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1986B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81986B CN102181986B CN201110129956.8A CN201110129956A CN102181986B CN 102181986 B CN102181986 B CN 102181986B CN 201110129956 A CN201110129956 A CN 201110129956A CN 102181986 B CN102181986 B CN 1021819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ft
- latitude
- warp
- yarn
- warp th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一组经纱(1)与三组纬纱重叠交织而成,其中三组纬纱分别为表纬(2)、中纬(2')和里纬(2''),表纬(2):中纬(2'):里纬(2'')=1:1:1排列;经纱(1)与表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表层,经纱(1)与里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里层。经纱(1)与中纬(2')以Rj=Rw=8的蜂巢组织作中层,此处Rj、Rw分别表示经、纬组织循环纱线数。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梭织复合保暖面料集质轻超保暖性、柔软舒适性、吸湿透气性及杀菌抑菌性于一身,且生产过程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梭织复合保暖面料。属服装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对服装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保暖面料一般比较臃肿,不便于运动又缺乏美感;对于极端低温、阴暗潮湿环境下的工作者或运动者,普通保暖面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服装的保暖性要求。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保暖面料,通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方案一:采用羽毛、中空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经纬交织,增加织物含气量,减少热量以传导方式散失;或采用超细旦纤维高密度配置,阻止空气透过,减少热量以对流方式散失;
方案二:采用陶瓷微粉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经纬交织或对织物表面镀膜处理,使人体的辐射热在面料的内层上反射,减少热量以辐射方式散失。
然而,方案一的不足在于:采用羽毛、中空纤维或超细旦高密度的配置只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传导或对流形式的热量散失,而且静止空气含量仅借助于纱线的中空结构来实现;方案二的不足在于:采用陶瓷微粉纤维或织物表面镀膜处理,虽能减少辐射热在面料内层上的反射,但无法减少传导、对流形式的热量散失,因为只有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最重要的是两种方案均仅体现保暖作用,功能单一,且保暖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轻保暖效果理想、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杀菌抑菌且简单易行的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一组经纱与三组纬纱重叠交织而成,其中三组纬纱分别为表纬、中纬和里纬,表纬:中纬:里纬=1:1:1排列;经纱与表纬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表层,经纱与里纬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里层,经纱与中纬以(经、纬组织循环纱线数)Rj=Rw=8的蜂巢组织作中层,将蜂巢组织的中层夹在复合保暖面料的中间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封闭的中空结构;
所述蜂巢组织的构造方法是这样:首先以1/4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为基础组织,再把菱形对角线的右下角部分的折线向下拉一格,然后在被对角线划分的且与对角线相隔一个纬组织点的上下空白面积内,经组织点按浮线长度由里向外逐渐增长,此时从正面看,对角线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经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纬浮长线围绕;从反面看,对角线的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纬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经浮长线围绕,从而正反两面均形成四周浮线松弛隆起而中心浮线凹下的长方形蜂巢组织。因此所述蜂巢组织中层具有正反两面凹凸感,另外弹性聚酯T-400D能够增加纱线收缩程度,进一步增强蜂巢的凹凸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经纱为60S长绒棉,手感舒适光泽柔和;
所述表纬为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表纬,此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是以碳化锆微粉(平均粒度≤0.4μm)为芯,以涤纶为皮的复合纤维。
所述中纬为50D Coolmax网络丝(吸湿排汗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中纬。
所述里纬为由50D银离子涤纶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里纬。
所述经纱密度为180根/英寸,表纬密度为100根/英寸;中纬密度为100根/英寸,里纬密度为100根/英寸。
本发明为一种梭织复合保暖面料,它是在重叠相连的纬面缎纹组织的表里层之间新增一个具有凹凸感的蜂巢组织的中间层,面料利用三层立体结构以及蜂巢组织的中空环境最大限度的容纳静止空气,同时超细旦网络丝与弹性聚酯T-400的搭配,使面料的保暖蓬松性进一步增强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次,表纬的阳光吸热性及反射红外线,能够实现对中空环境的静止空气实施积极加热的作用,中纬的吸湿导湿性以及里纬的杀菌抑菌性、吸湿透气使面料实现了舒适保健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三层的立体结构,能够发挥表、中、里层面料特性以及立体中空环境,达到优势互补和增强的效果。
2、所述经纱为60S长绒棉,手感舒适光泽柔和;所述表纬为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表纬,此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是以碳化锆微粉(平均粒度≤0.4μm)为芯,以涤纶为皮的复合纤维,利用碳化锆微粉的吸收太阳光中波长<2μm的光,以红外线的辐射的形式转化为热传递给人体,人体散发的热属于远红外线,又被solar-α反射回人体,所以在阳光照射下,这种纤维制成的衣服较普通衣服高2~8℃,即使阴天温度比普通服装高2℃,所以表层面料具有吸收太阳能,实现积极产热的功能。
3、所述中纬为50D Coolmax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中纬,Coolmax纤维横截面形状独特——呈扁平的“十”字型,纤维表面形成四条排汗管道(即四管状),而且十字型截面使纤维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正是由于这种纤维的独特物理结构,随时可以把皮肤上的汗湿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和舒适;弹性聚酯T-400是由两种不同热收缩率的聚酯纤维复合纺丝而成,因而中层面料具有吸湿导湿性和良好的保暖性及蓬松性。
4、所述里纬为由50D银离子涤纶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里纬,此50D银离子涤纶网络丝含银离子能够使细菌、真菌体内的蛋白质失去活性,起到杀菌的效果,所以里层面料具有杀菌抑菌功能。
5、采用高支高密不仅解决三层结构可能带来的厚重问题,而且高支、超细旦使面料柔软细腻,高密度的设计使得面料致密有一定的防风透气性。
6、本发明的面料在后整理加工过程中,无需添加抗菌、吸湿导湿、陶瓷微粉等化学助剂,简化整理生产流程和降低整理生产控制难度,没有化学残余。
综上所述,本发明三层的立体结构相对于单层缎纹结构使得构成面料的纱线系统增加了两倍即中纬与里纬,在体现面料的功能性设计上就增加了两倍的发挥空间,更能丰富或增强面料的功能化;纬纱的弹性收缩性进一步加强了中层蜂巢的凹凸感,使面料中层立体效果最大化而正反面平整,增加织物的美观性、保暖性,且赋予面料一定的弹性,所以本发明织成的面料特别适合极端低温和阴暗潮湿恶劣环境工作者和运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保暖面料结构示意图(单层缎纹组织)。
图2为本发明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层缎纹组织)。
图3为本发明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整体组织图。
图中附图标记:
经纱1
表纬2
中纬2'
里纬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保暖面料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保暖面料,它由一组经纱1和一组表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而成即单层缎纹组织结构。
实施例2:参见图2~图3,图2为本发明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整体组织图。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一组经纱1与三组纬纱重叠交织而成,其中三组纬纱分别为表纬2、中纬2'和里纬2'',表纬2:中纬2':里纬2''=1:1:1排列;由图2可知:经纱1与表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表层,经纱1与里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里层,经纱1与中纬2'以Rj=Rw=8的蜂巢组织作中层,此处Rj、Rw分别表示经、纬组织循环纱线数。
所述蜂巢组织的构造方法是这样:首先以1/4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为基础组织(改变方向前的经纬纱线数kj=kw=5,组织循环纱线数Rj=Rw=8),再把菱形对角线的右下角部分的折线向下拉一格,然后在被对角线划分的且与对角线相隔一个纬组织点的上下空白面积内,经组织点按浮线长度由里向外逐渐增长,此时从正面看,对角线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经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纬浮长线围绕;从反面看,对角线的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纬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经浮长线围绕,从而正反两面均形成四周浮线松弛隆起而中心浮线凹下的长方形蜂巢组织。
所述经纱1为60S长绒棉。
所述表纬2为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表纬,此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是以碳化锆微粉(平均粒度≤0.4μm)为芯,以涤纶为皮的复合纤维。
所述中纬2'为50D Coolmax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中纬。
所述里纬2''为由50D银离子涤纶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里纬。
所述经纱1密度为180根/英寸,表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中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里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
本发明织成的织物在后整理只需普通整理:烧毛→退浆→丝光→拉幅定型→预缩。
Claims (1)
1.一种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组经纱(1)与三组纬纱重叠交织而成,其中三组纬纱分别为表纬(2)、中纬(2')和里纬(2''),表纬(2):中纬(2'):里纬(2'')=1:1:1排列;经纱(1)与表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表层,经纱(1)与里纬(2")按一上七下纬飞数为5交织成8枚5飞纬面缎纹作里层,经纱(1)与中纬(2')以Rj=Rw=8的蜂巢组织作中层,所述Rj、Rw分别表示经、纬组织循环纱线数;
所述蜂巢组织的构造方法是这样:首先以1/4斜纹形成的菱形斜纹为基础组织,再把菱形对角线的右下角部分的折线向下拉一格,然后在被对角线划分的且与对角线相隔一个纬组织点的上下空白面积内,经组织点按浮线长度由里向外逐渐增长,此时从正面看,对角线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经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纬浮长线围绕;从反面看,对角线的上下部分呈现由内向外的纬浮长线围绕,左右呈现由内向外延长的经浮长线围绕,从而正反两面均形成四周浮线松弛隆起而中心浮线凹下的长方形蜂巢组织;
所述经纱(1)为60S长绒棉;
所述表纬(2)为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表纬,此50D阳光蓄热保暖纤维solar-α是以平均粒度≤0.4μm的碳化锆微粉为芯,以涤纶为皮的复合纤维;
所述中纬(2')为50D Coolmax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中纬;
所述里纬(2'')为由50D银离子涤纶网络丝与50D 弹性聚酯T-400网络丝按照1:1排列的一组里纬;
所述经纱(1)密度为180根/英寸,表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中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里纬(2'')密度为100根/英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29956.8A CN102181986B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29956.8A CN102181986B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1986A CN102181986A (zh) | 2011-09-14 |
CN102181986B true CN102181986B (zh) | 2013-03-27 |
Family
ID=4456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2995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1986B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819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4317B (zh) * | 2012-10-19 | 2016-01-20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菱形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
CN104775220B (zh) * | 2014-12-31 | 2016-12-07 |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 一种毯子及其加工方法 |
WO2017091975A1 (zh) * | 2015-12-01 | 2017-06-08 | 盈保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拉伸性、良好透气性和吸湿排汗性的织物 |
CN105386197B (zh) * | 2015-12-24 | 2017-08-25 |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棒针风格的毛巾织物 |
CN107287736B (zh) * | 2016-07-01 | 2019-02-22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7083603B (zh) * | 2017-04-06 | 2019-11-22 | 浙江懿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织物及其用途 |
CN107083602A (zh) * | 2017-04-06 | 2017-08-22 | 浙江万姿布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织物及其用途 |
CN107794624A (zh) * | 2017-11-09 | 2018-03-13 | 吴江市新吴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涤纶与棉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及方法 |
CN108385237A (zh) * | 2018-02-26 | 2018-08-10 | 张家港普坤毛纺织染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面料及应用其的抗紫外线加工方法 |
CN108342812A (zh) * | 2018-02-26 | 2018-07-31 | 张家港普坤毛纺织染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面料及应用其的热遮蔽加工方法 |
CN110079914B (zh) * | 2019-06-04 | 2025-03-18 | 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 挺括且不变形、不起球的梭织空气层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18957835A (zh) * | 2024-08-12 | 2024-11-15 | 浙江鼎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凉感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35810A (ja) * | 1986-07-25 | 1988-02-16 | 東レ株式会社 | 高保温性衣料 |
JP2003286636A (ja) * | 2002-03-26 | 2003-10-10 |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 ジャガードダンボールニット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
CN2625407Y (zh) * | 2003-05-07 | 2004-07-14 | 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 针织纬编隔层保暖织物 |
CN201080539Y (zh) * | 2007-07-26 | 2008-07-02 | 孙建军 | 一种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 |
CN101177825A (zh) * | 2007-12-10 | 2008-05-14 |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 弹力蜂巢组织双层布的织造 |
CN201420152Y (zh) * | 2009-04-27 | 2010-03-10 | 江苏Ab股份有限公司 | 保暖织物改良结构 |
CN201627038U (zh) * | 2009-11-26 | 2010-11-10 |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 | 舒适保暖织物 |
CN201728873U (zh) * | 2010-09-01 | 2011-02-02 | 无锡非凡之恋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蜂巢保暖面料 |
-
2011
- 2011-05-19 CN CN201110129956.8A patent/CN1021819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1986A (zh) | 2011-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1986B (zh)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898211B (zh) |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 |
CN106381595A (zh) | 一种空气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206109653U (zh) | 一种抑菌吸湿透湿面料 | |
CN211142342U (zh) | 一种薰衣草纤维和天莲纤维混纺面料 | |
CN202898676U (zh) | 一种罗布麻功能席 | |
CN210679921U (zh) | 一种竹纤维原液着色面料 | |
CN205343990U (zh) | 一种亲肤保暖抗紫外线的立体复合面料 | |
CN202099477U (zh) | 梭织复合保暖面料 | |
CN103668708A (zh) | 一种表面烫金的拉绒透气面料 | |
CN219055594U (zh) | 一种抗菌保暖羊毛针织面料 | |
CN103184647B (zh) | 一种透湿保暖型多层分形仿生织物 | |
CN206204535U (zh) | 一种空气层织物 | |
CN202626432U (zh) | 一种衬衣面料 | |
CN215152476U (zh) | 一种石墨烯功能面料 | |
CN212827216U (zh) | 一种保暖透气面料 | |
CN205115742U (zh) | 一种吸湿排汗功能面料 | |
CN206605861U (zh) | 一种用于孕妇防辐射服的面料 | |
CN205522730U (zh) | 一种防蛀面料 | |
CN214000799U (zh) | 一种吸湿高弹透气型春亚纺面料 | |
CN209832852U (zh) | 一种乔其组织透气面料 | |
CN218804454U (zh) | 一种防晒透气针织布 | |
CN214646403U (zh) | 一种隐条纡绉面料 | |
CN221641976U (zh) | 一种双经双纬长绒棉提花面料 | |
CN221398245U (zh) | 一种防晒透气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1 Address after: 214400 Zhujianglu Road, Jiangyin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ngang street, No. 205, Patentee after: Jiangsu Paula Cloth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443 Jiangsu province Wuxi Shanghai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yin City sub package Road No. 55 Patentee before: Jiangyin Firstextile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