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2411B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Google Patents
强化散热的led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92411B CN102192411B CN201010121294.5A CN201010121294A CN102192411B CN 102192411 B CN102192411 B CN 102192411B CN 201010121294 A CN201010121294 A CN 201010121294A CN 102192411 B CN102192411 B CN 1021924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led
- wick
- alternating current
- insulation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散热的LED灯,包括LED灯芯,导热绝缘材料填充在灯头的腔室内,机械性地接触该灯芯与该灯头的一个电极,因而将热能从该灯芯传导至该电极,以及将灯罩黏着在该灯头上,因而将热能从该电极传导至该灯罩。借着该灯罩扩大散热面积,帮助该灯芯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灯,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直接替换传统钨丝、卤素或省电灯泡的发光二极管(LED)灯。
背景技术
使用直流电LED装置作为灯芯的LED灯,必须使用电源转换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供应该直流电LED装置,因此会增加LED灯的成本。此外,电源转换器很难完全藏放在传统灯泡的标准灯头内,因此需要另行开发模具制作不同于传统灯泡的机构件,不但更增加成本,也增加LED灯的体积。直流电LED装置在通电时会产生热能,故必须额外设计散热机构处理这些热能。若无法有效散热,高温会造成LED的发光效率降低、寿命减少及波长偏移等不利效果。电源转换器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能,特别是其中的电感与集成电路,高温也会损坏此类组件,造成产品无法运作。特别是在高功率的应用上,例如照明用途的灯具,直流电LED装置产生的热能较高,因此散热不足而引起的情况更严重。有些产品采用多颗低功率的炮弹型LED,并且使用简单的桥式整流电路,以便适应小体积的传统灯头。但是低功率的LED亮度普遍过低,市场接受度有限,而且此类产品往往因为散热不佳,光衰现象严重。
近年来,使用交流电的LED装置的技术日渐成熟,亮度也日益提升,已具有商业利用价值。交流电LED装置是将串、并联的多个LED制作在同一个磊芯片上,此磊芯片封装后串联具有某个电阻值的电阻器,可以直接承受市电如110伏特或220伏特等高电压使用,因此省去直流电LED装置所需的电源转换器或整流电路,有效降低成本及减少电路造成的质量问题。虽然交流电LED装置方便应用在小体积的空间内,但是仍有散热的问题必须处理。尤其是在高功率的应用上,例如照明用途的灯具,其产生的热能较高,如果增设散热器,会加大LED灯的体积与成本,如果不帮助交流电LED装置散热,又会造成LED的发光效率降低、寿命减少及波长偏移,甚至烧毁LED磊芯片。
本案申请人曾在我国专利申请案号第098115441号提出一种LED灯,其在灯头内填充导热绝缘材料,以将热能从LED灯芯传导至该灯头,因而以该灯头的电极帮助该LED灯芯散热。本申请案是对该前案的进一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强化LED灯芯散热的LED灯。
根据本发明,一种强化散热的LED灯包括含有至少一个交流电LED装置的灯芯,具有腔室的灯头,导热绝缘材料填充在该腔室内,机械性地接触该灯芯与该灯头的一个电极,以帮助将热能从该灯芯传导至该电极,以及将灯罩黏着在该灯头上,以帮助将热能从该电极传导至该灯罩。该灯罩用来扩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较佳者,该导热绝缘材料有一部分介于该灯芯与该灯罩之间,帮助将热能从该灯芯传导至该灯罩。较佳者,此部分的导热绝缘材料具有白色的表面以提高出光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LED灯的等效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几种交流电LED磊芯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多磊芯片灯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将交流电LED磊芯片和芯片电阻器包装在同一封装内的结构;
图13是图12的组件的等效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14是使用图12的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凸显本发明的特点,此实施例使用小灯泡用的标准灯头10,其具有电极12和14供连接交流电源。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电极12是具有螺旋纹外形16的金属壳,其内有腔室18。此实施例使用一颗交流电LED装置20作为灯芯,该灯芯是将交流电LED磊芯片22固定在支架24上,并于其上覆盖封胶26。LED的封装为现有技术,为了简化图式,此处未绘出交流电LED装置20的详细封装构造。电阻器30的一端焊接至电极14,另一端以导线32焊接至LED装置20,导线34的两端分别焊接至电极12及交流电LED装置20。此LED灯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交流电LED磊芯片22和电阻器30是串联在电极12和14之间。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所谓交流电LED磊芯片,含有两个相反的方向配置的LED并联在两支接脚之间,每一该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LED,该两个相反的方向配置的LED分别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期被点亮。电阻器30的电阻值R的大小是根据设计需求的电流值而选择的。电阻器30也具有保护交流电LED磊芯片22的功能,在连接至电极12和14的交流电源发生突波时,电阻器30会吸收大部分的突波电压。回到图1,本发明的特点之一,是在腔室18中填充导热绝缘材料36,其位于该灯芯下方的第一部分机械性地接触支架24和电极12,提供第一热通道将交流电LED磊芯片22因为通电发光产生的热能传导至电极12进行散热。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支架24通常含有帮助交流电LED磊芯片22散热的金属片,因此,支架24贴在导热绝缘材料36上,会有良好的热导效果。除了帮助交流电LED磊芯片22散热,导热绝缘材料36也帮助电阻器30散热,因为电阻器30埋在导热绝缘材料36中。如图1右侧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二部分78将灯罩40黏着在灯头10上,因而提供第二热通道将热能从灯头10传导至灯罩40,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介于灯芯与灯罩40之间,因而提供第三热通道将热能从灯芯传导至灯罩40。因为灯罩40扩大了散热面积,所以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较佳者,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具有白色的表面82,以减少光的吸收及增加光的反射,因此提高LED灯的出光率。
导热绝缘材料36可以选用环氧树酯,或者导热粉末,例如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或其它导热材料,或者二者的混合物。要形成白色的表面82,可以在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上涂布白色颜料,或将钛白粉掺入导热绝缘材料36中。
传统灯泡使用的是标准灯头,例如E12、E14、E17、E26及E27是传统钨丝灯泡的灯头,MR16及GU10是传统卤素灯泡的灯头。
如图1所示,此LED灯的大小约与灯头10相同,又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可以达成现有技术做不到的高功率应用。在传统卤素灯泡的灯头中,一个电极是柱状金属壳,被绝缘物与另一个电极分隔开。某些标准灯头则是使用两根彼此绝缘的针状电极。不论是传统钨丝灯泡、传统卤素灯泡的灯头或其它标准灯头,都有腔室可以填充导热绝缘材料,因此至少有一个电极可以用来帮助LED灯的灯芯散热。因为灯头的电极是向外曝露的,所以可以提供不错的散热效果。
可以选用内含较多LED数量的交流电LED磊芯片22来提高LED灯的亮度。图3是几种交流电LED磊芯片22的示意图,第一种是在两支接脚之间并联两串方向相反的LED,每一串包含两个以上的LED;第二种是在两支接脚之间串联两对以上的LED对,每一对LED对含有两个方向相反的LED并联在一起;第三种是五个以上的LED配置成桥式结构。这些都已经有商品化的产品可以选用。
灯罩40作为保护盖,防止水气、灰尘或外力施加在LED灯的内部组件上。灯罩40也有光学组件的功能,可透过雾化、几何形状设计等方式产生各种所需的光学效果。灯罩40的雾状结构可以利用喷砂、蚀刻、静电粉体涂装、涂布硅胶、喷漆或射出成型方式制作。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此实施例的灯芯包含电路板28及其上的交流电LED装置20,交流电LED装置20含有至少一个交流电LED磊芯片22。串联电阻器38改为安装在电路板28上,并以导线34及32将电路板28连接在电极12和14之间。电路板28可以选用强化玻璃纤维(FR4)或金属基板(IMS)的组件;交流电LED装置20和串联电阻器38可以选用表面安装型组件(SMD),使用表面黏着技术(SMT)安装在电路板28上。因为电阻器38是焊接在电路板28上,因此可以使用可变电阻器增加应用的弹性,例如方便调整通过交流电LED装置20的电流值。导热绝缘材料36的量填充至其覆盖到电路板28上,因此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在电路板28的上方,如右侧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其它特征和图1的实施例相同。
如果要提高LED灯的亮度,可以使用更多交流电LED装置20串联、并联或串并联。例如图5所示的多磊芯片灯芯,是在电路板28的焊垫52及54之间并联三排交流电LED装置20,每一排含有三个交流电LED装置20。如果每一个交流电LED装置20的功率为1瓦的话,则此灯芯可以达到9瓦。
图1、图4及图5的灯芯是将交流电LED装置20贴在电路板28上,也可以改为在电路板28上封装交流电磊芯片22,其是将交流电磊芯片22的裸晶直接贴在电路板28上,打线后再覆盖封胶26。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交流电LED装置20焊接在导热件50的盘面上,导热件50的另一端埋入导热绝缘材料36中,利用其埋入导热绝缘材料36中的深浅来调整交流电LED装置20的高度。其它特征和图1的实施例相同。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使用具有穿孔60的电路板28,导热件50的一端在电路板28的上方,另一端经过穿孔60埋入导热绝缘材料36中,交流电LED装置20焊接在导热件50露出的一端上。交流电LED装置20的接脚66焊接至电路板28,电路板28的贯孔64中有焊锡70焊接至电极12。电阻器30焊接在电极14及电路板28之间,因此电阻器30与交流电LED装置20串联在电极12和14之间。电路板28可以选用强化玻璃纤维或金属基板的组件。较佳者,电路板28也机械性地接触导热绝缘材料36。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电阻器30改为焊接在电路板28上的电阻器,或在电路板28上增加电阻器与电阻器30串联。较佳者,电路板28的上表面涂布白色颜料,以提高LED灯的出光率。其它特征和图4的实施例相同。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使用具有穿孔60的电路板28,其上焊接交流电LED装置20,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一部分经穿孔60机械性地接触交流电LED装置20的底部,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覆盖在电路板28上,较佳者,其尽量盖满电路板28的表面,除了交流电LED装置20以外。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三部分80具有白色的表面以提高出光率。其它特征和图7的实施例相同。
图8的LED灯改用半罩式灯罩40,如图9所示,灯罩40的内表面可以镀膜或涂布反光材料而形成反光面86。其它特征和图8的实施例相同。
图10的实施例使用具有金属基板的电路板28。这种电路板28具有铝层、铜层及导热层介于二者之间,散热能力高于强化玻璃纤维基板。交流电LED装置20以COB封装结构焊接在电路板28上,焊锡70将电路板28焊接至电极12,电阻器30焊接在电极14及电路板28之间,因此电阻器30与交流电LED装置20串联在电极12和14之间。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电阻器30改为焊接在电路板28上的电阻器,或在电路板28上增加电阻器与电阻器30串联。电路板28有穿孔84供填充导热绝缘材料36到腔室18中。其它特征和图8的实施例相同。
如图11所示,除了电阻器30以外,可以增加一个安装在电路板28上的电阻器38串联在电阻器30及交流电LED装置20之间。电阻器38可以采用可变电阻器,根据需求调整其电阻值。其它特征和图4的实施例相同。
图12是将交流电LED磊芯片22和芯片电阻器90包装在同一封装内的结构,交流电LED磊芯片22和两个芯片电阻器90贴在垫片88上,接合线92连接交流电LED磊芯片22和芯片电阻器90,接合线94连接接脚66和芯片电阻器90,封胶26包覆所有的电路结构,其等效电路如图13所示。图14的实施例是将图12的组件焊接在电极12和14之间形成回路,其它特征和图1的实施例相同。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一般而言,通过导热绝缘材料36的第二部分78和第三部分80建立的散热机制,可帮助交流电LED装置20的工作温度再降低1至5℃。
根据实际的应用,采用的交流电LED装置20,其功率介于0.3至5W之间,较佳者为1至3W,选择50至50000奥姆的电阻器30或38。交流电LED装置20的使用电压介于12至240伏特之间,如果使用单一交流电LED装置20的话,则其使用电压依据交流电源选择为110伏特或220伏特者;如果串联多个交流电LED装置20的话,则其使用的电压可以选用较低者,例如12伏特。
除了上述各实施例展示的各种封装结构,其它不同型态或封装的组件也可适用本发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芯,含有至少一个功率介于0.3至5W之间的交流电LED装置;具有第一及第二电极的灯头,其具有腔室,该第一电极具有螺旋纹、柱状或针状外形;电阻值介于50至50000奥姆之间的电阻器与该灯芯串联在该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导热系数介于0.25至30W/mK之间的导热绝缘材料填充在该腔室中;以及灯罩;其中,该导热绝缘材料具有第一部分机械性地接触该灯芯及该第一电极,因而提供第一热通道帮助该灯芯散热至该第一电极,第二部分将该灯罩黏着在该灯头上,因而提供第二热通道将热能从该第一电极传导至该灯罩,以及第三部分介于该灯芯与该灯罩之间,因而提供第三热通道将热能从该灯芯传导至该灯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绝缘材料的第一部分直接接触该交流电LED装置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灯芯包括电路板承载该至少一个交流电LED装置,且机械性地接触该导热绝缘材料的第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一部分上表面涂布有白色颜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绝缘材料的第三部分覆盖在该电路板上,且机械性地接触该灯罩,因而提供所述第三热通道将热能从该灯芯传导至该灯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电阻器和该交流电LED装置的交流电LED磊芯片包装在同一封装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绝缘材料包括环氧树酯,或导热粉末,或其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绝缘材料的第三部分具有白色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化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绝缘材料包括钛白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1294.5A CN102192411B (zh) | 2010-03-10 | 2010-03-10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1294.5A CN102192411B (zh) | 2010-03-10 | 2010-03-10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2411A CN102192411A (zh) | 2011-09-21 |
CN102192411B true CN102192411B (zh) | 2015-09-09 |
Family
ID=4460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1294.5A Active CN102192411B (zh) | 2010-03-10 | 2010-03-10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924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3505A (zh) * | 2012-09-21 | 2013-01-16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Led驱动电路、方法及led灯条 |
CN106468402A (zh) * | 2015-08-07 | 2017-03-01 | 深圳市裕富照明有限公司 | Smt工艺的充气led灯泡 |
WO2017024429A1 (zh) * | 2015-08-07 | 2017-02-16 | 深圳市裕富照明有限公司 | Smt工艺的充气led灯泡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6938Y (zh) * | 2004-09-21 | 2005-10-26 | 凌建春 | 一种节能彩色灯泡 |
CN2753951Y (zh) * | 2004-11-16 | 2006-01-25 | 谢岳桂 | 节能电珠 |
CN201314520Y (zh) * | 2008-10-14 | 2009-09-23 | 曹金城 | 适用于中华灯节能改造的多角形led灯头 |
-
2010
- 2010-03-10 CN CN201010121294.5A patent/CN1021924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6938Y (zh) * | 2004-09-21 | 2005-10-26 | 凌建春 | 一种节能彩色灯泡 |
CN2753951Y (zh) * | 2004-11-16 | 2006-01-25 | 谢岳桂 | 节能电珠 |
CN201314520Y (zh) * | 2008-10-14 | 2009-09-23 | 曹金城 | 适用于中华灯节能改造的多角形led灯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2411A (zh) | 201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68334U (ja) | Led照明具 | |
US20190113180A1 (en) | Solid State Lamp Using Modular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
JP6050782B2 (ja) | 低電力白熱ランプのledランプ交換 | |
US9068701B2 (en) | Lamp structure with remote LED light source | |
US20170012177A1 (en) | Led based lighting system | |
JP2007103371A (ja) | 2つの光源を有するランプ | |
EP2836765A1 (en) | Gas cooled led lamp | |
CN104421682B (zh) | Led光源模块和包含该模块的led球泡灯 | |
CN103322437B (zh) | 具有强散热能力的发光二极管球泡灯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641551B (zh) | 具有全向发光和优化热耗散的led光源 | |
CN103759145A (zh) | 一种荧光灯罩的led灯 | |
CN103672459B (zh) | 具有紧凑结构的提供定向光束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 |
CN101482233A (zh) | 一种led射灯 | |
CN102192411B (zh)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
TW201041426A (en) | LED lam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434803A (zh) | 一种新型普通照明led灯 | |
CN103470968A (zh) | 大发光角度的发光二极管灯芯及包含该灯芯的照明装置 | |
US8847472B1 (en) | Laminate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LED in a liquid-filled bulb | |
CN203068184U (zh) | 利用灯座散热的大功率大角度led灯 | |
CN103104841B (zh) | 具有高散热性能的led灯单元体及其模组化的大功率led灯具 | |
CN201724019U (zh) | 强化散热的led灯 | |
CN101956904A (zh) | Led灯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892912U (zh) | Led灯 | |
US11486567B2 (en) | Incandescent bulb-type LED lamp having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 | |
JP3191670U (ja) | Ledラン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