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75263A -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5263A
CN102175263A CN 201110020923 CN201110020923A CN102175263A CN 102175263 A CN102175263 A CN 102175263A CN 201110020923 CN201110020923 CN 201110020923 CN 201110020923 A CN201110020923 A CN 201110020923A CN 102175263 A CN102175263 A CN 102175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stations
cot
dimensional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09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5263B (zh
Inventor
沙月进
魏林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209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5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5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5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5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52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无强制对中观测墩建立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的方法,实施步骤如下:(1)设计三维控制场;(2)在现场选择两个临时测站;(3)用几何测量的方法测量进行现场观测,包括测量两测站的基线距离,在两测站上观测水平角、竖直角以及三维控制点之间的精密距离;(4)初步计算:根据两测站的基线距离初步计算三维控制场内各点的三维坐标;(5)严密计算:以三维控制点之间的精密距离为条件,精密计算三维控制场内各点的三维坐标。本发明无需在控制场内建立强制的对中观测装置,通过测量控制点间的固定边长进行严密平差计算,为建立高精密的三维控制场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途径。

Description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高精度三维控制场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控制场(3D Control Field)又叫三维试验场(3D Test Field),是在特殊的场合建立的三维控制系统,系统内按一定规律布设有一群已知空间坐标的控制标志。高精度三维控制场的建设是近景摄影测量中相机检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建立三维控制场的方法大多还是常规方法,即在控制场内设置两个稳定的水泥观测墩,观测墩上装有强制对中装置,通过在上面架设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角度,利用普通工程测量中的前方交会方法来解算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按三角高程法确定控制点的高程(袁修孝.室内三维控制场测量方法研究[J].四川测绘,2007,30(6))。其中,先决条件是要精密测定两仪器中心的水平距离S,水平距离的测定通常是采用标准尺法或是其它一些精密测距方法(冯文灏.近景摄影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目前这种技术方法已经很成熟,并且广泛应用于摄影测量领域。
尽管当前的技术方法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建立强制对中观测墩的前期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占用较大的空间,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立三维控制场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实用,无需建立强制对中观测墩,精度能够达到亚毫米级,完全满足建立高精密三维控制场的要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活动控制系统
将控制标志均匀地安置在建筑物的两面直角墙的两个墙面上;
步骤2:选择两个临时测站
在三维控制场标志前方选取两个地面点作为测站A和B,并做好标志;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为D0;建立物方空间坐标系D-XYZ,该坐标系以左测站仪器中心A为原点,测站A与右测站仪器中心B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Y坐标轴,方向向右,垂直向上方向为Z轴,X轴垂直Z-Y平面并构成左手三维空间坐标系。因此,两测站A(XA,YA,ZA)和B(XB,YB,ZB)的空间坐标分别为A(0,0,0)、B(0,D0,hAB),其中hAB是两测站(A、B)间仪器中心的高差;
步骤3:现场观测
步骤31: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
分别在测站点A、B上安置高精度经纬仪,采用全园测回法观测墙上控制标志与基线AB的水平夹角α、β和相应的垂直角vA、vB
步骤32:测量固定边
测量墙上控制标志间的距离;
步骤4:初步计算
步骤41:利用角度前方交会法解求三维控制场内每一个待定点P的平面坐标(XP,YP):
X P = X A cot β + X B cot α - Y A + Y B cot α + cot β Y P = Y A cot β + Y B cot α + X A - X B cot α + cot β - - - ( 1 )
其中,α、β是由A、B测站测得P点与基线AB的夹角,(XA,YA)、(XB,YB)分别是测站A、B的平面坐标;当左测站A在坐标系原点,右测站B在坐标轴Y上,即XA=XB=0,YA=0,YB=D0,D0为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X P = D 0 cot α + cot β Y P = D 0 cot α cot α + cot β - - - ( 2 )
步骤42:计算AB之间的近似高差。利用三角高程原理,分别可得测站A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AP和测站B处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BP
h AP = a tan ν A h BP = a tan ν B - - - ( 3 )
其中,vA、vB分别为从测站A、B观测P点时的垂直角,a、b分别是被测点P与测站A、B之间的水平距离:
a = ( X P - X A ) 2 + ( Y P - Y A ) 2 b = ( X P - X B ) 2 + ( Y P - Y B ) 2
那么,AB之间的高差为:
hAB=hAP-hBP
由于P可以取图1中17个三维点的任意一个点,因此可以得到17个测站hAB,取它们的平均值
Figure BSA00000421382700034
作为最后测站A、B仪器中心的高差值;
步骤43:利用“间接高程”法解算P点的Z坐标ZP
三维控制点P点的高程ZP为:
Z P = 1 2 ( Z PA + Z PB ) = 1 2 ( h AP + h BP + h AB ) - - - ( 4 )
其中,ZPA表示由测站A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A、P间的高差hAP,ZPB表示由测站B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B点的Z坐标值ZB加上B、P间的高差hBP,而ZB等于两测站A、B仪器中心间的高差hAB
步骤5:精确计算
步骤51:未知数选择
根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包含的未知数有两类:一类是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另一类就是无固定观测墩引起的测站点未知数,在步骤2建立的物方空间坐标系D-XXZ前提下,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即(YB,ZB);
步骤52:误差方程式
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观测值的个数,在步骤31中,每一个角度观测值列出一个误差方程式,水平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Figure BSA00000421382700041
竖直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tan ν A = Z P X P 2 + Y P 2 + Z P 2 tan ν B = Z P X P 2 + ( Y P - Y B ) 2 + ( Z P - Z B ) 2 - - - ( 6 )
步骤53:条件式
条件式的个数等于精确测定的边长的个数,在步骤32中控制标志间的距离:
S = ( X P - X Q ) 2 + ( Y P - Y Q ) 2 + ( Z P - Z Q ) 2 - - - ( 7 )
式中,P、Q分别为两个三维控制点,S为精确测定的距离。
步骤54:最小二乘法计算
根据最小二乘法,将式(6)和式(7)线性化,列出法方程式,求得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和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YB,Z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建立强制对中观测墩即可方便、快捷地建立摄影测量的高精密三维控制场,从而为相机检校等科研和教学提供基础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三维控制场点位分布示意图
图2:三维控制点测量示意图
图3: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种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作业步骤:
步骤1:设计活动控制系统。
选择一幢比较稳固的建筑物的两面直角墙,将事先设计好的控制标志(图1中为17个)均匀地安置在两个墙面上,使其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该控制标志是一种印制在铁片上的标牌,其中一面刷有红、白油漆,能够长期使用而不掉色,且变形小,如图1所示。
步骤2:选择两个临时测站。
在三维控制场标志前方的适当位置选取两个稳定、坚固的地面点作为测站点A和B,并做好标志。用钢尺测量两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D0。建立物方空间坐标系D-XYZ,该坐标系以左测站仪器中心A为原点,测站A与右测站仪器中心B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Y坐标轴,方向向右,垂直向上方向为Z轴,X轴垂直Z-Y平面并构成左手三维空间坐标系。因此,两测站A(XA,YA,ZA)和B(XB,YB,ZB)的空间坐标分别为A(0,0,0)、B(0,D0,hAB),其中hAB是两测站(A、B)间仪器中心的高差。
步骤3:现场观测。
步骤31: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分别在测站A、B上安置高精度经纬仪,采用全园测回法观测墙上控制点与基线AB的水平夹角α、β和相应的垂直角vA、vB
步骤32:测量固定边。用高精度钢尺精密测量墙上一些控制点间的距离,读数精确到0.1毫米。
步骤4:初步计算。
步骤41:利用角度前方交会法解求三维控制场内每一个待定点P的平面坐标(XP,YP):
X P = X A cot β + X B cot α - Y A + Y B cot α + cot β Y P = Y A cot β + Y B cot α + X A - X B cot α + cot β - - - ( 1 )
其中,α、β是由A、B测站测得P点与基线AB的夹角,(XA,YA)、(XB,YB)分别是测站A、B的平面坐标。当左测站A在坐标系原点,右测站B在坐标轴Y上,即(XA=XB=0,YA=0,YB=D0),D0为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X P = D 0 cot α + cot β Y P = D 0 cot α cot α + cot β - - - ( 2 )
步骤42:计算AB之间的近似高差。利用三角高程原理,分别可得测站A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AP和测站B处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BP
h AP = a tan ν A h BP = a tan ν B - - - ( 3 )
其中,vA、vB分别为从测站A、B观测P点时的垂直角,a、b分别是被测点P与测站A、B之间的水平距离:
a = ( X P - X A ) 2 + ( Y P - Y A ) 2 b = ( X P - X B ) 2 + ( Y P - Y B ) 2
那么,AB之间的高差为:
hAB=hAP-hBP
由于P可以取图1中17个三维点的任意一个点,因此可以得到17个测站hAB,取它们的平均值
Figure BSA00000421382700064
作为最后测站A、B仪器中心的高差值。
步骤43:利用“间接高程”法解算P点的Z坐标ZP
三维控制点P点的高程ZP为:
Z P = 1 2 ( Z PA + Z PB ) = 1 2 ( h AP + h BP + h AB ) - - - ( 4 )
其中,ZPA表示由测站A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A、P间的高差hAP,ZPB表示由测站B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B点的Z坐标值ZB加上B、P间的高差HBP,而ZB等于两测站A、B仪器中心间的高差hAB
步骤5:精确计算。
步骤51:未知数选择。
根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本发明的计算过程中,包含的未知数有两类:一类是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图1中17个点有51个未知数。另一类就是无固定观测墩引起的测站点未知数,在步骤2建立的物方空间坐标系D-XYZ前提下,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即(YB,ZB)。
步骤52:误差方程式。
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观测值的个数,在步骤31中,每一个角度观测值均可以列出一个误差方程式,水平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Figure BSA00000421382700071
竖直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tan ν A = Z P X P 2 + Y P 2 + Z P 2 tan ν B = Z P X P 2 + ( Y P - Y B ) 2 + ( Z P - Z B ) 2 - - - ( 6 )
步骤53:条件式。
条件式的个数等于精确测定的边长的个数,在步骤32中,用高精度钢尺精密测量墙上一些控制点间的距离,每一个距离可以列出一个条件式,即:
S = ( X P - X Q ) 2 + ( Y P - Y Q ) 2 + ( Z P - Z Q ) 2 - - - ( 7 )
式中,P、Q分别为两个三维控制点,S为精确测定的距离。
步骤54:最小二乘法计算。
根据最小二乘法,将式(6)和式(7)线性化,列出法方程式,可以求得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和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YB,ZB)。

Claims (1)

1.一种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活动控制系统
将控制标志均匀地安置在建筑物的两面直角墙的两个墙面上;
步骤2:选择两个临时测站
在三维控制场标志前方选取两个地面点作为测站A和B,并做好标志;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为D0;建立物方空间坐标系D-XYZ,该坐标系以左测站仪器中心A为原点,测站A与右测站仪器中心B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Y坐标轴,方向向右,垂直向上方向为Z轴,X轴垂直Z-Y平面并构成左手三维空间坐标系,两测站A(XA,YA,ZA)和B(XB,YB,ZB)的空间坐标分别为A(0,0,0)、B(0,D0,hAB),其中hAB是两测站(A、B)间仪器中心的高差;
步骤3:现场观测
步骤31: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
分别在测站点A、B上安置高精度经纬仪,采用全园测回法观测墙上控制标志与基线AB的水平夹角α、β和相应的垂直角vA、vB
步骤32:测量固定边
测量墙上控制标志间的距离;
步骤4:初步计算
步骤41:利用角度前方交会法解求三维控制场内每一个待定点P的平面坐标(XP,YP):
X P = X A cot β + X B cot α - Y A + Y B cot α + cot β Y P = Y A cot β + Y B cot α + X A - X B cot α + cot β - - - ( 1 )
其中,α、β是由A、B测站测得P点与基线AB的夹角,(XA,YA)、(XB,YB)分别是测站A、B的平面坐标;当左测站A在坐标系原点,右测站B在坐标轴Y上,即XA=XB=0,YA=0,YB=D0,D0为测站A、B间的基线距离,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X P = D 0 cot α + cot β Y P = D 0 cot α cot α + cot β - - - ( 2 )
步骤42:计算AB之间的近似高差
利用三角高程原理,分别可得测站A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AP和测站B处的仪器中心到P点的高差HBP
h AP = a tan ν A h BP = a tan ν B - - - ( 3 )
其中,vA、vB分别为从测站A、B观测P点时的垂直角,a、b分别是被测点P与测站A、B之间的水平距离:
a = ( X P - X A ) 2 + ( Y P - Y A ) 2 b = ( X P - X B ) 2 + ( Y P - Y B ) 2
那么,AB之间的高差为:
hAB=hAP-hBP
由于P可以取图1中17个三维点的任意一个点,因此可以得到17个测站hAB,取它们的平均值
Figure FSA00000421382600024
作为最后测站A、B仪器中心的高差值;
步骤43:利用“间接高程”法解算P点的Z坐标ZP
三维控制点P点的高程ZP为:
Z P = 1 2 ( Z PA + Z PB ) = 1 2 ( h AP + h BP + h AB ) - - - ( 4 )
其中,ZPA表示由测站A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A、P间的高差hAP,ZPB表示由测站B确定的P点的Z坐标值,等于B点的Z坐标值ZB加上B、P间的高差hBP,而ZB等于两测站A、B仪器中心间的高差hAB
步骤5:精确计算
步骤51:未知数选择
根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包含的未知数有两类:一类是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另一类就是无固定观测墩引起的测站点未知数,在步骤2建立的物方空间坐标系D-XYZ前提下,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即(YB,ZB);
步骤52:误差方程式
误差方程式的个数等于观测值的个数,在步骤31中,每一个角度观测值列出一个误差方程式,水平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Figure FSA00000421382600031
竖直角的误差方程式模型为:
tan ν A = Z P X P 2 + Y P 2 + Z P 2 tan ν B = Z P X P 2 + ( Y P - Y B ) 2 + ( Z P - Z B ) 2 - - - ( 6 )
步骤53:条件式
条件式的个数等于精确测定的边长的个数,在步骤32中控制标志间的距离:
S = ( X P - X Q ) 2 + ( Y P - Y Q ) 2 + ( Z P - Z Q ) 2 - - - ( 7 )
式中,P、Q分别为两个三维控制点,S为精确测定的距离。
步骤54:最小二乘法计算
根据最小二乘法,将式(6)和式(7)线性化,列出法方程式,求得三维控制场内个点的三维坐标(ZP,YP,ZP)和未知数为B点的Y和Z坐标(YB,ZB)。
CN 201110020923 2011-01-18 2011-01-18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5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0923 CN102175263B (zh) 2011-01-18 2011-01-18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0923 CN102175263B (zh) 2011-01-18 2011-01-18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5263A true CN102175263A (zh) 2011-09-07
CN102175263B CN102175263B (zh) 2013-02-27

Family

ID=4451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09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5263B (zh) 2011-01-18 2011-01-18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52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671A (zh) * 2016-08-03 2016-12-14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一种大型浮空器囊体体积测量装置的现场校准方法
CN109520522A (zh) * 2018-09-27 2019-03-26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一种基于三维基线的控制点稳定性判定方法
US11195324B1 (en) 2018-08-14 2021-12-07 Certaintee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6118A (en) * 1998-03-05 2000-01-18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Real time integration of a geoid model into surveying activities
CN1356530A (zh) * 2001-10-15 2002-07-03 天津大学 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的现场标定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281034A (zh) * 2008-05-16 2008-10-08 南京师范大学 基于空间直角关系的建筑物单影像三维测量方法
CN101476885A (zh) * 2009-01-05 2009-07-08 东南大学 基于单张数码像片的建筑物高度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6118A (en) * 1998-03-05 2000-01-18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Real time integration of a geoid model into surveying activities
CN1356530A (zh) * 2001-10-15 2002-07-03 天津大学 大尺寸三维空间测量的现场标定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281034A (zh) * 2008-05-16 2008-10-08 南京师范大学 基于空间直角关系的建筑物单影像三维测量方法
CN101476885A (zh) * 2009-01-05 2009-07-08 东南大学 基于单张数码像片的建筑物高度测量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671A (zh) * 2016-08-03 2016-12-14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一种大型浮空器囊体体积测量装置的现场校准方法
CN106225671B (zh) * 2016-08-03 2019-01-18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一种大型浮空器囊体体积测量装置的现场校准方法
US11195324B1 (en) 2018-08-14 2021-12-07 Certaintee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S11704866B2 (en) 2018-08-14 2023-07-18 Certaintee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S12236523B2 (en) 2018-08-14 2025-02-25 Certainteed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CN109520522A (zh) * 2018-09-27 2019-03-26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一种基于三维基线的控制点稳定性判定方法
CN109520522B (zh) * 2018-09-27 2021-06-01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一种基于三维基线的控制点稳定性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5263B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983B (zh) 利用空间多长度约束增强坐标测量场精度的方法
CN102621559A (zh) 便携式gps-rtk快速辅助测量墙角点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2278970B (zh) 一种基于全站仪角距差分的定位变形监测技术
CN101298979A (zh) 一种量测相机配合经纬仪测树技术
CN104880205B (zh) 非正交轴系激光经纬仪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CN108413988A (zh) 机器人末端经纬仪坐标系快速标定方法
CN106017319A (zh) 一种基于高精度点位测量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坐标转换工具及方法
CN103115610A (zh) 适用于复合水准仪的水准测量方法
CN106382876A (zh) 一种测量经纬仪仪器高度的简便方法
CN112857315B (zh)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方法
CN102175263A (zh) 无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亚毫米级三维控制场建立方法
CN106546229B (zh) 一种便于现场指挥的测量放样方法
CN102426011A (zh) 飞机数字调平技术及方法
CN107386341A (zh) 一种基于视准线法的水平位移测量系统
CN202420497U (zh) 一种利用全站仪测量隐蔽点点位坐标的辅助测量装置
CN204694208U (zh) 桥梁钢结构三维测量检测系统
CN102121825A (zh) 一种利用gps测量跨河水准高差的方法
CN204040007U (zh) 基线法测量基坑坡顶水平变形的辅助工具
CN105937913B (zh) Ccd组合全站仪综合检测方法
CN104677346B (zh) 一种编码测量杆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16007A (zh) 基于测量参考点阵的低成本大尺寸精密几何尺寸测量系统
CN106403886A (zh) 一种测量全站仪仪器高度的三角测量法
CN202329634U (zh) 测钉
CN204461421U (zh) 新型钢柱斜率测量仪
CN110057342B (zh) 一种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监测平面位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