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2371A -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 Google Patents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2371A CN102262371A CN2010101931197A CN201010193119A CN102262371A CN 102262371 A CN102262371 A CN 102262371A CN 2010101931197 A CN2010101931197 A CN 2010101931197A CN 201010193119 A CN201010193119 A CN 201010193119A CN 102262371 A CN102262371 A CN 1022623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magnetic roller
- photosensitive drum
- magnetic
-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机、复印机领域,是一种新的显影方式。本发明的显影元件由压力辊[1]、磁辊[2]、控粉橡胶刀[3]、感光鼓[4]和充电辊[5]组成。工作过程中对压力辊[1]外加电压,磁辊[2]两端不加电压,墨粉在压力辊[1]和出粉刀[3]的双重作用下带有较高电量,所以显影极的墨粉可以克服磁辊磁芯的吸引力和磁辊与感光鼓的微小间隙而被感光鼓的静电潜像吸附,转移到感光鼓上显影。本发明是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具有可降低转动扭矩,减小核心组件的损伤,大大提高工作稳定性,可显著降低成本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的显影组件,特别涉及激光打印机的显影方式。
二、背景技术
现今,激光打印机的显影方式主要有两种,跳动式显影和接触式显影。首先,以惠普单组份磁性粉显影为例,跳动显影的工作原理如下:其显影装置采用磁辊,磁辊是由里面固定不动的磁芯棒和外面可转动的铝套筒组成。工作时墨粉由于受到磁场力作用吸附在铝套表面并随着铝套旋转而与刮板相切以产生摩擦使墨粉带电,刮刀采用橡胶材质。同时铝套借助两端的护套或护轮与感光鼓保持约0.30mm的距离。另外,磁辊铝套上加有一个交变的显影偏压,交流电压约为-800v~800v,直流电压约-600v。这个叠加的偏压使墨粉受到的电场力波动变化,当交流电压为负,电场力增大,使墨粉微粒可以克服磁辊中永久磁铁的吸引,跳过间隙而到感光鼓的静电潜像上去;当交流电压为正时,电场力减小,把可能未填充到静电潜像上的任何墨粉微粒拉回来,完成显影过程。由于碳粉能主动吸附到磁辊上,因此无需再增加装置往磁辊上送粉。相对而言,在接触式显影的激光打印机中,以三星为例通常有一个较大粉仓,内用搅拌架把墨粉边续不断地输给送粉辊,由于显影辊必须靠送粉辊连续转动把粉送到其上面,因此送粉辊多用有一定阻值的多孔材料做成。当给送粉辊施以约-500V的电压时,即能使墨粉感生出负电性。显影辊多为金属芯胶辊,有很大的体电阻,给其施以及-300V的电压时,供粉辊上的带电墨粉就会转移到相对电位高的显影辊上来。弹性金属刮刀与显影辊保持极小的间隙,它也被施以一个交变电压,可以在不断的振荡中使墨粉激活并将其刮成均匀的很薄的一层。经充电辊充电的感光鼓在曝光后图形区域会产生电位相对较高的静电潜像。在与显影辊接触过程中,墨粉会被吸附到感光鼓上电位较高的部分,静电潜像转变为可视的墨粉图像,同时显影辊被外加一个直流电压,把多余的墨粉吸附回显影辊,此即显影过程。这种显影方式要求感光鼓与显影辊直接接触,对感光鼓的损伤较大,转动扭矩也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显影方式,可用于激光打印机中改善接触式显影扭矩大等不足,同时能大幅降低成本。其具体内容是:
本发明由压力辊、显影磁辊、橡胶出粉刀、充电辊和感光鼓等组成。首先,压力辊在工作时被施以一定电压,可使与之相近的墨粉感应出相对应电性,保证被吸附到磁辊铝套上的碳粉带上足够的电量,碳粉随铝套转动到控粉橡胶刀位置,在橡胶刀的作用下碳粉会被刮成均匀的一层,同时由于摩擦也会增加碳粉带电量。带电量充足的墨粉在到达磁辊的显影极时由于强磁场的作用会形成磁穗增加碳粉高度,有利于碳粉跳到感光鼓表面,此时感光鼓上被充电辊均匀充上的电荷在激光照射下已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潜像区对应的碳粉在静电力作用下能克服磁辊的磁场力而吸附到感光鼓表面,非显影区碳粉则在磁场力和静电斥力共同作用下依然附在磁辊表面而不能到感光鼓表面,从而完成显影。
本发明的特征是显影磁辊和感光鼓非直接接触,且在磁辊铝套上不外加任何电压,磁辊下方有一支由弹性体制成的压力辊,在工作过程中对压力辊加以一定的电压,带电的压力辊也会使附近的墨粉感应出对应电荷,从而保证吸附到磁辊上的墨粉能带有较高的电量。控粉采用的是橡胶刮刀,它可以将磁辊表面墨粉刮成薄薄的均匀的一层,也可以与墨粉摩擦使其充分带电。
本发明的核心就是如何保证让碳粉带电充足而且均匀,以便在碳粉和感光鼓不直接接触、且碳粉不受任何外加电场力的情况下,在静电力和磁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显影。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避免显影元件与感光鼓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损害,转动轻便消除了核心组件工作时的磨损及较大的转动扭矩,大大提高稳定性,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本发明可用于三星,兄弟等一系列接触式显影激光打印机的改装中,。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激光打印机显影过程的简易原理图。
图中[1]表示压力辊,[2]表示显影磁辊,[3]表示控制出粉的橡胶刮刀,[4]表示感光鼓,[5]表示充电辊。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粉仓内的墨粉在搅拌架搅拌下到达压力辊[1]表面,压力辊[1]工作时的外加电压会使墨粉带上一定的电量。它们在距离显影磁辊[2]最近的位置被显影磁辊[2]的上粉极吸附,随磁辊的铝管旋转。在经过控粉橡胶刀[3]时墨粉被刮成很薄且均匀的一层,此外与橡胶刀[3]的摩擦也增大了其带电量,之后墨粉随套筒旋转到显影极。感光鼓[4]经充电辊[5]充电后获得较高的表面电位,曝光后会在图形部分形成不可见的静电潜像。磁辊[2]的显影极距离感光鼓[4]很近,此时显影极上的墨粉立粉高度较高,带电量也大,因此墨粉粒受到静电潜像的静电吸附力也大,可以克服磁辊[2]的吸引而转移到感光鼓[4]表面。至此完成显影工作过程。
Claims (8)
1.一种激光打印机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在显影过程中显影装置与感光鼓相离,该感光鼓由充电部件充电且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促使显影装置上的墨粉跳过显影装置与感光鼓之间间隙到感光鼓上的力是感光鼓上静电潜像区对带电墨粉的静电吸附力,而没有外加协助把粉推向感光鼓的电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显影装置采用磁辊,墨粉用磁性单组份粉或者磁性载体加碳粉方式,磁辊与感光鼓之间的间距在0-0.4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由于磁辊铝套上没有外加协助把粉推向感光鼓的电场力,因此碳粉必须带上足够电量才能跳过间隙,故在磁辊下面需加一条压力辊与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压力辊是由金属芯外面包裹一层或多层橡胶类的弹性体制成,压力辊与磁辊可接触也可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工作过程中对压力辊外加一个对应电压,使压力辊与磁辊间的碳粉充上一定的电量并以一定的方式吸附到磁辊表面,同时由于压力辊与磁辊对二者之间的碳粉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通过它们之间的碳粉可得到更高的摩擦带电量。以上两种因素可使碳粉带上足够的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为使以一定方式吸附到磁辊表面的碳粉能够均匀的被压力辊充上电,压力辊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孔,但也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对压力辊表面的要求,而且压力辊可转动也可不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相应的控粉刀采用橡胶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方式,其特征是,橡胶刀可以使磁辊表面的碳粉均匀,控制磁辊带粉量,同进可以使通过橡胶刀与磁辊之间的碳粉由于摩擦带上更多的电,但是由于磁辊无外加任何协助电压,因此碳粉不受任何外加的、指向磁辊表面的收粉电场力。鉴于此,磁辊表面的带粉量在满足显影需要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少,以避免产生底灰等其它问题。这一点与磁辊有外加电场的跳动显影方式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31197A CN102262371A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31197A CN102262371A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2371A true CN102262371A (zh) | 2011-11-30 |
Family
ID=4500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31197A Pending CN102262371A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62371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35437A1 (en) * | 2002-06-19 | 2003-12-25 | Canon Kabui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apparatus |
CN1629745A (zh) * | 2003-12-15 | 2005-06-2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728009A (zh) * | 2004-07-30 | 2006-02-01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CN1841228A (zh) * | 2005-03-31 | 2006-10-0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311843A (zh) * | 2007-05-25 | 2008-11-26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装置 |
CN101464649A (zh) * | 2007-12-21 | 2009-06-24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
2010
- 2010-05-28 CN CN2010101931197A patent/CN1022623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35437A1 (en) * | 2002-06-19 | 2003-12-25 | Canon Kabui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apparatus |
CN1629745A (zh) * | 2003-12-15 | 2005-06-22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728009A (zh) * | 2004-07-30 | 2006-02-01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CN1841228A (zh) * | 2005-03-31 | 2006-10-0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311843A (zh) * | 2007-05-25 | 2008-11-26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装置 |
CN101464649A (zh) * | 2007-12-21 | 2009-06-24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4016615A (ja) | デジタル印刷装置及びデジタル印刷プロセス | |
KR100730679B1 (ko) | 현상 장치,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JP200428006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H08202130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6301108A5 (zh) | ||
JP3822992B2 (ja) |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262371A (zh) | 激光打印机的新的显影方式 | |
CN201945808U (zh) | 一种接触式显影硒鼓的新显影装置 | |
JP4946491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1200561A (ja) | キヤリア回収装置 | |
CN206178344U (zh) |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5172946A (ja) |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0240015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9003082A5 (zh) | ||
JPH1026882A (ja) | 現像装置 | |
WO2013139059A1 (zh) | 一种显影装置 | |
JPS63106768A (ja) | 乾式現像装置 | |
JP2005215177A5 (zh) | ||
JP201700967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217224B2 (zh) | ||
JP4706442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170731A (ja) |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現像方法 | |
JP2528650B2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4246251A (ja)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516380Y2 (ja) | 現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