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4527A -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14527A CN102214527A CN2010101394318A CN201010139431A CN102214527A CN 102214527 A CN102214527 A CN 102214527A CN 2010101394318 A CN2010101394318 A CN 2010101394318A CN 201010139431 A CN201010139431 A CN 201010139431A CN 102214527 A CN102214527 A CN 102214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link arm
- cross bar
- keycap
- symmetr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6909 Tilia x europ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包括:橡胶弹圈(17)、薄膜开关片(11)、连杆(3)、连杆(6)上下端分别与键帽(14)、支撑板(9)连接,其特征是: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6)由左右对称的位于YZ平面内的可以是螺旋形圆环(31)也可以是圆弧形圆环(20)的两端在XY平面内,一端沿Y轴正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另一端沿Y轴负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下连臂(21),左右对称的两个上连臂(19)通过上横杆(18)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下连臂(21)分别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形成,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具有结构刚度、强度高,经久耐用且手感更好,生产效率高、材料成本低、工艺成本低、生产能耗低、安装效率高,可生产尺寸更小的X支撑结构,该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脑键盘、掌上型电脑及键开关装置。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特别涉及装载在作为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中的键开关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设有多个这种键开关装置的键盘。
背景技术
在装配于笔记本电脑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薄型,即低高度型键盘中,要求进行击打操作的键开关装置的低高度化,并且提高其操作性即手感好。一般情况下,能够在低高度型键盘中使用的键开关装置设有:支撑板(例如,金属薄板或键盘的下部底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键帽,相互连动以在支撑板的上方朝升降方向导引支承键帽的一对塑料连杆部件,对应于键帽的升降运动开闭电路的触点部的开关机构。通过一对塑料连杆部件相互连动,键帽能够相对于支撑板、朝实质上垂直方向保持规定的姿态,同时进行升降运动。键开关装置的敲键操作特性会受到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的行程量以及伴随升降动作中所谓敲键感觉的敲键操作特性的影响。
现有笔记本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普遍采用薄型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参见图1、图2此装置通过塑料内框连杆3上的塑料内框中枢轴2与塑料外框连杆6上的外框中枢孔5铰接,塑料外框下铰轴13及塑料内框下滑轴4分别与金属支撑板9上的转动部8及滑动部10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塑料内框上铰轴1及塑料外框上滑轴7分别与键帽14上的键帽转动部15及键帽转动部15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形成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并通过呈圆拱状动作部件--橡胶弹圈17将键帽14向上顶起。该键开关装置主要由键帽14、薄膜开关片11、金属支撑板9及各键帽14下的由单独的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橡胶弹圈17等构成。
由于塑料内框连杆3及塑料外框连杆6尺寸非常微小(6mm×10mm×0.7mm),为提高其强度、刚度满足应用的基本要求,连杆往往选用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导致生产连杆的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吨/几万元)。
同时由于塑料连杆尺寸非常微小且结构复杂,塑料连杆有老化及产生注塑缺陷的隐患,造成采用塑料连杆的键盘耐久性差,
由于受塑料连杆尺寸无法进一步减小的限制,导致生产小尺寸键帽14(14mm×14mm)的塑料连杆的生产安装已非常困难,塑料连杆限制了采用更小键帽14的键盘的生产及应用。
塑料连杆由于塑料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刚性远低于金属材料,导致敲键操作分别击打在键帽14四个角部与击打在键帽14中部附近的手感不一致(击打在键帽14中部附近时手感最好。
生产塑料连杆工艺成本高,材料成本高,塑料连杆注塑生产效率低(35秒/模,采用高成本的热流道模具国内一般一模能出16---32个塑料连杆),也就是3分30秒可生产48---96个塑料连杆,按一个键盘90对--120对塑料连杆,按模具一模能出16个塑料连杆,注塑生产一个键盘的塑料连杆(180个--240个)约需7分钟--9分钟,按模具一模能出32个塑料连杆计,注塑生产一个键盘的塑料连杆(180个--240个)约需3.5分钟-4.5分钟。
模具成本非常高:为避免注塑时浪费材料,微小零件的注塑模具均采用热流道模具,16腔的热流道模具的开发费用几十万元--百万元。
设备费用高,注塑机:高速精密数控注塑机几十万元一台,生产能耗高同时材料在注塑过程中有损耗浪费。
因塑料X架构结构刚度差,一个笔记本键盘如回车键、空格键等共计有多达8--11个大尺寸键,除安装塑料X架构外还需另在键帽14与金属支撑板9之间穿0.9金属丝。增加了材料成本及安装成本。
现有的笔记本键盘大都采用:连杆分别与键帽14上的键帽转动部15及键帽转动部15呈转动配合、滑动配合。由于键帽转动部15与拔模方向垂直必须设置侧抽芯结构,导致模具结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往往采取一次注塑开一模一次生产多个零件,要在一付模具中设计多个有侧抽芯结构微小尺寸(19mmX19mm)的键帽,一方面将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成本直线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增加多套尺寸微小的侧抽芯运动部件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侧抽芯生产键帽的模具开发成本高,注塑缺陷等长时间使用后内框中枢轴2及外框连杆6的两臂易产生断裂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弹圈17、薄膜开关片11、连杆3、连杆6上下端分别与键帽14、支撑板9连接,其特征是: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6由左右对称的位于YZ平面内的可以是螺旋形圆环31也可以是圆弧形圆环20的两端在XY平面内,一端沿Y轴正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另一端沿Y轴负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下连臂21,左右对称的两个上连臂19通过上横杆18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下连臂21分别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形成;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3在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中部附近及中下部附近有中横杆27,连杆3由沿X轴方向的a上横杆25连接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一端,左右对称的a连臂29另一端分别与下横杆24连接。
进一步的是:中横杆27由两段180对折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横杆27a、横杆27b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进一步的是:横置的中横杆27的两端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进一步的是:横置的中横杆27与左右对称的竖连臂32的一端连接,竖连臂32的另一端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
进一步的是: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连杆6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的数量及连杆6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是: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中横杆27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具有:
材料成本低:采用直径∮05成型的金属丝连杆,重量比采用注塑生产的塑料连杆略轻。直径∮05金属丝3500元/吨,材料成本成倍低于塑料连杆(高性能工程塑料几万元一吨)。
工艺成本低:金属丝连杆高效率成型每分钟可生产250个,生产一个键盘的金属丝连杆(180个--240个)约需不到1分钟,生产效率成倍高于3.5分钟-9分钟。
可实现成行高效率安装,安装效率成倍高于单个的塑料连杆的半自动安装。成型设备及成型模具只需几万元,几十倍低于注塑生产的塑料连杆的高速数控注塑机及热流道模具。
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损耗很小,无注塑缺陷的隐患且成品率高。
生产能耗低、结构刚度高手感更好、结构强度高经久耐用、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及产品的质量。
金属丝连杆分别与键帽14上的两个转动部15转动配合。取消了转动部15(转动部15与拔模方向垂直,模具必须设置侧抽芯结构),简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了模具成本。
可生产键帽尺寸更小的X支撑结构装置(键帽尺寸最小可达8mmx8mm),可广泛应用于掌上型电脑。
该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掌上型电脑、各类嵌入式键盘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开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塑料X支撑结构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连杆6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连杆3结构图;
图5是连杆6与连杆3构成的X支撑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连杆6与连杆3构成的X支撑处于上极限位时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8是连杆6与连杆3装配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府视图;
图10是连杆6与连杆3装配过程的示图;
图11是连杆6与连杆3装配完成的示图;
图12是尾首相连的多个连杆3的示意图;
图13是尾首相连的多个连杆6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另一种连杆3结构图;
图15是图14的连杆3与连杆6配合结构图;
图16是图15的府视图;
图17是图14的连杆3与连杆6配合的过程位置图;
图18是图17的府视图;
图19是图14的连杆3与连杆6装配过程的示图;;
图20是图14的连杆3与连杆6配合安装到位的位置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另一种连杆6结构图;
图22是图21的连杆6与连杆3的配合立体结构图;
图23是图21的多个连杆6成行连接的示意图;
图24是成行连接的连杆3被推入成行连接的图21的连杆6安装示意图;
图25是图24的府视图;
图26是图24安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4安装到位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另一种连杆3结构图;
图29是图28的多个连杆3成行连接的示意图;
图30是图28的连杆3与连杆6配合结构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的另一种连杆3结构图;
图32是图31的连杆3与连杆6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32所示,其特征是: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6由左右对称的位于YZ平面内的可以是螺旋形圆环31也可以是圆弧形圆环20的两端在XY平面内,一端沿Y轴正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另一端沿Y轴负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下连臂21,左右对称的两个上连臂19通过上横杆18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下连臂21分别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形成;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3在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中部附近及中下部附近有中横杆27,连杆3由沿X轴方向的a上横杆25连接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一端,左右对称的a连臂29另一端分别与下横杆24连接。
进一步的是:中横杆27由两段180对折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横杆27a、横杆27b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进一步的是:横置的中横杆27的两端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进一步的是:横置的中横杆27与左右对称的竖连臂32的一端连接,竖连臂32的另一端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
进一步的是: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连杆6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的数量及连杆6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是: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中横杆27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实施例1
参见图7、本发明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由有两个结构相同的键帽转动部15的键帽14、橡胶弹圈17、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滑动部10的支撑板9、薄膜开关片11、底板12及位于键帽14下由连杆3、连杆6构成的金属丝X支架。
参见图3、连杆6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6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负方向向前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后,在前段形成下横杆24,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YZ平面沿YZ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此段即形成下连臂21,在YZ平面沿Z轴正方向以内缘半径R1折弯金属丝,形成圆弧形圆环20,在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内沿Y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前段形成上连臂19,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此段即形成上横杆18,在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内沿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6。
应确保b下横杆24分别与b上横杆19、横转轴22、横限位杆21相互平行;
参见图4、连杆3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3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负方向向前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后,在前段形成a下横杆30,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下连臂28,再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横杆27b,再180度对折金属丝形成横杆27a,由圆弧连接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中横杆27,
在XY平面内沿Y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连臂26,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横杆25,在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内沿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3。
应确保:下横杆24分别与a上横杆25、中横杆27相互平行;
参见图3、图4、图5、应确保:由连杆6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的内径R1≥连杆3的由圆弧连接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的中横杆27宽度D2,
应确保:连杆3的由圆弧连接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的中横杆27宽度D2≥连杆6的圆环孔23的开口尺寸D1;
应确保:连杆6的左右对称的两个连臂22间的内缘间距H1>连杆3的左右对称的两个a连臂29间的外缘间距H2;
应确保:连杆3的左右对称的两个中横杆27间的外缘间距H3>连杆6的左右对称的两个连臂22间的内缘间距H1;
参见图5、将连杆6与连杆3装配在一起形成线成型X支撑结构。
将连杆3的由圆弧连接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的中横杆27装配于由连杆6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内,使连杆3的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转动小间隙配合,应确保:装配好后连杆6的上横杆18、下横杆24、中横段27及连杆3的a上横杆25、中横杆27、a下横杆30相互平行。应确保:连杆6、连杆3分别位于连杆下端的左右对称的下横轴24、左右对称的下横轴30分别与支撑板9的转动部8转动配合、滑动部10滑动配合。
参见图6、键帽14处于上极限位置,两连杆的a上横臂19、b上横臂18分别与键帽14的转动部15转动配合、滑动部16滑动配合,在橡胶弹圈17弹力作用下,左右对称的下横轴30滑动至滑动部10的右端并被压在滑动部10的内壁上,b上横臂18滑动至键帽14的滑动部16右端。
参见图6、图7、当键帽14被按下时,键帽14克服橡胶弹圈17的弹力推动连杆6、连杆3向下向前移动,连杆3的中横杆27在由连杆6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内转动,键帽14平行向下向前移动,与此同时连杆3的左右对称的下横轴30沿支撑板9的滑动部10向相应的外侧滑动,连杆6的左右对称的下横轴30绕支撑板9的转动部8转动,至键帽14的下表面接近支撑板9的上表面时,橡胶弹圈17触动薄膜开关片11上的开关电路(图中未表示),键帽14继续平行向下向前移动,至键帽14的下表面接触支撑板9的上表面时,键帽14处于下极限位置(图中未表示)。
当敲击键帽14的外力去掉时,在橡胶弹圈17的弹力作用下,连杆3的中横杆27在由连杆6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内转动,,键帽14平行向上向前移动,至键帽14复位至上极限位置。
参见图8、图9、图10、图11、安装连杆3、连杆6时,应先将连杆3的左右对称的下横轴24、与支撑板9的转动部8转动配合后,再将连杆3与连杆6的上部相对应,将连杆3推入连杆6,连杆3左右对称的a上连臂26的外缘沿连杆6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内缘小间隙滑动被推入连杆6内。至连杆3左右对称的中横杆27与连杆6左右对称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相对应时,再将中横杆27从圆环孔23的开口压入,使中横杆27与圆环孔23转动配合。此安装过程也可先将连杆3、连杆6组装在一起后,再组装在支撑板9上。此安装过程也可先将连杆3、连杆6组装在一起后,再组装在支撑板9上。
参见图12、图13、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a下横杆30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连杆6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数量及连杆6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将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与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组装成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的成行X支撑结构(图中未表示),成行的X支撑结构可成行地安装在支撑板9上后,再用冲模切断尾首相连的下横杆24及尾首相连的a下横杆24。
实施例2
参见图14、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杆3,连杆3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3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负方向向前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在前段形成a下横杆30,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下连臂28,在XY平面内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中横杆27,在XY平面内再沿Y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连臂26,在XY平面内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横杆25,在XY平面内沿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3。
应确保:H4>H1
参见图15、16、将连杆6与连杆3装配在一起形成线成型X支撑结构。将连杆6的中横杆27装配于连杆3的左右对称的由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内,使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环孔23转动配合。
参见图17、18、19、20、装配连杆3、连杆6时,应先将连杆6的左右对称的下横轴24、与支撑板9的转动部8转动配合后,再将连杆3与连杆6的上部相对应,将连杆3推入连杆6,连杆3左右对称的a上连臂26的外缘沿连杆6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内缘小间隙滑动被推入连杆6内。至连杆3左右对称的中横杆27与连杆6左右对称的圆弧形圆环20形成的圆环孔23相对应时,再将中横杆27从圆环孔23的开口压入,使中横杆27与圆环孔23转动配合。此安装过程也可先将连杆3、连杆6组装在一起后,再组装在支撑板9上。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
参见图21、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杆6,连杆6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6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负方向向下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在前段形成下横杆24,在ZY平面内沿Y轴正方向及Z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此段即形成下连臂21,在ZY平面内沿Z轴负方向及Y轴负方向折弯螺旋线型金属丝形成螺旋形圆环31,螺旋形圆环31的末端在ZY平面内沿ZY轴负方向,金属丝再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上横杆19,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上横杆18,在ZY平面内沿Z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6。
应确保下横杆24分别与上横杆18相互平行;
参见图22、将连杆6与连杆3装配在一起形成线成型X支撑结构。将连杆3的中横杆27装配于连杆6的由螺旋形圆环31形成的圆环孔23内,使连杆3的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环孔23转动配合,此时应确保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环孔23小间隙配合。
参见图23、有螺旋形圆环31的连杆6通过下横杆24尾首相连。
参见图24、图25、图26、图27、通过下横杆24尾首相连的有螺旋形圆环31的多个连杆6与尾首相连的多个连杆3装配。
至连杆3左右对称的中横杆27与连杆6左右对称的螺旋形圆环31形成的圆环孔23相对应时,再将中横杆27压入圆环孔23,使中横杆27与圆环孔23转动配合。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4
参见图28、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杆3,连杆3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3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正方向向上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在前段形成中横杆27,金属丝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此段即形成竖连臂32,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此段即形成a下横杆30,再沿Y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连臂29,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横杆25,在XY平面内沿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3。
参见图29、有竖连臂32的连杆3通过中横杆27尾首相连。
参见图30、将连杆6与有竖连臂32的连杆3装配在一起形成线成型X支撑结构。将有竖连臂32的连杆3的中横杆27装配于连杆6的由螺旋形圆环31形成的圆环孔23内,使连杆3的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环孔23转动配合,此时应确保中横杆27与连杆6的圆环孔23小间隙配合。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5
参见图31、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连杆3,连杆3由金属丝高效折弯成形,连杆3的成型过程:假设金属丝沿Y轴负方向向前移动出金属丝,金属丝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在XY平面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在前段形成a下横杆30,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下连臂28,在XY平面内再沿X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中横杆27,在XY平面内再沿Y轴正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连臂26,在XY平面内再沿X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段即形成a上横杆25,在XY平面内沿Y轴负方向折弯金属丝,金属丝再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形成左右结构对称的连杆3。
参见图31、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a下横杆30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其余与实施例1同。
Claims (6)
1.本发明的一种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包括:橡胶弹圈(17)、薄膜开关片(11)、连杆(3)、连杆(6)上下端分别与键帽(14)、支撑板(9)连接,其特征是: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6)由左右对称的位于YZ平面内的可以是螺旋形圆环(31)也可以是圆弧形圆环(20)的两端在XY平面内,一端沿Y轴正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上连臂(19),另一端沿Y轴负方向连接左右对称的下连臂(21),左右对称的两个上连臂(19)通过上横杆(18)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下连臂(21)分别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形成;用金属丝折弯成型的连杆(3)在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中部附近及中下部附近有中横杆(27),连杆(3)由沿X轴方向的a上横杆(25)连接左右对称的a连臂(29)的一端,左右对称的a连臂(29)另一端分别与下横杆(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置的中横杆(27)由两段180对折的横杆(27a)、横杆(27b)构成,横杆(27a)、横杆(27b)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置的中横杆(27)的两端分别与a上连臂(26)、a下连臂(28)连接,由中横杆(27)、a上连臂(26)、a下连臂28)构成a连臂(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置的中横杆(27)与左右对称的竖连臂(32)的一端连接,竖连臂(32)的另一端与沿X轴方向的下横杆(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连杆(6)分别通过左右下横杆(24)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6)的数量及连杆(6)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杆(3)分别通过左右中横杆(27)尾首相连,被连续成型为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多个连在一起的连杆(3)的数量及连杆(3)之间的间距与键盘相应行的键帽(14)的数量及键帽(14)间的间距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94318A CN102214527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394318A CN102214527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14527A true CN102214527A (zh) | 2011-10-12 |
Family
ID=44745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394318A Withdrawn CN102214527A (zh) | 2010-04-06 | 2010-04-06 |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1452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7367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 |
CN106486300A (zh) * | 2015-08-27 | 2017-03-08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带x架结构的键盘开关 |
-
2010
- 2010-04-06 CN CN2010101394318A patent/CN10221452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7367A (zh) * | 2011-11-30 | 2013-06-05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 |
CN103137367B (zh) * | 2011-11-30 | 2014-12-17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 |
CN106486300A (zh) * | 2015-08-27 | 2017-03-08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带x架结构的键盘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9443B (zh) | 用于电子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的平行度控制装置 | |
CN102214527A (zh) | 线成型x支撑结构装置 | |
CN105006395B (zh) |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 |
CN102856088A (zh) | 钣金刚性连杆结构 | |
CN104183402A (zh) | 有折弯边的板面中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 |
CN203331361U (zh) | 一种复合模具机构 | |
CN102420056A (zh) | 键开关用连杆支撑及连杆一体成型支撑板结构装置 | |
CN105666661A (zh) |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菱镁砖的新型模具 | |
CN102315038A (zh) | 计算机键盘空格键开关 | |
CN214925406U (zh) | 可调式加气板材浇注模具 | |
CN102054602A (zh) | X支撑结构装置 | |
CN103208387A (zh) | 一张板取料分开成型连杆和支撑板的键开关装置 | |
CN206711557U (zh) | 一种法律知识宣传装置 | |
CN201601058U (zh) | 用于电子产品的按键及电子产品 | |
CN110349776A (zh) | 具有平衡杆的机械式按键 | |
CN102956389A (zh) | 键盘的支撑板结构及其连杆支撑结构 | |
CN203371774U (zh) | 一种旋转吹瓶机的模架开合装置 | |
CN117863465B (zh) | 一种双色键帽生产注塑模具 | |
CN210789182U (zh) | 一种用于压铸机的合模机构 | |
CN201456338U (zh) | 塑料注射成型机的可移动拱桥式框架 | |
CN201717160U (zh) | 计算机键盘按键开关底板 | |
CN104254898A (zh) | 一种新键帽结构的键结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5721650U (zh) | 一种感应式键盘结构 | |
CN201645707U (zh) | 塑料模具抽芯滑块的自锁结构 | |
CN210945338U (zh) | 一种用于玻璃钢化炉的柔性导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Sichuan Ru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hen F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not to be Proposed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4 |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11026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Sichuan Ru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hen F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