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7675A -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7675A CN102267675A CN201010199676XA CN201010199676A CN102267675A CN 102267675 A CN102267675 A CN 102267675A CN 201010199676X A CN201010199676X A CN 201010199676XA CN 201010199676 A CN201010199676 A CN 201010199676A CN 102267675 A CN102267675 A CN 102267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control
- lifting
- rotating shaft
- lif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mercury Chemical compound [Hg]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29910052753 mercu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解决了原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举升高度不能调整;上臂和前臂不能随时折合;托举斗在举升的过程中不能保持水平,不能自动倾倒的缺陷。该装置同时起到防护栏的作用,解决驾驶员因安装防护栏对自己的使用意义不大而不愿安装防护栏的问题。如图,举升臂的升降,上臂和前臂的折合,自动控制平台的控制均由液压油缸控制。整个工作过程只需操作举升臂的升降即可在电控部分的控制下完成举升,保持水平自动倾倒的工作。另外该装置可用于举升小型汽车。在街道旁,小区边建设候车亭样的小型停车亭,把该装置安装在亭下的轨道行走的装置上,将汽车举升到停车亭上。下面即可以行人也可以乘凉,可大大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汽车领域
二,背景技术
据调查了解,除本人设计的车载液力举升式装卸器(申请号:200810144833.X)外还没有看到类似的装置。车载液力举升式装卸器采用液力马达作为动力,用行星轮系减速增扭用转轴的转动来控制三位四通换向阀或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控制开关从而控制液力马达的转动。其缺点为:液力马达和行星轮系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未能实现远距离控制;举升高度不能随时调整;上臂和前臂不能随时折合;托举斗在举升的过程中不能保持水平,在举升的过程中稍不注意会存在震动,可能会损毁货物和设备,不利推广应用。
三,发明内容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一),结构简洁,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解决了原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举升高度不能调整;上臂和前臂不能随时折合;托举斗在举升的过程中不能保持水平,在举升的过程中稍不注意会存在震动,可能会损毁货物和设备,不利于改装和推广的缺点。该装置同时起到防护栏的作用,解决驾驶员因安装防护栏对自己的使用意义不大而敷衍安装,甚至不愿安装防护栏的问题。另外该装置可用于举升小型汽车。在街道旁,小区边建设候车亭样的小型停车亭,把该装置安装在亭下的轨道行走的装置上,将汽车举升到停车亭上。下面既可以行人也可以乘凉,可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停车难的问题。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结构简洁,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适于功能要求不高的农用车使用。
解决方案:
(一),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一)。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一)由举升系统,折合系统和自动控制平台系统构成。举升臂的升起,上臂和前臂的折合,平台的自动控制均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作为动力;利用铰链四杆机构增加举升臂的翻转角度,上臂和前臂的展开角度,自动控制平台的翻转角度;用多个圆环形水银开关和转轴相互配合实现对液压油缸的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对自动控制平台的自动控制,既简化了结构,增加了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简称为油缸。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由油缸1、2、3、4,伸缩臂5,上臂6,前臂7,平台8,转轴9、10构成(如图1)。油缸1、2、3各自由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或者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或者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控制。油缸4由一个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或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该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由两套电路控制,一套由两圆环形水银开关相互配合,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使平台保持水平,另一套由两圆环形水银开关相互配合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和倾倒方向设定开关共同完成平台的倾倒工作。两套电路的转换由安装在装在转轴9上两圆环形水银开关相互配合在转轴9转动的控制下来自动转换。另有一模式手动转换开关以便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转换完成倾倒工作。
平台8、转轴10、油缸4、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及其控制电路构成自动控制平台系统。在下面的说明中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简称换向阀。
1,圆环形水银开关
水银是电的良导体,当开关触点浸没其中时,电路联通;开关触点露出水银液面时电路断开。将容器设计成圆环形,上面刻有360度圆周角刻度,这样的设计使水银开关能够和转轴配合,在转轴转轴的转动下更稳定,更准确的控制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水银的量和/或通过转动容器调整触点和液面的圆心角,来调整电路接通或断开的时机以及需要的角度。在转轴的转动下完成通-断,断-通,通-断-通,断-通-断等普通开关不容易完成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安装调整都很方便,同时减少废弃开关水银对环境的污染。用两个或多个开关通过串联并联组合与转轴配合能完成各种逻辑功能的自动控制工作。
2,自动控制平台系统
自动控平台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水平模式即在举升臂举升的过程自动保持水平;一种为倾倒模式即举升臂在举升的过程中随时完成倾倒工作。两种模式的转换有两种方式:一种自动转换,即举升臂在最高和最低位置时由模式自动转换开关自动转换模式;在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由手动转换开关进行转换。
自动控制平台系统由平台8、转轴10、油缸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及其控制电路构成。平台8由两部分组成,由铰链连接,可以折合在一起。
控制油缸4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控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电路由水平模式控制开关(有圆环形水银开关k1、k2组合成,装于转轴10上),倾倒模式控制开关(由圆环形水银开关k3、k4组合成,装于转轴10上),模式自动转换开关(由圆环形水银开关k5、k6组合成,装于转轴9上),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7,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构成(如图2-a)。
自动控制平台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在举升过程中自动保持水平的工作模式即水平模式;一种倾倒模式。在由水平模式转向倾倒模式时,必须切断水平模式电路,因为无论向外倾倒还是向里倾倒,必然导致水平模式中另一个电磁铁控制开关的接通,致使两电磁铁均通电,不能实现倾倒。举升臂在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时由水平模式向倾倒模式的转换由安装在转轴9上的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完成。如果需要在举升的过程中倾倒货物,水平模式向倾倒模式转换由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7完成(如图2-a)。
在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油缸4在水平控制模式开关k1、k2的控制下使平台8自动保持水平。在举升臂举升(或降)到设定位置时,模式自动转换开关水银开关k5断开水平模式电路,同时水银开关k6接通倾倒模式电路,油缸4即按照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事先设定的倾倒方向自动倾倒货物。
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安装在转轴9上,图2-d为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与转轴9的断面图,其状态为举升臂未升起时的状态。水银开关k5断开、水银开关k6联通。
在这里水银开关k5的水银较少,少于容器的一半,而触点位于经过圆环圆心与液面平行的水平线上。因此转轴9逆时针翻转即举升臂升起时,水银开关k5即接通,当举升臂翻转180度,水银开关k5又露出液面,水银开关k5又断开。开关k5的作用是在举升臂举升(或降落)的过程中接通水平模式电路以便自动控制平台保持水平,在最高和最低位置断开水平模式电路以便完成倾倒工作和上臂与前臂的折合(如不断开水平模式电路则无法完成倾倒工作和上臂和前臂的折合工作)。
在这里水银开关k6的水银较多,多于容器的一半,而触点位于经过圆环圆心和液面平行的水平线上。因此转轴9逆时针翻转即举升臂升起时,水银开关k6即断开,当举升臂翻转180度,水银开关k6的触点没入液面,水银开关k6又接通。开关k6的作用是在举升臂升起(或降落)的过程中断开倾倒模式电路以便自动控制平台8保持水平,在最高和最低位置时接通倾倒模式电路以便倾倒模式完成倾倒工作和上臂与前臂的折合。
举升臂一升起(或降落)k5即接通,完成倾倒工作的平台8按水平模式工作,自动恢复水平位置。
水平控制开关k1、k2安装在转轴10上,图2-b为水平控制开关k1、k2与转轴10的断面图,其状态为平台水平时的状态。水银开关k1、k2均断开。举升臂升起时,平台8向里倾斜,同时液面浸没水银开关k2触点,油缸4活塞杆伸出,转轴10顺时针转动,平台8趋向水平。当水银开关k2断开时油缸4活塞杆伸出停止,平台8保持水平;当举升臂降落时平台8向外倾斜,同时液面浸没水银开关k1的触点,油缸4活塞杆缩回,转轴10逆时针转动,平台8趋向水平。当水银开关k1断开时油缸4活塞杆缩回停止,平台8保持水平。当举升臂升(或降)到设定位置时(即举升臂翻转180度左右),安装在转轴9上的模式自动转换开关的水银开关k5断开,同时接通水银开关k6,平台8即按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设定的倾倒方向自动完成倾倒工作。
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安装在转轴10上,图2-c为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与转轴10的断面图,其状态为平台水平时的状态。水银开关k3、k4触点均没入液面45度圆心角。当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接通8a时,油缸4的活塞杆缩回,转轴10逆时针转动,平台8向里翻转。当平台8向里翻转45度时水银开关k3断开,油缸4工作停止,倾倒完成;当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接通开关8b时,油缸4活塞杆伸出,转轴10顺时针转动,平台8向外翻转。当平台8向外翻转45度时,水银开关k4断开,油缸4工作停止,倾倒完成。在举升臂升起(或降落)的过程中,水银开关k5接通,油缸4即按水平控制模式工作,平台8即自动回到水平位置。
在举升臂升起或降落的过程中,如需倾倒货物,可以用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7断开7a接通7b,平台8即按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设定好的倾倒方向倾倒货物。倾倒工作完成后,只要断开开关7b接通开关7a,平台8即自动回到水平位置。
为了较准确的控制和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保护设备的安全,同时使操作更加简洁方便,可以在转轴9的一端安装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和三挡手动开关共同完成对举升臂的控制。关于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和控制电路将在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详细的介绍。
4,新型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的安装
如果车辆较长,整个装置安装在车厢下大梁的一侧。装置安装在车厢下面,穿过大梁的伸缩臂上。工作时,伸缩臂在油缸的作用下伸出;完成工作,举升臂折合后,整个装置在油缸的作用下缩回,便于车辆通行。如果车辆较短,则整个装置安装在车厢的尾部,空间较大,这样更容易装配。
(二),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由双作用液单活塞杆压油缸1、举升臂2、托举斗3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17构成(如图3)。
1,举升臂
举升臂由上臂4、前臂5、用上连臂销8、下连臂销9、联结在一起成“L”形(如图4)。拆下下连臂销上臂和前臂可以折合在一起。上臂和前臂的折合也可以用液压油缸来完成。拆下锁销12的销孔和销孔14用锁销锁合在一起,上臂和前臂即固定在一起。
托举斗整个安装在前臂5的前端。(如图4)上托板6和下托板7分别由两锁销固定,成“L”形。上托板6由锁销10、11固定在前臂5的内侧,拆下锁销10上托板6可以向后和前臂5折合在一起;下托板7由锁销12、13固定在前臂5的外侧,拆下锁销12下托板7可以向下向后翻转180和前臂折合在一起。带有销孔15的耳朵穿过托板的空洞用锁销穿过销孔15即可固定下托板7。
一只举升臂的上下托板铺上宽板即成为一个小的托举斗。同一运动轨迹的两只举升臂两上托板、两下托板分别用宽板连接起来则构成一个大的托举斗。
2,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由常合开关k9、k10,拨叉18、19,锁紧螺钉20、21,转盘22构成(如图5-b)。转盘22固定在转轴16上,拨叉18、19分别由锁紧螺钉20、21紧固在转盘22上,松开锁紧螺钉可以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可以较准确的控制和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保护设备的安全,同时使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由常合开关k9、k10、三挡手动开关k11(由开关11a和开关11b组合成)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构成(如图5-a)。
工作原理:
举升臂的升起。举升臂降到最低位置时,常合开关k9是断开的,常合开关k10是联通的。将三挡手动开关k11开关11b接通,油缸1的活塞杆伸出举升臂升起,同时开关k9闭合,为举升臂的降落提供了条件。当举升臂升到设定位置时拨叉18断开常合开关k10,油缸1工作停止,举升臂举升工作完成。
举升臂的降落。举升臂在最高位置时,常合开关k10是断开的,常合开关k9是联通的。将三挡手动开关k11开关11a接通,油缸1的活塞杆缩回举升臂降落,同时开关k10闭合,为举升臂的升起提供了条件。当举升臂降到设定位置时拨叉19断开常合开关k9,油缸1工作停止,举升臂降落工作完成。
在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开关k9、k10均闭合,通过三挡手动开关k11随时停止工作,随时升起举升臂,随时降落举升臂。
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取材方便,实现了远距离控制,适合对功能要求不高的农用车使用。
图1为: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一)结构原理简图。
图2-a为:自动控制平台油缸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图。
图2-b为:水平模式控制开关k1、k2和转轴10的断面图。
图2-c为: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和转轴10的断面图。
图2-d为: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和转轴9的断面图。
图3为: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结构原理简图。
图4为: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二)举升臂结构原理简图。
图5-a为举升臂升降油缸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图。
图5-b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结构原理简图。
Claims (4)
1.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方案一),①主要由伸缩臂(5)、上臂(6)、前臂(7)、转轴(9)、自动控制平台系统和3个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1、2、3、)构成;其特点:伸缩臂的伸缩,举升臂的升降,上臂和前臂的折合,分别由一个油缸控制;利用铰链四杆机构增加举升臂的反转角度;②自动控平台系统由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4)、转轴(10)、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水平模式控制开关(由圆环形水银开关k1、k2组合成),倾倒模式控制开关(由圆环形水银开关k3、k4组合成),模式自动转换开关(由圆环形水银开关k5、k6组合成),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7),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构成;其特点: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两套电路控制:一套由水平模式控制开关(k1、k2),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使平台保持水平;另一套由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和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共同完成平台的倾倒工作;两套电路的转换两种方式:一种由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在转轴(9)转动的控制下自动转换;一种由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9)手动控制,以便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随时转换模式。
2.自动控制平台系统,主要由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4)、转轴(10)、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水平模式控制开关(k1、k2),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7),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构成;其特点: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两套电路控制:一套由水平模式控制开关(k1、k2),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使平台保持水平;另一套由倾倒模式控制开关(k3、k4),在转轴(10)转动的控制下和倾倒方向设定开关(k8)共同完成平台的倾倒工作;两套电路的转换两种方式:一种由模式自动转换开关(k5、k6)在转轴(9)转动的控制下自动转换;一种由模式手动转换开关(k9)手动控制,以便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随时转换模式。
3.圆环形水银开关,主要由容器、容器中的水银、容器中的开关触点构成,其特点是容器呈圆环形;容器上刻有圆周角360度刻度;安装在转轴上在转轴转动的控制下可以对电路进行自动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水银的量和/或通过转动容器调整触点和液面的圆心角,来调整水银开关在转轴转动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的时机以及需要的角度;用两个或多个开关通过串联并联组合与转轴配合能完成多种逻辑功能的自动控制工作。
4.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由两常合开关(k9、k10),两拨叉(18、19),锁紧螺钉(20、21),转盘(22)和转轴(16)构成;其特点:两常合开关各自控制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一个电磁铁;在举升臂升起最高设定位置时,一个拨叉(18)断开一个常合开关(k10);在举升臂降落最低设定位置时,另一个拨叉(19)断开另一个常合开关(9);在升降的过程中两开关均联通;松开锁紧螺钉可以调整拨叉的位置从而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三挡手动开关一起组成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能较准确的控制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保护设备的安全(引用附图标记为方案二中的的附图标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9676XA CN102267675A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9676XA CN102267675A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7675A true CN102267675A (zh) | 2011-12-07 |
Family
ID=4505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9676XA Pending CN102267675A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67675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1241A (zh) * | 2011-12-19 | 2012-06-1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固定式拆臂装置 |
CN102825447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 |
CN104229671A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架车机自动纠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229672A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架车机自动纠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743467A (zh) * | 2015-04-09 | 2015-07-0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轮胎的举升装置 |
CN106347193A (zh) * | 2016-11-03 | 2017-01-25 | 河源市力王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起重升降装置 |
CN112744742A (zh) * | 2020-12-09 | 2021-05-04 | 安徽鸿腾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用作运输的叠合楼板翻转搬移设备 |
-
2010
- 2010-06-04 CN CN201010199676XA patent/CN1022676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1241A (zh) * | 2011-12-19 | 2012-06-1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固定式拆臂装置 |
CN102825447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 |
CN104229671A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架车机自动纠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229672A (zh) * | 2014-09-16 | 2014-12-24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架车机自动纠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743467A (zh) * | 2015-04-09 | 2015-07-0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轮胎的举升装置 |
CN106347193A (zh) * | 2016-11-03 | 2017-01-25 | 河源市力王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起重升降装置 |
CN112744742A (zh) * | 2020-12-09 | 2021-05-04 | 安徽鸿腾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用作运输的叠合楼板翻转搬移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7675A (zh) | 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 | |
CN201873495U (zh) | 高空作业车 | |
CN109928179B (zh) | 立式预制装配式箱涵辅助翻身装置 | |
CN101934998B (zh) | 伴随型自装卸电动叉车 | |
CN207404532U (zh) | 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 | |
CN201354305Y (zh) | 一种轻型液压吊车 | |
WO2021102923A1 (zh) | 集装箱侧面装载机 | |
CN104973521B (zh) | 特形物体起吊运输挂装车及其起吊挂装方法 | |
CN102862919A (zh) | 车载式塔吊 | |
CN102616674A (zh) | 一种折叠结构的吊臂 | |
CN111204665A (zh) | 一种转载车辆 | |
CN203486786U (zh) | 多档位电液两用汽车吊 | |
CN201842613U (zh) | 伴随型自装卸电动叉车 | |
CN211496818U (zh) | 集装箱侧面装载机 | |
CN108286350A (zh) | 助力臂式停车装置及其停车方法、助力臂式升降装置 | |
CN218320413U (zh) | 一种车载式吊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9677316B (zh) | 一种侧叉吊装道路清障车 | |
CN203529824U (zh) | 新能源驱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 |
CN101417629A (zh) | 铁路轨道用沥青砂浆灌注车 | |
CN203637814U (zh) | 汽车横向自动泊车装置 | |
CN101811462A (zh) | 新型车载液力举升式装卸器 | |
CN202575777U (zh) | 一种折叠结构的吊臂 | |
CN217230036U (zh) | 一种大型舰船集装化补给车 | |
CN114291748B (zh) | 一种大型舰船集装化补给车 | |
CN211594841U (zh) | 一种转载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