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4793B - 用于针对td-scdma接力切换的同步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对td-scdma接力切换的同步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24793B CN102124793B CN201080001072.8A CN201080001072A CN102124793B CN 102124793 B CN102124793 B CN 102124793B CN 201080001072 A CN201080001072 A CN 201080001072A CN 102124793 B CN102124793 B CN 1021247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origin
- target cell
- base station
- shift comm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9 suppor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接收来自该源小区的同步移位(SS)命令,其中该同步移位(SS)命令是由该目标小区生成的。在一个方面中,该方法和装置包括:通过该目标小区转换下行链路(DL);完成物理信道重配置;以及通过该目标小区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9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APPARATUS ANDMETHOD FOR ENHANCEMENT OF SYNCHRONIZATION FORTD-SCDMA BATON HANDOVE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247,19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涉及针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接力切换的同步增强。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广播之类的各种通信服务,无线通信网络已广泛部署。这类网络通常是多址网络,其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类网络的一个实例是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作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而定义的无线接入网络(RAN),UMTS是由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UMT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继任者,目前支持多种空中接口标准,比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例如,中国正在推进TD-SCDMA作为UTRAN架构中的底层空中接口,而将现有的GSM基础设施作为核心网络。UMTS还支持增强的3G数据通信协议,比如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HSDPA),其为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随着移动宽带接入需求的持续增加,研发工作继续发展UMTS技术,使其不仅满足增长的移动宽带接入需求,而且提高和增强用户对于移动通信的体验。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以及从源小区接收同步移位(SS)命令,其中该SS命令是由该目标小区生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的模块;以及用于从源小区接收同步移位(SS)命令的模块,其中该SS命令是由该目标小区生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以及从源小区接收同步移位(SS)命令,其中该SS命令是由该目标小区生成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以及从源小区接收同步移位(SS)命令,其中该SS命令是由该目标小区生成的。
本发明的优势可包括:用于在TD-SCDMA接力切换期间进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改进方案,该方案支持接力切换执行过程中的闭环上行链路同步。此外,其可以提供更好的时序同步,并可以提高接力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框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电信系统的实例。
图2是一个框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电信系统中的帧结构的实例。
图3是一个框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电信系统中的与UE通信的节点B的实例。
图4是一个流程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接力切换及上行链路同步的过程的实例。
图5是一个流程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当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相同基站时TD-SCDMA接力切换中的闭环同步控制过程的实例。
图6是一个流程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一个当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不同基站时TD-SCDMA接力切换中的闭环同步控制过程的实例。
图7是一个功能性框图,其概念性地说明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特征的示例性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要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要表示可以实施本申请所描述概念的唯一配置。详细说明包括具体细节,其目的是为了对各种概念提供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的是,这些概念的实施可以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例子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组件,以避免使这些概念难于理解。
现在翻看图1,示出了说明电信系统100实例的框图。本发明提出的各种概念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电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性的,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方面参考利用TD-SCDMA标准的UMTS系统来进行介绍。在该实例中,UMTS系统包括RAN(无线接入网络)102(例如,UTRAN),其提供各种无线服务,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广播和/或其他服务。RAN 102可以分成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例如RNS 107,其中的每一个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来控制,例如RNC 106。为清楚起见,仅示出了RNC 106和RNS 107;然而,除RNC 106和RNS 107之外RAN 102还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RNC和RNS。RNC 106是负责对RNS 107内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重配置和释放及其他工作的装置。RNC 106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接口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来互连到RAN 102中的其他RNC(未示出),其中各种类型的接口例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
RNS 107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分成多个小区,其中的无线收发机装置对每个小区进行服务。无线收发机装置一般在UMTS应用中称作节点B,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能将其称作基站(BS)、基站收发机(BTS)、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者一些其他适合的术语。为清楚起见,示出了两个节点B108;然而,RNS 107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节点B。节点B 108向任意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到核心网络1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实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者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移动装置一般称作UMTS应用中的用户设备(UE),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能将其称作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一些其他适合的术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3个UE 110,它们与节点B 108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也叫前向链路,是指从节点B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UL),也叫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节点B的通信链路。
如所示的,核心网络104包括GSM核心网络。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贯穿本发明所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实现在RAN或其他适合的接入网络中,以为UE提供对除GSM网络之外的各种类型核心网络的访问。
在该实例中,核心网络104支持与移动交换中心(MSC)112和网关MSC(GMSC)114的电路交换服务。一个或多个RNC(例如RNC 106)可以连接到MSC 112。MSC 112是控制呼叫建立、呼叫路由和UE移动性功能的装置。MSC 112还包括访客位置登记器(VLR)(未示出),其包含UE处于MSC 112覆盖区域期间的用户相关信息。GMSC 114通过MSC 112为UE提供网关以访问电路交换网络116。GMSC 114包括归属位置登记器(HLR)(未示出),其包含用户数据,例如反映特定用户已订购服务细节的数据。HLR还与认证中心(AuC)相关联,其包含用户特定的认证数据。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 114查询HLR来确定UE的位置,并将呼叫转发给服务该位置的特定MSC。
核心网络104还采用支持服务GPRS的节点(SGSN)118和支持网关GPRS的节点(GGSN)120来支持分组-数据服务。GPRS表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其设计为提供比使用标准GSM电路交换数据服务的速度更高的速度的分组-数据服务。GGSN 120为RAN 102提供到基于分组的网络1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122可以是互联网、专用数据网络或者其他适当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 120的主要功能是为UE 1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接。数据分组通过SGSN 118在GGSN 120和UE 110之间传输,其中SGSN1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主要执行的功能与MSC 1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执行的相同。
UMTS空中接口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通过乘以称作码片的伪随机比特序列,扩频DS-CDMA将用户数据在宽得多的带宽上进行扩展。TD-SCDMA标准基于该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且还要求时分双工(TDD),而不是在许多FDD模式UMTS/W-CDMA系统中使用的频分双工(FDD)。TDD对于节点B 108和UE 1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但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分成载波中不同的时隙。
图2示出了用于TD-SCDMA载波的帧结构200。如所示的,TD-SCDMA载波具有长度为10ms的帧202。帧202具有2个5ms的子帧204,每个子帧204包括7个时隙TS0~TS6。第一时隙TS0通常分配给下行链路通信,而第二时隙TS1通常分配给上行链路通信。剩下的时隙TS2~TS6可以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这允许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方向上较高数据传输时间期间的更大的灵活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206、保护时段(GP)208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210(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PCH))位于TS0和TS1之间。每个时隙TS0-TS6可以允许数据传输在最大16个码信道上复用。码信道上的数据传输包括由中间码214隔开的2个数据部分212,之后为保护时段(GP)216。中间码214可以用于例如信道估计之类的功能,而GP 216可以用于避免突发间的干扰。在一个方面中,同步移位字段(未示出)的位置是在时隙内的数据和中间码之间。
图3是RAN 300中与UE 350进行通信的节点B 310的框图,其中RAN300可以是图1中的RAN 102,节点B 310可以是图中的节点B 108,UE 350可以是图1中的UE 110。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发送处理器320可以从数据源312接收数据并且从控制器/处理器340接收控制信号。发送处理器320为该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发送处理器320可以提供用于错误检测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用于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和交织、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相相移键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M相相移键控(M-PSK)、M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等)的到信号星座图的映射、利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的扩频以及用于产生一系列符号的带加扰码的乘法。来自信道处理器344的信道估计可由控制器/处理器340用来确定发送处理器320的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这些信道估计可以从UE 35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得到,或者从包含在来自UE 350的中间码214(图2)内的反馈中得到。发送处理器320生成的符号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330以创建帧结构。发送帧处理器330通过采用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中间码214(图2)对符号进行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帧。然后,将这些帧提供给发射机332,其提供各种信号调整功能,包括放大、滤波以及将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智能天线334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智能天线334可以通过波束操纵双向自适应天线阵列或其他类似的波束技术来实现。
在UE 350,接收机354通过天线352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并对该传输进行处理,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将接收机354恢复的信息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60,其对每个帧进行解析,并将中间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9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70。然后,接收处理器370执行节点B 310中的发送处理器320所执行处理的逆处理。更具体地,接收处理器370对符号进行解扰和解扩,然后基于调制方案来确定由节点B 310发送的最有可能的信号星座点。这些软性决策可以基于信道处理器394计算的信道估计。然后,对软性决策进行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然后,对CRC码进行校验以确定对帧的解码是否成功。然后将成功解码的帧所携带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372,其表示在UE 350和/或各种用户接口(例如,显示器)中运行的应用。将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90。当接收机处理器370对帧解码不成功时,控制器/处理器390还可以使用确认(ACK)和/或否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在上行链路上,将来自数据源378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发送处理器380。数据源378可以表示在UE 350和各种用户接口(例如,键盘)中运行的应用。与结合节点B 310所进行的下行链路传输而描述的功能相似,发送处理器380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CRC码、为便于FEC而进行的编码和交织、到信号星座图的映射、采用OVSF的扩频以及用于产生符号序列的加扰。信道处理器394从节点B 310所传输的参考信号中或从包含在节点B 310所传输的中间码内的反馈中获得的信道估计可以用于选择适当的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发送处理器380产生的符号将会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382以创建帧结构。传输帧处理器382通过采用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中间码214(图2)对符号进行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然后,将这些帧提供给发射机356,其提供各种信号调整功能,包括放大、滤波和将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35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采用类似于结合在UE 350处的接收机功能而描述的方式,在节点B310处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处理。接收机335通过天线334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对传输进行处理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将接收机335恢复的信息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36,其对每个帧进行解析,并将中间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4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38。接收处理器338执行UE 350中的发送处理器380所执行处理的逆处理。然后可以将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分别提供给数据宿339和控制器/处理器。如果接收处理器对一些帧解码不成功,则控制器/处理器340还可以使用确认(ACK)和/或否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分别用于在节点B 310和UE 350处指导操作。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时序、外围接口、电压调整、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存储器342和392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分别为节点B 310和UE 350存储数据和软件。在节点B 310处的调度器/处理器346可以用于将资源分配给UE,并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协议涉及小区切换,小区切换是无线连接从称作源小区的一个小区到称作目标小区的另一个小区的转移。有几种类型的切换可以采用,例如: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硬切换也称作“建立前先断开”切换,其是指在建立移动站和目标小区之间的第二连接之前,先断开移动站和源小区之间的第一连接。软切换也称作“断开前先建立”切换,其中,保持而不断开第一连接,直到第二连接建立为止。接力切换是一种中间情况。UE首先将上行链路路径转换到目标小区,其中,在切换之前执行初始同步,以便将过渡时间最小化。然后,UE将下行链路路径转换到目标小区。
TD-SCDMA是第三代(3G)蜂窝网络的三种选择之一。TD-SCDMA既使用时分也使用码分,以使多个移动站(也称作用户设备(UE))共享相同的分配的无线带宽。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也使用时分双工(TDD)利用不同时隙来共享相同的带宽。在该语境中,双工是指基站和UE之间的双向通信,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在TD-SCDMA协议中,不同的UE使它们的上行链路信道同步,以便来自各UE的所有传输基本同时到达基站。
为了保持上行链路同步,基站(也称作接入节点或节点B)持续测量接收信号并发送时序修正。例如,节点B可以测量接收到的时隙的中间码并在专用物理信道(DPCH)中发送同步移位(SS)命令。
TD-SCDMA的一个特征是接力切换。在接力切换期间,UE可以利用开环测量来达到初始上行链路同步。例如,UE可以测量目标节点B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的时序。如果观测到DwPTS的更大延迟,那么UE可以将上行链路同步时序提前更多。一旦接收到来自源节点B的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UE首先将上行链路转换到目标节点B,目标节点B可以获取上行链路及测量时序修正。然后,UE将下行链路转换到目标节点B。正常情况下,UE只能在一个时刻从一个节点B进行接收,即处于单一接收配置,而时序修正只能在UE将下行链路转换到目标节点B之后被目标节点B发送,目标节点B可以在专用物理信道(DPCH)中发送同步移位(SS)。
然而,由于接力切换可以持续例如几百毫秒,上行链路路径可能无法保持连续的同步控制。这种情况可能会降低上行链路通信的性能,例如,在较大的小区内干扰水平或较高的块误码率方面。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一个接力切换及上行链路同步过程的实例的流程图。在一个方面,UE执行对潜在目标节点B的下行链路时序测量,以估计上行链路时序修正。但是,接力切换可以持续例如几百毫秒,而上行链路可能无法保持连续的同步控制。此问题可能会降低上行链路的性能,例如,在较大的小区内干扰水平或较高的块误码率方面。
图4所示的是UE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数据流。测量控制通过源小区从RNC发送到UE。进行对潜在目标小区的DL时序测量,以估计UL时序修正。测量报告通过源小区从UE发送到RNC。物理信道重配置通过源小区从RNC发送到UE。UE首先将UL转换到目标小区。UL数据经由目标小区发送到RNC,DL数据经由源小区发送到UE。依次地,RNC稍后将DL转换到目标小区,然后转换到UE,再然后可以开始将同步移位(SS)命令通过目标小区发送到UE。一旦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UE通过目标小区向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依据本发明,公开了TD-SCDMA接力切换中一种改进的闭环同步控制过程。两种主要情况是:(a)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同一节点B中;(b)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不同节点B中,但具有同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了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同一个基站中的情况下,TD-SCDMA接力切换中的闭环同步控制过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一个实例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其中,基站是节点B。在图5中,目标小区持续测量上行链路中间码,并且当接力切换开始时,其计算时序修正。计算出时序修正并将其转化为同步移位(SS)命令。然后,只要有新的SS信息可用,目标小区就将SS命令转发到源小区。此传输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两个小区(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都包含在同一个节点B中。下一步,源小区将接收到的SS命令发送到UE。当UE将下行链路转换到目标小区时,该过程终止。然后,可以由目标小区发送SS命令。
如图5所示,RNC通过源小区将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发送到UE。类似地,RNC通过源小区将数据发送到UE。UE首先发起UL转换,将其发送到目标小区,再到RNC。目标小区经由源小区将同步移位(SS)命令发送到UE。并且,开始SS起始发送。图5示出上行链路数据通过目标小区在UE和RNC之间交换。此时,通过源小区在UE和RNC之间交换下行链路数据。随后,网络发起DL转换。这样,上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数据则都通过目标小区在UE和RNC之间交换。一旦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UE通过目标小区向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图6是概念性地示出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不同的基站(如:不同的节点B)中的情况下,TD-SCDMA接力切换中的闭环同步控制过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图6中,目标小区持续测量上行链路中间码,并且当接力切换开始时,其计算时序修正。将时序修正转化为同步移位(SS)命令。然后,只要有新的SS信息可用,目标小区就使用SS指示消息将SS命令转发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此步骤是必须的,因为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在不同的节点B中。因此,必须使用一个新的消息通过网络接口来发送SS信息。在一个实例中,网络接口称作Iub接口,其将RNC与节点B相连接。下一步,RNC使用新的Iub SS指示消息将SS命令发送到源小区。在接力切换中,源小区将SS命令包括在UE的DPCH传输中。当UE转换到下行链路时,该过程终止。然后,目标小区可以发送SS命令。
如图6所示,RNC通过源小区将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发送到UE。类似地,RNC通过源小区将数据发送到UE。UE首先发起UL转换,将其发送到目标小区,再到RNC。目标小区将同步移位(SS)指示发送到RNC。然后,RNC将同步移位(SS)指示返回到源小区。开始SS起始发送。图6示出上行链路数据通过目标小区在UE和RNC之间交换。来自RNC的下行链路数据通过源小区发送,而由UE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通过目标小区发送。随后,网络发起DL转换。一旦DL转换也被发起,在UE和RNC之间交换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数据就都是通过目标小区的。一旦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UE通过目标小区向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图7是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实现无线通信的示例性方框的功能性框图。在框710中,经由源小区接收来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物理信道重配置。此外,在框720,经由源小区接收来自RNC的下行链路(DL)数据。更进一步,在框730,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更进一步,在框740,接收来自源小区的同步移位(SS)命令,其中,该SS命令是由目标小区生成的。在一个方面中,目标小区和源小区关联于同一个基站。在此例中,由目标小区生成的SS命令从目标小区发送到源小区。在一个实例中,基站是节点B,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的一部分。在另一个方面中,目标小区和源小区不是关联于同一个基站。在此例中,生成SS命令的目标小区将SS命令发送(即转发)到RNC。然后,RNC将SS命令发送(即转发)到源小区。然后,源小区再将SS命令发送(即转发)到UE。在一个实例中,源小区关联于一个基站(例如:一个节点B),而目标小区关联于一个不同的基站(例如:一个不同的节点B)。在一个实例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的一部分。在一个实例中,目标小区计算接力切换起始的时序修正,并将其转化为同步移位(SS)命令。在一个实例中,同步移位(SS)命令是基于源自目标小区的同步移位(SS)指示消息的。例如,目标小区使用SS指示消息将SS命令发送到RNC。在一个实例中,同步移位(SS)指示消息是通过Iub接口发送的,例如,从RNC到源小区。更进一步,在框750,通过目标小区转换下行链路(DL)。更进一步,在框760,完成物理信道重配置并通过目标小区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个方面中,图5、图6和图7中示出的示例性同步控制过程由图3中示出的UE 350的控制器/处理器390来执行。在一个实例中,可由控制器/处理器390结合一个或多个图3中示出的其他组件来实现对同步控制过程的执行。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UE 350(如图3所示)包括:用于经由源小区接收来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物理信道重配置的模块;用于经由源小区接收来自RNC的下行链路(DL)数据的模块;用于将上行链路(UL)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的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源小区的同步移位(SS)命令的模块,其中该SS命令是由目标小区生成的;用于将下行链路(DL)转换到目标小区的模块;用于完成物理信道重配置并通过目标小区向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的模块。
在一个方面中,上述模块可以是图3中示出的UE 350的控制器/处理器390,其用于执行上述模块所列举的功能。在另一个方面,上述模块可以是任何用于执行上述模块所列举的功能的模组或装置。
本申请已经参考TD-SCDMA系统给出了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贯穿本发明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标准。举例来说,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他UMTS系统,例如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分组接入加强(HSP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以扩展到使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中)、LTE高级(LTE-A)(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中)、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适合的系统。所使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已经结合各种装置和方法描述了若干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可以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至于该处理器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举例来说,处理器、处理器的任意部分或者在本发明中给出的处理器的任意组合可以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电路中实现,以及在用于执行本发明中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他适合的处理组件中实现。处理器的功能、处理器的任意部分或者在本发明中给出的处理器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由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或其他适合的平台执行的软件来实现。
软件应宽泛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中的线程、过程、函数等,无论其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他。软件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诸如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紧凑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或移动磁盘之类的存储器。虽然所示存储器在本发明给出的各个方面中与处理器分离,但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的内部(例如,高速缓存或寄存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来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具体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整体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如何最好地实现在本发明中描述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对示例性过程的说明。基于设计偏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重新排列。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顺序给出了各个步骤的元素,除非其中特别叙述,否则这并不意味着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申请描述的多个方面,给出了前面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不是要限于本申请示出的这些方面,而是与权利要求语言的最广范围相一致,其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元素并不表示“一个且只有一个”,而是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术语“一些”表示一个或多个。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元素。举例来说,“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包含: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发明中所描述各个方面元素所有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或以后知晓的等同物都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申请,并且是要包括在权利要求中。进一步,本申请公开的所有内容均不是要贡献给公众的,不论该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中进行了明确叙述。权利要求的任何元素都不应当根据35U.S.C.§112第六款的规定进行解释,除非该元素明确地使用短语“用于……的模块”来进行叙述,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形下,该元素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进行叙述。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
在第二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同步移位命令,其中该同步移位命令是由所述目标小区生成并由所述目标小区转发到所述源小区的;以及
在第三时间将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转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之前,所述第二时间在所述第三时间之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完成物理信道重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小区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源小区与基站相关联,并且,在接收所述同步移位命令之前,将该同步移位命令从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到所述源小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是节点B,并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与第一基站相关联,所述源小区与第二基站相关联,并且其中,该第一基站与该第二基站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该同步移位命令之前,所述目标小区将所述同步移位命令转发到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而将该同步移位命令转发到所述源小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小区计算对接力切换起始的时序修正,并且,该时序修正被转化为所述同步移位命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移位命令基于同步移位指示消息,该同步移位指示消息是源自所述目标小区并通过Iub接口发送的。
11.一种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的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一时间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转换到目标小区的模块;
用于在第二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源小区的同步移位命令的模块,其中该同步移位命令是由所述目标小区生成并由所述目标小区转发到所述源小区的;以及
用于在第三时间将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转换到所述目标小区的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之前,所述第二时间在所述第三时间之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完成物理信道重配置的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小区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的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小区和所述源小区与基站相关联,并且,在接收所述同步移位命令之前,将该同步移位命令从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到所述源小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是节点B,并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与第一基站相关联,所述源小区与第二基站相关联,并且其中,该第一基站与该第二基站不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接收该同步移位命令之前,所述目标小区将所述同步移位命令转发到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而将该同步移位命令转发到所述源小区。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小区计算对接力切换起始的时序修正,并且,该时序修正被转化为所述同步移位命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同步移位命令基于同步移位指示消息,该同步移位指示消息是源自所述目标小区并通过Iub接口发送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4719609P | 2009-09-30 | 2009-09-30 | |
US61/247,196 | 2009-09-30 | ||
PCT/US2010/030190 WO2011040987A1 (en) | 2009-09-30 | 2010-04-07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of synchronization for td-scdma baton handov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4793A CN102124793A (zh) | 2011-07-13 |
CN102124793B true CN102124793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222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107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4793B (zh) | 2009-09-30 | 2010-04-07 | 用于针对td-scdma接力切换的同步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25149B2 (zh) |
CN (1) | CN102124793B (zh) |
TW (1) | TW201112797A (zh) |
WO (1) | WO20110409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9243B (zh) * | 2009-12-17 | 2017-09-0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的明确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737584B (zh) * | 2012-10-19 | 2019-01-11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与重配的方法和装置 |
US9237564B2 (en) * | 2013-04-17 | 2016-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reconfiguration procedure at a mobile terminal to reduce signaling and power consumption overhead |
US11153795B2 (en) | 2016-02-12 | 2021-10-19 | Apple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ed handover data interruption |
CN108781390B (zh) | 2017-07-24 | 2021-08-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同步块接收方法及装置、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972950B2 (en) * | 2018-07-20 | 2021-04-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3677A (zh) * | 2006-06-20 | 2009-07-01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34640A (ko) * | 2000-11-02 | 2002-05-09 | 윤종용 | 협대역 시분할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부프레임전송 타임 슬럿을 랜덤하게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526515B1 (ko) * | 2001-11-17 | 2005-11-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신호 측정장치 및방법 |
FR2843258B1 (fr) * | 2002-07-30 | 2004-10-15 | Eads Defence & Security Ntwk |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chiffrees, procede de dechiffrement associe, dispositifs pour leur mise en oeuvre, et terminal mobile les incorporant. |
CN1157969C (zh) * | 2002-12-13 | 2004-07-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 2004-09-08 | �ʼҷ����ֵ��ӹɷ�����˾ |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
US8488453B2 (en) * | 2005-05-18 | 2013-07-1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
BRPI0709370A2 (pt) * | 2006-03-24 | 2011-07-12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manter a sincronização uplink e reduzir o consumo energético de bateria |
US8380196B2 (en) * | 2007-04-27 | 2013-02-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andover using dedicated resources reserved for a limited time interval |
US8218500B2 (en) * | 2007-04-30 | 2012-07-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Pre-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hard handov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
EP2141956B1 (en) * | 2007-06-12 | 2013-08-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program, uplink synchronization requesting method, and synchronization-shift measurement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
CN101668336B (zh) * | 2008-09-04 | 2012-05-0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高速分组接入演进系统mimo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
2010
- 2010-04-07 CN CN201080001072.8A patent/CN1021247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07 US US13/379,598 patent/US912514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07 WO PCT/US2010/030190 patent/WO201104098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8 TW TW099110945A patent/TW201112797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3677A (zh) * | 2006-06-20 | 2009-07-01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125149B2 (en) | 2015-09-01 |
TW201112797A (en) | 2011-04-01 |
US20120184278A1 (en) | 2012-07-19 |
WO2011040987A1 (en) | 2011-04-07 |
CN102124793A (zh) | 2011-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0027B (zh) | 双usim移动终端的测量和切换 | |
CN102356662B (zh) | 用于执行测量以实现无线网络之间的切换的控制信道不连续接收(drx)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572985B (zh) | 用于改进从tdd-lte系统的td-scdma电路交换回退中的重定向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547893B (zh) | 从tdd-lte系统到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 | |
CN102598772B (zh) | 用于在不同小区类型间移动时支持增强的服务小区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547829B (zh) | 在td-scdma系统中调度tdd-lte测量 | |
CN102972086B (zh) | 对td-scdma中的传输挂起和恢复进行协调 | |
CN101990779B (zh) | 用于在td-scdma切换的过程中在上行链路同步化中校正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90103B (zh) | 用于在接力移交期间退回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717702A (zh) | 在td-scdma系统中恢复切换期间的链接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550100B (zh) | 在切换期间的td-scdma多usim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同步 | |
CN103460763A (zh) | 同时的tdd-lte和td-scdma/gsm系统中的改进的测量 | |
CN102124793B (zh) | 用于针对td-scdma接力切换的同步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841611A (zh) | 促进多载波td-s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力切换 | |
CN102273278A (zh) | 在td-scdma和gsm混合移动终端中服务重定向过程的方法 | |
CN102037772B (zh) |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提高同步移位命令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999243B (zh) |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的明确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334364B (zh) | 促进td-scdma多载波系统中的开环功率控制 | |
CN102204343B (zh) | 使用td-scdma连续时间段来有助于td-scdma到gsm的无线切换 | |
CN102084686A (zh) | 用于在td-scdma接力移交期间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39726B (zh) |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先接后断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394557A (zh) | 用于便利td-scdma系统中的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2907138B (zh) | Td-scdma中的改善的切换过程 | |
CN102204370B (zh) |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处理同步移位命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907142A (zh) | 具有多无线接入网络可接入性的移动终端中的额外服务类型设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