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5196A -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5196A CN102145196A CN2011100843992A CN201110084399A CN102145196A CN 102145196 A CN102145196 A CN 102145196A CN 2011100843992 A CN2011100843992 A CN 2011100843992A CN 201110084399 A CN201110084399 A CN 201110084399A CN 102145196 A CN102145196 A CN 1021451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ution
- bone tissue
- tissue engineering
- dextran
- chitos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含有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葡聚糖和壳聚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在葡聚糖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制备得纳米银和羟基磷灰石,然后将纳米银和羟基磷灰石分散到葡聚糖和壳聚糖的混合液中,戊二醛交联后置于低温冰箱中预冻,冷冻干燥后获得三维多孔支架材料。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适宜于成骨细胞生长的空间结构和适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特性,还具有持久、高效的杀菌特点,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骨组织的再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组织工程策略是治疗骨缺损,特别是大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植入缺损部位时不可避免的要与周围组织直接接触,因而手术后,感染比较严重,从而影响缺损部位的修复。因此生物材料应该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以减小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支架材料的长期保存性能。目前常采用在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载入抗菌药物(例如,庆大霉素、头孢类的抗菌药物)赋予其抗感染能力。但是这些药物过多的引入,会产生副作用。
银作为抗菌剂使用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纳米技术的发展使银作为抗菌剂的使用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宽广的应用。利用壳聚糖、葡聚糖以及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模拟天然骨的组成,在其中引入纳米银能赋予其抗感染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含有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葡聚糖和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大于86%,孔径为100-300μm。
所述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葡聚糖、壳聚糖所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40%、20-50%、5-50%、20-50%。
所述纳米银的粒径在2-20nm之间,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在20-100nm之间。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称取葡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2%-1%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硝酸银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01-1M的AgNO3-葡聚糖溶液,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向冷却的AgNO3-葡聚糖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一定量的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壳聚糖,溶于质量浓度为1-3%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葡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
(5)将纳米银粉末和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入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中,调节超低温冰箱温度为-20℃~-65℃,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所述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壳聚糖与葡聚糖的质量比为(1∶9)-(9∶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持久、高效的杀菌、抗感染能力,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本发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多孔支架材料具有适合于成骨细胞生长的空间结构,同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所用的主要原料为壳聚糖(脱乙酰度95%分子量20万)、葡聚糖、硝酸银、磷酸氢二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戊二醛、硼氢化钠、乙酸、等均为化学纯。
实施例一:
(1)称取0.1g葡聚糖,将其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2%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6.8g硝酸银(AgNO3)溶于50ml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8M的AgNO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3.2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例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1g壳聚糖,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9g葡聚糖溶于450ml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与葡聚糖质量比为1∶9的混合溶液。
(5)称取0.1g纳米银,1g羟基磷灰石,分散于100ml壳聚糖和葡聚糖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20℃)中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次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实施例二:
(1)称取0.2g葡聚糖,将其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4%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3.4g硝酸银(AgNO3)溶于50ml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4M的AgNO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3.2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例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8.5,搅拌5小时后,静置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1.4g壳聚糖,溶于70ml质量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0.6g葡聚糖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与葡聚糖质量比为7∶3的混合溶液
(5)称取0.1g纳米银,1g羟基磷灰石,分散于100ml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35℃)中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实施例三:
(1)称取0.3g葡聚糖,将其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6%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0.085g硝酸银(AgNO3)溶于50ml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01M的AgNO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3.2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例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1g壳聚糖,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3%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0.5g葡聚糖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与葡聚糖质量比为2∶1的混合溶液。
(5)称取0.4g纳米银,1g羟基磷灰石,分散于100ml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45℃)中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实施例四:
(1)称取0.4g葡聚糖,将其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8%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0.85g硝酸银(AgNO3)溶于50ml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1M的AgNO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3.2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一定量的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例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1g壳聚糖,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0.25g葡聚糖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与葡聚糖质量比为4∶1的混合溶液。
(5)称取0.2g纳米银,2g羟基磷灰石,分散于100ml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55℃)中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实施例五:
(1)称取0.5g葡聚糖,将其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1.7g硝酸银(AgNO3)溶于50ml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2M的AgNO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3.2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例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1g壳聚糖,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0.125g葡聚糖溶于12.5ml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葡聚糖质量比为8∶1的混合溶液。
(5)称取0.2g纳米银,2g羟基磷灰石,分散于100ml壳聚糖与葡聚糖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65℃)中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Claims (5)
1.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含有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葡聚糖和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大于86%,孔径为100-3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葡聚糖、壳聚糖所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40%、20-50%、5-50%、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的粒径在2-20nm之间,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在20-100nm之间。
4.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称取葡聚糖,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2%-1%葡聚糖溶液,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将硝酸银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浓度为0.01-1M的AgNO3-葡聚糖溶液,将其置入冰浴器中冷却10分钟,然后向冷却的AgNO3-葡聚糖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硼氢化钠并搅拌,当溶液变成亮黄色后停止搅拌,离心,用水冲洗,真空干燥获得纳米银粉末;
(3)将Na2HPO4溶于葡聚糖溶液中,形成0.5M的Na2HPO4溶液,向其中滴加一定量的0.5M的CaCl2溶液,使Ca与P的物质量比为1.67,充分搅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5,搅拌1-5小时后,静置12-48小时后,冷冻干燥获得羟基磷灰石粉末;
(4)称取壳聚糖,溶于质量浓度为1-3%的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壳聚糖溶液备用;称取葡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葡聚糖溶液备用;将两者混合,充分搅拌后获得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
(5)将纳米银粉末和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入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大功率超声分散,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液;
(6)在分散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戊二醛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置于超低温冰箱中,调节超低温冰箱温度为-20℃~-65℃,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冷冻干燥获得多孔三维支架;
(7)将冷冻干燥的多孔三维支架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水冲洗;然后浸泡在1%的硼氢化钠溶液中12小时以上,用水冲洗,冷冻干燥,获得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和葡聚糖的混合溶液中壳聚糖与葡聚糖的质量比为(1∶9)~(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84399 CN102145196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84399 CN102145196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5196A true CN102145196A (zh) | 2011-08-10 |
CN102145196B CN102145196B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441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084399 Active CN102145196B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4519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7452A (zh) * | 2014-04-29 | 2014-08-13 | 辽宁医学院 | 有抗菌性的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083804A (zh) * | 2014-06-23 | 2014-10-08 | 福州市第二医院 | 一种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960A (zh) * | 2014-09-15 | 2014-12-1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CN106178109A (zh) * | 2016-09-23 | 2016-12-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一种兼具导电和抗氧化性能的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96984A (zh) * | 2017-08-29 | 2017-12-22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051881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深圳中科精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纳米银抗菌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06345A (zh) * | 2019-05-29 | 2019-10-08 | 安徽元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医用抗菌棉纱布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58754A1 (en) * | 2001-01-06 | 2002-08-01 | Roozbeh Shirandami | Biogradable hollow fibre composite implant |
CN1386478A (zh) * | 2001-05-23 | 2002-12-25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组织工程用复合结构细胞支架及其制法和用途 |
CN1799647A (zh) * | 2005-12-13 | 2006-07-12 | 天津大学 |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1
- 2011-04-02 CN CN 201110084399 patent/CN1021451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58754A1 (en) * | 2001-01-06 | 2002-08-01 | Roozbeh Shirandami | Biogradable hollow fibre composite implant |
CN1386478A (zh) * | 2001-05-23 | 2002-12-25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组织工程用复合结构细胞支架及其制法和用途 |
CN1799647A (zh) * | 2005-12-13 | 2006-07-12 | 天津大学 |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多孔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7452A (zh) * | 2014-04-29 | 2014-08-13 | 辽宁医学院 | 有抗菌性的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083804A (zh) * | 2014-06-23 | 2014-10-08 | 福州市第二医院 | 一种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83804B (zh) * | 2014-06-23 | 2016-03-16 | 福州市第二医院 | 一种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960A (zh) * | 2014-09-15 | 2014-12-1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CN104189960B (zh) * | 2014-09-15 | 2015-08-12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CN106178109A (zh) * | 2016-09-23 | 2016-12-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一种兼具导电和抗氧化性能的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78109B (zh) * | 2016-09-23 | 2019-05-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一种兼具导电和抗氧化性能的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96984A (zh) * | 2017-08-29 | 2017-12-22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051881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深圳中科精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纳米银抗菌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06345A (zh) * | 2019-05-29 | 2019-10-08 | 安徽元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医用抗菌棉纱布的制备方法 |
CN110306345B (zh) * | 2019-05-29 | 2022-07-08 | 青岛中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抗菌棉纱布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5196B (zh) | 201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5196B (zh) | 一种具有抗感染能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Meng et al. | Effects of adding resorbable chitosan microspheres to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 for bone regeneration | |
CN103495210B (zh) |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原位负载淫羊藿苷复合微球 | |
CN101564556B (zh) | 明胶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的多级释药载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1376038B (zh) | 壳聚糖和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444646B (zh) | 用于骨修复的明胶与钙磷酸盐复合多孔微球及制法和用途 | |
CN103143059B (zh) | 一种具有多级孔径结构的纳米复合骨缺损修复支架 | |
CN108744062B (zh) | 一种注射型高强度可降解多孔磷酸镁骨修复材料 | |
CN106565974B (zh) | 海藻酸盐/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复合水凝胶 | |
CN103467756A (zh) | 一种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的方法 | |
CN101905038A (zh) | 负载生长因子的胶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CN103977452A (zh) | 有抗菌性的纳米银-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11494721A (zh) | 一种含黑磷纳米片的多功能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51058B (zh) | 一种载药促骨生长注射型硫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 |
CN104445130B (zh) | 一种介孔β-磷酸三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2058903B (zh) | 取向多孔的天然高分子/磷酸钙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3616852A (zh) | 一种镁粉/磷酸钙复合骨水泥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9481736A (zh) | 一种具有仿生梯度的软骨-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5824A (zh) | 生物活性纳米复合聚电解质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 | |
US20250090722A1 (en) | Composition of substantially spherical granule for bone regeneration | |
CN105457104B (zh) | 一种骨组织工程多孔陶瓷支架的制备方法 | |
CN102406963A (zh) | 多组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91702B (zh) | 纳米碳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5998958B (zh) | 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785878A (zh) | 用于骨修复的复合多孔成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