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1023B - 淋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淋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1023B CN102161023B CN 201110035768 CN201110035768A CN102161023B CN 102161023 B CN102161023 B CN 102161023B CN 201110035768 CN201110035768 CN 201110035768 CN 201110035768 A CN201110035768 A CN 201110035768A CN 102161023 B CN102161023 B CN 1021610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ir
- current
- sidewall
- membranace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179 gran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69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14 two-phase flow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1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 B05B1/18—Roses; Shower heads
- B05B1/185—Roses; Shower h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let element; Moun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 B05B7/04—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efore discharge
- B05B7/0416—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efore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one gas and one liquid
- B05B7/0425—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efore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one gas and one liquid without any source of compressed gas, e.g. the air being sucked by the pressurised liquid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淋浴装置,其可让使用者连续接触到粒化为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从而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同时能够通过所有的出水孔来稳定地供给气泡混合水。具体为,该淋浴装置(F1)具备:给水部(21);节流部(22),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空气混入部(23),向从节流部(22)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出水部(24),形成有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的多个出水孔(243),节流部(22)具有扁平状的节流流路(221),从该节流流路(221)喷射的水成为膜状水流(WF),冲入气液界面(BW3)生成气泡混合水,该生成的气泡混合水从出水孔(243)吐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淋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该技术领域,所谓的利用喷射效果在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并吐出的淋浴装置已为人所知。因为淋浴装置是将流入该装置内的水分散到多个出水孔来进行吐出,所以在将空气混入吐水中时,构成为在将空气混入流入装置内的水中后分散到各出水孔。
作为这种淋浴装置的一个例子,提出有如以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淋浴装置。以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淋浴装置是在圆盘状壳体的前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将从壳体的后面中央流入的水分配到那些多个出水孔后吐出。在该淋浴装置中,因为是在水流入壳体后使空气混入而成为气泡混合水,并将该气泡混合水分配到分布于圆盘状壳体的前面整体地形成的多个出水孔,所以,在气泡混合水的前进方向上配置乱流发生扩张部,在该乱流发生扩张部使气泡混合水发生冲突而改变方向,使气泡混合水遍布壳体的前面整体。
另外,作为这种淋浴装置的另外一个例子,还提出有如以下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以下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为,当打开冷热水混合阀等的阀门时,从软管供水,水通过节流孔构件内部。此时,在设置于节流孔构件下游侧的减压室中因为形成减压状态,所以空气被从在该减压室内开口的内侧吸入口吸入,水与空气混合。以下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采用如此方法生成气泡混合水,并从设置在淋浴喷头上的多个出水孔吐出。在该淋浴装置中,生成后的气泡混合水在接触到设置在减压室下游侧的区域范围内的螺钉构件,或接触到其更为下游侧的淋浴喷头内壁后,一边改变方向一边流向出水孔。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表2006-509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许第37473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将空气混入水中形成气泡混合水并进行淋浴吐水时,作为洗淋浴的使用者所感受到的质感,如何设定使用者接触到该气泡混合水时的使用感是重要的。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如该文献的第0015段所记载的那样,是用于实现让使用者产生断断续续地接触到水的感觉的装置。一般认为该“断断续续”所表示的是,通过使用者接触到粒化为不均匀粒径的水滴,如果接触到较大粒径的水滴,则给使用者较强的淋浴感,如果接触到较小粒径的水滴,则给使用者较弱的淋浴感,能够断续地给使用者上述淋浴感的强弱感受。根据本发明者们的具体考察,可以认为,可推测刚生成后的气泡混合水在水中大致均匀地混入有空气,但由于生成后的气泡混合水接触到螺钉构件或淋浴喷头内壁后方向发生改变,从而气泡彼此发生冲突,在到达出水孔的阶段,气泡直径已变得不均匀。而且,可以认为,由于从出水孔吐出这样的气泡混合水,从而形成了不均匀粒径的水滴,通过让使用者接触到那些不均匀粒径的水滴来实现上述的感觉。
另一方面,关于由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淋浴装置吐出的气泡混合水的特性,虽然在该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可以认为,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相同,通过将气泡直径不均匀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并吐出,从而形成不均匀粒径的水滴,让使用者接触到那些不均匀粒径的水滴。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淋浴装置在气泡混合水的前进方向上配置有乱流发生扩张部,在该乱流发生扩张部使气泡混合水发生冲突而改变方向,因此产生了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淋浴装置相同的不均匀的气泡生长,让使用者接触到不均匀粒径的水滴。
本发明者们针对这种状况,考虑要提供能够进行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舒适的淋浴吐水的淋浴装置。对此,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如上所述,由于实现的是使用者接触到不均匀粒径的水滴的感觉,因此无法提供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吐水。
本发明者们为了提供这种新的淋浴感觉的淋浴吐水,着眼于出水孔内以及刚从出水孔吐出后的气泡混合水的状态。出水孔内以及刚从出水孔吐出后的气泡混合水,由于处于气体和液体2种不同的流体在同一流路管内混在一起、移动 的气液二相流的状态,所以可认为是在以有代表性的流动模式即气泡流、段塞流、环状流中的任意一种流动模式流动。这些流动模式由于气泡混在一起的状态分别不同,因此,可以认为从出水孔吐出后的粒化状态也不同。于是,本发明者们做出了如下假设,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由于供给到出水孔的气泡混合水的气泡直径不均匀,所以,气泡混合水在混合有这些气泡流、段塞流、环状流的状态下被吐出,结果形成了使用者接触到不均匀粒径的水滴的感觉,并认为需要将供给到出水孔的气泡混合水的气泡直径控制得均匀。
但是,在向淋浴装置供水时,通常是从一个供给口进行供给,将空气混入如上从一个供给口供给的水中来生成气泡混合水。对此,由于出水孔设置有多个,因此,在改变气泡混合水的前进方向来分配到各出水孔时,会造成对气泡混合水给予刺激,做到不使气泡生长并从各出水孔吐出是极其困难的。
本发明者们的目的是解决这样的课题,提供一种淋浴装置,通过将极力保持为气泡直径均匀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从而让使用者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因此想到了本发明的基本设想。
如此,本发明者们想到的淋浴装置是,通过将极力保持为气泡直径均匀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从而让使用者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具体为,具备:给水部,用于供水;节流部,设置在所述给水部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给水部减小,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空气混入部,设置在所述节流部的下游侧,形成有开口,用于向从所述节流部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空气混入部的下游侧,形成有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的多个出水孔。通过如此结构,虽然可以提供如上所述的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但是,例如在想将出水部的形成有出水孔的面扩大等的情况下,在远离节流部的区域,根据情况,可能会因浮力而导致气泡上升、滞留。本发明者们发现了以往不曾有的新课题:若如此因浮力导致气泡上升、滞留,则气泡混合水不能被稳定地供给到出水孔。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浴装置,通过 将极力保持为气泡直径均匀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从而让使用者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同时,能够通过所有的出水孔来稳定地供给气泡混合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是吐出混入有空气的气泡混合水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给水部,用于供水;节流部,设置在所述给水部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给水部减小,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空气混入部,设置在所述节流部的下游侧,形成有开口,用于向从所述节流部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空气混入部的下游侧,沿着从所述节流部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形成有配置了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的多个出水孔的出水面,所述节流部至少具有一个节流流路,该节流流路的流路截面形成为扁平状,沿所述出水面的方向为长边侧,以使向下游侧喷射的水流成为截面形状呈扁平状的膜状水流,从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水成为膜状水流,该膜状水流冲入所述空气混入部及所述出水部内临时积存的水与空气的气液界面,通过由膜状水流将从所述开口导入的空气卷入来生成气泡混合水,该生成的气泡混合水从所述出水孔吐出。
在本发明中,从给水部供给来的水从节流部通过而喷向空气混入部及出水部,空气混入部及出水部内临时积存的水从出水部的多个出水孔向外部吐出。从节流部通过而喷射的水,通过随着从形成于空气混入部的开口导入的空气而冲入空气混入部及出水部内临时积存的水与空气的气液界面,从而成为气泡混合水,并从出水部的多个出水孔喷出。
在从节流部通过而喷射的水冲入气液界面成为气泡混合水的阶段,由于气泡混合水中的气泡能够以呈大致均匀直径的方式构成,因此,气泡混合水能够在保持该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状态下到达形成有出水孔的位置。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时,在出水孔内以及刚从出水孔吐出后,能够形成气泡流或段塞流。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且作为气泡流或段塞流而形成的气泡混合水从出水孔吐出后,不会像环状流那样雾化,而是在大致与吐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剪切并大致均匀地粒化。因此,使用者会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
而且,在本发明中,为了生成含有更微细气泡的气泡混合水,将构成节流部的节流流路形成扁平状,沿配置有出水孔的出水面的方向为长边侧。从扁平状的节流流路喷射的水流成为其截面形状呈扁平状的膜状水流,并流向气液界面。当膜状水流冲入气液界面时,在沿膜状水流的区域,沿着膜状水流以大致平面状延伸的方向,产生沿该膜状水流冲入气液界面的方向的排列的对流。当产生这样的对流时,对流的产生方向在膜状水流的一侧一致,同时,虽然与在另一侧产生的对流的旋转方向相反,但是因为在膜状水流冲入的气液界面附近,两侧的对流前进方向一致,所以可降低接近的对流相互冲突的可能。在膜状水流的两端,虽然除该对流之外还产生朝向膜状水流两端的对流,但是在除了膜状水流两端以外的区域,由于隔着膜状水流只产生朝向膜状水流的对流,所以从整体上看,对流在气液界面附近的冲突也会降低。
另一方面,在使线状水流冲入气液界面时,由于水流不是以线而是以点的形式冲入气液界面,所以,以线状水流为中心,围绕该冲入点产生来自所有方向的对流。如此,当围绕线状水流冲入的冲入点,产生来自所有方向的朝向该冲入点的对流时,则这些对流将产生在相互冲突的方向上。因此,在使线状水流冲入气液界面的情况下,围绕该冲入点产生的对流则容易相互冲突,有产生气泡冲突导致气泡增大之虞。
对此,如果像本发明这样产生膜状水流,如上所述,则会隔着膜状水流冲入的冲入线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这样,如果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则能够降低因气泡冲突而引起气泡增大的可能性。如果气泡混合水中的气泡被微细化,气泡混合水的水流难以冲突并能保持微细化的气泡,则即使是在远离节流流路的位置上配置出水孔时,气泡也不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可被供给到出水孔。因此,能够通过所有的出水孔来稳定地供给气泡混合水。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气液界面形成在所述开口的下游侧且所述出水孔的上游侧。
在此优选的形态中,从节流流路喷射的水作为膜状水流冲入气液界面。因此,可构成将通过喷射的水而施加的力均匀地传递到气液界面整体,可以稳定地使气液界面位于出水孔与开口之间。由于如此稳定地形成气液界面,使从节流流路喷射的膜状水流冲入该气液界面来生成气泡混合水,所以,能够在稳定 的气液界面引起卷入周围空气的水的流动,在冲入气液界面的水流附近对流也难以冲突,从而不会使气泡增大,可以增加其数量。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开口至少设置一对,隔着所述膜状水流位于一侧和另一侧。
在本发明中,由于从节流流路喷射膜状水流,所以虽然具有上述的抑制气泡增大的效果,但是隔着水流的空气移动却受到抑制。所以,在此优选的形态中,由于隔着膜状水流在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所以能够向膜状水流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可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节流流路在沿所述出水面的方向上排列设有多个,且构成为,这些多个排列设置的所述节流流路被配置为相互保持规定间隔,空气能够在从各个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膜状水流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中,由于从节流流路喷射膜状水流,所以虽然具有上述的抑制气泡增大的效果,但是隔着水流的空气移动却受到抑制。所以,在此优选的形态中,由于排列设置多个扁平状的节流流路,同时将上述相互间隔配置为保持规定间隔,所以,在膜状水流之间能够形成空气可移动的间隙。因此,由于能够使空气在膜状水流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移动,能够向膜状水流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所以可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开口只设置于所述膜状水流的一侧。
在此优选的形态中,由于能够使空气在膜状水流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移动,因此,即使只在膜状水流的一侧设置开口,也能够向膜状水流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只在膜状水流的一侧设置开口,可以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节流流路构成为以放射状喷射膜状水流,所述多个出水孔被配置为分散在喷射有膜状水流的区域。
在此优选的形态中,由于从节流流路以放射状喷射膜状水流,所以,能够以膜状水流从节流流路扩散的方式进行喷射,能够使膜状水流遍布更大的区域。而且,由于以膜状水流从节流流路扩散的方式进行喷射,所以,膜状水流被喷 射为较薄地扩散,因气液界面而变成较薄的膜状水流后冲入,能够生成混入有更微细气泡的气泡混合水。由于构成为多个出水孔分散在如上述喷射有膜状水流的区域,因此,能够将多个出水孔配置在更大的区域,同时,能够将混入有更微细气泡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那些多个出水孔。
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淋浴装置中,还优选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放射状且膜状的水流被分开喷射为各自形成扇形。
在此优选的形态中,由于节流流路喷射的放射状且膜状的水流被分开喷射为各自形成扇形,所以在膜状水流之间能够形成空气可移动的间隙。因此,由于能够使空气在膜状水流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移动,能够向膜状水流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所以可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淋浴装置,通过将极力保持为气泡直径均匀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从而让使用者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同时,能够从所有的出水孔稳定地吐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的图,(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仰视图。
图2是表示图1(B)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A)中的B-B截面侧观察的剖视立体图。
图4是图1(B)中的C向视图。
图5是表示相当于图1(A)中B-B截面的截面的图,是表示淋浴装置内的水流的图。
图6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内气泡混合水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淋浴装置内气泡混合水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的图,(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仰视图。
图9是表示图8(A)中的F-F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放大图9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附近而进行表示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的中央附近截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后的喷水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9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的中央附近截面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使用图14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后的喷水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F1-淋浴装置;2-本体;2a-上面;2b-下面;21-给水部;21a-前壁面;21b-侧壁;21c-侧壁;21d-给水口;21e-侧壁;21f-侧壁;22-节流部;22a-隔离壁;22b-侧壁;22c-侧壁;22e-侧壁;22f-侧壁;221-节流流路;23-空气混入部;23b-侧壁;23c-侧壁;23d-侧壁;23ea-侧壁;23eb-侧壁;23fa-侧壁;23fb-侧壁;23g-阶梯部;231-开口;24-出水部;24a-侧壁;24b-侧壁;24c-侧壁;24e-侧壁;24f-侧壁;242-出水突起;243-出水孔;BW-气泡混合水;BW1-喷水假想直线;BW2-水流;BW3-气液界面;WF-膜状水流;WFs-线状水流;F3-淋浴装置;4-本体;4A-空腔;4Aa-抵接面;4Ab-凹部;4Ac-通孔;4B-淋浴板;4Ba-抵接面;4Bb-通孔;4Bc-凹部;4C-陀螺形喷水构件;4Ca-空气导入突起部;4Cb-凸缘;4Cd-节流突起部;4a-上面;4b-下面;41-给水部;41d-给水口;42-节流部;421-节流流路;43-空气混入部;43b-侧壁;43c-侧壁;431-开口;431a-空气导入孔;44-出水部;44a-侧壁;44b-侧壁;44c-侧壁;443-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便于理解说明,对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淋浴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1的图,图1(A)表示俯视图,图1(B)表示侧视图,图1(C)表示仰视图。
如图1(A)所示,淋浴装置F1主要由大致呈长方体的本体2构成,在淋浴装 置F1(本体2)的上面2a形成有开口231。如图1(B)所示,在与淋浴装置F1的上面2a相对的下面2b设有多个出水突起242。在各出水突起242上形成有出水孔243。如图1(C)所示,在本体2的下面2b设有多个出水突起242。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水突起242以7行×10列形成有70个。
接下来,参照图1(B)的A-A剖视图即图2,对淋浴装置F1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淋浴装置F1具备给水部21、节流部22、空气混入部23和出水部24。
给水部21是用于供水的部分,是将从给水口21d引入的水向节流部22供给的部分。在给水口21d可以连接未图示的给水单元(给水软管等),从该给水单元供给来的水被从给水部21向节流部22供给。给水部21具有侧壁21e及侧壁21f,沿着水的前进方向作为本体2的一部分,侧壁21e和侧壁21f相互平行配置。
节流部22设置于给水部21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给水部21减小,是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的部分。节流部22具有侧壁22e及侧壁22f,沿着水的前进方向作为本体2的一部分,侧壁22e和侧壁22f相互平行配置。
在节流部22设有单一的节流流路221。节流流路221被形成为扁平状且狭缝状,从侧壁22e朝向侧壁22f的方向为长边侧。
节流流路221的情况如图4所示。图4是图1(B)的C向视图。如图4所示,节流流路221被形成为扁平状且狭缝状,沿本体2的上面2a及下面2b的边为长边,沿侧壁22e、22f的边为短边。
返回图2,继续说明其它部分。空气混入部23设置于节流部22的下游侧,是形成有开口231的部分,用于向从节流部22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空气混入部23具有侧壁23ea、23eb及侧壁23fa、23fb,沿着水的前进方向作为本体2的一部分。
侧壁23ea与侧壁23fa相互平行配置。侧壁23eb是连续设置于侧壁23ea下游侧的壁,被倾斜配置,跟与侧壁23ea连接的部分相比,朝向下游侧向外侧扩展流路。同样,侧壁23fb是连续设置于侧壁23fa下游侧的壁,被倾斜配置,跟与侧壁23fa连接的部分相比,朝向下游侧向外侧扩展流路。
出水部24设置于空气混入部23的下游侧,是形成有多个出水孔243的部分,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出水孔243形成于出水突起242(图2中未明示)。
如图2所示,构成给水部21的侧壁21e、构成节流部22的侧壁22e、构成空气 混入部23的一部分的侧壁23ea被配置为位于同一个面上。构成空气混入部23剩余部分的侧壁23eb被配置为向本体2的外侧侧面倾斜,与构成出水部24的侧壁24e连接。同样,构成给水部21的侧壁21f、构成节流部22的侧壁22f、构成空气混入部23的一部分的侧壁23fa被配置为位于同一个面上。构成空气混入部23剩余部分的侧壁23fb被配置为向本体2的外侧侧面倾斜,与构成出水部24的侧壁24f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1(A)的B-B剖视图即图3,对淋浴装置F1加以说明。如图3所示,给水部21具有连接侧壁21e和侧壁21f的侧壁21b及侧壁21c。侧壁21b及侧壁21c被形成为,沿着与水的前进方向成正交方向上的长度比侧壁21e及侧壁21f长。因此,给水部21被形成为流路截面呈扁平状。在给水部21与节流部22的边界部分设有前壁面21a,侧壁21e、21f、21b、21c与前壁面21a连接。前壁面21a由从侧壁21b向侧壁21c延伸的部分和从侧壁21c向侧壁21b延伸的部分构成。
在向下游侧越过前壁面21a的区域设有节流部22。节流部22具有连接侧壁22e和侧壁22f的侧壁22b及侧壁22c。侧壁22b及侧壁22c被形成为,沿着与水的前进方向成正交方向上的长度比侧壁22e及侧壁22f长。因此,节流部22的被侧壁22b、22c、22e、22f包围的流路截面形成为呈扁平状。在节流部22与空气混入部23的边界部分设有隔离壁22a,侧壁22e、22f、22b、22c与隔离壁22a连接。在隔离壁22a上形成有扁平状且狭缝状的节流流路221。
在向下游侧越过隔离壁22a的区域设有空气混入部23。空气混入部23具有:侧壁23b,连接侧壁23ea、23eb和侧壁23fa、23fb;侧壁23c,其为连接侧壁23ea、23eb和侧壁23fa、23fb的侧壁,与侧壁23b相对,配置在距离侧壁23b相对较远的位置;及侧壁23d,其为连接侧壁23ea、23eb和侧壁23fa、23fb的侧壁,与侧壁23b相对,配置在距离侧壁23b相对较近的位置。分别为,侧壁23c配置在出水部24侧,侧壁23d配置在节流部22侧,形成有连接侧壁23c和侧壁23d的阶梯部23g。侧壁23b、23c、23d被形成为,沿着与水的前进方向成正交方向上的长度比侧壁23ea、23eb及侧壁23fa、23fb长。因此,空气混入部23被形成为流路截面呈扁平状。
在与侧壁23c相比位于下游侧的区域设有出水部24。出水部24具有侧壁24b,其为连接侧壁24e和侧壁24f的侧壁,与空气混入部23的侧壁23b形成同一个面。而且,出水部24具有侧壁24c,其为连接侧壁24e和侧壁24f的侧壁,与空气混入 部23的侧壁23c形成同一个面。侧壁24b、24c、24e、24f与处在与给水口21d相对的位置且作为流路的末端而发挥作用的里侧的侧壁24a连接。在出水部24,形成有从本体2的下面2b突出的出水突起242,在出水突起242上形成有出水孔243。
接下来,参照图5,对淋浴装置F1内部的水流进行说明。图5是对图1(A)的B-B截面进行简化而示出的图,是表示向淋浴装置F1供水时内部的水的状态的图。
如图5所示,当水被从给水单元(未图示)向给水部21以规定压力以上供给时,则从形成于节流部22的节流流路221通过并喷射到下游侧。从节流流路221喷射到下游侧的空气混入部23及出水部24的膜状的水流即膜状水流WF,不与空气混入部23的侧壁23b、23c、23d、23e、23f以及出水部24的侧壁24b、24c、24d、24e发生干涉,如其喷水假想直线BW1延伸那样喷射至处在最远位置的出水孔243。喷水假想直线BW1是使从节流部22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直线。
如此,当从节流部22喷射膜状水流时,在出水部24及空气混入部23的至少一部分则临时积存水,形成该积存的水与空气的界面即气液界面BW3。因此,沿喷水假想直线BW1喷射的膜状水流从气液界面BW3冲入积存的水中,将空气混入部23内存在的空气卷入,从而生成气泡混合水BW。气泡混合水BW分为各水流BW2,从各出水孔243向外部吐出。由于在空气混入部23形成有开口231,所以即使沿喷水假想直线BW1喷射的膜状水流从气液界面BW3冲入积存的水中,且将空气混入部23内存在的空气卷入,也能够保持随时供给空气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节流部22的节流流路221形成为扁平状且狭缝状,通过喷射膜状水流WF来生成含有微细气泡的气泡混合水BW。图6是模式化地表示膜状水流WF冲入气液界面BW3的状态的图。
如图6所示,从扁平状且狭缝状的节流流路221喷射的水流成为其截面形状呈扁平状的膜状水流WF而喷向气液界面BW3。当膜状水流WF冲入气液界面BW3时,在沿膜状水流WF的区域,沿着膜状水流WF以大致平面状延伸的方向即x方向,产生沿该膜状水流WF冲入气液界面BW3的方向的排列的对流。
当产生这样的对流时,对流的产生方向在膜状水流WF的一侧(图中膜状水流WF的跟前侧)一致,同时,虽然与在另一侧(图中膜状水流WF的相反侧) 产生的对流的旋转方向相反,但是因为在膜状水流WF冲入的气液界面BW3附近,两侧的对流前进方向一致,所以可降低接近的对流相互冲突的可能。在膜状水流WF的两端,虽然除该对流之外还产生朝向膜状水流WF两端的对流,但是在除了膜状水流WF两端以外的区域,由于隔着膜状水流WF只产生朝向膜状水流WF的对流,因此从整体上看,对流在气液界面BW3附近的冲突也会降低。
另一方面,参照图7,对使线状的喷射水冲入气液界面的情况进行说明。图7是模式化地表示线状水流WFs冲入气液界面BW3的状态的图。
如图7所示,在使线状水流WFs冲入气液界面BW3时,由于水流不是以线而是以点的形式冲入气液界面BW3,因此,以线状水流WFs为中心,围绕该冲入点产生来自所有方向(图中xz平面的所有方向)的对流。如此,当围绕线状水流WFs冲入的冲入点,产生来自所有方向的朝向该冲入点的对流时,则这些对流将产生在相互冲突的方向上。因此,在使线状水流WFs冲入气液界面BW3的情况下,围绕该冲入点产生的对流则容易相互冲突,有产生气泡冲突导致气泡增大之虞。
对此,像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那样,如果产生膜状水流WF,如上所述,则会隔着膜状水流WF冲入的冲入线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这样,如果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则能够降低因气泡冲突而引起气泡增大的可能性。如果气泡混合水中的气泡被微细化,气泡混合水的水流难以冲突并能保持微细化的气泡,则即使是在远离节流流路221的位置上配置出水孔243的情况下,气泡也不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可被供给到出水孔243。因此,能够通过所有的出水孔243来稳定地供给气泡混合水。
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的气泡混合水BW供给到出水孔243时,在出水孔243内以及刚从出水孔243吐出后,能够形成气泡流或段塞流。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且作为气泡流或段塞流而形成的气泡混合水BW从出水孔243吐出后,不会像环状流那样雾化,而是在大致与吐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剪切并大致均匀地粒化。因此,使用者会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
为了得到这样的作用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 置F1具备:给水部21,用于供水;节流部22,设置在给水部21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给水部21减小,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空气混入部23,设置在节流部22的下游侧,形成有开口231,用于向从节流部22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出水部24,设置在空气混入部23的下游侧,沿着从节流部22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形成有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BW的多个出水孔243。
节流部22具有单一的节流流路221,该节流流路221被形成为扁平状,沿配置有多个出水孔243的作为出水面的侧壁24c的方向为长边侧。从节流流路221喷射的水为膜状水流WF,该膜状水流WF冲入空气混入部23及出水部24内临时积存的水与空气的气液界面BW3,通过由膜状水流WF将从开口231导入的空气卷入来生成气泡混合水BW,该生成的气泡混合水BW从出水孔243吐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1中,气液界面BW3形成在开口231的下游侧且出水孔243的上游侧(参照图5)。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节流流路221喷射的水作为膜状水流WF冲入气液界面BW3。因此,可构成将通过喷射的水而施加的力均匀地传递到气液界面BW3整体,可以稳定地使气液界面BW3位于出水孔243与开口231之间。由于如此稳定地形成气液界面BW3,使从节流流路221喷射的膜状水流WF冲入该气液界面BW3来生成气泡混合水BW,所以,能够在稳定的气液界面BW3引起卷入周围空气的水的流动,在冲入气液界面BW3的水流附近对流也难以冲突,从而不会使气泡增大,可以增加其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1中,虽然开口231只设置于膜状水流WF的一侧,但是,也优选至少设置一对开口231,隔着膜状水流WF位于一侧和另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节流流路221喷射膜状水流WF,所以虽然具有上述的抑制气泡增大的效果,但是,隔着膜状水流WF的空气移动却有受到抑制的趋势。所以,通过隔着膜状水流WF在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侧设置开口231,能够向膜状水流WF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可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BW。
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1将本体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使由节流部22喷射的水的方向在同一方向上一致。根据本发明的宗旨,实施方式并不 局限于这些,节流流路也可以构成为以放射状喷射膜状水流,多个出水孔也可以以被配置为分散在喷射有膜状水流的区域的方式构成。配置多个出水孔的区域可以是圆形区域,或者是矩形区域,可以是形成为各种形式的区域。在接下来说明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以将本体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并使由节流部喷射的水的方向呈放射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8,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淋浴装置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3的图,图8(A)表示俯视图,图8(B)表示侧视图,图8(C)表示仰视图。如图8(A)所示,淋浴装置F3主要由呈大致圆盘状的本体4构成,在淋浴装置F3(本体4)的上面4a形成有给水口41d。
如图8(B)所示,淋浴装置F3的本体4其外形由形成有给水口41d的空腔4A和形成有出水孔443的淋浴板4B构成。如图8(C)所示,在本体4的下面4b形成有多个出水孔443,同时还形成有开口431。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水孔443被配置为以开口431为中心的放射状。
接下来,参照图8(A)的F-F剖视图即图9,对淋浴装置F3加以说明。如图9所示,淋浴装置F3由空腔4A、淋浴板4B和陀螺形喷水构件4C构成。
空腔4A是与淋浴板4B一起形成本体4外形的构件,从与本体4上面4a相反侧的抵接面4Aa朝向上面4a,形成有圆形的凹部4Ab。
在空腔4A的中心附近,形成有从上面4a至凹部4Ab的通孔4Ac。通过如此设置通孔4Ac,从而形成从给水口41d至节流部42的给水部41。
淋浴板4B是与空腔4A一起形成本体4外形的构件,呈放射状形成有多个出水孔443。与形成有该出水孔443的区域的下面4b相反侧的抵接面4Ba则被构成为形成出水部44的侧壁44c。
当使淋浴板4B的抵接面4Ba与空腔4A的抵接面4Aa抵接时,在与空腔4A的凹部4Ab之间形成空隙,该空隙构成空气混入部43及出水部44。凹部4Ab的一部分构成出水部44的侧壁44a。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对陀螺形喷水构件4C进行说明。图10是将陀螺形喷水构件4C附近放大的立体剖视图。图11是表示陀螺形喷水构件4C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4C的中央附近截面的立体剖视图。如图10~图12所示,陀螺形喷水构件4C形成以凸缘4Cb为帽檐的帽子形状,在与相当 于该帽子形状顶部的凸缘4Cb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空气导入突起部4Ca。在与空气导入突起部4Ca相反侧的凸缘4Cb的中央附近,形成有节流突起部4Cd。
节流突起部4Cd构成了节流部42的一部分,通过与空腔4A相对而形成节流流路421。因此,节流流路421在整周上形成狭缝,以便从空腔4A的中央附近喷射放射状且膜状的水。
在节流突起部4Cd的周围,空气导入孔431a在节流突起部4Cd的整周上形成有多个。空气导入孔431a与在空气导入突起部4Ca上形成的开口431连通,向节流流路421供给空气。
在淋浴板4B上,从与本体4下面4b相反侧的抵接面4Ba朝向下面4b,形成有圆形的凹部4Bc。凹部4Bc设置于淋浴板4B的中央,位于设置为放射状的出水孔443的内侧。形成有从凹部4Bc的底面至下面4b的通孔4Bb。在凹部4Bc收纳有陀螺形喷水构件4C。
陀螺形喷水构件4C的空气导入突起部4Ca被配置为从通孔4Bb向外部突出。因此,形成于空气导入突起部4Ca的开口431被构成为可导入外气。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空腔4A、淋浴板4B和陀螺形喷水构件4C,从而构成淋浴装置F3具备给水部41、节流部42、空气混入部43和出水部44。
给水部41是用于供水的部分,是将从给水口41d引入的水向节流部42供给的部分。在给水口41d可以连接未图示的给水单元(给水软管等),从该给水单元供给来的水被从给水部41向节流部42供给。
节流部42设置于给水部41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给水部41减小,是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的部分。在节流部42形成有单一的节流流路421。
空气混入部43设置于节流部42的下游侧,是形成有开口431的部分,用于向从节流部42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
出水部44设置于空气混入部43的下游侧,是形成有多个出水孔443的部分,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
在此淋浴装置F3中,当从给水部41供水时,则从节流部42的节流流路421喷射膜状水流WFc。该膜状水流WFc的喷射状态如图13所示。图13是模式化地表示从给水部41侧观察淋浴装置F3时的膜状水流WFc的喷射状态的图。如图13所示,膜状水流WFc在整周上喷射。
如此,通过喷射膜状水流WFc,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1相同,则隔着膜状水流WFc冲入的冲入线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这样,如果产生相互难以冲突的对流,则能够降低因气泡冲突而引起气泡增大的可能性。如果气泡混合水中的气泡被微细化,气泡混合水的水流难以冲突并能保持微细化的气泡,则即使是在远离节流流路421的位置上配置出水孔443的情况下,气泡也不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可被供给到出水孔443。因此,能够通过所有的出水孔443来稳定地供给气泡混合水。
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的气泡混合水供给到出水孔443时,在出水孔443内以及刚从出水孔443吐出后,能够形成气泡流或段塞流。如此,当含有气泡直径大致均匀的气泡,且作为气泡流或段塞流而形成的气泡混合水从出水孔443吐出后,不会像环状流那样雾化,而是在大致与吐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剪切并大致均匀地粒化。因此,使用者会连续接触到粒化为比较大的均匀粒径的水滴,使用者能够享受到如同淋到大颗雨点那样的具有量感的沐浴感觉的淋浴。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将节流流路421作为在整周上的单一狭缝而构成,但是,也优选其为排列设置有多个节流流路的状态。参照图14~图16,对如此排列设置有多个节流流路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陀螺形喷水构件5C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5C的中央附近截面的剖视立体图。图16是表示用图14及图15所示的陀螺形喷水构件5C代替淋浴装置F2中的陀螺形喷水构件4C而使用时的膜状水流的喷射状态的图。
如图14及图15所示,陀螺形喷水构件5C形成以凸缘5Cb为帽檐的帽子形状,在与相当于该帽子形状顶部的凸缘5Cb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空气导入突起部5Ca。在与空气导入突起部5Ca相反侧的凸缘5Cb的中央附近,形成有节流突起部5Cd。
节流突起部5Cd构成了节流部42的一部分,通过与空腔4A相对而形成节流流路。在节流突起部5Cd上设有四个隔离突起5Cda。四个隔离突起5Cda被配置为相互保持相等间隔,通过与空腔4A抵接,从而起到将节流流路隔离为四个的作用。因此,使用陀螺形喷水构件5C时的节流流路形成被分割的狭缝,以便呈放射状且膜状的水从空腔4A的中央附近被喷射为扇形(参照图16)。
在节流突起部5Cd的周围,空气导入孔531a在节流突起部5Cd的整周上形成有多个。空气导入孔531a与在空气导入突起部5Ca上形成的开口连通,向节流流路供给空气。
如此,当使用陀螺形喷水构件5C时,则构成为节流流路在沿出水面的方向上排列设置多个,这些多个排列设置的节流流路被配置为相互保持规定间隔,空气能够在从各个节流流路喷射的膜状水流WFp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节流流路喷射膜状水流,所以虽然具有上述的抑制气泡增大的效果,但是隔着水流的空气移动却受到抑制。所以,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排列设置多个扁平状的节流流路,同时将上述相互间隔配置为保持规定间隔,所以能够在膜状水流WFp之间形成空气可移动的间隙。因此,由于能够使空气在膜状水流WFp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移动,能够向膜状水流WFp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所以可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因此,在此变形例中,由于能够使空气在膜状水流WFp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移动,因此,即使只在膜状水流WFp的一侧设置与开口连通的空气导入孔531a,也能够向膜状水流WFp的两侧均匀地供给空气。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只在膜状水流WFp的一侧设置与开口连通的空气导入孔531a,可以有助于顺利生成气泡混合水。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淋浴装置F2如下构成,多个出水孔443被配置为分散在圆形区域,节流流路从该圆形区域的中央附近以放射状喷射膜状水流,该喷射出的膜状水流WFp形成扇形。
如此,由于将节流流路如下构成,向分散有出水孔443的圆形区域,从该区域的中央附近以放射状喷射膜状水流WFp,因此,能够向配置有出水孔443的圆形区域均匀地喷射膜状水流WFp,能够向该圆形区域均匀地供给气泡混合水。另外,由于膜状水流WFp呈扇形构成,因此,膜状水流WFp的流动能够稳定,可供给混入有微细气泡的气泡混合水。
以上,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即,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些具体实施例适当加以设计变更后的技术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前述的各具体实施例所具备的各要素以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 并不局限于所例示的内容,可进行适当变更。另外,只要技术上可行,可以对前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进行组合,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对这些进行了组合的技术同样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淋浴装置,其为吐出混入有空气的气泡混合水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给水部,用于供水;
节流部,设置在所述给水部的下游侧,使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给水部减小,用于将通过的水喷射到下游侧;
空气混入部,设置在所述节流部的下游侧,形成有开口,用于向从所述节流部通过而喷射的水中混入空气来形成气泡混合水;
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空气混入部的下游侧,沿着从所述节流部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形成有配置了用于吐出气泡混合水的多个出水孔的出水面,
所述节流部至少具有一个节流流路,该节流流路的流路截面形成为扁平状,沿所述出水面的方向为长边侧,以使向下游侧喷射的水流成为截面形状呈扁平状的膜状水流,
从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水成为膜状水流,该膜状水流冲入所述空气混入部及所述出水部内临时积存的水与空气的气液界面,通过由膜状水流将从所述开口导入的空气卷入来生成气泡混合水,该生成的气泡混合水从所述出水孔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界面形成在所述开口的下游侧且所述出水孔的上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至少设置一对,隔着所述膜状水流位于一侧和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流路在沿所述出水面的方向上排列设有多个,
且构成为,这些多个排列设置的所述节流流路被配置为相互保持规定间隔,空气能够在从各个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膜状水流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只设置于所述膜状水流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流路构成为向放射方向喷射膜状水流,
所述多个出水孔被配置为分散在喷射有膜状水流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流路喷射的放射状且膜状的水流被分开喷射为其平面形状各自形成扇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33980 | 2010-02-18 | ||
JP2010033980A JP5534416B2 (ja) | 2010-02-18 | 2010-02-18 | シャワー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1023A CN102161023A (zh) | 2011-08-24 |
CN102161023B true CN102161023B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400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035768 Active CN102161023B (zh) | 2010-02-18 | 2011-02-10 | 淋浴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108207B2 (zh) |
EP (2) | EP2361688B1 (zh) |
JP (1) | JP5534416B2 (zh) |
CN (1) | CN1021610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17967B2 (ja) | 2010-06-23 | 2015-11-18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DE102011114945A1 (de) * | 2011-10-06 | 2013-04-11 | Grohe Ag | Brausekopf |
US9623423B2 (en) | 2012-01-26 | 2017-04-18 | Kohler Co. | Spray head |
JP5664582B2 (ja) * | 2012-03-21 | 2015-02-04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JP5704463B2 (ja) * | 2012-12-28 | 2015-04-22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US9259747B2 (en) | 2013-01-04 | 2016-02-16 | Kohler Co. | Multi-function sprayhead |
JP6124068B2 (ja) * | 2013-07-08 | 2017-05-10 | Toto株式会社 | キッチン用水栓 |
CN104042144B (zh) * | 2014-06-26 | 2016-05-11 | 德清艾希德卫浴洁具有限公司 | 会吹泡泡的淋浴房 |
US9757740B2 (en) | 2014-11-19 | 2017-09-12 | Kohler Co. | Multi-function sprayhead |
US10987680B2 (en) | 2015-12-16 | 2021-04-27 | Kohler Co. | Spray head with hyperboloid spray pattern |
US9707572B2 (en) | 2015-12-18 | 2017-07-18 | Kohler Co. | Multi-function splashless sprayhead |
CN207770105U (zh) * | 2017-10-24 | 2018-08-28 | 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淋浴花洒 |
CN108311307B (zh) * | 2018-02-11 | 2024-02-23 | 佛山华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 |
US12076735B2 (en) | 2019-04-30 | 2024-09-03 | Delta Faucet Company | Showerhead including spray nozzle and deflector |
US11548017B2 (en) | 2019-07-10 | 2023-01-10 | Kohler Co. | Showerhead |
JP1756016S (ja) * | 2022-08-24 | 2023-10-24 | シャワー装置 | |
WO2024099293A1 (zh) * | 2022-11-11 | 2024-05-16 | 厦门水蜻蜓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 出水结构、出水面板和起泡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2253A1 (en) * | 1980-02-14 | 1981-08-20 | L Macabee | A hydro-air vibrator massage device |
CN1259183A (zh) * | 1997-06-03 | 2000-07-05 | 马斯科公司 | 带有通气装置的多射流淋浴器 |
CN2472818Y (zh) * | 2001-01-02 | 2002-01-23 | 潘忠富 | 淋浴喷头 |
CN1726086A (zh) * | 2002-12-12 | 2006-01-25 | 汉斯格罗股份公司 | 喷淋头 |
JP2009279484A (ja) * | 2008-05-20 | 2009-12-03 | Inax Corp | シャワーヘッド及びシャワー装置 |
WO2010070904A1 (ja) * | 2008-12-17 | 2010-06-24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07624A (en) * | 1952-04-02 | 1955-05-03 | Shames Harold | Liquid aerator |
US2741467A (en) * | 1952-11-01 | 1956-04-10 | Orloff W Holden | Aerator |
US3330486A (en) * | 1965-06-14 | 1967-07-11 | Rain Jet Corp | Aerating nozzle |
US3358934A (en) * | 1965-10-11 | 1967-12-19 | Alfred M Moen | Swivel aerators with combination spray |
US3524591A (en) * | 1968-08-02 | 1970-08-18 | Chicago Specialty Mfg Co | Spray device for showers,faucets,and the like |
US4346844A (en) * | 1980-01-28 | 1982-08-31 | Conservation Associates Incorporated | Aerated pulsating shower head |
US4330086A (en) * | 1980-04-30 | 1982-05-18 | Duraclean International | Nozzl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foam |
DE3404662A1 (de) * | 1984-02-10 | 1985-08-14 | Hans Grohe Gmbh & Co Kg, 7622 Schiltach | Wasserstrahlbeluefter fuer sanitaer-armaturen und dergleichen |
US5111994A (en) * | 1987-07-30 | 1992-05-12 | Emhart Inc. | Flow booster apparatus |
JPH06182262A (ja) | 1992-12-21 | 1994-07-05 | Naoyuki Inoue | 新規のシャワー装置 |
IT1305193B1 (it) * | 1998-11-19 | 2001-04-10 | Gevipi Ag | Testa di doccia per erogare un getto di acqua aereato mediante effettoventuri. |
JP4438209B2 (ja) | 2000-10-04 | 2010-03-24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DK1569756T3 (da) * | 2002-12-12 | 2007-06-04 | Hansgrohe Ag | Bruser med lufttilförsel |
TW200628111A (en) * | 2004-09-29 | 2006-08-16 | Toto Ltd | Showerhead |
DE102004059328A1 (de) * | 2004-12-01 | 2006-06-08 | Hansgrohe Ag | Brausekopf für eine Sanitärbrause |
DE102005003404B3 (de) | 2005-01-24 | 2006-09-07 | Neoperl Gmbh | Sanitäre Auslaufeinheit |
JP3747323B1 (ja) | 2005-03-03 | 2006-02-22 | 有限会社田中金属製作所 | シャワーノズル |
US20090266430A1 (en) * | 2008-04-24 | 2009-10-29 |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 Air injection assembly for showers |
JP5477768B2 (ja) * | 2008-12-17 | 2014-04-23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JP2010188046A (ja) * | 2009-02-20 | 2010-09-02 | Toto Ltd | シャワー装置 |
IT1396875B1 (it) | 2009-06-05 | 2012-12-20 | Bossini S P A | Soffione per doccia |
JP5505700B2 (ja) * | 2010-02-18 | 2014-05-28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GB2470805B (en) | 2010-03-31 | 2011-05-18 | Zgp Ltd | Shower attachment with ejector valve |
JP5817967B2 (ja) * | 2010-06-23 | 2015-11-18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
2010
- 2010-02-18 JP JP2010033980A patent/JP55344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2-10 CN CN 201110035768 patent/CN102161023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US US13/030,775 patent/US91082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EP EP11250196.0A patent/EP2361688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EP EP15150423.0A patent/EP2881178B1/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2-11 US US14/568,050 patent/US93707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81002253A1 (en) * | 1980-02-14 | 1981-08-20 | L Macabee | A hydro-air vibrator massage device |
CN1259183A (zh) * | 1997-06-03 | 2000-07-05 | 马斯科公司 | 带有通气装置的多射流淋浴器 |
CN2472818Y (zh) * | 2001-01-02 | 2002-01-23 | 潘忠富 | 淋浴喷头 |
CN1726086A (zh) * | 2002-12-12 | 2006-01-25 | 汉斯格罗股份公司 | 喷淋头 |
JP2009279484A (ja) * | 2008-05-20 | 2009-12-03 | Inax Corp | シャワーヘッド及びシャワー装置 |
WO2010070904A1 (ja) * | 2008-12-17 | 2010-06-24 | Toto株式会社 | シャワー装置 |
CN102316778A (zh) * | 2008-12-17 | 2012-01-11 | Toto株式会社 | 淋浴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9279484A 2009.12.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70785B2 (en) | 2016-06-21 |
US9108207B2 (en) | 2015-08-18 |
EP2881178A1 (en) | 2015-06-10 |
US20150108255A1 (en) | 2015-04-23 |
EP2361688A1 (en) | 2011-08-31 |
JP5534416B2 (ja) | 2014-07-02 |
CN102161023A (zh) | 2011-08-24 |
US20110198416A1 (en) | 2011-08-18 |
JP2011167640A (ja) | 2011-09-01 |
EP2881178B1 (en) | 2016-04-13 |
EP2361688B1 (en) | 2015-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1023B (zh) | 淋浴装置 | |
CN102160765B (zh) | 淋浴装置 | |
CN102316778B (zh) | 淋浴装置 | |
JP5556220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6478105B2 (ja) | 二流体ノズル | |
JP5641344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CN111715426B (zh) | 喷淋头 | |
JP5477772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2014180387A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CN102294308A (zh) | 吐水装置 | |
JP2010142336A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664582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849513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633784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633785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704463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5633783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6877288B2 (ja) | 噴霧ノズ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