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24761B -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761B
CN102224761B CN201080003261.9A CN201080003261A CN102224761B CN 102224761 B CN102224761 B CN 102224761B CN 201080003261 A CN201080003261 A CN 201080003261A CN 102224761 B CN102224761 B CN 102224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ofdm
group
keynote
conve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32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761A (zh
Inventor
维沙肯·波南巴勒姆
洪崑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其中,用于传送器的方法,首先,已编码以及已交错比特序列解复用为多个比特流。每个比特流映射为正交调幅控制(QAM)符号序列,其中QAM符号序列分组为不重迭的QAM符号集合。然后对QAM符号实施酉变换,以产生多组复数信号。最后,基于基调映射信息多个信号动态映射到子载波组,用以提高链路效能。基调映射信息从与每个OFDM子载波有关的信息中得到,与每个OFDM子载波有关的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依据基调映射信息均衡OFDM子载波组,其中,基调映射信息例如每一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本发明提供的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可以提高信道链路的整体效能。

Description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依35U.S.C.§119要求如下申请的优先权:2009年12月28日递交的申请号为61/290,409,标题为“Dynamic Tone Grouping Method for Multi-Carrier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in OFDM”的美国临时案;2009年12月30日递交的申请号为61/290,971,标题为“OFDM Transmission with Dynamic Tone GroupScheme Using Reduced Signaling Overhead”的美国临时案。在此合并参考这些申请案的申请标的。
本发明所揭示实施例一般设计传送器(transmitter)和接收器(receiver)设计,更具体地,有关于OFDM系统中用于多载波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MC-QAM)的动态基调载波分组(Dynamic Tone Grouping,DTG)。
背景技术
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即为熟知的宽带衰落(Wideband fading),显著地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输出(throughput)以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当数据从传送器经由无线传播信道(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传送到接收器,接收机为了修复(recover)所传送数据,需将无线传播信道引入的衰落效应均衡(equalized)。正交频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广泛地用在现代通信中,因为其对于宽带衰落自身具有固有的(inherent)鲁棒性(robustness)。OFDM有效地将宽带(bandwidth)信道转换为一组窄频的子信道(sub-channel),该一组窄频的子信道用于传送数据。这些子信道,也称之为子载波(sub-carrier),经受窄频衰落。窄频衰落的均衡大致上需要比较低的计算复杂性。对于OFDM而言,由于多径衰落的存在,每个子载波通常承受不同程度的衰落。因此不同子载波上传送的数据有不同的接收可靠度。例如,在较高衰落(即,attenuation)的子载波上接收的数据相对较低衰落的子载波上接收的数据更容易出错。
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利用子载波信道质量(quality)的差异(disparity)达到数据保护的目的。传送器在将数据映射到OFDM子载波上之前,会将数据经由信道编码的保护。接收器在实施OFDM解调制之后,使用信道解码器来恢复信息。软解码器(soft decoder)能够处理所接收信号可靠性值,因此可以考虑到对应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的可靠程度。信道编码结合软判决(soft decision)解码在OFDM系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仅提供了编码增益,也利用了频域多样性(diversity),因此可以提供多样性增益(diversity gain)。
除了信道编码之外,多样性增益可以经由使用多样性技术而得到更好的效益。OFDM系统中简单且有效的获取频率多样性增益的方法是利用多载波正交幅度调制MC-QAM。在基于MC-QAM的OFDM系统,一组QAM符号经由转换,然后映射到一组对应的OFDM子载波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传统的OFDM不同,传统的OFDM系统中独立的QAM符号映射为独立的OFDM子载波。由于MC-QAM调制器变换(transform)多组QAM符号,因此即便在一组子载波中的一个子载波经由严重的信道衰落,MC-QAM解码器仍旧可以恢复所传送的QAM符号。
图1(现有技术)为传统的OFDM系统10中的传送器11以及接收器12的方块示意图。典型的OFDM传送器11的主要功能方块包含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DE-MUX)、多个信道编码器(channel encoder)、多个QAM映射器(mapper)、交错器(interleaver)以及反快速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以及循环前缀插入(Cyclic Prefix,CP,insertion)方块。在传送器一端,输入数据14(例如,比特序列)被解复用器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并行比特流。每个比特流由多个信道编码器的每一个编码为不同的编码区块。每个已编码比特流然后由多个QAM映射器中的每一个映射为QAM符号星座图(constellation)点,形成QAM符号流。属于不同编码区块的QAM符号然后由交错器进行交错。最后,使用IFFT以及CP插入,以由无线传播信道13对数据信号15进行传送。
对应OFDM接收器12的主要功能方块包含CP移除&FFT方块、解交错器、多个QAM解映射器、多个信道解码器以及复用器(MUX)。在接收端,从所接收数据信号16中移除CP,然后进行FFT。然后由解交错器将信号解交错为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区块的一个或者多个流。每个流由多个QAM解映射器中的每一个进行解映射,然后由多个信道解码器中的每一个进行解码。最后,一个或者多个流复用为输出比特的序列,作为复用器的输出数据17。
在传统的OFDM系统10中,无线传播信道13包含一组子载波,QAM符号中的每一个为基于一些固定的或者预先设定规则映射到对应子载波。尽管如此,因为自适应或者动态映射规则在计算复杂性和信令开销方面,边际附加成本(marginal additional cost)上,提高了信道链路的整体效能,所以还是需要自适应或者动态映射规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包含:(a)将比特序列解复用为M个比特流,其中每一比特流长度为Q;(b)根据2Q星座样式,将每一Q-长度比特流映射到星座点,以及确定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其中,K以及L为整数,以及M=KL;(c)对该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实施酉变换,以得到L个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以及(d)将该L个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映射到L个OFDM子载波的K个组,其中,基于基调映射信息,所述OFDM子载波组的至少一些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为动态选择所形成,其中,(a)至(d)由无线OFDM系统中该传送器实施。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用在无线OFDM系统中,该传送器包含:QAM映射器,该QAM映射器将每一Q长度比特流,根据2Q星座样式映射为星座点,其中,该QAM映射器也确定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其中,K以及L为整数,以及M=KL为比特流的全部数量;酉预编码器,该酉预编码器对该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实施酉变换,以变换为L多个信号的K个集合;以及基调映射器,该基调映射器将该L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映射为L个OFDM子载波的K个组,其中,基于基调映射信息,该OFDM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些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动态选择得出,其中,该基调映射信息信息来自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子载波成对方法,包含:在无线OFDM系统中,产生多个双载波调制符号的多个对;基于与该多个OFDM子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基调映射信息;以及将该双载波调制符号的每一对映射为对应OFDM符号对,其中,该多个OFDM子载波对的至少一些子载波对为基于已获得基调映射信息动态成对。
本发明提供的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可以提高信道链路的整体效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揭示实施例的所附图示中,相同标号指示类似的组件。
图1(现有技术)为在无线OFDM系统中传统收发器(transceiver)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在无线OFDM系统中的收发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新颖性方面,MC-QAM调制以及动态基调组方块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产生多个QAM符号的QAM调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将QAM符号变换为多个信号的酉预编码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动态将已变换多个信号映射到OFDM子载波的基调映射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一个特定信道质量码距,筛选OFDM子载波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8为均衡将最好以及最坏子载波分配到每一子载波组的动态基调分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涉及到双载波调制酉(DCM)的动态基调分组的示意图。
图10为区块式动态基调分组成对子载波组,以及将DCM符号对指定给成对子载波组的示意图。
图11为在区块式动态基调映射中使用的基调分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用在动态基调映射中的频带分割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在无线OFDM系统中动态基调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他装置进行连接。
下面以结合对应图示,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2为根据一个新颖性的无线OFDM系统20中的传送器21以及接收器31的方块示意图。在传送器一侧,传送器21包含解复用器22、多个信道编码器(例如,所描述的23-24)、交错器25、MC-QAM以及DTG方块26以及IFFT以及CP插入方块27,其中,解复用器22将输入数据28(例如,比特序列)解复用为多个并行比特流,多个信道编码器将比特流编码为不同的编码区块,解交错器25将已编码比特流进行交错,MC-QAM以及DTG方块26将已编码以及已交错比特流调制为QAM符号以及将QAM符号映射为OFDM子载波(即,频率基调),IFFT以及CP插入方块27进行IFFT运作以及插入CP,这样,数据信号29就经由无线传播信道30传送出去。在接收器一侧,接收器31包含CP移除以及FFT方块32、MC-QAM解调制器33、多个信道解码器(例如35-36)、解交错器34、复用器37,其中CP移除以及FFT方块32对所接收信号38进行移除CP以及FFT运作,MC-QAM解调制器33对QAM符号进行解映射以及解调制,解交错器34将比特流解交错为对应编码区块,多个信道解码器解码比特流,复用器37将比特流复用为对应比特序列,以作为输出数据39。在一个新颖性方面中,因为MC-QAM调制以及DTG方块26适应OFDM符号的信道条件,动态将QAM符号映射为OFDM子载波,无线传播信道30的整体效能可有效地提高。
图3为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在OFDM系统中传送器的新颖的MC-QAM以及DTG方块40的方块示意图。新颖的MC-QAM以及DTG方块40将比特序列作为输入,产生复数(complex)值信号点的序列作为输出,其中,复数值信号点的序列根据即将映射到的OFDM子载波而进行排序。考虑使用M个OFDM子载波承载全部MQ比特的OFDM系统。首先,长度为MQ的已编码以及已交错的比特序列作为输入数据IN。MQ输入比特的序列由串行转并行(serial toparallel,S/P)方块41解复用为M个比特流b,每个比特流长度为Q。然后M个QAM映射器(例如,所描述的42-25)用于将每个长度Q比特流映射为M个2Q-QAM符号序列s,然后将酉变换(Unitary transformation)应用到L个QAM符号的K=M/L非重迭集合上,以由K酉预编码器(例如,所描述的46-47)产生K个集合的复数信号x。最后,每一集合的复数信号x由基调映射器48映射到OFDM子载波组上,其中所述子载波组基于某些信息动态选择,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复数信号x根据M个OFDM子载波进行排序,依此排序,复数信号x映射到信号y,然后由并行到串行(P/S)方块49复用,以产生输出数据OUT。QAM调制、酉预编码以及动态基调映射的详细步骤将分别结合图4、图5以及图6进行算术描述。
图4为由QAM映射器产生多个QAM符号的QAM调制过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长度MQ比特的比特流,经由将每个连续Q比特映射为2Q-QAM符号而转换为M个2Q-QAM符号的序列。QAM符号的序列由s=[s1,s2,...,sM]表示。举例说明,比特序列[b1,b2,...,bQ]根据2Q星座样式映射为星座点(符号s1),比特流[b(M-1)Q+1,b(M-1)Q+2,...,bMQ]根据相同的2Q星座样式映射为星座点(符号sM)。
图5为由多个酉预编码器将多个QAM符号变换为复数(complex)信号的示意图。OFDM符号中承载的M个2Q-QAM符号首先分为每组L连续符号的K组,其中,M=K x L。QAM符号的K组由s=[s1,s2,...,sK].给出。变换运作应用到QAM符号的每一组以产生每组L复数信号x=[x1,x2,...,xK]的K组,其中,变换运作称作酉预编码,如图5所示。例如,酉预编码器51将s1=[s1,s2,...,sL]变换为x1=[x1,x2,...,xL],酉预编码器53将sK=[s(K-1)L+1,s(K-1)L+2,...,sKL]变换为xK=[x(K-1)L+1,x(K-1)L+2,...,xKL]。
数学上以及计算上,令sk=[s(k-1)L+1,s(k-1)L+2,...,skL]T表示第k组2Q-QAM,作为列(column)向量。每一集合的L个2Q-QAM符号变换为L个复数(complex)信号xk=[x(k-1)L+1,x(k-1)L+2,...,xkL]T的一个集合,其中,每一集合的L个2Q-QAM符号属于酉变换运作产生的较大符号星座。xk=Re[xk]+jIm[xk]的实数以及虚数部分计算如下:Re[xk]=WReRe[sk]以及Im[xk]=WImIm[sk],其中WRe以及WIm表示应用到每一L2Q-QAM集合上的实数值L*L酉矩阵(matrices)。一般说来,矩阵需要匹配系统所用的QAM星座以及信道编码方案。
图6为动态将已变换多个信号映射为OFDM子载波的基调映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已变换符号x=[x1,x2,...,xK]=[x1,x2,...,xL,xL+1,xL+2,...,x2L,...,x(k-1)L+1,x(k-1)L+2,...,xkL,...,xM=KL]映射为索引为i=[i1,i2,...,iK]=[i1,i2,...,iL,iL+1,iL+2,...,i2L,...,i(k-1)L+1,i(k-1)L+2,...,ikL,...,iM=KL]的OFDM子载波。例如,已变换符号xk=[x(k-1)L+1,x(k-1)L+2,...,xkL]的第k MC-QAM组分别映射为具有索引ik=[i(k-1)L+1,i(k-1)L+2,...,ikL]的子载波集合(如图6中阴影区域所表示)。如果适应下文所详细描述的信道条件而将符号组动态映射为子载波组,通信链路的整体效能可以显著提高。
令向量h=[h1,h2,h3,...,hM=KL]表示M个OFDM子载波的频率域信道响应,其中复数(complex)标(scalar)量hm表示第m个OFDM子载波的信道状态。动态基调分组函数f基于信道响应h确定索引为i=[i1,i2,i3,...,ik,...]的子载波集合,其中i=[i1,i2,i3,...,ik,...]对应所有M个OFDM子载波中不重迭的部分,K等于每个子集合L个子载波的子集合数。动态基调分组函数,数学上表示为f(h)→i=[i1,i2,i3,...,ik,...],这样,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81
以及i1∪i2∪...ik={1,2,3,...,M},其中i属于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82
整数{1,2,3,...,M}集合的所有排列集合。对于所属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动态基调分组运作等效于得到i=[i1,i2,i3,...,ik,...],,索引为1,2,3,...,M,的排列,这样每一MC-QAM符号组映射为对应子载波组,以提高链路效能。动态基调分组函数f可以使用大范围优化(a range of optimization)或者其他计算方法,以得到用于每一MC-QAM符号组的子载波索引的集合。下面将描述DTG的三个实施例。
在DTG的第一实施例(方法A)中,每一OFDM子载波组分配为具有最好以及最坏的子载波,这样,实证中,与每一子载波组相关的信道条件大致上均衡。图7为根据特定信道质量码距(metric),筛选OFDM子载波的排列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83
的示意图,其中,特定信道质量码距例如信道功率。更具体地,j=[j1,j2,...,jM=LK],这样||hj1||2<=||hj2||2<=||hj3||2<=...<=||hjM||2,其中,hjm表示与子载波jm相关的信道功率。应当注意到虽然信道功率用作图7中的信道质量码距之一,可使用替换的信道质量码距(例如从CSI得到的码距)。这样可替换的码距包含,但是不限于a)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b)信号对干扰加上噪声比值(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c)信道容量以及d)交互信息(MutualInformation)。基于筛选的OFDM子载波的排序,然后实施动态基调分组以产生子载波的排列i(A)=[i1 (A),i2 (A),...,ik (A),...,iK (A)],这样每个子载波组具有均衡的信道条件。典型地,在方法A中,最强频率基调以及最弱频率基调大致上均匀地分布在所有子载波组中,其中中等强或者弱频率基调可以任意分布在所有子载波组中。
图8为在方法A中每一OFDM子载波组中分配最好以及最坏子载波的一个例子。根据每一子载波的特定信道质量码距,首先,子载波索引初始排序为排列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84
然后,基于此排序,实施动态基调分组以产生排列i(A)=[i1 (A),i2 (A),...,ik (A),...,iK (A)],其中给出对应第k MC-QAM组的第k子载波组(k-th子载波组)索引ik (A)=[iL(k-1)+1 (A),iL(k-1)+2 (A),...,iL(k) (A)]如下: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91
最后,第k MC-QAM符号组xk然后映射为具有索引ik.的第k子载波组。第k子载波组具有L个子载波的区块,其中L个子载波包含第k子载波最坏子区块(包含底部(L/2)子载波,FLOOR(L/2))以及第k子载波最好子区块(包含顶部(L/2)子载波,CEIL(L/2))。在一个例子中,如果L等于2,那么两个QAM符号的组变换以及映射为两个OFDM子载波。因此,经由将最坏子载波与最好子载波成对分配,第二坏子载波以及第二好子载波成对分配,以及等等,方法A中的动态基调分组对应形成MC-QAM子载波组,其中,信道质量由信道响应测量。
方法A可结合下面的参数M=4(OFDM子载波)、L=2(MC-QAM组大小)以及K=M/L=2(每个OFDM符号的MC-QAM组数)有关OFDM系统的例子进一步阐述。假设频率域信道响应已知为h=[h1=0.5,h2=2.75,h3=2,h4=-1.5]。首先计算子载波索引j=[j1,j2,j3,j4],以根据对应信道响应的升序排序子载波。结果可得到子载波索引j=[j1=1,j2=4,j3=3,j4=2]。然后,第一MC-QAM组映射为第一(最坏)以及第二(最好)OFDM子载波,其中,第二MC-QAM组映射为第四(第二坏)以及第三(第二好)OFDM子载波。换言之,动态基调分组方法A产生子载波索引排列i=[i1=1,i2=2,i3=4,i4=3]。
在DTG的第二实施例(例如,方法B)中,MC-QAM子载波组选择如下,对应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的方差为最小。数学上动态基调分组由索引的等效排列表示为: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092
其中,γk表示第k MC-QAM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子载波索引ik (B)=[iL(k-1)+1 (B),iL(k-1)+2 (B),...,iL(k) (B)],γk表示如下:
&gamma; k = 1 L &Sigma; m = L ( k - 1 ) + 1 Lk | | h i m | | 2
var()表示括号内的各项的方差。
在DTG的第三实施例(例如,方法C)中,MC-QAM子载波组选择为对应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的最小值为最大。数学上动态基调分组由索引的等效排列表示为:
Figure GDA0000452846880000102
其中,γk表示第kMC-QAM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索引ik (C)=[iL(k-1)+1 (C),iL(k-1)+2 (C),...,iL(k) (C)],γk表示如下:
&gamma; k = 1 L &Sigma; m = L ( k - 1 ) + 1 Lk | | h i m | | 2
以及其中min()表示括号内各项的最小值。
虽然动态基调分组应用到具有任何MC-QAM组大小L上,DTG的一般应用包含应用到MC-QAM分组大小L等于二的OFDM系统中。此类型的调制称作双载波调制(Dual Carrier Modulation,DCM)。图9为应用具有DCM的DTG的主要信号处理过程。如图9所示,承载在一个OFDM符号中的QAM符号sk=[s2k,s2k+1]的连续对,由K=M/2DCM调制器(例如,所描述的91-94)使用DCM运作、线性变换,变换为复数符号对xk=[x2k,x2k+1]。xk=Re[xk]+jIm[xk]的实数部分以及虚数部分计算如下Re[xk]=WReRe[sk]以及Im[xk]=WImIm[sk],其中,WRe以及WIm分别表示实数值2*2变换矩阵,通常为酉矩阵。符号对xk=[x2k,x2k+1]称作第k个DCM符号对,然后映射为具有索引i2k以及i2k+1.OFDM子载波对应对。
DTG提高了通信链路的整体效能,在传送器以及对应接收器之间就引入了额外的信令开销。如之前所述,DTG运作等效于得到i=[i1,i2,i3,...,ik,...,iK],子载波索引1,2,3,...,M,的排列,这样每个MC-QAM符号组映射为对应子载波组以得到提高的链路效能。因此,子载波索引的排列,即传送器所使用的DTG基调映射信息需要被告知给通信链路另一端的对应接收器。在一种情况下,因为DTG运作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CSI典型地被接收器所知,接收器确定基调映射信息,然后告知对应传送器该信息。在另一种情况下,传送器确定DTG基调映射信息,然后告知对应接收器该信息。为了在传送器以及接收器之间通信DTG基调映射信息,对应于L个子载波的K个等效(equal)子集合的子载波索引i=[i1,i2,i3,...,ik,...,iK],需要编码为比特序列。如果M相对为一个大数字(例如,M=256),那么用于传送DTG基调映射信息需要大量已编码序列。举例说明,典型地需要M*Log2M个比特以编码DTG基调映射信息。在一个新颖性方面中,区块式(block-wise)的DTG方案以及有效的基调映射信息编码用于减少信令开销。
图10为区块式的动态基调分组,其中子载波组成对分配,以及将DCM符号对指定给每一已成对子载波组。在区块式DTG中,连续子载波首先分割为N组,然后每一组包含相等数量的连续子载波。子载波组M(1),M(2),M(3),...,以及M(N)的码距然后由码距产生方块(例如,所描绘的101)计算。码距产生标准可以包含但是不限于平均值、中值、几何平均,或者子载波组中信道响应的最小值。然后,已产生码距送入到筛选方块102,以得到根据码距的升序或者降序排列的N子载波组I(1),I(2),I(3),...,以及I(N)的索引,子载波组或者根据一些其他标准排列。最后,成对过程使得P(I(1),I(N)),P(I(2),I(N-1)),P(I(3,I(N-2)),...作为子载波组的对。此外,在每个成对子载波组中,来自每一子载波组的一个子载波选择为形成一个子载波对,如图10所示。然后,每个子载波对映射为一个DCM符号对。这个选择过程标准地基于预先设定的规则。例如,在子载波组对P(I(1),I(N)),中,子载波组I(1)中的第一子载波和子载波组I(N)中的第一子载波成对,子载波组I(1)中的第二子载波和子载波组I(N)中的第二子载波成对,......,以此类推。
图11为更为详细的区块式的动态基调分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1的例子中全部M=16的子载波分为N=4组(组#1到组#4)。每组具有4个连续子载波由子载波索引1、2、3以及4所表示。如图11所示,每一组中的连续子载波具有相似的信道响应,合在一起产生对应码距M(1)到M(4)。子载波组然后基于对应的码距筛选,输出组索引I=[1,3,4,2]。第一组索引I(1)=1代表组#1具有最好的整体信道响应。最好组#1然后与最坏组#2成对,然后一起形成第一子载波组对P[I(1)。I(4)]=[1,2](也称作图11中的GTP1),第二好组#3与第二坏组#4成对,一起形成第二子载波组对P[I(2),I(3)]=[3,4](也称作图11中的GTP2)。在每一子载波组对GTP1以及GTP2中,产生4个子载波组(即,动态基调对DTP1-DTP4)。例如,在P[I(1),I(4)]=[1,2]中,DTP1从组#1中选择第一子载波,从组#2中选择第一子载波形成,DTP2从组#1中选择第二子载波,从组#2中选择第二子载波形成,以此类推。8个DTP然后映射为8个DCM符号对。
经由使用区块式动态基调组,原来的子载波数量M减少到子载波组数量N=M/B,其中,B是区块大小,即每一组中子载波的数量。因此,代替编码子载波索引,只有子载波组索引需要编码以及通信给通信链路的另一端。因此,编码DTG基调映射信息值只需要数量为N*Log2N的比特。进一步说,区块大小B可以基于不同网络环境以及信道状态配置。当信道的相干(coherence)带宽很大时,信道频率变化(variation)不很明显。因此在每一组中的子载波的数量(即,区块大小B)可以增加,以减少N以及对应DTG编码大小。使用区块大小B的自适应选择,DTG编码大小可以根据不同信道条件以及/或者网络负载而改变。
在区块式DTG方案中,DTG基调映射信息可以使用局部索编码或者局部配对编码引进行编码,以进一步减少信令开销。对于局部索引编码,子载波组对首先根据一个规则使用一组索引进行选择,然后编码所选择子载波组对的其他组索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规则选择在剩余部分的子载波(remaining pool)中把按最小或者最大组索引的子载波组对。除了最小或者最大规则,其他独特的规则也是可行的。如果子载波组的全部数量等于N,那么编码整个DTG基调映射信息只需要(1/2)*N*[log2N]数量的比特。例如,设有8个子载波组,那么就有4个子载波组对P(3,4),P(1,6),P(7,8),以及P(2,5)。在最小规则下筛选之后,子载波组对变成了P(1,6),P(2,5),P(3,4),以及P(7,8)。待编码的组索引为6、5、4以及8,上述索引可以只适用12比特进行编码。
对于局部配对编码,只有具有大码距差的子载波组对进行编码。余下的子载波组对可以使用预先确定的规则来确定,其中,预先确定的规则为传送器以及接收器所知。因为只有码距差大的基调对才显著影响系统效能。举例说明,如果具有最坏信道响应的两个频率基调成对,那么在这样的子载波对上所接收的数据更有可能出错。另一方面,具有中等信道响应的频率基调不大可能影响系统效能,无论是否中等信道响应的频率是否成对。设子载波组的数量为N=8,具有大码距差的对是P(3,7)以及P(1,5)。在一个例子中,所选对=2以及子载波组对3、7、1、5对应索引均进行编码,并且传送至传送器/从接收器。在另一个例子中,指示待成对的组(即,组1、3、5、7)的标志(flag)首先进行构建(即,旗标=[1,0,1,0,1,0,1,0]),然后已选择对使用部分索引编码方案进行编码(即,筛选两个对以及组5和7的索引进行编码)。旗标以及已编码组索引然后传送至/从接收器。
除了区块式DTG方案,频带(band)分割可以用作DTG方案之一。图12为频带分割用在动态基调分组中的一个实施例。在频带分割中,全部子载波首先分为两个频带,子频带#1以及子频带#2。基于每一子载波的信道质量信息,然后从子频带#1中选择一个子载波以及从子频带#2选择一个子载波形成一个子载波对。如图12所示,具有相对好信道响应的子载波与具有相对差信道响应的子载波成对,这样每一子载波对具有整体均衡的信道响应。对于频带分割,只有从子频段#2中选择的子载波索引需要编码。例如,使用频带分割创建8个子载波组(即,动态基调对DTP1-DTP8)(1,2),(2,1),(3,5),(4,6),(5,3),(5,8),(7,4),以及(8,7),然后来自子频带#2的子载波2、1、5、6、3、8、4的子载波索引进行编码,然后传送至对应接收器以及/或者从对应接收器传送出。
图13为无线OFDM系统中传送器所使用的动态基调分组方法的流程图。考虑OFDM系统使用承载全部MQ比特的M个OFDM子载波。首先,长度MQ的已编码以及已交错序列解复用为M个比特流b,每一比特流长度为Q(步骤131)。然后每一Q长度比特流映射为M个2Q-QAM符号序列s,其中,M个2Q-QAM符号序列分组为L个QAM符号的K个非重迭的集合,其中,M=KL(步骤132)。然后对L个QAM符号的K=M/L个非重迭集合进行酉变换以产生K个集合的复数信号x(步骤133)。DTG基调映射信息然后由传送器在步骤134获得。基调映射信息从与子载波有关的某些信息中获得,与子载波有关的某些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根据基调映射信息,例如每一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在OFDM系统中的M个子载波分为子载波组,以使得每一子载波组的信道质量得到均衡。此外,基调映射信息进行编码然后传送至对应接收器以及/或者/从对应接收器传送出。最后,复数信号x基于基调映射信息映射到子载波组(步骤135)。
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或者上述几者的任意组合实现。如果以软件实现,功能函数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媒体(处理器可读)上,或者经由一个或者多个指令或者编码传送到计算机可读媒体(处理器可读)上。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计算机储存媒体以及通信媒体,其中通信媒体包含任何可以方便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媒体。储存媒体可以为任何可由计算机存取的媒体。举例说明,但是不限于此,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者其他光盘存储器(optical disk storage),磁盘(magnetic disk)存储器或者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者存储指令或者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的媒体。此外,如果需要,任何连接适当地链接到(termed)计算机可读媒体上。举例说明,如果软件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使用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光纤电缆(fiber optic cable)、双绞线(twisted pair)、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者无线技术例如,红外线(infrared)、无线电以及微波,然后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者无线技术例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都包含在媒体的定义范围内。此处使用的磁盘(disk)以及盘(disc)包含压缩碟(CompactDisc,CD)、激光碟(laser disc)、光盘(optical disc)、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软磁盘(floppy disk)以及蓝光光盘(blue-ray disc),其中磁盘(disk)通常可以磁再现数据,盘(disc)通常使用激光再现数据。上述几者的组合均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范围内。
虽然联合某些特定实施例用于描述本发明,然上述某些特定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相应地,所揭示实施例的各种特征的任何修改以及组合均可实施,然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包含:
(a)将比特序列解复用为M个比特流,其中每一比特流长度为Q;
(b)根据2Q星座样式,将每一Q-长度比特流映射到星座点,以及确定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其中,K以及L为整数,以及M=KL;
(c)对该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实施酉变换,以得到L个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以及
(d)将该L个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映射到L个OFDM子载波的K个组,其中,基于基调映射信息,所述OFDM子载波组的至少一些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为动态选择所形成,其中,(a)至(d)由无线OFDM系统中传送器实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调映射信息从信道状态信息中得到,其中,该信道状态信息与L个OFDM子载波的K个组有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调映射信息从信道功率等级、信噪比、信号对干扰加上噪声比值、容量以及交互信息中至少一者中得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最好以及最坏信道质量的子载波均匀分布在K个子载波组中,以及其中具有中等信道质量的子载波任意分布在K个子载波组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的映射中选择OFDM子载波组,对应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的方差为最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的映射包含选择OFDM子载波组,使得对应子载波组的平均信道功率的最小值为最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的映射称作双载波调制,以及其中,整数L等于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在该无线OFDM系统中,与对应接收器通信该基调映射信息。
9.一种传送器,该传送器用在无线OFDM系统中,该传送器包含:
QAM映射器,该QAM映射器将每一Q长度比特流,根据2Q星座样式映射为星座点,其中,该QAM映射器也确定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其中,K以及L为整数,以及M=KL为比特流的全部数量;
酉预编码器,该酉预编码器对该L个已调制符号的K个非重迭集合实施酉变换,以变换为L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以及
基调映射器,该基调映射器将该L复数信号的K个集合映射为L个OFDM子载波的K个组,其中,基于基调映射信息,该OFDM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些子载波组中的子载波,动态选择得出,其中,该基调映射信息信息来自信道状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最好以及最坏信道质量的子载波均匀分布在K个子载波组中,以及其中具有中等信道质量的子载波任意分布在K个子载波组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该QAM映射器实施双载波调制,以及其中整数L等于2。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该基调映射信息在该OFDM系统中与对应接收器进行通信。
13.一种子载波成对方法,包含:
在无线OFDM系统中,产生多个双载波调制符号的多个对;
基于与多个OFDM子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基调映射信息;以及
将该双载波调制符号的每一对映射为对应OFDM子载波对,其中,多个OFDM子载波对的至少一些子载波对为基于已获得基调映射信息动态成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无线OFDM系统中,与对应接收器通信该基调映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OFDM子载波分组为多个子载波组,其中,每两个子载波组成对,以形成子载波组对,以及其中,每一子载波组对中的两个子载波基于预先设定规则成对,以形成OFDM子载波对,该OFDM子载波对映射到双载波调制符号的对应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子载波组包含多个连续子载波,以及基于信道条件,按顺序确定其中连续子载波的数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一对的最小索引筛选该子载波组对,以及其中,该基调映射信息包含每一子载波组对中的较大组索引。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调映射信息包含已选择子载波组对的组索引以及该已选择子载波组对的全部数量。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OFDM子载波分为两个子频段,以及其中,从每一子频段选择OFDM子载波形成OFDM子载波对,该OFDM子载波对映射到该双载波调制符号的对应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子载波成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调映射信息包含该子频段的子载波索引。
CN201080003261.9A 2009-12-28 2010-12-28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Active CN102224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040909P 2009-12-28 2009-12-28
US61/290,409 2009-12-28
US29097109P 2009-12-30 2009-12-30
US61/290,971 2009-12-30
US12/930,111 US8391383B2 (en) 2009-12-28 2010-12-27 Dynamic tone grouping and encoding for multi-carrier quadrature amplitude in OFDM
US12/930,111 2010-12-27
PCT/CN2010/080391 WO2011079783A1 (en) 2009-12-28 2010-12-28 Dynamic tone grouping and encoding for multi-carrier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in ofd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761A CN102224761A (zh) 2011-10-19
CN102224761B true CN102224761B (zh) 2014-06-11

Family

ID=4418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3261.9A Active CN102224761B (zh) 2009-12-28 2010-12-28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91383B2 (zh)
JP (2) JP5686818B2 (zh)
KR (1) KR101398649B1 (zh)
CN (1) CN102224761B (zh)
DE (1) DE112010005016B4 (zh)
TW (1) TWI436622B (zh)
WO (1) WO2011079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4481B2 (en) 2012-04-05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pilot tones
US9491023B2 (en) * 2012-08-21 2016-11-08 Ali Europe Sarl Soft metrics compressing method
US9363128B2 (en) 2013-03-15 2016-06-07 Echel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based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CM) packet detection
US9413575B2 (en) * 2013-03-15 2016-08-09 Echel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CM) packet detection based on phase differences
KR102003977B1 (ko) * 2013-09-09 2019-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링크 성능 추출 방법 및 장치
US9755795B2 (en) * 2013-12-18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LAN OFDMA design of subcarrier groups and frame format
WO2015111946A1 (en) * 2014-01-26 2015-07-3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112563B1 (en) * 2014-04-30 2015-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Per-tone TX antenna selection beamforming
JP2016149738A (ja) * 2015-02-10 2016-08-18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半導体チップ
EP3182628B1 (en) * 2015-12-17 2022-05-11 Mediatek, Inc. Interleaver design for 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 in wlan
US10841881B2 (en) * 2016-02-02 2020-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9510390A (ja) 2016-02-05 2019-04-1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狭帯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割当
US10454548B2 (en) 2016-03-09 2019-10-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ccording to a transmit space-frequency diversity scheme
WO2017199061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WO2018194704A1 (en) * 2017-04-20 2018-10-2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 space-time encoding scheme
JP2021500813A (ja) * 2017-10-23 2021-01-07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ンドツーエンド学習
US10735143B2 (en) * 2017-11-07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t mapping in multiple access
CN108023850B (zh) * 2017-11-17 2021-01-08 深圳市锐能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523400B2 (en) * 2017-11-20 2019-12-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code probabilistic signal shaping using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0841143B2 (en) * 2017-12-12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sub-symbol phase tracking
EP3550736B1 (en) * 2018-02-09 2021-10-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233813B (zh) * 2019-06-11 2022-02-01 东南大学 一种改进的高阶qam调制发送方法
CN112134663B (zh) * 2019-06-25 2021-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复用装置
US11050604B2 (en) * 2019-07-01 2021-06-29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odulation-agnostic unitary braid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 transformation
US10965352B1 (en) 2019-09-24 2021-03-30 Rampart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ing very large multiple-in multiple-out (MIMO) antenna systems with extremely large class of fast unitary transformations
US11438880B2 (en) * 2019-11-22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for probabilistic amplitude shaping
US11601219B2 (en) * 2019-12-20 2023-03-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Interleaving of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LAN
CN113395230B (zh) * 2021-05-28 2022-09-0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非线性混频的超低功耗ofdma无线下行链路系统和方法
CN113726481B (zh) * 2021-09-18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安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15125B (zh) * 2022-02-14 2023-09-01 武汉大学 一种高维多模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方法
TWI792954B (zh) * 2022-03-23 2023-02-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峰均功率比的通訊裝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4360A (zh) * 2003-08-08 2006-11-15 英特尔公司 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CN1960357A (zh) * 2006-10-20 2007-05-09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及其数字信息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5079B2 (ja) * 2001-11-16 2007-01-31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システム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CN1836391A (zh) * 2003-07-14 2006-09-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发送设备、多载波接收设备和多载波通讯方法
US7512185B2 (en) * 2004-03-08 2009-03-3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ual carrier modulator for a multiband OFDM UWB transceiver
US8477593B2 (en) * 2006-07-28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077302A (ja) * 2007-09-21 2009-04-09 Canon Inc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TW200926702A (en) * 2007-12-12 2009-06-16 Alcor Micro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8559552B2 (en) 2008-04-18 2013-10-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ual carrier modulation precoding
CN101864360B (zh) 2010-06-01 2013-06-19 厦门大学 一种用于生物芯片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探针阵列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4360A (zh) * 2003-08-08 2006-11-15 英特尔公司 多载波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CN1960357A (zh) * 2006-10-20 2007-05-09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及其数字信息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98649B1 (ko) 2014-05-27
JP2015043610A (ja) 2015-03-05
WO2011079783A1 (en) 2011-07-07
KR20130093465A (ko) 2013-08-22
CN102224761A (zh) 2011-10-19
DE112010005016T5 (de) 2013-05-08
US20110158348A1 (en) 2011-06-30
US8391383B2 (en) 2013-03-05
JP5686818B2 (ja) 2015-03-18
TW201138384A (en) 2011-11-01
JP2013516126A (ja) 2013-05-09
TWI436622B (zh) 2014-05-01
DE112010005016B4 (de)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761B (zh) 传送器、用于传送器的方法及子载波成对方法
US10164750B2 (en) Pilot patterns for OFDM system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JP5286284B2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ワイヤレスデータ送信の方法、この方法を使用する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KR100698770B1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공간 부호화 데이터의 부반송파 사상 장치 및 방법
CN114584272B (zh) 用于与对应通信装置通信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JP200619164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時空間周波数ブロック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
EP157393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yclic delay diversity
KR101299771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어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58193B1 (ko)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최적의 인터리버 설계
JP4339850B2 (ja) 送信される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を提供する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受信された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から出力信号を提供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EP1665703B1 (en) Multicarrier system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CN102111364B (zh) 基于单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的谱域信号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02356587B (zh) 用于确定将由电信设备使用来传送符号的偏移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US782654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7152542B2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488627B2 (ja) Mimo−ofdm受信装置およびmimo−ofdm通信システム
KR20100107096A (ko) 부분 응답 코딩을 이용한 알라모우티 sfbc―ofdm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