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0719A -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80719A CN102180719A CN2010105885573A CN201010588557A CN102180719A CN 102180719 A CN102180719 A CN 102180719A CN 2010105885573 A CN2010105885573 A CN 2010105885573A CN 201010588557 A CN201010588557 A CN 201010588557A CN 102180719 A CN102180719 A CN 102180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omass
- composting
- decomposition facility
- leachate collection
- de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该腐解设施包括:一堆肥仓,其内设置渗滤液收集管道,其上设有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一渗滤液收集池,所述渗滤液收集管道与该渗滤液收集池连通。本发明采用的腐解设施对农村固体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堆肥温度易于保温控制,堆肥过程产生废气采用生物质玉米棒芯、秸秆芯作为特殊气体吸附材料进行处理。堆肥过程中收集渗滤液回喷,不仅可以保证堆肥的含水量,也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该设施随时可进行正负压调整仓内气体,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生物质资源,能有效净化堆肥产生的异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和产生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农村中很大部分的村庄没有符合标准的垃圾消纳设置,同时,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及综合处理技术等又受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很难在农村推广应用,目前仍以利用废旧坑塘简易填埋为主,有些村庄的生活垃圾根本不作处理,随意堆放在村外、路边、河流旁,且不能及时覆盖,二次污染严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采用简易半地下式密闭堆肥发酵仓,利用农村生物质玉米棒芯、秸秆芯作为特殊气体吸附材料进行堆肥废气处理,渗滤液发酵回用技术实现对污水的零排放等综合处理工艺技术,减容比例大,无害化效果好,资源化利用率高,能体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操作简便,随进、随处理。同时对“三废”处理能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工艺技术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传统堆肥工艺堆肥质量不好,产生的异味污染周边空气,渗滤液属于高浓度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腐解设施包括:
一堆肥仓,其内设置渗滤液收集管道,其上设有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
一渗滤液收集池,所述渗滤液收集管道与该渗滤液收集池连通。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上可设置风机。
所述堆肥仓可采用如下尺寸:仓体宽度3~6米,高度1.5~2.0米,长度50~80米,可臥于地下0.8米左右。具体大小可根据当地每日垃圾产生量来确定,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长度与所述堆肥仓仓体长度一致。向堆肥仓内的垃圾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进行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如需进行动态发酵,可在发酵仓内进行人工翻拌,或者用翻拌机进行翻拌,所述堆肥仓上可设置风机。可用风机向发酵仓内通风实现好氧发酵。
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管道流入渗滤液收集池,将收集到的渗滤液回喷到垃圾堆肥上,保证其合适的含水量。
垃圾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异味通过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排放到环境中,所述堆肥仓上可设置风机,排气管道中可填充有吸附剂,一定粒径的玉米棒芯、秸秆芯均作为吸附剂,并且吸附剂上喷有除臭菌,能有效吸收和分解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味物质。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内部可设置有相互交错的隔板,见图3,这种构造可以增加堆肥废气在排气管道中的吸附时间,从而增加废气的被吸附量,增强除臭效果。达到饱和的吸附剂能够用于二次堆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的垃圾填埋法、焚烧法等垃圾处理方法相比最大优点就是投入小,运行成本低,处理周期短,“三废”零排放。本发明的方法专用的腐解设备采用玉米棒芯、秸秆芯等作为吸附剂,并喷洒上除臭菌,能够有效净化发酵产生的臭味气体,达到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还可以用于二次堆肥,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充分利用了农村的现有资源,实现了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收集滤渗液回喷不仅保证了堆肥的含水量,而且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非常适用农村有机废物处理。另外,该腐解设备是半地下的,容易操作,基础设施投入少,而且保温效果好,能够增强堆肥效果。
本工艺中采用生物质玉米棒芯、秸秆芯作为特殊气体吸附材料进行废气处理,能有效净化堆肥产生的气体,另外,收集渗滤液回喷堆肥不仅可以保证堆肥的含水量,也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真正实现了农业资废弃物源循环利用。本装置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适合农村产业实际推广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腐解设施对农村固体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堆肥温度易于保温控制,堆肥过程产生废气采用生物质玉米棒芯、秸秆芯作为特殊气体吸附材料进行处理。堆肥过程中收集滤渗液回喷,不仅可以保证堆肥的含水量,也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该设施随时可进行正负压调整仓内气体,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生物质资源,能有效净化堆肥产生的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腐解设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腐解设施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腐解设施中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示意图;
图中标号:
1、2、3、4-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5、8-风机;6-堆肥仓;7-渗滤液收集管道;8-风机;9-渗滤液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如图1、2所示,该腐解设施包括:
一堆肥仓6,其内设置渗滤液收集管道7,其上设有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
一渗滤液收集池9,所述渗滤液收集管道7与该渗滤液收集池9连通。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上均设置风机8。
所述堆肥仓6仓体宽度3~6米,高度1.5~2.0米,长度50~80米。可臥于地下0.8米左右。
半地下封闭性好,便于堆肥发酵保温,发酵气体处于自然垂拔高度,排放节省动力。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长度与所述堆肥仓6仓体长度一致。
所述堆肥仓6上设置风机。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中填充有生物质材料吸附剂。例如玉米棒芯、秸秆芯等。
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的隔板。如图3所示。
好氧和厌氧堆肥过程中均可产生恶臭气体,但主要的致臭物质来自于厌氧过程。垃圾在堆放或堆肥过程中,在氧气足够时,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如蛋白质等,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刺激性气体NH3等;在氧气不足时,厌氧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含硫的化合物H2S、SO2、硫醇类等和含氮的化合物如胺类、酰胺类等。这些物质的成分较为复杂,有许多可以归为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这些气体可能有毒,并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农村有大量的玉米棒芯、秸秆芯,它们由于其疏松多空的结构适于作为吸附剂填充在该腐解设备的排气管道中,并且在玉米棒芯、秸秆芯喷洒上除臭菌后,还可以作为除臭菌的碳源,另外,在堆肥除臭生态系统中,含水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水分的主要作用在于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除臭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在有机物颗粒表面的一层薄薄的液态膜中进行的。因此,微生物需要一个水环境作为媒介才能完成对有机废物的分解,而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含有足够的水分,被风机抽入到排气管道中,能够为吸附剂上的除臭菌提供水分。此外,当吸附材料达到了吸附饱和之后,还能用于二次堆肥,这样也真正实现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水分不仅保证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也能在蒸发时带走热量,起调节堆肥温度的作用。所以,堆肥原料中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速度的快慢,影响堆肥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关系到堆肥工艺的成败。系统含水量过低,会影响液态膜的形成,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态转化行为;堆体含水率低于30%时,分解过程进展相当迟缓,当水分低于12%时,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停止。反之,过高的含水量导致颗粒的间隙内充水,使系统的孔隙率降低,而氧气在气态中的扩散速度是在液态中的10000倍。所以,过高的含水率会导致氧气供给不足,使系统出现厌氧环境,从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不完全,以致产生不良臭气。含水量超过65%,堆体内将有厌氧环境存在。一般认为堆肥初始相对含水量在40%~70%能保证堆肥的顺利进行,而最适宜含水量为50%~60%。
本腐解设施中,通过渗滤液收集管道和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垃圾的水分,然后通过回喷保证堆肥的含水量,不仅使得堆肥顺利进行,而且实现了堆肥过程中的污水零排放。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腐解设施包括:
一堆肥仓(6),其内设置渗滤液收集管道(7),其上设有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
一渗滤液收集池(9),所述渗滤液收集管道(7)与该渗滤液收集池(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上设置风机(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仓(6)仓体宽度3~6米,高度1.5~2.0米,长度50~8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长度与所述堆肥仓(6)仓体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仓(6)上设置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中填充有吸附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采用生物质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包括玉米棒芯和秸秆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处理排气管道(1、2、3、4)内部设置有相互交错的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解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解设施为半地下发酵仓设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85573A CN102180719A (zh) | 2010-12-08 | 2010-12-08 |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85573A CN102180719A (zh) | 2010-12-08 | 2010-12-08 |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0719A true CN102180719A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456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885573A Pending CN102180719A (zh) | 2010-12-08 | 2010-12-08 |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8071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9506A (zh) * | 2016-10-27 | 2018-05-08 | 周萍 | 一种快速的垃圾降解方法 |
CN108752071A (zh) * | 2018-07-06 | 2018-11-06 | 上海绿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场环境质量的控制系统与方法 |
CN109265206A (zh) * | 2018-08-28 | 2019-01-25 | 青岛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腐熟污泥降低固体废物堆肥过程中二氧化氮释放的装置与方法 |
CN109553259A (zh) * | 2018-12-03 | 2019-04-02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堆肥设施 |
CN10977286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1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无污染的生活垃圾好氧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
CN109877142A (zh) * | 2019-03-29 | 2019-06-14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净化功能的生活垃圾好氧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
CN111848249A (zh) * | 2020-07-15 | 2020-10-30 | 成都理工大学 | 基于翻斗式堆肥槽的农村生活垃圾堆肥装置及其堆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4927A (zh) * | 2002-09-24 | 2005-10-19 | Cs联合有限公司 | 采用空气与气体物料再循环和液体收集用于垃圾堆肥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
CN1840511A (zh) * | 2005-03-29 | 2006-10-04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专用的发酵仓 |
CN1951541A (zh) * | 2005-10-19 | 2007-04-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净化处理含硫恶臭废气的工艺方法 |
CN101011591A (zh) * | 2007-02-05 | 2007-08-08 | 张涉 | 复合微生物和纳米复合载体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
CN200978258Y (zh) * | 2006-12-11 | 2007-11-21 | 中国农业大学 | 好氧加温/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系统 |
CN201224712Y (zh) * | 2008-04-03 | 2009-04-22 | 重庆交通大学 | 带有搅拌齿和吸附层的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反应器 |
-
2010
- 2010-12-08 CN CN2010105885573A patent/CN1021807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4927A (zh) * | 2002-09-24 | 2005-10-19 | Cs联合有限公司 | 采用空气与气体物料再循环和液体收集用于垃圾堆肥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
CN1840511A (zh) * | 2005-03-29 | 2006-10-04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专用的发酵仓 |
CN1951541A (zh) * | 2005-10-19 | 2007-04-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净化处理含硫恶臭废气的工艺方法 |
CN200978258Y (zh) * | 2006-12-11 | 2007-11-21 | 中国农业大学 | 好氧加温/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系统 |
CN101011591A (zh) * | 2007-02-05 | 2007-08-08 | 张涉 | 复合微生物和纳米复合载体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224712Y (zh) * | 2008-04-03 | 2009-04-22 | 重庆交通大学 | 带有搅拌齿和吸附层的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反应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传统等: "《现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 28 February 2008,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王旭梅等: "《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工艺的水气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9506A (zh) * | 2016-10-27 | 2018-05-08 | 周萍 | 一种快速的垃圾降解方法 |
CN108752071A (zh) * | 2018-07-06 | 2018-11-06 | 上海绿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场环境质量的控制系统与方法 |
CN109265206A (zh) * | 2018-08-28 | 2019-01-25 | 青岛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腐熟污泥降低固体废物堆肥过程中二氧化氮释放的装置与方法 |
CN109553259A (zh) * | 2018-12-03 | 2019-04-02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堆肥设施 |
CN10977286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1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无污染的生活垃圾好氧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
CN109877142A (zh) * | 2019-03-29 | 2019-06-14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净化功能的生活垃圾好氧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
CN111848249A (zh) * | 2020-07-15 | 2020-10-30 | 成都理工大学 | 基于翻斗式堆肥槽的农村生活垃圾堆肥装置及其堆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44876U (zh) |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净化器 | |
CN102180719A (zh) | 一种利用生物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废气的腐解设施 | |
CN103418236B (zh) | 一种生物除臭填料及装置 | |
CN102941013B (zh) | 生物滤池的复合填料及其生物除臭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3577629U (zh) |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 |
Awasthi et al. |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biological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 and their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 |
CN203090754U (zh) | 一种微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 |
CN102091530A (zh) | 一种生物过滤除臭的方法 | |
CN205222828U (zh) | 一种综合治理垃圾渗滤液及垃圾臭味的系统 | |
CN103102052B (zh) | 一种脱水污泥除臭改性及资源化方法 | |
CN106475403A (zh) | 生活用垃圾清理复合除臭剂 | |
CN106512706A (zh) | 城市固定垃圾处理用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8753406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工艺 | |
CN106422752A (zh) | 带有螺旋藻鱼腥草和复合光合细菌的除臭剂 | |
CN106807218A (zh) | 带有党参紫薇龙脑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430885A (zh) | 带有鱼腥草的除臭剂 | |
CN106807235A (zh) | 带有党参紫薇柠檬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731744A (zh) | 带有党参紫薇龙脑念珠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731672A (zh) | 带有党参紫薇龙脑鱼腥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807227A (zh) | 带有党参龙脑柠檬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731714A (zh) | 带有改良反硝化菌党参龙脑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731755A (zh) | 带有党参生姜龙脑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807225A (zh) | 带有党参地榆龙脑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807214A (zh) | 带有党参桂花龙脑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
CN106807230A (zh) | 带有党参桂花紫薇螺旋藻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