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5396A - 可转动的夹盘 - Google Patents
可转动的夹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5396A CN102145396A CN201110034975.2A CN201110034975A CN102145396A CN 102145396 A CN102145396 A CN 102145396A CN 201110034975 A CN201110034975 A CN 201110034975A CN 102145396 A CN102145396 A CN 1021453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dge
- impact component
- locking sleeve
- chuck
- adjustable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697 sensory organ Anatomy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443 Unconsciou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651 eme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01—Protection against entering of chips or dus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2—Chucks
- B23B31/10—Chu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taining or gripping devices or their immediate operating means
- B23B31/12—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 B23B31/1207—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moving obliquely to the axis of the chuck in a plane containing this axis
- B23B31/123—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moving obliquely to the axis of the chuck in a plane containing this axis with lock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2—Chucks
- B23B31/10—Chu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taining or gripping devices or their immediate operating means
- B23B31/12—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 B23B31/1207—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moving obliquely to the axis of the chuck in a plane containing this axis
- B23B31/1238—Jaws movement actuated by a nut with conical screw-th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31/00—Details of chucks, toolholder shanks or tool shanks
- B23B2231/06—Chucks for handtools having mean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jaws using the driving motor of the handto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31/00—Details of chucks, toolholder shanks or tool shanks
- B23B2231/38—Keyless chucks for hand too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17—Socket type
- Y10T279/17615—Obliquely guided reciprocating jaws
- Y10T279/17623—Threaded sleeve and jaw
- Y10T279/17632—Conical sleev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27—Separate chuck-actuating power sour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32—Means to prevent jaw loose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94—Tool-support
- Y10T408/95—Tool-support with tool-retaining means
- Y10T408/953—Clamping j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夹盘具有主体、多个夹钳以及一个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与所述夹钳螺纹接合。当所述调节环沿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夹钳通过移动得彼此更近而收紧。当所述调节环沿相反方向转动时,所述夹钳通过移动得彼此远离而放松。还提供了撞击元件以便于与所述调节环相接合。当所述动力工具的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调节环撞击在撞击元件上。因此,所述夹盘的调节环和主体相对于彼此转动从而取决于所述驱动轴转动的方向使得夹盘的夹钳放松或收紧。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名称为“可转动的夹盘”、于2006年1月11日提交的国家申请号为200610003677.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这是2005年4月27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116,127的部分继续申请,这里作为参考而包含所述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夹盘,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可通过转动动力工具的驱动轴被锁定或被解锁的夹盘。
背景技术
夹盘是公知的并且用在许多应用方面中。通常,夹盘与动力工具的驱动轴相连接。夹盘可用在其上的这种类型动力工具的一个普通示例是电钻。然而,夹盘也应用在许多其他工具上,诸如螺丝刀、螺帽扳头以及研磨机上。而且,动力工具可由气动装置、电力、人工动力或其他功率源供以动力。夹盘通常用于夹住各种加工工具的轴以使得加工工具随着动力工具的驱动轴转动。可与夹盘结合使用的典型类型的加工工具包括钻头、螺丝刀刀头和砂轮刀头或磨石。
已研发出多种夹盘。所采用的最普通的夹盘使用三个夹钳夹住加工工具的轴。这些类型的夹盘能够牢固地夹住具有圆形和多边形横截面的轴。通常,当所述夹盘被收紧时所述夹钳以较小的直径关系朝向彼此移动而当所述夹盘被放松时所述夹钳以较大的直径关系远离彼此移动。大多数夹盘被设计得使得所述夹钳具有相当大的移动范围。这使得可由单个夹盘夹住具有不同尺寸轴的许多不同加工工具。
通常,夹盘还具有用于收紧和放松所述夹钳的调节机构。传统调节机构包括旋拧于所述夹钳的调节环。因此,当使得调节环转动时,调节环与夹钳之间的螺纹接合使得所述夹钳根据调节环转动的方向朝向彼此移动或远离彼此移动。通常,提供了使用者可用手操作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被牢固地附于所述调节环。因此,当使用者沿一个方向转动所述外套筒时,所述夹钳沿收紧方向朝向彼此移动。同样地,当使用者沿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外套筒时,所述夹钳沿放松方向远离彼此移动。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接合结构。例如,一些夹盘使用钥匙转动牢固地附于所述调节环的套筒。在这些夹盘中,钥匙通常在径向固定于夹盘主体的同时与套筒上的环齿轮相接合。因此,当使用者转动所述钥匙时,套筒转动并且使得所述夹钳沿螺纹移动,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增强的杠杆作用。
然而,当收紧和放松所述夹钳时,通常必须人工操作市场上可买到的大多数夹盘。由于收紧和放松通常涉及多次转动所述调节环直到所述夹钳充分地收紧在加工工具上或者夹钳充分放松以便于可将加工工具从所述夹盘上移除,因此这可使得夹盘的使用费时。在其中使用者在一项工作期间可能要使用几种不同加工工具以及可能需要重复地更换加工工具的操作中这尤为不利。例如,在其中使用者需要钻出多个棘爪孔之后将螺丝敲进所述棘爪孔中的钻孔和螺拧工作中这可能是个问题。在该工作期间可能需要在钻头和螺丝刀刀头之间进行多次加工工具更换。由于大多数传统夹盘都必需由人工操作,因此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可能长于预想时间并且使用者可能在完成所述工作之前就感觉疲倦了。
人工操作夹盘伴随的另一个问题是,使用者有时可能没有完全收紧所述夹盘。这可能是由于在操作动力工具时所述夹钳没有夹在加工工具上而导致的。通常,这致使动力工具和夹盘绕着加工工具的轴旋转而不会传输转动扭矩。这特别困扰使用者并对其造成不便,尤其是在其中使用者不得不多次人工更换加工工具的长期工作的中间。有时使用者可能在放松夹盘以移除加工工具方面有困难。这种情况可能在使用者过度收紧夹盘时发生或者由于使用期间的无意识收紧而发生。这可能是使人感到灰心并且可增加完成一项计划所需的时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可用于随动力工具驱动轴的转动自动地收紧或放松夹盘的夹钳的夹盘实施例。最好,所述夹盘具有主体、多个夹钳以及一个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可与所述夹钳螺纹接合。当沿一个方向使得所述调节环转动时,夹钳通过移动得更靠近于彼此而收紧。当沿相反方向使得所述调节环转动时,夹钳通过移动得远离彼此而放松。撞击元件与所述调节环相接合。所述撞击元件在转动方面受限并且可与所述调节环脱离。当使得动力工具的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调节环撞击在所述撞击元件上。因此,所述调节环和夹盘的主体相对于彼此转动,使得夹盘的夹钳根据驱动轴转动所沿的方向放松或收紧。下面将描述其他细节和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描述可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夹盘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所述夹盘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所述夹盘的横截面图;
图4是连接于动力工具驱动轴的夹盘主体的透视图;
图5是夹盘的锁紧套筒、撞击元件和接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6是所述夹盘的外套筒的侧视图;
图7是连接于动力工具框架的夹盘的垫圈、弹簧、撞击元件和接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8是连接于动力工具框架的撞击元件、接头元件和垫圈的前透视图;
图9是连接于动力工具框架的撞击元件、接头元件和垫圈的后透视图;
图10是夹盘的撞击元件的透视图;
图11是夹盘的锁紧套筒、撞击元件和接头元件的前透视图,示出了锁紧套筒处于解锁状态;
图12是夹盘的锁紧套筒、撞击元件和接头元件的前透视图,示出了锁紧套筒处于锁紧状态;
图13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外壳被移除;
图14是所述夹盘的内套筒的透视图;
图15是安装在动力工具的外壳中的夹盘的侧视图;
图16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17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8是所述夹盘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夹盘的横截面图;
图20是所述夹盘的透视图,示出了外套筒或外壳被移除;
图21是所述夹盘的撞击元件的透视图;
图22是所述夹盘的接头元件的透视图;
图23是在一个组件中所述夹盘的撞击元件、接头元件和滚珠的前透视图;
图24是所述夹盘的撞击元件、接头元件、锁紧套筒和垫圈的分解透视图;
图25是所述夹盘的透视图,示出了相接合的内套筒和撞击元件;
图26是所述夹盘的透视图,示出了相脱离的内套筒和撞击元件;
图27是所述夹盘的透视图,示出了适于连接于包含所述夹盘的动力工具的框架的外壳;
图28是钻孔机的透视图,示出了用于封住马达和自锁夹盘的整体工具外壳;
图29是钻孔机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工具外壳和自锁夹盘;
图30是钻孔机的前端的放大正视图,示出了撞击元件布置在前部的自锁夹盘;
图31是钻孔机的前端的放大正视图,示出了撞击元件布置在后部的自锁夹盘;
图32是另一个钻孔机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工具外壳和自锁夹盘;
图33是前外壳部分和锁定元件的放大透视图,示出了用于将前外壳部分牢固地附于锁定元件的方法;
图34是钻孔机的前端的透视图,示出了夹盘主体的前端、前外壳盖罩、锁定元件、隔板、扭矩调节套筒以及前外壳;
图35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夹盘的一部分的侧透视图,示出了外套筒和撞击板突出部分;
图37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示出了连接于内套筒的撞击板;
图38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示出了撞击板、内套筒和调节环;
图39是夹盘的前透视图;
图40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示出了锁紧套筒;
图41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2是夹盘的一部分的侧透视图,示出了外套筒和撞击板突出部分;
图43是夹盘的接头元件的前透视图;
图44是夹盘的撞击元件的前透视图;
图45是夹盘的一部分的侧透视图,示出了装配在一起的接头元件和撞击元件;
图46是夹盘的锁紧套筒的前透视图;
图47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示出了装配在一起的接头元件、撞击元件和锁紧套筒;
图48是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9是夹盘的接头元件的前透视图;
图50是夹盘的接头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51是夹盘的撞击元件的前透视图;
图52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示出了装配在一起的接头元件、撞击元件和锁紧套筒,其中使得所述锁紧套筒转动以接合所述撞击元件;以及
图53是夹盘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示出了装配在一起的接头元件、撞击元件和锁紧套筒,其中使得所述锁紧套筒转动以脱离所述撞击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具体参照图1到图12,其中示出了自锁夹盘1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0包括可在其后端14处螺纹地附于动力工具的驱动轴16的主体12。因此,主体12随驱动轴16的转动而可转动。自锁夹盘10还在其前端20处包括一组三个夹钳18,所述夹钳18能够夹住加工工具的轴。如图2中所示的,每个夹钳18在其后端处具有位于外侧表面上的螺纹22并且在其前端处具有位于内侧表面上的夹钳面24。夹钳18被安装在穿过主体12成角度地布置并且关于其等距地隔开的镗孔26中。调节环28被安装在主体12中的沟槽30中并且沿纵向受沟槽30限制。调节环28在内径上包括与夹钳18的螺纹22相接合的螺纹32。因此,调节环28相对于主体12的转动通过使得夹钳18在小直径关系和大直径关系之间移动而调节夹钳18。因此,当使得调节环28和主体12沿一个方向相对于彼此转动时,夹钳18沿收紧方向朝向彼此移动。相似地,当使得调节环28和主体12沿相反方向相对于彼此转动时,夹钳18沿放松方向远离彼此移动。外套筒34被压制在调节环28上或者被固定于调节环28以使得当主体12被固定时可通过沿收紧或放松方向转动外套筒34而使得调节环28被人工操纵以便于使得夹钳18更靠近或更远离。
如图2、5、8、9和10所示的,自锁夹盘10还包括布置在主体12后部的接头元件36或引导元件。接头元件36具有纵向穿通的孔38,以使得接头元件36可通过螺丝刚性地附于动力工具的框架40。接头元件36还包括从中穿通的中央孔42,所述中央孔42用于通过其安装动力工具的驱动轴16。接头元件36还具有关于其等距离间隔的纵向狭缝44。狭缝44的侧部46用作通常沿夹盘10的纵向轴直线延伸的导向面。狭缝44还包括向后面对的表面48,或后挡板,所述表面48用作下面所述的撞击元件56的前挡板。
如图2和7-9中所示的,垫圈50可被安装在接头元件36的后面。垫圈50包括从中穿通的孔52,所述孔52与接头元件36中的孔38相配合以便于当使用安装螺丝将自锁夹盘10安装在动力工具上时垫圈50也被刚性地附于动力工具的框架40。如下所述的,垫圈50用作弹簧80的后挡板。另外,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垫圈50装有用作用于锁紧套筒84的转动的挡板的调整片54。
如图2、5和8-12中所示的,撞击元件56被安装在接头元件36附近。撞击元件56具有关于内径68等距离隔开的四个调整片58,所述调整片58的尺寸被制定得可适配在接头元件36的狭缝44中。调整片58的侧表面60被设计得与接头元件狭缝44的导向面46相接合以便于在防止撞击元件56转动的情况下允许撞击元件56向后移动。接头元件36的向后面对的表面48还防止撞击元件56的调整片58向前移动得超过了接头元件36的前端。沿撞击元件56的外径70还设有狭缝62,从而可通过所述狭缝62装配锁紧套筒84的块88。撞击元件56还包括从撞击元件56的前表面66处延伸并从其处纵向倾斜的圆周表面64或斜面。圆周表面64最好与撞击元件56的外径70相邻。还提供了从撞击元件56的前表面66处延伸的突出部分72。如图10中所示的,每个突出部分72都具有两个相对的撞击表面74、76和由每个突出部分72的顶部限定的旁路表面78。每个相对撞击表面74、76的成角度的斜面都彼此不同。例如,如下所述的用于紧固夹钳18的第一撞击表面74可具有小于用于放松夹钳18的第二撞击表面76的陡度的斜面。
如图2和7中所示的,弹簧80被布置在垫圈50和撞击元件56的后表面82之间。因此,如下所述的,弹簧80逆着锁紧套筒84的块88向前偏压撞击元件56。
如图2、5、11和12中所示的,锁紧套筒84或锁紧元件可用于控制撞击元件56的位置。撞击元件56的外径70的尺寸被制定得使得锁紧套筒84的内径86可关于其自由转动。锁紧套筒84还包括从锁紧套筒84的内径86处向内延伸的两个块88。锁紧套筒84被安装在自锁夹盘10上以允许锁紧套筒84相对于撞击元件56和连接元件36转动。如图2中所示的,锁紧套筒84包括内部过大尺寸的狭缝90。当自锁夹盘10被装配时,垫圈50的调整片54被适配在过大尺寸的狭缝90中。因此,由于垫圈调整片54停止在过大尺寸的狭缝90的侧表面92上,垫圈调整片54允许锁紧套筒84在有限的转动范围内转动。另外,锁紧套筒84具有与垫圈50的后表面相接合的向前面对的表面94。这防止锁紧套筒84纵向向前移动。因此,如图11和12中所示的,可通过使得锁紧套筒84转动而逆着弹簧80使得撞击元件56被迫向后。如图11中所示的,使得锁紧套筒84转动以使得锁紧套筒84的块88与撞击元件56的前面66相邻。在这种结构中,弹簧80将撞击元件56向前偏压到其最前面的位置。如图12中所示的,使得锁紧套筒84转动以使得锁紧套筒块88遵循倾斜的圆周斜面64。由于防止锁紧套筒84在转动期间向前移动,因此锁紧套筒块88使得撞击元件56逆着弹簧80的偏压被迫向后。
如图2和图6中所示的,外套筒34装有从外套筒34的后表面98向后延伸的突出部分96。突出部分96的数量最好与撞击元件56上的突出部分72的数量(在本示例中为两个)相配。每个突出部分96都具有与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的撞击表面74、76相对应的两个相对的撞击表面100、102。与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相似,每个相对撞击表面100、102可具有彼此不同的有角斜面。例如,外套筒34的第一撞击表面100(与撞击元件56的第一撞击表面74相对应)可具有小于第二撞击表面102的陡度的斜面(与撞击元件56的第二撞击表面76相对应)。如下所述的,当放松自锁夹盘10的夹钳18时这提供了更大的撞击(即,具有更陡斜面的第二撞击表面76、102)而当收紧自锁夹盘10的夹钳18时这提供了更小的撞击(即,第一撞击表面74、100)。
现在了解了自锁夹盘10的操作。自锁夹盘10的一个优点在于,使用动力工具驱动轴16的转动可自动地收紧和/或放松自锁夹盘10的夹钳18。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使得锁紧套筒84转动到未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锁紧套筒块88与撞击元件56的前面66相邻)时,弹簧80向前偏压撞击元件56。这样,当使得动力工具驱动轴16转动时,夹盘10的主体12、调节环28和外套筒34与驱动轴16一起转动。然而,当外套筒34转动时,外套筒突出部分96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相互抵触并且撞击在相应的撞击表面74、76、100、102。例如,当使驱动轴16沿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撞击表面74、100将彼此撞击(即,收紧)。当使驱动轴16沿相反方向转动时,第二撞击表面76、102将彼此撞击(即,放松)。由于外套筒突出部分96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之间的撞击,外套筒34的转动移动相对于自锁夹盘10的主体12受到限制。这导致调节套筒28减慢转动,从而产生主体12和调节环28之间的相对转动。因此,调节环28与夹钳18之间的螺纹接合22、32导致夹钳18随着驱动轴16的旋转而收紧或放松。由于第一撞击表面74、100的斜面具有小于第二撞击表面76、102的陡度,因此沿收紧方向的每次撞击的收紧扭矩都小于沿放松方向的每次撞击的放松扭矩。一旦外套筒突出部分96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之间的撞击力足以克服弹簧80的偏压之后,撞击元件56就逆着弹簧80向后移动,并且外套筒突出部分96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分离。之后,外套筒34又开始随着主体12转动。这样,外套筒突出部分96随着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的旁路表面78转动。一旦外套筒突出部分96已转动得超过了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的旁路表面78时,弹簧80再向前偏压撞击元件56。因此,当驱动轴16转动时外套筒34的突出部分96、72和撞击元件56重复地撞击以使得夹钳18连续放松或收紧。
自锁夹盘10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锁紧套筒84可用于使得外套筒突出部分96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相脱离。如上所述的,当使锁紧套筒84转动到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锁紧套筒块88与倾斜的圆周表面64相邻)时,撞击元件56逆着弹簧80被迫向后。因此,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被迫向后。因此,当外套筒34随着驱动轴16转动时,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和外套筒突出部分96不撞击。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外套筒34在不会受到来自于突出部分72、96的任何撞击的情况下平滑地转动。因此,当向后锁定撞击元件56时不会有放松扭矩或锁定扭矩被施加到调节环28上。另一个优点在于,如果需要的话,可像夹钳18的传统前套筒那样人工操纵外套筒34以便于手工地收紧或放松。
现在参照图13到图15,其中示出了自锁夹盘104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3到图15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04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实施例之间的相似性。
如图13和14中所示的,内套筒106装有从其处向后延伸到撞击元件56的两个臂108。内套筒106可与其内径上形成有螺纹的调节环整体制成,或者内套筒106可被压制在独立调节环上或被固定在独立调节环上。臂108的后端形成突出部分110,所述突出部分110在功能上与上述外套筒突出部分96相似。如上所述的,突出部分110可具有相对撞击表面112、114,其中第一撞击表面112具有比第二撞击表面114更小陡度的有角斜面。保持环116可用于将内套筒106和调节环纵向限制在主体118上。锁紧套筒120也与上述锁紧套筒84相似,但是提供了杆122,所述杆从锁紧套筒120的外径处径向向外延伸。
图13到图15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04的操作方式与上述自锁夹盘10相似。然而,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夹盘104可被布置在牢固地连接于动力工具框架的外壳124。外壳124可通过螺丝或其他紧固技术被牢固地连接于动力工具框架或通过与动力工具框架整体形成而被牢固地连接。因此,外壳124可围住自锁夹盘104的主体118和其他组件。在该实施例中,外壳124没有被可操作地连接于内套筒106和调节环。因此,自锁夹盘104不需要传统的向前套筒。这可降低自锁夹盘104的成本并且可为动力工具提供更清洁的外观。另外,可提供穿通外壳124的开口126,以便于锁紧套筒120的杆122可从中穿过。因此,可通过使得杆122通过开口126前后移动而操纵锁紧套筒120。使用固定地连接于框架的外壳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撞击元件可由整体结合于动力工具框架的零件引导,因此可不再需要独立的连接元件。
现在参照图16,其中示出了自锁夹盘128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6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28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如图16中所示的,提供了内套筒130,所述内套筒130向后延伸并且在其后端包括突出部分132。内套筒130可被压制在调节环129上或被固定在调节环129上。突出部分132与上述突出部分96、110相似。相似地,撞击元件134包括与上述撞击元件突出部分72相似的面向前的突出部分136。撞击元件134还包括朝向外套筒140的内径径向向外延伸的互锁套筒138或凸缘。互锁套筒138也可如所示的在内套筒132和外套筒140之间向前延伸。通过互锁槽142或通过其他方式相对于主体12纵向限制外套筒140。外套筒140还包括与互锁套筒138的前端148相接合的内部块146。通过在内部块146或互锁套筒138上或在两者上提供纵向倾斜表面而在每个内部块146与互锁套筒138之间形成斜面150。
图16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28的操作方式与上述自锁夹盘10、104相似。然而,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外套筒140用作锁紧元件。因此,当使得外套筒140沿一个方向转动时,内部块146迫使互锁套筒138和撞击元件134逆着弹簧152向后以使得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36和内套筒突出部分132相脱离。因此,当撞击元件134被迫向后时,避免了突出部分132、136之间的撞击以便于提供内套筒130和调节环129之间的平滑转动。当外套筒140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内部块146允许互锁套筒138和撞击元件134向前移动以使得突出部分132、136相接合并相互撞击。因此,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转动动力工具的驱动轴16而自动地收紧和放松自锁夹盘128的夹钳18。
现在参照图17到27,其中示出了自锁夹盘156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7-27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56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如图18和22-23中所示的,连接元件158具有两个V形圆周槽160。每个V形圆周槽160都是由第一和第二圆周槽162、164形成的,其中第一圆周槽162对应于收紧方向而第二圆周槽164对应于放松方向。在文中作为参考描述了收紧和放松方向,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颠倒所述方向。圆周槽160最好具有球形形状以接收球166。另外,每个V形圆周槽160的顶点168可靠近于连接元件158的前端,其中腿纵向向后延伸。因此,第一和第二圆周槽162、164用作倾斜斜面。如上述连接元件36那样,通过使用穿过连接元件158中的孔170的螺丝将连接元件158附于动力工具的框架40而限制连接元件158的转动移动。
如图18和21-23中所示的,撞击元件172相对于连接元件158被安装。撞击元件172具有与连接元件158的V形圆周槽160相对应的两个V形圆周槽174,每个V形圆周槽174都是由第一和第二圆周槽176、178形成的,其中第一圆周槽176对应于收紧方向而第二圆周槽178对应于放松方向。与连接元件圆周槽160类似,撞击元件圆周槽174具有球形形状以接收与连接元件圆周槽160相接合的球166。每个V形圆周槽174的顶点180最好靠近于撞击元件172的后端,其中腿纵向向前延伸。因此,第一和第二圆周槽176、178用作倾斜斜面。如图23中所示的,在球166接合在每个V形圆周槽160、174中的情况下,撞击元件172被安装在连接元件158上。为了协助装配,可在圆周槽174的端部处为每个球166提供入口槽182。撞击元件172还包括从撞击元件172的前面186向前延伸的两个突出部分184。如图21中所示的,每个突出部分184都具有两个相对的撞击表面188、190和由每个突出部分的顶部限定的旁路表面192。如所示的,撞击表面188、190可为沿自锁夹盘156的纵向轴为直的。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第一撞击表面188用于收紧夹钳18,而第二撞击表面190用于放松夹钳18。如图21和24所示的,撞击元件172还可包括从撞击元件172的后表面196向后延伸的锁紧臂194。如下所述的,锁紧臂194可与锁紧套筒198相接合以便于将撞击元件172的突出部分184和内套筒218的突出部分222相脱离。
如图18和24中所示的,锁紧套筒198具有从锁紧套筒198的内径向内延伸的内部块200。锁紧套筒198被安装在自锁夹盘156上以允许锁紧套筒198转动。因此,通过转动锁紧套筒198,内部块200可接合锁紧臂194以使得撞击元件172转动。如下所述的,这允许锁紧套筒198将撞击元件172与内套筒218相脱离。
如图18和24中所示的,垫圈202可被安装在连接元件158的后面。垫圈202包括从中穿通的孔204,所述孔204与穿通连接元件158的孔170相配合以使得当使用安装螺丝安装自锁夹盘156时,垫圈202被刚性地附于动力工具的框架40。垫圈202还具有用于布置锁紧套筒198的棘爪孔206。因此,球208可被布置在垫圈202的后面与锁紧套筒198的前面之间。球208由垫圈202中的棘爪孔206和锁紧套筒198前面中的凹槽210接收。因此,锁紧套筒198可具有封闭位置以便于确实地将锁紧套筒198保持在期望位置中。
如图18中所示的,弹簧212被布置在垫圈202与撞击元件172之间。因此,弹簧212向前偏压冲击元件172以使得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与如下所述的内套筒突出部分222相接合。为了允许弹簧212与撞击元件172之间的自由转动,由球和垫圈216制成的轴承214被设在弹簧212与冲击元件172的后表面196之间。
如图18和25-26所示的,内套筒218具有向后延伸到撞击元件172的两个臂220。可通过形成在其内径上的螺纹将内套筒218制成为与调节环整体形成,或者内套筒218可被压制在独立调节环上或被固定在独立调节环上。臂220的后端形成突出部分222。突出部分222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撞击表面224、226,第一和第二撞击表面224、226可为沿自锁夹盘156的纵向轴为纵向直的。保持环228可用于将调节环28和内套筒218纵向限制在主体230上。
如图17和27中所示的,可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外套筒。在图17中,示出了压制在内套筒218和/或调节环上或被固定在内套筒218和/或调节环上的外套筒232。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沿收紧或放松方向转动外套筒232而人工操纵调节环以使得夹钳18更靠近或更远离。如所示的,最好为锁紧套筒198提供把手234以便于可容易地抓住并转动锁紧套筒198。在图27中,示出了可被牢固地附于动力工具的框架40的外壳236。因此,外壳236可围住自锁夹盘156的主体230和其其他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36未被可操作地连接于内套筒218和调节环以使得内套筒218和调节环可在外壳236内自由转动。也可提供穿通外壳236的开口238以使得锁紧套筒198可装有穿过开口238的杆240。因此,可通过使得杆240穿过开口238移动而操纵锁紧套筒198。
现在了解了图17到27中所示的自锁夹盘156的操作方式。自锁夹盘156起到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作用,因此,无需重复每个相似性。图17到27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对于内套筒218和调节环的撞击可更平滑。这可使得自锁夹盘156可能卡住的机会最小化,并且还通过减小内套筒218和撞击元件172之间的撞击导致的峰值扭矩而减少对于马达和齿轮组的损坏。因此,自锁夹盘156可更有利于低扭矩操作。
如上所述的,当动力工具的驱动轴16转动时,内套筒218和调节环趋向于随着自锁夹盘156的主体230转动。然而,当内套筒突出部分222的撞击表面224、226撞击在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的撞击表面188、190上时,调节环的转动速度相对于主体230减慢。这导致调节环与夹钳18之间的螺纹接合根据驱动轴10的转动方向而收紧或放松夹钳18。可在图25中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主体230的继续转动导致冲击元件172随内套筒218和调节环转动。当冲击元件172转动时,圆周槽162、164、176、178向后引导撞击元件172。撞击元件172的向后移动还偏压弹簧212。这产生了限制撞击元件172转动的阻力扭矩,从而在调节环与夹钳18的螺纹接合之间诱发收紧或放松扭矩。如图26中所示的,一旦充足量的扭矩被施加于撞击元件172以迫使撞击元件172完全向后时,撞击元件172的突出部分184、222与内套筒218相脱离。之后内套筒突出部分222转动得超过了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的旁路表面192。一旦内套筒突出部分222转动得完全超过了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之后,弹簧212再次向前偏压撞击元件172。随着驱动轴16继续转动,突出部分184、222重复地相互撞击以便于根据驱动轴16的转动方向进一步收紧或放松夹钳18。
在夹钳18被完全收紧或放松之后,锁紧套筒198可用于将内套筒突出部分222与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相脱离。可通过转动锁紧套筒198以便于将锁紧套筒198的内部块200与撞击元件172的锁紧臂194相接合而实现这一点。之后锁紧套筒198的转动导致撞击元件172转动。因此,撞击元件172由圆周槽162、164、176、178向后引导。通过将锁紧套筒198保持在该位置中,撞击元件172保持在向后位置中。因此,当内套筒218转动时,内套筒218的突出部分222转动得超过了撞击元件突出部分184的旁路表面192而不会撞击在一起。当操作者希望再次使用自锁/解锁功能时,操作者可转回锁紧套筒198,这放松了撞击元件172以使其向前移动并且与内套筒218相接合。
现在参照图28到31,其中示出了被安装在电动钻244上的自锁夹盘242。尽管图28-31中所示的钻244是AC动力钻244,但是也可使用其他动力工具。自锁夹盘242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如图28中所示的,可使用整体工具外壳246围住马达和夹盘242。工具外壳246是由用于围住马达和其他内部组件的第一外壳部分248和用于围住夹盘242的第二外壳部分250构成的。第一外壳部分248还可具有用于握持并控制所述钻244的手柄252和用于冷却所述马达的气孔254。第二外壳部分250可具有从中穿过的径向开口256以允许锁紧元件272的启动。第二外壳部分250还包括穿过前端258的开口259以允许加工工具通过开口259被接收并且进入到夹盘242的轴向镗孔277中。因此,第二外壳部分250的前端258可被布置得靠近于夹盘主体276的前端260。这种结构的一个优点在于,在第二外壳部分250的前端258和夹盘主体276的前端260之间没有布置调节套筒。因此,钻244赋予整体自锁夹盘242组件清洁的前端。因此,不需要附于钻前端的独立夹盘组件。而且,使用者仅可接触到一小部分可转动夹盘242,从而使得与夹盘242的内部移动组件的接触最小化。另外,由于在前端处不存在调节类型套筒,因此,使用者可很少陷于不经意地转动调节套筒的情况中。
如图29中所示的,工具外壳246可由第一工具外壳262和第二工具外壳264构成,所述第一工具外壳262和第二工具外壳264沿纵向轴相分离以形成工具外壳246的两侧。第一和第二工具外壳262、264可通过穿过第一和第二工具外壳262、264中的附着孔266的螺丝或其他紧固件相互连接。自锁夹盘242可包括弹簧268、撞击元件270、锁紧元件272、垫圈274、主体276、夹钳278、内套筒280以及保持环282。从上述详细描述中容易明白自锁夹盘242的特征和操作方式,因此这里无需再重复。
如上所述的,钻244的驱动轴284被连接于夹盘主体276的后端286。通常,自锁夹盘242通过将调节环的表面与第一外壳部分248可操作地接合而操作。这使得调节环与主体276相对于彼此转动从而响应于驱动轴284调节夹钳278。取决于自锁夹盘242和工具外壳246的具体结构,调节环可与第一工具外壳262直接或间接接合。例如,在图29中所示的自锁夹盘242中,调节环与内套筒280整体形成。内套筒臂290端部上的突出部分288与撞击元件270上的突出部分292相接合。由于撞击元件270与第一外壳部分248相接合,因此这导致调节环相对于夹盘主体276转动以便于调节夹盘242的夹钳278。然而,其他布置也是可行的。锁紧元件272还可具有与撞击元件270上的圆周表面296相接合以便于将撞击元件270与内套筒280相分离的块294。锁紧元件272可具有穿过工具外壳246中的径向开口256以允许锁紧元件272可被人工启动的杆298。
如图30-31中所示的,第一外壳部分248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引导表面300。撞击元件270可具有与第一外壳部分248的引导表面300相接合的相应的侧表面302。因此,引导表面300阻止撞击元件270的侧表面302相对于第一外壳部分248转动。然而,撞击元件270的侧表面302可相对于第一外壳部分引导表面300轴向移动。因此,如图30中所示的,弹簧268向前偏压撞击元件270以使得内套筒280与撞击元件270相接合。如图31中所示的,撞击元件270可被迫向后以便于通过启动锁紧元件272(图30-31中未示出)或通过在内套筒280的突出部分288与撞击元件270的突出部分292之间撞击而压缩弹簧268。
图28-3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通过将引导表面300设置在第一外壳部分248中以引导撞击元件270可消除独立连接元件。这可降低自锁夹盘242的成本并且可提供更简洁的装配。另一个优点在于第二外壳部分250可与第一外壳部分248整体形成。这可简化钻244的制造并降低成本。另外,由于第二外壳部分250被固定在位置中并且不能转动地移动或沿轴向移动,因此当夹盘242转动时,由于使用者可抓住第二外壳部分250,因此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握持并控制钻244。
现在参照图32到34,其中示出了被安装在电动钻306上的另一个自锁夹盘304。尽管图32-34中所示的钻306是DC动力钻306,但是也可使用其他动力工具。自锁夹盘304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部分308可由左右侧外壳310、312、后部外壳314以及前部外壳316构成。左右侧外壳310、312可包括手柄318和用于马达的气孔320。电池组322可以附在手柄318底部。用于封闭夹盘304的第二外壳部分324可被牢固地间接连接于第一外壳部分308或者可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被牢固地连接于内套筒346和调节环。
如图32和34中所示的,第二外壳部分324包括穿过前端326的开口327以允许加工工具通过开口327被接收并且进入到夹盘304的轴向镗孔341中。因此,第二外壳部分324的前端326可被布置得靠近于夹盘主体340的前端328。因此,在第二外壳部分324的前端326和夹盘主体340的前端328之间没有布置独立的调节套筒。
自锁夹盘304可包括垫圈330、连接元件332、弹簧334、撞击元件336、锁定元件338、主体340、夹钳342、垫圈344、内套筒346以及保持环348。也可提供垫圈350以便于将自锁夹盘304牢固地连接于前部外壳316。然而,如果需要的话,可消除垫圈350并且可将夹盘304直接连接于前部外壳316。也可在锁紧元件338的后部提供扭矩调节套筒352。从以上描述中可容易地了解自锁夹盘304的细节,因此这里无需再重复。如上所述的,钻306的驱动轴354被连接于夹盘主体340的后端356。通常,自锁夹盘304通过将调节环的表面与第一外壳部分308可操作地接合而操作。这使得调节环与主体340相对于彼此转动从而响应于驱动轴354调节夹钳342。在图32中,调节环与内套筒346整体形成。内套筒臂360端部上的突出部分358与撞击元件336上的突出部分362相接合。撞击元件336的调整片364与连接元件332的引导表面366相接合。由于连接元件332通过垫圈350和前部外壳316与第一外壳部分308相接合,因此使得调节环相对于夹盘主体340转动以便于调节夹盘304的夹钳342。锁定元件338还可具有与撞击元件336上的圆周表面370相接合以便于将撞击元件336与内套筒346相分离的块368。
如图33中所示的,在一种结构中,第二外壳部分324、372可通过锁紧元件338、374牢固地连接于第一外壳部分308。因此,第二外壳部分372的后端376可被刚性地附于锁紧元件374。可通过几种方式实现这一点。例如,如图33中所示的,第二外壳部分372的后端376可具有内部环形槽378。锁紧元件374也可具有用于接收第二外壳部分372的环形槽378的相应的外部环形肋380。第二外壳部分372上的纵向调整片382也由锁紧元件374中的纵向狭缝384接收。因此,第二外壳部分372可随着锁紧元件374转动。因此,由于锁紧元件374通过撞击元件336、连接元件332、垫圈330、隔板350和前部外壳316被牢固地连接于第一外壳部分308,因此第二外壳部分372被牢固地连接于第一外壳部分308。因此,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外壳部分372未与调节环可操作地接合。因此,由于第二外壳部分372不随着夹盘304的主体340转动,该结构可提供改进的握持和控制特征。这样,使用者可在钻306被操纵的同时抓住第二外壳部分372。
在另一种结构中,第二外壳部分372可被牢固地附于内套筒346和调节环。因此,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外壳部分372用作外套筒324以允许调节环被人工操纵以便于调节夹钳342。可通过将外套筒324压制在内套筒346上或者将外套筒324与内套筒346固定在一起而实现这一点。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外套筒324未如上所述的被刚性地附于锁紧元件338。因此,外套筒324未被牢固地连接于第一外壳部分308。这种结构的一个优点在于,可通过旋转外套筒324以便于收紧和放松夹钳342而人工地操纵调节环。也可接触到作为布置在外套筒324后面的完整环的锁紧元件338。选择器套筒(诸如扭矩调节套筒)352也可被设置在锁紧元件338的后面。
现在参照图35到40,其中示出了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图35-40中所示的夹盘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图35-40中所示的夹盘包括外套筒386、外套筒棘爪槽(未示出)、调节环388、轴承390、内套筒392、内套筒调整片394、主体396、夹钳398、撞击板400、撞击板突出部分402、撞击板狭缝404、棘爪肋406、锁紧套筒408、锁紧套筒指示器410、棘爪槽412、锁紧套筒块414、撞击元件416、撞击元件突出部分418、圆周表面420、撞击元件调整片422、连接元件424、连接元件狭缝426、弹簧427、弹簧保持器430、锚缝432、锁紧套筒弹簧434、棘爪436、锚438、隔板440、指示器442、离合器套筒弹簧444、以及离合器套筒446。
如上所述的,夹盘的一个优点在于,它可用作自锁和/或自解锁夹盘。因此,当使得锁紧套筒408转动到自锁和/或自解锁位置时,锁紧套筒块414沿撞击元件416的圆周表面420的向下斜面转动。当使得锁紧套筒408转动时,弹簧427朝向锁紧套筒块414向前偏压撞击元件416以允许撞击板400和撞击元件416的突出部分402、418相接合。在自锁/解锁位置中,锁紧套筒块414最好被布置得远离撞击元件416的圆周表面420。连接元件狭缝426端部处的停止表面限制撞击元件416的进一步向前移动。
在操作的自锁/解锁模式中,通过动力工具的驱动轴使得夹盘的主体396沿向前或向后方向转动。当主体396转动时,调节环388随着主体396转动。由于内套筒392通过压配合或其他方式被固定于调节环388,因此内套筒392和撞击板400随着调节环388转动。然而,当撞击板400的突出部分402撞击在撞击元件416的突出部分418上时,反作用力导致调节环388与夹钳398之间的收紧或放松。当撞击板400继续转动时,撞击板突出部分402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418上的渐缩表面使得撞击板400逆着弹簧427向后推动撞击元件416。连接元件狭缝426提供沿侧部的纵向引导表面,所述纵向引导表面允许撞击元件调整片422纵向移动但是防止撞击元件调整片422转动。当撞击元件416向后转动时,撞击板400和撞击元件416的突出部分402、418彼此跳过。之后弹簧427再次向前推动撞击元件416。随着主体396转动,撞击和其导致的收紧/放松作用重复性地继续。
为了停止自锁/解锁功能,使得锁紧套筒408转动得远离自锁/解锁位置。这导致锁紧套筒块414沿着撞击元件416的圆周表面420的向上斜面转动,从而向后迫使撞击元件416逆着弹簧427向后。因此,撞击板400和撞击元件416的突出部分402、418彼此相脱离。在该操作模式中,当主体396转动时,撞击板400和撞击元件416的突出部分402、418不相互接触。因此,不会发生撞击并且夹盘平滑地转动。
如图36-38中所示的,内套筒392可被连接于撞击板400,其中在内套筒392的后端上具有与撞击板400的狭缝404相接合的调整片394。因此,内套筒392可被牢固地附于撞击板400。如所示的,内套筒392可为圆柱形形状的并且从调节环388处向后延伸。突出部分402从撞击板400处向后延伸并且可与撞击板400整体形成。撞击板400可具有棘爪肋406,所述棘爪肋406可围绕撞击板400的圆周延伸。棘爪肋406可与外套筒386中的棘爪槽(未示出)相接合以便于将外套筒386轴向保持在夹盘上。可以各种方式将外套筒386转动地固定于调节环388,所述方式诸如将外套筒386压配合于内套筒392上、在外套筒386中提供用于与调节环388中的凹槽相接合的肋,或者在外套筒的棘爪槽中提供用于与撞击板400中的狭缝404相接合的一个或多个转动止档。如图38中所示的,通过将调节环388压配合于内套筒392中,可将内套筒392牢固地附于调节环388。如果需要的话,调节环388可由通过内套筒392接合在一起的两部分组成的环构成。
如图39-40中所示的,隔板440可具有指示器442,诸如可识别的槽或彩色记号。如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明白的,所示的隔板440被固定于动力工具的框架并且不转动。因此,指示器442可使得使用者容易地看到可用于在视觉上布置锁紧套筒408的记号。如所示的,锁紧套筒408也可装有指示器410,所述指示器410可与隔板440上的指示器442对齐,以便于将锁紧套筒408布置在用于自锁/解锁功能的接合和脱离位置中。
如图40中所示的,也可提供棘爪位置,以使得当锁紧套筒408转动时使用者感觉到可辨认的灵敏滴答声。棘爪位置可具有用于接合弹簧保持器430和锁紧套筒408的锁紧套筒弹簧434。锁紧套筒弹簧434在每侧都具有用于与弹簧保持器430内的锚缝432相接合的锚438。锁紧套筒弹簧434的中间部分形成与锁紧套筒408中的棘爪槽412相接合的棘爪436。因此,当使得锁紧套筒408从一个位置转动到另一个位置时,锁紧套筒弹簧434的棘爪436从锁紧套筒408中的棘爪槽412中弹出并且弹簧锚438弹入到相邻锚缝432中。当锁紧套筒408到达下一个位置时,弹簧434的棘爪436弹入到接下来的棘爪槽412中并且弹簧锚438弹回到第一锚缝432中。
现在参照图41到47,其中示出了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1-47中所示的夹盘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图41-47中所示的夹盘包括外套筒448、外套筒棘爪槽(未示出)、调节环450、轴承452、内套筒454、内套筒调整片456、主体458、夹钳460、撞击板462、撞击板突出部分464、撞击板狭缝466、棘爪肋468、锁紧套筒470、锁紧套筒指示器472、棘爪槽474、锁紧套筒块476、撞击元件478、撞击元件突出部分480、圆周表面482、V形圆周槽484、连接元件486、V形圆周槽488、球490、轴承492、垫圈494、弹簧496、弹簧保持器498、锚缝(未示出)、锁紧套筒弹簧502、棘爪504、锚506、隔板508、指示器510、离合器套筒弹簧512、以及离合器套筒514。
图41-47中所示的夹盘与图35中所示的夹盘之间的一个差异在于,撞击元件478沿撞击元件478和连接元件486中的V形圆周槽484、488相对于连接元件486向后移动。如图43中所示的,连接元件486中的每个V形圆周槽488或引导表面的顶点都指向前面。如图44中所示的,撞击元件478中的每个V形圆周槽484的顶点都指向后面。如图45和47中所示的,球490被安装在每对圆周槽484、488之间,从而将连接元件486的V形圆周槽488与撞击元件478的V形圆周槽484相接合。
当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64、480彼此撞击时圆周槽484、488和内部接合球490的布置使得撞击元件478在一次移动中转动并向后移动。因此,当发生接触时,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80随着撞击板462的突出部分464转动。当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80充分地向后移动以使得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64、480不再接合时,撞击元件478停止转动并且撞击板突出部分464绕过撞击元件突出部分480。一旦撞击板突出部分464完全跳过撞击元件突出部分480之后,弹簧496再次迫使撞击元件478沿圆周槽484、488向前。因此,撞击元件458反向转动直到撞击元件478完全向前移动到其中立位置。只要主体478继续转动并且锁紧套筒470以自锁/解锁模式被布置,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就以这种方式重复地彼此撞击。
由于当撞击元件478前后移动时撞击元件478相对于弹簧496转动,因此在撞击元件478和弹簧496之间最好包括垫圈494和轴承492以便于调节相对转动。另外,如图42、45和47中所示的,由于V形圆周槽484、488防止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相对于彼此锁住,因此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64、480可具有直的侧表面。
可通过转动锁紧套筒470而停止自锁/解锁功能,这使得锁紧套筒块476沿撞击元件478的圆周表面482的向上斜面转动。这迫使撞击元件478逆着弹簧496沿V形圆周槽484、488向后移动。因此,撞击板462和撞击元件478的突出部分464、480彼此脱离,从而防止主体458转动时撞击。
现在参照图48到53,其中示出了夹盘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8-53中所示的夹盘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因此,不必为了全面理解而重复每个相似性。
图48-53中所示的夹盘包括外套筒516、外套筒棘爪槽(未示出)、调节环518、轴承520、内套筒522、内套筒调整片524、主体526、夹钳(未示出)、撞击板528、撞击板突出部分(未示出)、撞击板狭缝530、棘爪肋532、锁紧套筒534、锁紧套筒指示器536、棘爪槽(未示出)、锁紧套筒块538、撞击元件540、撞击元件突出部分542、圆周表面544撞击元件调整片546、连接元件548、连接元件狭缝550、狭缝引导表面552、停止表面554、有角的引导表面556、轴承558、垫圈560、弹簧562、弹簧保持器564、锚缝(未示出)、锁紧套筒弹簧566、棘爪568、锚570、隔板572、指示器574、离合器套筒弹簧576、以及离合器套筒578。
图48-53中所示的夹盘与图35和41中所示的夹盘之间的一个差异在于,撞击元件540沿连接元件548中的宽狭缝550相对于连接元件548向后移动。如图49-51中所示的,连接元件548中的每个狭缝550都包括停止表面554、有角的引导表面556、以及纵向引导表面552。当装配时,撞击元件540的调整片546被安装在连接元件狭缝550中。然而,每个连接元件狭缝550的宽度都比相应撞击元件调整片546的宽度宽。因此,撞击元件540可在连接元件狭缝550的相对纵向引导表面552之间相对于连接元件548转动。因此,撞击元件540以与图41中所示的夹盘相似的方式向后移动。然而,由于不需要圆周槽484、488,因此可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图48-53中所示的夹盘。
在最前方位置中,撞击元件调整片546邻接连接元件548的停止表面554。当主体526转动时,这允许撞击板突出部分(未示出)的侧表面和撞击元件突出部分542的侧表面撞击。当撞击板528的突出部分和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接触时,撞击板突出部分使得撞击元件突出部分542转动。当撞击元件540转动时,撞击元件调整片546沿连接元件狭缝550的有角的引导表面556行进。当撞击元件540随着撞击板528转动时,这使得撞击元件540向后移动。当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542充分地向后移动以使得撞击板528的突出部分和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不再接合时,撞击元件540停止转动并且撞击板突出部分绕过撞击元件突出部分542。一旦撞击板突出部分完全跳过撞击元件突出部分542之后,弹簧562再次迫使撞击元件540向前。当撞击板528继续转动时,撞击板528的突出部分和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重复地撞击。由于在与撞击板528相脱离时撞击元件540转动,因此撞击板528的突出部分和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可具有如上所述的直侧部。
如图52-53中所示的,可通过转动锁紧套筒534而停止自锁/解锁功能。这使得锁紧套筒块538沿撞击元件圆周表面544的向上斜面转动。因此,迫使撞击元件540逆着弹簧562向后。因此,撞击板528和撞击元件540的突出部分彼此脱离,从而防止夹盘的主体526转动时撞击。
虽然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制,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作出修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照字面意义或其等价物所述,落在权利要求定义中的所有装置都趋向于包含在其中。而且,上述优点不必仅是本发明的优点,并且不必期望通过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将实现所有所述优点。
Claims (30)
1.一种与具有驱动轴的动力工具结合使用的可转动夹盘,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适于连接于动力工具驱动轴的后端和适于接收加工工具的轴的前端,从而所述主体可随所述驱动轴转动;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端中并且可从所述主体的纵向轴处有角度地延伸的多个夹钳,因此每个所述夹钳的前端朝向其它夹钳成角度,所述夹钳包括所述前端内侧表面上的夹钳面并且在每个所述夹钳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螺纹;
安装在所述主体周围并且与所述夹钳螺纹接合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和所述主体能相对转动;
连接于所述调节环并且从其处向后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可随所述调节环转动;
适于相对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框架被转动地限制的连接元件;
设置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并且沿所述连接元件的长度延伸的引导表面;
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引导表面相接合的撞击元件,从而所述撞击元件可沿所述引导表面轴向移动;
连接于所述撞击元件并且从其处向前延伸的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撞击元件;
设置在所述撞击元件后面从而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偏压得相接合的弹簧;以及
其特征在于,当使得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撞击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从而所述撞击元件相对于所述主体限制所述调节环以便于随着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调节所述夹钳,通过所述撞击元件的向后移动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相脱离,
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狭缝的有角表面,所述撞击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狭缝中的调整片并且所述狭缝的宽度比所述调整片的宽度宽,其中,所述撞击元件沿所述有角表面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狭缝的纵向侧表面,所述撞击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狭缝中的调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所述纵向侧表面防止所述撞击元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
3.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锥形侧部。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撞击元件之间的轴承。
5.依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基本为直的纵向侧部。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V形槽,所述撞击元件与所述V形槽相接合,其中所述撞击元件可沿所述V形槽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
7.依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中的所述V形槽的顶点指向前方,所述撞击元件包括其顶点指向后方的相对应的V形槽,球被设置在所述V形槽中以便于将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撞击元件相接合。
8.依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撞击元件之间的轴承。
9.依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基本为直的纵向侧部。
1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通过牢固地附于所述调节环的内套筒与所述调节环相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形状通常是圆柱形的并且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延伸。
11.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被压配合于所述内套筒中。
12.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撞击板整体形成,所述撞击板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被牢固地附于所述内套筒。
13.依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通过形成在与所述撞击板中形成的狭缝相接合的所述内套筒后端上的调整片被牢固地附于所述内套筒。
1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撞击元件中的一个包含圆周表面而另一个包含块,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圆周表面与所述块之间的接合迫使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彼此远离。
15.依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的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锁紧套筒与离合器套筒之间,所述锁紧套筒包含锁紧套筒指示器,其中,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锁紧套筒指示器相对于所述指示器转动,从而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可视指示。
16.依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棘爪簧,所述棘爪簧在相对侧处具有锚而沿其中间部分具有棘爪,所述锚被设置在牢固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的弹簧座中的锚穴中,所述棘爪与所述锁紧套筒中的棘爪槽相接合,其中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棘爪弹入到所述棘爪槽中从而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感观指示。
1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狭缝的有角度表面,所述撞击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狭缝中的调整片并且所述狭缝的宽度比所述调整片的宽度宽,其中,所述撞击元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沿所述有角度的表面转动,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通常为直的纵向侧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与所述撞击元件之间的轴承,以及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撞击元件中的一个包含圆周表面而另一个包含块,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圆周表面与所述块之间的接合迫使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彼此远离。
18.依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通过牢固地附于所述调节环的内套筒与所述调节环相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形状通常是圆柱形的并且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延伸,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撞击板整体形成,所述撞击板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被牢固地附于所述内套筒,所述调节环被压配合于所述内套筒中。
19.依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的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锁紧套筒与离合器套筒之间,所述锁紧套筒包含锁紧套筒指示器,其中,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锁紧套筒指示器相对于所述指示器转动,从而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可视指示;以及与牢固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和所述锁紧套筒的弹簧座相接合的棘爪簧,所述棘爪簧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感观指示。
2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狭缝的纵向侧表面,所述撞击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狭缝中的调整片,所述狭缝的所述纵向侧表面防止所述撞击元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锥形侧部,并且还包括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撞击元件中的一个包含圆周表面而另一个包含块,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圆周表面与所述块之间的接合迫使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彼此远离。
2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V形槽,所述撞击元件与所述V形槽相接合,所述撞击元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沿所述V形槽转动,所述连接元件中的所述V形槽的顶点指向前方并且所述撞击元件包含其顶点指向后方的相对应的V形槽,球被设置在所述V形槽中以便于接合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撞击元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撞击元件之间的轴承,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通常为直的纵向侧部,以及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撞击元件中的一个包含圆周表面而另一个包含块,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圆周表面与所述块之间的接合迫使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彼此远离。
22.一种与具有驱动轴的动力工具结合使用的可转动夹盘,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适于连接于动力工具驱动轴的后端和适于接收加工工具的轴的前端,从而所述主体可随所述驱动轴转动;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端中并且可从所述主体的纵向轴处有角度地延伸的多个夹钳,因此每个所述夹钳的前端朝向其它夹钳成角度,所述夹钳包括所述前端内侧表面上的夹钳面并且在每个所述夹钳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螺纹;
安装在所述主体周围并且与所述夹钳螺纹接合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和所述主体相对转动;
连接于所述调节环并且从其处向后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可随所述调节环转动;
适于相对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框架被转动地限制的连接元件;
设置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并且沿所述连接元件的长度延伸的引导表面;
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引导表面相接合的撞击元件,从而所述撞击元件可沿所述引导表面轴向移动;
连接于所述撞击元件并且从其处向前延伸的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撞击元件;
设置在所述撞击元件后面从而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偏压得相接合的弹簧;以及
其特征在于,当使得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撞击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从而所述撞击元件相对于所述主体限制所述调节环以便于随着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调节所述夹钳,通过所述撞击元件的向后移动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相脱离,
其中,所述引导表面包括V形槽,所述撞击元件与所述V形槽相接合,其中所述撞击元件可沿所述V形槽相对于所述连接元件转动。
23.依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中的所述V形槽的顶点指向前方,所述撞击元件包括其顶点指向后方的相对应的V形槽,球被设置在所述V形槽中以便于将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撞击元件相接合。
24.依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撞击元件之间的轴承。
25.依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基本为直的纵向侧部。
26.依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还包括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的指示器,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锁紧套筒与离合器套筒之间,所述锁紧套筒包含锁紧套筒指示器,其中,当所述锁紧套筒转动时所述锁紧套筒指示器相对于所述指示器转动,从而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可视指示;以及与牢固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框架和所述锁紧套筒的弹簧座相接合的棘爪簧,所述棘爪簧提供所述锁紧套筒的位置的感观指示。
27.一种与具有驱动轴的动力工具结合使用的可转动夹盘,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适于连接于动力工具驱动轴的后端和适于接收加工工具的轴的前端,从而所述主体可随所述驱动轴转动;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端中并且可从所述主体的纵向轴处有角度地延伸的多个夹钳,因此每个所述夹钳的前端朝向其它夹钳成角度,所述夹钳包括所述前端内侧表面上的夹钳面并且在每个所述夹钳的后端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螺纹;
安装在所述主体周围并且与所述夹钳螺纹接合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和所述主体相对转动;
连接于所述调节环并且从其处向后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可随所述调节环转动;
适于相对于所述动力工具的框架被转动地限制的连接元件;
设置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并且沿所述连接元件的长度延伸的引导表面;
与所述连接元件的所述引导表面相接合的撞击元件,从而所述撞击元件可沿所述引导表面轴向移动;
连接于所述撞击元件并且从其处向前延伸的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撞击元件;
设置在所述撞击元件后面从而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偏压得相接合的弹簧;以及
其特征在于,当使得所述动力工具的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突出部分撞击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从而所述撞击元件相对于所述主体限制所述调节环以便于随着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调节所述夹钳,通过所述撞击元件的向后移动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相脱离,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分通过牢固地附于所述调节环的内套筒与所述调节环相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形状通常是圆柱形的并且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延伸。
28.依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被压配合于所述内套筒中。
29.依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与撞击板整体形成,所述撞击板从所述调节环处向后被牢固地附于所述内套筒。
30.依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转动的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通过形成在与所述撞击板中形成的狭缝相接合的所述内套筒后端上的调整片被牢固地附于所述内套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116,127 US7478979B2 (en) | 2005-04-27 | 2005-04-27 | Rotatable chuck |
US11/116,127 | 2005-04-27 | ||
US11/253,535 | 2005-10-19 | ||
US11/253,535 US7481608B2 (en) | 2005-04-27 | 2005-10-19 | Rotatable chuck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03677.6A Division CN100537091C (zh) | 2005-04-27 | 2006-01-11 | 可转动的夹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5396A true CN102145396A (zh) | 2011-08-10 |
Family
ID=3672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4975.2A Pending CN102145396A (zh) | 2005-04-27 | 2006-01-11 | 可转动的夹盘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81608B2 (zh) |
EP (1) | EP1716951A3 (zh) |
CN (1) | CN102145396A (zh) |
AU (1) | AU20062014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91020B2 (en) * | 2005-02-18 | 2009-02-17 | Black & Decker Inc. | Three position selector for automated chuck |
FR2886183B1 (fr) * | 2005-05-27 | 2007-07-13 | Amyot Sa Sa Ets | Mandrin porte-outil pour l'equipement d'une machine tournante, notamment du type "cle a choc" |
EP1981671B1 (de) * | 2006-12-23 | 2009-06-24 | Röhm GmbH | Bohrfutter |
US8075229B2 (en) | 2007-06-26 | 2011-12-13 |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 Multi-speed drill and chuck assembly |
US8057134B2 (en) | 2007-06-26 | 2011-11-15 |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 Chuck assembly |
US7735575B2 (en) | 2007-11-21 | 2010-06-15 | Black & Decker Inc. | Hammer drill with hard hammer support structure |
US7717191B2 (en) | 2007-11-21 | 2010-05-18 | Black & Decker Inc. | Multi-mode hammer drill with shift lock |
US7717192B2 (en) | 2007-11-21 | 2010-05-18 | Black & Decker Inc. | Multi-mode drill with mode collar |
US7854274B2 (en) | 2007-11-21 | 2010-12-21 | Black & Decker Inc. | Multi-mode drill and transmission sub-assembly including a gear case cover supporting biasing |
US7770660B2 (en) | 2007-11-21 | 2010-08-10 | Black & Decker Inc. | Mid-handle drill construction and assembly process |
US7762349B2 (en) | 2007-11-21 | 2010-07-27 | Black & Decker Inc. | Multi-speed drill and transmission with low gear only clutch |
US7798245B2 (en) | 2007-11-21 | 2010-09-21 | Black & Decker Inc. | Multi-mode drill with an electronic switching arrangement |
DE102007057453A1 (de) * | 2007-11-29 | 2009-06-0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US20090200758A1 (en) * | 2008-02-07 | 2009-08-13 | Chin Hung Lam | Auto Locking Chuck |
DE102008000470A1 (de) * | 2008-02-29 | 2009-09-03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DE202009017422U1 (de) * | 2009-06-26 | 2010-11-0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geführtes Elektrowerkzeug |
US8925931B2 (en) | 2010-04-29 | 2015-01-06 | Black & Decker Inc. | Oscillating tool |
US9073195B2 (en) | 2010-04-29 | 2015-07-07 | Black & Decker Inc. | Universal accessory for oscillating power tool |
US9186770B2 (en) | 2010-04-29 | 2015-11-17 | Black & Decker Inc. | Oscillating tool attachment feature |
CN102259328B (zh) * | 2010-05-28 | 2014-07-30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用于将工作元件适配到动力工具轴端的适配器 |
US9149923B2 (en) | 2010-11-09 | 2015-10-06 | Black & Decker Inc. | Oscillating tools and accessories |
US9283625B2 (en) | 2011-04-05 | 2016-03-15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Auto sizing chuck |
DE102011089913A1 (de) * | 2011-12-27 | 2013-06-27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vorrichtung |
US9662778B2 (en) | 2012-02-10 | 2017-05-30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Bit retention assembly for rotary hammer |
USD832666S1 (en) | 2012-07-16 | 2018-11-06 | Black & Decker Inc. | Oscillating saw blade |
US9908228B2 (en) * | 2012-10-19 | 2018-03-0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Hammer drill |
DE102013213816A1 (de) * | 2012-11-15 | 2014-05-15 | Robert Bosch Gmbh | Wekzeugvorsatz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
US10882119B2 (en) | 2013-03-14 | 2021-01-05 | Black & Decker Inc. | Chuck sleeve for power tool |
US10011006B2 (en) | 2013-08-08 | 2018-07-03 | Black & Decker Inc. | Fastener setting algorithm for drill driver |
AU356583S (en) * | 2014-05-27 | 2014-07-24 | Oka Rock Bolt Tech Pty Limited | Chuck |
CN107053838B (zh) * | 2016-12-21 | 2019-09-10 |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安全夹头装置 |
USD814900S1 (en) | 2017-01-16 | 2018-04-10 | Black & Decker Inc. | Blade for oscillating power tools |
US10265778B2 (en) | 2017-01-16 | 2019-04-23 | Black & Decker Inc. | Accessories for oscillating power tools |
CN109469431A (zh) * | 2018-10-19 | 2019-03-15 | 东莞市韶达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塑钢门窗的扣条卡件 |
CN111451554B (zh) * | 2020-05-12 | 2021-06-22 | 铁鎯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钻钻头位置指定的定位装置及电钻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84856A (en) * | 1950-03-18 | 1954-07-27 | Jacobs Mfg Co | Apparatus for tightening chucks of power drills |
US3834252A (en) * | 1973-06-11 | 1974-09-10 | Black & Decker Mfg Co | Adjustable positive clutch screwdriver |
US4323324A (en) * | 1979-04-18 | 1982-04-06 | Alfred F. Eberhardt | Chuck brake |
US4317578A (en) * | 1979-11-07 | 1982-03-02 | Welch Thomas R | Keyless chucking system |
US4277074A (en) * | 1979-11-26 | 1981-07-07 | Harry Kilberis | Keyless chuck |
US4395170A (en) * | 1980-08-18 | 1983-07-26 | The Singer Company | Drill, drill chuck, and methods of chucking and unchucking |
US4526497A (en) * | 1982-03-15 | 1985-07-02 | Hatfield Jim J | Automatic jaw control for reversible power tool |
US4423881A (en) * | 1982-06-21 | 1984-01-03 | Whitehead Dennis M | Quick operating chuck |
US4498682A (en) * | 1982-11-17 | 1985-02-12 | The Singer Company | Free floating actuating sleeve for keyless chuck |
US4682918A (en) * | 1984-04-16 | 1987-07-28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Keyless impacting chuck |
US4669932A (en) * | 1985-05-24 | 1987-06-02 | Wayne Hartley | Keyless tool chuck |
US4848779A (en) * | 1987-04-02 | 1989-07-18 | Black & Decker Inc. | Keyless chuck |
DE3874885T2 (de) * | 1987-10-16 | 1993-03-18 | Sakamaki Mfg | Spannvorrichtung fuer werkzeuge. |
US4840387A (en) * | 1988-01-20 | 1989-06-20 | The Jacobs Manufacturing Company | Self-actuating keyless chuck |
US4915555A (en) * | 1989-06-07 | 1990-04-10 | Smothers Clarence W | Power drill having drill chuck tightener |
US5195760A (en) * | 1990-06-12 | 1993-03-23 | Black & Decker Inc. | Keyless chuck |
US5197749A (en) * | 1992-03-20 | 1993-03-30 | Moore Sidney D | Keyless chucking device |
US5232230A (en) * | 1992-09-28 | 1993-08-03 | Lin Pi Chu | Chuck assembly for a drilling apparatus |
US5501473A (en) * | 1993-08-13 | 1996-03-26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Chuck |
US5348318A (en) * | 1993-08-13 | 1994-09-20 | Jacobs Chuc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huck |
US5407215A (en) * | 1993-12-30 | 1995-04-18 | Tsung-Hsun Yang | Chuck assembly for holding releasably a bit member |
US5957469A (en) * | 1996-09-25 | 1999-09-28 | Power Tool Holders, Inc. | Spring chuck |
US5908076A (en) * | 1997-01-10 | 1999-06-01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Impact tool driver |
US5992859A (en) * | 1998-04-27 | 1999-11-30 | Chum Power Machinery Corp. | Bit holding system for a power hand tool |
US6073939A (en) * | 1998-06-05 | 2000-06-13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Locking chuck |
US5988653A (en) * | 1998-06-18 | 1999-11-23 | Chum Power Machinery Corp. | Auto-locking bit holding system of a hand tool |
US6045303A (en) * | 1998-12-02 | 2000-04-04 | Chung; Lee Hsin-Chih | Rotatable torque adjusting device of rotation tool |
US6196554B1 (en) * | 1998-12-15 | 2001-03-06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Locking chuck |
US6182978B1 (en) * | 1999-08-11 | 2001-02-06 | Chun Chu Hsueh | Self locking device for power tool |
US6241260B1 (en) * | 1999-08-17 | 2001-06-05 | Black & Decker Inc. | Spring-loaded quick clamp chuck |
US6257596B1 (en) * | 1999-08-18 | 2001-07-10 | Wen Yung Yang | Self Locking device for power tool |
US6247706B1 (en) * | 1999-11-03 | 2001-06-19 | Chum Power Machinery Corp. | Self-locking chuck |
US6729812B2 (en) * | 1999-12-06 | 2004-05-04 | Theodore G. Yaksich | Power driver having geared tool holder |
CA2339430A1 (en) * | 2000-03-10 | 2001-09-10 | Black & Decker Inc. | Hammer |
US6390481B1 (en) * | 2000-03-10 | 2002-05-21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Locking chuck |
CN2420088Y (zh) * | 2000-05-15 | 2001-02-21 | 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包覆夹头的电钻座壳结构 |
US6488286B2 (en) * | 2000-08-21 | 2002-12-03 | Theodore G. Yaksich | Chuck and power driver having improved interface assembly |
US6860488B2 (en) * | 2001-10-10 | 2005-03-01 | Rohm Gmbh | Drill chuck with front-end shield |
US6834864B2 (en) * | 2001-10-24 | 2004-12-28 | Power Tool Holders Incorporated | Chuck having quick change mechanism |
JP4015857B2 (ja) * | 2002-01-18 | 2007-11-28 | ユキワ精工株式会社 | チャック装置 |
US6843484B2 (en) * | 2002-07-08 | 2005-01-18 | Monte L. Schroeder | Quick change chuck |
EP1464426B1 (de) * | 2003-04-04 | 2007-10-24 | Robert Bosch Gmbh | Schnellspannfutter |
DE10335500A1 (de) * | 2003-07-31 | 2005-03-03 | Röhm Gmbh | Schnellspannbohrfutter |
-
2005
- 2005-10-19 US US11/253,535 patent/US748160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1-11 CN CN201110034975.2A patent/CN102145396A/zh active Pending
- 2006-04-07 AU AU2006201470A patent/AU20062014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4-11 EP EP06007594A patent/EP171695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16951A3 (en) | 2010-12-08 |
US20060244224A1 (en) | 2006-11-02 |
EP1716951A2 (en) | 2006-11-02 |
AU2006201470A1 (en) | 2006-11-16 |
US7481608B2 (en) | 2009-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37091C (zh) | 可转动的夹盘 | |
CN102145396A (zh) | 可转动的夹盘 | |
US8210545B2 (en) | Tool holder for a rotary hammer | |
EP1423223B1 (en) | Hammerlock chuck | |
CA2550779C (en) | Bit hold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power tools | |
US7934893B2 (en) | Quick-change and plug eject arbor for a hole saw | |
EP0931629B1 (en) | Removable chuck | |
US6513604B2 (en) | Adjustable spindle lock | |
EP0188354B1 (en) | Hand tightenable device for holding a cutting implement | |
US20090025951A1 (en) | Device having a torque-limiting unit | |
AU2012245003A1 (en) | Chuck tool and bits arrangement | |
WO2000035619A1 (en) | Locking chuck | |
US20060186610A1 (en) | Drill chuck actuator | |
US5186478A (en) | Tool chuck for a turning machine such as a drill | |
JPS62107905A (ja) | 衝撃ドリル装置 | |
CN101166598A (zh) | 钻机夹具 | |
US8429802B2 (en) | Keyless arbo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