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8875A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8875A CN102168875A CN2011100456701A CN201110045670A CN102168875A CN 102168875 A CN102168875 A CN 102168875A CN 2011100456701 A CN2011100456701 A CN 2011100456701A CN 201110045670 A CN201110045670 A CN 201110045670A CN 102168875 A CN102168875 A CN 1021688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mote controller
- temperature
- button
- display part
- run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60—Energy consumption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10—Power supply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08C2201/12—Power saving techniques of remote control or controlled devic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30—User interface
- G08C2201/32—Remote control based on movements, attitude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一并显示,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的空气调节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备: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的大致箱状的主体;控制空气调节器的运转的控制部;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用户对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的远程控制装置;以及在控制部与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通过用户举起远程控制装置,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接口显示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详细而言,涉及将节能建义的内容一并显示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而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等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伴随空气调节器的高功能化以及高附加价值设备的搭载,发送用于执行/停止高附加价值功能的信号的遥控器(远程控制装置)的按钮数量一直增加。
为了应对遥控器的被限制的空间内的按钮数的增加,使用下述方法等来构成了遥控器与用户的接口操作部。
(1)缩小按钮自身的大小的方法;
(2)缩小所排列的按钮列间的空间的方法;以及
(3)采用通过一个按钮选择多个功能的接口的方法。
因此,表现每个按钮的功能的语言自身也依赖于按钮的大小、按钮间空间的宽度。因此,用户难以进行为了实现舒适的空调而所需的空气调节器的功能选择的操作自身。与此同时,存在仅通过按钮上或者按钮附近记载的功能语言,用户无法理解在按下了按钮时实现的功能,而放弃进行操作的本身这样的课题。
因此,提出了可以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7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存在如下课题:不具备由全点(full-dot)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或者即使具备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与能够在确定的区域中只能够以确定的内容进行显示的段(segment)显示的主显示部相比画面尺寸小,例如无法一并同时显示空气调节器的节能建义的详细内容。
另外,没有公开如下那样的技术思想的文献:在空气调节器的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在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部中一并显示节能建义的内容,并且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例如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大致箱状的主体,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
控制部,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
远程控制装置,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其中,通过该远程控制装置,用户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以及
通信部,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通过所述远程控制装置被所述用户举起,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所述接口显示部中。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通过在远程控制装置中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仅通过举起远程控制装置,便可以立即接收来自主体的运转前信息(运转前的室内环境信息、燃料费(未来电费)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纵剖面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和受光元件的各配光视场角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收纳红外线传感器3的框体5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的立体图((a)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右端端部可动的状态、(b)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中央部可动的状态、(c)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左端端部可动段状态)。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房间的热图像数据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由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规定的制冷运转时的草席的数量以及尺寸(面积)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用图9记载的每个能力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规定了每个能力下的地面的尺寸(面积)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下的纵横的房间形状限制值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求出的纵横距离条件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时的中央安设时条件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时的左拐角安设时(从用户观察)的情况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2kw时,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于中央时的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和壁面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温度不均计算房间形状的流程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和地面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个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的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黑色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通过温度不均造成的边界线进行探测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的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能力2.2KW、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时的初始设定条件下的正面壁19位置附近的温度差进行探测的对象像素的区域66的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的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进行前一背景图像与人体存在的热图像数据的差分,以阈值A以及阈值B判断人体的探测的结果的图。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将根据热图像数据差分求出的人体探测位置作为通过地面坐标变换部55进行了坐标变换的人位置坐标(X,Y)点,针对X轴、Y轴的每一个进行了计数累计的样子的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的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L字型房间形状的起居室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结果的图。
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横向X坐标中的、地面区域(X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的图。
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将在图29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坐标)均等3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图。
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按每0.3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A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按每0.3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的图。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在图33中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与壁面的边界点和阈值A以上的X坐标、Y坐标的地面区域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区域形状的图。
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综合三个信息的流程的图。
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能力2.8kw、遥控器安设位置条件中央时,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得到的房间形状的结果的图。
图3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超过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的结果的图。
图3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减小正面壁19的距离而调整的结果的图。
图3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的距离小于左壁最小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而调整的结果的图。
图4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而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的例子的图。
图4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求出各壁面间距离即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的结果的图。
图4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将根据在综合条件下求出的正面壁19、左右壁(左壁面16、右壁面17)间的各个距离求出的地面边界线上的各坐标点逆投影到热图像数据上的图。
图4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用粗线包围了各自的各壁区域的图。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成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的图。
图4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成前后3分割的区域(B1、B2、B3)的图。
图4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计算式求出的辐射温度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探测帘的开闭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制热运转时的右壁面的窗的帘打开的状态时的热图像数据的图。
图4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图47中追加了信息提示部的流程图。
图5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100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
图5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200的俯视图。
图5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现在是运转开始准备中”这样的内容的图。
图5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正在接近设定温度”这样的内容的图。
图5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使设定返回到原来?”这样的内容的图。
图5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制热运转时空气调节器100判断为来自窗的冷辐射的影响大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5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制冷运转中不知不觉中户外气温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5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5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热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6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外观正面图。
图6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的图。
图6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状态的图。
图6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的图。
图6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通常画面的状态的图。
图6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直到用户选择场景为止的状态的图((a)是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b)是光标处于“不希望受风”的状态、(c)是光标处于“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
图6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场景内容”、“场景详细设定”的状态的图((d)是“场景内容”、(e)~(g)是“场景详细设定”)。
图6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动画的图。
图6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保养肌肤”的动画的图。
图6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选择了多个场景挑选的内容时的场景挑选选择画面的放大图。
图7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如“希望快点凉下来,并使空气变得干净”的组合的场景挑选的状态的图。
图7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探测人的运动,在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
图76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侧面图。
图77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侧面图。
图78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正面图。
图79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正面图。
图8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正面图。
图8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侧面图。
图8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正面图。
图8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加速度传感器520的基本结构图。
图8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室内环境信息(信息1)的图。
图8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推荐运转开始时的电费信息(信息2)的图。
图8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100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通过改变主体侧的ECO灯20的颜色,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
图8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三个LED550a、LED550b、LED550c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
图88是图87的X部放大图。
图8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三个多个LED560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
图90是图89的Y部放大图。
图9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向与深夜、早晨、白天、晚上的各时间带对应的存储器的场所累计功耗量的样子的图。
图9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体感温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
图9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湿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
(符号说明)
1:金属罐;2:配光视场角;3:红外线传感器;5:框体;6:步进马达;7:装配部;12:主妇;13:幼儿;14:窗;16:左壁面;17:右壁面;18:地面;19:正面壁;20:ECO灯;31:窗区域;40:室内机框体;41:吸入口;42:吹出口;43:上下翼片;44:左右翼片;45:送风机;46:热交换器;51: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2: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3: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4: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5:地面坐标变换部;56:正面左右壁位置计算部;57:探测履历积蓄部;58:壁位置判断部;60:边界线;61:人体检测部;62: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3:人体位置有效性判定部;64:温度不均有效性判定部;66:区域;100:空气调节器;100a:显示部;101:热图像取得部;102:地壁探测部;103:室温判定部;104:户外气温判定部;105: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6: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7:窗区域抽出部;108:窗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9:帘闭动作判定部;110:用户接口部;120:左壁面边界线;121:右壁面边界线;122:正面壁边界线;200:遥控器;210:ECO建义按钮;220:引导显示部;230:设定信息显示部;240:开/关按钮;250:温度调节按钮;260:湿度调节按钮;270:运转模式变更按钮;280:定时器按钮;290:雾按钮;300:遥控器;301:接口显示部;302:运转开/关按钮;303: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4:场景按钮;304a:场景挑选按钮;304b:上下按钮;304c:确定按钮;305:湿度调节按钮;306:温度调节按钮;307:返回按钮;308:通知导航按钮;310:遥控器主体;400:遥控器;402:显示部;403:开/关按钮;404:湿度调节按钮;405:详细设定按钮群;406:门开闭探测开关;407:温度调节按钮;410:制热按钮;412:制冷按钮;411:除湿切换按钮;413:通知导航按钮;414:送风按钮;415:遥控器盖;416:定时器开按钮;417:定时器关按钮;500:遥控器;501:接口显示部;502:运转开/关按钮;503: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4:场景按钮;504a:场景挑选按钮;504b:上下按钮;504c:确定按钮;505:湿度调节按钮;506:温度调节按钮;507:返回按钮;508:通知导航按钮;510:遥控器主体;520:加速度传感器;521:台座;522:Si基板;523:重锤体;530:控制基板;540:无线模块;550a:LED;550b:LED;550c:LED;560:LED;560a:LED;560b:LED;560c:LED。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简要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具备在扫描温度检测对象范围的同时检测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热源探测而探测人、发热仪器的存在,来进行舒适的控制。
通常,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高处的壁中,但安设室内机的壁中的左右的位置各种各样。有时安设在壁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有时从室内机观察接近右侧或者左侧的壁而安设。以下,在该说明书中,房间的左右方向是指,定义为“从室内机(红外线传感器3)观察的左右方向”。
根据图1至图3,对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图2都是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立体图,但不同点在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在图1中,上下翼片43(上下风向控制板、左右2个)闭合,相对于此,在图2中,上下翼片43打开,而看到里面的左右翼片44(左右风向控制板、多个)。
图1至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1、图2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立体图,图3是空气调节器100的纵剖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在大致箱状的室内机框体40(定义为主体)的上面形成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41。
另外,在前面的下部形成有吹出调节空气(冷却或者加热或者除湿后的空气)的吹出口42。在吹出口42中,设置有控制吹出风的风向的上下翼片43、和左右翼片44。上下翼片43控制吹出风的上下风向,左右翼片44控制吹出风的左右风向。
在室内机框体40的前面的下部、且在吹出口42的上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3。红外线传感器3以俯角约24.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
俯角是指,红外线传感器3的中心轴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换言之,红外线传感器3相对水平线以约24.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
如图3所示,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在内部具备送风机45(例如,贯流送风机),以包围该送风机45的方式,配置了大致逆V字状的热交换器46。
大致逆V字状的热交换器46包括前面上部热交换器46a、前面下部热交换器46b以及背面热交换器46c。
热交换器46与室外机(未图示)中搭载的压缩机等连接而形成冷冻循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动作。
从吸入口41通过送风机45吸入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46与冷冻循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生成调节空气(冷却或者加热或者除湿后的空气),调节空气通过送风机45从吹出口42向室内空间吹出。
在吹出口42中,通过上下翼片43和左右翼片44,控制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风向。在图3中,上下翼片43闭合。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和受光元件的各配光视场角的图。如图4所示,红外线传感器3在金属罐1内部8个受光元件沿纵向排列一列(未图示)。在金属罐1的上面,设置有用于向8个受光元件传送红外线的透镜制的窗(未图示)。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是纵向7度、横向8度。另外,虽然示出了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是纵向7度、横向8度的例子,但不限于纵向7度、横向8度。受光元件的数量根据各受光元件的配光视场角2而变化。例如,使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与受光元件的数量之积成为一定即可。
在图4中,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是7度、纵向排列成一列的受光元件的数量是8个,所以其积是56。因此,例如,也可以设为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是4度、纵向排列成一列的受光元件的数量是14个。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收纳红外线传感器3的框体5的立体图。在图5中,从背侧(从空气调节器100的内部)观察了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如图5所示,红外线传感器3收纳在框体5内。另外,在框体5的上方设置了驱动红外线传感器3的步进马达6。与框体5一体的装配部7固定在空气调节器100的前面下部,从而红外线传感器3安装在空气调节器100中。在红外线传感器3安装于空气调节器100的状态下,步进马达6和框体5是垂直的。另外,在框体5的内部,以俯角约24.5度的角度朝下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3。
步进马达是与脉冲电力同步地动作的同步电动机。因此,还被称为脉冲马达。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正确的定位控制,所以在进行装置的定位的情况等下广泛使用。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红外线传感器3附近的立体图((a)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右端端部可动的状态、(b)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中央部可动的状态、(c)是红外线传感器3向左端端部可动的状态)。红外线传感器3通过步进马达6在左右方向上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驱动(此处,将这样的旋转驱动表现为“可动”)。如图6所示,从右端端部(a)经由大致中央部(b)可动至左端端部(c),如果到达左端端部(c),则向逆方向反转而可动。反复该动作。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扫描房间的温度检测对象范围的同时检测温度检测对象的温度。
此处,叙述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房间的壁、地的热图像数据的取得方法。另外,通过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红外线传感器3等的控制。将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定义为“控制部”。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控制部(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各个控制这样的记载。
在取得房间的壁、地的热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使红外线传感器3通过步进马达6在左右方向上可动,针对步进马达6的可动角度(红外线传感器3的旋转驱动角度)每个1.6度,在各位置,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规定时间(0.1~0.2秒)。
在停止了红外线传感器3之后,等待规定时间(比0.1~0.2秒短的时间),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
在对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的取入结束后,再次对步进马达6进行了驱动(可动角度1.6度)之后停止,通过同样的动作,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
反复上述动作,在左右方向上,根据94个部位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运算探测区域内的热图像数据。
针对步进马达6的可动角度的每个1.6度,在94个部位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而取入热图像数据,所以红外线传感器3的左右方向的可动范围(在左右方向上旋转驱动的角度范围)是约150.4度。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的图。图7示出在将空气调节器100安设于离房间的地面1800mm的高度的状态下,8个受光元件纵向一列地排列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剖面中的纵配光视场角。
图7所示的角度7°是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
另外,图7的角度37.5°表示没有进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纵视场区域中的区域的从安装了空气调节器100的壁的角度。如果红外线传感器3的俯角是0°,则该角度成为90°-4(在水平以下的受光元件的数量)×7°(1个受光元件的纵配光视场角)=62°。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传感器3由于其俯角是24.5°,所以成为62°-24.5°=37.5°。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房间的热图像数据的图。图8示出针对在8块草席相当的房间中主妇12抱着幼儿13的一生活场景,在使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方向上可动的同时,根据所得到的检测结果,运算为热图像数据的结果(热图像运算结果)。
图8是在季节为冬天、并且天气为阴天的日子取得的热图像数据。因此,窗14的温度低至10~15℃。主妇12和幼儿13的温度最高。特别,主妇12和幼儿13的上半身的温度是26~30℃。这样,通过使红外线传感器3在左右方向上可动,例如,可以取得房间的各部的温度信息。
接下来,叙述根据空气调节器的能力带、在空调运转时产生的地面和壁面的温度差(温度不均)信息、以及人体探测位置的履历,综合判断而决定房间形状的房间形状探测手段(空间识别探测)。
通过由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的热图像数据,求出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区域内的地面宽度,求出热图像上的空调区域内的壁面位置。
在热图像上,求解地面、壁面(壁面是指,从空气调节器100观察的正面壁、以及左右的壁面)的区域,所以可以求出各个壁面平均温度,可以求出考虑了在热图像上检测出的相对人体的壁面温度的高精度的体感温度。
在热图像数据上求出地面宽度的手段通过综合下述的三个信息,可以探测高精度的地面宽度的探测以及房间形状。
(1)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
(2)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以及
(3)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由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规定的制冷运转时的草席的数量以及尺寸(面积)的图。空气调节器100以所空调的房间的宽度为基准而分成对应的能力带。如图9所示,例如,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2kw的情况下,制冷运转时的空调宽度的草席的数量[草席]成为6~9块草席。6块草席至9块草席的尺寸(面积)是10~15m2。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通过使用图9记载的每个能力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规定了每个能力下的地面的尺寸(面积)的图。在能力2.2kw的情况下,图9的尺寸(面积)的最大面积是15m2。通过求出15m2的平方根而将纵横比率设为1∶1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成为各3.9m(3.873m)。以固定最大面积15m2,使纵横比率在1∶2~2∶1的范围可变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设定纵横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下的纵横的房间形状限制值的图。根据每个能力的最大面积15m2的平方根,纵横比率1∶1的情况的纵横的各距离成为3.9m。以固定最大面积15m2,使纵横比率在1∶2~2∶1的范围可变的情况的纵横的距离,设定纵横的最大距离。在纵横比率1∶2的情况下,成为纵2.7m:横5.5m。同样地,在纵横比率2∶1的情况下,成为纵5.5m:横2.7m。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求出的纵横距离条件的图。根据每个能力下的对应面积的中间面积的平方根,求出图12的初始值的值。例如能力2.2kw的适合面积成为10~15m2,中间面积成为12m2。根据12m2的平方根,求出初始值3.5m。以下,对于每个能力带下的初始值的纵横距离的计算,利用相同的方法求出。同时,最小值(m)、最大值(m)如图10的计算。
因此,对于通过空气调节器100的每个能力求出的房间形状的初始值,将图12的初始值(m)作为纵横的距离。但是,通过来自遥控器(远程控制装置)的安设位置条件,使空气调节器100的设置位置的原点成为可变。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时的中央安设时条件的图。如图13所示,将初始值的横距离中间地点作为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成为纵横3.5m的房间的中央部(从旁边1.8m)的位置关系。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时的左拐角安设时(从用户观察)的情况的图。在拐角安设时的情况下,将直到左右的接近的一方的壁为止的距离设为从空气调节器100的原点(横宽的中心点)0.6m的距离。
因此,(1)对于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可以在所述记载的条件下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设定的地面宽度中,依据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条件决定空气调节器100的安设位置,从而在从红外线传感器3取得的热图像数据上求出地面和壁面的边界线。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2kw时,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于中央时的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18和壁面(左壁面16、正面壁19、右壁面17)的位置关系的图。从红外线传感器3侧观察时,可以观察到在热图像数据上示出左壁面16、正面壁19、右壁面17、以及地面18的样子。初始设定时的能力2.2kw的地面形状尺寸如图13所示。以下,将左壁面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集中称为壁面。
接下来,(2)说明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手段。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其特征在于,在从驱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的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1,通过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2作为热图像数据而生成的纵8*横94的热图像上,制约通过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在热图像数据上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
以下,进行图15中的空气调节器的能力2.2KW时且遥控器安设条件是中央时条件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的功能说明。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和地面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图。即,图17示出在图15的热图像数据上成为壁面(左壁面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和地面18的边界的上下的像素间的边界线60。比边界线60上侧的像素成为探测壁面温度的配光像素,比边界线60下侧的像素成为探测地面温度的配光像素。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个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的图。其特征在于,在图18中,相对在图17中设定的边界线60的位置,在向下方向1个像素而且向上方向2个像素这合计3像素间,对在上下像素间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
其特征在于,并非在全热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间探测温度差,而以壁面(左壁面16、正面壁19、以及右壁面17)和地面18的边界线60上为中心而探测温度差,对在壁面和地面18的边界线60上产生的温度进行探测。
其特征在于,由此,一并具有通过全像素探测实现的多余的软件运算处理降低(运算处理时间的短缩和负荷降低)和错误探测处理(抗噪声(ノイズデバンス)处理)。
其特征在于,接下来,针对所述记载的像素间区域的、对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边界进行探测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可以通过
(a)利用根据地面温度和壁面温度的热图像数据得到的绝对值的判断手段、
(b)利用探测区域内的上下像素间的温度差的纵向方向上的斜率(1次微分)的最大值的判断手段、以及
(c)利用探测区域内的上下像素间的温度差的纵向方向上的斜率的斜率(2次微分)的最大值的判断手段、
中的某一个手段探测边界线60。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黑色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的图。在图19中,在所述像素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温度不均边界的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用粗线的阴影对超过了阈值的像素、或者超过了斜率的最大值的像素进行标记。另外,其特征在于,对于不超过探测所述温度不均边界的阈值或者最大值的部位,不实施标记。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对温度不均的边界线进行探测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对于划出像素间的边界线的条件,在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中,在超过了阈值或者最大值的被标记的像素的下部、以及探测区域中的上下像素间没有超过阈值或者最大值的列中,在图17中在通过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进行了初始设定的像素间的基准位置进行划线。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的图。于是,在图21中,在热图像数据上,地面坐标变换部55将在边界线的下部划出的各单元的坐标点(X,Y)变换为地面坐标点,并投影到地面18中。可以理解为成为在94列量的边界线60的下部划出的单元坐标被投影的结果。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能力2.2KW、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时的初始设定条件下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的温度差进行探测的对象像素的区域66的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的图。首先,在地面18中投影了各热图像数据的边界线单元坐标的图21中,求出图22所示的对正面壁19位置附近进行探测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而求出正面壁19和地面18的壁面位置而得到图23的正面壁边界线122。
通过与正面壁边界线划线手段同样的考虑方法,根据与右壁面17以及左壁面16对应的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划出边界线。图23的左壁面边界线120、右壁面边界线121是通过各单元的散布单元坐标点的平均划出的边界线。另外,将左右的左壁面边界线120、右壁面边界线121和正面壁边界线122连接的区域成为地面区域。
另外,作为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划出精度更高的地壁边界线的手段,还有如下手段:通过求出在图22中求出正面边界线的区域的单元坐标Y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σ,仅通过σ值成为阈值以下的单元对象再计算平均值。
同样地,在左右壁面边界线计算中,也可以使用各单元坐标X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σ。
另外,作为计算左右壁面边界线的另一个单元,还可以针对距通过正面壁边界线计算求出的Y坐标、即空气调节器100安设侧的壁面的距离,使用Y坐标间距离的中间区域1/3~2/3中分布的各单元的X坐标的平均,求出左右壁面间的边界线。在任一情况下都没有问题。
针对以可通过利用所述手段的正面左右壁位置计算部56求出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安设位置为原点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X_left、以及直至右壁面17的距离X_right,通过探测履历积蓄部57累计为各距离总和,并且作为距离检测计数器累计次数,以探测距离的总和和计数数的除法计算,求出平均化后的距离。对于左右壁,也通过同样的手段求出。
另外,仅限于由探测履历积蓄部57计数的探测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使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
接下来,(3)说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的计算。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进行的房间形状的计算流程的图。其特征在于,人体检测部61针对根据驱动红外线传感器3的红外线传感器驱动部51的输出,通过红外线图像取得部52,针对生成为热图像数据的纵8*横94的热图像数据,取得与前一热图像数据的差分,从而判断人体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对人体的有无以及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部61在取得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时,分别具有可以对人体的比较的表面温度高的头部附近进行差分探测的阈值A、和可以对表面温度稍微低的脚部分进行差分探测的阈值B。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进行前一背景图像与人体存在的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根据阈值A以及阈值B判断人体的探测的结果的图。将具有超过阈值A的单元的热图像数据的热图像差分区域判断为人体头部附近,求出具有超过与通过阈值A求出的区域邻接的阈值B的单元的热图像数据的热图像差分区域。此时,以通过阈值B求出的热图像差分区域与通过阈值A求出的热图像差分区域邻接为前提。即,仅超过了阈值B的热图像差分区域不被判断为人体。热图像数据间的差分阈值的关系表示成为阈值A>阈值B。
通过该手段求出的人体的区域可以探测人体的头部至脚的区域,以表示人体的脚部位的热图像差分区域最下端部的中央部分的热图像坐标X、Y(图25的带网线的△标志的部分的坐标)设为人体位置坐标(X,Y)。
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热图像数据的差分求出的人体的脚位置坐标(X,Y),如在之前的温度不均探测时说明的图21那样,经由变换为地面坐标点的地面坐标变换部55,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积蓄人体位置履历。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如下的样子的图:针对作为将根据热图像数据差分求出的人体探测位置通过地面坐标变换部55进行了坐标变换的人位置坐标(X,Y)点,针对X轴、Y轴的每一个进行了计数累计。在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中,如图26所示,确保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的最小分解为每0.3m的区域,在针对每个轴以0.3m间隔确保的区域中,针对每个人位置探测,对所产生的位置坐标(X,Y)进行适用计数。
通过来自该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信息,由壁位置判断部58求出作为房间形状的地面18、壁面(左壁面16、右壁面17、以及正面壁19)。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基于人体位置履历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的图。其特征在于,将相对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中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10%以上的区域的范围,判断为地面区域。
接下来,说明如下例子: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推测房间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L字型形状,对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18和壁面(左壁面16、右壁面17、以及正面壁19)附近的温度不均进行探测,从而计算高精度的房间形状。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L字型房间形状的生活空间中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结果的图。确保横向X坐标以及纵向Y坐标的最小分解为每0.3m的区域,在针对每个轴以0.3m间隔确保的区域中,对针对每个人体探测所产生的位置坐标(X,Y)进行适用计数。
当然,人体在L字的房间形状内移动,所以左右方向的地面区域(X坐标)以及纵向的地面区域(Y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与各X、Y坐标的每一个的纵向区域(面积)成比例。
说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判断房间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L字型形状的手段。
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横向X坐标中的、地面区域(X坐标)中积蓄的计数数的图。其特征在于,阈值A是指,以相对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为10%以上,设为地面X方向的距离(宽度)。
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针对在图29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坐标)均等3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图。其特征在于,如图30所示,针对在图29中求出的地面区域(X坐标)均等3分割为区域A/B/C,求出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哪个区域中,同时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积蓄的最大的积蓄数值存在于区域C(或者区域A)中,在区域C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Δα以内、和区域C的最大积蓄数值与区域A内的最大积蓄数之差是Δβ以上时,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
求出各区域的每一个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Δα的处理是用于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的积蓄数据推测房间形状的抗噪声(ノイズデバンス)处理(错误探测处理)之一。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0.3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还有如图31所示,在区域C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0.3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区域A内存在积蓄数据的最大积蓄数的情况下,根据相对最大积蓄数90%以上的计数数在区域内有γ个(针对每0.3m分解的区域中的数量)以上而进行判断的手段的图。如图32所示,在区域C中实施了所述运算处理之后,在区域A中也进行于图31同样的运算,从而判断是否为L字型房间形状。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的图。在通过所述判断为是L字型房间形状的情况下,如图33所示,求出相对最大的积蓄数50%以上的部位。在本说明中,以横向的X坐标进行了说明,但在纵向方向的Y坐标中的积蓄数据中也是同样的。
其特征在于,将以横向的X坐标、以及纵向方向的Y坐标的地面区域中的相对最大的积蓄数的50%以上的阈值B为边界的坐标点判断为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和壁面的边界点。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根据在图33中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与壁面的边界点和阈值A以上的X坐标、Y坐标的地面区域求出的L字型房间形状的地面区域形状的图。
其特征在于,将在上述部分中求出的L字型形状的地面形状结果反馈到温度不均房间形状算法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再次计算热图像数据上的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
接下来,说明综合求出房间形状的三个信息的方法。其中,在此省略将L字型形状的地面形状结果反馈到温度不均房间形状算法下的基准壁位置计算部54,再次计算热图像数据上的进行温度不均探测的范围的处理。
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综合三个信息的流程的图。通过图35所示的流程,综合以下的三个信息。
(1)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
(2)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
(3)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
(2)对于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运转中产生的地面18和壁面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仅限由温度不均边界探测部53通过探测履历积蓄部57计数的探测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通过温度不均有效性判定部64,使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
同样地,(3)对于通过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由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求出的房间形状,也仅限人体位置履历积蓄部62积蓄人体位置履历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次数多于阈值次数的情况,根据通过人体位置有效性判定部63使通过人体探测位置履历得到的房间形状的判定结果成为有效的前提条件,由壁位置判断部58通过下述条件进行判断。
①.在(2)和(3)都无效的情况下,设为根据通过(1)得到的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
②.在(2)有效且(3)无效的情况下,将通过(2)得到的输出结果设为房间形状。但是,在(2)的房间形状没有收敛于通过(1)的图12决定的边的长度的情况、或者没有收敛于面积的情况下,伸缩到该范围。其中,在通过面积伸缩的情况下,根据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进行修正。
对具体的修正方法进行说明。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能力2.8kw、遥控器安设位置条件中央处通过温度不均探测得到的房间形状的结果的图。根据图12,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2.8kw时的纵横的边的长度的最小值成为3.1m,最大值成为6.2m。因此,根据遥控器中央安设条件,直至右侧的壁面为止的距离X_right以及直至左侧的壁面为止的距离X_left的限制距离被决定为图12的一半。因此,图中所示的右壁最小/左壁最小的距离成为1.5m,右壁最大/左壁最大的距离成为3.1m。
图3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超过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的结果的图。在如图36所示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那样,是直至左壁面16为止的距离超过了左壁最大的距离的状态的情况下,如图37所示缩小至左壁最大的位置。
同样地,在如图36所示直至右壁的距离位于右壁最小与右壁最大之间的情况下,维持该原样的位置关系。在如图37所示缩小到左壁最大之后,求出房间形状的面积,确认是否成为图12所示的能力2.8kw时的面积范围13~19m2的适当范围内。
图3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减小正面壁19的距离而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那样地调整的结果的图。假设在修正后的图37的房间形状面积大到面积最大值19m2以上的情况下,如图38所示,通过使正面壁19的距离降低直至成为最大面积19m2那样地进行调整。
图39、图4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39是示出在直至左壁面的距离不满足左壁最小的情况下通过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而调整的结果的图,图40是示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而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的例子的图。图39所示的情形也同样地,在直至左壁面16的距离没有达到左壁最小的情况下,扩大至左壁最小的区域。之后,如图40所示,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房间形状面积来判断是否处于适当面积内。
③.即使在(2)无效且(3)有效的情况下,将通过(3)得到的输出结果设为房间形状。与所述(2)有效且(3)无效的情况的②同样地,进行修正,以适合于通过(1)决定的边的长度、面积的限制。
④.在(2)、(3)都有效的情况下,以(2)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为基准,与其相比通过(3)的人体探测位置履历得到的房间形状的一方存在直至壁的距离窄的面的情况下,以最大0.5m的宽度,向使(2)的通过温度不均得到的房间形状的输出变窄的方向进行修正。
相反,在(3)的一方宽的情况下,不进行修正。另外,关于修正后的房间形状,也追加修正,以适合于通过(1)决定的边的长度、面积的限制。
图4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求出作为各壁面间距离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以及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的结果的图。根据所述综合条件,可以如图41所示求出作为各壁面间距离的直至正面壁19的距离Y坐标Y_front、右壁面17的X坐标X_right、以及左壁面16的X坐标X_left。
接下来,说明地壁辐射温度的计算。图4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是将根据在综合条件下求出的正面壁19、左右壁(左壁面16、右壁面17)间的各个距离求出的地面边界线上的各坐标点逆投影到热图像数据上的图。
可以理解在图42的热图像数据上,划分出地面18的区域、正面壁19、左壁面16、以及右壁面17的区域的样子。
首先,关于壁面温度的计算,将根据在热图像数据上求出的各壁区域的热图像数据求出的温度数据的平均作为壁温度。
图4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用粗线包围了各自的各壁区域的图。如图43所示,用粗线包围了各壁区域的区域成为各自的各壁区域。
接下来,说明地面18的温度区域。针对热图像数据上的地面区域,例如,在左右方向进行5分割、在纵向方向上进行3分割而细分成合计15分割的区域。另外,所分割的区域的数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任意。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成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的图。如图44所示,相对地面18的跟前侧区域分割为左右方向5分割的区域(A1、A2、A3、A4、A5)。
图4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成前后3分割的区域(B1、B2、B3)的图。同样地如图45所示,相对地面的里侧区域分割为前后3分割的区域(B1、B2、B3)。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区域,前后左右的地面区域都重合。因此,在热图像数据上,生成正面壁19、左壁面16、右壁面17的温度以及15分割后的地面温度的温度数据。所分割的各地面区域的温度成为各自的平均温度。其特征在于,根据在该热图像数据上区域划分的各温度信息,求出对热图像数据进行摄像的居住区域内的各人体的辐射温度。
通过下述的计算式求出各人体的每一个的来自地面以及壁面的辐射温度。
(式1)
此处,
T_calc:辐射温度
Tf.ave:探测到人体的场所的地面温度
T_left:左壁面温度
T_front:正面壁温度
T_right:右壁面温度
Xf:人体探测位置的X坐标
Yf:人体探测位置的Y坐标
X_left:左侧壁面间距离
Y_front:正面壁面间距离
X_right:右侧壁面间距离
α、β、γ:校正系数
可以进行探测到人体的场所中的、考虑了地面温度、各壁面的壁面温度、以及各壁面间距离的影响的辐射温度的计算。
图4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计算式求出的辐射温度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6示出通过所述计算式求出的辐射温度的一个例子。通过以在热图像数据上在热图像数据上摄像的居住空间内探测到被验者A以及被验者B为条件,估算辐射温度。以正面壁温度T_front:23℃、T_left:15℃、T_right:23℃、被验者A的地面温度Tf.ave=20℃、被验者B的地面温度Tf.ave=23℃、以及辐射温度运算式上的校正系数全部为1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以求出为被验者A的辐射温度T_calc=18℃、被验者B的辐射温度T_calc=23℃。
以往,虽然仅通过地面18的温度计算辐射温度,但可以考虑从通过识别房间形状而求出的壁面温度的辐射温度,可以求出人体的身体整体体感的辐射温度。
接下来,说明利用通过识别上述的房间形状而求出的壁面温度,对帘的开闭状态进行探测的例子。在空调中的房间中,与打开了帘的状态相比关闭的状态的空调效率更佳的情况较多,因此在探测到帘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对空气调节器100的利用者催促关闭帘。
图4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探测帘的开闭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通过图47的流程图,说明对帘的开闭状态进行探测的流程。
另外,下述的控制通过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在此,将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也定义为“控制部”。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控制部(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各自的控制这样的记载。
热图像取得部101通过使红外线传感器3左右扫描温度检测对象范围而检测温度检测对象的温度,获得热图像。
如上所述,在取得房间的壁、地的热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使红外线传感器3通过步进马达6在左右方向上可动,针对步进马达6的可动角度(红外线传感器3的旋转驱动角度)的每1.6度在各位置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规定时间(0.1~0.2秒)。在使红外线传感器3停止之后,等待规定时间(比0.1~0.2秒短的时间),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在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取入结束后,再次对步进马达6进行驱动(可动角度1.6度)后停止,通过同样的动作取入红外线传感器3的8个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热图像数据)。反复进行所述动作,根据在左右方向上的94个部位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检测结果运算探测区域内的热图像数据。
地壁探测部102通过所述控制部使红外线传感器3进行扫描而取得房间的热图像数据,在热图像数据上,综合下述的三个信息,而求出所空调的空调区域内的地面宽度,获得热图像数据上的空调区域内的壁区域(壁面位置)。
(1)根据空气调节器100的能力带以及遥控器的安设位置按钮设定求出的形状限制值以及初始设定值的房间形状;
(2)根据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的地和壁的温度不均求出的房间形状;
(3)根据人体探测位置履历求出的房间形状。
通过根据由热图像取得部101获得的热图像,针对通过所述处理生成的背景热图像(图43),应用以下说明的温度条件判定部(室温判定部103、户外气温判定部104)的处理,来判定当前的温度条件是否为需要窗状态的探测的状态。
需要窗状态的探测的状态是指,例如如果是制热运转时,则相对室温,户外气温低于一定温度(例如5℃),窗较冷,在打开了帘的状态下,制热效率恶化的状态。
相反,如果是制冷时,则相对室温,户外气温高于一定温度(例如5℃),窗较温暖,在打开了帘的状态下,制冷效率恶化的状态。
温度条件判定部的室温判定部103是探测室温的单元。室温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概算。
(1)背景热图像的图像整体的平均温度;
(2)背景热图像的地区域的平均温度;
(3)空气调节器100的室内机框体40(主体)的吸入口41中搭载的室温热敏电阻温度计(未图示)的值。
户外气温判定部104是探测户外气温的单元。户外气温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概算。
(1)空气调节器100的室外机(未图示)搭载的户外气温热敏电阻温度计(未图示)的值;
(2)或者,即使通过以下的方法来代用,也不会对是否为需要窗状态的探测的状态的判定造成障碍。
a.(制热时)在背景热图像的壁区域中最低的温度;
b.(制冷时)在背景热图像的壁区域中最高的温度。
如果由室温判定部103、户外气温判定部104探测到的室温与户外气温之差是一定值(例如5℃)以上,则使处理进入到以下的窗状态探测部。
图4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制热运转时的右壁面的窗的帘打开的状态时的热图像数据的图。在窗状态探测部中,将背景热图像中的存在显著的温度差(规定的温度差、例如5℃)的区域探测为窗区域31(图48),可以监视该窗区域31的时间变化,同时探测关闭帘的动作。
例如,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摄影了制热时的室内温度分布时,得到图48所示那样的热图像。将热图像中的右壁面17的低温部分探测为窗区域31。在图48中,通过有无阴影表示温度的高低。有阴影与无阴影相比,温度低。
由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5,判定在背景热图像中壁区域内的温度差是否为一定值(例如5℃)以上。壁区域内的温度差根据制热时、制冷时、房间的宽度、以及空调开始后的经过时间等而变化,但在空调时相对地温度或者室温这样的基准温度,壁温度存在差的情况较多,难以仅单纯地通过从基准温度的差的阈值处理来判定有无窗区域31。
因此,在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5中,如果在相同的壁内的温度中存在显著的差,则根据存在窗区域31这样的考虑判定在壁区域内有无温度差。
在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5中,在壁区域内没有显著的温度差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窗区域31,不进行以后的处理。
在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6中,在背景热图像中在壁区域内抽出接近户外气温的区域。即,在制冷时在壁区域内抽出温度高的区域,在制热时在壁区域内抽出温度低的区域。
作为在背景热图像中在壁区域内抽出接近户外气温的区域的抽出方法,有抽出相对壁区域内的平均温度,温度高(低)一定温度(例如5℃)以上的区域的方法。
其中,在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6中,将微小的区域作为误检测而削除。例如,将窗的最低尺寸设为宽度80cm×高度80cm。可以根据由地壁探测部102探测出的地壁的位置、和红外线传感器3的设置角度,计算在热图像上的各位置存在窗的情况的热图像上的窗的尺寸。在通过计算而计算出的热图像上的窗的尺寸是窗的最低尺寸以下的宽度的区域的情况下,作为微小的区域而削除。
在窗区域抽出部107中,在由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6抽出的区域中,抽出是窗区域31的可能性高的区域。
窗区域抽出部107将在壁区域内外气温区域抽出部106中,以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以上持续抽出为窗区域31的区域探测为窗区域31。
在窗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8中,对由窗区域抽出部107探测为窗区域31的区域内的温度变化进行监视,判定被判定为窗的区域的温度是否变化至壁平均温度附近,如果存在变化,则判定为没有窗区域31。
在帘闭动作判定部109中,如果在窗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8中判定为由窗区域抽出部107探测出的所有窗区域31并非窗区域31,则判定为帘关闭。
另外,在由窗区域抽出部107探测出窗区域31的状态下,在壁区域内温度差判定部105中判定为没有窗区域31的情况下,也判定为帘关闭。
如上所述,热图像取得部101使红外线传感器3左右扫描温度检测对象范围而检测温度检测对象的温度,从而获得热图像,地壁探测部102获得热图像数据上的空调区域内的壁区域,通过温度条件判定部判定当前的温度条件是否为需要窗状态的探测的状态,如果是需要探测的状态,则窗状态探测部将背景热图像中的有显著的温度差的区域探测为窗区域31,对该窗区域31的时间变化进行监视,同时可以探测关闭帘的动作。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对作为使得在空调中需要多余的功耗的状态的受到户外气温的影响的窗的露出进行检测,催促空气调节器100的利用者关闭帘等的动作。
通过空气调节器100的利用者关闭帘等,可以降低空气调节器100的功耗。
接下来,例如,说明对受到户外气温的影响的窗的露出进行检测,催促空气调节器100的利用者关闭帘等的动作的具体方法。
图4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图47的检测帘开闭状态的流程图中追加了信息提示部的流程图。信息提示部例如是用户接口部110。
信息提示部(用户接口部110)的目的在于,通过向用户提供用户自身不易注意到或者不知道的节能信息,而催促用户的节能行动。
即使不特别知晓节能知识,也可以通过执行遥控器200(参照图51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中显示的引导内容,来进行节能运转。
本实施方式记述的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3求得的热图像得到的基本信息是以下的3点。
(1)居住空间区域内的人体的位置(在房间的何处这样的探测结果)信息。
(2)从每个时间轴的人体的探测结果求得的人体的活动量(移动量)信息。在始终在不同的场所探测到人体时,判定为活动量(移动量)大。相反在相同的场所中滞留的情况下(在沙发中放松的状态等),判定为活动量(移动量)小。
(3)通过空间识别求得的壁面内的某窗区域31的温度信息。
向用户催促节能行动的节能建义根据该3个信息来实施。
其特征在于,以通过信息提示部的用户接口部110传送用户自身不易注意到或者不知道的节能信息,从而催促用户的节能行动为目的,即使不特别知晓节能知识,也可以通过执行遥控器200(参照图51)中显示的引导内容来进行节能运转。
以下,详细记述用户接口部110。
图5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100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如图50所示,空气调节器100在室内机框体40的前面具备显示部100a。显示部100a具有ECO灯20(可进行引导显示)等。
可以根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3的信息得到用户不知道(没注意到)的节能信息的空气调节器100通过使室内机框体40的显示部100a的ECO灯20(可进行引导显示)点亮,首先,向用户告知存在节能信息。
图5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遥控器200的俯视图。图51所示的遥控器200(远程控制装置)用于由用户在身边对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进行控制,此处示出的遥控器200除了通常的运转开/关、温度设定等按钮以外,还具备ECO建义按钮210(信息要求按钮)、引导显示部220。
用户可以通过注意在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显示部100a中点亮的ECO灯20,按压在遥控器200的操作部中设置的ECO建义按钮210(信息要求按钮),得到详细的节能信息。
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与遥控器200之间的节能信息的交换技术手段既可以是双向的红外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具备通过双向的红外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在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控制部与遥控器200(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通信部(未图示)。
其特征在于,详细的节能信息显示在遥控器200的上部的引导显示部220中。
如图51所示,遥控器200(远程控制装置)在最上部具备可以显示节能运转信息(与推荐运转、节能建义相关的信息)以及制冷、除湿、制热、送风等运转模式的由点阵构成的引导显示部220。
引导显示部220为了进行变化丰富的图像显示,使用格子状地均等排列了各像素的点阵类型的液晶面板。
即使希望对点阵显示的多个像素分别设置电极的布线,由于并未在基板周缘部中取出所有端子,所以将有源元件配置在各像素中而进行驱动(有源矩阵驱动),或者将正交的条状电极设置在两个基板中,而对其交点的液晶进行驱动(单纯矩阵驱动)。
在引导显示部220之下设置了显示时刻、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湿度的设定信息显示部230。
在设定信息显示部230之下,设置了进行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运转/停止的开/关按钮240。
在开/关按钮240之下,左右排列配置了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250和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按钮260。
在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250和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按钮260之下,设置了变更运转模式的运转模式变更按钮270。运转模式变更按钮270从左,左右排列配置了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按钮、进行除湿运转的除湿切换按钮、以及进行制热运转的制热按钮。
在变更这些运转模式的按钮之下,设置了对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要求节能运转的信息发送的ECO建义按钮210(节能运转信息要求按钮)。该ECO建义按钮210显示叶子。
另外,在ECO建义按钮210之下,设置了产生雾的雾按钮290、定时器按钮280。
另外,详细的节能信息显示在遥控器200的上部的引导显示部220中,但也可以在遥控器200中具有发出声音的功能,并通过声音向用户告知详细的节能信息。即使在用户没有注意到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声音向用户告知详细的节能信息,从而可靠地向用户传达节能信息。
另外,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ECO灯20、和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插图(叶子)采用相同的方式,并且使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彩色成为绿色,所以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ECO灯20也采用绿色的LED(发光二极管)或者绿色的滤色片而表现共有功能化也是特征之一。但是,在图50、图51的例子中,空气调节器100(室内机)的ECO灯20、和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并不完全相同。
以下,叙述空气调节器100侧的ECO灯20的点亮条件。
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产生了通过对从红外线传感器3求得的热图像进行解析/分析而得到的用户没有注意到的节能信息的情况(ECO建义产生条件的成立时)下,使ECO灯20点亮。但是,在空气调节器100的刚刚开始运转之后等运转尚未稳定时不点亮。即,条件是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状态为稳定时。ECO灯20的点亮条件如下。
(1)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状态是稳定时。
(2)ECO的建议发生条件成立时。
接下来,记载ECO灯20的熄灭条件。熄灭条件设为下述的3点。
(1)通过用户按下遥控器200的ECO建义按钮210而从空气调节器100的主体接收到节能信息的情况。
(2)在空气调节器100通过ECO灯20向用户侧提示了节能信息的状态下(ECO灯20点亮中),用户没有注意到ECO灯20的点亮的期间(在没有按下遥控器200的ECO建义按钮210的状态下),用户解除了空气调节器100的主体侧提示的节能信息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主体侧提示的节能信息例如在制热运转时是“在壁面中有冷的场所,如果关闭帘/门,则节能”这样的信息。此时,如果用户自发地关闭帘/门,则空气调节器100对其进行探测而使ECO灯20熄灭。
(3)从ECO灯20点亮起经过了某规定的时间的情况(约30分钟左右)。
通过以上的3点,使ECO灯20熄灭。ECO灯20的熄灭条件如下。
(1)ECO导航信号接收时(与ECO导航器的红外双向通信成立时)。
(2)即使是ECO导航信号未接收时,也实施(确认)了ECO建议的内容时。
以下,记载在按下了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时显示的引导显示部220的内容。
在引导显示部220中,除了节能建义的信息以外,还可以显示关于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模式或者运转状况的内容。
其特征在于,在空气调节器100使ECO灯20点亮的状况下,用户按下了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情况下,在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节能建义的信息。
进而,其特征在于,显示向适合于节能建义的最佳的运转模式引导设定变更的内容。
其特征在于,在空气调节器100没有使ECO灯20点亮时,用户按下了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情况下,显示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状况的内容。
图52至图5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52是示出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内容的流程图,图53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现在是运转开始准备中”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4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正在接近设定温度”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5是在遥控器200侧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使设定返回到原来?”这样的内容的图,图56是示出在制热运转时空气调节器100判断为来自窗的冷辐射的影响大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图57是示出在制冷运转中不知不觉中户外气温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情况的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的显示内容的图。
以下,参照图52的流程图,进行详细说明。在空气调节器100刚刚开始运转之后尚未经过规定时间(α时间)时(即,作为空气调节器100的实际运转状况可以举出压缩器(压缩机)起动前的时间、制热运转开始前的冷风防止时间等),在按下了遥控器侧的ECO建义按钮210时,实施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信息的显示。例如,成为“现在是运转开始准备中”这样的内容(还参照图53)。
之后,在空气调节器100从开始运转到稳定的期间(变动时),即使用户按下了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情况下,也实施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信息的显示。例如成为“正在接近设定温度”这样的内容(还参照图54)。
之后,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状况转移到稳定状态之后,根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3的信息而确定了节能建义内容的情况下,使空气调节器100的显示部100a的ECO灯20点亮。
在ECO灯20点亮时,用户按下了遥控器200侧的ECO建义按钮210的情况下,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节能建义的内容。
在显示了该节能建义的内容之后,显示奖励向最佳的运转模式的切换的引导内容。在用户按照该引导内容执行了遥控器200的操作的情况下,空气调节器100执行按照该运转内容的运转。
在运转模式变更后的规定时间(β时间)经过内,用户再次按下了ECO建义按钮210的情况下,进行是否执行在之前的引导中奖励的运转模式的解除的引导显示。成为“使设定返回到原来?”这样的内容(还参照图55)。
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相对之前的节能运转模式使舒适性成为优先等的情况下,抢占建义解除指示而执行使运转模式返回到原来的动作。
以下,记载节能建义的详细的表现方法。在使用了红外线传感器3的窗探测算法中,在制热运转时空气调节器100判断为来自窗的冷辐射的影响大的情况下,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以下那样的显示内容(图56)。
最初,在显示了5秒“在壁面中有冰凉的场所”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显示5秒“如果关闭帘/门”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显示5秒“则节能”这样的内容。
以通过显示该节能建义的内容,向用户催促节能行动为目的。
进而,在制冷运转中不知不觉中户外气温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情况等下,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显示以下那样的显示内容(图57)。
最初,在显示5秒“设定温度和户外气温接近”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显示5秒“即使是送风运转也舒适”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5秒表示用于从制冷运转切换为送风运转的引导显示的“转移到送风运转?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其意味着,如果针对该引导内容,用户按下ECO建义按钮210,则作为运转模式从制冷运转变更为送风运转。
图5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通过图58,说明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冷/除湿运转时的详细内容。此时的节能建义的内容例如是以下所示那样的内容,按照优先位次从大到小记载。(1)建义概要是“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对于用户,是“不知道”的效果。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仅根据空气温度进行控制”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按照体感身体感觉到的温度进行运转”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体感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2)建义概要是“在探测人的运动,而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对于用户,是“不知道”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对房间整体进行空气调节”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通过防风而节能”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防风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3)建义概要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在壁面中存在温暖的场所”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如果关闭帘/门”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则节能”这样的内容。
(4)建义概要是“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省略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的显示。
(5)建义概要是“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是空气易于污染的状态”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通过雾抑制浮游菌”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雾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另外,在“没留神”中,例如包括没有注意、没有意识、以及忘记等。
图5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热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图。通过图59,说明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热运转时的详细内容。此时的节能建义的内容例如是以下所示那样的内容,按照优先位次从大到小记载。
(1)建义概要是“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对于用户,是“不知道”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仅根据空气温度进行控制”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按照体感身体感觉到的温度进行运转”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体感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2)建义概要是“在探测人的运动,而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对于用户,是“不知道”。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对房间整体进行空气调节”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通过防风而节能”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5秒显示“防风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3)建义概要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在壁面中存在冷的场所”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如果关闭帘/门”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则节能”这样的内容。
(4)建义概要是“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风向朝向,脚不冷?”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通过风速自动而节能”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风速自动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5)建义概要是“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对于用户,是“没留神”的事情。在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中,在显示1中显示5秒“是空气易于污染的状态”这样的内容之后,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2中显示5秒“通过雾抑制浮游菌”这样的内容,进而显示内容变更而在显示3中显示5秒“雾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这样的内容。
如上所述,通过用信息提示部的用户接口部110传达用户自身不易注意到或者不知道的节能信息,可以催促用户的节能行动,即使不特别知晓节能知识,也可以通过执行遥控器中显示的引导内容来进行节能运转。
图51所示的遥控器200(远程控制装置)具备的引导显示部220为了进行变化丰富的图像显示,使用格子状地均等排列了各像素的点阵类型的液晶面板。但是,引导显示部220如图51所示,其液晶面板小,所以存在必须如图56~图59所示,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秒),分成多次(例如,三次)而显示节能建义内容这样的制约。
因此,说明利用具有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301(参照图60)的变形例的遥控器300(远程控制装置),在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节能建义内容的例子。
图60至图6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60是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外观正面图,图61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的图,图62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状态的图,图63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光标移动到“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的图,图64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通常画面的状态的图,图65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直到用户选择场景为止的状态的图((a)是光标处于“希望快点凉下来”的状态、(b)是光标处于“不希望受风”的状态、(c)是光标处于“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图66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场景内容”、“场景详细设定”的状态的图((d)是“场景内容”、(e)~(g)是“场景详细设定”),图67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动画的图,图68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保养肌肤”的动画的图。
首先,参照图60至图68,说明具有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301(参照图60)的变形例的遥控器300(远程控制装置)。
图60所示的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特征点在于,与通常的遥控器相比,大幅削减用户操作的按钮的数量。详细将后述,遥控器300没有盖。用户操作的按钮仅为图60所示的按钮。
图60所示的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由于未图示的空气调节器是停止中,所以在遥控器主体310(远程控制装置主体)的前面上部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仅显示时刻。
在接口显示部301中,例如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
可以消除以往的遥控器的接口显示部中使用的段显示的显示制约(※仅能够在确定的区域中以确定的内容进行显示的功能限制),而在接口画面内展开自由的表现和动画。
图51所示的遥控器200的设定信息显示部230是段显示的显示部,仅能够在确定的区域中以确定的内容进行显示。
在接口显示部301的下方,且遥控器300的大致中央部,配置了运转开/关按钮302、和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
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包括制冷按钮、除湿切换按钮、以及制热按钮。
在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的下方,在一个圆中,配置了场景按钮304、湿度调节按钮305、以及温度调节按钮306。
场景按钮304包括场景挑选按钮304a、上下按钮304b、以及确定按钮304c。
上下按钮304b配置在大的圆中的中央部,呈现圆形形状。上下按钮304b是一个,通过用户按下上下按钮304b的“△”部分,接口显示部301的光标(参照图61)向上方移动。
如果用户将上下按钮304b的“△”部分按下一次,则接口显示部301的光标移动到上一行。
场景挑选按钮304a、湿度调节按钮305、确定按钮304c、以及温度调节按钮306配置成圆圈状。
在场景按钮304之下,设置了返回按钮307以及通知导航按钮308。返回按钮307例如具有设定结束等功能,对其将后述。
所述布局是一个例子,不限于图60的配置。遥控器300的布局也可以是任意的。
说明遥控器300的使用方法。在从空气调节器100停止的状态,开始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的情况下,通过按下运转开/关按钮302、或者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的制冷按钮、除湿切换按钮、以及制热按钮中的某一个,空气调节器100开始运转。
在希望进行制冷运转时,按下运转开/关按钮302、或者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的制冷按钮。在按下运转开/关按钮302的情况下,成为上次的运转模式。例如,如果上次是制冷,则本次也成为制冷。在希望成为与上次的运转模式不同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将该运转模式的按钮再按下一次。例如,在上次是除湿运转、且本次希望进行制冷运转时,如果按下运转开/关按钮302,则除湿运转开始,但通过按下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的制冷按钮,开始制冷运转。
通过从空气调节器100停止的状态,按下运转开/关按钮302、或者运转模式切换按钮303的制冷按钮、除湿切换按钮、以及制热按钮中的某一个,空气调节器100开始运转,但此时,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参照图61)。
如果在用户实施了场景挑选选择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则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切换为通常画面(温度、湿度等的设定画面、参照图64),详细将后述。
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是通常画面、并且场景未设定时,如果为了显示场景挑选画面,而按下场景按钮304的场景挑选按钮304a,则接口显示部301成为场景挑选画面。
接下来,说明场景挑选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在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最适合生活场景的用户的心情(此时希望设定的内容)。场景挑选的输入内容例如如下所述。
(1)希望快点凉下来(希望快点暖和起来);
(2)不希望受风(希望被吹风);
(3)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
(4)希望使房间干燥;
(5)希望保养肌肤;
(6)希望招待客人;
(7)希望舒适地睡觉。
如果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开始时、或者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为了进行场景设定,用户按下场景按钮304的场景挑选按钮304a,则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例如成为图61所示那样的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光标处于最上面的“希望快点凉下来”。
为了使光标移动到用户希望选择的输入内容,通过场景按钮304的上下按钮304b进行。例如,在选择“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时,如果从图61的状态,将上下按钮304b的部分按下两次,则如图62所示,光标移动到“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
另外,在选择“希望招待客人”时,如果从图61的状态,将上下按钮304b的部分按下五次,则如图63所示,光标移动到“希望招待客人”。
以下,参照图65、图66,说明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中的输入内容的选择、所选择的场景的内容、以及场景详细设定的流程。
首先,如果在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开始时、或者空气调节器100的运转中为了进行场景设定,而按下场景按钮304的场景挑选按钮304a,则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例如成为图65(a)所示那样的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光标处于最上面的“希望快点凉下来”。
在光标处于“希望招待客人”的状态下,按下场景按钮304的确定按钮304c。于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如图66(d)所示,显示场景内容。
此处,例如,作为“希望招待客人”的内容,从上依次显示“大功率30分钟”、“风朝上”、以及“白金纳米胶体(colloidal)”。
此处,如果场景内容原样即可,则按下返回按钮307而成为场景结束。如果在场景结束后,经过规定时间,则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变化为通常画面(温度、湿度等的设定画面)(参照图64)。
另外,在希望将场景内容的例如“风朝上”变更为关的情况下,用户按下场景按钮304的确定按钮304c。于是,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1成为图66(e)那样的场景详细设定画面。
场景详细设定画面例如从上,显示“希望招待客人关开”、“大功率30分钟 关 开 时间变更”、“风 朝上 关 开 调整”、以及“白金纳米胶体 关 开”。
图66(e)的场景详细设定画面中的左端的三角的光标处于“大功率30分钟关开时间变更”。
此处,设为用户希望将“风朝上”设定变更为关。
然后,用户将确定按钮4c按下两次而将设定变更为“风朝上关开调整”(图66(f))。
进而,用户按下返回按钮307而结束设定。于是,如图66(g)所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作为“希望招待客人”的内容,从上依次显示“大功率30分钟”、“白金纳米胶体”。
之后,如果经过规定时间,则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切换为通常画面(温度、湿度等的设定画面)(参照图64)。
补充图65(a)~图65(c)的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例如,在图65(a)~图65(c)中,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的大部分用于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但在接口显示部301的下部,与场景挑选的输入内容一起,还分别如图所示显示与所选择(光标所处)的场景对应的动画。
在图65(a)所示那样的光标处于最上面的“希望快点凉下来”时,如该图所示,人沐浴阳光而流着汗的动画显示在接口显示部301的下部。
在图65(b)所示那样的光标处于“不希望受风”时,如该图所示,来自空气调节器的调节空气避开人而吹过的动画显示在接口显示部301的下部。
在图65(c)所示那样的光标处于“希望招待客人”时,如该图所示,人(客人)接近家的动画显示在接口显示部301的下部。
另外,图65(a)~图65(c)的各动画不显示相同的内容,而时刻变化。在图65(a)~图65(c)中,显示其中的一个画面。
在图65(a)~图65(c)的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中的动画的显示方法中,有两个。一个是如图65(a)~图65(c)所示,在场景挑选画面(菜单画面)之下显示动画的方法。
另一个是最初仅显示场景挑选画面,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例如,几秒之后),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的全部画面中显示动画。由此,用户可以良好地理解该场景的内容。之后,如果在动画显示中的适当的时期,用户按下确定按钮304c,则转移到图66(d)的场景内容。
接下来,示出时刻变化着的动画的一个例子。图67是场景挑选为“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时的动画的一个例子。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的最上部,显示“白金纳米胶体释放中”。动画按照箭头的顺序变化。在图中,小的圆形、菱形的物质是白金纳米胶体。通过白金纳米胶体,空气中的病毒被消灭或者变少。
在场景挑选画面中,光标处于“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时,在场景挑选画面之下、或者接口显示部301的全部画面中显示图67所示的场景挑选是“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时的动画。
这样,其特征在于,作为使空气变得干净的方法,通过显示用“释放白金纳米胶体中”这样的语言实现的说明、和图像化该功能内容的动画,来说明使具有去除空气中的病毒的功能的设备运转。
通过以动画显示用白金纳米胶体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除菌的意思的内容,可以使用户易于得知功能地传递内容。由此,通过使用户十二分地使用空气调节器具有的功能,可以使用户实施更节能的运转的坚持执行。
图6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场景挑选“希望保养肌肤”的动画的图。图68是场景挑选为“希望保养肌肤”时的动画的一个例子。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的最上部,显示“白金纳米胶体释放中”。动画按照箭头的顺序变化。在图中,小的圆形的物质是白金纳米胶体。通过白金纳米胶体,白金纳米胶体对人的脸作用,而使肌肤变得湿润。
图6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选择了多个场景挑选的内容时的场景挑选选择画面的放大图。这样,其特征在于,可以选择两个(多个)场景挑选。由此,可以应对在用户无法通过一个场景挑选的选择满足心情的情况等各种条件/心情。
图69的例子选择“希望快点凉下来”、并且“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这二个场景挑选。还可以选择二个以上的多个场景挑选。
另外,场景挑选的显示优先位次的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的使用选择频度从下次的选择画面变更显示内容的顺序,从使用频度从高到低,从接口显示部301的最上部依次显示。
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学习多个选择的频度、场景挑选的组合,变更了场景挑选的输入内容。
图7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出如“希望快点凉下来,并使空气变得干净”组合的场景挑选的状态的图。如图70所示,例如,在“希望快点凉下来”和“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的场景挑选多个选择的频度多的情况下,新显示如“希望快点凉下来,并使空气变得干净”那样组合的场景挑选。
这样,其特征在于,提供用户便于使用的适合于生活的场景挑选。
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并说明产品功能,代替产品上附带的空气调节器的使用说明书中的功能的一部分。
为了明确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简单叙述一般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400。
图76至图79是为了比较而示出的图,图76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侧面图,图77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侧面图,图78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闭时的正面图,图79是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盖开时的正面图。参照图76至图79,说明一般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400。
图76至图79所示的一般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400是纵长的棒状类型的遥控器。
遥控器400设置有显示制冷、除湿、制热等运转模式、以及设定温度、设定湿度、风速、风向等空气调节器的运转状态的显示部402。
在显示部402之下,设置有进行空气调节器的运转/停止的开/关按钮403。
在开/关按钮403之下,左右排列配置了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407和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按钮404。
遥控器400在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407和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按钮404之下,具备遥控器盖415。遥控器盖415向下方打开(参照图77)。
在遥控器盖415的表面中,设置了可以在遥控器盖415关闭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的按钮。如图78所示,在遥控器盖415的表面的上部,左右排列配置了制冷按钮412、除湿切换按钮411、以及制热按钮410。
在遥控器盖415的表面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了要求空气调节器的信息的通知导航按钮413。
在通知导航按钮413之下,且遥控器盖415的表面的下部,左右排列配置了送风按钮414、定时器开按钮416、以及定时器关按钮417。
在温度调节按钮407以及湿度调节按钮404之下,设置了在遥控器盖415打开时出现的详细设定按钮群405(参照图79)。例如,在例如进行从室内机吹出的风速以及风向、定时器等的详细设定时,使用详细设定按钮群405。
在详细设定按钮群405的最下部的中央,设置了对遥控器盖415的开闭进行探测的盖开闭探测开关406。
在遥控器盖415的背侧,形成了在关闭了遥控器盖415时按下盖开闭探测开关406,而从OFF设为ON的突起(未图示)。
这样,一般的空气调节器的遥控器400在遥控器400的表面、遥控器盖415中具有多个按钮。因此,具有如下课题:引起不知道日常以外的生活场景中的恰当的遥控器设定这样的不安、在想起平常不使用的功能时不知道使用方法而最后放弃这样的复杂的操作和印象。另外,具有即使是记载了新的附加价值名称的按钮,也不知道按下了该按钮时的效果/功能这样的课题。
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操作按钮的数量如上所述,与一般的遥控器400相比大幅减少。另外,也不具有一般的遥控器400那样的遥控器盖415。
代替操作多个按钮,而仅通过场景按钮304的操作,选择/决定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菜单),从而可以实现各种空气调节器100的控制。
而且,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菜单)用语言来表现用户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并且用动画来显示该场景。因此,用户不会被附加价值功能迷惑,不会放弃而可以全面使用空气调节器100的附加功能。
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菜单)的数量多,而无法在接口显示部301中一起显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滚动条进行所有场景挑选的选择/决定。
对于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菜单)、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各种按钮的关系,简单说明。
例如,场景挑选的“希望快点凉下来”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详细设定按钮群405中的“大功率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另外,场景挑选的“不希望受风”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详细设定按钮群405中的“吹风/防风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另外,场景挑选的“希望使空气变得干净”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雾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另外,场景挑选的“希望保养肌肤”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雾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另外,场景挑选的“希望使房间干燥”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清洗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另外,场景挑选的“希望舒适地睡觉”相当于一般的遥控器400的“睡眠按钮”(在图示中没有特定)。
这样,可以将一般的遥控器400的各种按钮置换为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的输入内容。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一般的遥控器400的一部分的按钮、与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的输入内容的关系。尽管省略说明,但可以将一般的遥控器400的所有按钮置换为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
这样,变形例的遥控器300废弃一般的遥控器400的数量多且不易理解的按钮,而置换为接口显示部301中显示的场景挑选,针对场景挑选,用语言来表现用户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并且用动画来显示该场景,所以并非按钮输入,而设为用语言来表现用户的日常生活的场景的输入,从而不会被附加价值功能迷惑,并且不会放弃,而可以全面使用空气调节器100的附加功能,可以容易地实现空气调节器100的节能。
进而,其特征在于,通过用利用语言的表现和动画,来表现实现依照生活场景输入选择的用户需求的空气调节器100的附加功能的效果,可以容易地传递优点,消除了特意阅读产品上附带的使用说明书的麻烦和必要性。
图71至图7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71是示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2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在探测人的运动,而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3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通过移动眼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4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图75是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制热运转时的“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的节能建义的图。
参照图71至图75,说明使图58、图59所示的节能建义的内容一并显示在具有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301(参照图60)的变形例的遥控器300(远程控制装置)的接口显示部301中的显示例。
在图58、图59中,遥控器200的引导显示部220(为了进行变化丰富的图像显示,而使用了格子状地均等排列了各像素的点阵类型的液晶面板)中显示的详细的节能运转信息(与推荐运转、节能建义相关的信息)由于引导显示部220的面积小而无法一并显示,使建义内容的显示1、显示2、显示3依次显示规定的时间(例如,5秒)。
在使用变形例的遥控器300(远程控制装置)的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301(参照图60)中,可以一并显示建义内容的显示1、显示2、以及显示3(参照图58、图59)。
图71至图75示出在变形例的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一并显示图59的从红外线传感器3得到的节能建义的制热运转时的详细内容的具体例。
在图71中,将图59的建义概要是“指导温和的节能效果”的情况的建义内容一并显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
即,在接口显示部301中,在最上部显示时刻,在其之下显示运转模式(此处,制热)、设定温度(20.5℃)、以及设定湿度(50%)。而且,在它们之下,作为“通知导航”,一并显示“仅根据空气温度进行控制”、“按照体感身体感觉到的温度进行运转”、以及“体感温度?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由此,用户可以一起观察整个建义内容。
在图72中,将图59的建义概要是“在探测人的运动,而滞留超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指导在人集中时,可以实现节能运转”的情况的、建义内容一并显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
即,在接口显示部301中,在最上部显示时刻,在其之下显示运转模式(此处,制热)、设定温度(20.5℃)、以及设定湿度(50%)。而且,在它们之下,作为“通知导航”,一并显示“对房间整体进行空气调节”、“通过防风而节能”、以及“防风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由此,用户可以一起观察整个建义内容。
在图73中,将图59的建义概要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夏天的日照、冬天的低辐射,确认门/帘的开闭并推荐关闭”的情况的、建义内容一并显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
即,在接口显示部301中,在最上部显示时刻,在其之下显示运转模式(此处,制热)、设定温度(20.5℃)、以及设定湿度(50%)。而且,在它们之下,作为“通知导航”,一并显示“在壁面中有冷的场所”、“如果关闭帘/门”、以及“则节能?”。由此,用户可以一起观察整个建义内容。
在图74中,将图59的建义概要是“针对脚凉的用户的一点建义”的情况的、建义内容一并显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
即,在接口显示部301中,在最上部显示时刻,在其之下显示运转模式(此处,制热)、设定温度(20.5℃)、以及设定湿度(50%)。而且,在它们之下,作为“通知导航”,一并显示“风向向上脚不冷?”、“通过风速自动而节能”、“风向自动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由此,用户可以一起观察整个建义内容。
在图75中,将图59的建义概要是“探测到活动量时的建义”的情况的、建义内容一并显示在遥控器300的接口显示部301中。
即,在接口显示部301中,在最上部显示时刻,在其之下显示运转模式(此处,制热)、设定温度(20.5℃)、以及设定湿度(50%)。而且,在它们之下,作为“通知导航”,一并显示“是空气易于污染的状态?”、“通过雾抑制浮游菌”、以及“雾设定?是:按下“ECO”否:置之不理”。由此,用户可以一起观察整个建义内容。
图80至图8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80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正面图,图81是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外观侧面图,图82是示出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正面图,图83是加速度传感器520的基本结构图。
图80至图82所示的变形例的遥控器500与图60所示的遥控器300同样地,具有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显示部501。
变形例的遥控器500的最大的特征点在于,如图80、图82所示,遥控器500内置了加速度传感器520。在图80、图82的例子中,加速度传感器520配置在接口显示部501之上(从遥控器500的正面观察时的最上部)。
图80所示的变形例的遥控器500与遥控器300同样地,与通常的遥控器相比,用户操作的按钮的数量大幅减少。遥控器500没有盖。用户操作的按钮仅为图80所示的按钮。
在图80所示的变形例的遥控器500中,由于未图示的空气调节器是停止中,所以在遥控器主体510(远程控制装置主体)的前面上部的接口显示部501中,仅显示时刻。
在接口显示部501中,例如,使用全点(255*160)LCD(液晶显示器)。
可以消除以往的遥控器的接口显示部中使用的段显示的显示制约(※仅能够在确定的区域中以确定的内容进行显示的功能限制),在接口画面内展开自由的表现和动画。
在接口显示部501的下方,且遥控器500的大致中央部,配置了运转开/关按钮502、和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3。
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3包括制冷按钮、除湿切换按钮、以及制热按钮。
在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3的下方,在一个圆中配置了场景按钮504、湿度调节按钮505、以及温度调节按钮506。
场景按钮504包括场景挑选按钮504a、上下按钮504b、以及确定按钮504c。
上下按钮504b配置在大的圆中的中央部,呈现圆形形状。上下按钮504b是一个,通过用户按下上下按钮504b的“△”部分,接口显示部501的光标向上方移动。
如果用户将上下按钮504b的“△”部分按下一次,则接口显示部501的光标移动到上一行。
如果用户将上下按钮504b的部分按下一次,则接口显示部501的光标移动到下一行。
场景挑选按钮504a、湿度调节按钮505、确定按钮504c、以及温度调节按钮506配置成圆圈状。
在场景按钮504之下,设置了返回按钮507以及通知导航按钮508。返回按钮507例如具有设定结束等功能。
所述布局是一个例子,不限于图80的配置。遥控器500的布局也可以是任意的。
此处,说明加速度传感器520。加速度传感器520是可以针对三维的各成分的每一个检测加速度(其它,力、磁)等物理量的小型的传感器,在硅等的半导体基板中形成应变计(gauge)电阻,利用压阻效应,将根据从外部施加的力而在基板中产生的机械性的形变变换为电信号。例如在国际申请(WO93/02342)中公开了基本原理。
图83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520是对3轴的力/力矩进行检测的3轴力/力矩传感器。在加速度传感器520中,Si基板522(应变产生器)被固定在台座521上,进而对Si基板522(应变产生器)接合了重锤体523。
通过施加到Si基板522的力,在Si基板522上形成的压力电阻体(未图示)中产生形变。压力电阻体的电气电阻根据压阻效应而与形变成比例地变化。利用该电阻变化来检测力。
通过在Si基板522中形成隔膜(diaphragm),并使Si基板522设为应变产生器,而作为3轴加速度传感器发挥功能。
在Si基板522表面,形成了用于对3轴的加速度分量进行检测的3组应变计电阻。在Si基板522背面,形成了环状的隔膜,在中央部接合了重锤体523,在周边部接合了台座521。
如果对重锤体523作用了X或者Y轴方向或者Z轴方向的加速度,则环状的隔膜在各个方向上变位。此时,通过使Si基板522中形成的应变计电阻与桥电路连接,可以独立地检测各轴加速度。
如图80、图81所示,对于加速度传感器520的3轴的方向,在遥控器500的正面方向上,将上下方向设为Y轴、将横向(左右方向)设为X轴,在遥控器500的侧面方向上,将左右方向(遥控器500的前后方向)设为Z轴。
另外,对于加速度传感器520,示出了对3轴的加速度分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但在以下的实现功能中,加速度传感器520也可以对1轴的加速度分量进行检测。加速度传感器520至少可以检测1轴以上的加速度分量。
如图82所示,在遥控器500的内部结构中,例如从上依次配置了加速度传感器520(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基板)、接口显示部501、控制基板530、以及无线模块540(例如,2.4GHZ无线模块)。但是,该布局是一个例子,不限于此。
在用户用手来按压各种信号按钮的遥控器500(棒型遥控器)中,在远离用户握住遥控器500的位置,搭载了控制基板(未图示)上搭载的加速度传感器520(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基板)。即,如图82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20配置在接口显示部501上(从遥控器500的正面观察时的最上部)。通常,用户握住遥控器500的位置例如是图82的控制基板530附近。
对于遥控器500(棒型遥控器),如果使用户操作的握住位置至加速度传感器520(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基板)的距离L越大,在举起遥控器500时、或者将遥控器500前后、左右摇晃时,可以得到精度越高的加速度传感器520的检测输出。
具体而言,例如,在为了进行以往遥控器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通信而搭载于遥控器侧的红外线通信部的搭载位置、即从遥控器正面观察时的最上部搭载加速度传感器520。
通过代替与空气调机主体的通信中所需的红外线通信部(具有指向性),使用无线模块540(无线模块通信部),将无线模块540搭载于从遥控器500的正面观察时的最下部,可以确保加速度传感器520的搭载空间。
在从使用了以往的红外线通信的遥控器对空气调节器主体发送信号时,以按压遥控器表面上搭载的按钮为触发而发送信号。
通过图82所示那样的结构,通过在遥控器500中搭载加速度传感器520,无需按压遥控器按钮,而可以通过举起遥控器500、向前后或者左右或者上下(或者其他动作)摇晃遥控器500来发送要求的信号。并且,虽然在以往需要使遥控器的发送部朝向空气调节器主体的接收部,但通过并用无线模块540,可以实现不受指向性的影响的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通信。
接下来,对与本结构的遥控器500以及空气调节器主体相关的应用进行说明。在主妇等一人在起居室时等,由于只因自己而运转空气调节器觉得是浪费这样的感觉,有时默默忍受。在当前的空气调节器中,在运转中可以得到电费或者环境温度信息,但主妇等在运转之前,希望确认从此开始使用时的作为大体的推测的电费、或者此时的环境条件,但没有相应的方法。此处,通过使用本结构的遥控器500来克服该课题。
在空气调节器的运转停止中,在用户举起了遥控器500时,提供此时的环境条件信息(室内温度、湿度等)以及电费等运转前信息。
通过向到此为止自制了空气调节器的使用的用户提供运转前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且相对个人的感觉提供定量的指标。
接下来,说明运转前信息。如上所述,在空气调节器的运转停止中,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从空气调节器主体侧的控制部,对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提供信息。在空气调节器是运转停止中、并且遥控器500置于桌子上等的状态下,在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除了时刻以外什么都不显示(参照图80)。
另外,通过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下述的控制。此处,也将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定义为“控制部”。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控制部(编程了规定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进行各自的控制这样的记载。
在用户举起了遥控器500时,以遥控器500内部中搭载的3轴的加速度传感器520的输出为触发,进行无线通信而在空气调节器主体(控制部)与遥控器500之间进行双向通信。此时,使在空气调节器是运转停止中探测出的环境条件信息以及运转前电费信息的与最新数据的通信完成,并显示在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
作为遥控器500的结构,即使在没有无线模块540(无线模块通信部)的以往的红外线通信部(具有指向性)的结构中,也可以进行本运转前信息(室内环境条件信息以及运转前电费信息)的显示。对于在空气调节器的运转中运算出的运转前信息(环境条件信息以及运转前电费),在从遥控器500的红外线通信部将运转停止信号发送到空气调节器的主体之后,从主体得到信息。遥控器500通过保持来自空气调节器主体的所述信息,可以在运转停止中显示运转前信息(环境条件信息以及运转前电费)。
图84、图8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84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室内环境信息(信息1)的图,图85是示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推荐运转开始时的电费信息(信息2)的图。
运转前信息(在空气调节器是运转停止中探测出的室内环境条件信息以及运转前电费信息)通过2画面结构显示在接口显示部501中。首先,一个画面如图84的信息1记载那样,显示室内环境条件。作为室内环境条件,可以举出:
(1)室内的温度;
(2)室内的湿度。
除了所述以外,也可以显示地温度等辐射温度。
在提供了基于图84的信息1的室内环境信息之后,提供图85的信息2记载的推荐运转开始时的电费信息。作为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的从信息1转移到信息2的做法,在从显示信息1起几秒之后,经过了用户为了理解室内环境条件信息而所需的时间之后,转移到信息2的画面。另外,用户还可以任意地转移到信息2的画面。用户为了任意地转移到信息2的画面,例如,根据遥控器500的内部中搭载的加速度传感器520的输出信号进行画面迁移。
通过在显示了信息1(图84)的画面信息的状态下,例如将遥控器500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摇晃,转移到信息2(图85)的画面。
还可以以遥控器500的内部中搭载的加速度传感器520的X轴的输出为基准而进行状态迁移。同样地,还可以进行前后(Z轴方向)、上下(Y轴方向)或者用手握着遥控器500的同时划出大圆那样的动作。基本上,其特征在于,根据遥控器500的内部中搭载的加速度传感器520的输出信号进行画面迁移。
接下来,说明信息2。在信息2中,
(1)一人用(一人用模式)的每小时的电费、
(2)对房间整体(房间整体模式)进行了空调时的电费、以及
(3)急速(大功率模式、急速变暖模式)地开始运转时的电费
与室内环境信息(温度、湿度)一起显示于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
这样,通过显示依照用户的生活场景的每小时的电费,可以向用户提供极其细致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从在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推荐运转的电费的状态,用户在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信息2的画面中,用遥控器500的上下按钮504b选择所显示的用户的每个生活场景的电费信息,并按下确定按钮504c,从而可以开始运转
以往在用户开始空气调节器的运转的情况下,通过按下遥控器的表面中搭载的直接按钮而开始。通常,直接按钮是指,运转开/关按钮502、运转模式切换按钮503(制冷按钮、除湿切换按钮、以及制热按钮)。
另外,在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信息1起数秒之后,经过了用户为了理解室内环境信息而所需的时间之后,转移到信息2的画面。之后,即使不按下遥控器500的按钮(例如,上下按钮504b),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520的输出的输入单元,也可以开始空气调节器的运转。即,用户还可以在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信息2的画面中,通过以下的某一个动作,用遥控器500选择/决定所显示的用户的每个生活场景的电费信息。
(1)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摇晃;
(2)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向前后方向(Z轴方向)摇晃;
(3)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向上下方向(Y轴方向)摇晃;以及
(4)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划出大圆那样的动作。
例如,用户在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信息2的画面中,通过将遥控器50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摇晃”或者“向前后方向(Z轴方向)摇晃”或者“向上下方向(Y轴方向)摇晃”,选择所显示的用户的每个生活场景的电费信息(无需按压遥控器500的按钮(例如,上下按钮504b))。然后,例如,可以通过“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描绘大圆那样的动作”来决定(无需按压遥控器500的确定按钮504c)。
但是,除了所述方法以外,用户还可以在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信息2的画面中,通过将遥控器50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摇晃”或者“向前后方向(Z轴方向)摇晃”或者“向上下方向(Y轴方向)摇晃”或者“在用手握住遥控器500的同时描绘大圆那样的动作”中的某一个,选择所显示的用户的每个生活场景的电费信息(无需按下遥控器500的按钮(例如,上下按钮504b))。然后,还可以通过除了选择性地使用了所显示的用户的每个生活场景的电费信息的动作以外的、所述某一个遥控器500的动作来决定(无需按下遥控器500的确定按钮504c)。
另外,作为切换运转模式(制冷、除湿、以及制热)的手段,通过将遥控器500向前后方向摇晃(通过加速度传感器520的Z轴方向的输出对光标移动进行控制)、或者将遥控器500向左右方向摇晃(通过加速度传感器520的X轴方向的输出对光标移动进行控制),来选择运转模式(制冷、除湿、以及制热)中的某一个。
然后,为了以所选择的运转模式(制冷、除湿、以及制热中的某一个)开始运转,还可以通过向上下方向摇晃(通过加速度传感器520的Y轴方向的输出开始运转)来决定。无需按压遥控器500的按钮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运转开始。
图8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具有显示部100a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通过改变主体侧的ECO灯20的颜色,来显示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
接下来,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通过与主体侧的显示功能链接,而表现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如图86所示,通过改变通知导航显示(ECO灯20)的颜色来表现本功能的实现。在举起了遥控器500时,通过主体侧的ECO灯20的红色或蓝色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和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方通信。通常,用绿色显示ECO灯20。
通过改变空气调节器传达的通知导航功能中具有的显示按钮(ECO灯20)的颜色,显示在运转中用户不易察觉的节能信息,而表现了本功能。
在通常运转中发出的通知导航灯(ECO灯20)通过绿色来显示,但在本功能中用红色或者蓝色显示。通过搭载3色LED(发光二极管),实现通知灯(ECO灯20)的显示颜色切换。但是,通常运转中和本功能的通知灯(ECO灯20)的显示颜色也可以是所述以外的颜色。通常运转中和本功能中的显示颜色不同即可。
图87至图9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图87是通过使三个LED550a、LED550b、LED550c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图88是图87的X部放大图,图89是通过使三个多个LED560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与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向通信的空气调节器100的外观图,图90是图89的Y部放大图。
虽然示出了通过改变空气调节器传达的通知导航功能中具有的显示按钮(ECO灯20)的颜色,来显示在运转中用户不易察觉的节能信息,而表现了本功能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搭载图87至图90所示那样的多个LED,并使LED交替点亮来显示。
例如,也可以通过如图87、图88所示,使在空气调节器的前面设置的三个LED550a、LED550b、LED550c交替点亮,来表现本功能。
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89、图90所示,针对由在空气调节器的前面的大致中央部中设置的三个LED560a、LED560b、LED560c构成的一对LED560,使二个LED560a点亮、接下来使二个LED560b点亮、进而接下来使二个LED560c点亮,并将其反复,从而表现本功能。通过使一对LED560各自的要素交替点亮,来显示正在进行遥控器500和空气调节器主体的信息的双方通信。
在本功能中,虽然是通过使用LED实现的显示手段,但还可以是使用了声音的显示手段。
接下来,说明运转前信息的信息1、信息2的生成方法。首先,信息1表现了下述的项目。
(1)室内温度;
(2)室内湿度(或者地温度);以及
(3)舒适指数。
关于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或者地温度),虽然是空气调节器的运转停止中,但每30分钟使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电源成为ON一次并积蓄了此时的室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地温度的数据。积蓄单元通过移动平均处理来实施。数据探测的采样的特征在于,在室内温度的一日的温度变化的状况中可变。其特征在于,在针对每30分钟积蓄的室内温度或者湿度信息的移动平均值、与在采样时可以探测的实际检测温度的差异是阈值Δ以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使采样时间针对每20分钟或者10分钟可变而追踪室内温度变化。
通常,室内空间内的室温以及湿度的1日中的温度梯度不大,但追踪用户在下雨的日子打开了窗时等产生的大的梯度。另外,其特征在于,由于空气温度/湿度、和地温度的温度梯度大幅不同,所以独立地实施通过采样实现的移动平均化处理。
接下来,是地温度的探测,其特征在于,如果使8个元件的红外线传感器3(参照图4)在停止中向左右方向动作而进行传感(与通常运转中同样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动作),则由于运转停止中的待机电力限制而无法实现,所以使用从红外线传感器3探测出的用户的生活区域信息(例如,图26),在运转停止中,在可以对生活区域的位置进行探测的部位停止而进行传感。
接下来,记述舒适指数的生成。根据通过所述进行检测而得到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以及地温度信息,计算体感温度。其特征在于,通过指示器表现在运转停止中生成的体感温度、与用户在通常制冷制热运转时设定的体感温度设定的差异。
其特征在于,例如,当用户在制冷运转时对于体感制冷运转通过体感28度设定进行了运转的情况、和在运转停止中用户忍受的状况下计算出的体感温度是31度的情况下,针对31度与28度的差分温度即3deg,从舒适状态向不舒服的状态的一方表示当前的位置。也可以同样地,将舒适指数这样的表现作为节能指数,表现政府推荐温度(制热20度、制冷28度)与在运转停止中计算出的体感温度的差异。
接下来,记述运转前信息的信息2。运转前信息的信息2记述下述的燃料费数据的计算
(1)1人用下运转时的燃料费数据的计算;
(2)对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探测结果求出的生活区域区域进行了空调时的燃料费数据的计算。
此处所称的燃料费定义为每单位时间所使用的电费,根据每基本单位时间消耗的累计功耗的实测数据计算。以下,记载计算燃料费的手段。
通过如下所述,将在运转中消耗的总累计电力量(kWh)除以总累积累计运转时间(h),而求出每单位时间消耗的累计功耗。即,
每单位时间的功耗量[kWh/h]=总累计电力量[kWh]/总累积运转时间[h]
由此,可以求出反映了用户的所有运转使用条件的每单位时间的功耗。该值是基于过去的使用方法(实际成绩)的实际值,以该实际数据为基准计算预测值。另外,针对作为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模式的制热运转、制冷运转、以及除湿单独运转这3个模式的每一个,运算该燃料费数据。
与上述记述的总累积运转时间的测量同时,将红外线传感器3的区域探测产生频度测量为积蓄数据而计算区域空调状态的产生比率。红外线传感器3针对每30秒,对用户的探测区域进行检测。
根据相对总累积运转时间的来自红外线传感器3的区域探测比率,假设用户的生活场景。其特征在于,例如,在探测区域是1个区域的状态下的产生比率高的情况下,如果根据生活场景的运转状况推测,则成为以1人用运转的使用方法,实测数据的本身成为1人用的预测电费。因此,将实测数据的基准值作为红外线传感器3的探测区域产生比率,通过乘上每个区域的节能校正系数,从而在
(1)1人运转时的预测电费;
(2)生活区域结果上是4个区域的情况;
等下,也通过同样的考虑方法进行校正。
图9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向与深夜、早晨、白天、晚上的各时间带对应的存储器的场所累计功耗量的样子的图。通过对在所述中计算出的功耗量乘上主要电力公司的电费单价,而求出在遥控器500的接口显示部501中显示的每小时的电费。如图91所示,对于主要电力公司的电费单价,针对24小时的每个小时,个别地具有深夜费用、早晨费用、白天费用、以及晚上费用。其特征在于,虽然是根据用户与电力公司的契约严密地设定了各种费用的状况,但以使早晨费用和晚上费用设为同一费用的3个模式,运算基本的费用单价。
其特征在于,对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应用的握住了遥控器500时的电费显示,通过以遥控器500的时钟时间选择该电费单价。另外,对于电费单价设定,可以以遥控器500的设定条件针对每个用户进行设定。因此,没有进行深夜电力契约的用户如果将所述记载的3模式的电费设定为同一单价费用,则可以实现依照用户的契约的高精度的电费的遥控器显示。
图9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体感温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进而,以通常用户为了实现舒适的环境而设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体感温度设定)、与运转前的环境温度条件(体感温度状态)的温度差,根据校正表,进行校正。通过以上求出的电费如下所述。
每单位时间的功耗量的预测值[kWh/h]={每单位时间的功耗量[kWh/h]}×{100-(实际值的修正比率[%])}/100
由此,电费
电费燃料费[日元/h]=(每单位时间的功耗量的预测值[kWh/h])×电费单价(每时间的单价)
图9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是示出通过湿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的图。在运转模式是除湿运转时,使用图93所示的通过湿度差得到的节能变化率表。
Claims (7)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大致箱状的主体,具有吸入房间的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调节空气的吹出口;
控制部,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
远程控制装置,具有远程控制装置主体、设置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主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由全点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接口显示部,其中,通过该远程控制装置,用户对该空气调节器的运转进行控制;以及
通信部,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远程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通过所述远程控制装置被所述用户举起,运转前信息显示在所述接口显示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控制装置是棒型的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搭载于远离所述用户握住的位置的部位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的所述通信部由无线模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前信息由先由所述控制部在该空气调节器运转停止过程中探测出的室内环境条件信息、以及接下来显示的运转前电费信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室内环境条件信息向所述运转前电费信息的转移通过以下中的某一个方案进行:
(1)在经过所述用户为了理解室内环境条件信息而所需的时间之后自动地转移;
(2)根据搭载在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的内部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转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环境条件信息由室内的温度、室内的湿度或者地温度等辐射温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前电费信息由以下构成:
(1)一人用的每小时的电费;
(2)对整体房间进行空气调节时的电费;
(3)急速地开始运转时的电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43632A JP5258816B2 (ja) | 2010-02-27 | 2010-02-27 | 空気調和機 |
JP2010-043632 | 2010-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8875A true CN102168875A (zh) | 2011-08-31 |
CN102168875B CN102168875B (zh) | 2014-07-16 |
Family
ID=44168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56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8875B (zh) | 2010-02-27 | 2011-02-25 | 空气调节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363653B1 (zh) |
JP (1) | JP5258816B2 (zh) |
KR (1) | KR101279731B1 (zh) |
CN (1) | CN102168875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3089A (zh) * | 2012-09-03 | 2014-03-2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4033987A (zh) * | 2013-03-05 | 2014-09-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和机遥控器以及室内机 |
CN104110789A (zh) * | 2014-01-23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环境传感器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5042810A (zh) * | 2014-04-29 | 2015-11-11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能够用时间和费用选择工作模式的空调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5157186A (zh) * | 2015-10-29 | 2015-1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空调、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CN105387556A (zh) * | 2014-09-02 | 2016-03-09 |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CN108700320A (zh) * | 2016-03-01 | 2018-10-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CN110274355A (zh) * | 2014-03-03 | 2019-09-24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传感方法、传感系统及包含它们的空调设备 |
CN110736226A (zh) * | 2019-10-29 | 2020-01-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设备 |
CN109477655B (zh) * | 2016-08-08 | 2021-04-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13677937A (zh) * | 2019-04-22 | 2021-11-19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8813A (zh) * | 2013-03-04 | 2015-10-2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送风机以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空气调节机 |
KR101702169B1 (ko) | 2013-10-02 | 201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1706812B1 (ko) | 2013-10-02 | 2017-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20150043573A (ko) * | 2013-10-11 | 2015-04-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EP2886461B1 (en) | 2013-12-17 | 2016-10-19 | Airbus Operations GmbH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n aircraft, method for air-conditioning an aircraft and aircraft having such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3743064B (zh) * | 2014-01-20 | 2016-09-14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具有能量收集系统的空调智能遥控器 |
KR101662377B1 (ko) | 2014-01-27 | 2016-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DE102014206548A1 (de) * | 2014-04-04 | 2015-10-08 | Robert Bosch Gmbh | Mobiler Sensorknoten |
JP6242300B2 (ja) | 2014-06-25 | 2017-12-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JP6314712B2 (ja) * | 2014-07-11 | 2018-04-2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部屋情報推定装置、部屋情報推定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546774A (zh) * | 2016-01-26 | 2016-05-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 |
CN106016588A (zh) * | 2016-05-19 | 2016-10-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及其风速调节方法和装置 |
KR102479811B1 (ko) * | 2016-06-13 | 2022-1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JP6726560B2 (ja) * | 2016-08-04 | 2020-07-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107676947A (zh) * | 2017-09-11 | 2018-02-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8800313A (zh) * | 2018-04-02 | 2018-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
CN108800419B (zh) * | 2018-06-15 | 2021-04-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遥控器 |
CN109612065A (zh) * | 2018-11-26 | 2019-04-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吹风装置出口和空调 |
CN110940064B (zh) * | 2019-11-22 | 2021-09-21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的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 |
CN112648712A (zh) * | 2020-10-28 | 2021-04-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送风区域的配置方法 |
CN114216220B (zh) * | 2021-12-16 | 2023-02-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7182A (zh) * | 1998-12-08 | 2000-06-21 | 夏普公司 | 空调机 |
CN1715799A (zh) * | 2004-06-14 | 2006-01-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 |
JP2006270913A (ja) * | 2005-02-23 | 2006-10-0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
CN1885363A (zh) * | 2006-06-30 | 2006-12-27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方法及遥控器 |
KR20090052608A (ko) * | 2007-11-21 | 2009-05-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시스템 |
JP2009127960A (ja) * | 2007-11-27 | 2009-06-11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のリモコン |
JP2009229019A (ja) * | 2008-03-25 | 2009-10-08 | Toshiba Carrier Corp | 空気調和機用の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41954B2 (ja) | 1991-07-17 | 2001-03-07 | 株式会社ワコー | 圧電素子を用いた力・加速度・磁気のセンサ |
JPH0694536A (ja) * | 1992-09-17 | 1994-04-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熱画像検出装置 |
JP3165402B2 (ja) * | 1997-10-03 | 2001-05-14 | エヌケイエス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不快度合算出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JP3928679B2 (ja) * | 1998-02-27 | 2007-06-13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01128265A (ja) * | 1999-11-01 | 2001-05-11 | Daikin Ind Ltd | 遠隔制御装置 |
FR2827415B1 (fr) * | 2001-07-12 | 2003-12-12 | Somfy | Dispositif de commande a distance de dispositif electrique |
JP2004120161A (ja) * | 2002-09-25 | 2004-04-15 | Daikin Ind Ltd | 電池駆動装置 |
JP2005009852A (ja) * | 2003-05-28 | 2005-01-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消費エネルギー予測装置および消費エネルギー予測方法 |
JP2005201482A (ja) * | 2004-01-13 | 2005-07-2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温湿度設定支援装置、温湿度設定支援方法 |
FR2903521B1 (fr) * | 2006-07-07 | 2008-12-19 | Somfy Sas |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une installation domotique comprenant une unite mobile de commande a distance et un actionneur electrique |
US7889175B2 (en) * | 2007-06-28 | 2011-02-1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Touchpad-enabled remote controller and user interaction methods |
JP4570647B2 (ja) * | 2007-08-28 | 2010-10-27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4870059B2 (ja) * | 2007-10-05 | 2012-0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09204221A (ja) * | 2008-02-27 | 2009-09-10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ビル空調設備の消費電力量予測装置 |
-
2010
- 2010-02-27 JP JP2010043632A patent/JP52588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10 KR KR1020110011940A patent/KR10127973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2-21 EP EP11001407.3A patent/EP2363653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2-25 CN CN201110045670.1A patent/CN1021688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7182A (zh) * | 1998-12-08 | 2000-06-21 | 夏普公司 | 空调机 |
CN1715799A (zh) * | 2004-06-14 | 2006-01-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 |
JP2006270913A (ja) * | 2005-02-23 | 2006-10-0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
CN1885363A (zh) * | 2006-06-30 | 2006-12-27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方法及遥控器 |
KR20090052608A (ko) * | 2007-11-21 | 2009-05-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시스템 |
JP2009127960A (ja) * | 2007-11-27 | 2009-06-11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のリモコン |
JP2009229019A (ja) * | 2008-03-25 | 2009-10-08 | Toshiba Carrier Corp | 空気調和機用の表示装置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3089B (zh) * | 2012-09-03 | 2016-11-23 |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机 |
CN103673089A (zh) * | 2012-09-03 | 2014-03-2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4033987A (zh) * | 2013-03-05 | 2014-09-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和机遥控器以及室内机 |
CN104033987B (zh) * | 2013-03-05 | 2017-05-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和机遥控器以及室内机 |
CN104110789A (zh) * | 2014-01-23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环境传感器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110789B (zh) * | 2014-01-23 | 2017-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环境传感器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274355A (zh) * | 2014-03-03 | 2019-09-24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传感方法、传感系统及包含它们的空调设备 |
CN110274355B (zh) * | 2014-03-03 | 2022-01-11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传感方法、传感系统及包含它们的空调设备 |
CN105042810B (zh) * | 2014-04-29 | 2019-05-14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能够用时间和费用选择工作模式的空调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5042810A (zh) * | 2014-04-29 | 2015-11-11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能够用时间和费用选择工作模式的空调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5387556A (zh) * | 2014-09-02 | 2016-03-09 |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CN105387556B (zh) * | 2014-09-02 | 2018-12-04 |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CN105157186A (zh) * | 2015-10-29 | 2015-1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空调、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CN108700320A (zh) * | 2016-03-01 | 2018-10-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CN109477655B (zh) * | 2016-08-08 | 2021-04-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13677937A (zh) * | 2019-04-22 | 2021-11-19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CN110736226A (zh) * | 2019-10-29 | 2020-01-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63653A3 (en) | 2014-04-23 |
JP5258816B2 (ja) | 2013-08-07 |
JP2011179732A (ja) | 2011-09-15 |
KR101279731B1 (ko) | 2013-06-27 |
KR20110098880A (ko) | 2011-09-02 |
CN102168875B (zh) | 2014-07-16 |
EP2363653A2 (en) | 2011-09-07 |
EP2363653B1 (en) | 2019-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8875B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7631423B (zh) | 一种基于人体位置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EP2292986B1 (en) | Energy sav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 |
CN104896668B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智能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 |
JP5382152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US9518751B2 (en) |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2519088B (zh) | 空调机 | |
CN209229949U (zh) | 基于室内人数的空调及新风系统预测性控制系统 | |
CN115435453B (zh) | 一种建筑节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7429704A (zh) | 具有可变操作模式的集成的热舒适控制系统 | |
CN101900400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5841290A (zh) | 通过人体生理参数智能化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 | |
WO2008029894A1 (fr) | Dispositif et programme de modélisation, dispositif et programme de simulation,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utiliser un modèle d'équilibre thermique | |
CN103250114A (zh) | 控制单元的用户友好界面 | |
CN103851745A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01713584A (zh) | 空调机 | |
JP2012141104A (ja)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 |
CN101713583A (zh) | 空调机 | |
JP2011058722A (ja) |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 |
JP584058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2021733A (ja) | 空気調和機 | |
Yang et al. | Supply airflow control algorithm of a floor-standing room air-conditioner to achieve thermal comfort for residential housing in summer | |
JP610569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4033987B (zh) | 空气调和机遥控器以及室内机 | |
JP579509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