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6882A -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6882A CN102226882A CN2011101354917A CN201110135491A CN102226882A CN 102226882 A CN102226882 A CN 102226882A CN 2011101354917 A CN2011101354917 A CN 2011101354917A CN 201110135491 A CN201110135491 A CN 201110135491A CN 102226882 A CN102226882 A CN 1022268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word
- code
- positive
- charac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在一种新的数学概念“正负杂合数理论”的指导下,将118个汉字常用部件编成汉字的正、负一码部件表,表中所用的20个正负数字(0-9)、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输入领域。
二、背景技术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汉字的方块形式是平面的、又因为汉字有形音义相辅相成,所以从思维角度来讲,汉字又是立体的。平面的或立体的文字储存的信息量大,汉字形音义结合可促进入的立体思维,能全面开发人的智商。汉字是中华民族共同完成的重大发明。汉字的优点是突出的,其缺点也是突出的。由于汉字的字数多,有些字的笔画多、形体多,字体结构复杂,这就造成了汉字难学、难查、难输入。要保留汉字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汉字编码必须走数字化的道路。给汉字编数码并不难,难的是要使其数码有理据,让人们记得住。电报码、区位码都是人为编的流水数码,没有理据,只靠死背硬记,不便于普及使用。本发明人发明的“正负杂合数”理论及其运算方法,在数学领域中有所应用,把这种“正负杂合数”的表示形式用于汉字编码,可以使汉字易学、易查、易输入。
三、发明内容
为了使汉字部件的正负数码有理据、好记忆,就要抓住汉字“象形”这个特点,找出汉字部件与各种数字之间的象形对应关系。例如:汉字部件“口”的象形结构特点是一个封闭框,部件“口”与数字“0”为近形,取其数码为0;部件“冂、凵、匚、”是“口”缺了一条边(缺口框),是“口”的变形,取其数码为部件“四(罒)”取其数码为4;部件“目”是部件“罒”的倒形,取其数码为部件“八”取其数码为8;部件“丷”是“八”的反形,取其数码为......从上述例子看出构成汉字的各种部件之间的圆与缺、正与反、左与右、上与下、横与竖、撇与捺、主与辅、形与音的各种关系可以用正负数码表示出来。
为了扩大数字与汉字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流面,就要扩大数字的来源。将中外表示数字“0-9”的四种方式罗列出来,然后从中寻找各种形式的数字与某些汉字部件在形态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表示数字“0-9”的四种方式:
1.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2.中国小写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3.中国大写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
在上面表示数字“0-9”的四种方式中,下方打有横线的数字一共20个,这些数字有的本身就是汉字的一个部件,有的与汉字的某个部件为同形或反形。
我们首先把与数字同形或近形的汉字部件,取其数码为“正数一码部件”,由此找出“0-9”十组“正数一码部件”;然后再找出与“正数一码部件”为反形、倒形或变形的部件,取其数码为“负数一码部件”,由此找出十组“负数一码部件”,下面举例说明:
(1)部件“口”的象形结构特点是一个封口框,由于部件“口”与数字“0”为近形,所以取部件“口”的数码为0。
(3)部件“二”,取其数码为2。
部件撇“丿”是阿拉伯数字“2”的腰部(即“2”去头去尾),“丿”的数码为2。
(4)部件“三(氵)”,取它们的数码为3。
部件“了”与数字“3”近形,取其数码为3。
(5)部件“四(罒)”,取其数码为4。
部件“目”是部件“四(罒)”的倒形,取“目”的数码为
两个直笔交叉(即“直笔叉”)的部件“ㄨ(十、)”,在古代记数法中代表数字“4”,取它们的数码为4。
(7)部件“亠”在古代记数法中代表数字“6”,取其数码为6。
(10)部件“九”的数码为9。
四、附图说明
采用通用电脑,将20个正负数码和6个英文字母代码分布在通用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上,各键重新标识如附图(键盘安排图)。
(一)电脑键盘26个键位的安排
把十个负数码分别安排在键盘第一排“Q-P”键上,把“1-9”九个正数码分别安排在键盘第二排“A-L”键上,把“0”安排在第三排“M”键上。这样使本输入法中的“数码”分别与键盘上方的“数字键”上下对应起来,有利于记忆和盲打。
将使用频率高、又是常用部件的5个字:言(讠)、木、土(士)、日、金(钅),分别安排在键盘第三排的“Z、X、C、B、N”5个键上。“V”键为补充码(见说明书附图)。
安排“言(讠)、木、土(士)、日、金(钅)”,这5个字(也是常用部件)的英文代码分别在5个键上,也是有一定象形理据的。“日”与其代码“B”是近形;“言(讠)”与其代码“Z”是近形;“木”的英文为代码“X”,“X”象个木叉子;“土”的英文代码为“C”,“C”是个半圆,有个缺口,象一个土洞;“金(钅)”的英文代码为“N”;“N”象一条弯曲的金条。
(二)补充码“V”的使用方法
本输入法规定每个单字(或词组)取1-5码。当某些单字(或词组)在取完全部的数码(1-4码),后面没有数码可取,而此时又出现重码时,可以使用补充码“V”来区别,并可以连续使用补充码“V”来区别。
【例】只:0 8 囚:0 8 V 叭:0 8 V V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单字的取码方法
1.笔画、一码部件、单字、独体字、合体字的新概念
(1)笔画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
(2)一码部件是笔画的组合,由某些笔画组合而成的部件,只取一码,这种部件叫做一码部件,也叫做末级部件。
本输入法规定的一码部件一共有118个,具体见下面的“一码部件表”。
(3)单字、独体字、合体字
单字是一个个单独的汉字,单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是由一个一码部件构成的汉字,也叫做一码字。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码部件组成的汉字,也叫做多码字。
2.单字取码的基本方法
(1)每字取1-5码,按笔顺找到笔画多的一码部件,即“取大不取小”。
(2)先笔部件优先。
有少量的字当中,某一个一码部件的笔顺不连贯,即其头尾笔画之间插有其它笔画或部件,为了一码部件的完整性、直观性,也为了减少数码,我们采取先笔部件优先的原则。
(3)能取部件相接,不取部件相交。
3.我们将汉字分成左右型和非左右型两类,采取两种不同的取码方法。
(1)左右型字: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在汉字中,左右型字占多数,而且其形音义组合的特点十分有理据,极容易将其拆分成两部分。我们首先找到左右型字的第一条贯穿上下的竖拆分线(分界线),然后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
【例】
左右型字的取码方法:首先将左右型字分成左右两部分,然后左部取前两码(只有一码的,取一码),右部取前1-4码,每字取1-5码(不足5码的,必要时可取补充码“V”)。
【例】
(2)非左右型字:除左右型字以外的其它汉字。非左右型字包括上下型字、全包型字半包型字等。
【例】曼、圆、离、辱、唇、磨、魁、坐、芈、噩、戢、藁、爨
非左右型字结构的共同特点是:找不到贯穿上下的竖拆分线。利用这个特点,将它们与左右型字区分开来。非左右型字的拆分线为横线或各种各样的曲线,比较复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非左右型字根本找不到它的拆分线,为此我们对非左右型字采取不拆分直接取码的方式。
非左右型字的取码方法:按笔顺并兼顾先笔部件优先。取前三码和最后一码(前三后末),共取4码。必要时,可接着取补充码“V”,每字取1-5码。也就是说,当一个非左右型字只有1-4码时,连续取码;当一个非左右型字有5码或5码以上时,跳跃取码。
【例】(从上至下)
(二)一码部件详细列表
列表分四步进行。首先找出与中外表示数字的四种方式里的某一个数字为同形或近形的汉字部件作为正一码主形部件;再找出与正一码主形部件为近形或同源的汉字部件作为正一码附形部件,即列表中“()”里的部件;接着找出与正一码部件为反形、倒形或变形的汉字部件作为负一码主形部件;最后找出与负一码主形部件为近形或同源的部件作为负一码附形部件,即列表中“()”里的部件,一码部件一共有118个。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注:“的”字是使用率最高的单字,所以只取其第一数码2,其余数码舍去。
【例】(从上至下)
注:由于正一码部件“三”和“了”找不到与其反形、倒形或变形的部件,所以用几个三笔的部件作为的部件。其中“山”与数字“3”近音,汉字是以形为主、音为辅的,所以“山”和“彐(倒山)”的数码为“丬、”这三个部件记住下面三个字的有关部分,“羊将有病”,将四个部件连起来就是“山羊将有病”。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1.相交部件:两个一码部件之间出现笔画相交,只产生一个相交点,这两个相交的一码部件称为相交合体部件,简称相交部件。
相交相部件的取码方法:按笔顺、先笔部件优先的顺序分别取码。
【例】(从上至下)
2.相插部件:笔画相交或一码部件之间的相交,并且出现一笔贯穿两笔或两笔以上(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交点)的现象叫做相插。参加相插的笔画或部件一起总称为相插部件。例如:扌,丰,串,申,艹,卅,册......
相插部件分为两种,“竖插部件和偏左插部件”与“横插部件和偏右插部件”,其具体分类和取码方法如下:
③相插部件的取码方法:如果一个相插部件就是一个完整的单字时(如,丰、中、事、册、电),整个相插部件(单字)先取数码5然后再顺取被插部件的数码;如果相插部件与其它部件组成合体字时(如,拒、束、伟、删、泄、戈),整个相插部件只取一码5其它部件按规则取码。
【例1】(从上至下)
【例2】(从上至下)
3.双插部件:竖插部件(或偏左插部件)的右边还有一个竖笔穿过被插部件。如:井、弗、曲......双插部件的第一插部件取5第二插的笔画或部件只能取它的自身数码。
【例】
由于“我”字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字,所以“我”只取前两码:
我:2 5 牛:2 5 V 手:2 5 V V
4.“甲、里、果、由、申”等字的取码方法,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取码方法,一种是按部件“口”与其它部件相交来取码,另一种是按部件“日”与其它部件相插来取码。为了使取码方法具有唯一性,我们规定,如果相交笔画未贯穿部件“口”的头部,按“口”与其它部件相交来取码,如果相交笔画贯穿了部件“口”的头部,则按部件“日”与其它部件相插来取码。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记忆方法是:一场大雨下七天。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例】(从上至下)
6个英文字母代码“Z、X、C、V、B、N”:
【例1】(从上至下)
【例2】(从上至下)
【例3】(从上至下)
【例4】(从上至下)
【例5】(从上至下)
(三)词组的取码方法
基本方法:每个词组取2-5码,不足5码,必要时可取补充码“V”。在词组中,各字的取码方法与其在单字时一致。
1.两字词组:第一个字取前两个数码,第二个字取1-3码;如果第一个字只有一个数码,就只取其数码,而第二个字可取1-4码。
【例】(从上至下)
2.三字词组:第一个字取前两码(只有一个数码,就只取其数码),第二个字只取第一码,第三个字取1-3码。
【例】(从上至下)
3.四字(或四字以上)词组:前三个字各取其第一码,最后一个字取其1-2码。
【例】(从上至下)
(四)“汉字正负数码”的特点及其应用之分析
1.特点
前面已将正负数一码部件分别列出10个表格,这是为了初学者了解每一个一码部件与其数字代码之间的象形对应关系,并通过一些常用字的取码练习,逐步记住各个一码部件的数字代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10个表格归纳在一起,制作一张“汉字正负数一码总表”。总表中一共有一码部件118个(包括6个英文字母代码部件和112个正负数码部件):其中与数字同形或近形的正数主形部件20个,与正数主形部件近形或同源的正数附形部件35个,即括号里的部件;与正数主形部件为反形、倒形或变形的负数主形部件18个,与负数主形部件近形或同源的负数附形部件39个,即括号里的部件。要记住20个正数主形部件并不难,这20个部件中有12个属于“一个数字就是一个汉字部件”,其中9个是中国小写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3个是中国古代记数法“ㄨ(4)、(5)、亠(6)”,剩下8个正数主形部件有的与数字近形,有的与数字部分近形,比如部件“口”与数字“0”近形,部件“了”与数字“3”近形。
记住了这20个正数主形部件,再按顺序去理解记忆另外三种一码部件的数码,就会变得简单容易了,最后把握住左右型字和非左右型字的取码方法,这样就能做到见字而知其数码了。
2.应用
根据字的正负数码,由小到大排列成序(字序),编成汉字正负数码字典和电子辞典,这种字典和辞典查字十分简便,以每个字的正负数码为依据,就可以直接去查到想查的字。不需要象音序法那样,先弄清楚字的读音,而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就无从下手;也不需要象部首法那样,先要数清部首的笔画数,找到部首后,再数部首以外的笔画数;更不需要象笔画法那样,先要看数笔画数还要看笔形,十分的繁琐。音序法和笔画法把形义同旁、同部首的字分布得很零乱、不集中,使汉字难学、难查、难输入。部首法比较适合汉字的特点,但目前现有的各种部首法字典极不统一,立部、归部各行其是:有的立部500多个、有的立部200个左右;归部也不规范,有的部首要查字的上方、有的要查字的左上方、有的要查字的下方,有的字归入几个部,同部的字的先后排列次序也缺乏严格的标准;查字要数两次笔画。
国家年语委1997年公布的《汉字基础部件表》中有560个基础部件(末级部件),这么多的基础部件,又没有理据,确实很难去记忆。国家语委1997年编制《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一书中,列出7000个汉字的笔顺,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序号“1、2、3、4、5”表示,要查一个字的笔顺首先要数字的笔画数,然后要看笔形才知道它的序号,一般人是对某个字的笔顺不明确才要去查这个字的,如果笔顺不对,序号就不对,就很难找到要查的字,特别是笔画数有几十画的字,要查它就要看几十个数字,只要有一个笔画顺序不正确,就很难找到要查的字,查字成了费事、费时、又无奈的事。
用本发明“正负数码”方法编制的“正负数码字典”和“电子辞典”,做到了定量、定性、定位。正负数一码部件有112个,加上6个英文字母代码,一码部件共有118个。我们给国家语委编定的7000个常用字、通用字编码,每个字取1-5码,没有一个重码,所以做到了每一个字有唯一的位置,而且1-4码字占95%以上。我们全部按笔顺取码,做到了归部的规范,由于正负数码是由小到大的排列,使同旁、同首的字群集中在一起,做到了形序和义序的统一,十分有利于学字、认字、查字、打字。比如,偏旁为“月”的字群一共有130个左右,它们都是用来表示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脑:2 6 4、脸:2 8 1、腮、肢、膀、胸、脯、肺、腰、肝、胆、脾、肠、股、脚、肤......偏旁为“足”的字群用来表示人脚的动作;偏旁为“扌(5)”的字群用来表示人手的动作;部首为“艹”的字群用来表示花草;偏旁为“米”的字群用来表示粮食及其制品;偏旁为“贝”的字群用来表示与钱财有关的事;偏旁为“纟”的字群用来表示纺织制作和纺织制品......
由于正负数一码部件与其代码有象形对应关系,使字的编码有了理据,不用死背硬记,经过短期学习,就可以做到见字而知其数码,对一些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也能快速取码查字、打字。现在从国家语委公布的7000个常用字、通用字中选一些出来,给它们编码。
【例】(从上至下)
用正负数码也可以给繁体字编码:
【例】
总之,利用正负数码的字序编码,将汉字和词组编制成各种字库软件,将广泛用于电脑输入、手机输入、手写输入、扫描输入,做到了工具书、汉字的检索与电脑输入的统一,做到了认字、记字、写字、查字、打字的统一,这有利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外国人学习汉字、汉语、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走向世界。
Claims (2)
1.一种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包括:
0:口,凸,凹,
2:二,丿,的,
3:三,氵,了,ㄋ,
Z:讠,X:木,C:土,B:日,N:钅,V:补充码;
补充码V的使用方法:每个单字或每个词组取1-5码,当单字或词组取1-4码,出现重码时,可以加补充码V加以区别;
(2)采用通用电脑,将正负数码输入法使用的20个正负数字和5个一码部分,及一个补充码分布在通用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上,各键位重新标识如下:把十个负数分别安排在键盘第一排“Q-P”键上,把“1-9”九个正数分别安排在键盘第二排“A-L”键上,把“0”安排在第三排的“M”键上,把五个一码部件“讠,木、土、日、钅”分别安排在在键盘第二排“Z、X、C、B、N”键上,补充码安排在键盘第三排的“V”键上;
(3)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方法
a.单字的输入方法:
左右型字的输入方法是:先找到左右型字的贯穿其上下的第一条竖拆分线,以第一条竖拆分线为界,将左右型字拆分成左右两部分,然后左部取前两码,右部取前1-3码,若有重码,可以加补充码V,一共取1-5码;
非左右型字的输入方法是:取前三码和最后一码,若有重码,可以加补充码V,一共取1-5码;
b.词组的输入方法:
两字词组:第一个字取其前两码,第二个字取其前1-3码,若有重码,可以加补充码V,一共取2-5码;
三字词组:第一个字取其前两码,第二个字取其第一码,第三个字取其前1-2码,若有重码,可以加补充码V,一共取2-5码;
四字和四字以上的词组:前三个字各取其第一码,最后一个字取其前1-2码,若有重码,可以加补充码V,一共取2-5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数码输入法,其特征在于这种输入法可以应用于手写输入、手机输入和扫描输入;手写输入是用电脑笔在写字板上书写要输入的字或词组的数码,也可以书写与数码相关的部件或完整的字,然后电脑通过正负数码部件识别系统,将书写的数码或部件或完整的字转换成标准汉字;手机输入是在手机内设置正负数码部件识别系统,然后利用手机的十个数字键“0-9”作为正负数码键,当按一下手机数字键,代表正数码,当连按两下手机数字键,则代表负数码;如果手机上设置了手写板面和手写笔,同样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手写输入;扫描输入是将纸上的文字,经过扫描后,送入电脑,电脑通过正负数码部件识别系统,将纸上的字、词组转换成标准的汉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354917A CN102226882A (zh) | 2011-05-25 | 2011-05-25 |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354917A CN102226882A (zh) | 2011-05-25 | 2011-05-25 |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6882A true CN102226882A (zh) | 2011-10-26 |
Family
ID=44807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354917A Pending CN102226882A (zh) | 2011-05-25 | 2011-05-25 |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26882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420A (zh) * | 1998-09-21 | 1999-06-23 | 何志东 | 汉字正负单数部首周期表及部首数码输入法 |
CN1225463A (zh) * | 1999-01-28 | 1999-08-11 | 何志东 | 汉字正负数码输入法 |
CN101303625A (zh) * | 2008-07-04 | 2008-11-12 | 上海埃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五笔输入组词方法 |
-
2011
- 2011-05-25 CN CN2011101354917A patent/CN10222688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420A (zh) * | 1998-09-21 | 1999-06-23 | 何志东 | 汉字正负单数部首周期表及部首数码输入法 |
CN1225463A (zh) * | 1999-01-28 | 1999-08-11 | 何志东 | 汉字正负数码输入法 |
CN101303625A (zh) * | 2008-07-04 | 2008-11-12 | 上海埃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五笔输入组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58C (zh) | 五笔二维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03616960A (zh) | 六元音字母双拼输入法 | |
CN102053719B (zh) | 华文汉字输入法 | |
WO2005121993A1 (fr) | Systeme d'application d'apprentissage du chinois multidimensionnel | |
CN103207684A (zh) | 音素字母双拼输入法 | |
CN102226882A (zh) | 汉字简易正负数码输入法 | |
CN101957664B (zh) | 汉字输入与汉字识字教学相整合方法 | |
CN102750002A (zh) | 数码汉字输入法 | |
Tian et al. | A study on the typeface design method of Han characters imitated Tangut | |
CN101572027A (zh) | 习字格 | |
CN103777771B (zh) | 易捷速录系列输入方法 | |
Hu | Coding Design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nput Method Based on “ZhongHuaZiKu” Database | |
CN103970287A (zh) | 字组字中文输入法及其字根键盘 | |
CN105278697B (zh) | 组合式双拼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
Wang | A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 |
CN111459296B (zh) | 形拼意汉字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0511112C (zh) | 汉字拉丁式五笔输入法 | |
Liu et al. | The application of Korean language and slang corpus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 |
CN201456607U (zh) | 一种习字本 | |
CN100568162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4133560B (zh) | 组合式双笔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01086687A (zh) | 一种首末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542591A (zh) | 汉语拼音仿真输入法 | |
CN105204657B (zh) | 组合式拼音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
Wang |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ode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Cul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He Zhi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He Zhid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