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9713B -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39713B CN102139713B CN2010106120297A CN201010612029A CN102139713B CN 102139713 B CN102139713 B CN 102139713B CN 2010106120297 A CN2010106120297 A CN 2010106120297A CN 201010612029 A CN201010612029 A CN 201010612029A CN 102139713 B CN102139713 B CN 102139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adapter shaft
- shaft
- bearing plate
- connec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21 ga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涉及一种翻转步行的机械装置,包括:第一、二、三带电机构件(A1、A2、A3),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第一连接轴(4)和第二电机连接轴(15),第二连接轴(14)和第三电机连接轴(17),第三连接轴(16)和第一电机连接轴(5)有通孔的一端分别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通过三个连接件将三个构件连接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机构。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转动角度,使得三角形机构以三个构件中的任意一个为支撑实现三角形机构的翻转步行运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对几何形体及移动机构的认识,也可用于制作军用探测机器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的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沿着三角形任意一边翻转的步行机构。可用于制作玩具、教学教具,也可用于军用探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CN101428421公开了“一种两足步行的三角形机器人”,它避免了仿人形机器人的腿部串联设计,机器人本体从整体上看是一个三角形,采用了完全闭链的机械结构,通过控制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机器人只能实现直线行走。
CN201329911公开的“一种滚动三角形机器人”,其运动原理是三角形机器人通过一侧边的伸长与缩短,形状变化,使三角形机器人重心发生偏移,从而使机器人翻滚,但也只能实现三角形机构的直线行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该机构既可以实现直行功能,也可以实现转弯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该机构包括第一、二、三构件和第一、二、三连接件。
第一连接轴的B端和第二电机连接轴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二连接轴的B端和第三电机连接轴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二连接件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三连接轴的B端和第一电机连接轴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三连接件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一、二、三构件的结构和尺寸相同;第一、二、三连接件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第一、二、三连接件的外形为V形,V形夹角为60°,开口两端开有插槽和通孔;
第一、二、三构件通过第一、二、三连接件的连接,中心线相交成等边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所述的第一构件包括支撑板、电机、电机座、第一连接轴、第一电机连接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外罩、第一弹性挡圈、第二弹性挡圈、联轴器,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如下:
支撑板的a、b伸出端等长,且与支撑板的中心线夹角均为60°;
在运动初始状态,支撑板的a伸出端的R点到等边三角形的第一构件边上的高H的距离h趋近于0,且支撑板的a伸出端的中心线MN与PQ的交点O为PQ的黄金分割点;支撑板侧面上开有3组,6个螺纹孔;
电机座和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电机通过螺钉与电机座连接,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
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一轴承座的台阶孔中,第一连接轴的A端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连接轴A端的凹槽中安装第一弹性挡圈;
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二轴承座的台阶孔中,第一电机连接轴的A端与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电机连接轴的A端的凹槽中安装第二弹性挡圈;
第一电机连接轴的A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轴连接,通过联轴器上的螺钉实现两轴定位。
所述的外罩的两个伸出端与对应支撑板的两个伸出端完全对称。
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在翻转时由某一个电机来驱动,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与地面或基础并不固定,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转动的角度来实现三角形机构绕任意一边的翻转运动。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结构简单,三杆等长,有三个电机分别对三杆进行驱动和控制,无论绕哪一杆都可以实现平面内三角形的翻转运动,三角形机构既可以绕三个边直行移动,也可以实现平面内的任意运动。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工程实现。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对几何形体及移动机构的认识,可用于制作玩具、教学教具,也可用于制作军用探测机器人。
附图说明
图1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二、三构件主视图;
图3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构件(不包括外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二构件(不包括外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三构件(不包括外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二、三连接轴的示意图;
图8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二、三电机连接轴的示意图;
图9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二、三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0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运动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运动初始状态的平面图;
图13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翻转的临界位置示意图;
图15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完成一步翻转后回到与初始位置相似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板1、电机2、电机座3、第一连接轴4、第一电机连接轴5、轴承座6、轴承座7、轴承8、轴承9、外罩10、弹性挡圈11、弹性挡圈12、联轴器13、第二连接轴14、第二电机连接轴15、第三连接轴16、第三电机连接轴17,第一、二、三构件A1、A2、A3,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如图1,该机构包括第一、二、三构件A1、A2、A3和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
第一连接轴4的B端和第二电机连接轴15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一连接件C1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如图1、10;
第二连接轴14的B端和第三电机连接轴17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二连接件C2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三连接轴16的B端和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三连接件C3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一、二、三构件A1、A2、A3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如图4、5、6;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如图9;
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的外形为V形,V形夹角为60°,开口两端开有插槽和通孔,如图9;
第一、二、三构件A1、A2、A3通过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的连接,中心线相交成等边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所述的第一构件A1,如图3、4,包括支撑板1、电机2、电机座3、第一连接轴4、第一电机连接轴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第一滚动轴承8、第二滚动轴承9、外罩10、第一弹性挡圈11、第二弹性挡圈12、联轴器13,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如下:
支撑板的a、b伸出端等长,且与支撑板1的中心线夹角均为60°;
在运动初始状态,支撑板的a伸出端的R点到等边三角形的第一构件A1边上的高H的距离h趋近于0,且支撑板的a伸出端的中心线MN与PQ的交点O为PQ的黄金分割点,如图12、13;支撑板1侧面上开有3组,6个螺纹孔,如图4,通过螺钉实现外罩与支撑板的连接。;
电机座3和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电机2通过螺钉与电机座3连接,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的两端;
第一滚动轴承8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一轴承座6的台阶孔中,第一连接轴4的A端与第一滚动轴承8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连接轴4A端的凹槽中安装第一弹性挡圈11;
第二滚动轴承9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二轴承座7的台阶孔中,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A端与第二滚动轴承9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A端的凹槽中安装第二弹性挡圈12;
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A端通过联轴器13与电机2的轴连接,通过联轴器13上的螺钉实现两轴定位;
所述的外罩10的两个伸出端与对应支撑板的两个伸出端完全对称,如图1;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第一构件A1的组装。
第一连接轴4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轴的B端设两个通孔,第一连接轴的A端用于和轴承内圈配合;并开有凹槽,用于安装弹性挡圈,从而实现轴的轴向定位。
第一电机连接轴5如图8所示,第一电机连接轴的D端设两个通孔,第一电机连接轴的C端用于和轴承内圈配合,中部开有凹槽,用于安装弹性挡圈,从而实现轴的轴向定位,轴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连接。
下面以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实现一个翻转步态为例说明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翻转的实现:
(1)如附图11为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的初始状态,三个构件均着地;
(2)如附图14为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开始工作,第一构件A1上的电机2驱动与它相连的第一电机连接轴5转动,使与之相连的第三连接件C3开始转动并带动与第三连接轴4相连的第三构件A3开始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三构件A3相连的第二连接件C2以第一构件A1的轴线为轴线开始转动,第二连接件C2又带动第二构件A2开始转动,同时带动与第一构件A1相连的第一连接件C1开始转动,此时为三角形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即将翻过去的临界状态。
(3)如附图15为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第一构件A1上的电机2停止转动,此时,整个机构回到与初始位置相同的状态,完成一个步态;
(4)重复(1)——(3)步的步骤,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转动角度,使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可以以三个构件中的任意一个为支撑实现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的翻转。
Claims (1)
1.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二、三构件(A1、A2、A3)和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
所述的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其外形为V形,V形夹角为60°,开口两端开有插槽和通孔;
第一构件(A1)上的第一连接轴(4)的具有两个通孔的B端和第二构件(A2)上的第二电机连接轴(15)的具有两个通孔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一连接件(C1)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二构件(A2)上的第二连接轴(14)的具有两个通孔的B端和第三构件(A3)上的第三电机连接轴(17)的具有两个通孔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二连接件(C2)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第三构件(A3)上的第三连接轴(16)的具有两个通孔的B端和第一构件(A1)上的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具有两个通孔的D端分别插入到第三连接件(C3)的插槽里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所述的第一、二、三构件(A1、A2、A3)通过第一、二、三连接件(C1、C2、C3)的连接,中心线相交成等边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所述的第一、二、三构件(A1、A2、A3)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所述的第一构件(A1)包括支撑板(1)、电机(2)、电机座(3)、第一连接轴(4)、第一电机连接轴(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第一滚动轴承(8)、第二滚动轴承(9)、外罩(10)、第一弹性挡圈(11)、第二弹性挡圈(12)、联轴器(13),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如下:
支撑板(1)上的a、b伸出端等长,且与支撑板(1)的中心线夹角均为60°;
在运动的初始状态,所述的支撑板(1)上的a伸出端的远离支撑板(1)的端部上离等边三角形的第一构件(A1)边上的中线H最近的点R到等边三角形的第一构件(A1)边上的中线H的距离h趋近于0,且第一构件(A1)和第二构件(A2)的交点P与等边三角形中心Q的连线PQ与支撑板的a伸出端的中心线MN的交点O为PQ的黄金分割点;支撑板(1)侧面上开有3组共6个螺纹孔;
所述的电机座(3)和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电机(2)通过螺钉与电机座(3)连接,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的两端;
第一滚动轴承(8)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一轴承座(6)的台阶孔中,第一连接轴(4)的具有凹槽的A端与第一滚动轴承(8)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连接轴(4)的A端上的凹槽中安装第一弹性挡圈(11);
第二滚动轴承(9)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第二轴承座(7)的台阶孔中,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具有凹槽的C端与第二滚动轴承(9)的内圈过盈配合且其轴肩与轴承内圈相贴合,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C端上的凹槽中安装第二弹性挡圈(12);第一电机连接轴(5)的具有凹槽的C端通过联轴器(13)与电机(2)的轴连接,通过联轴器(13)上的螺钉实现两轴定位;
所述的外罩(10)和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外罩(10)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且与对应支撑板(1)上的两个伸出端完全对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20297A CN102139713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20297A CN102139713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9713A CN102139713A (zh) | 2011-08-03 |
CN102139713B true CN102139713B (zh) | 2012-08-08 |
Family
ID=4440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120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9713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397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4580B (zh) * | 2013-07-24 | 2016-05-11 | 北京交通大学 | 可变形六面体移动机构 |
CN109949683B (zh) * | 2019-04-30 | 2024-09-13 | 轮趣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单杆平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8421A (zh) * | 2008-12-04 | 2009-05-1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两足步行的三角形机器人 |
JP4303083B2 (ja) * | 2002-11-19 | 2009-07-29 | アートスペース株式会社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施工用スペーサー |
CN201329911Y (zh) * | 2009-01-13 | 2009-10-2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滚动三角形机器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76145B2 (ja) * | 1991-03-29 | 1999-11-10 |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 歩行型移動方法およびその移動機構 |
JPH05305884A (ja) * | 1992-04-30 | 1993-11-19 | Tokimec Inc | 多自由度移動装置 |
-
2010
- 2010-12-29 CN CN2010106120297A patent/CN1021397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03083B2 (ja) * | 2002-11-19 | 2009-07-29 | アートスペース株式会社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施工用スペーサー |
CN101428421A (zh) * | 2008-12-04 | 2009-05-1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两足步行的三角形机器人 |
CN201329911Y (zh) * | 2009-01-13 | 2009-10-2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滚动三角形机器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9713A (zh) | 201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1553B (zh) | 单动力双步态爬行六杆机构 | |
CN103407507B (zh) | 一种单动力爬行六杆机构 | |
CN101915292B (zh) | 一种单动力滚动球面四杆机构 | |
CN110228545A (zh) | 一种直线关节及腿足机器人 | |
CN102642576B (zh) | 一种具有滚动和爬行步态的单链式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 |
CN103317512B (zh) | 可伸缩球形机器人机构 | |
CN206107391U (zh) | 一种电驱动单腿三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 | |
CN105035199B (zh) | 一种可足式运动的球形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673669B (zh) | 一种多面体滚动机构 | |
CN104477270A (zh) | 一种单动力移动六杆机器人 | |
CN112026950B (zh) | 一种轮腿复合攀爬机器人 | |
CN203171646U (zh) | 万向接头及具备该万向接头的平行连杆机器人 | |
CN107363808A (zh) | 一种模块化欠驱动弹复性机器人单元模块 | |
CN112847425B (zh) |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串联平面扭簧电机模组 | |
CN108748124A (zh) | 蛇形机器人 | |
CN103738426A (zh) | 双模式16杆滚动机构 | |
CN102152319A (zh) | 弹性驱动转动关节 | |
CN102139713B (zh) | 一种三角形翻转移动机构 | |
CN103112512B (zh) | 滚动变形机构 | |
CN103407508B (zh) | 十二自由度四面体机器人 | |
CN103448065A (zh) | 一种可变形搜救探测机器人 | |
CN109531558B (zh) | 单动力移动五杆机器人 | |
CN101927796A (zh) | 一种单动力平行四边形两足移动机构 | |
CN202219805U (zh) | 一种四足机器人腿部关节 | |
CN206900506U (zh) | 一种单驱动双足步态行走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