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1588B -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1588B CN102151588B CN2011100273560A CN201110027356A CN102151588B CN 102151588 B CN102151588 B CN 102151588B CN 2011100273560 A CN2011100273560 A CN 2011100273560A CN 201110027356 A CN201110027356 A CN 201110027356A CN 102151588 B CN102151588 B CN 1021515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alyst
- regeneration
- burning
- agent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应用的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一种把常规烧焦再生和化学处理活化相结合的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的方法和技术质量标准。应用本再生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烧除失活待生催化剂的沉积碳,保留本征碳,使活性金属聚集度最小,其强度、比表面积、孔容得以恢复,奠定了化学处理的基础,进一步用有机化合物(含有机络合物)对烧焦再生剂进行化学处理活化(饱和浸渍—烘干),补充在烧焦过程中已烧掉的部分有用的有机助剂与活性金属相互作用,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重新分散.并在硫化过程中转化为高活性的反应活性中心,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良好的恢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把常规烧焦再生和化学处理活化相结合的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的方法和技术质量标准.
应用本再生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烧除沉积碳,保留本征碳,使活性金属聚集度最小,其强度、比表面积、孔容得以恢复,奠定了化学处理的基础,进一步用有机化合物对烧焦再生剂进行化学处理活化(饱和浸渍-烘干),补充在烧焦过程中已烧掉的部分有用的有机物,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重新分散.
背景技术
催化剂是加氢工艺的核心,催化剂的再生是恢复其活性的重要应用技术,是现代加氢工艺的配套技术;对失活加氢催化剂的再生和重复使用,也是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而器外再生则是更能体现恢复活性、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既安全又环保的技术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各主要加氢催化剂开发商通过更新催化剂的设计理念,应用新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工艺,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高活性催化剂。新型加氢催化剂采用了络合浸渍技术及特殊的低温焙烧制备工艺,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特定的有机助剂作为络合剂。使催化剂具有金属分散度高、易于硫化的特点,所负载的金属可最大量地转化为高活性的催化活性中心,从而使活性金属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加氢催化剂如下:
Albemarle(AKZO NOBEL及NIPPON KETJEN)公司采用STARS(Super Type II Active Reaction Sites)技术制备的催化剂;
美国Criterion公司采用Cetinel技术制备的等催化剂。
中国产需要金属重新分散的催化剂,上述这些新型催化剂在国内炼油企业被广泛应用,并陆续进入再生期。对这类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再生,若采用常规传统烧焦再生方法会使新型催化剂中原来高度分散的金属组分发生聚集从而导致分散度下降,再生剂活性恢复率很低。
目前STARS和Cetinel技术制备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如KF-757、KF-848、UF-120、UF-210、DN-3110、DC-2118)的再生还在Albemarle和Criterion公司垄断中,使用该类加氢催化剂的企业只能备存一份催化剂,花高价运到国外去再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使该类类新型加氢催化剂烧焦适度,金属聚集少,对已聚集的金属组分能得到重新分散并在硫化过程中转化为高活性的反应活性中心,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良好的恢复的加氢催化剂的器外再生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方法,包括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进行适度的烧焦(脱硫脱碳)以及烧焦的工艺方法,在将待生加氢催化剂进行烧焦之后还包括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方法,所述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将再生加氢催化剂在有机络合浸渍液内浸渍的步骤。
一种新型超高活性加氢催化剂(如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的STARS和CENTINEL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对待再生催化剂进行脱碳和/或脱硫处理的器外烧焦再生,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进行有限度的烧焦处理的步骤;以及对待再生催化剂进行浸渍、活化再生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进行有限度的烧焦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行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 所述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将烧焦后的再生催化剂采用选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烘干的方法步骤。
进行有限度的烧焦(脱碳/脱硫)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进行有限度的烧焦处理后,对所述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能有效控制烧除沉积碳,保留本征碳,使活性金属聚集度最小。待再生催化剂的残碳值在0.5-3.0%,优化值在1.060.4%;在炉内供风条件下烧焦进行脱碳和/或脱硫处理的温度控制在常温-470℃,高温段停留3-7小时,优化值为在350-400℃的高温段停留3小时。这样的再生剂其强度-粒度-粉尘要有利于后续化学处理程序的进行.
烧焦再生剂的质量指标为:
再生剂含碳1.060.4%(此碳可被视为有机络合剂的残余余物)
含硫m%≯Rx+0.4;比表面积m2/g≮0.95Rx;
孔容ml/g≮0.95Rx;强度N/mm≮0.95Rx;
Rx为实验室再生样品的分析值。
所述进行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中的有机化合物应能与活性金属发生反应,该有机化合物为有机酸(醋酸,丁酸,柠檬酸,马来酸)、有机胺(乙二胺,单乙醇胺)、醇基化合物(异丙醇,丙三醇)、有机络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任意的组合。(乙二胺四乙酸,次氨基三乙酸等),在精制催化剂制中添加某些有机物或用其进行化学处理对调整催化剂活性相类别,提高本征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将烧焦再生催化剂用选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烘干的方法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烧焦后的Mo/Co型再生催化剂采用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或采用由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所述将烧焦后的Mo/Ni-P型再生催化剂采用由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或采用由次氨基三乙酸、磷 酸氢二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应根据该剂的的组成特点(如Mo/Co,Mo/Ni,W/Ni)选用某种有机化合物(或有机络合物)种作为活性金属再分散剂配成水溶液。对Mo/Co型待再生催化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氨水-去离子水>,<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和<次氨基三乙酸-氨水-去离子水>,<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等四种溶液分别对烧焦再生催化剂进行处理后,经综合评定,确定采用由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液体系或采用由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液体系向再生催化剂中补充已烧除的有用有机助剂;本发明对Mo/Ni-P型剂确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溶液体系进行饱和浸渍-烘干处理。
所述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中主要成份的含量占该再生催化剂重量的6-12%,主要成份在溶液中含量为15-25%其中单乙醇胺为助溶剂,调节PH值5-6,帮助次氨基三乙酸在水中溶解.
所述由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中主要成份的含量占该再生催化剂重量的6.0-12.0%,主要成份在溶液中含量为18.0-25.0%。其中磷酸氢二胺为助溶剂,调节PH值5-6,帮助次氨基三乙酸在水中溶解。
所述进行饱和浸渍的时间为0.5-1.0小时,温度常温-75℃(温升),工作压力常压,保温反应时间2-4小时。
所述将烧焦后的再生催化剂采用选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烘干(低温焙烧)的方法步骤包括:把浸渍后的催化剂均布在干燥炉内移动的网带上连续经过不同的温度段,进行干燥的;其工艺条件为:工作温度:第一段(进料段) 50-70℃;第二段70-100℃;第三段100-150℃;第四段150-190℃;降温-出料,干燥时间:6-10小时。
经过器外烧焦(脱碳/脱硫)再生和浸渍-活化再生相结合的处理催化剂应该达到如下再生产品质量指标:
含碳2.0-4.5%(比烧焦再生剂增加1.0-3.0%,此碳表征有机絡合剂的增值),含硫与烧焦再生剂基本不变,比表面积≮0.95烧焦再生剂,孔容≮0.95烧焦再生剂,强度≮0.95烧焦再生剂。
1.低温适度烧焦技术:进行有限度的烧焦(脱碳/脱硫)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生加氢催化剂能有效控制烧除沉积碳,保留本征碳,使活性金属聚集度最小.再生剂的残碳值在0.5-3.0%,优化值在1.060.4%;在炉内供风条件下烧焦(脱碳/脱硫)温度控制在常温-470℃,停留3-7小时,优化值为在350-400℃在高温段停留3小时.这样的再生剂保留保部分固有碳(本征碳)保持了催化剂的基本外型和和强度为化学处理奠定了基础.
在大量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业装置再生生条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批量再生;工业装置的作业线包括原料预处理的进料单元烧焦再生炉主体单元和半成品处理三个单元设备构成;主体单元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网带移动床”式隔焰隧道再生炉,炉内由低温预热气提段-烧硫烧焦段-扩散控制段-降温段四个温度区段构成,通过严格控制预热的空气流量和烧嘴条件,准确控制各区段的温度,及时排除废气.
当筛除粉尘和支撑剂后的待生催化剂,按规定的厚度和速度被均匀、连续的添加在传送网带上,随传送网带的移动依次进入炉内不同温度的区段(预热气提段:常温-150℃2小时,烧硫烧焦段:150-320℃,2小时;扩散控制段:320-400℃3小时),降温出炉,使催化剂得以烧焦再生。对出炉的烧焦再生剂除含碳指标合格外,还要应用18目的标准筛除去碎粒和粉尘,保持持颗粒完整,颗粒分布合理,强度合格,便于进行化学处理(浸渍-活化-干燥).如表1数据所表征的烧焦再生剂是合格的中间产品.
表1.KF-757剂混合样烧焦再生数据
2.烧焦再生剂的化学处理(浸渍-活化-干燥)技术:将烧焦再生催化剂用选定的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烘干的方法步骤。其特征在于应根据该催化剂的组成特点(如Mo/Co,Mo/Ni,W/Ni)选用某种有机化合物(或有机络合物)作为活性金属再分散剂,配成方便加載的水溶液对再生剂进行化学处理使再生催化剂上被烧掉的部分有用的有机化合物得以补充,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再分散,使活性金属的活性相类型发生变化或恢复.
(1)、化学处理、活性金属再分散剂的评选方法:根据该类新型加氢催化剂的研制理念和引进添加剂/螯合剂/有机酸可增加活性金属组元在催化剂载体上的分散度并起到控制孔径的作用,对提高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的事实.所选定有机化合物为有机酸(醋酸、丁酸、柠檬酸、马来酸、戊酸);有机胺(乙二胺、乙醇胺);醇基化合物(异丙醇、丙三醇);有机络合物(乙二胺四乙酸、次氨基三乙酸等),在精制催化剂制中添加这些有机物或用其进行化学处理对调整催化剂活性相类别,提高本征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根据相关有机物的物化性质、实用性、安全环保性、经济性和对改善催化剂性质的贡献等综合考虑工业应用价值,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对Mo/Co型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溶液体系,其中单乙醇胺为乙二胺四乙酸和次氨基三乙酸的助溶剂,调节PH值,使之溶解.
本发明对Mo/Ni-P型剂确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溶液体系,其中磷酸氢二铵为乙二胺四 乙酸和次氨基三乙酸的助溶剂,调节PH值,使之溶解,磷是含Mo加氢处理催化剂(以Al2O3为载体)中最常用的添加剂之一,磷能改善Mo-Ni/Al2O3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尤其是其HDN活性。引入P后,有部分I-型Ni-Mo-S中心转化为II型Ni-Mo-S中心,即活性较高的中心。
(2)、浸渍溶液的配制技术:对于固体再生剂而言将有机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用孔饱和浸渍的方法是最方便最均匀把有机化合物载入催化剂中的方法.
浸渍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确定载入单位催化剂中碳含量(新剂碳-再生剂残碳差值),换算为有机化合物的量.
第二步:根据所测该剂的孔饱和吸水率确定溶液总量,
第三步:把确定量到的有机化合物加入到盛有部分去离子水的配液罐中,搅拌加热至50℃-60℃,陆续加入助溶剂调节PH值5-6使其溶解,
第四步:用去离子水调至总量搅拌均匀,备用.
案例一:100公斤KF-757再生剂残碳1.02%,饱和吸水率43%,使用<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溶液体系,欲把碳含量加载到3.5%的浸渍溶液的配法如下:表征次氨基三乙酸的碳含量为2.48%(2.48公斤),换算为次氨基三乙酸的量为6.58公斤,若过程效率为80%,次氨基三乙酸的量为8.23公斤.溶液总量43公斤,则次氨基三乙酸的浓度为19.13%(W),单位加入量0.0823公斤/公斤剂.可根据此配方进行配制.
(3)、烧焦再生剂的浸渍技术。有机络合和物浸渍液通过饱和浸渍的方法均匀地加载吸附附到再生剂上,浸渍的主要条件如下:
工作压力:常压或负压;
生产能力:0.5t剂/鼓,转速4-5转-分;
浸渍液消耗量:0.2-0.24t/鼓(饱和吸水量);
浸料在鼓里转动40-50分钟(转速4-5转/分)
工作温度:常温-80℃(温升),75℃恒温反应时间2-24小时.
本发明的浸渍过程示意过程流程图见图1。
(4)、浸渍再生剂的活化干燥技术新型加氢催化剂的烧焦再生剂应用络合浸渍技术载入了特定的有机助剂作为络合剂与活性金属进行反应.通过对浸渍后的加氢催化剂进行低温干燥处理使水分得以蒸发,使有机络合剂得以浓缩固化,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再分散,使活性金属的活性相类型发生变化或得到恢复.浸渍催化剂的干燥处理是在干燥炉内进行把浸渍后的催化剂均布在干燥炉内移动的网带上连续经过不同的温度段,进行干燥的.此类加氢催化剂的干燥通常采用低温干燥处理(或的低温焙烧).低温干燥工艺的主要技术条件:
工作温度:炉内第一段(进料段)50-70℃;第二段70-100℃;
炉内第三段100-150℃;第四段150-190℃;降温-出料。
干燥时间:6-10小时,工作介质:空气;
循环风量:气/剂≥600∶1(根据物料干湿程度而定)。
3、再生催化剂的质量指标
经大量的实验对比结合常规器外再生的质量指标,确定把再生催化剂的质量指标定为如下五项质量指标项作为再生催化剂的质量判断标准.
含碳2.0-4.5%(比烧焦再生剂增加1.0-3.0%,此碳表征有机絡合剂的增值),
含硫与烧焦再生剂基本不变,比表面积≮0.95烧焦再生剂,
孔容≮0.95烧焦再生剂;强度≮0.95烧焦再生剂。
表2.KF-757剂(Mo/Co型)再生混合样(成品)数据表
项目 | C%(m) | S%(m) | 强度N/mm | 比表面积m2/g | 孔容ml/g |
工业再生剂 | 1.02 | 0.86 | 13.4 | 191- | 0.49 |
实验室重生 | 3.55 | 0.76 | 13.0 | 187 | 0.45 |
工业重生 | 3.41 | 0.74 | 14.9 | 194 | 0.47 |
如表2数据所表征的经化学处理后活性金属再分散剂是合格的正式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及实施效果:
1、本发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首次在国内实现现了对STARS和CENTINEL类型催化剂的再生,为此类型催化剂在国内再生创造了条件.
2、本发明经工业级再生的催化剂强度高、活性恢复好、具有实用价值.
3、本发明从实验室到工业装置,从中间产品到正式产品建有完整的方案方法,技术规范指标,并已经工业装置的批量实践.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再生过程重复性好,工业再生好于实验室数据.
4、本发明在实验室对多种有机络合剂的溶液体系,多种工艺条件进行对比优化试验,在质量从优、重生活化时间短、无刺激性气味、生产环境无污染等方面选择了最有诗工业应用价值的溶液体系.
5、本发明所用烧焦再生和和烘干装置是在原器外再生装置上作些适应性改造,配液-浸渍设备与催化剂与制造设备造通用,将各单元设备连接,流程打通,简单适用,不需特别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浸渍过程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1、应用控制烧除沉积碳,适度保留本征碳的低温烧焦技术对STARS、 Cetinel和类似采用了络合浸渍技术及的低温焙烧技术制备的一系列新型的高活性系列催化剂进行器外烧焦再生.
待生催化剂经过筛除杂除尘后按规定的厚度和速度被均匀、连续的添加在“网带移动床”式隔焰隧道再生炉的传送网带上,随传送网带的移动依次进入炉内不同温度区段,在预热气提段:常温-150℃2小时、在烧硫烧焦段:150-320℃2小时、在扩散控制段:320-400℃3小时、降温出炉.
再生剂含碳1.060.4%(此碳可被视为有机络合剂的残余余物)
含硫m%≯Rx+0.4;比表面积m2/g≮0.95Rx;
孔容ml/g≮0.95Rx;强度N/mm≮0.95Rx;
Rx为实验室再生样品的分析值。
2、根据不同催化剂配制各具特性的浸渍溶液
不同催化剂选同不同的有机化合物溶液体系,并根据再生剂含碳量确定溶液浓度,根据烧焦再生催化剂的饱和吸水率确定浸渍溶液的加入量.
如对Mo/Co型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溶液体系,其中<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去离子水>溶液体系中,次氨基三乙酸的浓度为19.13%(W),单位加入量0.0823公斤/公斤剂.浸渍水溶液对催化剂的加入量=催化剂重量乘以饱和吸水率(43%)对Mo/Ni-P型剂确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溶液体系。
3、对烧焦再生剂进行饱和浸渍。浸渍步骤是在专业装置上进行的将定量有机络合和物浸渍液通过饱和浸渍的方法均匀地加载吸附附到定量再生剂上.浸渍的主要条件如下:
工作压力:常压或负压;
生产能力:0.5t剂/鼓,转速4-5转-分;
浸渍液消耗量:0.2-0.24t/鼓(饱和吸水量);
浸料在鼓里转动40-50分钟(转速4-5转/分);
工作温度:常温-80℃(温升),75℃恒温反应时间2-24小时。
4、对浸渍再生剂进行活化干燥处理
通过对浸渍后的加氢催化剂进行低温干燥处理使水分得以蒸发,使有机络合剂得以浓缩固化,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再分散,使活性金属的活性相类型发生变化或得到恢复.
浸渍催化剂的干燥处理是在干燥炉内进行把浸渍后的催化剂均布在干燥炉内移动的网带上连续经过不同的温度段,进行干燥的.此类加氢催化剂的干燥通常采用低温干燥处理(或的低温焙烧).低温干燥工艺的主要技术条件:
干燥介质:空气;循环风量:气/剂≥600∶1(视物料干湿程度可调);
工作温度:炉内第一段(进料段)50-70℃;第二段70-100℃;
炉内第三段100-150℃;第四段150-190℃;降温-出料.
干燥时间:6-10小时;
4、对再生催化剂收产品进行质量验收
(1)、对经低温干燥处理(或的低温焙烧)的催化剂进行过筛除尘处理,回收18目筛上颗粒作为产品,进行称重包装.产品的回收率≮0.97再生剂重量.
(2)、对产品变进行检验分析,符合如下五项指标的为合格产品:
含碳2.0-4.5%(比烧焦再生剂增加1.0-3.0%,此碳表征有机絡合剂的增值),
含硫与烧焦再生剂基本不变,比表面积≮0.95烧焦再生剂,
孔容≮0.95烧焦再生剂,改强度≮0.95烧焦再生剂。
应用案例一:KF-757剂(Mo/Co型)再生
应用本发明对运行了1666天,加工煤油376.43万吨、柴油93.98万吨的一批40.5吨拟将报废的KF-757旧剂在国内进行了第一次再生,其分析数据如上表2,活性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KF-757再生剂评价结果表
由表3可见,采用KF-757普通再生剂或重活后的再生剂,在氢分压3.5MPa,体积空速2.7h-1,反应温度220℃/240℃及氢油体积比300的工艺条件下,精制煤油的硫醇硫可以满足小于20μg/g的指标要求,
表3所列其他的性质也均满足国标3#喷气燃料的指标要求;两种再生剂相比,在反应温度240℃的条件下,重活后的再生剂加氢脱硫率高于KF-757普通再生剂。如果在柴油加氢装置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操作,预计重活后再生剂加氢 活性将会明显高于普通再生剂。由此可见:
(1)、采用KF-757普通(烧焦)再生剂或重活后的再生剂,在评价(或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处理直馏航煤馏分,其精制航煤性质可以满足国标3#喷气燃料的质量指标要求。
(2)、重活后再生剂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普通(烧焦)再生剂。
(3)、该项技术对KF-757催化剂的烧焦再生和浸渍再生是成功的。
应用案例二:DN-3110(Mo/Ni-P)型剂再生
DN-3110催化剂是美国标准催化剂公司(Criterion Catalyse Company)采用CENTINEL技术生产的产品.“CENTINEL”是新一代加氢处理催化剂技术,其特点是采用锁定位置的浸金属方法,大大提高了金属分散度。
DN-3110(Mo/Ni-P型)剂的烧焦再生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或<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溶液体系,进行化学处理,本次采用<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去离子水>溶液体系,次氨基三乙酸的溶液浓度为21.5%,对再生剂的加入量为0.093kg/kg,再生剂的孔饱和吸水率44%。
表4.DN-3110剂((Mo/Ni-P型)再生剂样(成品)数据表
项目 | C%(m) | S%(m) | 强度N/mm | 比表面积m2/g | 孔容ml/g |
工业再生剂 | 0.81 | 1.31 | 20.3 | 174- | 0.40- |
实验室重生 | 4.01 | 0.92 | 23.6 | 175 | 0.32 |
工业重生 | 4.05 | 0.95 | 23.79 | 176 | 0.32 |
表5.DN-3110剂((Mo/Ni-P型)再生剂活性评评价结果数据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的DN-3110催化剂活性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与新剂对比活性恢复率>90%),在试验条件范围内,所有的产品含硫均能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若适当降低空速,提高反应温度,两剂的活性更接近。(注:DN-3110新剂是CENTINEL-actiCAT催化剂).
声明: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要名词解释:
1、新型加氢催化剂-应用新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特定的有机助剂作为络合剂,应用络合浸渍技术及的低温焙烧技术制造的高活性加氢催化剂。
2、STARS技术(Super Type II Active Reaction Sites)——是Albemarle公司(AKZO NOBEL及NIPPON KETJEN)公司命名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技术,该类催化剂,如KF-757、UF-120、KF-848、UF-210等具有超级II类相活性反应中心.
3、Cetinel技术是美国Criterion公司命名一种络合定位法制备催化剂的技术,该类催化剂如DN-3110DC-2118等,具有活性金属的分散度方面比一般的催化剂更好的效果,能更有效地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硫化物.高度分散的MoS2,使钼的利用更充分。
4、再生技术———本发明的专用名词,是把常规低温受控烧焦再生和化学处 理(络合浸渍-低温干燥)相结合的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的方法和技术质量标准可以使再生催化剂上被烧掉的部分有用的有机络合物得以补充,使部分聚集的活性金属得以再分散,使活性金属的活性相类型发生变化的技术。
Claims (1)
1.一种超高活性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对待再生催化剂进行脱碳和/或脱硫处理的有限度的器外烧焦再生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在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进行有限度的烧焦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行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所述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将烧焦后的再生催化剂采用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烘干的方法步骤;
所述对待再生加氢催化剂在炉内供风条件下烧焦进行脱碳和/或脱硫处理的温度控制在常温—470℃,在350—400℃的高温段停留3小时;进行有限度的烧焦处理后,待再生催化剂的残碳值在0.5—3.0%,所述进行活性金属再分散处理的工艺步骤中的有机化合物为有机酸、有机胺、醇基化合物、有机络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任意的组合;
将烧焦后的Mo/Co型再生催化剂采用次氨基三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或采用由乙二胺四乙酸、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将烧焦后的Mo/Ni—P型再生催化剂采用由乙二胺四乙酸、磷酸氢二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或采用由次氨基三乙酸、磷酸氢二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
所述进行饱和浸渍的时间为0.5—1.0小时,温度常温—75℃,工作压力常压,保温反应时间2—4小时;
对采用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饱和浸渍后的再生催化剂进行烘干的方法步骤包括:把饱和浸渍后的再生催化剂均布在干燥炉内移动的网带上连续经过不同的温度段进行干燥;其工艺条件为:工作温度:第一段50—70℃;第二段70—100℃;第三段100—150℃;第四段150—190℃;干燥时间:6—10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273560A CN102151588B (zh) | 2011-01-25 | 2011-01-25 |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273560A CN102151588B (zh) | 2011-01-25 | 2011-01-25 |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1588A CN102151588A (zh) | 2011-08-17 |
CN102151588B true CN102151588B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443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273560A Active CN102151588B (zh) | 2011-01-25 | 2011-01-25 |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515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2329B (zh) * | 2011-12-29 | 2016-03-23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煤液化油加氢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和复活方法 |
CN103521274B (zh) * | 2013-08-16 | 2015-06-03 | 江苏科创石化有限公司 | 预硫化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
CN103480435B (zh) * | 2013-09-30 | 2016-01-20 | 盘锦鑫安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549491B (zh) * | 2013-10-23 | 2017-05-1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完全失活加氢裂化催化剂回收再利用方法 |
CN104549492B (zh) * | 2013-10-23 | 2017-05-1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废加氢裂化催化剂全回收再利用方法 |
JP6420961B2 (ja) * | 2014-03-27 | 2018-11-07 |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 重油脱硫触媒の再生利用方法 |
CN104248995A (zh) * | 2014-07-24 | 2014-12-3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提高馏分油加氢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
CN106669788B (zh) * | 2015-11-11 | 2019-07-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05251544A (zh) * | 2015-11-27 | 2016-01-20 | 成都国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钙中毒炭基脱硫催化剂的再生剂及其再生工艺 |
CN105944735A (zh) * | 2016-05-26 | 2016-09-21 | 盘锦鑫安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积碳失活的ⅱ型加氢催化剂的活化方法 |
CN106955720A (zh) * | 2017-03-09 | 2017-07-18 | 濮阳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钴钼催化剂用活化剂及应用 |
CN109331833A (zh) * | 2018-09-11 | 2019-02-1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负载型氧化铝催化剂的后处理方法及所得催化剂 |
CN111097440A (zh) * | 2018-10-26 | 2020-05-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失活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CN111822060B (zh) * | 2019-04-19 | 2023-12-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废加氢催化剂的利用方法和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
CN112705211A (zh) * | 2019-10-25 | 2021-04-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失活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CN113046117B (zh) * | 2019-12-26 | 2023-01-1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 |
CN114682265B (zh) * | 2020-12-31 | 2024-02-1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失活Co-Mo型加氢催化剂再生液及再生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3840A (zh) * | 1994-05-13 | 2003-08-06 | 壳牌石油公司 | 高活性催化剂 |
CN1921943A (zh) * | 2004-01-20 | 2007-02-28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恢复失效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方法、所得恢复的催化剂及加氢处理方法 |
CN101722061A (zh) * | 2008-10-10 | 2010-06-09 | 尤雷卡特股份公司 | 烃处理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
2011
- 2011-01-25 CN CN2011100273560A patent/CN1021515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3840A (zh) * | 1994-05-13 | 2003-08-06 | 壳牌石油公司 | 高活性催化剂 |
CN1921943A (zh) * | 2004-01-20 | 2007-02-28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恢复失效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方法、所得恢复的催化剂及加氢处理方法 |
CN101722061A (zh) * | 2008-10-10 | 2010-06-09 | 尤雷卡特股份公司 | 烃处理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1588A (zh) | 201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1588B (zh) |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
CN101417230B (zh) | 一种加氢催化剂应用前的处理方法 | |
CN105521791B (zh) | 硫化型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0360236C (zh) | 加氢催化剂应用前的处理方法 | |
CN101417245B (zh) | 加氢催化剂的处理方法 | |
CN109174207B (zh) | 一种加氢催化剂活性恢复及硫化方法 | |
CN102310006A (zh) | 一种加氢催化剂再生及预硫化方法 | |
CN101088616B (zh) | 加氢催化剂应用前的处理方法 | |
CN108144626B (zh) | 一种层状复合型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582963B (zh) | 一种硫化型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7563631B (zh) | 一种用于高炉煤气精脱硫的水解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489150A (zh) | 一种常温负载型铁基硫化氢脱除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4471631A (zh) | 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580765B (zh) | 一种煤焦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
CN100525912C (zh) | 一种加氢催化剂应用前的处理方法 | |
CN103521274B (zh) | 预硫化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 |
CN101417246B (zh) | 加氢催化剂应用前的处理方法 | |
CN115707653B (zh) | 硫氮硼掺杂的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0360231C (zh) | 加氢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06132B (zh) | 一种载硫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1378482B (zh) | 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活化准备方法 | |
CN107281932A (zh) | 利用钢渣显热及有效成分进行烧结烟气脱硝的工艺方法 | |
CN107469873B (zh) | 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114425459B (zh) | 一种失活加氢催化剂的再生利用方法 | |
CN113797941B (zh) | 一种具有加氢性能的催化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