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5711A - 光学片 - Google Patents
光学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5711A CN102155711A CN2010101158531A CN201010115853A CN102155711A CN 102155711 A CN102155711 A CN 102155711A CN 2010101158531 A CN2010101158531 A CN 2010101158531A CN 201010115853 A CN201010115853 A CN 201010115853A CN 102155711 A CN102155711 A CN 1021557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vature
- center
- optical sheet
- radius
- curved conv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片,包括透光基板及多个凸起结构。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这些凸起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凸起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第一弯曲凸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第二弯曲凸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其中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凸起结构的相对两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optical element),且特别涉及一种具遮蔽效果的光学片(optical sheet)。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会发光,因此可采用背光源来照明,而液晶面板本身的功用则在于决定每个像素的光通过率,如此便能够形成显示画面。在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中,是采用背光模块来形成背光源。背光模块所形成的背光源对液晶显示装置所产生的画面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背光源越均匀,画面质量越佳,且当背光源强度越强,画面亮度越高。
扩散板适合用于背光模块中,以提升背光源的光强度。现有扩散板多采用设于扩散板内部的扩散微粒子来产生光散射作用。然而,扩散微粒子除了将光散射之外,亦会吸收部分的光,进而导致光效率降低。此外,由于扩散微粒子会将光往四面八方杂乱散射,亦无法使光得到良好的利用。现有扩散板的低光效率会导致背光模块所提供的背光源的亮度降低,进而使液晶显示画面所提供的画面的亮度降低。
台湾专利第M358309号的图5与图8揭露一种光学膜,包含透光基材、多个第一出光部、多个第二出光部、多个第三出光部及多个第四出光部。光线由透光基材的入光面射入光学膜,且由贴附透光基材一侧的第一出光部、第二出光部及第三出光部射出光学膜。
另外,台湾专利第M313258号的图9与图11揭露光学膜片上的微结构为高低不同交替排列所构成。台湾专利第M314349号的图9揭露了光学膜片上的微结构为高低不同交替排列所构成,其中微结构的顶角可为圆弧状。台湾专利第M357621号的图3与图4揭露了光学膜片的基材的第一表面设有高低不同排列的微结构,其中此微结构的顶角可为圆弧状。美国专利第5771328号的图5揭露了光学膜片上设有高低不同排列的微结构。美国专利第7213933号揭露了扩散板具有多个圆弧形微结构。台湾专利第M247768揭露了一种扩散板,具有多个折射部,其中折射部可为梯形、圆弧形或棱镜形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片,具有较佳的透光度与遮蔽性,以形成亮度较高且均匀度较佳的面光源,且此光学片具有较低的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片,包括透光基板及多个凸起结构。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这些凸起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凸起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第一弯曲凸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第二弯曲凸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其中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凸起结构的相对两侧。当以第一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第一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垂直于第一表面且通过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的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一参考圆时,且当以第二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此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二参考圆时,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交点至第一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的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此外,此交点至第二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此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片,包括透光基板及多个凸起结构。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这些凸起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凸起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第一弯曲凸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第二弯曲凸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其中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凸起结构的相对两侧。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一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且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二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
本发明实施例可具有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实施例光学片中,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与位置符合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形状,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交点至第一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的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且交点至第二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此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如此能够同时提升遮蔽效果与辉度,进而提升采用此光学片的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均匀度与亮度。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中,由于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一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且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二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该光学片能形成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为让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光学片沿着I-I线的剖面图。
图1C为图1B中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
图2A与图2B示出图1B的光学片的另两种变型。
图3为图1A的光学片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5A为具棱镜的扩散板、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及图4的光学片应用于背光模块时所产生的辉度分布图。
图5B示出具棱镜的扩散板、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及图4的光学片再分别搭配其它光学膜片而应用于背光模块时所产生的辉度分布图。
图6示出图4的光学片的其它应用方式。
图7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7B为图7A中的凸起结构群组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光学片中的凸起结构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0c、100d:光学片
110:透光基板
112: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20、120c、120d、120e:凸起结构
122、122e:第一弯曲凸面
124、124e:第二弯曲凸面
130:凸起结构群组
200、200a:背光模块
210:发光元件
212、212a、212b:光束
220:反射元件
230:扩散膜
240:增亮膜
A:对称平面
C1:第一曲率中心
C1C2∶连心线
C2:第二曲率中心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垂直距离
H’:垂直高度
L:长度
P:距离
R1、R1’、R2、R2’、R3:曲率半径
T、T’:顶部
U1:第一参考圆
U2:第二参考圆时
X:交点
XC1、XC2∶连线
ΔH:高度差、垂直高度
θ1、θ2: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光学片沿着I-I线的剖面图,而图1C为图1B中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参照图1A至图1C,本实施例光学片100包括透光基板110及多个凸起结构120。透光基板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这些凸起结构120配置于第一表面112上,其中每一凸起结构120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122与第二弯曲凸面124。第一弯曲凸面122具有第一曲率中心C1(如图1C所示),第二弯曲凸面124具有第二曲率中心C2,其中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分别位于凸起结构12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当以第一曲率中心C1为圆心且以第一弯曲凸面122的曲率半径R1为半径而在垂直于第一表面112且通过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1的参考平面(即图1C的图面)上作出第一参考圆U1时,且当以第二曲率中心C2为圆心且以第二弯曲凸面124的曲率半径R2为半径而在此参考平面上作出的第二参考圆U2时,第一参考圆U1与第二参考圆U2的交点X至第一曲率中心C1的连线XC1相对于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心线C1C2的倾斜角θ1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此外,此交点X至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线XC2相对于连心线C1C2的倾斜角θ2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曲凸面122的曲率半径R1大致上等于第二弯曲凸面124的曲率半径R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起结构120为条状凸起结构,每一凸起结构12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这些凸起结构120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此外,连心线C1C2大致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第一弯曲凸面122为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圆柱面,且第二弯曲凸面124为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圆柱面。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大致上垂直于第二方向D2。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凸起结构120符合L/2≤P≤2L,其中L为第一参考圆U1的半径R1与第二参考圆U2的半径R2在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心线C1C2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且P为相邻二凸起结构120的顶部T在与第一表面112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在图1B与图1C中是以P=L为例。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光学片100a的P=2L。此外,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光学片100b的L/2<P<L。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起结构120符合H/2≤H’≤H,其中H’为凸起结构120的顶部T至第一表面112的垂直高度,且H为第一参考圆U1与第二参考圆U2的交点X至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心线C1C2的垂直距离,而在图1C中是以H=H’为例。
图3为图1A的光学片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图。参照图1A至图1C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10、反射元件220及光学片10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例如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且发光元件210适于发出光束212,而反射元件220适于将光束212反射至光学片100。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亦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其它适当的发光元件。当光束212(例如光束212a)较为垂直地入射光学片100时,第二弯曲凸面124与第一弯曲凸面122适于对光束212(如光束212a)产生全反射作用,而使光束212a被反射回反射元件220。此时,凸起结构120发挥了类似于棱镜柱的作用,如此便能使位于发光元件210正上方的光束212的亮度不至于过亮,而达到遮蔽发光元件210的效果。而反射元件220会将光束212a反射回光学片100,而使光束212a能够再次利用。
另一方面,当光束212(例如光束212b)较为倾斜地入射光学片100时,光束212b适于被第一弯曲凸面122或第二弯曲凸面124折射,而穿透光学片100。此时,凸起结构120发挥了类似于透镜的功用,而将斜向入射的光束212b的传递方向导正,如此能够提升相邻两发光元件210的间隔的正上方的光束212的亮度。此外,上述被反射元件220反射的光束212a若是再次较为垂直地入射光学片100时,会再次被凸起结构120全反射,而又回到反射元件220。反射元件220的功用便在于不断地将被全反射的光束212反射回光学片100,直到光束212较为倾斜的入射凸起结构120并穿透光学片100为止。
通过凸起结构120对不同角度入射的光束212分别发挥了类似棱镜柱与类似透镜的功用,光束212在通过光学片100后便能够形成亮度较高且均匀度较佳的面光源。如此一来,光学片100中便可以不具有扩散粒子,而仍可达到使面光源均匀的效果。此外,由于不具有会吸收部分光线的扩散粒子,光学片100的透光度较高,且光效率较佳。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线XC1相对于连心线C1C2的倾斜角θ1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且连线XC2相对于连心线C1C2的倾斜角θ2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因此光学片100能够达到较佳的遮蔽效果与亮度提升效果。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使所有的凸起结构120的第一弯曲凸面122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R1,且可使所有凸起结构120的第二弯曲凸面124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R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曲凸面122的曲率半径R1大致上等于第二弯曲凸面124的曲率半径R2。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剖面图。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光学片100c与图1B的光学片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片100c中,每一凸起结构120c的顶部T’形成倒圆角,且此倒圆角的曲率半径R3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倒圆角有助于增加光束212(如图3所绘示)的均匀性,而使得光学片100c上方可以配置较少的其它光学膜片,如此也能够降低成本与光损耗。
图5A为具棱镜的扩散板、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及图4的光学片应用于背光模块时所产生的辉度分布图。参照图4与图5A,当本实施例光学片100c、具棱镜的扩散板与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应用于图3的背光模块200以取代图3中的光学片100时,在背光模块200上方(即图3的上方)的辉度分布如图5A所示。由图5A可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片100c所能达成的辉度分布明显较具棱镜的扩散板与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均匀,如此可验证本实施例的光学片100c确实能够达到较佳的均匀度。
图5B示出具棱镜的扩散板、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及图4的光学片再分别搭配其它光学膜片而应用于背光模块时所产生的辉度分布图,而图6示出图4的光学片的其它应用方式。参照图5B与图6,图4的光学片100c亦可应用于图6的背光模块200a。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a还包括扩散膜230及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240,其中扩散膜230置于光学片100c上方,而增亮膜240置于扩散膜230上方。由图5B可知,本实施例采用光学片100c、扩散膜230及增亮膜240的搭配所能达成的辉度均匀度,比具棱镜的扩散板、微透镜膜与增亮膜的搭配所能达成的辉度均匀度较佳,且比具柱状透镜的扩散板、微透镜膜与增亮膜的搭配所能达成的辉度均匀度较佳。此外,相较于后面两种搭配,本实施例采用光学片100c、扩散膜230及增亮膜240的搭配可以不用使用到成本较高的微透镜膜,因此可以具有较低的成本。
图7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剖面图,而图7B为图7A中凸起结构群组的剖面图。参照图7A与图7B,本实施例光学片100d类似于图1B的光学片100,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片100d中,每N个相邻凸起结构120d组成凸起结构群组130,其中N大于等于3,且N小于等于9,而在图7A中是以N等于5为例。每一凸起结构群组130中的这些凸起结构120d呈镜像对称配置,例如是相对于图7B的对称平面A对称。此外,每一凸起结构群组130中的这些凸起结构120d的高度不完全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群组130符合L/4≤P≤L,其中P为凸起结构群组130中相邻二凸起结构120d的顶部T在与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且L为第一参考圆U1的半径R1与第二参考圆U2的半径R2(参考图1C)在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心线C1C2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群组130符合ΔH=2H/(N+1),其中H为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交点X至第一曲率中心C1与第二曲率中心C2的连心线C1C2的垂直距离,ΔH为凸起结构群组130中相邻二凸起结构120d的高度差,且ΔH为凸起结构群组130中高度最低的凸起结构120d(如图7B中的最左边或最右边的凸起结构)的顶部T至第一表面112的垂直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一凸起结构群组130中的凸起结构120d的高度不完全相等,因此可避免光学片130与配置于其上方的其它光学膜片或光学元件产生静电吸附与粘黏的现象,进而确保光学膜片所能达成的光学质量。此外,凸起结构群组130中高度最高的凸起结构120d(如图7B中之中间的凸起结构)的顶角T亦可形成倒圆角,以增加光束的均匀性。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光学片中凸起结构的剖面图。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光学片与图1B及图1C的光学片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片中,每一凸起结构120e的第一弯曲凸面122e的曲率半径R1’不等于第二弯曲凸面124e的曲率半径R2’。这样的设计可因应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使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光形能依使用需要而作调整。在其它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每N个相邻凸起结构120e亦可组成类似图7B的凸起结构群组,且每一凸起结构群组中的这些凸起结构120e的高度不完全相同,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可具有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中,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与位置符合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形状,第一参考圆与第二参考圆的交点至第一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曲率中心与第二曲率中心的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且交点至第二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此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如此能够同时提升遮蔽效果与辉度,进而提升采用此光学片的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均匀度与亮度。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片中,由于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一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且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二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该光学片能形成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型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光学片,包括:
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凸起结构,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所述第一弯曲凸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所述第二弯曲凸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分别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相对两侧,当以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所述第一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一参考圆时,且当以所述第二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所述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所述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二参考圆时,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且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为条状凸起结构,每一所述条状凸起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条状凸起结构沿着第二方向排列,所述连心线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弯曲凸面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所述第二弯曲凸面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这些凸起结构符合L/2≤P≤2L,其中L为所述第一参考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半径在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且P为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符合H/2≤H’≤H,其中H’为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至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高度,且H为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的垂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形成倒圆角,且每一所述倒圆角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N个相邻凸起结构组成凸起结构群组,其中N大于等于3,且N小于等于9,每一凸起结构群组中的这些凸起结构呈镜像对称配置,且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的这些凸起结构的高度不完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群组符合L/4≤P≤L,其中P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且L为所述第一参考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半径在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群组符合ΔH=2H/(N+1),其中H为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的垂直距离,ΔH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差,且ΔH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高度最低的所述凸起构结构的顶部至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不等于所述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
11.一种光学片,包括:
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凸起结构,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弯曲凸面与第二弯曲凸面,所述第一弯曲凸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所述第二弯曲凸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分别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相对两侧,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一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且所有这些凸起结构的这些第二弯曲凸面具有彼此大致上相同的曲率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当以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所述第一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一参考圆时,且当以所述第二曲率中心为圆心且以所述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为半径而在所述参考平面上作出第二参考圆时,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且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连心线的倾斜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为条状凸起结构,每一所述条状凸起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条状凸起结构沿着第二方向排列,所述连心线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弯曲凸面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所述第二弯曲凸面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大致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这些凸起结构符合L/2≤P≤2L,其中L为所述第一参考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半径在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且P为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符合H/2≤H’≤H,其中H’为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至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高度,且H为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的垂直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形成倒圆角,且每一所述倒圆角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0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每N个相邻凸起结构组成凸起结构群组,其中N大于等于3,且N小于等于9,每一凸起结构群组中的这些凸起结构呈镜像对称配置,且每一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的这些凸起结构的高度不完全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群组符合L/4≤P≤L,其中P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的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且L为所述第一参考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半径在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上的重叠的部分的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群组符合ΔH=2H/(N+1),其中H为所述第一参考圆与所述第二参考圆的所述交点至所述第一曲率中心与所述第二曲率中心的所述连心线的垂直距离,ΔH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相邻二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差,且ΔH为所述凸起结构群组中高度最低的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至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中所述第一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不等于所述第二弯曲凸面的曲率半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58531A CN102155711A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光学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158531A CN102155711A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光学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5711A true CN102155711A (zh) | 2011-08-17 |
Family
ID=44437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158531A Pending CN102155711A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光学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5571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29700B2 (en) | 2014-03-21 | 2016-08-30 |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 Backlight module |
CN106444246A (zh) * | 2016-09-06 | 2017-02-22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散斑部件、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
CN108646504A (zh) * | 2018-03-22 | 2018-10-1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3422A (zh) * | 2003-02-17 | 2004-08-2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578915A (zh) * | 2001-11-07 | 2005-02-09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棱镜薄板、使用该棱镜薄板的背光源单元和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936675A (zh) * | 2005-09-21 | 2007-03-28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平面光源模块 |
CN1947035A (zh) * | 2004-09-30 | 2007-04-11 | 索尼株式会社 | 光学片材、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 |
WO2007097454A1 (ja) * | 2006-02-27 | 2007-08-30 | Zeon Corporation | 微細凹凸形状を有する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382254A (zh) * | 2008-10-29 | 2009-03-1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与基于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
CN101606020A (zh) * | 2006-09-29 | 2009-12-16 | 东丽株式会社 | 面光源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995595A (zh) * | 2009-08-12 | 2011-03-30 |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 控制光线方向的光学片、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
-
2010
- 2010-02-12 CN CN2010101158531A patent/CN1021557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8915A (zh) * | 2001-11-07 | 2005-02-09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棱镜薄板、使用该棱镜薄板的背光源单元和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523422A (zh) * | 2003-02-17 | 2004-08-2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947035A (zh) * | 2004-09-30 | 2007-04-11 | 索尼株式会社 | 光学片材、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 |
CN1936675A (zh) * | 2005-09-21 | 2007-03-28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平面光源模块 |
WO2007097454A1 (ja) * | 2006-02-27 | 2007-08-30 | Zeon Corporation | 微細凹凸形状を有する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606020A (zh) * | 2006-09-29 | 2009-12-16 | 东丽株式会社 | 面光源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382254A (zh) * | 2008-10-29 | 2009-03-1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导光板与基于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
CN101995595A (zh) * | 2009-08-12 | 2011-03-30 |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 控制光线方向的光学片、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29700B2 (en) | 2014-03-21 | 2016-08-30 |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 Backlight module |
CN106444246A (zh) * | 2016-09-06 | 2017-02-22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散斑部件、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
CN109061895A (zh) * | 2016-09-06 | 2018-12-21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散斑部件、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
CN108646504A (zh) * | 2018-03-22 | 2018-10-1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装置中的振镜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75741B (zh) | 导光板及使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 |
CN101487945B (zh) | 光学片和具有该光学片的显示装置 | |
JP4683165B1 (ja) | 導光体、隠蔽構造体、これらを備えた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 |
KR100978078B1 (ko) |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8287172B2 (en) |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1542191A (zh) | 背光装置及显示器 | |
JP2011059680A (ja) | 輝度向上フィルム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 |
TW200905306A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 |
TWI428639B (zh) | 擴散板、背光單元及其液晶顯示器 | |
TW201007233A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edge-lighting type backlight module | |
US10983394B2 (en) | Thin direct-view LED backlights | |
US20110019435A1 (en) |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 |
TW201024857A (en) | A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lateral optical structures and a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 |
WO2013002015A1 (ja) |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JP2012003883A (ja) |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03511922A (zh) |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 |
US20240385363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155711A (zh) | 光学片 | |
WO2013081038A1 (ja) | 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TWI416179B (zh) | 導光結構及應用其之背光模組 | |
JP2019033039A (ja) |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KR100869336B1 (ko) | 측면 조광형 백라이트 장치 | |
TWI526742B (zh) | 曲型背光模組 | |
CN101017270A (zh) | 光学模组 | |
JP2013218826A (ja) | 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