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2369B -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52369B CN102252369B CN2010101856270A CN201010185627A CN102252369B CN 102252369 B CN102252369 B CN 102252369B CN 2010101856270 A CN2010101856270 A CN 2010101856270A CN 201010185627 A CN201010185627 A CN 201010185627A CN 102252369 B CN102252369 B CN 102252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itioner
- electric heater
- setting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立式空调器,具有电加热器(5)和蒸发器(2),该蒸发器(2)竖直设置于空调器机柜中,蒸发器的水平横截面为U形结构,蒸发器(2)的高度设置为贯穿空调器机柜的整个内部空间;该电加热器(5)竖直安装在蒸发器(2)的U形结构围成的凹部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立式空调器中的去除电加热器(5)上积水的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将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与预设控制条件相比较;以及在检测到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加热器(5)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去除空调器中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利用蒸发器、加热器来使房间凉爽、温暖而使内部环境更适宜的设备。现有的立式空调器中,包括蒸发器和电加热器,其中,蒸发器为板状结构,竖直设置在空调器的机柜中,占据空调器机柜内部约一半的空间;而电加热器为多次弯转的蛇形管状,设置于蒸发器和出风口之间、距离出风口较近的位置。蒸发器的上述结构面积不够大,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相对不高。此外,当空调器不制热时,经过热交换的冷空气容易在散热片上凝结水珠。尤其在立式空调中,由于电加热器为竖直放置,积水更为严重。此外,由于电加热器位于距离出风口较近的位置,当空调器出风较大时,空气甚至能够将散热片上的水珠直接吹向空调使用者,这大大影响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和使用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立式空调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在上述立式空调器中的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具有电加热器和蒸发器,蒸发器竖直设置于空调器机柜中,蒸发器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电加热器竖直安装在蒸发器的U形结构围成的凹部中;电加热器为长方体形状,包括:支撑架,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部设有沿纵向的长形开孔;电加热器组件,沿纵向设置于支撑架的所述长形开孔中,其中,电加热器组件包括:电加热元件,包括发热体和设置在发热体两侧的折叠状散热片;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分别套设在电加热元件的上、下两端,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的长方形凹槽为两个,在支撑架上纵向顺次排列;电加热器组件为两个,分别沿纵向配合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个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立式空调器中的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将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与预设控制条件相比较;以及在检测到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加热器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
进一步地,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的步骤是在空调器进入制冷过程后,压缩机连续运行超过第一设定时间a后执行的,其中,该第一设定时间a为空调开启至稳定运行所需要的时间。
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空调依次按如下程序运行: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当室内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在使空调器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四设定时间d后,停止空调器室内机风叶电机。
进一步地,在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之后,还包括: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空调依次按如下程序运行:在空调器运行超过第二设定时间b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机管路温度,其中,第二设定时间b大于设定时间a;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机管路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温度T2时,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开启电加热器,在使空调器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三设定时间c后,开启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空调器恢复到用户设定的模式运行。
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被手动关机后,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开启电加热器,在使空调器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五设定时间e后,停止空调器室内机风叶电机。
进一步地,在开启所述电加热器之后,还包括,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该立式空调器中,蒸发器由现有技术中的板状结构改为横截面为U形的结构,大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进而增加了热交换效率。而将电加热器竖直安装在蒸发器的U形结构围成的凹部中,配合了蒸发器的结构,节省了空调器机柜内部的空间。
2.由于该去除立式空调器中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可以在空调器制冷的过程中,随时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并将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与预设控制条件相比较,进而在检测到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预设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加热器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以及停止空调器中相应的电机,并使风叶电机运行,从而能够使得电加热器的散热片上的积水及时蒸发以及由风叶电机吹出。这样就避免了电加热器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积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蒸发器中设置电加热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蒸发器中设置电加热器后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蒸发器中设置电加热器后的俯视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电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电加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电加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分解示意图;
图7a、图7b和图7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电加热元件的主视图、侧视图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立式空调器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蒸发器2为竖直设置,其为横截面是U形的半圆筒状结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其高度设置为贯穿整个空调器机柜的内部空间。这样,相对于现有的空调器中蒸发器2的平板形状和约为空调器内部空间的一半的高度,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蒸发器2的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增加,从而增大了热交换面积,进而增大了热交换效率。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加热器5竖直安装在蒸发器2的半圆筒状的、U形的结构围成的凹部中,而不是一般立式空调器中那样,为蛇形管状,所以配合了蒸发器2的结构,节省了空调器内部的空间。在图3中,其中A表示空调器中风道换热系统的进风方向,B表示出风方向。
图4和图5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电加热器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分解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发明中的电加热器5为长方体形状,由支撑架51和电加热器组件52组成。其中,支撑架51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部设有沿其纵向顺次排列的两个长形开孔;而电加热器组件52为两个,分别沿纵向设置于支撑架51的两个长形开孔中,进而通过支撑架51设置在蒸发器2的凹部中。可以看出,支撑架51上长形开孔分为两个,增加了空调器中可以安装的电加热器组件52的个数。从而有效增加了整个电加热器5的高度。在实践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该长形开孔及相应的电加热器组件52设为一个或其他个数。
如图6a和图6b所示,设置在电加热组件52由电加热元件522、上安装座521和下安装座523组成,其中上安装座521和下安装座523分别套设在电加热元件522的上下两端。这样,通过上安装座521和下安装座523与支撑架51的螺钉连接,整个电加热组件52就可以固定在支撑架上51,形成一体的电加热器5。
如图7a、7b和7c所示,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器中的电加热元件522的主视图、侧视图和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电加热元件522包括了发热体522a和设置在该发热体两侧的散热片522b,该散热片522b为折叠状,增大了散热的面积。
如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立式空调器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该流程图所示,在空调器开机,且四通阀不通电时,空调器进入制冷过程(四通阀为空调器制冷系统中转换冷媒的流路中顺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阀,当其不通电时,空调器进入制冷过程),在压缩机连续地运行第一设定时间a后,进入稳定地运行,此时空调器开始稳定地制冷。其中,第一设定时间a根据压缩机的工作情况来设定。
如流程图所示,在图右侧的一个流程中,可以看到,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在空调器进入稳定的制冷过程中(也就是四通阀不通电,压缩机连续运行a分钟以上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如果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则空调器保持原运行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由空调器控制程序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从而停止了继续制冷的过程,阻止了冷气在散热片522b上继续凝结水珠。然后使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以吹散散热片522b上的水珠,这时可以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避免将水珠直接吹向使用者。在使风叶电机继续运行第四设定时间d后,然后返回到检测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的步骤。其中,第四设定时间d根据空调在此流程中去除凝结水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
在流程图左侧的一个流程中,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在空调器进入稳定的制冷过程中(也就是四通阀不通电,压缩机连续运行a分钟以上之后),空调器运行超过第二设定时间b(第二设定时间b大于第一设定时间a)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机管路温度,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机管路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温度T2时,由空调器控制程序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并同时开启电加热器,从而停止了继续制冷的过程,阻止了冷气在散热片522b上继续凝结水珠并且通过加热加速了水的蒸发。然后使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以吹散散热片522b上的水珠,这时同样可以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避免将水珠直接吹响使用者。在使风叶电机继续运行第三设定时间c后,控制程序使空调器恢复原来正常的制冷工作过程。在使风叶电机继续运行第三设定时间c后,停止风叶电机,并使整机停止运行。其中,第三设定时间c根据空调在此流程中去除凝结水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
在流程图中间的一个流程中,可以看到,在空调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手动关机信号后,由空调器控制程序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并同时开启电加热器,从而停止了继续制冷的过程,阻止了冷气在散热片522b上继续凝结水珠并且通过加热加速了水的蒸发。然后使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以吹散散热片522b上的水珠,这时同样可以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避免将水珠直接吹响使用者。在使风叶电机继续运行第五设定时间e后,停止风叶电机,并使整机停止运行。其中,第五设定时间e根据空调在此流程中去除凝结水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
由上述流程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主要是在空调器进入制冷过程中,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将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与预设控制条件相比较;以及在检测到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预设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加热器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以及控制其他空调内部的部件,例如外机压缩机、风扇电机及出风口导风板的出风方向,从而达到阻止冷气继续在散热片522b上凝结水,加速散热片522b上水的蒸发,以及吹散水珠的功效,进而避免了散热片522b上的严重的水凝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立式空调器,具有电加热器(5)和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2)竖直设置于空调器机柜中,所述蒸发器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
所述电加热器(5)竖直安装在所述蒸发器(2)的U形结构围成的凹部中;
所述电加热器(5)为长方体形状,包括:
支撑架(51),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部设有沿纵向的长形开孔;
电加热器组件(52),沿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长形开孔中,所述电加热器组件(52)包括:
电加热元件(522),包括发热体(522a)和设置在所述发热体(522a)两侧的折叠状散热片(522b);
上安装座(521)和下安装座(523),分别套设在所述电加热元件(522)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支撑架(5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51)上的长形开孔为两个,在所述支撑架(51)上纵向顺次排列;
所述电加热器组件(52)为两个,分别沿纵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1)的两个所述长形开孔中。
3.一种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中的去除电加热器(5)上积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将检测到的运行状态与预设控制条件相比较;以及
在检测到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预设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加热器(5)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的步骤是在所述空调器进入制冷过程后,压缩机连续运行超过第一设定时间a后执行的,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间a为空调开启至稳定运行所需要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空调依次按如下程序运行: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
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
在使空调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四设定时间d后,继续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之后,还包括: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最低设定温度T时,空调依次按如下程序运行:
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超过第二设定时间b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机管路温度,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间b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a;
当检测到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管路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温度T2时,
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
开启所述电加热器(5),
在使空调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三设定时间c后,关闭所述电加热器(5),开启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空调器恢复到用户设定的模式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被手动关机后,
停止压缩机和外机风扇电机,
开启所述电加热器(5),
在使空调室内机风叶电机在低风档继续运行第五设定时间e后,停止空调室内机风叶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所述电加热器(5)之后,还包括,将空调器上的出风导风板调整至斜向上出风方向的极限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856270A CN102252369B (zh) | 2010-05-21 | 2010-05-21 |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856270A CN102252369B (zh) | 2010-05-21 | 2010-05-21 |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52369A CN102252369A (zh) | 2011-11-23 |
CN102252369B true CN102252369B (zh) | 2013-11-27 |
Family
ID=4497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856270A Active CN102252369B (zh) | 2010-05-21 | 2010-05-21 |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523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8456B (zh) * | 2013-02-05 | 2017-12-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633838B (zh) * | 2013-11-14 | 2017-11-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空调内机开机时滴水的控制方法 |
CN104180564A (zh) * | 2014-09-11 | 2014-1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换热器 |
CN104936320B (zh) * | 2015-05-15 | 2018-02-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辅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004105A (zh) * | 2015-07-23 | 2015-10-28 | 柳州力通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电动空调散热制冷蒸发器芯体 |
CN105928141A (zh) * | 2016-04-27 | 2016-09-0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6123288A (zh) * | 2016-08-17 | 2016-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 |
DE102017214941A1 (de) | 2017-08-25 | 2019-02-28 | Dometic Sweden Ab | Freizeitfahrzeug, Kühlvorrichtung, Steuer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Kühlvorrichtung |
WO2019082168A1 (en) | 2017-10-27 | 2019-05-02 | Dometic Sweden Ab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S IN A RECREATIONAL VEHICLE |
CN108151245B (zh) * | 2017-11-14 | 2020-0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848908B (zh) * | 2019-11-28 | 2021-05-1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吹水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与空调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1095A (zh) * | 1997-12-17 | 1999-06-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在冷却模式期除湿作干燥运行的方法及装置的空调器 |
CN2372599Y (zh) * | 1999-04-02 | 2000-04-05 | 海尔集团公司 | 辅助加热的空调室内机 |
CN2420542Y (zh) * | 2000-03-18 | 2001-02-21 |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2480753Y (zh) * | 2001-03-29 | 2002-03-06 | 陈虎 | 可前后两面进出风的空调室内机 |
CN2489536Y (zh) * | 2001-07-18 | 2002-05-01 | 张广全 | Ptc发热器 |
JP2004225934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740670A (zh) * | 2004-08-24 | 2006-03-0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 |
CN101033880A (zh) * | 2007-03-30 | 2007-09-12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01109546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JP5001839B2 (ja) * | 2004-08-27 | 2012-08-15 | プジョー・シトロエン・オトモビル・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 渋滞の場合に車両の熱機関の自動停止指令を禁止す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839A (ja) * | 1991-06-21 | 1993-01-08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CN2784792Y (zh) * | 2005-03-21 | 2006-05-31 |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101644462A (zh) * | 2008-08-08 | 2010-02-1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 |
-
2010
- 2010-05-21 CN CN2010101856270A patent/CN102252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1095A (zh) * | 1997-12-17 | 1999-06-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在冷却模式期除湿作干燥运行的方法及装置的空调器 |
CN2372599Y (zh) * | 1999-04-02 | 2000-04-05 | 海尔集团公司 | 辅助加热的空调室内机 |
CN2420542Y (zh) * | 2000-03-18 | 2001-02-21 |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2480753Y (zh) * | 2001-03-29 | 2002-03-06 | 陈虎 | 可前后两面进出风的空调室内机 |
CN2489536Y (zh) * | 2001-07-18 | 2002-05-01 | 张广全 | Ptc发热器 |
JP2004225934A (ja) * | 2003-01-20 | 2004-08-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1740670A (zh) * | 2004-08-24 | 2006-03-0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 |
JP5001839B2 (ja) * | 2004-08-27 | 2012-08-15 | プジョー・シトロエン・オトモビル・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 渋滞の場合に車両の熱機関の自動停止指令を禁止する方法 |
CN101109546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1033880A (zh) * | 2007-03-30 | 2007-09-12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52369A (zh) | 2011-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52369B (zh) | 立式空调器及用于在其中去除电加热器上积水的方法 | |
CN100501252C (zh) | 一种移动式空调 | |
CN104197431B (zh) | 空调的室外机 | |
US9664461B2 (en) | Multi-poise condensate drain pan | |
US9746197B2 (en) | Bathroom air-conditioner | |
CN102645057A (zh) | 多联式空调机组制热时的回油方法 | |
CN109891161B (zh) | 空调 | |
EP3150928B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EP2835589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8758864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除霜方法 | |
CN101307933A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温度传感器固定结构 | |
CN102597647B (zh) | 空调机 | |
CN105509149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EP2325581A3 (en) | Air conditioner | |
JP2008145040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2141282A (zh) | 空调器的制热方法 | |
CN205227550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US20240183593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9539386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防冻结除霜装置 | |
CN21744180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1749791A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电线固定结构 | |
CN21286997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467850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101858632A (zh) | 空调器不停机下四通阀除霜备份方法 | |
CN201103962Y (zh) | 移动式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