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3909A - 电动四轮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四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33909A CN102133909A CN2010101095570A CN201010109557A CN102133909A CN 102133909 A CN102133909 A CN 102133909A CN 2010101095570 A CN2010101095570 A CN 2010101095570A CN 201010109557 A CN201010109557 A CN 201010109557A CN 102133909 A CN102133909 A CN 1021339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steering swivel
- electric
- wheel suspension
- suspens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现有电动三轮车结构基础上,在车架前端车把轴套左右两边焊接、安装固定两个和车架一体的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在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上各安装一个带有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的减震器,并在减震器上各安装一个前轮和刹车装置。车把立轴下端安装一个车把转向节,车把转向节和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之间用转向节连杆、铰链栓联接。车把立轴联接车把转向节带动转向节连杆、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两个前轮构成前轮转向机构。简单、经济地变电动三轮车为电动四轮车。与现有电动三轮车和三轮摩托车相比,增加了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和现有电动汽车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动四轮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动三轮车结构是由车架、电机、电池、控制器、车把、车把立轴、前叉、一个前轮、两个后轮等组成。其缺陷是重心高不稳定,车在行驶急转弯时重心偏移易侧翻,行驶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在现有电动三轮车一个前轮两个后轮结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前轮及前轮转向机构的电动四轮车,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电动三轮车结构基础上,在车架前端车把轴套左右两边焊接、安装固定两个和车架一体的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在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上各安装一个带有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的减震器,并在减震器上各安装一个前轮和刹车装置。车把立轴下端安装一个车把转向节,车把转向节和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之间用转向节连杆、铰链栓联接。车把立轴联接车把转向节带动转向节连杆、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两个前轮构成前轮转向机构。当电动四轮车需要转向时,车把联接车把立轴和车把转向节,车把转向节带动车把转向节连杆、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连杆、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前轮同步转向。简单、经济的变电动三轮车为电动四轮车。
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是采用现有电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两轮电动车、电动载重三轮车前叉两边的两个减震支轴,分别焊接、安装固定在车架前端,减震支轴下端安装减震器。
两个前轮之间的距离由焊接、安装固定在车架上的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距离确定。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中线距离可在200~1500mm之间选择。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可垂直焊接、固定安装,也可倾斜焊接、固定安装。
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可以安装在减震器上端,也可安装在减震器下端或靠近中轴附近。
车把转向节可制成双铰链联接孔式,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和双铰链联接孔式车把转向节同方向焊接、安装,用两个两孔转向节连杆联接。车把立轴联接车把转向节带动两个转向节连杆和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前轮同步转向。
车把也可制成方向盘式或半方向盘式。
车架可以加装防雨遮阳篷、加装带门的车外壳。
本发明可制成电动四轮车、老年四轮代步车、四轮载货车、四轮摩托车、四轮混合动力车等多种型号规格产品。与现有的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相比,提高了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和现有电动汽车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四轮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前轮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4是电动四轮车车架、转向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用两个两孔连杆联接同方向转向节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一个两孔车把转向节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老年电动四轮代步车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了车外壳的电动四轮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电动四轮车主要是在现有电动三轮车车架(1)、电机(2)、电池(3)、控制器(4)、车把(5)、车把立轴(6)、车把轴套(7)、两个后轮(8)的结构基础上,在车架(1)前端车把轴套(7)两边焊接两个安装前轮悬挂装置的左前轮悬挂装置轴套(9)、右前轮悬挂装置轴套(10),在左前轮悬挂装置轴套(9)上安装一个带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的左前轮悬挂装置减震器(12)和前轮(13),在右前轮悬挂装置轴套(10)上安装一个带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4)的右前轮悬挂装置减震器(15)和前轮(13)。车把立轴(6)下端安装一个车把转向节(16),车把转向节(16)和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用车把转向节连杆(17)、铰链栓(18)联接。左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之间用前轮悬挂装置连杆(19)和铰链栓(20)联接。简单、经济的变电动三轮车为电动四轮车。
在图2、图3中,电动四轮车的前轮转向机构(21)是由车把(5)、车把立轴(6)、车把转向节(16)、车把转向节连杆(17)、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前轮悬挂装置连杆(19)、铰链栓(18)、(20)、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4)、左右前轮悬挂装置减震器(12)、(15)和前轮(13)组成。
当需要转向时,车把(5)带动车把立轴(6)、车把转向节(16)、车把转向节连杆(17)和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转动;左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通过前轮悬挂装置连杆(19)带动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4)转动;左、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带动左、右前轮悬挂装置减震器(12)、(15)、两个前轮(13)转动,实现车把(5)带动两个前轮(13)同步转向。
图4是一种在现有电动三轮车车架(1)上安装了带前轮转向机构(21)的电动四轮车车架、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用两个两孔连杆(17)把车把转向节(16)和左、右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在同方向联接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6是在车把立轴(6)下端焊接一个双铰链联接孔式两孔车把转向节(16′),车把转向节(16′)的两孔分别用铰链栓(18)和两个转向节连杆(17′)、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联接。当需要转向时,车把(5)带动车把立轴(6)、两孔车把转向节(16′)、转向节连杆(17′)和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转动;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11′)、(14′)带动左右前轮悬挂装置减震器(12)、(15)、两个前轮(13)转动,实现车把(5)带动两个前轮(13)同步转向。
图7是在现有老年休闲电动三轮车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前轮和前轮转向机构(21)的老年电动四轮代步车。
图8是安装了带门车外壳(22)和前轮转向机构(21)的电动四轮车。
Claims (8)
1.一种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在现有电动三轮车结构基础上,在车架前端车把轴套左右两边焊接、安装固定两个和车架一体的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在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上各安装一个带有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的减震器,并在减震器上各安装一个前轮和刹车装置。车把立轴下端安装一个车把转向节,车把转向节和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之间用转向节连杆、铰链栓联接。车把立轴联接车把转向节带动转向节连杆、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两个前轮构成前轮转向机构。简单、经济的变电动三轮车为电动四轮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是采用现有电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两轮电动车、电动载重三轮车前叉两边的两个减震支轴,分别焊接、安装固定在车架前端,减震支轴下端安装减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前轮之间的距离由焊接、安装固定在车架上的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距离确定。两个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中线距离可在200~1500mm之间选择。前轮悬挂装置减震支轴或轴套可垂直焊接、固定安装,也可倾斜焊接、固定安装。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可以安装在减震器上端,也可安装在减震器下端或靠近前轮中轴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车把转向节可制成双铰链联接孔式,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和双铰链联接孔式车把转向节同方向焊接、安装,用两个两孔转向节连杆联接。车把立轴联接车把转向节带动两个转向节连杆和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两个前轮悬挂装置转向节带动减震器、前轮同步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车把也可制成方向盘式或半方向盘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可以加装防雨遮阳蓬、加装带门的车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可制成电动四轮车、老年四轮代步车、四轮载货车、四轮摩托车、四轮混合动力车等多种型号规格的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95570A CN102133909A (zh) | 2010-01-25 | 2010-01-25 | 电动四轮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95570A CN102133909A (zh) | 2010-01-25 | 2010-01-25 | 电动四轮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3909A true CN102133909A (zh) | 2011-07-27 |
Family
ID=4429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095570A Pending CN102133909A (zh) | 2010-01-25 | 2010-01-25 | 电动四轮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3390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2692A (zh) * | 2013-04-11 | 2013-07-10 | 孙兆文 | 旋转混合动力车 |
CN104487325A (zh) * | 2012-12-19 | 2015-04-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06995028A (zh) * | 2017-05-11 | 2017-08-01 | 叶呈艳 |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系统 |
CN108891479A (zh) * | 2018-08-17 | 2018-11-27 | 王为灿 | 一种车用转向机构 |
-
2010
- 2010-01-25 CN CN2010101095570A patent/CN10213390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7325A (zh) * | 2012-12-19 | 2015-04-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03192692A (zh) * | 2013-04-11 | 2013-07-10 | 孙兆文 | 旋转混合动力车 |
CN106995028A (zh) * | 2017-05-11 | 2017-08-01 | 叶呈艳 |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系统 |
CN108891479A (zh) * | 2018-08-17 | 2018-11-27 | 王为灿 | 一种车用转向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16577B (zh) | 可侧倾倒三轮电动车 | |
CN201694318U (zh) | 自倾斜倒三轮机动车 | |
CN203093660U (zh) | 一种中小型客车独立空气悬架 | |
CN102582757B (zh) |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 |
CN202295150U (zh) | 一种前侧为两轮的踏板式三轮摩托车 | |
CN102133909A (zh) | 电动四轮车 | |
CN210132965U (zh) | 五轮车 | |
TWM441617U (en) | Tilt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device of front two wheels for motorcycle | |
CN102085888A (zh) | 电动四轮车 | |
CN202345322U (zh) | 车辆悬挂系统 | |
CN202481226U (zh) |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 |
CN201792952U (zh) | 四轮电动助力车 | |
CN213057356U (zh) | 一种具有中置电机和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摇摆车 | |
CN201214445Y (zh) | 一种三轮车的前轮机构 | |
CN111703529A (zh) | 方向盘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 | |
CN211995943U (zh) | 一种车用支点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车 | |
CN113682408A (zh) | 具有摇摆机构的三轮摩托车 | |
CN201254060Y (zh) |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 |
CN112061284A (zh) | 一种摇摆三轮车 | |
CN107899252A (zh) | 四轮独立驱动车 | |
CN103625594B (zh) | 机车前二轮倾斜转向与悬吊装置 | |
CN213057355U (zh) | 一种摇摆三轮车 | |
CN202863666U (zh) | 一种双人并排骑行的四轮自行车 | |
CN104309431B (zh) | T型倒三角随动性电动三轮车 | |
CN204310001U (zh) | 电摩车前轮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