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控制设备范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充放电在现代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大到航空、航天设备的蓄电池,小及个人手机电池,电池质量好坏或寿命长短与充放电控制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常常因为过充、过放而使电池不能正常使用,目前最简单的放电是用一固定的负载放电;或用可调负载由人工监控进行恒流放电,这就要求在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检测时必须有人值守,随时调整负载才能保持放电电流恒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设备由充电装置1、恒流控制器2、放电控制装置3、显示器4和接线架5构成;充电装置1通过充放电转换开关与放电控制装置3的放电控制器的C2接口连接,充电装置1的充电输出正极与恒流控制器2的放电输入负极连接在一起;放电控制装置3的放电控制器的C3接口分别与恒流控制器2、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栅极和显示器4连接;上述各部分的输入或输出接头通过接线架5与地址总线6连接;然后经RS485总线与计算机连通,放电电压、放电时间和电压时间曲线由采集卡采集数据经RS485总线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实时监控。
所述充电装置1内的24V电源分别连接启动按钮,启动继电器J1,定时器及充放电转换开关;定时器通过定时继电器J15与充电机输出开关连接,充放电转换开关分别通过启动继电器J1与告警继电器J13连接,告警继电器J13连接告警铃和告警复位按钮,当停止放电时告警被触发,告警灯亮,告警铃响,这时由人工复位。
所述充电机的输入端单独连接10A的220V AC电源。
所述定时器和24V电源共同连接到2A的220V AC电源,并且在2A熔断器F1前并接红色指示灯,在2A熔断器F1后并接放电风扇开关,放电风扇开关上并接绿色指示灯,风扇、12V电压变换器和ac接头。
所述启动继电器J1分别连接启动按钮及指示灯和停止按钮及指示灯。
所述放电控制装置3中放电控制器的C2接口接至充放电转换开关放电端和放电风扇继电器J12;放电控制器的C3接口接至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栅极、恒流控制器2中各换挡继电器J3、J5、J7J9、J11与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一端;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源极;放电控制器的C4接口通过D/O转换地址1接至地址总线6;放电控制器的C1接口接放电电流调节旋钮WR1;放电控制器的C5接口接告警继电器J13。
所述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漏极与换挡的继电器J2、继电器J4、继电器J6、继电器J8和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换挡的继电器J3、继电器J5、继电器J7、继电器J9、继电器J11和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一端与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源极连接;换挡的继电器J2-J11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挡位负载电阻;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另一端接恒流调节负载电阻WR2;并且继电器J2、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继电器J6、继电器J7、继电器J8、继电器J9、继电器J10、继电器J11和调节继电器J14的常闭触点一端连接一起后接地;调节继电器J14的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接恒流指示灯;继电器J2与继电器J3、继电器J6与继电器J7、继电器J8与继电器J9、继电器J10与继电器J1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各自连接后并分别连接一个换挡指示灯;继电器J4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换挡指示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连接二极管D2负极及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连接在继电器J2常闭触点另一端。
所述显示器4包括液晶电压表和液晶电流表,液晶电压表分别接放电输入正极与各挡位负载电阻的公共端、接地及电源端接放电风扇开关上并接绿色指示灯和ac电源接头;液晶电流表分别接放电控制器的C3接口、接地及电源端接放电风扇开关上并接绿色指示灯和ac电源接头。
所述接线架5一端与各挡位负载电阻的公共端及恒流控制器2放电输入正极连接,另一端经RS485总线、2A的220V AC电源、10A的220V AC电源与充电机输出负极连接,并且与A/D1转换地址1、A/D2转换地址2和A/D3转换地址3连接;A/D1转换地址1、A/D2转换地址2和A/D3转换地址3连接至地址总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的恒流充放电设备实现自动控制恒流放电,达到放电完成条件时自动停止放电并报警,并在放电的同时记录放电曲线、放电时间、停止放电时电瓶电压;实现了实施放电的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监控,提高工效:保证不会因人员离开或其它原因将电瓶过度放电,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充放电自动控制设备电路原理图。
图2为放电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说明。
图1中,所示蓄电池充放电自动控制设备由充电装置1、恒流控制器2、放电控制装置3、显示器4和接线架5构成;充电装置1通过充放电转换开关与放电控制装置3的放电控制器的C2接口连接,充电装置1的充电输出正极与恒流控制器2的放电输入负极连接在一起;放电控制装置3的放电控制器的C3接口分别与恒流控制器2、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栅极和显示器4连接;所述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漏极与换挡的继电器J2、继电器J4、继电器J6、继电器J8和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换挡的继电器J3、继电器J5、继电器J7、继电器J9、继电器J11和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一端与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源极连接;换挡的继电器J2-J11的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相应的挡位负载电阻;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另一端接恒流调节负载电阻WR2;并且继电器J2、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继电器J6、继电器J7、继电器J8、继电器J9、继电器J10、继电器J11和调节继电器J14的常闭触点一端连接一起后接地;调节继电器J14的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接恒流指示灯;继电器J2与继电器J3、继电器J6与继电器J7、继电器J8与继电器J9、继电器J10与继电器J1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各自连接后并分别连接一个换挡指示灯;继电器J4常闭触点另一端连换挡指示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连接二极管D2负极及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连接在继电器J2常闭触点另一端。
上述各部分的输入或输出接头通过接线架5一端与地址总线6连接。所述接线架5一端与各挡位负载电阻的公共端及恒流控制器2放电输入正极连接,另一端经RS485总线、2A的220V AC电源、10A的220V AC电源与充电机输出负极连接,并且与A/D1转换地址1、A/D2转换地址2和A/D3转换地址3连接;A/D1转换地址1、A/D2转换地址2和A/D3转换地址3连接至地址总线。
所述充电机采用桥式整流充电(型号KCG2-30A/E40V),由0-24h定时器控制充电时间,防止过充。
所述恒流控制器2中用一组电阻丝做为固定负载,在实施放电时,各挡位负载电阻作为固定负载,由恒流控制器2中各换挡继电器J2—J11的常开触点接入,由调节继电器J14的常开触点接入一组电阻丝做为可变负载,通过放电控制装置3中放电控制器(如图2所示)的放电电流调节旋钮WR1调
节放电电流,调节放电电流信号由比例放大器(图2中由两个OP07组成)采集,经过比例放大器输入到脉宽调节器(图2中TL494模块),控制脉宽调节器输出占空比可变的脉冲信号,经过放电控制器的C3接口输入至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的栅极,用来调节大功率双栅晶体管M保持放电电流恒定。脉宽调节器输出占空比可变的脉冲信号经过放电控制器的C4接口通过D/O转换地址1接至地址总线6,经过经RS485总线输入计算机,待计算机系统稳定后(约5分钟),双击“蓄电池放电曲线”图标,选择被放电电池的件号,进入该件号的测试页面。点击“启动/停止”按钮,进入放电状态,相应的指示灯应燃亮(和该件号的放电电流相对应)。当放电电压在24V时,记下电流值,放电电流调节旋钮WR1调节放电电流经过图2中比例放大器到电流开始增加还未增加的位置时停下即可;当电池电压小于24V时,放电电流开始下降。这时,恒流控制器2自动补偿,当达不到最佳恒流时,可由人工调节放电电流调节旋钮WR1或WR2补到恒流值。当停止放电时告警被触发,告警灯亮,告警铃响。这时可由人工复位。
上述放电电压、电流、放电时间等除由包括液晶电压表和液晶电流表的显示器4显示外,放电电压、放电时间和电压时间曲线还由计算机实时监控和显示;自动记录电瓶电压和放电时间,并有显示电压时间曲线的窗口,放电完成后还可将曲线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