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376A -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4376A CN102164376A CN2010101194260A CN201010119426A CN102164376A CN 102164376 A CN102164376 A CN 102164376A CN 2010101194260 A CN2010101194260 A CN 2010101194260A CN 201010119426 A CN201010119426 A CN 201010119426A CN 102164376 A CN102164376 A CN 102164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wave
- message
- network element
- unpaired message
- unpai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并检测所述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当检测出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通过本发明,采用对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解决了因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带来的无法通过辅服务HS-DSCH小区向终端传输数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更好地满足UE的服务质量要求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Rel-8引入了DC-HSDPA(Dual Cell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双载波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利用两个下行相邻载波(主载波和辅载波)来提高下行带宽。主载波对应服务HS-DSCH(High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辅载波对应辅服务HS-DSCH小区。主载波和辅载波分别同时设置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HS-SCCH(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并进行独立的调度。对于具有接收DC-HSDPA能力的终端来说,可以同时在下行主载波和下行辅载波接收HSDPA数据。
为了实现DC-HSDPA功能,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实体)通过Iub口/Iur口将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配置给节点B(NodeB)或者另一RNC。所谓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主要包括: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标识、小区标识、高速下行共享信道辅服务信息和终端总的最大比特速率。
3GPP在Rel-9引入了双载波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UPA),利用两个上行相邻载波(主载波和辅载波)来提高上行带宽。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分别设置各自的E-DPD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DataChannel,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和E-DPCCH(Enhanced 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下行主载波和下行辅载波分别设置各自的E-AGCH(Enhanced Absolute GrantChannel,增强绝对授权信道)、E-RGCH(Enhanced Relative GrantChannel,增强相对授权信道)和E-HICH(E-DCH HARQ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上行主载波与下行主载波相对应,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相对应。主载波和辅载波进行独立的调度。对于具有发送DC-HSUPA能力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来说,可以同时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发送HSUPA数据。
如果只有一个上行载波配置给终端,则这个上行载波就是上行主载波。当多个上行载波被配置给这个终端,终端在接收来自节点B的绝对授权的上行主载波上有一个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终端在接收来自节点B的绝对授权的辅上行载波上也有一个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将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对应的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被传送的承载频率就是上行主载波。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包含所有分配给该终端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信道,故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信道就是下行主载波。服务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是对某一个终端来执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传送和接收。根据上行主载波定义,其对应于下行主载波。
为了实现DC-HSUPA功能,RNC将附加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信息通过Iub口/Iur口无线链路建立请求配置给节点B(NodeB)或者另一RNC。所谓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主要包括:多小区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传输承载模式和附加的E-DCH小区信息建立。附加的E-DCH小区信息建立包含附加的E-DCH频率复用双工建立信息和多小区E-DCH信息。附加的E-DCH频率复用双工建立信息包括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信息、为建立附加的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附加E-DCH频率复用双工信息、以及F-DPCH信息。为建立附加的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就是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其包含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和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有如下一些信息:E-DCH附加无线链路标识、小区标识、第一个无线链路集指示、传播延时、初始下行传输功率、主公共导频控制信道信噪比,一些下行信道功率偏移量,以及附加E-DCH的媒体介入控制专用流特有的信息。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也就是多小区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
随着技术发展,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被引入现有系统,该技术使得终端能够在两个载波或者两个以上的载波上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发送数据,从而使得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速率得以倍增,而对应下行的载波数可以为一到四个载波。
发明人发现:对于每个激活的上行载频,如果UE配置了3到4个下行服务HS-DSCH小区,在这种情况下,上行E-DCH控制信道应该在配对的服务HS-DSCH小区发射,即上行E-DCH服务小区应该与下行服务HS-DSCH有配对关系。上行服务E-DCH小区标识通过无线链路请求消息或无线链路重配请求或无线链路增加请求中的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中的小区标识信元来获取;服务HS-DSCH小区标识通过HS-DSCH小区附加无线链路建立信息中的小区标识信元来获取。下行引入多载波(3载波或4载波),主服务E-DCH小区与主服务HS-DSCH小区标识相同,由于下行有2个或3个辅载波,需要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是多个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中的一个,但是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与多个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过辅服务HS-DSCH小区向终端传输数据。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该方法中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并检测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当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网元包括:载波配对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载波配对信息;第二网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收模块接收的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以及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查模块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向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通过本发明,采用对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解决了因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带来的无法通过辅服务HS-DSCH小区向终端传输数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更好地满足UE的服务质量要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到载波配对信息后,对该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进而能够发现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异常,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使网元能够使用多载波发送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基于此,提供了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网元包括载波配对信息发送模块10,第二网元包括接收模块12,检测模块14,和处理模块16,下面对此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网元包括载波配对信息发送模块10,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载波配对信息;第二网元包括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检测模块14,用于检测接收模块12接收的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以及处理模块16,用于当检查模块14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向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在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第一网元可以为RNC,第二网元为Node B;或者,第一网元为SRNC(Service RNC,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实体),第二网元为DRNC(Drift RNC,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实体)等。
第二网元如果发现上行E-DCH无线链路配置小区与服务的HS-DSCH小区不匹配,即对于多载波来讲,如果上行E-DCH无线链路配置小区不属于任何一个下行载波的服务HS-DSCH服务小区,则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出现异常。载波配对信息之所以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可能是由以下情况之一导致的:网管人员由于疏忽将配置信息填写错误,载波配对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修改,以及对载波配对信息进行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载波配对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与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的配对信息,还可以包括频点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以载波配对信息是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与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的配对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优选地,检测模块14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行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是否与下行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中的一个相同,如果相同,该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否,该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根据3GPP25.423和3GPP25.433协议的规定可知,上行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可以从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中获取,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可以从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中获取。
例如,假设RNC的上行为双载波,下行为4载波,该RNC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一个上行辅载波信息,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C-ID为1;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3个辅载波信息,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分别为1,2,3,则此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正常,即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分别为2,3,4,则此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异常,即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
假设RNC的上行为双载波,下行为3载波,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一个上行辅载波信息,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C-ID为1;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2个辅载波信息,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分别为1,2,则此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正常,即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分别为2,3,则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异常,即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
假设RNC的上行为双载波,下行为2载波,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一个上行辅载波信息,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C-ID为1;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包括1个辅载波信息,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为1。则此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正常,即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服务HS-DSCH小区标识C-ID为2,则此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异常,即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
上述载波配对信息可以携带在以下消息中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消息RadioLink Addition Request,或者无线链路重配请求消息Radio LinkReconfiguration Request。
优选地,第一网元还包括第一告警模块,用于接收到上述失败消息后,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第二网元还包括第二告警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14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网管控制中心接到上述告警提示消息后,检查配置是否正确,进行问题排查,将配置修改正确,使第一网元下一次向第二网元传递正确的载波配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的系统,提供了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并检测该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以及
步骤S204:当检测出该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优选地,第一网元接收到上述失败消息后,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或者,当检测出该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第二网元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网元通过检测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可以发现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异常,以及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网管控制中心进行问题排查,进而保证下行载波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好地满足UE的服务质量要求。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为RNC,第二网元为NodeB,通过Iub口传递载波配对信息。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RNC向Node 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Link Setup Request,该消息中包含载波配对信息;
步骤S304:Node B收到上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 LinkSetup Request后,对消息中包含的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以及
步骤S306:Node B检测发现上述消息中的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不在下行载波的服务HS-DSCH小区标识列表中,向RNC回复无线链路建立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 Setup Failure。
其中,步骤S302中的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携带在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消息Radio Link Addition Request中,相应地,步骤S306中的Node B向RNC回复的为无线链路增加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Addition Failure;或者,步骤S302中的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携带在无线链路重配请求消息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Request中,相应地,步骤S306中的Node B向RNC回复的为无线链路重配请求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Failure。
步骤S306中的Node B向RNC回复的消息中包括失败原因,即表示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的信息,该失败原因可以采用目前已有的原因值,如Requested Configuration not Supported(请求的配置不支持),或者新增加原因值,如Multi Cell paired Information notavailable,表示载波配对信息错误。
参见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2:RNC接收到Node B回复的失败响应消息后,向RNC的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该告警提示消息中包含Node B回复的失败响应消息中的失败原因;
或者Node B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异常后,也可以向NodeB的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该告警提示消息中包含上述失败响应消息中的失败原因;以及
步骤S404:网管控制中心接收到上述告警提示消息后,根据失败原因检查配置,并进行问题排查,将配置修改正确。
本实施例中的Node B通过RNC在无线链路请求消息中发送的载波配对信息,可以确定出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当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出现异常时,进行相应地处理,可以及时修改配置,恢复正确的载波配对信息,进而使Node B可以确定出终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该终端,从而完成系统和终端的资源调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为SRNC,第二网元为DRNC,通过Iur口传递载波配对信息。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SRNC向DRNC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Link Setup Request,该消息中包含载波配对信息;
步骤S504:DRNC收到上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 LinkSetup Request后,对消息中包含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以及
步骤S506:DRNC检测发现上述消息中的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不在下行载波的服务HS-DSCH小区标识列表中,向SRNC回复无线链路建立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 Setup Failure;
其中,步骤S502中的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携带在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消息Radio Link Addition Request中,相应地,步骤S506中的DRNC向SRNC回复的为无线链路增加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Addition Failure;或者步骤S502中的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携带在无线链路重配请求消息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Request中,相应地,步骤S506中的DRNC向SRNC回复的为无线链路重配请求失败响应消息Radio Link Reconfiguration Failure。
步骤S506中的DRNC向SRNC回复的消息中包括失败原因,该失败原因可以采用目前已有的原因值,如Requested Configurationnot Supported(请求的配置不支持),或者新增加原因值,如Multi Cellpaired Information not available,表示载波配对信息错误。
参见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2:DRNC检测出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异常后,向DRNC的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该告警提示消息中包含上述失败响应消息中的失败原因;
或者SRNC接收到DRNC回复的失败响应消息后,向SRNC的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该告警提示消息中包含DRNC回复的失败响应消息中的失败原因;
步骤S604:网管控制中心接收到上述告警提示消息后,根据失败原因检查配置,并进行问题排查,将配置修改正确。
本实施例中的DRNC通过SRNC在无线链路请求消息中发送的载波配对信息,可以确定出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当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即其传递出现异常时,进行相应地处理,可以及时修改配置,恢复正确的载波配对信息,进而使DRNC可以确定出终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该终端,从而完成系统和终端的资源调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载波配对信息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能够采用多载波发送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好地满足UE的服务质量要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并检测所述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以及
当检测出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到所述失败消息后,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出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判断上行辅服务增强数据信道E-DCH小区标识是否与下行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标识中的一个相同,如果相同,所述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否,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配对信息携带在至少以下消息之一中: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消息,以及无线链路重配请求消息。
6.一种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元包括:载波配对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载波配对信息;
所述第二网元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元的载波配对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载波配对信息是否匹配;以及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查模块检测出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失败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还包括:第一告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失败消息后,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还包括第二告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出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时,向网管控制中心发送告警提示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行辅服务E-DCH小区标识是否与下行辅服务HS-DSCH小区标识中的一个相同,如果相同,所述载波配对信息匹配,如果否,所述载波配对信息不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无线网络控制实体,所述第二网元为节点B;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为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实体,所述第二网元为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实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9426.0A CN102164376B (zh) | 2010-02-24 | 2010-02-24 |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9426.0A CN102164376B (zh) | 2010-02-24 | 2010-02-24 |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4376A true CN102164376A (zh) | 2011-08-24 |
CN102164376B CN102164376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446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194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4376B (zh) | 2010-02-24 | 2010-02-24 |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6437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14990A (zh) * | 2020-08-31 | 2020-12-22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载波模块版本异常的方法 |
CN112822785A (zh) * | 2021-01-14 | 2021-05-18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09284A1 (en) * | 2001-12-07 | 2003-06-12 | Dag Akerberg | Flexible carrier utilization |
CN1836392A (zh) * | 2003-08-19 | 2006-09-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装置、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WO2010018181A2 (en) * | 2008-08-14 | 2010-02-18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rangemen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
-
2010
- 2010-02-24 CN CN201010119426.0A patent/CN1021643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09284A1 (en) * | 2001-12-07 | 2003-06-12 | Dag Akerberg | Flexible carrier utilization |
CN1836392A (zh) * | 2003-08-19 | 2006-09-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装置、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WO2010018181A2 (en) * | 2008-08-14 | 2010-02-18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rangemen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14990A (zh) * | 2020-08-31 | 2020-12-22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载波模块版本异常的方法 |
CN112114990B (zh) * | 2020-08-31 | 2022-04-26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载波模块版本异常的方法 |
CN112822785A (zh) * | 2021-01-14 | 2021-05-18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822785B (zh) * | 2021-01-14 | 2024-07-19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4376B (zh) | 2015-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866367B1 (en) | Sidelink harq | |
CN109479292B (zh) | 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US1226716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 respon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CN102651918B (zh) | 终端与网络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
RU2510600C2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пряжении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х несущих частот, узел в и система реализации передачи | |
US10547377B2 (en) | Method for handling an ID collis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KR101365581B1 (ko) | 단말 식별자의 사용 방법, 시스템 및 설비 | |
US20200154428A1 (en)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150133138A1 (en) | Data Rat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CN103581918A (zh) | 分量载波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2022029551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 respons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JP2015537455A (ja) | 制御情報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 |
US20240373474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US2011010514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setup of component carri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carrier aggregation environment | |
WO202223209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multi-sim devices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 |
US20210153276A1 (en) | Radio link failur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12996062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943707A (zh) | 5g新空口无线通信中的srs信令 | |
WO201802179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comm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298120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2164376B (zh) | 载波配对信息传递的异常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16349282A (zh) | 发射和接收点配置 | |
CN10411391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111212A (zh) | 终端mu-mimo能力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
JP5869013B2 (ja) | 移動局及び上りデータ送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