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31244B -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244B
CN102131244B CN201010004473.0A CN201010004473A CN102131244B CN 102131244 B CN102131244 B CN 102131244B CN 201010004473 A CN201010004473 A CN 201010004473A CN 102131244 B CN102131244 B CN 102131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descending
information
upstream
carr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4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244A (zh
Inventor
贺美芳
史莉荣
程翔
杨立
崔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0044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4B/zh
Priority to RU2012122110/07A priority patent/RU2518902C2/ru
Priority to BR112012013685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13685A2/pt
Priority to PCT/CN2011/070038 priority patent/WO2011085651A1/zh
Priority to EP11732641.3A priority patent/EP2490499A4/en
Publication of CN10213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2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对于指定的终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以下简称W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在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中进行无线链路建立或重配时的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WCDMA是一种第3代无线通信系统,其空中接口利用码分多工复用方法进行宽带扩频无线通信,向上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在WCDMA的空中接口中,载波带宽为5MHz(兆赫兹),使用成对频段,一个用于上行,一个用于下行。具体的频段表如表1所示:
表1:频段表
操作频段 上行频率终端发送,节点B接收 下行频率终端接收,节点B发送
I 1920-1980MHz 2110-2170MHz
II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III 1710-1785MHz 1805-1880MHz
IV 1710-1755MHz 2110-2155MHz
V 824-849MHz 869-894MHz
VI 830-840MHz 875-885MHz
VII 2500-2570MHz 2620-2690MHz
VIII 880-915MHz 925-960MHz
IX 1749.9-1784.9MHz 1844.9-1879.9MHz
X 1710-1770MHz 2110-2170MHz
XI 1427.9-1452.9MHz 1475.9-1500.9MHz
XII 698-716MHz 728-746MHz
XIII 777-787MHz 746-756MHz
XIV 788-798MHz 758-768MHz
XV 保留 保留
XVI 保留 保留
XVII 保留 保留
XVIII 保留 保留
XIX 830-845MHz 875-890MHz
载波的频率以UTRA(UniversalTelecommunicationRadioAccess,通用电信无线接入)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以下简称UARFCN)来标明。UARFCN定义表如表2所示:
表2:UARFCN定义表
对于每一个操作频段,根据上述表2,UARFCN的取值定义如下:
上行:5*(FUL-FUL_Offset),FUL_low≤FUL≤FUL_high
下行:5*(FDL-FDL_Offset),FDL_low≤FDL≤FDL_high
无线链路是指一个终端和一个无线接入系统接入点之间的逻辑连接,它在物理实现上通常是由一到多个无线承载传输组成。在终端与一个无线接入系统接入点(通常指小区)之间最多存在一条无线链路。无线链路标识用于识别无线链路,和此终端相关联的无线链路均有独一无二的无线链路标识。
IUB(InterconnectionoftypeB,B类互联,以下简称IUB)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和节点B之间的逻辑接口。IUB接口协议框架有两个功能层,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NBAP(NodeBApplicationPart,节点B应用部分,以下简称NBAP)是无线网络层中的一部分,它准确且完整的指定了节点B的功能性行为。NBAP基本过程分为公共过程和专用过程,公共过程应用于已经存在于节点B中的与特定终端无关的信令或特定终端上下文初始化请求过程,包括:建立终端的第一条无线链路,选择业务终结端点;专用过程是指和一个特定的终端上下文关联的过程,当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公共过程为终端分配一个业务终端节点之后,每一个和该终端相关的后续信令将通过该节点的专用控制端口使用专用过程来交互,包括:为特定的终端增加、释放以及重新配置无线链路。
IUR(Interconnectionof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互联接口,以下简称IUR)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同其他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行信令和数据交互的接口,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之间互联的纽带。通过IUR接口,不同的无线网络子系统可以连在一起,通过专用的协议——RNSAP(RadioNetworkSubsystemApplicationPart,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以下简称RNSAP)来完成与无线网络控制器有连接的终端跨无线网络子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包括无线网络子系统间的切换、无线资源处理和同步等功能。当一个终端建立了到无线接入网的连接,并在IUR接口产生了软切换,就会用到多于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资源。IUR接口主要的功能,有以下3种: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基本移动性的管理、支持公共信道的业务流程、支持专用信道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是IUR接口最基本的功能,不同厂家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务必须能够完成这些业务流程的兼容,否则根本谈不上IUR接口的互连互通。
3GPP在Rel-8引入了双载波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DC-HSUPA),利用两个下行相邻载波(主载波和辅载波)来提高下行带宽。主载波对应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小区,辅载波对应辅服务HS-DSCH小区。主载波和辅载波分别同时设置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并进行独立的调度。对于具有接收DC-HSDPA能力的终端来说,可以同时在下行主载波和下行辅载波接收HSDPA数据。
为了实现DC-HSDPA功能,如表3所示,无线网络控制实体通过Iub口/Iur口将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配置给具有处理DC-HSDPA能力的节点B。记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为下行辅载波信息,下行辅载波信息主要包括: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标识,小区标识,高速下行共享信道辅服务信息和终端总的最大位速率。
表3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 分配关键性
下行辅载波信息(AdditionalHS Cell Information RLSetup) 取值范围:O~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数-1 用于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这个版本最大为1 每一个都相同 拒绝
>无线链路标识(HS-PDSCHRL lD)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C-ID) 必选项 9.2.1.6 -
>高速下行共享辅服务信息(HS-DSCH SecondaryServing I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9aa -
终端总计最大位速率(UEAggregate Maxim um BitRate) 可选项 9.2.1.137 忽略
3GPP在Rel-9引入了双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DC-HSUPA),利用两个上行相邻载波(主载波和辅载波)来提高上行带宽。如表3所示,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分别设置各自的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和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下行主载波和下行辅载波分别设置各自的增强绝对授权信道(E-AGCH)、增强相对授权信道(E-RGCH)和增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E-HICH)。上行主载波与下行主载波相对应,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相对应。主载波和辅载波进行独立的调度。对于具有发送DC-HSUPA能力的UE来说,可以同时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发送HSUPA数据。
如果一个上行载波配置给终端,则这个上行载波就是上行主载波。当多个上行载波被配置给这个终端,终端在接收来自节点B的绝对授权的上行主载波上有一个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终端在接收来自节点B的绝对授权的辅上行载波上也有一个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将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对应的服务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被传送的承载频率就是上行主载波。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包含所有分配给该终端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物理信道,故服务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无线链路对应的载波就是下行主载波。服务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是对某一个终端来执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链路传送和接收。根据上行主载波定义,其对应于下行主载波。
将在主下行频率上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称为下行主小区。将在主上行频率上的服务E-DCH小区,称为上行主小区。在辅下行频率上的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称为下行辅小区。在下行辅频率上终端从节点B收到绝对授权的小区,为辅服务E-DCH小区,也称为上行辅小区。主下行频率的载波称为主下行载波。主上行频率的载波称为主上行载波。辅下行频率的载波称为主下行载波。辅上行频率的载波称为主上行载波。
为了实现DC-HSUPA功能,如表4所示,无线网络控制实体将附加增强型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请求配置给具有处理DC-HSUPA能力的节点B。所述附加增强数据信道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请求,主要包括:多小区E-DCH传输承载模式和附加的E-DCH小区信息建立。如表5所示,附加的E-DCH小区信息建立包含附加的E-DCH频率复用双工建立信息和多小区E-DCH信息。附加的E-DCH频率复用双工建立信息是由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信息、为建立附加的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附加E-DCH频率复用双工信息、以及F-DPCH信息。如表6所示,为建立附加的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就是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记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为上行辅载波信息,上行辅载波信息其包含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和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有如下一些信息:E-DCH附加无线链路标识、小区标识、第一个无线链路集指示,传播延时、初始下行传输功率,主公共导频控制信道信噪比,一些下行信道功率偏移量,以及附加E-DCH的媒体介入控制专用流特有的信息。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也就是多小区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
对于上行双载波系统,只有一个下行辅载波和一个上行辅载波,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关联可以直接配对,因为下行辅小区就是上行辅小区。
随着技术发展,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此技术使得终端能够在两个载波或者两个以上的载波上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发送数据,从而使得下行链路数据速率得以倍增,而对应上行的载波数可以一到四个载波)希望被引入现有系统。
对于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除去下行主载波以外,至少还有两个下行辅载波,最多可以有三个下行辅载波,所以不能根据下行辅小区确定上行辅小区。故对上行辅载波来讲,不知道与那一个下行辅载波配对的称为上行辅小区。这样节点B不知道往哪一个下行辅载波上发送调度信息给该终端,从而无法完成系统和终端的资源调度。
表4附加E-DCH小区信息RL建立请求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 分配关键性
附加E-DCH小区信息RL建立请求 取值范围:0..1 描述:用于在这个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上的多频率的E-DCH. 拒绝
>多小区E-DCH传输承载模式 必选项 9.2.2.113 -
>附加E-DCH小区信息建立 取值范围:1..<maxnoofEDCH-1> 辅上行频率上的E-DCH-在这个3gpp版本里最大为1. -
>>附加E-DCH频率双工复用建立信息(Additional E-DCHFDD Setup I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10 拒绝
>>多小区E-DCH信息(MulticellE-DCH Information) 可选项 9.2.2.114 拒绝
表5附加E-DCH频率双工复用建立信息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上行DPCH信息 1
>上行扰码 必选项 9.2.2.53
>上行信噪比目标值 可选项 上行信噪比9.2.1.69
用于建立附加E-DCH无线链路的特有信息 必选项 9.2.2.115
附加E-DCH频率双工复用信息 可选项 9.2.2.112
部分专用物理信道信息 1
>频率双工复用传输功率控制下行步长 必选项 9.2.2.16
>有限的功率增加 必选项 9.2.2.21A
>内环下行功率控制状态 必选项 9.2.2.21a
>F-DPCH时隙格式支持请求 可选项 9.2.2.86
表6上行辅载波信息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否 分配关键性
E-DCH附加无线链路建立信息 1..<maxnoofEDCHRLs>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 必选项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标识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 必选项 9.2.1.6 -
>>第一个无线链路集指示 必选项 9.2.2.16A -
>>传播延迟 可选项 9.2.2.33 -
>>初始下行传输功率 可选项 DL Power9.2.1.21A -
>>主公共导频控制信道Ec/No 可选项 9.2.2.32 -
>>E-A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1 -
>>E-R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2 -
>>E-HI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3 -
>>附加E-DCH MAC-d流特有信息 可选项 9.2.2.118 -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 可选项 多小区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9.2.2.119 忽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或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对于指定的终端,以解决下行方向的载波数大于两个载波数时,节点B不知道往哪一个下行辅载波上发送调度信息给该终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对于指定的终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在所述控制信令中携带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b)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或者小区标识关联;通过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的后台配置一无线链路标识或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收到所述控制信令后,还检查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是否有效。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其中,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或者,使用新增的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者,新增的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对于指定的终端,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由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在所述控制信令中携带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b)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用于收到所述控制信令后,还检查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是否有效。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其中,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或者,使用新增的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者,新增的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对于指定的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载波标识,以及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将上行和下行载波的配对信息传送给节点B,使得节点B获得辅载波配对信息,以解决终端的上行辅载波的调度信息的发送和获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具体载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的具体载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四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五的具体载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五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六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七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八的具体载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八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九的具体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或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对于指定的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某一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Iub/Iur接口的控制信令,比如无线链路建立消息或重配准备消息,传给节点B,使得节点B获得辅载波配对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S10,对于指定的终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步骤S20,对于指定的终端,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接收到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后,根据一定原则判断所述配对信息是否有效,如果所述配对信息有效且发生改变,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保存有效配对信息,如果配对信息无效,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忽略本次配对信息。
记上行两载波分别为:上行主载波,上行辅载波;记下行三载波分别为下行主载波,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第二辅载波,记下行四载波分别为下行主载波,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第二辅载波,下行第三辅载波。
对于步骤S10,更进一步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1)可以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比如,可以设置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中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数为3,其中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取值为0时对应为下行第一辅载波,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取值为1时对应为下行第二辅载波,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取值为2时对应为下行第三辅载波。
2)或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即在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比如,辅载波标识信元取值为0时对应为下行第一辅载波,取值为1时对应为下行第二辅载波,取值为2时对应为下行第三辅载波,具体取值本发明不作限定,此处仅为示例。
3)或所述下行辅载波,可以通过基于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的后台配置的频率信息具体值作为该载波的标识。
对于步骤S10,进一步地,对于各小区的上行频率有相同或不相同的情况时,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可以是用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即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上行辅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标识和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某一小区标识相等,和/或,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某一小区标识和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上行辅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标识相同。
(b)或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是用上行辅小区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和/或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上行辅小区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标识和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某一无线链路标识相同,和/或,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某一无线链路标识和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上行辅小区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标识相等。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比如:
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是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频点,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下行辅载波对应频点信息;
或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是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对应辅载波标识,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对应辅载波标识。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或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后台配置将上行辅小区的配对上下行频率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或无线链路标识绑定。即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通过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的后台配置一无线链路标识或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或者,可以指定某一确定载波标识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比如指定载波标识为0的下行辅载波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
对于步骤S10,更进一步的,对于各小区的上行频率都是不相同的情况时,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可以是小区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和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相等;或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也可以是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无线链路标识和所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相等。
对于步骤S10,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重配置准备消息。
对于步骤S10,更进一步的,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可以为下行第一辅载波,或为下行第二辅载波,或为下行第三辅载波。
对于步骤S10,更进一步的,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记为第一层下行辅载波,其它一个或两个辅载波依次记为第二层下行辅载波,第三层下行辅载波。
对于步骤S20,更进一步的,一定准则可以是上行辅载波和配对的下行辅载波的关联信息是否一致,一致则表示配置有效,在配置有效且关联信息发生改变时,保存配对信息;不一致则表示配置无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2个辅小区的上行频率相同时,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本实施中,通过使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即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以下皆简称为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即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不同的值时代表不同的下行辅载波,比如,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0时对应为下行主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取值为1时对应为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取值为2时对应为下行第二辅载波,也可取其他值表示不同的下行辅载波,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用来表示下行辅载波信元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对应的下行辅小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如表7所示。表7中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取值为0,1,也可取其他值,只要能正确表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即可。
表7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 分配关键性
下行辅载波信息(Additional HSCell I nformation RL Setup) 取值范围:O~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数-3 用于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这个版本最大为3 每一个都相同 拒绝
>无线链路标识(HS-PDSCHRL ID)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C-ID) 必选项 9.2.1.6 -
上行辅小区标识(本发明新增) 可选项 0,1 为0表示非上行辅小区,为1为上行辅小区 -
>高速下行共享辅服务信息(HS-DSCH SecondaryServing I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9aa -
终端总计最大位速率(U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可选项 9.2.1.137 忽略
设定场景:上行两个载波和下行三个载波均属于同一操作频段IV。上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312(1712.4兆赫兹),上行辅载波的UARFCN为1337(1717.4兆赫兹),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下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537(2112.4兆赫兹),下行第一辅载波的UARFCN为1562(2117.4兆赫兹),下行第二辅载波的UARFCN为1587(2122.4兆赫兹)。下行主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下行第二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上行主载波和下行主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1,无线链路标识为1;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2,无线链路标识为2;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3,无线链路标识为3,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110:对于终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1(对应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为1(表示为上行辅小区),并填写小区标识为2;然后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与小区标识2关联,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120:节点B收到无线网络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具体判断方法为:判断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与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为1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本实施例中,该小区标识为2)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小区标识2对应的上下行频点信息为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小区标识2对应的上下行频点信息不为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2个辅小区的上行频率相同时,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即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不同的值时代表不同的下行辅载波,比如,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0时对应为下行主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1时对应为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2时对应为下行第二辅载波,也可取其他值表示不同的下行辅载波,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2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为1和无线链路标识为3。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如表8所示。
设定场景:同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210:对于终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2(对应下行第二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为1(表示为上行辅小区),并填写无线链路标识为3,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与无线链路标识3关联,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220:节点B收到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后,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二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具体判断方法为:判断是否存在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与上行辅小区标识为1的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相等,如果存在,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二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二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表8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信元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 分配关键性
附加E-DCH小区信息RL建立请求 取值范围:0..1 描述:用于在这个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上的多频率的E-DCH. 拒绝
>多小区E-DCH传输承载模式 必选项 9.2.2.113 -
>附加E-DCH小区信息建立 取值范围:1..<maxnoofEDCH-1> 辅上行频率上的E-DCH-在这个3gpp版本里最大为1. -
>>Additional E-DCH FDDSetup I 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10 拒绝
>>Multicell E-DCH Information 可选项 9.2.2.114 拒绝
>>上行辅小区标识 可选项 0,1 为0表示非上行辅小区,为1为上行辅小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3个辅小区的上行频率相同时,上行辅小区标识的下行辅载波对应频点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无线链路频点标识信元,该信元用于携带上行辅小区对应的下行辅载波的频点;和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辅载波标识信元,用于指示为哪一个辅载波,如表9(a),9(b)所示,为修改后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下行辅载波信息。其中,辅载波标识信元值为0时,表示下行第一辅载波,辅载波标识信元值为1时,表示为下行第二辅载波,辅载波标识信元值为2时,表示为下行第三辅载波。
设定场景:上行两个载波和下行四个载波均属于同一操作频段IV。上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312(1712.4兆赫兹),上行辅载波的UARFCN为1337(1717.4兆赫兹),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下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537(2112.4兆赫兹),下行第一辅载波的UARFCN为1562(2117.4兆赫兹),下行第二辅载波的UARFCN为1587(2122.4兆赫兹),下行第三辅载波的UARFCN为1612(2127.4兆赫兹),下行主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下行第三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上行主载波和下行主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1,无线链路标识为1;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2,无线链路标识为2;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3,无线链路标识为3;下行第三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4,无线链路标识为4,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310:对于终端,修改后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辅载波标识信元填写为2,表示为下行第三辅载波,修改后的上行辅载波信息中上行辅小区的下行无线链路频点标识信元填写为下行第三辅载波的频点标识1612,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频点为下行第三辅载波的频点,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320:节点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三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判断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上行辅小区的下行无线链路频点标识信元中携带的频点与下行辅载波信息中辅载波标识为2的下行第三辅载波所对应的频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三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三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3个辅小区的上行频率相同时,上行辅小区标识的下行辅载波对应辅载波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表9(a)增加下行无线频点标识信元后的上行辅载波信息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否 分配关键性
E-DCH附加无线链路建立信息 1..<maxnoofEDCHRLs>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 必选项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表识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 必选项 9.2.1.6 -
>>第一个无线链路集指示 必选项 9.2.2.16A -
>>传播延迟 可选项 9.2.2.33 -
>>初始下行传输功率 可选项 DL Power9.2.1.21A
>>主公共导频控制信道Ec/No 可选项 9.2.2.32 -
>>E-A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1 -
>>E-R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2 -
>>E-HI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3 -
>>附加E-DCH MAC-d流特有信息 可选项 9.2.2.118 -
>上行辅小区的下行无线链路频点标识(UARFCN) 可选项 9.2.1.65 Correspondsto Nd[14]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 可选项 多小区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9.2.2.119 忽略
表9(b)增加辅载波标识的下行辅载波信息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 分配关键性
下行辅载波信息(Additional HSCell Information RL Setup) 取值范围:O~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数-1 用于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这个版本最大为1 每一个都相同 拒绝
>无线链路标识(HS-PDSCHRL ID)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C-ID) 必选项 9.2.1.6 -
>高速下行共享辅服务信息(HS-DSCH SecondaryServing I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9aa -
辅载波标识 必选项 0~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1 用于辅载波标识
终端总计最大位速率(UEAggregate Maxim um Bit Rate) 可选项 9.2.1.137 忽略
本实施例中,通过通过使用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即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不同的值时代表不同的下行辅载波,比如,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0时对应为下行主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1时对应为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2时对应为下行第二辅载波,下行辅载波信息信元取值为3时对应为下行第三辅载波。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标识信元,该信元中携带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的标识,如表10所示。
表10增加下行辅载波的频点标识后的上行辅载波信息
信元/组名 存在 范围 信元类型和参考 语义描述 关键性否 分配关键性
E-DCH附加无线链路建立信息 1..<maxnoofEDCHRLs>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1 必选项 通知
>>E-DCH附加无线链路表识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 必选项 9.2.1.6 -
>>第一个无线链路集指示 必选项 9.2.2.16A -
>>传播延迟 可选项 9.2.2.33 -
>>初始下行传输功率 可选项 DL Power9.2.1.21A -
>>主公共导频控制信道Ec/No 可选项 9.2.2.32 -
>>E-A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1 -
>>E-RG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2 -
>>E-HICH功率偏移值 可选项 9.2.2.63 -
>>附加E-DCH MAC-d流特有信息 可选项 9.2.2.118 -
>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标识 可选项 -
>E-DCH附加无线链路特有信息条目2 可选项 多小区E-DCH无线链路特有信息9.2.2.119 忽略
设定场景:等同于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410:对于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的对应辅载波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标识信元填写为下行第一辅载波对应的辅载波标识。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420:节点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判断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标识信元中携带的辅载波标识与下行第一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辅载波标识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提供一种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对应频点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载波对应频点信元和增加载波标识信元,如表11所示为修改后的下行辅载波信息。
设定场景:上行两个载波和下行主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均属于同一操作频段IV。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下行第三辅载波均属于同一操作频段VII。上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312(1712.4兆赫兹),上行辅载波的UARFCN为1337(1717.4兆赫兹),下行主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下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537(2112.4兆赫兹),下行第一辅载波的UARFCN为1562(2117.4兆赫兹)。下行第二辅载波的UARFCN为2237(2622.4兆赫兹),下行第三辅载波的UARFCN为2262(2627.4兆赫兹),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下行第三辅载波为操作频段VII内的相邻载波。上行主载波和下行主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1,无线链路标识为1,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2,无线链路标识为2,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3,无线链路标识为3;下行第三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4,无线链路标识为4,如图7所示。
表11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载波频点和下行辅载波标识
下行辅载波信息(Additional HSCell Information RL Setup) 取值范围:O~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最大数-1 用于辅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在这个版本最大为1 每一个都相同 拒绝
>无线链路标识(HS-PDSCHRL ID) 必选项 RL ID9.2.1.49 -
>小区标识(C-ID) 必选项 9.2.1.6 -
>高速下行共享辅服务信息(HS-DSCH SecondaryServing Information) 必选项 9.2.2.19aa -
>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UARFCN) 可选项 -
>下行辅载波标识 必选项
终端总计最大位速率(U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可选项 9.2.1.137 忽略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510:对于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A(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无线网络控制器B(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载波对应频点关联,即修改后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下行辅载波标识信元填写为0,表示下行第一辅载波,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元填写为上行辅载波对应频点,所述消息通过IUR口RNSAP层发送。
步骤520:无线网络控制器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判断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元中携带的频点信息与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频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提供一种同时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通过在后台配置与上行辅载波同一个无线链路标识的某一辅载波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并关于无线链路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设定场景:等同于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610:对于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A(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无线网络控制器B(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在后台配置信息定义无线链路标识为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配对上下行载波为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无线链路标识,所述消息通过IUR口RNSAP层发送。
步骤620:无线网络控制器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找到与上行辅载波的无线链路标识相同的下行辅载波信息,如果相同,且后台配置此为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一的配对配置有效,然后通过后台配置找到该下行辅载波的频率信息,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一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提供一种同时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四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通过在后台配置与上行辅载波同一个小区标识的某一辅载波为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并关于小区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设定场景:等同于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710:对于终端,无线网络控制器A(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向无线网络控制器B(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在后台配置信息定义小区标识为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配对上下行载波为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小区标识,所述消息通过IUR口RNSAP层发送。
步骤720:无线网络控制器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找到与上行辅载波的小区标识相等的下行辅载波信息,如果相等,且后台配置此为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一的配对配置有效,然后通过后台配置找到该下行辅载波的频率信息,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一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提供一种同时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三个小区的上行频率不一样时小区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设定场景:上行两个载波和下行三个载波均属于同一操作频段IV。上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312(1712.4兆赫兹),上行辅载波的UARFCN为1337(1717.4兆赫兹),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下行主载波的UARFCN为1537(2112.4兆赫兹),下行第一辅载波的UARFCN为1562(2117.4兆赫兹),下行第二辅载波的UARFCN为1587(2122.4兆赫兹)。下行主载波和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下行第二辅载波为操作频段IV内的相邻载波。上行主载波和下行主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1,无线链路标识为1,下行第一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2,无线链路标识为2,下行第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组成的小区,其小区标识为3,无线链路标识为3,如图11所示。
如图12所示,包括:
步骤810:对于终端,在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下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为2,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为2,然后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和下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相等。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820:节点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判断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是否有和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相同的小区标识,如果有,且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提供一种同时通过上行两载波、下行三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三个小区的上行频率不一样时无线链路标识关联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配对信息的发送和获取的方法。
设定场景:等同实施例八。
如图13所示,包括:
步骤910:对于终端,在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下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为2,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填写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为2,然后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在此消息中携带了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此配对信息为上行辅小区标识的无线链路标识2和下行辅小区标识的无线链路标识2关联,即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和下行第一辅载波的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相等。所述消息通过IUB口NBAP层发送。
步骤920:节点B收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判断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是否有效。
判断方法为:判断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所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与下行辅载波信息的无线链路标识是否有相同,如果有相同,且对应的下行载波为下行第一辅载波,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有效,更新和保存相关配置信息;否则终端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第一辅载波的配对配置无效,维持原有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对于指定的终端,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由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在所述控制信令中携带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b)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进一步地,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用于收到所述控制信令后,还检查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是否有效。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其中,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或者,使用新增的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者,新增的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Claims (11)

1.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指定的终端,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IUB接口的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IUR接口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在所述控制信令中携带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b)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或者小区标识关联;通过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的后台配置一无线链路标识或小区标识对应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收到所述控制信令后,还检查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是否有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其中,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或者,使用新增的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者,新增的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7.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对于指定的终端,设置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通过IUB接口的控制信令将所述终端的多载波中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与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或者,通过IUR接口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由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发送给节点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为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无线链路重配置准备消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令中通过如下方式(a)至(d)中一种携带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
(a)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小区标识关联;在所述控制信令中携带的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b)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无线链路标识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标识,所述上行辅小区标识用于指示是否为上行辅小区,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的上行辅小区标识指示为上行辅小区时,该上行辅载波信息和/或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包含的无线链路标识对应的无线链路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
(c)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关联;在上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下行辅载波;所述上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下行辅载波为与上行辅载波配对的下行辅载波,所述下行辅载波指示信息包括下行辅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下行辅载波的标识信息;
(d)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增加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所述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与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关联;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不为空时,该下行辅载波信息对应的下行辅载波与所述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的上行辅小区的上行辅载波频点信息对应的上行辅载波为配对的下行辅载波和上行辅载波。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节点B,用于收到所述控制信令后,还检查所述控制信令中的上行辅载波和下行辅载波的配对信息是否有效。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信令中携带下行辅载波信息,在下行辅载波信息中携带载波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辅载波信息为哪一个下行辅载波的信息,其中,使用附加高速小区信息无线链路建立信元、或者,使用新增的辅载波标识信元,或者,新增的辅载波频点信息信元携带载波标识信息。
CN201010004473.0A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4473.0A CN102131244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RU2012122110/07A RU2518902C2 (ru) 2010-01-15 2011-01-05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оставки и полу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пряжении вторичной несущей
BR112012013685A BR112012013685A2 (pt) 2010-01-15 2011-01-05 método para transferir e adquirir informações de pareamento de portadoras secundarias e sistema para transferir e adquirir informações de pareamento de portadoras secundárias
PCT/CN2011/070038 WO2011085651A1 (zh) 2010-01-15 2011-01-05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EP11732641.3A EP2490499A4 (en) 2010-01-15 2011-01-05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nd acquiring secondary carrier pair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4473.0A CN102131244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244A CN102131244A (zh) 2011-07-20
CN102131244B true CN10213124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26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44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244B (zh) 2010-01-15 2010-01-15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490499A4 (zh)
CN (1) CN102131244B (zh)
BR (1) BR112012013685A2 (zh)
RU (1) RU2518902C2 (zh)
WO (1) WO2011085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420A (zh) * 2014-06-23 2020-07-17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EP3331281A4 (en) * 2015-07-31 2019-01-02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392A (zh) * 2003-08-19 2006-09-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通信装置、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859057A (zh) * 2005-10-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载波信道配置方法
CN188575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hsdpa控制信道的分配方法和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WO2008095748A1 (en) * 2007-02-07 2008-08-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 method of allocat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94394C2 (ru) * 2005-08-23 2010-07-10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е процедур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и для iub/iur hsdpa/hsupa
EP1909523A1 (en) * 2006-10-02 2008-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proved acquisi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of another cell
US8165026B2 (en) * 2008-03-25 2012-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manage cells in a multi carrier system
KR101633202B1 (ko) * 2008-06-19 2016-06-2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최적화된 서빙 듀얼 셀 변경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392A (zh) * 2003-08-19 2006-09-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通信装置、多载波通信系统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CN188575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hsdpa控制信道的分配方法和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CN1859057A (zh) * 2005-10-2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载波信道配置方法
WO2008095748A1 (en) * 2007-02-07 2008-08-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 method of allocat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85651A1 (zh) 2011-07-21
BR112012013685A2 (pt) 2017-10-10
RU2518902C2 (ru) 2014-06-10
CN102131244A (zh) 2011-07-20
RU2012122110A (ru) 2014-02-20
EP2490499A1 (en) 2012-08-22
EP2490499A4 (en)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245B (zh) 辅载波配对信息的传输方法、实现传输的节点b和系统
KR101256155B1 (ko) 시분할-동기식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의 다중 캐리어고속 하향 패킷 접속 구현 방법
EP2208287B1 (en) Uplink radio frames apportioned for plur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ies
JP5602239B2 (ja) 柔軟な搬送波集約のための信号方式
CN101997601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时分双工操作的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CN115066950B (zh) 一种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1401855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multiple rf system
EP4044707A1 (en) Dynamic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340230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上行增强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
EP3528563A1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06132B (zh) 一种多载波空口重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0545164A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干扰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1513A (zh) 动态分配资源的分配方法
EP426678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CN101521563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多载波系统中确认时延的配置方法
CN102740470A (zh) 指示用户设备双频段非相邻载波聚合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1244B (zh)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814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15575B (zh) 一种终端的上行辅载波确定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521940B (zh) 一种用户设备上报能力等级及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
US20120269147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uxiliary carrier pairing information, node b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ransmission
CN102196541A (zh) 实现多载波增强上行接入功率共享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36658B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0547951C (zh) Td-scdma系统中的物理信道配置和信令传输方法
CN101370005B (zh) 一种在高速分组接入信道上传输信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