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04956B -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956B
CN102204956B CN2011101310425A CN201110131042A CN102204956B CN 102204956 B CN102204956 B CN 102204956B CN 2011101310425 A CN2011101310425 A CN 2011101310425A CN 201110131042 A CN201110131042 A CN 201110131042A CN 102204956 B CN102204956 B CN 102204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clear paste
filtrating
concentrated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1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956A (zh
Inventor
兰青山
杜臣
常新全
李昌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310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4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4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0份、三七6份、丹参12份、当归5份、银杏叶3份。本发明还提供了含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用于中风恢复期,可以长期服用,疗效确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apoplexy),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即舌强语謇)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抢救中风患者的成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如何防止二次中风,却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许多中风病人虽然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二次中风却导致了死亡或后遗症难以恢复,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众多的不利影响。有关的临床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引起中风病人发生二次中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习惯、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劳累过度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服药不当或未能坚持服药,且至今仍有许多患者还未充分认识到中风恢复期服药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用药知识。众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风恢复期病人不仅要继续用药,而且用药还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长期服药
中风恢复期一般为脑梗塞发病2周后或脑出血发病1个月后,大部分比较长,一般需要3~12个月。度过急性期的病人仍然需要积极治疗一年时间,这一年内要坚持用药。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中风在第一年内的复发率为25-30%,第二年的复发率为17-20%,第三年的复发率为20-23%,第四年的复发率为15-18%,第五年的复发率为5-9%。由此可见,中风病人的服药时间,最好能坚持5年,这样复发率就可以明显降低。
第二,最好选用中成药
中风恢复期病人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药物,是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只能从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中选择药物,这种不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盲目依据广告宣传用药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从预防中风复发和治疗后遗症的角度来讲,医学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比较一致地认为中风恢复期病人还是选用中药制剂为好。当然,长期服用中药煎剂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每天都需要煎熬中药、每次的服用量比较大等等。
不过,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发展,现在已有很多适合于中风恢复期病人使用的中成药问世,如血栓心脉宁、脑血栓片、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等等。
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体质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服用。必要时,还可配合使用一些有调补作用的中成药,如益气、滋阴、温阳、养血类药物,这样便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第三,不能奢望有特效药
不少中风病人及其家属求愈心切,总想能找到一种或几种特效药,使用后能在短期内得到康复,或有效防止复发,有些人甚至错误地认为进口药、贵重药就是好药、特效药,于是不惜一切代价给病人使用。其实,就中风病人而言,由于诱发中风的病因非常复杂,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糖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病,其治疗也都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中风恢复期病人的用药也就更为复杂。
专利CN200910077208.2公开了由黄芪20份、三七6份、丹参12份、当归9份、银杏叶10份制成的中药复方,该复方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主要作用为活血化瘀。其中当归用量9份、银杏叶用量10份,因为银杏叶食用过多,会产生毒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长期服用,并能在中风恢复期起到确切疗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含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0份、三七6份、丹参12份、当归5份、银杏叶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物,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该制剂由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物,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5)取干膏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混合,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
上述内容中,其中: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选自乳糖、淀粉、糊精、甘露醇、蔗糖、羟丙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或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固体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液体制剂为注射剂、合剂或口服液,剂型优选为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中风恢复期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成分明确,制备方法简单;
2)与CN200910077208.2公开的由黄芪20份、三七6份、丹参12份、当归9份、银杏叶10份组成的复方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区别:
当归和银杏叶用量少,尤其是银杏叶的用量,较该专利的用量明显减少,避免了中风恢复期长期用药的累积毒性。
3)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提取方法,与CN200910077208.2的提取方法也不同,导致药理效果也有所不同。
当归含有阿魏酸成分,为水溶性成分,采用水提取,得到的阿魏酸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CN200910077208.2的方法(采用60%乙醇提取),其中的阿魏酸用于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效果更好。
丹参中含有抗血栓成分-丹参素类成分,采用水提较CN200910077208.2的60%乙醇提取率高,增强了下列药效作用:血流速度加快,流态改善,红细胞解聚,保护脑缺血,改善微循环,从而使得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效果更好。
经过药理及临床试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与CN200910077208.2明显不同,药效增加。
4)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益气活血功效,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属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康复和辅助治疗,症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气乏力短,自汗等,较CN200910077208.2的优选处方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物,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等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实施例2:颗粒剂
将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与相同重量的糊精混合,干法制粒,制成颗粒剂。
用法用量:1次3g(相当于3g生药),每日3次。
实施例3:采用CN200910077208.2的中药组成及提取方法,参考本发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将其制成颗粒剂,具体如下:
1、提取方法:将丹参、三七、银杏叶、当归、黄芪加入60%的乙醇,提取2次,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稀浸膏加水溶解,滤过,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55℃)的浸膏;合并上述浸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2、取干浸膏粉与等重量的糊精混合,干法制粒,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药效实验(动物试验)
一、对家兔椎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的影响
1、试验药物:取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冠保颗粒,取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对照组。
2、试验动物:家兔2.5-3.0kg,雌雄各半,46只。
3、实验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冠保高、中、低剂量组(2.12g/kg体重、10.6g/kg体重、20.8g/kg体重),阳性对照组(13.13g/kg体重)和溶媒对照组,每组8只家兔。
3%戊巴比妥钠25mg/kg静脉注射麻醉,分离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分别放置大小合适的电磁流量计探头,待稳定1h后,各组兔分别给冠保颗粒剂和阳性对照组和溶媒,比较个药物对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量增加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
表1:冠保对免脑血流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61921770000071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从表1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冠保颗粒和对照组对家兔椎动脉和颈总动脉的血流量有不同的增加作用(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冠保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血流量(P<0.05),高剂量组显著增加血流量(P<0.01)。
二、对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1、试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共48只。
2、实验分组:随机分为冠保组高、中、低剂量组(实施例2制备的冠保颗粒)、对照组(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和溶媒对照组。
3、试验方法:
每组小鼠,灌胃给药三天,实验前禁食13小时,末次给药后1h,尾静脉诸如血栓形成诱导剂ADP(腺苷二磷酸钠)480mg/kg,注入后,观察1h内各组动物死亡情况。
4、统计方法:用X2检验药物有无抑制体内血栓形成作用。
其中药物抑制血栓形成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
5、结果见表2:
表2:冠保颗粒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作用
Figure BDA0000061921770000081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结果证实: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冠保颗粒和对照组均有对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P<0.05,P<0.01),但冠保高剂量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1)。
三、对大鼠冠状动脉产生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1、实验动物:Wsitar大鼠,270±20g,40只。
2、试验药物:取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冠保颗粒,取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对照组,另设溶媒对照组。
3、试验方法:
连续灌胃给药三天后,乌拉坦0.05g/kg腹腔注射大鼠麻醉,背部固定,用大半个像皮球(正好套住大鼠头部),连结人工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胸部去毛,消毒,沿左锁骨中线纵行切开皮肤2.0cm。在第四肋间,钝性分离肌层,打开胸腔,剪开心包膜,轻压右侧胸壁,挤出心脏,在动脉圆锥与左心房之间冠状静脉处结扎左冠状动脉后,立即把心脏送回胸腔,迅速缝合胸壁,停止人工呼吸。
手术后即可、4h、12h、24h和48h,测量大鼠标准肢体II导联心电图,记录T波高耸,ST段抬高等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持续时间,比较三天内,各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差异性。
4、实验结果(具体见表3):
表3:冠保颗粒对结扎大鼠冠脉心肌梗塞影响
Figure BDA0000061921770000091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冠保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均有对抗结扎冠状动脉产生大鼠心肌梗塞、心肌缺血的作用。
四、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2.5-3.0kg,雌雄兼用。
2、实验药物:取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冠保颗粒组,取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命名为对照组。
3、实验分组:将家兔随机分为冠保颗粒组(10.6g/kg体重),对照组(13.13g/kg体重)和溶媒对照组,每组8只家兔。
4、试验方法:
每组家兔灌胃给药一次/日,连续七日。给药前后各采集5ml血,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毛细血管粘度计和无锡医疗仪器二厂生产的XSN-R型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联用仪,测量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5、结果显示(见表4和表5):
表4:对家兔全血粘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61921770000092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5:对家免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
冠保颗粒与对照组均显示能降低家兔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说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冠保组的效果有一定差异(P<0.05)。
实验小结:冠保颗粒具有增加椎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量的效果,还能预防血栓的形成,并有对抗结扎冠状动脉产生大鼠心肌梗塞、心肌缺血的作用,还能改善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的生理活性,效果优于对照组。
实施例5:临床试验
1、一般资料:收录212例气虚血瘀症中风恢复期患者,其中脑梗塞167例、脑出血28例、脑血栓20例。
2、分组: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冠保颗粒组总数为110例,其中:脑梗塞86例、脑出血15例、脑血栓9例;对照组105例,其中:脑梗塞81例、脑出血13例、脑血栓11例。
3、试验方法:
治疗组:选用冠保颗粒,每日3次,每次3g;
对照组:选用实施例3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3.8g。
每个治疗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
4、结果:
4.1疗效结果见表1:
表1:各组疗效结果分析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10   63(57.27%)   41(37.28%)   6(5.45%)   103(94.55%)
  对照组   105   51(48.57%)   34(32.38%)   20(19.05%)   85(80.95%)
与对照组相比,P<0.05。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从总有效率来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即冠保颗粒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4.2中风症状的疗效结果
表3:半身不遂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8   10(11.36%)   52(59.09%)   28(29.55%)   60(70.45%)
  对照组   84   7(8.33%)   37(44.05%)   40(47.62%)   44(52.38%)
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4:舌强语謇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6   13(15.12%)   65(75.58%)  8(9.30%)   78(90.70%)
  对照组   80   8(10%)   52(65%)  20(25%)   60(75%)
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主要症状总有效率:
半身不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38%,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即冠保颗粒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舌强语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即冠保颗粒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实验小结:
1)冠保颗粒经临床炎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冠保颗粒服用简便,安全可靠,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临床应用前景,制得推广使用;
3)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反映服药后药物滞留口中,药味不易去除,并感喉部不适,反复饮水后方可消失,余未发现有其他不良反应;
实施例6:长毒试验
1、实验动物:Wistar大鼠,80只,90±10g,雌雄各半。
2、实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名称为冠保颗粒;实施例3的药物,名称为对照组。
3、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冠保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其中空白对照组每日灌服适量蒸馏水,冠保大剂量组每日给予93.09g生药/kg;中剂量组大白鼠,每日每鼠灌服冠保颗粒46.55g生药/kg;阳性对照组每日每鼠灌服实施例3的药物颗粒57.68g生药/kg体重。
每周服药6天,连服90天。
4、实验结果:
1)各组大鼠测得的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提示:冠保颗粒对大鼠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2)除阳性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形态学正常。阳性对照组大鼠在80天后,有5个大鼠会出现短暂性震颤性麻痹、神经痉挛等现象;
3)各组大鼠体重自然增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
4)病理学检查:大鼠脑、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子宫、胃和肠等主要脏器病理检查,均正常。
5、总结:综上所述,大鼠长期口服本发明的药物,未发现明显中毒反应,故本发明的制剂长期口服用药是安全无毒的。而阳性对照组却发生了部分大鼠震颤性麻痹现象(13/80),可能是银杏叶用量过多,引起的神经痉挛。
实施例7:典型病例
薛某,男,60岁,工人,于2008年8月19日患者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口角流涎,舌强语謇,左侧肢体活动不便,偏身麻木感,头昏头重,但神志清楚,查血压为20/12kpa,心率68次/分,伴整、杂音(--),两肺(--)。肌力III,肌张力增高,面色皖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暗紫,苔薄白,脉沉涩,头颅CT检查显示:多发性脑梗塞,中医诊断为脑中风,属气虚血瘀型。
每日服用冠保颗粒,一日三次,3克/日,二十天后,头昏头重明显减轻,二十天后语言表达基本正常,头昏重,口角流涎消失,口眼歪斜、面色皖白,气短乏力大为好转,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微涩。
继续服药一个月后,肌力基本正常,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舌淡苔薄白,脉沉。查血压为18/11kpa,心率66次/分,头颅CT检查显示:梗塞灶大部分被吸收,服药期间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基本痊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0份、三七6份、丹参12份、当归5份、银杏叶3份,其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3.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该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选自乳糖、淀粉、糊精、甘露醇、蔗糖、羟丙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或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制剂为注射剂、合剂或口服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颗粒剂。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黄芪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8倍量30%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2)银杏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75%乙醇,提取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3)三七、当归、丹参三味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的清膏,加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3-1.15的清膏;
4)合并上述清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
5)取干膏粉与药学上常用的赋形剂或稀释剂混合,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中风恢复期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1101310425A 2011-05-18 2011-05-18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04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10425A CN102204956B (zh) 2011-05-18 2011-05-18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10425A CN102204956B (zh) 2011-05-18 2011-05-18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956A CN102204956A (zh) 2011-10-05
CN102204956B true CN102204956B (zh) 2012-11-28

Family

ID=44694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10425A Active CN102204956B (zh) 2011-05-18 2011-05-18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49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0792A (zh) * 2013-12-20 2014-04-16 广西圣特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丹七通脉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3735878B (zh) * 2014-01-14 2015-09-30 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用于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治疗的药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140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918A (zh) * 2010-10-13 2011-01-26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140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918A (zh) * 2010-10-13 2011-01-26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德泉.冠心病的中药运用规律探讨.《光明中医》.1999,14-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956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4340A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84796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04956B (zh) 一种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911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99775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CN103520684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复合物
CN103768454B (zh)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hiv/aids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2208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916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632783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1054809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6049A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40579B (zh) 经前安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0396279C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488A (zh) 一种三七和沙棘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836320B (zh)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药丸
CN102225155A (zh) 一种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组合物
CN102416147B (zh) 一种治疗戒毒人员的躁狂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552481A (zh) 一种通络降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4905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心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683458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眩晕药物中的应用
CN104940554A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58268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37621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61429B (zh) 一种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