记录具有“ID”、“不存在结点标识符”、“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ID”是识别记录的属性。“不存在结点标识符”表示用于识别不存在的结点的信息。在此,结点是层次化的结点,也可称为对象。此外,“不存在结点标识符”的“*”是由一个以上的字符形成的字符串。“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是用于对由“不存在结点标识符”确定的结点(对象)不存在时所执行的处理进行识别的处理标识符。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可以是一个处理标识符,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处理标识符。在图7中,“install(lamp,/user/*/)”是在以/user/*/表示的结点上,进行安装称为lamp的应用程序的处理的处理标识符。“buy_fuel(50)”是进行购买“50”的燃料的处理的处理标识符。通过执行“buy_fuel(50)”,例如燃料“50”被写入“…/fuel”上,进行未图示结点的数据“存款金额”减少(被更新)的处理。“light(/user/*/lamp/)”进行点亮灯的处理。通过执行“light(/user/*/lamp/)”,灯被点亮时,对应的燃料数值减小。
在所述状况下,下面,说明三种具体例。
【具体例1】
具体例1是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中存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指定的对象(具有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时的例。
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taro)为了点亮自己的灯,指示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执行“/user/taro/lamp”。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第二接受部122接受“/user/taro/lamp”。
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接受的指令“/user/tar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
接着,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接收对象指令“/user/taro/lamp”。
然后,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在接收的对象指令“/user/taro/lamp”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taro/lamp”。
接着,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取得的对象标识符“/user/taro/lamp”作为关键码,检索第一对象存储部111。在此,由于对应于对象标识符“/user/taro/lamp”的对象存在,所以第一处理部114进行对应于接收的对象指令的处理(执行“/user/taro/lamp”,点亮taro灯的处理)。
然后,第一处理部114将该处理结果(点亮的灯)代入到结果信息中。接着,第一发送部115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
接着,第二接收部124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结果信息(点亮的taro的灯)。
接着,第二输出部126输出接收的结果信息(点亮的taro的灯)。再有,“点亮的taro的灯”例如是视频。
【具体例2】
具体例2是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中不存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指定的对象(在此是应用程序)时,执行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时的例。
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hanako)为了点亮自己的灯,指示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执行“/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第二接受部122接受“/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接受的指令“/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
接着,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接收对象指令“/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在接收的对象指令“/user/hanako/lamp”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取得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作为关键码,检索第一对象存储部111。在此,由于对应于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对象不存在,所以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对象不存在的信息(例如“-1”)代入到结果信息中。
接着,第一发送部115将该对象不存在的结果信息(例如“-1”)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
接着,第二接收部124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结果信息(例如“-1”)。
接着,第二处理部125判断为接收的结果信息(例如“-1”)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接着,第二处理部125从图7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中取得对应于对象指令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具体为,第二处理部125取得“install(lamp,/user/*/);buy_fuel(50);light(/user/*/lamp);”,在“*”中代入对应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一部分“hanako”。然后,第二处理部125取得“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二处理部125执行对应于取得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的处理。
执行“install(lamp,/user/hanako/”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的下位添加结点“lamp”。
而且,执行“buy_fuel(50)”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lamp”的下位添加结点“fuel”,且在该对象“/user/hanako/lamp/fuel”上写入数据“50”。
进一步,执行“light(/user/hanako/lamp)”的结果,hanako的灯被点亮。具体为,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显示器上,例如以视频方式点亮hanako的灯。
【具体例3】
具体例3是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中不存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指定的对象(在此是数据)时,执行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时的例。
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用户(kazuo)为了点亮自己的灯,指示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执行“/user/kazuo/lamp/fuel”。“检查/user/kazuo/lamp/fuel”是检查“/user/kazuo/lamp/fuel”的存在的指令。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第二接受部122接受“检查/user/kazuo/lamp/fuel”。
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接受的指令“检查/user/kazuo/lamp/fuel”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
接着,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接收对象指令“检查/user/kazuo/lamp/fuel”。
然后,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取得在接收的对象指令“检查/user/kazuo/lamp/fuel”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kazuo/lamp/fuel”。
接着,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取得的对象标识符“/user/kazuo/lamp/fuel”作为关键码,检索第一对象存储部111。在此,由于对应于对象标识符“/user/kazuo/lamp/fuel”的对象不存在,所以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将对象不存在的信息(例如“-1”)代入到结果信息中。
接着,第一发送部115将对象不存在的结果信息(例如“-1”)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
接着,第二接收部124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结果信息(例如“-1”)。
接着,第二处理部125判断为接收的结果信息(例如“-1”)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接着,第二处理部125从图7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中取得对应于对象指令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kazuo/lamp/fuel”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具体为,第二处理部125取得“buy_fuel(50);light(/user/*/lamp);”,在“*”中代入对应的对象标识符“/user/kazuo/lamp/fuel”的一部分即“kazuo”。然后,第二处理部125取得“buy_fuel(50);light(/user/kazuo/lamp);”。
然后,第二处理部125执行对应于取得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buy_fuel(50);light(/user/kazuo/lamp);”的处理。
执行“buy_fuel(50)”的结果,在对象“/user/kazuo/lamp”的下位添加结点“fuel”,且在该对象“/user/kazuo/lamp/fuel”上写入数据“50”。
进一步,执行“light(/user/kazuo/lamp)”的结果,kazuo的灯被点亮。具体为,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显示器上,例如以视频方式点亮kazuo的灯。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及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11中存储有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利用对象进行处理,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取得表示对象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并且根据存在或不存在而进行不同的处理。
根据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获得如下应用程序。具体为,由复数的程序员或用户,分散在网络上的一个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开发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并且,当随时变更、或追加在一个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在的对象(应用程序或数据)时,不发生错误地进行动作。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体例,不存在结点标识符或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存储在图7所示的表上。但是,不存在结点标识符或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的管理方法不限。具体为,例如,如图8所示,不存在结点标识符或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也可以嵌入在存储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的程序内。
图8是用于点亮所有用户(taro、hanako、kazuo等)的灯的程序。在图8中,“For(all_users)”是对所有用户的资源进行处理(点亮灯)的循环。还有,“IF‘http://game_A/user/*/lamp’IS NOT EXIST”表示“如果应用程序‘http://game_A/user/*/lamp’不存在时”的条件。而且,表示当满足该条件时执行被“{”、“}”括起来的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
此外,在图8中,“IF‘http://game_A/user/*/lamp/fuel’IS NOT EXIST”表示“如果数据‘http://game_A/user/*/lamp/fuel’不存在时”的条件。而且,表示当满足该条件时执行被“{”、“}”括起来的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
此外,在图8中,“IF‘http://game_A/user/*/lamp/fuel’==0”表示“如果数据‘http://game_A/user/*/lamp/fuel为0时”的条件。而且,表示当满足该条件时执行被“{”、“}”括起来的由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
进一步,在图8中,“ELSE”表示“上述三个条件都不满足时”的条件。而且,表示当满足该条件时执行被“{”、“}”括起来的由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而且,该软件可以通过软件下载等来发布。而且,该软件可以记录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上流通。此外,该软件或记录该软件的记录介质当然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流通。再有,这些也适用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实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即,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一指令接收部,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取得该对象不存在的信息;第一处理部,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存在时,根据上述对象指令,处理对象;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即结果信息、或上述第一处理部处理的结果的信息即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实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将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成对地存储,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是用于识别当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二接收部,接收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第二处理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执行由与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对应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第二输出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输出该结果信息。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有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储有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利用对象进行处理。而且,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取得对象的结构。进一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该结构进行不同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2的概念图与图1相同。而且,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2的框图。
信息处理系统2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
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11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第一处理部214;第一发送部215。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具备:第二接受部122;第二指令发送部123;第二接收部224;第二处理部225;第二输出部226。
第二处理部225具备: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处理单元2252。
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对象或结构信息。结构信息是有关对象的结构的信息。结构信息是指,例如对象层次的深度、对象内的结点数、对象层次中的横向结点(同级结点)的最大数量、对象层次的深度与对象层次中的横向结点的最大数量中较大一方的信息等。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的对象是由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再有,当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对象时,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取得该对象的结构信息。而且,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的结构信息是与由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结构相关的信息。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一处理部214进行各种处理。该各种处理可以是任何处理。第一处理部214保持有例如对应于各种处理的程序、模块、电子电路等。第一处理部214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处理部214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一发送部215将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第一发送部215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接收部224接收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第二接收部22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二处理部225根据从第二接收部224接收的对象取得的结构信息、或第二接收部224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而且,上述不同处理的内容不限。第二处理部225例如对一个层次深度的对象进行处理A(例如,依次处理结点),对两个层次以上深度的对象进行处理B(例如,递归处理)等,根据层次深度进行的处理不同。而且,第二处理部225优选,例如对一个层次对象的处理、对两个层次对象的处理以及对三个层次以上的对象的处理不同。例如,第二处理部225是执行根据家族的构成构建房子而输出的游戏,当作为建造房子的目标的对象(家族)在一个层次(一代家庭)时,自动构筑一代家庭的住宅并输出。而且,例如,当作为建造房子的目标的对象(家族)在两个层次(两代家庭)时,第二处理部225自动构筑两代家庭用的住宅(两个入口门,两个厨房)并输出。第二处理部225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二处理部225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在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中存储有两个以上的结构处理信息。结构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对象结构信息(例如,层次结构的深度)和识别处理的处理标识符。在此,层次结构的深度通常是数值。而且,处理标识符是指,方法名称、函数名、留言名、执行模块名等。处理标识符可以嵌入在程序中。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优选为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但也可以由易失性记录介质实现。在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中存储结构处理信息的过程不限。例如,结构处理信息可以通过记录介质存储到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也可以将通过通信线路等发送的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到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或者也可以将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到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
处理单元2252执行由结构信息所对应的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处理单元2252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处理单元2252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二输出部226输出第二处理部225的执行结果。执行结果的内容或数据结构等不限。第二输出部226可以认为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等输出装置,或也可以认为不包括。第二输出部226可以通过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或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和输出装置等实现。
下面,说用信息处理系统2的动作。首先,使用图10的流程图,说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的动作。
步骤S100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判断是否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接收了对象指令。如果接收了对象指令,进入步骤S1002,如果没有接收对象指令,返回步骤S1001。
步骤S1002,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判断在步骤S1001中接收的对象指令是否为进行取得对象结构的处理的指令,或者有关对象结构的指令(所述指令称为结构相关指令)。再有,在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中通常存储有对应结构相关指令的一个以上的处理标识符。而且,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判断对象指令是否包含某个结构相关指令。
步骤S1003,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步骤S1001中接收的对象指令取得对象标识符。
步骤S1004,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步骤S1003中取得的对象标识符取得对象或结构信息。结构信息是指,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的结构信息。再有,例如对象标识符为URI,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该URI取得层次的深度。而且,层次的深度是结构信息的一例。再有,所述处理是公知技术。
步骤S1005,第一处理部214执行对应于在步骤S1001中接收的对象指令的动作。
步骤S1006,第一发送部215发送执行结果(结果信息)。结果信息是指,在步骤S1004中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或者在步骤S1005中动作的执行结果。返回步骤S1001。
此外,在图10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接着,使用图11的流程图,说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动作。在图11的流程图中,与图4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省略其说明。
步骤S1101,第二处理部225判断在步骤S403中接收的结果信息是否为与结构相关的信息。如果结构信息为与结构相关的信息时进入步骤S1102,如果结构信息不是与结构相关的信息时进入步骤S406。再有,在此,第二处理部225可以判断发送的指令是否为与结构相关的指令。
步骤S1102,第二处理部225判断在步骤S403中接收的结果信息是结构信息还是对象。如果是结构信息进入步骤S1104,如果是对象进入步骤S1103。
步骤S1103,第二处理部225的处理单元2252从对象取得结构信息。
步骤S1104,处理单元2252从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取得对应于结构信息的处理标识符。
步骤S1105,处理单元2252执行由在步骤S1104中取得的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返回步骤S401。
再有,在图11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2的具体动作。图1是信息处理系统2的概念图。
现在,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的第一对象存储部111中存储有图12所示的对象。该对象是被外部程序(应用程序)利用的结点的集合,具有同图5的对象同样的结构。图12所示的对象表示各用户的家族构成,是层次化的数据结点等的集合。再有,图12所示的对象当然可以具有应用程序的结点。再有,假定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的域名为“game_A”。而且,可通过“http://game_A”访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
而且,在图12所示的对象中,“taro”结点没有子结点。而且,“hanako”结点有两个子结点。还有,“hanako”结点的子结点“hchild2”有一个子结点(从“hanako”结点来看是孙子结点)。进一步,“kazuo”结点有两个子结点,而没有孙子结点。
此外,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保持有如图13所示的结构处理信息管理表。结构处理信息管理表具有“ID”、“层次级别”、“处理标识符”的属性。“层次级别”表示层次的深度。处理标识符是对已决定层次级别时所执行的处理进行识别的信息。在此,处理标识符是函数名(可以是方法名称、留言名等)。在图13中,由处理标识符“create_1st_house”识别的函数是一层建筑的房子,进行定义一代家庭的房子的处理。由处理标识符“create_2st_house”识别的函数是二层建筑的房子,进行定义两代家庭的房子的处理。由处理标识符“create_3st_house”识别的函数是三层建筑的房子,进行定义三代家庭的房子的处理。
根据所述状况,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taro”。
然后,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taro”。
接着,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taro”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再有,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可以将对象指令“Create_house/user/taro”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taro”。
然后,假定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出对象指令“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taro”所具有的命令“Create_house”,判断为该对象指令是进行取得对象结构的处理的指令。再有,假定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预先存储有一个以上的处理标识符“Create_house,Get_nest_level,····”,该处理标识符对应一个以上的结构相关指令,该结构相关指令用于识别进行取得对象结构的处理的命令。而且,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判断与预先存储的一个以上的结构相关指令所对应的标识符中,是否包含有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命令。而且,由于“Create_house”包含在保持的标识符中,因此,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判断为对象指令“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taro”是进行取得对象结构处理的指令。
接着,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接收的对象指令“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taro”中取得对象标识符“/user/taro”。而且,在此,对象标识符从“http://game_A/user/taro”中去除了识别协议的信息“http”、域名“game_A”,但也可以包含这些作为对象标识符。
接着,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取得的对象标识符“/user/taro”中,取得包含该对象标识符的子孙结点的对象层次的深度“1”。再有,没有子孙结点时,认为结构信息为“1”。
接着,从图13所示的结构处理信息管理表中,第一处理部214取得对应结构信息“1”的处理标识符“create_1st_house”。而且,第一处理部214执行对应处理标识符“create_1st_house”的处理。也即是,第一处理部214执行“create_1st_house(/user/taro)”的处理。然后,构筑taro的房子(一代家庭的房子)。再有,构筑房子是指,例如将房子数据写入数据库内等。
接着,第一发送部215将执行结果(taro的房子信息(例如,房子的图纸等))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第二接收部224接收执行结果(taro的房子信息(例如,房子的图纸等))。然后,第二输出部226输出该执行结果。
还有,接着,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hanako”。
然后,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hanako”。
接着,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对象指令“Create_house http://game_A/user/hanako”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2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hanako”。
然后,假定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出对象指令“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hanako”中所具有的指令“Create_house”,判断为该对象指令是进行取得对象结构处理的指令。
接着,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接收的对象指令“Create_househttp://game_A/user/hanako”中,取得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
接着,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从取得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中,取得包含该对象标识符的子孙结点的对象层次深度“3”。由于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的最下位结点是“/user/hanako/hchild2/hgch1”,位于“/user/hanako”结点的两层次下位,所以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取得层次深度“3”。
接着,从图13所示的结构处理信息管理表中,第一处理部214取得对应结构信息“3”的处理标识符“create_3st_house”。然后,第一处理部214执行对应于处理标识符“create_3st_house”的处理。也即是,第一处理部214执行“create_3st_house(/user/hanako)”的处理。然后,构筑hanako的房子(三代家庭的房子)。
接着,第一发送部215将结果信息(hanako的房子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22的第二接收部224接收结果信息。然后,第二输出部226输出该结果信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存储在远程的装置中的对象进行一些动作时,可根据该对象结构,进行不同的动作。通过所述情况,能够进行利用层次化的对象(应用程序和数据结点的集合)特性的处理。此外,根据对象结构,可进行不同动作,即,元编程就变得容易。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以表结构保持结构处理信息。但是,结构处理信息的结构不限。结构处理信息例如可以嵌入在程序中。所述程序的例子是图14。图14的“GET_nest_level(http://game_A/user/person)”是,取得()内的参数结点以下的结点结构信息(层次的深度)的对象指令。而且,在“GET_nest_level (http://game_A/user/person)”中的“person”是变量,例如,可代入“taro”、“hanako”等。还有,在图14中,结构信息为“1”的情况下,执行“create_1st_house(http://game_A/user/person)”。“create_1st_house (http://game_A/user/person)”是考虑了由“person”识别的结点以下的结构而构筑房子(一代家庭的房子)的处理。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结构信息是层次的深度。但是,结构信息也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有关对象结构的其它信息。具体为,第二处理部225只要能够根据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即可。例如,第二处理部225,当对象指令所包含的对象的同级结点大于层次的深度时,进行宽度优先的处理(处理内容不限),当同级结点小于层次的深度时,可进行深度优先的处理等。所述情况,结构信息是对象的同级结点的数量和对象的层次深度的大小。
进一步,实现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一指令接收部,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取得对象或结构信息,该对象是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该结构信息是与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结构相关的信息;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实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执行以下功能:第二接收部,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第二处理部,根据从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对象所取得的结构信息或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第二输出部,输出上述第二处理部的执行结果。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除了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之外还具有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存储有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利用对象进行处理,而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对象向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对象引出链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当一个对象是包含向其它装置的对象链接的链接对象(link object)时的、一个对象的处理方法。再有,有关链接对象的其它对象的处理方法,在实施方式4中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3的概念图。信息处理系统3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3的框图。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31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第一处理部316;第一发送部317;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具备:第二接受部122;第二指令发送部123;第二接收部324;第二处理部325;第二输出部326;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
第二处理部325具备: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2251;处理单元2252。
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具备:第三对象存储部331;第三指令接收部332;第三处理部333;第三发送部334。
第一对象存储部311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假定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中的对象中一个以上的对象是链接对象。链接对象是指,由层次化的结点群构成的对象中一部分的结点群(称为链接结点群)是在其它装置(在此,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上存在的对象。在链接对象的一个结点上,存储有向上述其它装置链接的信息。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优选为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但也可以由易失性记录介质实现。在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中存储对象的过程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记录介质将对象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也可以将通过通信线路等发送的对象存储到第一对象存储部311,或者也可以将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对象存储到第一对象存储部311。
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链接结点群指令是指,对链接结点群的指令。换言之,链接结点群指令是指,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指令的内容不限。指令是指,例如,发送链接结点群的指令、发送链接结点群存在/不存在的指令、发送链接结点群的结构信息的指令、对构成链接结点群的一个以上的结点进行的处理(更新、删除、添加等)等。第一指令接收部112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对应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在此,链接对象是指,具有指向存储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中的对象的链接的结点的对象。而且,换言之,链接对象是指,具有链接结点群的对象。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当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对象是链接对象时,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向作为该链接对象的链接目的地装置的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对应于发送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接收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处理结果可以是对链接结点群进行的处理结果,也可以是链接结点群,也可以是表示链接结点群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也可以是链接结点群的结构信息等。带来处理结果的处理内容不限。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一处理部316取得作为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或者作为对该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的结果的结果信息。还有,在此,假定第一处理部316还可进行第一处理部114和第一处理部214所进行的处理。第一处理部316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处理部316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一发送部317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第一发送部317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发送的结果信息。而且,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第二接收部32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当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第二处理部325执行由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进行识别的处理,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对应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而且,第二处理部325根据从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的对象取得的结构信息或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再有,上述不同处理的内容不限。第一处理部325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实现。第一处理部325的处理过程通常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当第二接收部324接收的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第二输出部326输出该结果信息。而且,第二输出部326输出第二处理部325的执行结果。第二输出部326可以认为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等输出装置,也可以认为不包括。第二输出部326可以通过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或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和输出装置等实现。
第三对象存储部331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第三对象存储部331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具有从第一对象存储部311的一个对象结点的链接的对象。在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中的对象内,可存在或不存在表示具有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链接的信息。而且,链接可以是定向,也可以是不定向。再有,链接通常是定向的。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优选为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但也可以通过易失性记录介质实现。在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中存储对象的过程不限。例如,可以通过记录介质将对象存储到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也可以将通过通信线路等发送的对象存储到第三对象存储部331。或者,可以将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对象存储到第三对象存储部331。
第三指令接收部332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作为对链接结点群的指令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三指令接收部332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处理的内容不限。而且,第三处理部333保持有与一个以上种类的各链接结点群指令对应的处理模块(可利用执行模块、程序、电子线路等实现),并选择对应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模块来执行。第三处理部333通常可通过微处理器或存储器来实现。通常,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过程通过软件实现,该软件存储在ROM等记录介质上。但是,也可以利用硬件(专用线路)实现。
第三发送部334将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结果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第三发送部33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接着,说明信息处理系统3的动作,首先,使用图17的流程图,说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动作。在图17的流程图中,与图3、图10的流程相同的步骤,省略其说明。
步骤S1701,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所对应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更具体地说,例如,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进行如下处理。首先,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取得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其次,将对由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中所包含的结点,从层次的上位结点到下位结点依次查找,从而判断在对象内是否包含链接结点。再有,链接结点例如该结点的数据具有“http://game_B/xxx/yyy”的协议名或域名。再有,链接结点的数据不要求必须具有协议名或域名,只要是预先决定的链接结点的数据内容或数据形式等皆可。
步骤S1702,当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在步骤S1701中的判断结果是链接对象时,进入步骤S1703,当判断为不是链接对象时进入步骤S302。
步骤S1703,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例如使用链接结点的数据(例如,“http://game_B/xxx/yyy”)和预先保持的命令标识符(例如GET),构成“GET http://game_B/xxx/yyy”,并存储在存储器上。
步骤S1704,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将在步骤S1703中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
步骤S1705,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判断对应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而是否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接收了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如果接收了处理结果进入步骤S1708,如果没有接收处理结果进入步骤S1706。
步骤S1706,第一处理部316判断是否超时。如果超时进入步骤S1707,如果没有超时返回步骤S1705。
步骤S1707,第一处理部316在处理结果中代入错误信息。第一处理部316预先保持有例如错误信息。
步骤S1708,第一处理部316使用在步骤S1705中接收的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执行对应于对象指令的处理。
步骤S1709,第一发送部317将表示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返回步骤S301。
再有,在图17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接着,使用图18的流程图,说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动作。由于构成图18的流程图的各步骤是图4或图11的步骤,故省略说明。
再有,在图18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断来结束处理。
接着,说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动作。首先,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332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然后,第三发送部334将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结果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3的具体动作。图15是信息处理系统3的概念图。
现在,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中存储有图19所示的对象。该对象是链接对象。在此,链接对象是指,在该链接对象中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结点的数据中具有链接信息(在此,在前面包含“http://····”的信息)的对象。在图19中,作为对象结点“/item/lamp”的数据,具有链接信息“http://XXX/item/lamp”。
此外,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中保持有图20所示的对象。该对象是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对象的结点链接的被链接对象。具体为,图19所示的对象的结点“/item/lamp”的实体是图20所示的对象“/item/lamp”以下的层次结点(“/item/lamp”、“/item/lamp/price”、“/item/lamp/weight”等)。
根据所述状况,说明下面的两种情况的例。
【具体例1】
具体例1是存在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且执行正常处理的情况。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该对象指令是,对于由对象“http://game_A/user/taro/lamp”(一个数据)识别的灯(taro的灯)执行对象“http://game_A/items/lamp/on”(一个逻辑)的指令。对象“http://game_A/items/lamp/on”是进行点亮灯的动作的逻辑。
接着,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http://game_A/user/taro/lamp”。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指令“exec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接收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
然后,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所对应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首先,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由“http://game_A/items/lamp/on”识别的结点是否为链接结点群。具体为,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结点“/items/lamp/on”的“/”或“/items”或“/items/lamp”或“/items/lamp/on”的数据是否在前面包含“http://”。根据图19,由于“/items/lamp”的数据在前面包含“http://”,因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由“http://game_A/items/lamp/on”识别的结点是链接结点群。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在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items/lamp”。具体为,“SEND http://XXX/items/lamp”是对于可通过“http://XXX”访问的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催促发送对象“/items/lamp”的指令。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将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items/lamp”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
接着,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332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items/lamp”。
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items/lamp”的处理。具体为,第三处理部333取得对象“/items/lamp”以下的所有结点,并数据转换成可发送的数据结构。在此,数据转换是指,将层次化的结点群(对象“/items/lamp”以下的所有结点)进行压缩并转换成一个文件的过程。由于所述数据转换技术是公知技术(例如,将层次化的文件夹转换成lzh等压缩形式的文件的技术),省略详细说明。然后,第三发送部334将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结果(可发送形式的数据“/items/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
接着,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items/lamp”的发送而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接收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数据“/items/lamp”)。
接着,第一处理部316展开接收到的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数据“/items/lamp”),获得原始结点的层次数据(/items/lamp/以下的所有结点的数据)。然后,第一处理部316在图19的对象“/items/lamp”的下面添加经过展开而获得的结点群。然后,第一处理部316获得“/items/lamp/on”(逻辑)等。
接着,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同样对“/user/taro/lamp”是否为链接对象进行判断。在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以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判断为“/user/taro/lamp”不是链接对象。
接着,第一处理部316执行“exec/items/lamp/on/user/taro/lamp”。然后,taro的灯被点亮。该被点亮的taro的灯的信息(视频等)为结果信息。
接着,第一发送部317将表示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被点亮的taro的灯的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第二接收部324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结果信息(被点亮的taro的灯的信息)。然后,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显示器上,例如以视频方式点亮taro的灯。
【具体例2】
具体例2是不存在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且执行对应不存在时的处理的情况。
在此,假定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中保持有图7所示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
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GEThttp://game_A/user/hanako/lamp”。“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是取得对象“http://game_A/user/hanako/lamp”(包括该结点以下层次的所有结点)的指令(命令)。
接着,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接收对象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所对应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首先,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http://game_A/user/hanako/lamp/”以下的所有结点中的任意结点是否为链接结点。具体为,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结点“/user/hanako/lamp/”的“/”或“/user”或“/user/hanako”或“/user/hanako/lamp/”或其以下的结点数据是否在前面包含“http://”。根据图19,由于“/user/hanako”的数据在前面包含“http://”,所以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由“http://game_A/user/hanako/lamp/”识别的结点是链接结点群。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在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314将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
接着,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332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user/hanako/lamp”的处理。具体为,第三处理部333要取得对象“/user/hanako/lamp”的结点以下的所有结点。但是,由于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33的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中不存在对象“/user/hanako/lamp”,所以第三处理部333取得错误代码(例如“-1”)。再有,错误代码(例如“-1”)是表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接着,第三发送部334将错误代码(例如“-1”)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
接着,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315接收错误代码(例如“-1”)。
接着,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根据接收的处理结果(错误代码),将对象不存在的结果信息(例如“-1”),代入结果信息中。
接着,第一发送部317将对象不存在的结果信息(例如“-1”)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32。
接着,第二接收部324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结果信息(例如“-1”)。
接着,第二处理部325判断为接收的结果信息(例如“-1”)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接着,第二处理部325从图7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中取得对应于对象指令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具体为,第二处理部325取得“install(lamp,/user/*);buy_fuel(50);light(/user/*/lamp);”,并在“*”中代入对应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一部分“hanako”。然后,第二处理部325取得“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二处理部325执行对应于取得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的处理“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
执行“install(lamp,/user/hanako/)”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的下位添加结点“lamp”。
而且,执行“buy_fuel(50)”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lamp”的下位添加结点“fuel”,且在该对象“/user/hanako/lamp/fuel”上写入数据“50”。
进一步,执行“light(/user/hanako/lamp)”的结果,hanako的灯被点亮。具体为,第二信息处理装置12的显示器上,例如以视频方式点亮hanako的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对应对于包含指向其它装置的对象的链接的链接对象的指令。具体为,对于在一个装置上存在的对象,从其它装置的对象引出链接,可构成一个假想的大的对象,从而使应用程序(软件)的分散开发变得容易。
再有,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一指令接收部,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于上述对象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向作为该链接对象的链接目的地装置的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第一处理部,取得上述处理结果即结果信息或对该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的结果即结果信息;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实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二接受部,接受对象指令;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对象指令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接收部,接收由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第二输出部,输出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
此外,实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三指令接收部,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第三发送部,将上述处理结果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除了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之外还具有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该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上存储有结点被层次化的对象,该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利用对象进行处理,而对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对象,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对象引出链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当一个对象是包含指向其它装置的对象的链接的链接对象时的、一个对象的处理方法。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与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4的概念图与图15相同。信息处理系统4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以及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4的模块图。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具备:第一对象存储部311;第一指令接收部112;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第一处理部316;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第一发送部317;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113;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213。
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具备: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第二接受部122;第二指令发送部123;第二接收部423;第二发送部424;第二处理部425;第二输出部426。
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具备:第三对象存储部331;第三指令接收部432;第三处理部333;第三发送部434。
当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对象是链接对象时,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将用于识别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更具体地说,首先,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从第一对象存储部311取得用于访问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链接对象的信息(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取得传递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对象指令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通信目的地信息(例如,IP地址等)。然后,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将用于识别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通常由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接收部423对应对象指令的发送,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用于识别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而且,第二接收部423对应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接收结果信息。再有,链接结点群指令是指,对由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识别的链接目的地结点群进行处理的指令。进一步,第二接收部423可以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等的外部装置接收结果信息。第二接收部423通常由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二发送部424向对应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的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处理由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识别的链接目的地结点群的指令。第二发送部424通常由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第二输出部426输出第二接收部423接收的结果信息。第二输出部426可以认为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等输出装置,也可以认为不包括。第二输出部426可以通过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或输出装置的驱动软件和输出装置等实现。
第三指令接收部43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第三指令接收部432通常由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接收广播的单元实现。
第三发送部434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结果信息是,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的处理结果。结果信息是,例如由链接结点群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第三发送部434通常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单元实现,但也可以利用广播单元实现。
接着,说明信息处理系统4的动作。首先,使用图22的流程图,说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的动作。在图22的流程图中,与图3、图10、图17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省略其说明。
步骤S2201,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例如使用链接结点的数据(例如,“http://game_B/xxx/yyy”)和预先保持的命令标识符(例如,GET),构成“GET http://game_B/xxx/yyy”,并存储在存储器上。
步骤S2202,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将在步骤S2201中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再有,在图22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止来结束处理。
接着,使用图23的流程图,说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动作。在图23的流程图中,与图4、图11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省略其说明。
步骤S2301,第二发送部424判断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指令是否为链接结点群指令。如果是链接结点群指令进入步骤S2302,如果不是链接结点群指令进入步骤S2304。
步骤S2302,第二发送部424将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再有,在链接结点群指令中包含有用于访问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信息(URI或IP地址等)。
步骤S2303,第二接收部423判断是否接收了结果信息,该结果信息是表示对应于在步骤S2302中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中进行的处理结果。如果接收了结果信息进入步骤S2304,如果没有接收结果信息返回步骤S2303。再有,在步骤S2303中,当超时时,可进行作为处理结果取得错误代码的处理。错误代码是指,例如表示不能访问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链接结点群)的信息。而且,当不能访问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时,判断为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不存在,第二处理部425可进行对象不存在时的处理。有关所述情况的处理已说明。
步骤S2304,第二处理部425使用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结果信息和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接收的结果信息而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对应于对象指令的处理。处理内容可有多种。
步骤S2305,第二输出部426输出在步骤S2304中的处理结果(结果信息)。返回步骤S401。
再有,在图23的流程图中,通过关闭电源或处理结束的中止来结束处理。
接着,说明关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动作。首先,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43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然后,第三发送部434将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4的具体动作。图15是信息处理系统4的概念图。
现在,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的第一对象存储部311中存储有图19所示的对象。该对象是链接对象。
而且,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第三对象存储部331中保持有图20所示的对象。
在所述情况下,说明如下2种情况的例。
【具体例1】
具体例1是存在链接目的地的结点,并执行正常处理的情况。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该对象指令是对由对象“http://game_A/user/taro/lamp/”(一个数据)识别的灯(taro的灯),执行对象“http://game_A/items/lamp/on”(一个逻辑)的指令。
接着,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http://game_A/user/taro/lamp/”。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指令“exec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_A/user/taro/lamp”。
然后,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所对应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而且,通过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处理,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由“http://game_A/items/lamp/on”识别的结点是链接结点群。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在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items/lamp”。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将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items/lamp”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而且,第一处理部316从第一对象存储部311读取对象,该对象对应于在对象指令“exec http://game_A/items/lamp/on http://game A/user/taro/lamp/”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http://game_A/user/taro/lamp/”。
然后,第一发送部317将该对象“/user/taro/lamp/”转换成能够发送的形式,并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items/lamp”。
然后,第二发送部424判断为第二接收部423接收的指令是链接结点群指令。
接着,第二发送部424将第二接收部423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items/lamp”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再有,第二发送部424发送的链接结点群指令可以是“SEND/items/lamp”。具体为,在第二发送部424发送的链接结点群指令中,可以去除协议名或域名。
接着,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43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例如,“SEND/items/lamp”)。
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items/lamp”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在此,处理结果是取得由结点“/items/lamp”以下的所有结点群构成的对象的处理。
然后,第三发送部434将第三处理部333的处理结果转换成能够发送的形式(例如,转换成lzh等文件形式),并将该处理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接收部423接收结果信息(将处理结果转换成能够发送的形式的信息),该结果信息是表示对应于向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而在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中进行的处理结果。
而且,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对象“/user/taro/lamp/”。再有,接收的对象例如未被层次化,是一个文件。
接着,第二处理部425使用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结果信息和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接收的结果信息而进行处理。然后,第二输出部426输出该处理结果。再有,第二处理部425还进行将从外部接收的信息(例如,保持结点的层次关系、且被压缩的信息)转换成原来的层次化的结点群的信息的处理。
【具体例2】
具体例2是不存在链接目的地的结点,并执行对应不存在时的处理的例。
在此,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121保持有图7所示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
首先,假定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用户输入了对象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二接受部122接受对象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然后,第二指令发送部123将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
接着,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的第一指令接收部11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对象指令“GET http://game_A/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该对象是对应于第一指令接收部112接收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对象。而且,根据图20,由于“/user/hanako”的数据前面包含“http://”,所以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313判断为由“http://game_A/user/hanako/lamp/”识别的结点是链接结点群。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在此,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构成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411将构成的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http://XXX/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二发送部424判断为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指令是链接结点群指令。
接着,第二发送部424将第二接收部423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41接收的指令、即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 http://XXX/user/hanako/lamp”发送给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再有,第二发送部424发送的链接结点群指令可以是“SEND/user/hanako/lamp”。也就是说,在第二发送部424发送的链接结点群指令中,可以去除协议名或域名。
接着,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第三指令接收部432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例如,“SEND/user/hanako/lamp”)。
接着,第三处理部333进行对应于链接结点群指令“SEND/user/hanako/lamp”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在此,处理结果是结点“/user/hanako/lamp”不存在的信息(例如,“-1”)。
然后,第三发送部434将结点“/user/hanako/lamp”不存在的信息发送给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
接着,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第二接收部423对应于第三信息处理装置43的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而接收结点“/user/hanako/lamp”不存在的信息(例如,“-1”)。
接着,第二处理部425判断为接收的结果信息(例如,“-1”)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接着,第二处理部425从图7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管理表中取得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对应于对象指令中所包含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也就是说,第二处理部425取得“install(lamp,/user/*);buy_fuel(50);light(/user/*/lamp);”,并在“*”中代入对应的对象标识符“/user/hanako/lamp”的一部分“hanako”。然后,第二处理部425取得“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
然后,第二处理部425执行对应于取得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的处理“install(lamp,/user/hanako);buy_fuel(50);light(/user/hanako/lamp);”。
执行“install(lamp,/user/hanako/)”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的下位添加结点“lamp”。
而且,执行“buy_fuel(50)”的结果,在对象“/user/hanako/lamp”的下位添加结点“fuel”,且在该对象“/user/hanako/lamp/fuel”上被写入数据“50”。
进一步,执行“light(/user/hanako/lamp)”的结果,hanako的灯被点亮。也就是,在第二信息处理装置42的显示器上,例如以视频方式点亮hanako的灯。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对应于对包含指向其它装置对象的链接的链接对象的指令。也就是,对于在一个装置上存在的对象,从其它装置的对象引出链接,可形成一个假想的大的对象,从而使应用程序(软件)的分散开发变得容易。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4中,分别说明了链接对象的不同处理方法。但是,在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中,在实施方式3中的链接对象的处理方法(第一方法)及在实施方式4中的链接对象的处理方法(第二方法)也可以混在一起。在所述情况下,例如,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取得有关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的信息(CPU负荷、资源的利用状况或网络负荷等的状况)及有关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的信息(CPU负荷、资源的利用状况或网络负荷等的状况),并基于有关所述负荷的信息,动态地选择上述第一方法或第二方法的任一个来处理链接对象。也就是,例如,更具体地说,当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大于阈值或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小于阈值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二方法处理链接对象。而且,当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大于阈值或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负荷小于阈值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一方法处理链接对象。
当然,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对应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是第一方法还是第二方法的选择),以相同方法,协同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来处理链接对象。而且,对第一方法还是第二方法的选择,可以由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或其它装置进行。
而且,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或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以依次动态地选择上述第一方法或第二方法等来处理链接对象。
此外,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也就是说,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一指令接收部,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于上述对象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将用于识别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此外,实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二接受部,接受对象指令;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对象指令发送给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接收部,对应上述对象专利的发送,从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用于识别所述链接目的地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且对应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结果信息;第二发送部,向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所对应的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处理由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识别的链接目的地结点群的指令;第二输出部,输出由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
此外,实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是如下的程序。具体为,该程序是在记录介质上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从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第三指令接收部,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从而取得处理结果;第三发送部,将上述处理结果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进一步,图24是表示执行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程序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的计算机的外观。上述的实施方式,可通过计算机硬件及在其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图24是该计算机系统340的概略图,图25是计算机系统240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在图24中,计算机系统340包括:包括FD驱动器3411、CD-ROM驱动器3412的计算机341;键盘342;鼠标343;显示器344。
在图25中,计算机341除了FD驱动器3411、CD-ROM驱动器3412之外,包括:微处理器3413;总线3414,与CD-ROM驱动器3412及FD驱动器3411连接;ROM3415,用于存储开机程序等程序;RAM3416,与CPU3413连接,并用于临时存储应用程序命令的同时提供临时存储空间;硬盘3417,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系统程序及数据。在此,虽然未图示,计算机341还可以包括提供与LAN连接的网卡。
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等功能的程序,可以存储在CD-ROM3501或FD3502,并插入在CD-ROM驱动器3412或FD驱动器3411上,还转送给硬盘3417。取而代之,程序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网络发送给计算机341,并存储在硬盘3417上。程序执行时被加载在RAM3416上。程序也可以从CD-ROM3501、FD3502或网络直接加载。
在计算机341上程序可以不必包含执行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等功能的操作系统(OS)或第三方程序等。程序只要包含被控制状态下能够取出适当功能(模块),从而取得所期望结果的命令的一部分即可。计算机系统340怎样动作是公知的,故省略详细说明。
再有,在上述程序中,在发送信息的发送步骤或接收信息的接收步骤等中,不包含通过硬件进行的处理,例如,通过在发送步骤中的调制解调器或接口卡等进行的处理(只能在硬件上进行的处理)。
还有,执行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即,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或者也可以进行分散处理。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装置上存在的两个以上的通信单元(终端信息发送部、终端信息接收部等)当然可以通过一个物理介质实现。
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处理(各功能)可以通过单一装置(系统)的集中处理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复数装置的分散处理来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多种变更,这些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具有可利用被层次化的对象的优点进行程序开发的效果,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等而有用。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一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
第一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
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判断在所述第一对象存储部中是否存在由所述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并且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在所述第一对象存储部中不存在时,取得该对象不存在的信息;
第一处理部,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存在时,根据上述对象指令来处理对象;
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第一对象不存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即结果信息,或者上述第一处理部处理的结果的信息即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该不存在时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用于识别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
第二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
第二处理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执行由与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对应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
第二输出部,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输出该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上述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存储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用于识别在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所执行的处理;
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上述第二处理部执行由存储在上述第二不存在时处理信息存储部中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
3.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具备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一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
第一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
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对象存储部取得对象或结构信息,该对象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该结构信息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其中,该结构信息是与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的结构相关的信息;
第一处理部,执行与由所述第一指令接收部所接收的对象指令对应的操作;以及
第一发送部,将由所述第一处理部执行的操作的结果、或上述第一结构信息取得部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接收部,接收由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
第二处理部,根据从上述第二接收部所接收的对象取得的结构信息或上述第二接收部所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
第二输出部,输出上述第二处理部的执行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上述第二处理部具备:
结构处理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两个以上的结构处理信息,该结构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上述对象的层次结构的深度及对处理进行识别的处理标识符;
处理执行单元,执行由与上述结构信息所示的层次结构的深度对应的处理标识符所识别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进一步具备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三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来自上述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
第三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
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并取得处理结果;
第三发送部,将上述处理结果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具备:
第二接收部,接受对象指令;
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对象指令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具备:
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上述对象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
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对作为该链接对象的链接目的地的装置的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
第一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结果接收部,对应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的处理结果;
其中,
上述第一处理部取得作为上述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或作为对该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的结果的结果信息;
上述第一发送部将上述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进一步具备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三对象存储部,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来自上述第一对象存储部的一个对象的结点的链接;
第三指令接收部,从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链接目的地的结点或链接目的地的结点以下的下位结点群的指令;
第三处理部,进行对应于上述链接结点群指令的处理,并取得作为处理结果的结果信息;
第三发送部,将上述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具备:
第二接收部,接受对象指令;
第二指令发送部,将上述对象指令发送给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接收部对应上述对象指令的发送,从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用于识别上述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
进一步具备第二发送部,其向与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对应的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链接结点群指令,该链接结点群指令是对由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识别的链接目的地结点群进行处理的指令;
上述第二接收部,对应上述链接目的地结点群处理指令的发送,而从上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结果信息;
上述第二输出部输出由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的结果信息;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具备:
第一指令接收部,接收上述对象指令;
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对应于上述对象指令的对象是否为链接对象;
第一链接结点群指令发送部,当上述第一链接对象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对象是链接对象时,将用于识别上述链接目的地的结点的链接目的地结点标识符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7.一种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其构成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8.一种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构成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9.一种第三信息处理装置,其构成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使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判断是否存在由所述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并且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取得该对象不存在的信息;当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存在时,根据上述对象指令而处理对象;将上述对象不存在的信息即结果信息、或上述处理对象的结果的信息即结果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
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可存储一个以上的不存在时处理信息,该不存在时处理信息成对地具有对象标识符和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该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是用于识别当由该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不存在时进行的处理;接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结果信息;当上述接收的结果信息为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执行由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所对应的不存在时处理标识符识别的处理;当上述接收的结果信息不是对象不存在的信息时,输出该结果信息。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使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存储一个以上的对象,该对象具有数据的一个以上结点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以上结点,且结点被层次化;从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对象指令,该对象指令是具有用于识别对象的对象标识符的指令,是对该对象的指令;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取得对象或结构信息,该对象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该结构信息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其中,该结构信息是与由上述对象指令所具有的对象标识符识别的对象的结构相关的信息;执行与所接收的对象指令对应的操作;将上述执行的操作的结果或上述取得的对象或结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上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对象或结构信息;根据从上述接收的对象所取得的结构信息或上述接收的结构信息,执行不同的处理;输出上述执行结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35839 | 2008-12-30 | ||
JP2008335839 | 2008-12-30 | ||
PCT/JP2009/006103 WO2010076844A1 (ja) | 2008-12-30 | 2009-11-16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第一情報処理装置、第二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第三情報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72718A CN102272718A (zh) | 2011-12-07 |
CN102272718B true CN102272718B (zh) | 2014-08-27 |
Family
ID=4230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3200.8A Active CN102272718B (zh) | 2008-12-30 | 2009-11-16 | 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及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99007B2 (zh) |
JP (1) | JP5341916B2 (zh) |
KR (1) | KR101374821B1 (zh) |
CN (1) | CN102272718B (zh) |
WO (1) | WO20100768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9124B (zh) | 2013-10-24 | 2017-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故障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4778166B (zh) * | 2014-01-09 | 2018-02-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页面安全标识显示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
CN107957883B (zh) * | 2017-12-19 | 2021-06-25 | 深圳芯易德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51单片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2219A (en) * | 1994-02-08 | 1998-11-03 | Object Technology Licensing Corp. | Distributed object networking service |
CN1321275A (zh) * | 1998-07-14 | 2001-11-07 | 电脑联合想象公司 | 与源代码控制系统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
CN1349626A (zh) * | 1999-04-29 | 2002-05-15 | 拉特格斯大学 | 分布式软件开发环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14951B2 (en) * | 2001-04-16 | 2004-03-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inuous journaling of objects within a hierarchical directory tree |
JP4313703B2 (ja) | 2004-03-12 | 2009-08-12 | 彼方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6260343A (ja) * | 2005-03-18 | 2006-09-28 | Nifty Corp | リンク切れチェックプログラム |
JP2007249546A (ja) * | 2006-03-15 | 2007-09-27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2008299788A (ja) * | 2007-06-04 | 2008-12-11 | Fujitsu Ltd | ウェブサーバ装置、ウェブサー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ウェブサーバ装置の管理方法 |
-
2009
- 2009-11-16 WO PCT/JP2009/006103 patent/WO20100768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1-16 KR KR1020117014713A patent/KR101374821B1/ko active Active
- 2009-11-16 US US12/935,327 patent/US8499007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1-16 CN CN200980153200.8A patent/CN102272718B/zh active Active
- 2009-11-16 JP JP2010544850A patent/JP534191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2219A (en) * | 1994-02-08 | 1998-11-03 | Object Technology Licensing Corp. | Distributed object networking service |
CN1321275A (zh) * | 1998-07-14 | 2001-11-07 | 电脑联合想象公司 | 与源代码控制系统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
CN1349626A (zh) * | 1999-04-29 | 2002-05-15 | 拉特格斯大学 | 分布式软件开发环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41916B2 (ja) | 2013-11-13 |
KR101374821B1 (ko) | 2014-03-25 |
CN102272718A (zh) | 2011-12-07 |
JPWO2010076844A1 (ja) | 2012-06-21 |
KR20110110132A (ko) | 2011-10-06 |
WO2010076844A1 (ja) | 2010-07-08 |
US8499007B2 (en) | 2013-07-30 |
US20110029568A1 (en) | 2011-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16880B2 (ja) | テーブル値関数を呼び出すクエリの効率的な評価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667170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maintain real-time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in different formats | |
CN100518192C (zh) | 创建轻量目录访问协议数据交换格式片段的方法与计算机 | |
KR101689782B1 (ko) | 메타 데이터에 따라 파일 시스템의 파일들을 액세스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구현하는 디바이스 | |
CN104573068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方法 | |
JP2008503011A (ja) | ユニバーサルデバイスインタオペラビリティ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ためのデバイスチームリクルートメント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レンディションのアーキテクチャ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577242A (zh) | 用于自动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JPH09171501A (ja) | 資源管理装置 | |
CN1577287A (zh) | 与物理存储表示无关地同步逻辑视图 | |
CN100363890C (zh) | 远程计算机文件同步更新系统及方法 | |
CN114564922A (zh) | 一种文档编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680040B (zh) | 一种容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02272718B (zh) | 信息处理系统、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及第三信息处理装置 | |
US766917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at semantic level | |
US8015570B2 (en) | Arbitration mechanisms to deal with conflicting applications and user data | |
CN104268163A (zh) | 一种网管网元配置界面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US745780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and analyzing data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ources | |
CN115705313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236673B (zh) | 一种基于ajax的资源多页分配方法 | |
KR101427775B1 (ko) |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제 1 정보 처리 장치, 제 2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제 3 정보 처리 장치 | |
CN110297898A (zh) | 异步编译方法及装置 | |
CN110960858A (zh) | 一种游戏资源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4823961B2 (ja) | 情報家電機器のコンテンツリスト管理方法 | |
CN11976000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KR101441752B1 (ko) | 이미지 기반의 도면 추출 방법, 그 시스템 및 기록매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