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4899A - 一种打奶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奶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4899A CN102144899A CN2011100343402A CN201110034340A CN102144899A CN 102144899 A CN102144899 A CN 102144899A CN 2011100343402 A CN2011100343402 A CN 2011100343402A CN 201110034340 A CN201110034340 A CN 201110034340A CN 102144899 A CN102144899 A CN 1021448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ed vessel
- agitator
- milk
- assembly
- milk fo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4407 Lactalbum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942 Lactalbum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8192 Lactoglobul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0630 Lactoglobul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容器盖、底座及加热装置,所述的搅拌容器设在底座上,所述的搅拌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该打奶泡机形成的奶泡细腻、体积小、质量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奶泡机。
背景技术
在喝咖啡时,在咖啡中配上润滑、细腻的奶泡能增加咖啡的口味和质地,且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由此,奶泡的质量非常的重要。
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气体被带入了液体中形成泡沫,而在泡沫中,这些气体因周围有一层包裹物而变得更稳定。在大多数食用泡沫中由蛋白质充当这层包裹物,因为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是疏水性,被水排斥,因此,蛋白质分子的这部分也更加倾向于与水之外的物质接触。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分子在水溶液中是卷起来的,其疏水部分在分子内部;若要其形成泡沫,则需要一些操作,比如加热等。其中奶泡也是泡沫中的一种,对于奶泡来说,包裹物的角色一般由一种名为β-乳球蛋白的乳清蛋白来担任。奶泡形成后,单位体积内的奶泡数量和体积是评价奶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现在,有多种方式能形成奶泡,如通过蒸汽形成奶泡或通过搅拌形成奶泡。所谓的通过蒸汽形成奶泡是指将蒸汽通入到装有牛奶的容器中,在高压蒸汽的作用下,牛奶中的水蒸气和空气膨胀,牛奶中的脂肪迅速升温将牛奶变成泡沫,如中国申请号为02157518.5申请日为2002.11.14优先权日为2001.11.14公开日为2003.5.2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牛奶泡沫和加热牛奶的装置,包括一牛奶供给容器,一蒸汽发生器装置和一混合元件装置,所述混合元件装置包括一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蒸汽进入通道装置,一位于所述第一蒸汽进入通道装置下游并与其相通的缩颈,该缩颈具有比所述第一蒸汽进入通道装置的所述第一直径小的内径,一空气进入通道装置向所述缩颈开口并与其相通,一牛奶进入通道装置,该混合元件还包括一具有第二内径的主通道装置,其包括一入口端和一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所述缩颈装置相通,所述牛奶进入通道在沿着主通道装置,在该主通道装置入口端下游的一位置处向所述主通道装置开口并与其相通,和向所述主通道装置开口并与其相通的第二蒸汽进入通道装置,其开口位置沿着所述主通道并位于所述缩颈和所述牛奶进入通道装置的开口之间。这种结构的产生牛奶泡沫和加热牛奶的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配备专门的蒸汽发生器和通道,因此,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起来不安全,同时,高压蒸汽容易使奶泡胀大或破裂,从而增大了奶泡的体积和减少奶泡的数量,很难形成细腻的奶泡。
所谓通过搅拌形成奶泡,是指通过加热、搅拌的方式形成奶泡,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80038834.0申请日为2005.11.8优先权日为2004.11.12公开日为2007.10.1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从奶基液体或牛奶制备泡沫的器具,该器具包括:容纳要制成泡沫的液体的容器,可旋转的搅拌器定位在该液体中;与容器联接的支架;用于驱动搅拌器的装置;与容器联接以加热容器中的液体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在搅拌过程中启动加热装置的控制装置,该器具还包括用于为驱动装置进行电力供应的电力供应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器构造成使得搅拌器被驱动装置通过磁力驱动作用而驱动以产生泡沫,而没有穿插过容器壁的机械连接件,并设有用于打破或防止绕容器中央垂直轴线的对称的液体环流的干扰装置,该干扰装置包括产生至少一个相对容器中央垂直轴线偏置的磁场的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构造成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从而以足够高的速度磁力驱动所述搅拌器,以在所述液体被加热时将所述液体转变成泡沫。
再如中国申请号为200880000726.8申请日为2008.8.1优先权日为2007.8.8公开日为2009.9.23申请人为首选实业有限公司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使牛奶起泡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形成用于牛奶的容器; 一盖,所述盖装配到所述主体上;以及一搅拌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盖中,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电触点; 一所述主体设有第二电触点,当所述主体被置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第一电触点形成电接触;一所述驱动机构设有第三电触点; 一所述主体设有第四电触点,当所述盖被置于所述主体上时,所述第四电触点与所述第三电触点形成电接触;并且一所述主体设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在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第四电触点之间形成电连接。
再如文献号为WO2009/135758A1申请日为2009.11.1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发泡机,所述的发泡机用形成牛奶泡沫,包括饮料容器,设于饮料容器中的旋转搅拌器,驱动方式包括至少一个电机磁铁,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以磁驱动搅拌器;搅拌器包括一个跟随磁铁电机磁铁相耦合的磁铁,在其中一个缺口的磁力线基本上是共线的旋转方向。在文献号为EP1987750A2、EP2174575A1、US5939122A的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采用搅拌形成泡沫的发泡机。上述专利文献中泡沫形成装置,有些是通过偏置搅拌装置来提高泡沫的质量,有些是通过改变搅拌容器的截面形状来提高泡沫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奶泡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形成细腻的、体积小的奶泡。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容器盖、底座及加热装置,所述的搅拌容器设在底座上,所述的搅拌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
上述打奶泡机,由于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搅拌容器倾斜设置。这样安置搅拌容器,使得搅拌容器的底面相对于水平面是倾斜的,当牛奶倒入到搅拌容器中后,会形成液位差,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同时,制造简单,成本低。
作为具体化,搅拌容器的底面呈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α<90°。此结构,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红外加热管及反射罩,且红外加热管位于搅拌容器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反射罩设在底座内。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分布在搅拌容器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方便。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设在搅拌容器底面上的厚膜发热盘。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加热管。
作为改进,搅拌容器底面和侧壁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弯折部,反射罩的上端卡置在弯折部内。这一结构使得底座的防水、防尘性能好,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与红外加热管接触,使用的安全性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保护罩为网状结构。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轴;搅拌器固定轴的下端具有一球头,球头上活动的安装有搅拌器,搅拌器内安装有磁铁,搅拌器外周上套有螺旋体,所述的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搅拌容器的底面垂直;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磁铁安装架内安装有磁铁,马达输出轴的轴线与搅拌容器的底面垂直。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改进,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0≤α<90°,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40°。 这种结构形成的奶泡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另一结构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4为加热装置为加热管的奶泡机结构图。
图5为加热装置为厚膜发热盘的奶泡机结构图。
图6为搅拌器设在搅拌容器上且搅拌容器为斜面的打奶泡机结构图。
图7为搅拌器设在搅拌容器上且搅拌容器倾斜设置的打奶泡机结构图。
图8为搅拌器设在搅拌容器上且加热装置为加热管的打奶泡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1、容器盖2、底座41和加热装置。搅拌容器的底面呈斜面,如图1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到右向上斜,如图2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向右向下倾斜,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90°,优选10°,当液体倒入到搅拌容器后存在液位差。所述的搅拌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抓持搅拌容器1的手柄11。
底座41由下盖411和外壳412构成,下盖411的上边缘具有向上的凸起4111,外壳412的下边缘具有卡槽4121,所述的凸起4111卡置在卡槽4121内,从而将外壳412和下盖411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底座4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和按钮控制面板14。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容器1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的红外加热管3,当然,红外加热管3也可仅设在搅拌容器底面的下方或设在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红外加热管3的外侧设有反射罩4,所述的反射罩4设在底座41内,搅拌容器1侧壁外侧的反射罩从下到上逐渐向容器侧壁靠近,当红外加热管通电后在反射罩4的作用下使搅拌容器1的底面和侧面生热,从而达到对牛奶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3分布在搅拌容器1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1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4,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搅拌容器方便。
当然,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厚膜加热盘102或者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普通加热管101。
反射罩4的上端支承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为铁丝网结构,保护罩19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弯折部91,反射罩4的上端插在弯折部所形成的卡槽内。所述的保护罩19能防止水、尘进入到底座内,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到底座内以触碰到红外加热管,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搅拌容器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轴7,搅拌器固定轴7的上端通过螺纹或卡扣与容器盖2连接,或者是搅拌器固定轴7和容器盖一体成型;搅拌器固定轴7的下端具有一球头71,球头71上活动的安装有搅拌器8,搅拌器8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优选80°,搅拌器8内安装有磁铁13,搅拌器8外周上套有螺旋体81。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9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100,磁铁安装架100内安装有磁铁10。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向红外加热管3通电对牛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马达9,马达9通过磁铁安装架上的磁铁和搅拌器上的磁铁带动搅拌器8旋转,从而形成奶泡。由于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1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搅拌容器的底面为斜面,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下表为本实施方式实验结果与传统方式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
单位体积牛奶量(ml) | 起泡后奶泡的体积(ml) | |
传统的方法 | 150 | 277 |
本实施方式 | 150 | 359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奶泡机结构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多,质量好。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1、容器盖2、底座41和加热装置。所述的搅拌容器1倾斜设置,从而使搅拌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当液体倒入到搅拌容器后存在液位差。所述的搅拌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抓持搅拌容器1的手柄11。
底座41由下盖411和外壳412构成,下盖411的上边缘具有向上的凸起4111,外壳412的下边缘具有卡槽4121,所述的凸起4111卡置在卡槽4121内,从而将外壳412和下盖411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底座4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和按钮控制面板14。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容器1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的红外加热管3,当然,红外加热管3也可仅设在搅拌容器底面的下方或设在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相互可分离。红外加热管3的外侧设有反射罩4,所述的反射罩4设在底座41内,搅拌容器1侧壁外侧的反射罩从下到上逐渐向容器侧壁靠近,当红外加热管通电后在反射罩4的作用下使搅拌容器1的底面和侧面生热,从而达到对牛奶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3分布在搅拌容器1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1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4,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搅拌容器方便。
当然,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厚膜加热盘102或者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普通加热管101。
反射罩4的上端支承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为铁丝网结构,保护罩19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弯折部91,反射罩4的上端插在弯折部所形成的卡槽内。所述的保护罩19能防止水、尘进入到底座内,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到底座内以触碰到红外加热管,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搅拌容器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轴7,搅拌器固定轴7的上端通过螺纹或卡扣与容器盖2连接,或者是搅拌器固定轴7和容器盖一体成型;搅拌器固定轴7的下端具有一球头71,球头71上活动的安装有搅拌器8,搅拌器8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优选70°,搅拌器8内安装有磁铁13,搅拌器8外周上套有螺旋体81。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9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100,磁铁安装架100内安装有磁铁10。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向红外加热管3通电对牛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马达9,马达9通过磁铁安装架上的磁铁和搅拌器上的磁铁带动搅拌器8旋转,从而形成奶泡。由于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1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搅拌容器的底面为斜面,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下表为本实施方式实验结果与传统方式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
单位体积牛奶量(ml) | 起泡后奶泡的体积(ml) | |
传统的方法 | 150 | 273 |
本实施方式 | 150 | 358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奶泡机结构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多,质量好。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1、容器盖2、底座41和加热装置。搅拌容器的底面呈斜面,如图1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到右向上斜,如图2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向右向下倾斜,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90°,优选20°,当液体倒入到搅拌容器后存在液位差。所述的搅拌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抓持搅拌容器1的手柄11。
底座41由下盖411和外壳412构成,下盖411的上边缘具有向上的凸起4111,外壳412的下边缘具有卡槽4121,所述的凸起4111卡置在卡槽4121内,从而将外壳412和下盖411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底座4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和按钮控制面板14。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容器1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的红外加热管3,当然,红外加热管3也可仅设在搅拌容器底面的下方或设在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红外加热管3的外侧设有反射罩4,所述的反射罩4设在底座41内,搅拌容器1侧壁外侧的反射罩从下到上逐渐向容器侧壁靠近,当红外加热管通电后在反射罩4的作用下使搅拌容器1的底面和侧面生热,从而达到对牛奶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3分布在搅拌容器1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1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4,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搅拌容器方便。
当然,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厚膜加热盘102或者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普通加热管101。
反射罩4的上端支承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为铁丝网结构,保护罩19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弯折部91,反射罩4的上端插在弯折部所形成的卡槽内。所述的保护罩19能防止水、尘进入到底座内,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到底座内以触碰到红外加热管,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搅拌容器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轴7,搅拌器固定轴7的上端通过螺纹或卡扣与容器盖2连接,或者是搅拌器固定轴7和容器盖一体成型;搅拌器固定轴7的下端具有一球头71,球头71上活动的安装有搅拌器8,搅拌器8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优选60°,搅拌器8内安装有磁铁13,搅拌器8外周上套有螺旋体81。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9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100,磁铁安装架100内安装有磁铁10。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向红外加热管3通电对牛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马达9,马达9通过磁铁安装架上的磁铁和搅拌器上的磁铁带动搅拌器8旋转,从而形成奶泡。由于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1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搅拌容器的底面为斜面,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下表为本实施方式实验结果与传统方式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
单位体积牛奶量(ml) | 起泡后奶泡的体积(ml) | |
传统的方法 | 150 | 270 |
本实施方式 | 150 | 350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奶泡机结构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多,质量好。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的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1、容器盖2、底座41和加热装置。搅拌容器的底面呈斜面,如图1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到右向上斜,如图2所示,搅拌容器1的底面从左向右向下倾斜,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90°,优选40°,当液体倒入到搅拌容器后存在液位差。所述的搅拌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抓持搅拌容器1的手柄11。
底座41由下盖411和外壳412构成,下盖411的上边缘具有向上的凸起4111,外壳412的下边缘具有卡槽4121,所述的凸起4111卡置在卡槽4121内,从而将外壳412和下盖411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底座4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和按钮控制面板14。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容器1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的红外加热管3,当然,红外加热管3也可仅设在搅拌容器底面的下方或设在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红外加热管3的外侧设有反射罩4,所述的反射罩4设在底座41内,搅拌容器1侧壁外侧的反射罩从下到上逐渐向容器侧壁靠近,当红外加热管通电后在反射罩4的作用下使搅拌容器1的底面和侧面生热,从而达到对牛奶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3分布在搅拌容器1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1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4,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搅拌容器方便。
当然,如图8所示,加热装置还可以为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普通加热管101或是厚膜加热盘102。
反射罩4的上端支承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为铁丝网结构,保护罩19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弯折部91,反射罩4的上端插在弯折部所形成的卡槽内。所述的保护罩19能防止水、尘进入到底座内,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到底座内以触碰到红外加热管,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搅拌容器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8,搅拌器8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优选50°,搅拌器8内安装有磁铁13,搅拌器8外周上套有螺旋体81,搅拌器8的下端通过球面与搅拌容器1的底面接触,或者在搅拌器8的下端安装滚珠,滚珠与搅拌容器1的底面接触。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9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100,磁铁安装架100内安装有磁铁10。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向红外加热管3通电对牛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马达9,马达9通过磁铁安装架上的磁铁和搅拌器上的磁铁带动搅拌器8旋转,从而形成奶泡。由于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1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搅拌容器的底面为斜面,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下表为本实施方式实验结果与传统方式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
单位体积牛奶量(ml) | 起泡后奶泡的体积(ml) | |
传统的方法 | 150 | 271.5 |
本实施方式 | 150 | 354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奶泡机结构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多,质量好。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的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1、容器盖2、底座41和加热装置。所述的搅拌容器1倾斜设置,从而使搅拌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当液体倒入到搅拌容器后存在液位差。所述的搅拌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抓持搅拌容器1的手柄11。
底座41由下盖411和外壳412构成,下盖411的上边缘具有向上的凸起4111,外壳412的下边缘具有卡槽4121,所述的凸起4111卡置在卡槽4121内,从而将外壳412和下盖411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底座4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和按钮控制面板14。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容器1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的红外加热管3,当然,红外加热管3也可仅设在搅拌容器底面的下方或设在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相互可分离。红外加热管3的外侧设有反射罩4,所述的反射罩4设在底座41内,搅拌容器1侧壁外侧的反射罩从下到上逐渐向容器侧壁靠近,当红外加热管通电后在反射罩4的作用下使搅拌容器1的底面和侧面生热,从而达到对牛奶进行加热的目的,加热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由于采用红外非接触加热,且,红外加热管3分布在搅拌容器1的底面下方和侧壁外侧,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盘或加热丝,对搅拌容器1的加热面积增大,因此,加热均匀,不容易出现烧糊牛奶的现象;由于设置了反射罩4,这样,能将热量集中到搅拌容器上,提高了加热效率;由于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避免了电路与搅拌容器直接连接和接触,当清洗搅拌容器时,将搅拌容器单独进行清洗即可,因此,清洗搅拌容器方便。
当然,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厚膜加热盘或者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普通加热管。
反射罩4的上端支承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为铁丝网结构,保护罩19的上端向外延伸有弯折部91,反射罩4的上端插在弯折部所形成的卡槽内。所述的保护罩19能防止水、尘进入到底座内,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伸入到底座内以触碰到红外加热管,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搅拌容器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8,搅拌器8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优选85°,搅拌器8内安装有磁铁13,搅拌器8外周上套有螺旋体81,搅拌器8的下端通过球面与搅拌容器1的底面接触,或者在搅拌器8的下端安装滚珠,滚珠与搅拌容器1的底面接触。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9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100,磁铁安装架100内安装有磁铁10。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向红外加热管3通电对牛奶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马达9,马达9通过磁铁安装架上的磁铁和搅拌器上的磁铁带动搅拌器8旋转,从而形成奶泡。由于采用磁铁作为传动系统,不需要在搅拌容器1上开孔,因此,不仅容易清洗搅拌容器,而且,不需要考虑搅拌容器底部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搅拌容器的底面为斜面,当搅拌装置搅拌时,在搅拌容器内形成涡流,使得更多的气体混入到牛奶中,因此,能形成细腻、体积小、数量多的奶泡,从而提高了奶泡的形成质量。
下表为本实施方式实验结果与传统方式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
单位体积牛奶量(ml) | 起泡后奶泡的体积(ml) | |
传统的方法 | 150 | 277 |
本实施方式 | 150 | 356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打奶泡机结构所产生的泡沫数量多,质量好。
Claims (10)
1.一种打奶泡机,包括搅拌容器、容器盖、底座及加热装置,所述的搅拌容器设在底座上,所述的搅拌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α<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容器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搅拌容器的底面呈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红外加热管及反射罩,且红外加热管位于搅拌容器底面下方和搅拌容器侧壁外侧,加热装置和搅拌容器可分离,反射罩设在底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设在搅拌容器底面上的厚膜发热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设在搅拌容器外壁上的加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搅拌容器底面和侧壁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弯折部,反射罩的上端卡置在弯折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罩为网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固定轴;搅拌器固定轴的下端具有一球头,球头上活动的安装有搅拌器,搅拌器内安装有磁铁,搅拌器外周上套有螺旋体,所述的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搅拌容器的底面垂直;在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内的马达及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磁铁安装架,磁铁安装架内安装有磁铁,马达输出轴的轴线与搅拌容器的底面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奶泡机,其特征在于:搅拌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0≤α<90°,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β≤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343402A CN102144899A (zh) | 2011-02-01 | 2011-02-01 | 一种打奶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343402A CN102144899A (zh) | 2011-02-01 | 2011-02-01 | 一种打奶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4899A true CN102144899A (zh) | 2011-08-10 |
Family
ID=4441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43402A Pending CN102144899A (zh) | 2011-02-01 | 2011-02-01 | 一种打奶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44899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86462A1 (en) * | 2011-01-21 | 2012-07-26 | Volker Breust | Device for foaming milk |
CN102670102A (zh) * | 2012-04-27 | 2012-09-19 | 中山市领先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食物处理器 |
CN103505078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电路打奶器 |
WO2014036966A1 (zh) * | 2012-09-06 | 2014-03-13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加热器具 |
EP2708167A1 (fr) * | 2012-09-17 | 2014-03-19 | Seb S.A. | Appareil menager pour emulsionner ou melanger une preparation alimentaire fluide dont l'outil possede un axe de rotation incline |
WO2014040340A1 (zh) * | 2012-09-13 | 2014-03-20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悬浮式液体搅拌装置 |
CN103654471A (zh) * | 2012-09-17 | 2014-03-26 | Seb公司 | 包括具有漏斗的盖的用于乳化或搅拌流体食用制备物的家用设备 |
WO2014071994A1 (en) * | 2012-11-09 | 2014-05-15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Blender |
CN103894097A (zh) * | 2012-12-24 | 2014-07-02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式加热搅拌装置 |
WO2016144711A1 (en) * | 2015-03-06 | 2016-09-15 | Blendtec, Inc. | Mix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WO2017028292A1 (zh) * | 2015-08-20 | 2017-02-23 | 韩性峰 | 红外加热暖奶器 |
WO2019042082A1 (zh) * | 2017-08-31 | 2019-03-0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搅拌刀组件、搅拌杯组件、驱动磁盘组件与食物处理机 |
CN111053473A (zh) * | 2014-12-17 | 2020-04-24 | 霓炉有限公司 | 智能搅拌器 |
CN111295118A (zh) * | 2017-05-19 | 2020-06-16 | 咖啡创新控股有限公司 | 起泡一定量牛奶的装置和方法 |
CN116832479A (zh) * | 2023-07-05 | 2023-10-03 | 宁波德茂装饰有限公司 | 可提高萃取效率及浓度的超声波萃取机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6974Y (zh) * | 1996-05-30 | 1997-11-12 | 韩志永 | 一种淘米器 |
CN2543457Y (zh) * | 2002-05-09 | 2003-04-09 | 峻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型榨汁机 |
CN200948050Y (zh) * | 2006-08-25 | 2007-09-19 | 广东天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豆浆机的加热装置 |
CN201211108Y (zh) * | 2008-07-11 | 2009-03-25 | 杨中介 | 光波电煲 |
CN101485541A (zh) * | 2009-01-09 | 2009-07-22 | 蔡坚明 | 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杯 |
EP2229853A1 (en) * | 2009-03-19 | 2010-09-22 | Green Lane Products Ltd. | Milk frothing device |
CN201658273U (zh) * | 2010-01-21 | 2010-12-01 | 俞春平 | 一种奶泡壶 |
CN201683731U (zh) * | 2010-01-19 | 2010-12-29 | 陈盛德 | 全自动奶泡器 |
CN201977580U (zh) * | 2011-02-01 | 2011-09-21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打奶泡机 |
-
2011
- 2011-02-01 CN CN2011100343402A patent/CN1021448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6974Y (zh) * | 1996-05-30 | 1997-11-12 | 韩志永 | 一种淘米器 |
CN2543457Y (zh) * | 2002-05-09 | 2003-04-09 | 峻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型榨汁机 |
CN200948050Y (zh) * | 2006-08-25 | 2007-09-19 | 广东天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豆浆机的加热装置 |
CN201211108Y (zh) * | 2008-07-11 | 2009-03-25 | 杨中介 | 光波电煲 |
CN101485541A (zh) * | 2009-01-09 | 2009-07-22 | 蔡坚明 | 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杯 |
EP2229853A1 (en) * | 2009-03-19 | 2010-09-22 | Green Lane Products Ltd. | Milk frothing device |
CN201683731U (zh) * | 2010-01-19 | 2010-12-29 | 陈盛德 | 全自动奶泡器 |
CN201658273U (zh) * | 2010-01-21 | 2010-12-01 | 俞春平 | 一种奶泡壶 |
CN201977580U (zh) * | 2011-02-01 | 2011-09-21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打奶泡机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86462A1 (en) * | 2011-01-21 | 2012-07-26 | Volker Breust | Device for foaming milk |
CN102670102A (zh) * | 2012-04-27 | 2012-09-19 | 中山市领先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食物处理器 |
CN103505078A (zh) * | 2012-06-25 | 2014-01-15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电路打奶器 |
CN103505078B (zh) * | 2012-06-25 | 2015-12-02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电路打奶器 |
WO2014036966A1 (zh) * | 2012-09-06 | 2014-03-13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加热器具 |
WO2014040340A1 (zh) * | 2012-09-13 | 2014-03-20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悬浮式液体搅拌装置 |
EP2708167A1 (fr) * | 2012-09-17 | 2014-03-19 | Seb S.A. | Appareil menager pour emulsionner ou melanger une preparation alimentaire fluide dont l'outil possede un axe de rotation incline |
FR2995516A1 (fr) * | 2012-09-17 | 2014-03-21 | Seb Sa | Appareil menager pour emulsionner ou melanger une preparation alimentaire fluide dont l'outil possede un axe de rotation incline |
CN103654471A (zh) * | 2012-09-17 | 2014-03-26 | Seb公司 | 包括具有漏斗的盖的用于乳化或搅拌流体食用制备物的家用设备 |
CN103654471B (zh) * | 2012-09-17 | 2018-02-06 | Seb公司 | 用于乳化或搅拌流体食用制备物的家用设备 |
CN104822299A (zh) * | 2012-11-09 | 2015-08-05 | 伊莱克斯公司 | 拌合器 |
US9877612B2 (en) | 2012-11-09 | 2018-01-30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Blender jar, blender base unit and blender |
WO2014071994A1 (en) * | 2012-11-09 | 2014-05-15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Blender |
CN103894097A (zh) * | 2012-12-24 | 2014-07-02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式加热搅拌装置 |
CN103894097B (zh) * | 2012-12-24 | 2016-08-03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式加热搅拌装置 |
CN111053473A (zh) * | 2014-12-17 | 2020-04-24 | 霓炉有限公司 | 智能搅拌器 |
WO2016144711A1 (en) * | 2015-03-06 | 2016-09-15 | Blendtec, Inc. | Mix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10111558B2 (en) | 2015-03-06 | 2018-10-30 | Blendtec, Inc. | Mix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WO2017028292A1 (zh) * | 2015-08-20 | 2017-02-23 | 韩性峰 | 红外加热暖奶器 |
CN111295118A (zh) * | 2017-05-19 | 2020-06-16 | 咖啡创新控股有限公司 | 起泡一定量牛奶的装置和方法 |
CN111295118B (zh) * | 2017-05-19 | 2022-09-27 | 咖啡创新控股有限公司 | 起泡一定量牛奶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9042082A1 (zh) * | 2017-08-31 | 2019-03-0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搅拌刀组件、搅拌杯组件、驱动磁盘组件与食物处理机 |
CN116832479A (zh) * | 2023-07-05 | 2023-10-03 | 宁波德茂装饰有限公司 | 可提高萃取效率及浓度的超声波萃取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4899A (zh) | 一种打奶泡机 | |
CN201977586U (zh) | 一种容器可分离的红外加热奶泡机 | |
CN201977580U (zh) | 打奶泡机 | |
JP5855092B2 (ja) | 遠隔制御される食品加工器 | |
RU2476137C2 (ru) | Электроприбор для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на основе молока | |
KR101269913B1 (ko) | 액상 식품으로부터 거품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 |
JP2021516565A (ja) | 食品プロセッサの取り扱い | |
JP7369704B2 (ja) | 食品プロセッサ内での制御された位置決め | |
CN102366307A (zh) | 一种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器 | |
CN202941964U (zh) | 快速打奶器 | |
CN103462498A (zh) | 一种饮料冲泡装置 | |
GB2504493A (en) | Milk frother with magnetic drive | |
WO2024104224A1 (zh) | 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 | |
CN102551545A (zh) | 一种加热奶泡机 | |
BR112020019352A2 (pt) | Manuseio de bebidas | |
CN202355274U (zh) | 一种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器 | |
CN113455902B (zh) | 奶泡打发装置及包含其的咖啡机 | |
CN202477428U (zh) | 杯内直接加热奶泡机 | |
CN202027447U (zh) | 一种带干扰液体环流附件的打奶机 | |
CN102631151A (zh) | 杯内直接加热奶泡机 | |
CN202858900U (zh) | 一种带有倾斜侧壁的奶泡机 | |
CN205758379U (zh) | 一种烧水、起泡两用的加热搅拌杯 | |
CN114051384B (zh) | 手持式大型加工罐 | |
CN105747925B (zh) | 一种烧水、起泡两用的加热搅拌杯 | |
CN213153745U (zh) | 一种酸奶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