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234A - 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和浇铸组件的装置用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和浇铸组件的装置用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89234A CN102189234A CN2011100680533A CN201110068053A CN102189234A CN 102189234 A CN102189234 A CN 102189234A CN 2011100680533 A CN2011100680533 A CN 2011100680533A CN 201110068053 A CN201110068053 A CN 201110068053A CN 102189234 A CN102189234 A CN 102189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asting
- frame
- housing
- top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9 refractory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58 metal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49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616 trans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38 liquid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14—Closures
- B22D41/22—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 B22D41/24—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characterised by a rectilinearly movable pl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0—Supplying or treating molten metal
- B22D11/103—Distributing the molten metal, e.g. using runners, floats, distribu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14—Closures
- B22D41/22—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 B22D41/28—Plat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14—Closures
- B22D41/22—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 B22D41/28—Plates therefor
- B22D41/34—Supporting, fixing or centering mean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14—Closures
- B22D41/22—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 B22D41/40—Means for pressing the plates toge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22D41/56—Means for supporting, manipulating or changing a pouring-nozz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用框架(30),板用于传输容纳在具有浇铸通道(20)的冶金容器中的熔融金属,框架限定外壳(32),用于当组装装置时处于工作位置的板(34),框架(30)被布置成通过沿着板插入方向平移能将板(34)引入外壳(32)并且从外壳(32)抽出,外壳(32)形成相对于与板插入方向平行的对称面(50)的对称平面,框架(30)包括相对于外壳(32)的对称面(50)的外壳(32)的任一侧上的狭槽,当组装所述装置时,狭槽用于接纳推进器(54),推进器(54)沿冶金容器的方向将力施加在插入外壳(32)中的板(34)上。位于外壳(32)的任一侧上用于接纳推进器(54)的狭槽在由外壳(32)的对称面(50)限定的对称平面中不配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金属的连铸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和浇铸组件的装置用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保持和更换板或管的装置,所述板或管用于传输容纳在冶金容器中的熔融金属。该装置可以直接布置在冶金容器下面并且用于将熔融金属从上面的冶金容器传输到下面的冶金容器,例如从钢包传输到中间包或者从中间包传输到铸模。
板通常由围绕或包覆难熔材料的金属壳组成。板被用来传输呈自由流形式的熔融金属或者通过刚性地连接至板的管传输熔融金属。在后面的情况下,板常常被称为“铸管”、“外水口”、浸入式水口或浇注水口。在下文中,术语板将用来指的是用于传输呈自由流形式的熔融金属的板和被称为铸管的设有管的板。
在市场上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或管可能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管更换设备、用于插入和/或移出浇注水口的设备、校准水口更换设备、管交换设备或其它。
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离开容器的熔融金属用的板的装置通常包括具有浇铸开口的框架,所述框架适合被固定于金属浇铸容器的下侧并且包括在限定平面的中间剖面处连接的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在平面中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和下难熔材料组件形成滑动接触,
框架的上侧部包括用于在其浇铸位置适当地接纳和夹紧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的装置,使得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的通孔与浇铸开口成流体连通,并且
框架的下侧部包括:
信道,该信道在进口和出口之间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一轴延伸,适合接纳板并且将板从所述进口移到所述出口,经过与框架的浇铸开口配准的浇铸位置;
用于移位的装置和用于将板从备用位置引导到与框架的浇铸开口配准的浇铸位置,并且可选地用于将板引导到出口的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基本上和第一方向(X)平行,
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方向X并且在浇注水口浇铸位置的水平处从所述导向装置伸出,用于朝框架的上部的方向(朝冶金容器的方向)向上挤压处于在其浇铸位置的板的装置。
更具体地讲,装置通常由框架组成,该框架包括两个导轨和用于与板或铸管的板配合的摇臂或推进器。用于移位板的装置通常由机械的、气动的或液压臂或气缸组成。
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用框架通常铸件并且不太可能遭受磨损。然而,部件,诸如夹紧装置、导向装置以及推进装置,如夹子、导轨、摇杆或弹簧是装置的易损件。这些部件在装置的每次维护操作中被检查并且如必要时被更换。
直接布置在容器下面的板在金属浇铸期间例如由于炉渣腐蚀而被磨损。浇铸口随着时间的过去也可以变得被堵塞或阻塞。因此必须利用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在浇铸期间更换板。具体地从涉及用于更换铸管的装置的文献EP0192019A1和涉及用于更换校准板的装置的文献US6019258已知这种装置。通过使备用的新板向前滑动,所述新板推动旧板,从而逐出并更换处于浇铸位置的所述板,来在浇铸位置中更换板。装置通常包括导向装置诸如导轨或滑道和推进装置或推动装置诸如弹簧。导向装置和移位装置被用来将板引导并移动到其工作位置或将板从其工作位置移除。推进或推动装置被用来当板处于工作位置时,保持板与位于上游的难熔材料组件紧密接触。
从文献WO20041065041已知在直接布置在板浇铸孔之后的板上设置密封面或关闭面或空白面。如果需要,例如如果发生事故,该密封面旨在密封冶金容器的浇铸通道。实际上,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必须停止(中断)金属浇铸。为此目的,必须简单地将处于浇铸位置的板推动(向前移动)大于或等于浇铸通道直径的距离,使得密封面阻塞(关闭)通道。
在用于保持和更换适于在紧急情况下中断浇铸的板的装置中,移位装置可以采用两个连续位置:
浇铸位置,其中板与浇铸通道成流体连通;
密封位置,其中板的密封面面向浇铸通道;
这种装置通常需要使用所谓的双行程千斤顶或气缸,短行程将板移位到浇铸位置并且长行程将板移位到密封位置。密封位置也称作关闭位置或闭合位置。
按照惯例,板、框架或用于更换板的装置的正向参照用于更换板的装置中的板更换的方向限定,板被前移以采用下列连续位置:备用位置,浇铸位置(当浇铸孔从浇铸信道伸出时),密封位置(当密封面密封浇铸通道时)以及排出(撤退或退出)位置(当浇铸板被从装置释放时)。
一个难点在于可以在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中沿错误方向错误地布置新板。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面不布置在浇铸孔后面而是在前面。结果,当新板被推倒浇铸位置时,其浇铸孔不会从浇铸通道正确地伸出,并且,此外,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假如新板因此被推到密封位置,则密封面不与浇铸通道相对,使得浇铸不被完全停止。这对于金属浇铸设备和那些浇铸现场的工作可能具有严重后果,因为不再可能停止浇铸。
图1显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根据现有技术的板10已经沿错误方向插入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90中。该装置用于在连铸设备中传输熔融金属,例如钢,例如从中间包传输到铸模。通过在移位装置,例如液压缸的强行推进下,沿与第一轴X对应的方向14使板10滑动,板10替换旧板12。在图1中,假如板10已经沿正确方向插入,则板10处于应该已是浇铸位置的位置。
板10包括滑动面16,该滑动面16和关于与轴Z对应的熔融金属流的方向的上游的难熔材料组件接触。更具体地讲,面16和布置在容器的底部中的容器的内水口18接触,所述内水口18包括浇铸通道20。
滑动面16包括浇铸孔22,当板10被沿正确方向布置在浇铸位置中时,该浇铸孔22旨在从通道20伸出,和密封(关闭)面24,当板移到密封(关闭)位置时用于密封(关闭)通道20。
如图1中可见,当板10处于浇铸位置并且处于错误方向时,在浇铸通道20和浇铸孔22之间仅产生一个间隙26。因此,虽然将需要最大的熔融金属流速,但是仅间隙26允许熔融金属通过。此外,假如,因异常的原因,而希望通过将板10推到密封位置来停止浇铸,则间隙26加宽并且浇铸通道20未被密封面24密封,从而允许熔融金属通过。该间隙甚至可以是泄漏的原因,易于允许金属渗透用于更换板的装置,并且引起浇铸设备中不可忽视的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具体地在于以简单的方式改进连铸设备的安全性。
文献US5211857或US5011050中已经讨论了操作员可以沿错误方向布置板的事实。这些文献中描述的装置呈现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一个板插入方向或装载方向和一个板更换方向或解除方向。装载方向垂直于板交换方向。板交换方向平行于铸模。通过使板在装载导轨上滑动使板插入装置。安全系统包括前置导向件,该前置导向件限定贯穿其与板互补的测量开口,以要求单板定向从而当板被装载到装置中时通过所述测量开口。在装载区域中,装载导轨是不对称的或呈现定位台阶,假如板定向不正确该定位台阶与预置导向件配合防止板到达装载位置。具体地,上述文献描述了具有两个不同装载导轨的装置。例如,导轨中的一个具有与布置在板滑动面上的凹槽啮合的突起。沿板更换方向,板的两边是相同的并且无不对称。这样,操作板更换的装置的中心部不在内部被改进并且基本上和其它已知装置相同。
文献US5211857或US5011050中描述的装置包括某些缺点。它们需要使用预置导向单元并且需要该导向单元的适当安装。突起、凹槽或定位台阶必须被适当地安装在装载导轨中的一个上。此外,突起和凹槽具有相对小的尺寸。因而有可能操作员将不会明白板已经沿错误方向布置。导轨随时间的过去被磨损并且突起也被磨损;有可能,在一定时期的使用之后,突起不再履行其角色。导轨也是需要定期更换的易损件。在装置的组装或维护期间,在安装装载导轨和/或预导向单元期间操作员可能容易犯错。例如,他可能将左导轨定位在右边或反之亦然或者忘记加入定位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体涉及可以避免上述缺点的装置。装置的组装和维护操作对于操作员也是十分简单的。
为此,发明涉及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用框架,该板用于浇铸离开容器的熔融金属,该框架使维护和组装操作对于操作员十分简单。
根据发明,一种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90用框架30,所述板用于使浇铸熔融金属离开具有浇铸通道20的冶金容器,所述浇铸通道的轴限定浇铸方向Z,所述框架30包括浇铸开口21,所述浇铸开口21布置成与在工作位置的所述容器的所述浇铸通道20配准;所述框架适合被固定于所述冶金容器的下侧,所述框架包括在中间剖面51处连接的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所述第一上部和所述第二下部在所述中间剖面51限定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18和板34形成滑动接触的平面;所述中间剖面51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浇铸方向Z,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包括当组装所述装置时用于接纳在所述冶金容器的所述浇铸通道20附近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的装置,所述框架的所述下部包括:信道,所述信道沿着与板更换方向14对应的第一轴X在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延伸并且布置成通过沿着所述板更换方向14平移能够将所述板34引入所述框架30并且将所述板34从所述框架30抽出;平面垂直于所述对称面的中间区域并且包括限定对称面50的所述第一轴X;外壳32,所述外壳32用于接纳并保持板34,当在所述冶金容器的所述浇铸信道20附近的工作位置组装所述装置时,所述外壳32包括平行于板插入方向14的两侧100、101,所述外壳32的每一侧均包括凹部110,所述凹部110用于接纳朝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的方向向上挤压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板的装置120,其中,分别位于所述外壳32的任一侧100、101上的所述凹部110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正交投影不配准。
更具体地讲,所述的框架30,分别位于所述外壳32的任一侧上的所述凹部110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所述正交投影垂直地间隔开。换言之,位于外壳的任一侧上的凹部定位在不同水平面或者是偏移的。每组所述凹部仍是偏移的时候,其正交投影可以略微重叠。
所述凹部被设计成匹配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且通常由包括弹簧和摇杆的推动器组成。
优选地,所述凹部110包括下列特征部中的任一个的一种或任何一种结合:
(a)孔111,用于接纳压缩装置62,优选地用于接纳弹簧;
(b)凹槽112,用于匹配推动器54,优选地用于匹配摇臂,
(c)狭槽113,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推动器54的狭槽轴58。
最优选地,所述凹部在所述外壳的每一侧上基本上是相同的。这样,相同的所述挤压组件部分可以被无关紧要地用在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
有利地,该框架30包括至少两个槽口114、115,所述槽口114、115定位在所述进口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以附接用于引导所述板的导轨66、68进入外壳中。类似地,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的槽口的对称面之上的正交投影被垂直地间隔开。所述槽口基本上是相同的。这样,相同的导轨可以被无关紧要地用在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
该框架30包括至少两个槽口116、117,所述槽口116、117定位在所述出口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以附接用于引导所述板到外壳之外的导轨66、68,所述槽口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正交投影被垂直地间隔开,至于定位在进口处的槽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的所述槽口的所述对称面之上的正交投影被垂直地间隔开。所述槽口基本上是相同的。相同的导轨可以被无关紧要地用在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
优选地,所述槽口114、115、116、117定位成使得所述附接到槽口的导轨66、68从被接纳在位于所述外壳32的相同侧上的所述凹部110中的所述推动器54伸出。这样,所述板被沿基本上水平的面从备用位置移位到工作位置并且从工作位置移位到退出位置。
发明提供十分简单的系统,由于所有的部件都相同的事实,而确保粗心的操作员将不会沿错误方向组装所述装置的部件。不对称由所述框架产生,所述框架为在特定区域接纳标准可互换零件而设计。
因为可以在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装配所述框架以及相同的所述挤压组件和相同的所述导轨,所以储备管理也被简化。
发明因此需要使用板,其中推力边,即接收来自所述挤压组件的推力的部分不对称。这种板因而仅可以沿一个单独的方位被插入所述框架的所述外壳,从而确保如有必要用于金属浇铸和用于中断所述浇铸的其适当的功能。
为了匹配所述装置的推动器,所述板包括垂直间隔开的一对相反的推力边。
优选地,所述板34包括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所述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所述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中的第二个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所述板边的底面78c、80c与所述推力边74、76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二厚度至少比所述第一厚度大5mm,优选地至少大10mm。
术语“板边厚度”指的是所述板边的顶面和底面之间沿垂直方向的距离。通常,所述板边的所述顶面与所述板的滑动面齐平,并且所述底面由通过滑动与设置在所述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上的导轨底壁啮合的表面组成。例如,两个所述板边每个均具有基本上的矩形横截面,两个矩形中的一个的高度小于另一个的高度。
在图所示的情况下,所述板边的所述底面与所述滑动面和所述推力面对应。
发明还涉及一种挤压器件120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件120被组装到所述外壳32的每一侧100、101的所述凹部110中。
该组件还包括板34,所述板包括匹配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挤压器件120的一对相反的推力边74、76。优选地板如上所述。
由于其不对称边,所述板仅可以沿着单个方向布置在所述用于更换板的装置中,所述不对称边履行按键角色。实际上,因为所述两个推力边不会对称地匹配,所以提供区分所述两个推力边的简单方法,并且可以有利地阻止一个所述推力边而不是另一个所述推力边插入所述用于更换板的装置。而且,假如处于备用位置的新板被沿错误方向布置,则所述不对称的推力边指示所述方向是错误的。例如,操作员可以观察到,通过注意处于备用位置的所述板的所述滑动面不被正确地布置在所述外壳中或者铸管不是垂直的(竖直的),所述布置是错误的。根据另一个例子,相对于所述用于更换板的装置的错误定位的不对称边可以防止所述板插入所述装置。由于所述板的所述边和所述框架的所述推动器的相互作用,所述不对称边也可以防止板插入。
通常,所述板包括难熔材料组件,所述难熔材料组件包括滑动面和浇铸孔,以及包覆除所述滑动面以外的所述难熔材料组件的一部分的金属壳。优选地,所述金属壳包括所述推力边。
所述难熔材料组件可以包括通向所述浇铸孔并且从所述金属壳突出的铸管。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用可于将浇铸板保持在浇铸位置及将浇铸板移动使其沿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浇铸板是可与安装在治金容器上的内水口配准,从而在所述浇铸位置形成浇铸孔,所述浇铸孔可适于让熔融金属从所述治金容器经过所述内水口输送到所述浇铸板,所述内水口可包括:管部份,其限定一个孔中心轴线及轴向方向;及底部平坦接触面;其中,所述浇铸板输送装置可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可包括耐火板,在所述耐火板上可形成浇铸开口,及可具有浇铸板导向装置、夹持装置、挤压装置和外壳(32),所述外壳(32)可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可适于将所述浇铸板支持在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可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其可用于引导所述浇铸板朝所述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可适于将所述内水口及所述安装框架夹紧,从而可以使所述内水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耐火板的所述浇铸开口配准;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可适于向在位于所述浇铸位置的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从而可以使所述浇铸板向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推挤,因而形成一个完整浇铸通道以输送熔融金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可包括高低不对称的接收装置以接收所述浇铸板,所述接收装置可适于使所述浇铸板依据接收装置的不对称而依推动方向正确安装。
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可包括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的导轨顶面可离开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的轴向距离不同。
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挤压力可以是由多个分布在所述外壳两侧的挤压部件或推动部件施加的,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能移通过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向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可平行及处于所述内水口的平坦接触面之下,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离开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的轴向距离不同。
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可包括分布了多个凹处,每个所述凹处可限定一个轴向伸展孔,所述多个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可通过所述多个凹处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的所述轴向伸展孔可在一个沿板推动方向伸廷及与所述孔轴线相交的平面上的正交投影可以是位于不同轴向水平。
本发明另一方面亦提供了一种安装框架,其适用于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可架包括耐火板,在所述耐火板上可形成浇铸开口;及可设有浇铸板导向装置、夹持装置、挤压装置和外壳32,所述外壳32可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可将所述浇铸板支持在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可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其可用于引导所述浇铸板朝所述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可适于将所述内水口及所述安装框架夹紧,从而可使所述内水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耐火板的所述浇铸开口配准;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可适于向在位于所述浇铸位置的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从而可使所述浇铸板向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推挤,因而形成一个完整浇铸通道可以输送熔融金属;其中,所述挤压力可以是由多个分布在所述外壳两侧的挤压部件或推动部件施加的,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可通过进入和走出多个可分布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的凹处而保持或释放浇铸板,每个所述凹处可限定一个轴向伸展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轴可向伸展孔和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侧的所述轴向伸展孔在一个可沿板推动方向伸廷及与所述孔轴线相交的平面上的正交投影是可位于不同轴向水平或垂直偏移。
一种安装框架,其中,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可能移通过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向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的各个顶面可处于所述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以下的不同轴向水平。
本发明另一方面亦提供了一种浇铸板,其可适用于安装框架或浇铸板输送装置,所述浇铸板可包括第一推力边及第二推力边,在所述浇铸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可以是各自被支持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的轴向厚度可以是不同的。
一种浇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的所述轴向厚度的差别可至少是5mm,优选地可至少多于10mm。
一种浇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板可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可包覆至少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
附图说明
在参照附图阅读仅仅作为的发明的范围的非限制实施例给出的下列描述时将更清楚地理解发明,其中:
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的纵剖视图,示出其中板被沿错误方向插入的情况;
图2是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的框架的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处于浇铸位置的板;
图3沿着轴III-III的图2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发明的组件的板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图4的板的金属壳的立体图;
图6和图7是类似于图2和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不可能将板插入框架的视图;
图8是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的纵剖视图,示出处于浇铸位置的板和处于备用位置的板;
图9示出挤压组件;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仰视图;
图11是与挤压组件局部组装的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仰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 新板
12 旧板
14 滑动方向
16 滑动面
18 内水口
20 浇铸通道
21 浇铸开口
22 浇铸孔
24 密封面(关闭面)
26 间隙
30 框架
32 外壳
34 板
46 难熔材料元件
47 难熔材料元件的铸管
48 出口(端口)
50 对称面
51 中间剖面
52 金属壳
54 推进器(推动器)
56 臂(摇臂)
58 轴
60,64 臂末端
62 压缩装置
66,68 用于引导板的导轨
70 几何轴线(浇铸孔的轴线)
72 纵向轴
74,76 推力边
78,80 板边
78a,80a 顶面
78b,80b 侧面
78c,80c 底面
82,84 边厚
90 装置
100,101 侧面
110 凹部
111 孔
112 凹槽
113 狭槽
114,115, 槽口
116,117
120 挤压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垂直方向被定义为冶金容器出口处熔融金属的流向。此外,外壳、板、框架或者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的纵向被定义为其中板被从备用位置放回浇铸位置的方向。最后,横向被定义为垂直于另两个垂直方向和纵向的方向,使得纵向、横向以及垂直方向限定三维正交坐标系。应当注意,参照板在装置中更换期间板的运动方向限定纵向和横向,这些方向具体地可以应用于板,其中滑动面具有正方形或矩形大体形状,与矩形的定向无关。中心纵轴与板的滑动面或框架的浇铸开口的纵轴对应。该纵轴通过板浇铸孔的中心,该孔可能具有圆形或长方形,并且通过板的密封面的中心,当板处于密封位置时,该密封面的中心与和浇铸通道的中心合并的中心对应。
在下文中,与浇铸方向对应的垂直方向被称为Z方向,与板更换方向对应的纵向被称为X方向,并且横向被称为Y方向。X、Y、Z方向相对于彼此正交。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板更换方向也被称为板插入方向。实现了从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到下难熔材料组件,特别是从下水口18到板34的流动。
在具有总体上矩形轮廓的板的情况下,中心纵向平面可以被定义为包括通过浇铸孔的中心的垂直轴和限制板的矩形的两个最长侧的中部的平面。中心纵轴与处于工作位置的XZ平面对应。
在具有总体上正方形轮廓的板的情况下,其中浇铸孔是偏心的,中心纵轴饰包括浇铸孔的中心和限制板的正方向的对角线的交叉点的轴。当板处于工作位置时,纵轴与X轴对应。
如图10中可见,装置90(未示出)的框架30包括浇铸开口21,该浇铸开口21旨在与运转中的容器的浇铸通道配准。三维正交坐标系已经被定位在浇铸开口21的中心以便于理解本发明。轴X与也由箭头14示出的板更换方向对应。轴Z与浇铸方向对应并且轴Y与横向对应,该轴Y垂直于另两个轴。
框架包括在中间剖面51处连接的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该中间剖面51限定其中内水口18和板34形成滑动接触的平面。中间剖面51在图3中示出。框架的上部定位在平面51上方并且框架的下部定位在平面51下面。内水口18的滑动面和板34的滑动面16在中间剖面51处连接。框架的上部包括用于接纳并夹紧处于工作位置的内水口的装置。关于图10描述框架的下部。
图2和图3中示出的框架30限定外壳32,该外壳32用于接纳板34并且抵靠位于所述板的上方的冶金容器(未示出)将板34保持在浇铸位置中。框架30的对称面50或中心纵向平面平行于XZ平面,或者与XZ平面合并。
如图10和图11可见,该图10和图11为框架的下部的仰视图,框架的下部包括:
沿着与板更换方向14对应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第一轴(X)延伸的通道。板34在进口处被引入框架30并且通过沿着板更换方向14平移在工作位置中被移动。当新板被引入框架时,旧板34被从框架30朝向出口抽出
XZ平面与对称面50对应并且平面XY平行于中间剖面51。
在工作位置中,板34被接纳并保持在浇铸开口21附近的外壳32中。外壳32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板插入方向14的两侧100、101,外壳32的每一侧100、101均包括用于接纳器件120的凹部110,该器件120用于朝框架的上部的方向向上挤压板。侧100的凹部不与侧101的凹部处于相同水平面。它们沿着Z轴偏移距离d。
如上说明的,在相对于对称面50的外壳32的任一侧上,框架30包括用于接纳挤压器件120的凹部,当组装装置时,该挤压器件120旨在沿框架的上部的方向在板34上施加力。挤压器件120包括推动器54,例如摇臂56,该摇臂56由纵轴58横断,围绕所述轴58可枢转地安装。臂56包括用于支撑压缩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弹簧62的端部或摇臂末端60。弹簧62在端部60上施加向下压力,该端部60在相反端部64施加平行于Z的向上压力。挤压组件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在图9中详细地示出。
凹部110包括孔111、用于接纳弹簧62的凹槽112、摇臂56以及狭槽113,该狭槽113具有用于铰接摇臂56的狭槽轴58。
用于接纳对称面50的任一侧上的挤压器件120的凹部不会在由对称面50限定的平面中对称匹配。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器54定位成使得紧邻外壳32的一侧上的推动器的外壳32的高度与紧邻外壳32的另一侧上的推动器的外壳32的高度不同。位于框架30的外壳的任一侧上的推动器54沿着Z轴不是相同高度。这造成了沿着对称面50,从而沿着板插入方向的外壳32的不对称。
该外壳32的不对称可以产生按键装置,由于用于挤压器件120,特别是位于外壳32的对称面50的任一侧上的推动器54的凹部不是对称的事实,按键装置确保粗心的操作员不会沿错误的方向将板34引入外壳32。
如图10和图11可见,框架30还包括位于进口用于接纳第一导轨66和第二导轨68的槽口114、115。该槽口垂直地(沿着轴Z)间隔开。事实上,槽口偏移距离d。导轨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装置组装到槽口内。一旦被组装,第一导轨66和第二导轨68就相对于对称面50是不对称的。它们也偏移距离d。距离d在图7中示出。
槽口被定位在框架30上以致导轨从接纳在位于外壳32的相同侧上的凹部中的推动器54伸出。对于导轨,术语“伸出”推进器指的是以下事实,即,插入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的板34可以在导轨66和68上滑到外壳32内,在外壳32中板34然后被推动器54朝向内水口18推进。导轨66、68因此可以相对于推动器54略微偏移。
框架30还可以包括位于出口的类似的导轨116、117(图10)。这些导轨被用来引导处于排出或退出位置的旧板。关于导轨66和68,这些导轨从接纳在位于外壳32的相同侧上的凹部中的推动器54伸出。
在所示的情况下,导轨66和68是相同且标准的但是被沿Z轴定位在框架上的不同高度处。在组装框架30期间或在维护操作期间,粗心的操作员将不能错误地装配导轨,因为导轨是相同的并且装配槽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66、68通过已知的装置,例如螺丝钉被附接于框架30(图11)。
图11示出与挤压组件和导轨局部组装的框架。如图11中可见,挤压组件和导轨对于框架的两侧是相同的。不对称由凹部的定位和槽口的定位给出。
图4中可见,根据发明的板34包括难熔材料组件46和用于包覆难熔材料组件46的金属壳52。难熔材料组件46包括从浇铸通道20延伸到横向出口或端口48的铸管47,熔融金属流过该横向出口或端口48。铸管关于熔融金属流向从金属壳52向下游突出。然而,可以设想,具有壳53的组件46形成具有或不具有短的管状延伸部47的基板。
板34,更具体地讲难熔材料组件46包括滑动面16。在浇铸位置中,滑动面16和关于熔融金属的流向的上游难熔材料组件接触。更具体地讲,面16和部分嵌入冶金容器的底壁的内水口18接触,所述内水口18包括浇铸通道20。
滑动面16包括浇铸孔22,当板34处于浇铸位置时,该浇铸孔22以几何轴线70为中心并且旨在从通道20伸出。此外,滑动面16包括,至孔22的后面,密封面或关闭面以当板34移到密封位置时密封信道20。孔22沿着纵轴72与密封面24对准,该纵轴72与浇铸孔22的几何轴线70限定中心面(70,72)。当板34被插入装置中时,中心面与外壳32的对称面50对应。
该板34包括相对于中心面的浇铸孔的任一侧上的推力边74、76,当板34被插入装置时,该推力边74、76旨在遭受由推动器54施加的力。推力边74、76在由中心面限定的平面中不对称匹配。在所示的情况下,使板能够在用于保持和更换板的装置中滑动的板滑动边与推力边74、76配合。
这些推力边74、76因而相对于中心面或对称面50是不对称的,使得单个方向对于将板34引入用于更换板的装置是可能的。更具体地讲,在本实施例中,板边78、80沿着垂直方向Z是不对称的,因为它们沿着其整个导向长度具有不同厚度。实际上,每个板边78、80包括分别相邻正交的三个表面,即水平顶面78a、80a,该水平顶面78a、80a相对于难熔材料组件46的滑动面16略微凹进;基本上垂直的横向表面78b、80b,该横向表面78b、80b平行于中心面和水平底面78c、80c,在这种情况下与推力边74、76配合。第一板边80的厚度84或高度大于第二板边78的厚度82。换言之,沿中心面上边82的正交投影的Z方向的距离小于边80的距离值d。为了进一步的理解,附图标记已经在图5示出。
图4中可见,横向出口沿着基本上平行于板34的推力边和滑动边74、76的纵轴72排列。
图5所示的金属壳52由铸铁制成并且是厚的但是它可以由另一种材料制成。该金属壳52旨在包覆难熔材料组件46的板部分,见图4。壳52和组件46的组件形成用于传输液态金属的板34。壳52具体地用来加强组件46。
壳52比难熔材料组件46对熔融金属浇铸条件更有抵抗力。因此,可以考虑重新使用壳52以将新的难熔材料组件46组装到其中。如上所述,难熔材料组件从金属壳伸出。因此顶面78a、80a相对于滑动面16被略微凹进。
由于板34的板边78、80的不对称以及推动器54和导轨66、68的不对称,不可能沿错误的方向将板34插入用于更换和保持板的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假如操作员试图沿错误的方向,即通过将密封面24定位在前面来插入板34,则板边78将不能进入外壳32,因为其厚度84在这一点上大于外壳32的高度。此外,假如框架30包括至外壳32的后面的导轨66、68,则操作员能使板34在这些导轨上滑动,但是他将很快地注意到错误,因为铸管的轴将不与浇铸方向Z对准并且板34将不能进入外壳32。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壳上设置不对称。壳52具有一对不同厚度的相对侧边。但是难熔材料组件46是标准型的,即,相对于中心面不具有不对称。然而,也可以使用相对于中心面本身不对称的难熔材料组件46。
现在将参照图8描述装置90的操作。
当板12处于浇铸位置时,新板10被移到装置90上的备用位置。为更换板12,沿X方向推动板10,该板10移动板12。板12首先移到密封位置,然后,在附加的驱动力的影响下,移到其退出位置。一旦板10已经替换了处于浇铸位置的板12,新板就可以被再次供给到备用位置。
应当理解,由于板34的推力边74、76的不对称和框架30的不对称(导致挤压器件120和导向装置66、68的不对称),保证了板10被沿正确方向插入装置90。
应当注意,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Claims (19)
1.一种用于保持和更换板装置(90)的框架(30),所述板用于使浇铸熔融金属离开具有浇铸通道(20)的冶金容器,所述浇铸通道的轴限定浇铸方向(Z),
所述框架(30)包括浇铸开口(21),所述浇铸开口(21)布置成与在工作位置的所述容器的所述浇铸通道(20)配准;所述框架适合被固定于所述冶金容器的下侧,
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上部和第二下部,所述第一上部和所述第二下部在中间剖面(51)处连接,所述中间剖面(51)限定上部的难熔材料组件(18)和板(34)形成滑动接触的平面;所述中间剖面(51)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浇铸方向Z,
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包括当组装所述装置时用于接纳在所述冶金容器的所述浇铸通道(20)附近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上难熔材料组件(18)的器件,
所述框架的所述下部包括:
信道,所述信道沿着与板更换方向(14)对应的第一轴(X)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延伸,并且布置成通过沿着所述板更换方向(14)平移而能够将所述板(34)引入所述框架(30)并且将所述板(34)从所述框架(30)抽出;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平面(51)并且包括限定对称面(50)的所述第一轴(X);
外壳(32),当组装所述装置时,所述外壳(32)用于接纳并保持板(34)在所述冶金容器的所述浇铸通道(20)附近的工作位置,所述外壳(32)包括平行于板插入方向(14)的两侧(100)、(101),所述外壳(32)的每一侧(100)、(101)均包括凹部(110),所述凹部(110)用于接纳朝所述框架的所述上部的方向向上挤压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板的器件(120),
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外壳(32)的任一侧(100)、(101)上的所述凹部(110)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正交投影不配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30),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外壳(32)的任一侧上的所述凹部(110)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所述正交投影垂直地间隔开。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10)包括下列特征中的任一个或下列任何特征的组合:
(a)孔(111),用于接纳压缩器件(62),优选地用于接纳弹簧;
(b)凹槽(112),用于匹配推动器(54),优选地用于匹配摇臂,
(c)狭槽(113),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推动器(54)的狭槽轴(58)。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30),其特征在于,该框架(30)包括至少两个槽口(114)、(115),所述槽口(114)、(115)定位在所述进口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以附接用于引导所述板的导轨(66)、(68),所述槽口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正交投影被垂直地间隔开。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30),其特征在于,该框架(30)包括至少两个槽口(116)、(117),所述槽口(116)、(117)定位在所述出口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任一侧上以附接用于引导所述板的导轨(66)、(68),所述槽口在所述对称面(50)之上的正交投影被垂直地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框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14)、(115)、(116)、(117)定位成使得所述附接的导轨(66、68)从被接纳在位于所述外壳(32)的相同侧上的所述凹部(110)中的所述推动器(54)伸出。
7.一种挤压器件(120)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件(120)被组装到所述外壳(32)的每一侧(100)、(101)的所述凹部(110)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还包括板(34),所述板包括匹配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挤压器件(120)的一对相反的推力边(74)、(76)。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4)包括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所述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所述一对相反的板边(78)、(80)中的第二个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所述板边的底面(78c)、(80c)与所述推力边(74)、(76)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至少比所述第一厚度大5mm,优选地至少大10mm。
11.一种浇铸板输送装置,用于将浇铸板保持在浇铸位置及将浇铸板移动使其沿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其中,所述浇铸板是与安装在治金容器上的内水口配准,从而在所述浇铸位置形成浇铸孔,所述浇铸孔适于让熔融金属从所述治金容器经过所述内水口输送到所述浇铸板,所述内水口包括:管部份,其限定一个孔中心轴线及轴向方向;及底部平坦接触面;
其中,所述浇铸板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耐火板,在所述耐火板上形成浇铸开口,及具有浇铸板导向装置、夹持装置、挤压装置和外壳(32),所述外壳(32)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适于将所述浇铸板支持在所述浇铸位置;
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其用于引导所述浇铸板朝所述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装置适于将所述内水口及所述安装框架夹紧,从而使所述内水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耐火板的所述浇铸开口配准;
其中,所述挤压装置适于向在位于所述浇铸位置的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从而使所述浇铸板向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推挤,因而形成一个完整浇铸通道以输送熔融金属;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高低不对称的接收装置以接收所述浇铸板,所述接收装置适于使所述浇铸板依据接收装置的不对称而依推动方向正确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浇铸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的导轨顶面离开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的轴向距离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挤压力是由多个分布在所述外壳两侧的挤压部件或推动部件施加的,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能移通过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向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平行及处于所述内水口的平坦接触面之下,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离开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的轴向距离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分布了多个凹处,每个所述凹处限定一个轴向伸展孔,所述多个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通过所述多个凹处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的所述轴向伸展孔在一个沿板推动方向伸廷及与所述孔轴线相交的平面上的正交投影是位于不同轴向水平。
15.一种安装框架,其适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浇铸板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耐火板,在所述耐火板上形成浇铸开口;及设有浇铸板导向装置、夹持装置、挤压装置和外壳(32),所述外壳(32)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可将所述浇铸板支持在所述浇铸位置;
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其用于引导所述浇铸板朝所述浇铸板推动方向进入及离开所述浇铸位置;
其中,所述夹持装置适于将所述内水口及所述安装框架夹紧,从而使所述内水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耐火板的所述浇铸开口配准;
其中,所述挤压装置适于向在位于所述浇铸位置的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从而使所述浇铸板向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推挤,因而形成一个完整浇铸通道以输送熔融金属;
其中,所述挤压力是由多个分布在所述外壳两侧的挤压部件或推动部件施加的,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通过进入和走出多个分布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的凹处而保持或释放浇铸板,每个所述凹处限定一个轴向伸展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轴向伸展孔和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侧的所述轴向伸展孔在一个沿板推动方向伸廷及与所述孔轴线相交的平面上的正交投影是位于不同轴向水平或垂直偏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装框架,其中,所述挤压部件或所述推动部件能移通过进入和走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顶面及所述第二侧顶面向所述浇铸板施加挤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的各个顶面处于所述内水口的所述底部平坦接触面以下的不同轴向水平。
17.一种浇铸板,其适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框架或浇铸板输送装置,所述浇铸板包括第一推力边及第二推力边,在所述浇铸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是各自被支持在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的轴向厚度是不同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浇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的所述轴向厚度的差别至少是5mm,优选地至少多于1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浇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板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包覆至少所述第一推力边及所述第二推力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0157129A EP2368655A1 (fr) | 2010-03-19 | 2010-03-19 | Plaque pour le transfert de métal liquide contenu dans un récipient métallurgique, bâti et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une telle plaque |
EP10157129.7 | 2010-03-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9234A true CN102189234A (zh) | 2011-09-21 |
CN102189234B CN102189234B (zh) | 2014-09-24 |
Family
ID=4234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7551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7373U (zh) | 2010-03-19 | 2011-03-21 | 浇铸板、浇铸板输送装置的安装框架及输送设备装置组合 |
CN201110068053.3A Active CN102189234B (zh) | 2010-03-19 | 2011-03-21 | 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和浇铸组件的装置用框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7551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7373U (zh) | 2010-03-19 | 2011-03-21 | 浇铸板、浇铸板输送装置的安装框架及输送设备装置组合 |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73791B2 (zh) |
EP (2) | EP2368655A1 (zh) |
JP (1) | JP5809233B2 (zh) |
KR (1) | KR101774612B1 (zh) |
CN (2) | CN202097373U (zh) |
AR (1) | AR080693A1 (zh) |
AU (1) | AU2011229487B2 (zh) |
BR (1) | BR112012022121B1 (zh) |
CA (1) | CA2790271C (zh) |
CL (1) | CL2012002394A1 (zh) |
CU (2) | CU24090B1 (zh) |
ES (1) | ES2524077T3 (zh) |
MA (1) | MA34153B1 (zh) |
MX (1) | MX336594B (zh) |
MY (1) | MY157309A (zh) |
NZ (1) | NZ602091A (zh) |
PH (1) | PH12012501634A1 (zh) |
PL (1) | PL2547474T3 (zh) |
RU (1) | RU2593805C2 (zh) |
TW (1) | TWI533956B (zh) |
UA (2) | UA110027C2 (zh) |
WO (1) | WO201111359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6311A (zh) * | 2019-05-15 | 2019-07-19 | 昆山市法歌喷雾净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易更换喷嘴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68655A1 (fr) * | 2010-03-19 | 2011-09-28 | Vesuvius Group S.A | Plaque pour le transfert de métal liquide contenu dans un récipient métallurgique, bâti et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une telle plaque |
EP2656945A1 (de) * | 2012-04-26 | 2013-10-30 | SMS Concast AG | Feuerfestes Giessrohr für eine Kokille zum Stranggiessen von Metallschmelze |
AR099467A1 (es) | 2014-02-19 | 2016-07-27 | Vesuvius Group Sa | Revestimiento de cuchara de colada para colada de metales, conjunto de partes de conjunto de acoplamiento para acoplar dicho revestimiento de cuchara de colada a una cuchara, instalación de colada de metales y proceso de acoplamiento |
DE112015005205T5 (de) * | 2014-11-18 | 2017-08-17 | Ntn Corporation | Halter für Druckrollenlag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Halters |
HUE064044T2 (hu) | 2018-12-18 | 2024-02-28 | Vesuvius Group Sa | Robotizált rendszer csúszószelepes szeleptányér cseréjér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11050A (en) * | 1990-10-31 | 1991-04-30 | Leco Corporation | Stepped gate safety arrangement |
US5211857A (en) * | 1990-10-31 | 1993-05-18 | Leco Corporation | Gate safety arrangement |
CN2621858Y (zh) * | 2003-05-02 | 2004-06-30 | 青岛双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防粘连快速更换浸入式水口 |
CN2637038Y (zh) * | 2003-07-13 | 2004-09-01 | 张坤东 | 液压式连铸用水口快换机构 |
CN2659592Y (zh) * | 2003-11-11 | 2004-12-01 | 卫辉熔金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炼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水口快速更换装置 |
CN202097373U (zh) * | 2010-03-19 | 2012-01-04 | 维苏维尤斯集团有限公司 | 浇铸板、浇铸板输送装置的安装框架及输送设备装置组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901564A (fr) | 1985-01-24 | 1985-07-24 | Szadkowski Stanislav | Dispositif d'amenee et d'echange d'un tube de coulee. |
US5188743A (en) * | 1989-03-03 | 1993-02-23 | Flo-Con Systems, Inc. | Plate, changer, plate and method |
US5052598A (en) * | 1989-03-03 | 1991-10-01 | Flo-Con Systems, Inc. | Sliding gate valve method and replaceable retractories |
WO1992000821A1 (fr) * | 1990-07-04 | 1992-01-23 |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A. | Dispositif ameliore d'amenee et d'echange d'un tube de coulee |
DE9408700U1 (de) * | 1993-07-06 | 1994-09-08 | Stopinc Ag, Baar | Vorrichtung zum Anschließen und Wechseln eines Gießrohres an ein Metallschmelze enthaltendes Gefäß |
BE1007317A3 (fr) * | 1993-07-27 | 1995-05-16 | Int Ind Eng Sa | Dispositif d'amenee et d'echange d'un tube de coulee dans une installation de coulee continue a brames minces. |
FR2742684B1 (fr) | 1995-12-26 | 1998-04-30 | Vesuvius France Sa | Tiroir de changement de plaques pour un conteneur metallurgique et jeu de plaques pour ce tiroir |
EP1439016A1 (fr) | 2003-01-20 | 2004-07-21 | Vesuvius Group S.A | Tube de coulée, dispositif de clamage d'un tube de coulée et installation de coulée |
JP4342967B2 (ja) * | 2004-01-27 | 2009-10-14 | 品川白煉瓦株式会社 | 連続鋳造用浸漬ノズル |
EP2524748A1 (en) * | 2011-05-16 | 2012-11-21 | Vesuvius Group S.A | Foolproof nozzle exchange device and nozzle unit |
-
2010
- 2010-03-19 EP EP10157129A patent/EP2368655A1/fr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3-17 BR BR112012022121-3A patent/BR112012022121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17 UA UAA201210255A patent/UA110027C2/ru unknown
- 2011-03-17 ES ES11710131.1T patent/ES2524077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MX MX2012010799A patent/MX336594B/es unknown
- 2011-03-17 US US13/636,044 patent/US89737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WO PCT/EP2011/001324 patent/WO201111359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17 RU RU2012136885/02A patent/RU2593805C2/ru active
- 2011-03-17 JP JP2013500368A patent/JP58092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CA CA2790271A patent/CA2790271C/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EP EP11710131.1A patent/EP2547474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7 MA MA35300A patent/MA34153B1/fr unknown
- 2011-03-17 NZ NZ602091A patent/NZ602091A/en unknown
- 2011-03-17 PL PL11710131T patent/PL2547474T3/pl unknown
- 2011-03-17 CU CU2012000133A patent/CU24090B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17 KR KR1020127027365A patent/KR10177461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17 PH PH1/2012/501634A patent/PH12012501634A1/en unknown
- 2011-03-17 MY MYPI2012003886A patent/MY157309A/en unknown
- 2011-03-17 UA UAA201210256A patent/UA110786C2/uk unknown
- 2011-03-17 CU CU2012000135A patent/CU24102B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17 AU AU2011229487A patent/AU20112294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8 AR ARP110100900A patent/AR080693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18 TW TW100109333A patent/TWI533956B/zh active
- 2011-03-21 CN CN2011200755198U patent/CN2020973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03-21 CN CN201110068053.3A patent/CN102189234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8-30 CL CL2012002394A patent/CL2012002394A1/es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11050A (en) * | 1990-10-31 | 1991-04-30 | Leco Corporation | Stepped gate safety arrangement |
US5211857A (en) * | 1990-10-31 | 1993-05-18 | Leco Corporation | Gate safety arrangement |
CN2621858Y (zh) * | 2003-05-02 | 2004-06-30 | 青岛双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防粘连快速更换浸入式水口 |
CN2637038Y (zh) * | 2003-07-13 | 2004-09-01 | 张坤东 | 液压式连铸用水口快换机构 |
CN2659592Y (zh) * | 2003-11-11 | 2004-12-01 | 卫辉熔金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炼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水口快速更换装置 |
CN202097373U (zh) * | 2010-03-19 | 2012-01-04 | 维苏维尤斯集团有限公司 | 浇铸板、浇铸板输送装置的安装框架及输送设备装置组合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6311A (zh) * | 2019-05-15 | 2019-07-19 | 昆山市法歌喷雾净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易更换喷嘴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9234A (zh) | 用于保持和更换浇铸板和浇铸组件的装置用框架 | |
US8905274B2 (en) | Pouring nozzle and assembly of such a pouring nozzle with an inner nozzle | |
KR102339331B1 (ko) | 금속 주조용 레이들 슈라우드, 상기 레이들 슈라우드를 레이들에 결합하기 위한 커플링 어셈블리용 부품들의 키트, 금속 주조 설비 및 결합 프로세스 | |
CN102189233B (zh) | 传输容器中容纳的熔融金属的内水口、系统及浇铸装置 | |
JP6376037B2 (ja) | 金型装置 | |
US9770755B2 (en) | Casting plate and casting plate casing with detector-engaging protrusion | |
WO2017135096A1 (ja) | 浸漬ノズル交換装置 | |
KR101496164B1 (ko) | 연속주조기의 세그먼트용 클램핑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연속주조기 | |
WO2013153675A1 (ja) | 浸漬ノズル支持用鍵盤構造 | |
US10239119B2 (en) |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