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2079A - 联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联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32079A CN102132079A CN2009801330665A CN200980133066A CN102132079A CN 102132079 A CN102132079 A CN 102132079A CN 2009801330665 A CN2009801330665 A CN 2009801330665A CN 200980133066 A CN200980133066 A CN 200980133066A CN 102132079 A CN102132079 A CN 1021320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ing member
- pin
- rest pin
- coupling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5/00—Construction or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 F16L25/01—Construction or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lising electrical conduction between the two pipe ends of the joint or between part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3/00—Flanged joints
- F16L23/04—Flanged joints the flanges being connected by members tensioned in the radial plane
- F16L23/06—Flanged joints the flanges being connected by members tensioned in the radial plane connected by toggle-action le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100),其中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每个所述流体传送部件均具有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流体传送部件上的套圈(110a,110b),以及周向包围所述套圈的套管(112)。所述联接组件包括:一对联接部件(102a,102b),每个所述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铰链组件(104),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以容许所述联接部件在打开位置与所述联接部件包围所述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一对连接线(152a,152b),每条所述连接线均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所述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所述套圈电连接;以及可释放的锁扣组件(106),其构造成当所述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在一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将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互相连接的蛤壳型联接组件。
背景技术
存在许多用于将各种类型的流体传送管线或管道互相连接的现有技术的联接器。根据要传送的流体的类型,现有技术的联接器可设计成满足特殊的安全要求。特别是对于传送燃料的管道,总是希望设计一种联接器使得静电电荷不会累积在管线的联接区段之一上。积存的静电电荷可能引起在气化燃料中存在电火花的危险。通过接地或通过以使联接器的电连接件互相分离的方式弯曲联接器而卸放火花可能导致任何气化燃料的瞬时燃烧,这又会导致在管线中传送的燃料被点燃。通过在燃料被传送通过燃料管线时使燃料电离而累积静电电荷可称为电荷的静态累积。雷击也会形成火花并且这样的冲击一般称为形成电荷的动态诱因。因而,联接器还应具有消散动态电荷例如由雷击所引起的动态电荷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雷击,重要的是联接器具有快速消散由于雷击引起的火花的电势所产生的电荷的能力。
不论联接器设计得如何先进,大多数流体传送管线仍然使用通过可变形的O形圈被密封至联接器上的金属凸缘。这些类型的密封圈可以使管线的联接区段彼此电绝缘,因而流经管线的燃料的任何电离可能引起联接区段之间的静电电荷差,从而形成火花隙。因此,仍需确保跨燃料管线的联接区段的导电性,以防止静电累积,从而减少联接器的复杂性、成本和尺寸并提高其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各流体传送部件均具有固定地附接至其上的套圈,以及周向包围套圈的套管。该联接组件包括:一对联接部件,各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铰链组件,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第一端,以容许它们在打开位置与联接部件包围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一对连接线,各连接线均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套圈电连接;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其构造成当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联接部件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以及一对连接部件,各连接部件从外部安装在相应联接部件上并构造成将相应联接部件与套管电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以及周向包围所述端部的套管。该联接组件包括:一对联接部件,各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铰链组件,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第一端,以容许它们在打开位置与联接部件包围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一对连接线,各连接线均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端部电连接;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其构造成当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联接部件的第二端固定在一起;以及锁扣指示装置,其构造成仅在联接部件的第二端被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固定在一起时移至在可释放的锁扣组件上的闭合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各流体传送部件均具有固定地附接至其上的套圈,以及周向包围套圈的套管。该联接组件包括:一对联接部件,各联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铰链组件,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第一端,以容许它们在打开位置与联接部件包围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一对连接线,各连接线均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套圈电连接;至少一对锁扣部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支承销上,该第一支承销在联接部件之一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该联接部件之一上,并且所述锁扣部件构造成当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与第二支承销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该第二支承销在另一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该另一联接部件上;以及冗余支承销结构,其构造成防止第一和第二支承销在铰链销失效的情况下从它们的相应联接部件意外移开。
附图说明
应理解,图中所示的构件的边界表示所述边界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一个构件可作为多个构件设计,或多个构件可作为一个构件设计。此外,内部构件可作为外部构件实现,或反之。
此外,在附图和接下来的描述中,在全部附图和描述中分别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零件。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已放大某些零件的比例。
图1示出用于将一对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互相连接的蛤壳式联接组件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中联接组件100处于打开位置。
图2A示出处于包围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的闭合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顶部透视图。
图2B示出处于包围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的闭合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底部透视图。
图2C示出处于包围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的闭合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部分剖切、正透视图。
图3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透视图。
图4A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底部透视图。
图4B示出处于闭合位置的联接组件100的底部平面图。
图5A示出联接组件100的可释放锁扣组件106的顶部透视图,其中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经由锁扣组件106被锁扣在一起。
图5B示出联接组件100的可释放锁扣组件106的顶部透视图,其中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彼此分离。
图6A-6E示出锁扣组件106在联接组件100从其打开位置移至其闭合位置期间的各个阶段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定术语将仅便于参考而用于前面的描述中且并非为限制性的。关于联接组件的各构件的术语“向前”和“向后”指分别朝向和远离联接方向的方向。术语“向右”和“向左”指与使用该术语相关的图中的方向。术语“向内”和“向外”分别指朝向和远离联接组件的几何中心线的方向。术语“向上”和“向下”指在与使用该术语相关的图中所采用的方向。所有上述术语包括通常衍生词及其等同物。
参考图1-5B描述用于流体传送应用例如低压飞行器燃料系统中的联接组件100的一个实施例。联接组件100为无螺纹、蛤壳型,其包括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所述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经由铰链组件104在一个相应端铰接在一起并经由可释放的锁扣组件106在另一相应端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铰接组件104能够使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在锁扣组件106分离且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经由铰链组件104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的打开位置(图1)与锁扣组件106接合且联接部件102a、102b作为单个连续环状单元被固定在一起的闭合位置(图2A、2B)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其闭合位置(图2A、2B),联接组件100限定出中心纵向轴线A。
联接组件100构造成将流体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面对的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面对的端部,各端部均具有附接至其一端的套圈110a、110b(例如,AS5833和/或AS5837柔性套圈),以及安装在套圈110a、110b上并包围套圈110a、110b的套管112(例如,AS5834柔性套管)。各套圈110a、110b包括构造成接纳环状密封部件116a、116b例如O形圈的环状通道或凹槽114a、114b。套管112为总体圆柱形状并且包括柱形内表面118和柱形外表面120。
为了联接具有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的流体接头,联接操作以将密封部件116a、116b安装到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中的相应凹槽114a、114b内开始。接下来,将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移动到彼此面对的位置,使得它们定位成彼此紧邻或接触。然后将套管112安装在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上,使得套管112包围套圈110a、110b。然后将被套管112包围的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放置在联接部件之一(例如,第一联接部件102a)内,并且使联接部件102a、102b朝联接组件100的闭合位置相对于彼此旋转。
参考图2C,套管112被定尺寸成跨越或桥接套圈110a、110b的相对端面之间的空间,使得其内表面118周向包围密封部件116a、116b并坐靠在密封部件116a、116b上。应理解,形成在各套圈110a、110b中的凹槽114a、114b足够浅以容许其相应环状密封部件116a、116b沿径向突出超出套圈110a、110b的外周表面,使得密封部件116a、116b能够靠在套管112的内表面118上变形。这样,密封部件116a、116b建立了套圈110a、110b与套管112之间的流体紧密密封,同时允许套圈110a、110b之间的角向错位。
可选地,套管112的外表面120也可被以适当方式粗糙化,以使用户在将套管112装配到套圈110a、110b上的过程中能够更牢固地抓握套管112。可供选择地,套管112的外表面120可设有褶皱以提供期望的抓握表面,这保持套管112不会在用户将套管112迫压在密封部件116a、116b上时在用户手中滑动。
应理解,联接组件100还提供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之间的轴向调节,从而允许套圈110a、110b位于套管112的外缘之间的任何位置。因此,套圈110a、110b如图2C所示可被互相隔开,或者套圈110a、110b可定位成使得套圈110a、110b的面对的面在套管112内互相接触。根据套圈110a、110b的具体设计,套圈110a、110b可在套管112内被互相隔开或者可被布置成互相接触。
参考图3,各联接部件102a、102b总体为半圆形状并且包括与铰链组件104铰接的第一端122a、122b和限定出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自由端的第二端124a、124b。各联接部件102a、102b还包括第一弯曲边缘面126a、126b、相对的第二弯曲边缘面128a、128b、局部柱形外表面130a、130b和局部柱形内表面132a、132b。允许用户视觉检查套管112是否适当就位的多个检查开孔134穿过各联接部件102a、102b从局部柱形外表面130a、130b延伸至局部柱形内表面132a、132b。
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端122a、122b附近从外表面130a、130b径向向外延伸有彼此沿轴向隔开的第一相对耳部136a、136b和第二相对耳部138a、138b。类似地,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二端124a、124b附近从外表面130a、130b径向向外延伸有彼此沿轴向隔开的第三相对耳部140a、140b和第四相对耳部142a、142b。
继续参考图3,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边缘面126a、126b附近从内表面132a、132b径向向内延伸有第一唇缘144a、144b,所述第一唇缘144a、144b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面向内的环状凹槽146a、146b。类似地,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二边缘面128a、128b附近从内表面132a、132b径向向内延伸有第二唇缘148a、148b,所述第二唇缘148a、148b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面向内的环状凹槽150a、150b。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唇缘144a、144b和第二唇缘148a、148b具有小于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的外径的内径。由于该直径尺寸的差别,第一唇缘144a、144b和第二唇缘148a、148b除其它作用外还用作止挡件,以如图2所示限制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远离彼此的轴向移动。
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唇缘144a、144b的第一凹槽146a、146b和第二唇缘148a、148b的第二凹槽150a、150b内设置有连接跳线152a、152b。连接跳线152a、152b为一件连续的弯曲导线,其构造成通过将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唇缘144a、144b和第二唇缘148a、148b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电连接而维持通过联接组件100和流体接头的导电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跳线152a、152b由不锈钢制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跳线152a、152b由磷青铜材料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跳线152a、152b可由其它金属材料制成。
应理解,第一凹槽146a、146b和第二凹槽150a、150b足够浅,以容许连接跳线152a、152b的弯曲区段沿径向突出超出第一唇缘146a、146b和第二唇缘150a、150b的内周表面,以在联接组件100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提供多个与套圈110a、110b相接触的接触点。换句话说,各连接跳线152a、152b被定尺寸成提供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之间的略微干涉,以确保连接跳线152a、152b与套圈110a、110b接触,从而提供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与流体传送部件108a、108b的套圈110a、110b之间的电连续性。还应理解,这种干涉不会影响用户用合理的力量闭合联接组件100的能力。
返回参考图2A,除了被约束在各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凹槽146a、146b和第二凹槽150a、150b内之外,连接跳线152a、152b还在其自由端被锚固至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三耳部140a、140b和第四耳部142a、142b。具体地,各连接线152a、152b的一个自由端154a、154b被穿过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三耳部140a、140b中的开孔插入,然后在安装后弯曲以防止连接线152a、152b移开。类似地,各连接线152a、152b的另一自由端156a、154b被穿过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四耳部142a、142b中的开孔插入,然后在安装后弯曲以防止连接线152a、152b移开。此外,各连接线152a、152b的与自由端相对的区段(下文称为“桥接区段158a、158b”)被截留在铰链组件104下方(图2B),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
如上所述,联接组件100包括与部件102a、102b的第一端122a、122b铰接地连接的铰链组件104。参考图4A和图4B,铰链组件104包括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第一耳部136a和第二耳部138a中的开孔的第一轴向延伸的铰链销402和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二联接部件102b的第一耳部136b和第二耳部138b中的开孔的第二轴向延伸的铰链销404。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二铰链销404的端部被扩大(例如,通过锻粗(swaging)),以防止铰链销402、404从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耳部136a、136b和第二耳部138a、138b移开。
铰链组件104还包括主铰链406,所述主铰链406定位在联接部件102a、102b的耳部136a、136b、138a、138b之间并具有基部408和一对沿轴向隔开的、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部分410、412,各所述部分均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二铰链销404的开孔。由于这种结构布置,主铰链406容许第一联接部件102a围绕限定出旋转轴线B的第一铰链销402旋转,并容许第二联接部件102b围绕限定出旋转轴线C的第二铰链销404旋转。因此,铰链组件104能够使联接组件100从打开位置(打开至少180°)移至其闭合位置。
铰链组件104还包括能够在主铰链406失效的情况下承受联接组件100的工作载荷的冗余铰链结构。在所示实施例中,冗余铰链组件包括将第一铰链销402与第二铰链销404联接的一对链节(即第一链节416和第二链节418)。更具体地,第一链节416定位在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一耳部136a、136b与锻粗的铰链销端部之间,并且包括用于接纳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二铰链销404的开孔。第二链节418定位在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二耳部138a、138b与锻粗的铰链销端部之间,并且包括用于接纳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二铰链销404的开孔。
铰链组件104还包括用于防止铰链销在铰链销锻粗失效或铰链销断裂的情况下从联接部件100移开的冗余铰链销结构。冗余铰链销组件包括第二对轴向延伸的销(即第三铰链销422和第四铰链销424)和一对构架部件(即第一构架部件426和第二构架部件428)。第三铰链销422定向成平行于第一铰链销402并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第一耳部136a和第二耳部138a中的开孔,而第四铰链销424定向成平行于第二铰链销404并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二联接部件102b的第一耳部136b和第二耳部138b中的开孔。第三铰链销422和第四铰链销424的端部被扩大(例如,通过锻粗),以防止铰链销422、424从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的相应耳部136a、136b、138a、138b移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构架部件426是具有平行壁430的总体通道形(channel-shaped)结构,所述平行壁430具有穿过其而形成的开孔,以用于分别接纳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三铰链销422,从而有效地联接第一铰链销402与第三铰链销422。类似地,第二构架部件428是具有平行壁432的总体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432具有穿过其而形成的开孔,以用于分别接纳第二铰链销404和第四铰链销424,从而有效地联接第二铰链销404与第四铰链销424。为了确保铰链销在装配后不能被从联接组件100移开,铰链销分别在构架部件426的平行壁430之间和构架部件428的平行壁432之间被卷曲或变形。构架部件426、428和铰链销的卷曲相结合用作冗余零件,以防止铰链销在铰链销锻粗失效或铰链销断裂的情况下从联接组件100移开。
联接组件100还包括构造成将套管112与联接组件100电连接的一对连接元件(第一连接元件434和第二连接元件436),使得来自套管112的任何电荷被传递到连接指形件434、436然后与连接线152a、152b电连接。如图4A和4B所示,第一连接元件434包括与第一铰链销402和第三铰链销422联接的安装部438以及延伸到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检查孔134之一内并与套管112的外表面120接触的指形件部分440。类似地,第二连接元件436包括与第二铰链销404和第四铰链销424联接的安装部442以及延伸到第二联接部件102b的检查孔134之一内并与套管112的外表面120接触的指形件部分444。优选地,连接元件434、436的指形件部分440、444在联接组件100处于其包围套管112的闭合位置时分别被预加载,以确保它们与套管112的外表面120接触。
参考图4A和4B,连接元件434、436也有助于约束连接线152a、152b,以防止它们相对于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移动。具体地,第一连接线152a的桥接区段158a被截留在第一连接元件434的安装部438与第三铰链销422之间,而第二连接线152b的桥接区段158b被截留在第二连接元件436的安装部442与第四铰链销424之间。
如上所述,联接组件100包括与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二端124a、124b相关联的可释放的锁扣组件106。锁扣组件106构造成当第二端124a、124b被置于彼此面对的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联接部件102a、102b固定在一起以将联接部件100锁定在其闭合位置。
参考图5A和5B,锁扣组件106包括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第三耳部140a和第四耳部142a中的开孔的第一轴向延伸的支承销502以及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二联接部件102b的第三耳部140b和第四耳部142b中的开孔的第二轴向延伸的支承销504。第一支承销502和第二支承销504的端部被扩大(例如,通过锻粗)以防止支承销502、504从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三耳部140a、140b和第四耳部142a、142b移开。
锁扣组件106还包括一对锁扣部件506,各锁扣部件均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支承销502上的安装部508以及构造成当联接组件100处于其闭合位置时锁扣在第二支承销504上的锁扣部510。锁扣部件506的锁扣部510包括前斜面512、后表面514以及定尺寸成接纳安装在第二联接部件102b上的第二支承销504的锁定凹槽516。
由于锁扣部件506相对于第一支承销502的可旋转安装,锁扣部件506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围绕由第一支承销502限定出的轴线D旋转。在其锁定位置(图5A和5B),每个锁扣部件506在联接组件100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与第二支承销504接合。在其释放位置,各锁扣部件506围绕轴线D旋转(例如,沿根据图5A和5B的视图的逆时针方向)至在锁扣部件506与第二支承销504之间提供充足的空隙以使联接组件能够被移至其打开位置的位置。
锁扣组件506还包括一对偏压元件518,各偏压元件518构造成将相应锁扣部件506偏压至其锁定位置。各偏压元件518能够:i)阻挡但容许相应锁扣部件506围绕轴线D沿逆时针方向朝其释放位置旋转,以及ii)使各锁扣部件506无需额外的力而回到其锁定位置。应理解,锁扣部件50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越多,偏压元件518所提供的偏压力就越大。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压元件518为抗扭弹簧,各抗扭弹簧包括围绕第一支承销502的匝圈、从匝圈延伸并被固定至锁扣部件506的锁扣部510的第一臂以及从匝圈延伸并被固定至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第二臂。在备选实施例(未示出)中,代替抗扭弹簧,偏压元件518可为板簧、波形弹簧或其它已知的偏压元件。
应理解,虽然单个锁扣部件506和相关的偏压元件518可被设计成承受联接组件100的工作载荷,但采用第二锁扣部件和相关的偏压元件作为在锁扣部件506之一万一失效的情况下的冗余零件。在备选实施例(未示出)中,联接组件100可包括超过两个的锁扣部件以提供额外的冗余度。
继续参考图5A和5B,锁扣组件106还包括用于防止支承销在支承销锻粗失效或支承销断裂的情况下从联接组件100移开的冗余支承销结构。冗余支承销组件包括第二对轴向延伸的销(即第三支承销522和第四支承销524)和一对构架部件(即第一构架部件526和第二构架部件528)。第三支承销522定向成平行于第一支承销502并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一联接部件102a的第三耳部140a和第四耳部142a中的开孔,而第四支承销524定向成平行于第二支承销504并延伸穿过形成在第二联接部件102b的第三耳部140b和第四耳部142b中的开孔。第三支承销522和第四支承销524的端部被扩大(例如,通过锻粗),以防止支承销522、524从相应联接部件102a、102b的相应耳部140a、140b、142a、142b移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构架部件526是具有平行壁530的总体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530具有穿过其而形成的开孔,以用于分别接纳第一支承销502和第三支承销522,从而有效地联接第一支承销502与第三支承销522。类似地,第二构架部件528是具有平行壁532的总体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532具有穿过其而形成的开孔,以用于分别接纳第二支承销504和第四支承销524,从而有效地联接第二支承销504与第四支承销524。为了确保支承销在装配后不能从联接组件100移开,支承销分别在构架部件526、528的平行壁530、532之间卷曲或变形。构架部件526、528和支承销的卷曲相结合用作冗余零件,以防止支承销在支承销锻粗失效或支承销断裂的情况下从联接组件100移开。
继续参考图5A和5B,联接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验证联接组件100是否被锁扣组件106适当地固定在其闭合位置的锁扣指示装置540。锁扣指示装置540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三支承销522上的安装部542以及具有一对锁扣突出体546的锁扣部544,所述一对锁扣突出体546构造成仅在联接组件100被锁扣组件106适当地固定在其闭合位置时与第四支承销524接合。由于锁扣指示装置540相对于第三支承销522的可旋转安装,锁扣指示装置540能够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围绕由第三支承销522限定出的轴线E旋转。在其打开位置(图5A和5B),锁扣指示装置540与第四支承销524分离。在其闭合位置,锁扣指示装置540封盖锁扣部件506(例如,通过沿根据图5A和5B的视图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锁扣指示装置540)直到其锁扣突出体546在联接组件100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与第四支承销524接合。
锁扣指示装置540用作用于验证联接组件100是否被适当安装和固定在流体接头上的视觉和触觉指示装置,因为当锁扣部件506被适当地固定在第二支承销504上时该锁扣指示装置540将仅移至其闭合位置。此外,当锁扣指示装置540被移至其闭合位置时,其锁扣突出体546可提供指示闭合状态的听得见的“滴答声”。一旦处于其闭合位置,锁扣指示装置540就确保锁扣部件506不能被移至它们的释放位置,除非锁扣指示装置540被移至其打开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扣指示装置540由如FAR 25.981所要求的能够防止出现任何火花隙的几率的适当材料例如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制成。适当的示例性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PEEK)。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锁扣指示装置54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
图6A-6E示出锁扣组件106在联接组件100从其打开位置移至其闭合位置期间的各个阶段的截面图。如图6A所示,联接部件102a、102b的第二端124a、124b处于面对的位置,锁扣部件506被偏压至它们的锁定位置,并且锁扣指示装置540处于其打开位置。在联接部件102a、102b朝彼此连续旋转(沿箭头F的方向)后,各锁扣部件506的前斜面512与第二支承销504接触(图6B)。在联接部件102a、102b朝彼此进一步旋转后,第二支承销504迫使各锁扣部件506克服相应偏压元件518(未示出)的推动而朝其释放位置逆时针旋转(沿箭头G的方向)。各锁扣部件506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各锁扣部件506的后表面514以凸轮方式抵靠在第二支承销504上(图6C)。在联接部件102a、102b朝彼此进一步旋转后,锁扣部件506由于偏压元件518的弹性而回到或“咬扣回”它们在第二支承销504上的锁定位置,使得第二支承销504被锁扣部件506中的锁定凹槽516接纳(图6D)。在它们的锁定位置,锁扣部件506将联接组件100锁定在其闭合位置,使得第一联接部件102a和第二联接部件102b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为了完成该联接操作,使锁扣指示装置540如图6D所示沿顺时针方向(沿箭头H的方向)从其打开位置朝其闭合位置旋转。使锁扣指示装置540旋转直到其锁扣突出体546与第四支承销524接合并咬扣至其闭合位置就位(图6E)。一旦处于其闭合位置,锁扣指示装置540就确保锁扣部件506不能被移至它们的释放位置。
当被从其打开位置移至其闭合位置时,联接组件100封盖套管112,以在套管112、套圈110a、110b和密封部件116a、116b之间形成压力密封。当处于其闭合位置时,联接组件100还构造成形成跨套圈110a、110b的电连续通路,将在下面对其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如果需要解锁联接组件100,则首先通过提升锁扣指示装置540的自由端并使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锁扣指示装置540与第四支承销524分离。然后,通过提升锁扣部件506的自由端并使它们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锁扣部件506到达它们的释放位置而使锁扣部件506与第三支承销504分离。一旦锁扣部件506被移至它们的释放位置,则联接组件100可移至它的打开位置。应理解,由于这种解锁需要同时操纵两个锁扣部件506,所以防止了联接组件100的意外解锁。
在上述联接组件100中,除锁扣指示装置540之外,联接组件100的所有构件(例如,联接部件、支承销、锁扣部件、抗扭弹簧、构架部件、铰链组件构件和铰链销)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应理解,用于特定构件的适当的金属材料基于联接组件100内的该构件的加载要求进行选择。
在上述联接组件100中,联接组件100的所有金属构件与流体接头的两个套圈110a、110b以及具有足以卸散静电电荷的积聚的内置连接通路的套管112同时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凹槽146a、146b、150a、150b的联接部件唇缘144a、144b、148a、148b的内表面和接纳铰链销和支承销的耳部中的孔的内径之外,所有金属件都被阳极电镀以便电绝缘。其余区域被涂覆有允许所有金属件具有电连接通路以通过与接地线连接而接地的导电化学转化涂层。可以使用适当的涂层,包括但不限于无电镀镍、镍特氟隆(nickel teflon)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涂层。这些导电涂层提供借以维持跨联接组件100的导电性的额外措施,从而进一步消除静电电荷累积的可能性。
基于前述内容,上面所述的和图中示出的联接组件100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增设冗余铰链结构能够在主铰链失效的情况下承受联接组件的工作载荷。此外,采用冗余铰链销和支承销结构防止了铰链销在铰链销锻粗失效或铰链销断裂的情况下从联接组件意外移开。由于这些冗余结构(包括设置两个锁扣部件),如FAR 25.981所要求的在联接组件中没有可以识别的单点失效,包括由于制造变化、老化、磨损、腐蚀和类似的损坏所造成的失效。此外,采用与套管相接触的连接元件提供了联接组件与套管之间的电连接。最后,增设锁扣指示装置确保了锁扣部件被适当地接合并且防止了锁扣部件意外移至它们的释放位置。
虽然在飞行器应用中描述了联接组件的示例,但应理解,该联接组件可用于其它应用中,例如可用于地面、太空、海事或石油应用中。
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术语“包括”在某种程度上旨在以与当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过渡词时进行解释的术语“包含”相类似的方式进行包括。此外,采用术语“或”(例如,A或B)在某种程度上旨在表示“A或B或两者”。当申请人旨在表示“仅A或B而非两者”时,则将采用术语“仅A或B而非两者”。因而,文中术语“或”的使用是包括性的,且并非排他性的使用。参见Bryan A.Garner的A Dictionary of Modern Legal Usage 624(1995年第二版)。同样,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在...中”或“在...内”在某种程度上旨在还表示“在...上”或“于...上”。此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某种程度上旨在不仅指“与...直接连接”,而且指“与...间接连接”,例如通过另一构件或多个构件连接。此外,本申请中的构件有时候参考这种构件的一“端部”进行描述。如文中所用,术语“端部”应当被宽泛地解释,使得它不仅包括构件的终端边缘,而且可包括从这种构件的终端边缘延伸至接近这种构件的中间点的任何点的部分。
虽然本申请说明了各种实施例,且同时已描述了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细节,但申请人并非意图将要求专利权的发明约束或以任何方式限制于这种细节。本发明的其它优点或改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宽泛的方面并不限于所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说明性的示例。因此,在不脱离申请人的要求专利权的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偏离这些细节。此外,前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并且没有单个特征或元件对于可以在本申请或后续申请中要求专利权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Claims (29)
1.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每个所述流体传送部件均具有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流体传送部件上的套圈,以及周向包围所述套圈的套管,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一对联接部件,每个所述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以容许所述联接部件在打开位置与所述联接部件包围所述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
一对连接线,每条所述连接线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所述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所述套圈电连接;
可释放的锁扣组件,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构造成当所述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在一起;以及
一对连接部件,每个所述连接部件从外部安装在相应联接部件上并构造成将所述相应联接部件与所述套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联接部件均包括一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唇缘,所述唇缘具有形成在所述唇缘中的面向内的环状凹槽,以用于接纳相应连接线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联接部件限定出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第一端附近的第一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以及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二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其中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第一端附近的第一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和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二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的第一轴向延伸的铰链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的第二轴向延伸的铰链销、以及具有开孔的主铰链,所述开孔用于接纳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二铰链销,以容许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围绕由所述第一铰链销限定出的轴线相对于所述主铰链旋转,并容许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围绕由所述第二铰链销限定出的轴线相对于所述主铰链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二铰链销的端部被锻粗,以防止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二铰链销从相应联接部件的相应耳部移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还包括冗余铰链结构,所述冗余铰链结构包括一对链节,每个所述链节均定位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的相邻耳部与经锻粗的铰链销端部之间,每个所述链节均具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二铰链销的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组件,还包括冗余铰链销结构,所述冗余铰链销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一铰链销隔开的第三轴向延伸的铰链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铰链销隔开的第二轴向延伸的铰链销、联接在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三铰链销之间的构架部件以及联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销和第四铰链销之间的第二构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三铰链销的开孔,所述第二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二铰链销和第四铰链销的开孔,其中每个铰链销在所述构架部件的所述平行壁之间的位置处被卷曲或变形以防止所述铰链销从相应联接部件移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部件限定出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铰链销和第三铰链销联接的安装部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联接部件中的开孔以与所述套管相接触的指形件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铰链销和第四铰链销联接的安装部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中的开孔以与所述套管相接触的指形件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之一的桥接区段被截留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三铰链销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三铰链销电连接,另一连接线的桥接区段被截留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四铰链销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所述第四铰链销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的第一轴向延伸的支承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的第二轴向延伸的支承销、以及一对锁扣部件,所述一对锁扣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销上,以容许所述锁扣部件在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围绕由所述第一支承销限定出的轴线旋转,在所述锁定位置处,当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所述锁扣部件被固定至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上的所述第二支承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二支承销的端部被锻粗,以防止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二支承销从相应联接部件的相应耳部移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锁扣部件包括前斜面、后表面和锁定凹槽,所述锁定凹槽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接纳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上的所述第二支承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包括一对偏压元件,每个所述偏压元件均构造成将相应锁扣部件偏压至其锁定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还包括冗余支承销结构,所述冗余支承销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承销隔开的第三轴向延伸的支承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承销隔开的第四轴向延伸的支承销、联接在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之间的第一构架部件以及联接在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之间的第二构架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的开孔,所述第二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的开孔,其中每个支承销在所述构架部件的所述平行壁之间的位置处被卷曲或变形以防止所述支承销从相应联接部件移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组件,还包括锁扣指示装置,所述锁扣指示装置构造成仅在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被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固定在一起时在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上从打开位置移至闭合位置。
18.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和周向包围所述端部的套管,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一对联接部件,每个所述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以容许所述联接部件在打开位置与所述联接部件包围所述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
一对连接线,每条所述连接线均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所述相应联接部件与所述流体传送部件的相应端部电连接;
可释放的锁扣组件,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构造成当所述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在一起;以及
锁扣指示装置,所述锁扣指示装置构造成仅在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被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固定在一起时在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上移至闭合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联接部件均包括一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唇缘,所述唇缘具有形成于所述唇缘中的面向内的环状凹槽,以接纳相应连接线的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联接部件限定出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第一端附近的第一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以及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二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第一端附近的第一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和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的第二对相对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耳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的第一轴向延伸的支承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的第二轴向延伸的支承销、以及一对锁扣部件,所述一对锁扣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销上,以容许所述锁扣部件在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围绕由所述第一支承销限定出的轴线旋转,在所述锁定位置处,当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所述锁扣部件被固定至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上的所述第二支承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锁扣部件包括前斜面、后表面和锁定凹槽,所述锁定凹槽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第二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接纳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上的所述第二支承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包括一对偏压元件,每个所述偏压元件均构造成将相应锁扣部件偏压至其锁定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还包括冗余支承销结构,所述冗余支承销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销隔开的第三轴向延伸的支承销、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对耳部上并沿远离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承销隔开的第四轴向延伸的支承销、联接在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之间的第一构架部件以及联接在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之间的第二构架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的开孔,所述第二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的开孔,其中每个支承销在所述构架部件的所述平行壁之间的位置处被卷曲或变形,以防止所述支承销从相应联接部件移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指示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承销上,以容许所述锁扣指示装置围绕由所述第三支承销限定出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锁扣指示装置包括用于当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二端被所述可释放的锁扣组件固定在一起时与安装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上的所述第四支承销相接合的锁扣突出体。
27.一种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流体接头互相连接的联接组件,所述流体接头包括一对流体传送部件的面对的端部,每个所述流体传送部件均具有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流体传送部件上的套圈,以及周向包围所述套圈的套管,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一对联接部件,每个所述联接部件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构造成铰接所述联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以容许所述联接部件在打开位置与所述联接部件包围所述套管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
一对连接线,每条所述连接线与相应联接部件联接并构造成将所述相应联接部件与相应流体传送部件的所述套圈电连接;
至少一对锁扣部件,所述至少一对锁扣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支承销上,所述第一支承销在所述联接部件之一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所述联接部件之一上,并且构造成当所述联接部件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以可释放的方式与在另一联接部件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所述另一联接部件上的第二支承销相接合;以及
冗余支承销结构,所述冗余支承销结构构造成防止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二支承销在铰链销失效的情况下从它们的相应联接部件意外移开。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支承销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承销附近并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承销固定在所述联接部件上的第三支承销、在所述第二支承销附近并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承销固定在所述联接部件上的第四支承销、联接在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之间的第一构架部件以及联接在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之间的第二构架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一支承销和第三支承销的开孔,所述第二构架部件为具有平行壁的通道形结构,所述平行壁设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二支承销和第四支承销的开孔,其中每个支承销在所述构架部件的所述平行壁之间的位置处被卷曲或变形,以防止其从相应联接部件移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164,731 US8075024B2 (en) | 2008-06-30 | 2008-06-30 | Coupling assembly |
US12/164,731 | 2008-06-30 | ||
PCT/IB2009/006067 WO2010001214A1 (en) | 2008-06-30 | 2009-06-26 | Coupling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32079A true CN102132079A (zh) | 2011-07-20 |
CN102132079B CN102132079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127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330665A Active CN102132079B (zh) | 2008-06-30 | 2009-06-26 | 联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75024B2 (zh) |
EP (1) | EP2304297B1 (zh) |
CN (1) | CN102132079B (zh) |
BR (1) | BRPI0910194B1 (zh) |
WO (1) | WO2010001214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9349A (zh) * | 2012-06-05 | 2015-07-08 | 伊顿公司 | 用于蛤壳联接器的可互换限流孔 |
CN109906094A (zh) * | 2016-11-04 | 2019-06-18 | 柏林心脏有限公司 | 用于固定两个构件之间的可分离联接的系统 |
CN109921201A (zh) * | 2017-12-13 | 2019-06-21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具有非金属导电垫圈的耦合器 |
CN110800477A (zh) * | 2019-11-05 | 2020-02-18 | 当涂县瑞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冷气分布均匀的水蜜桃存储保鲜装置 |
CN110953420A (zh) * | 2019-12-19 | 2020-04-03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螺纹式导管柔性接头 |
CN111155711A (zh) * | 2020-01-04 | 2020-05-15 | 宁夏大学 | 一种生土建筑高强度木梁结构 |
CN111279109A (zh) * | 2017-10-31 | 2020-06-12 | 日章阿思铁克股份有限公司 | 配管连接用夹具 |
CN113924421A (zh) * | 2019-05-03 | 2022-01-11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抗震防晃支架配件 |
CN113958783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余度设计的柔性卡箍 |
CN114110274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余度设计的卡箍 |
CN114364909A (zh) * | 2019-09-09 | 2022-04-15 | 国际工程控制公司 | 低温流体的耦合喷嘴 |
USD977326S1 (en) | 2019-05-03 | 2023-02-07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Seismic sway brace fitting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56416A1 (en) * | 2010-09-03 | 2012-03-08 | Valerie Brian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about pipes and other conduits |
FR2967230B1 (fr) * | 2010-11-05 | 2013-08-30 | Caillau Ets | Collier de serrage articule |
FR2974613B1 (fr) * | 2011-04-26 | 2014-04-11 | In Flex |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pour relier de maniere liberable deux tubes. |
SG10201604797QA (en) * | 2011-06-15 | 2016-08-30 | Amiad Water Systems Ltd | Tubular elements coupling |
US20130061973A1 (en) * | 2011-09-08 | 2013-03-14 | Apparatebau Gauting Gmbh | Plastic pipe, pipe system and aircraft comprising a pipe system |
US9169029B2 (en) | 2012-06-08 | 2015-10-27 | The Boeing Company | Conductive coupling assembly |
US9145993B1 (en) | 2012-10-22 | 2015-09-29 | The Boeing Company | Non-metallic fluid coupling assemblies |
FR3005691B1 (fr) * | 2013-05-16 | 2016-10-28 | Snecma |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u montage d'un collier de serrage pour le raccordement de conduits d'une turbomachine |
US9261211B2 (en) | 2013-10-11 | 2016-02-16 | Eaton Corporation |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clamshell type couplers |
US20150226368A1 (en) * | 2014-02-12 | 2015-08-13 | Nelson Global Products | Insulated Tube Joint Connection |
EP3001087B1 (de) * | 2014-09-26 | 2017-11-08 | Georg Fischer Wavin AG | Rohrschelle |
US11073233B2 (en) | 2015-03-24 | 2021-07-27 | Quickhub, Llc | Pipe connecto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0253885B2 (en) * | 2015-03-24 | 2019-04-09 | Quickhub, Llc | Pipe connecto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0100956B2 (en) | 2015-03-24 | 2018-10-16 | Quickhub, Llc | Pipe connecto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0557578B2 (en) | 2015-03-24 | 2020-02-11 | Quickhub, Llc | Pipe connecto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1054035B2 (en) | 2015-03-24 | 2021-07-06 | Quickhub, Llc | Pipe connecto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D769422S1 (en) * | 2015-04-20 | 2016-10-18 | Neill Hunt Whiteley | Portion of a quick release coupling |
FR3035950B1 (fr) * | 2015-05-05 | 2018-02-16 | Zodiac Fluid Equipment | Collier de raccordement et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de conduits comprenant un tel collier de raccordement |
US11054063B2 (en) * | 2015-11-24 | 2021-07-06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Clamp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hold one or more longitudinal elements |
US10563800B2 (en) * | 2016-01-05 | 2020-02-18 | The Boeing Company | Apparatus for coupling tubular componen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GB2548559A (en) | 2016-03-17 | 2017-09-27 | Eaton Ltd | Aircraft fluid line coupling assembly for releasably interconnecting fluid conveying members |
CN106090484B (zh) * | 2016-08-07 | 2018-06-26 |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方便等电位线连接的金属内牙水管接头 |
US10512218B2 (en) * | 2016-08-25 | 2019-12-24 | Bruce Fullerton | Mower having collection system with quick connect vacuum hose adapter |
US11009159B2 (en) * | 2017-09-28 | 2021-05-18 | AdelWiggins Group, a Division of Transdigm, Inc. | Visual and tactile latch indicator for a fuel system coupling |
US11519538B2 (en) * | 2018-08-02 | 2022-12-06 | The Boeing Company | Coupling assembly to connect first and second conduits |
CN109185291B (zh) * | 2018-08-28 | 2020-12-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冗余设计的三锁扣卡箍锁紧机构 |
US11608917B2 (en) * | 2020-03-09 | 2023-03-21 | AdelWiggins Group, a Division of Transdigm Inc. | Non-metallic fluid coupling |
GB2598114A (en) * | 2020-08-18 | 2022-02-23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Fuel pipe assembly |
CA3115319C (en) * | 2021-04-15 | 2021-10-12 | Integrity Products & Supplies Inc. | A flange belt |
EP4112988A1 (en) * | 2021-06-28 | 2023-01-04 | Goodrich Corporation | Clamp assembly |
US20240175526A1 (en) * | 2022-11-28 | 2024-05-30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Coupling assembly, coupling system and link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64666A (en) * | 1930-04-04 | 1932-06-28 | John F Osborne | Electric mold |
US2006813A (en) * | 1934-06-06 | 1935-07-02 | Nor Bolt Holding Corp | Self-locking drive expansion fastener |
US2246358A (en) * | 1940-04-13 | 1941-06-17 | St Paul Hydraulic Hoist Compan | Convertible end gate hinge |
US3999825A (en) | 1975-12-17 | 1976-12-28 | De Laval Turbine Inc. | Tubing coupling with electrical bonding |
US4881760A (en) * | 1988-11-07 | 1989-11-21 | Stanley Aviation Corporation | Conduit coupling device with redundancy features |
US4900070A (en) | 1989-02-21 | 1990-02-13 | Stanley Aviation Corporation | Conduit coupling device with redundancy features |
US5620210A (en) | 1995-10-24 | 1997-04-15 | Stanley Aviation Corporation | Fluid conduit coupling |
US6883836B2 (en) | 2003-01-17 | 2005-04-26 | Stanley Aviation Corporation | Positive locking fitting assembly |
US6971682B2 (en) | 2003-04-15 | 2005-12-06 | Adel Wiggins Group, Transdigm, Inc. | Coupling assembly |
US6880859B2 (en) | 2003-07-31 | 2005-04-19 | Stanley Aviation Corporation |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
FR2894934B1 (fr) * | 2005-12-15 | 2009-11-13 | Airbus France | Attache arriere d'un moteur d'aeronef avec manille en attente et ressort pour un tel axe en attente |
-
2008
- 2008-06-30 US US12/164,731 patent/US8075024B2/en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6-26 EP EP20090772876 patent/EP2304297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6-26 BR BRPI0910194A patent/BRPI0910194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6-26 WO PCT/IB2009/006067 patent/WO201000121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6-26 CN CN2009801330665A patent/CN102132079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9349B (zh) * | 2012-06-05 | 2017-05-03 | 伊顿公司 | 用于蛤壳联接器的可互换限流孔 |
US10552552B2 (en) | 2012-06-05 | 2020-02-04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Interchangeable flow restricting orifice for clamshell coupler |
CN104769349A (zh) * | 2012-06-05 | 2015-07-08 | 伊顿公司 | 用于蛤壳联接器的可互换限流孔 |
CN109906094A (zh) * | 2016-11-04 | 2019-06-18 | 柏林心脏有限公司 | 用于固定两个构件之间的可分离联接的系统 |
CN109906094B (zh) * | 2016-11-04 | 2022-03-18 | 柏林心脏有限公司 | 用于固定两个构件之间的可分离联接的系统 |
CN111279109A (zh) * | 2017-10-31 | 2020-06-12 | 日章阿思铁克股份有限公司 | 配管连接用夹具 |
CN109921201A (zh) * | 2017-12-13 | 2019-06-21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具有非金属导电垫圈的耦合器 |
US11692651B2 (en) | 2017-12-13 | 2023-07-04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Coupler with non-metallic conductive gasket |
USD977326S1 (en) | 2019-05-03 | 2023-02-07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Seismic sway brace fitting |
CN113924421A (zh) * | 2019-05-03 | 2022-01-11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抗震防晃支架配件 |
USD1032337S1 (en) | 2019-05-03 | 2024-06-25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Seismic sway brace fitting |
CN113924421B (zh) * | 2019-05-03 | 2023-10-20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抗震防晃支架配件 |
US11638984B2 (en) | 2019-05-03 | 2023-05-02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Seismic sway brace fitting |
US12152713B2 (en) | 2019-09-09 | 2024-11-26 |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 Coupling nozzle for cryogenic fluid |
CN114364909B (zh) * | 2019-09-09 | 2024-08-16 | 国际工程控制公司 | 低温流体的耦合喷嘴 |
CN114364909A (zh) * | 2019-09-09 | 2022-04-15 | 国际工程控制公司 | 低温流体的耦合喷嘴 |
CN110800477A (zh) * | 2019-11-05 | 2020-02-18 | 当涂县瑞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冷气分布均匀的水蜜桃存储保鲜装置 |
CN110953420A (zh) * | 2019-12-19 | 2020-04-03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螺纹式导管柔性接头 |
CN111155711B (zh) * | 2020-01-04 | 2021-10-15 | 宁夏大学 | 一种生土建筑高强度木梁结构 |
CN111155711A (zh) * | 2020-01-04 | 2020-05-15 | 宁夏大学 | 一种生土建筑高强度木梁结构 |
CN114110274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余度设计的卡箍 |
CN113958783A (zh) * | 2021-11-30 | 2022-01-21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余度设计的柔性卡箍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04297B1 (en) | 2013-04-10 |
BRPI0910194B1 (pt) | 2019-12-31 |
WO2010001214A1 (en) | 2010-01-07 |
CN102132079B (zh) | 2013-08-14 |
US8075024B2 (en) | 2011-12-13 |
BRPI0910194A2 (pt) | 2016-01-19 |
EP2304297A1 (en) | 2011-04-06 |
US20090322078A1 (en) | 2009-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2079B (zh) | 联接组件 | |
US9261211B2 (en) |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clamshell type couplers | |
CN109256645B (zh) | 快速锁定同轴连接器 | |
EP2681808B1 (en) | Connector with housing having spacer including a pair of projections | |
US6880859B2 (en) |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 |
US6358077B1 (en) | G-load coupling nut | |
US7374455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able having a radially facing conductive surface and method of operatively assembling the connector assembly | |
JP2022008519A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 |
RU2312271C2 (ru) |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 |
JP5674214B2 (ja) | 電気設備用の分岐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 |
US6602085B2 (en) | G-load coupling nut | |
US20120231677A1 (en) | Multi-Fork Press-In Pin | |
EP2625749A1 (en) | A connector system | |
WO2014143501A1 (en) | Concentric slide clamshell coupler | |
CN109473800B (zh) | 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及连接器 | |
EP3888197A1 (en) | Locking rf coaxial connector | |
US9863204B2 (en) | Downhole connector | |
US20140248792A1 (en) | Sense pin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GB2472956A (en) | Dismountable connector for an undersea petroleum plant | |
EP4238191A1 (en) | Ganged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1093815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US850632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nnector alignment insert | |
CN115706345A (zh) | 旋转电连接器组件 | |
CN2932765Y (zh) | 一种连接器 | |
JP2002033148A (ja) | 接続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4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Ohio, USA Patentee before: Eaton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