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18869B -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8869B
CN102118869B CN201010621769.7A CN201010621769A CN102118869B CN 102118869 B CN102118869 B CN 102118869B CN 201010621769 A CN201010621769 A CN 201010621769A CN 102118869 B CN102118869 B CN 102118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relay station
data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1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8869A (zh
Inventor
林咨铭
李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914,20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30039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2118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8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8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用于使基站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数据欲由中继站中继至使用者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中继站的标识或使用者设备的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对所述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传送所述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因此,可精确传送控制信息以及数据给中继站,进而完成中继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用于在通讯系统中进行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讯中,基站(base station)可直接地或经由中继站(relay station)传送数据至使用者设备(user equipment)。基站可具有带细胞标识(cellidentification)的单元,且在此单元中,使用者设备可自基站接收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中继站不具有单独的细胞标识并因而不能创建单元,然而中继站可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另外,此方法在中继节点(RelayNode,RN)具有细胞标识时仍可适用,但跟中继节点有无细胞标识并无绝对关系。
传统上,基站可在不同的通讯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上传送数据与控制信息至使用者设备,此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供使用者设备接收此数据的资源(例如时间或频率资源)分配。举例而言,根据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标准,基站(在LTE标准中亦称为增强的节点B(EnhancedNode B,eNB))可将控制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上传送至使用者设备,并将数据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传送至使用者设备。根据在PDCCH上接收的控制信息,使用者设备可确定用于在PDSCH上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
中继站可通过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帮助基站传送数据至使用者设备。基站可将欲中继的数据及控制信息在不同的通讯信道上传送至中继站,此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供中继站接收欲中继的数据的资源分配。举例而言,根据LTE标准,基站可将控制信息在PDCCH上传送至中继站(在LTE标准中亦称为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并将欲中继的数据在PDSCH上传送至中继站。根据在PDCCH上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继站可确定用于在PDSCH上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
图1是根据LTE标准所绘示的一种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或使用者设备的传统方法100。参见图1,基站对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在本文中称为DCI 102)的每一者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奇偶校验位(parity bits)。根据LTE标准,DCI 102各自可具有预定格式。然后,基站可将DCI分别预编码至多个控制信道元件(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104中。在经过物理处理(例如信道编码)后,可根据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将CCE映射至PDCCH上并在子帧(subframe)106中传送。
OFDM技术利用多个紧密相间的正交副载波(subcarrier)来载送数据。举例而言,数据可被分配于多个平行的数据信道(data channel)上,各数据信道分别对应其中之一副载波。可通过现有的调变方案(例如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而以一相对低的符号率(symbol rate)来调变每一副载波。另外,根据OFDM技术,可在OFDM通讯系统的传送端对用来表示数据的OFDM符号执行快速傅立叶反转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并可在OFDM通讯系统的接收端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以恢复此等OFDM符号。
仍参见图1,子帧106可包含N1个OFDM符号及N2个副载波,此N1个OFDM符号对应于一个下行链路时隙(downlink slot)。子帧106亦可包含资源区块,此等资源区块分别对应于N1个OFDM符号及N3个副载波。资源区块中的每一资源元素(k,l)均对应于用于传送数据的时间及频率资源。
图2是根据LTE标准绘示的一种传统盲译码方法200,盲译码方法200用于使中继站或使用者设备(在本文中称为接收机)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参见图2,接收机在PDCCH上接收呈CCE 202形式的控制信息。由于CCE 202与欲恢复的DCI之间对应关系的不确定性,接收机可尝试候选DCI(例如候选DCI 204)的不同长度,例如length1、Length2、…等。接收机还对候选DCI204的CRC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descramble)。若解扰后的CRC奇偶校验位206通过CRC校验,则候选DCI 204是正确得到恢复的DCI 208。反之,接收机则可继续尝试候选DCI的不同长度来进行CRC校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数据的方法,上述数据欲由一中继站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上述方法包括:根据中继站的一标识或使用者设备的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上述控制信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
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基站在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该控制信息至该中继站,该方法还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该数据至该中继站。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是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以及
传送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该资源分配的该控制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
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编码步骤还包括:
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无线网络临时辨识符或该使用者设备的一无线网络临时辨识符,对该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传送一特定指示信息至中继站,其中信息包含控制信息及一参数,上述控制信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上述参数则指示控制信息是供中继站使用。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包含该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于该信息中。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使用者设备及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使用者设备的方法,此方法包括:根据一第一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对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根据不同于第一数目的一第二数目的CCE,对指示对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使用者设备及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使用者设备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的一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以及以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对指示对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的一第二多个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该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数据并中继上述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此方法包括: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并根据中继站的一标识或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进行编码;以及将控制信息译码,以确定分配给中继站的资源。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所述所确定资源上接收该数据。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通过来自该基站的专用信号,或通过监听在该基站与该使用者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获得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
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中继站在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该控制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自该基站接收该数据。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以中继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此方法包括:自基站接收一特定指示信息,其中上述信息包含控制信息及一参数,上述控制信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上述参数则指示控制信息是供中继站使用。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接收包含于该信息中的该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其中基站根据一第一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CCE)来传送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对一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上述方法包括: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根据不同于第一数目的一第二数目的CCE,将所接收控制信息译码。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其中基站以一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对控制信息的一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上述控制信息指示对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上述方法包括:自基站接收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以及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所接收控制信息的一第二多个CRC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
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以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该第二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传送数据的基站,上述数据欲由一中继站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上述基站包括:一处理器,用以根据中继站的一标识或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上述控制信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一天线,用以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
本发明的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用于自一基站接收数据并将上述数据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的中继站,此中继站包括:一天线,用以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是指示对中继站的资源分配并根据中继站的一标识或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进行编码;以及一处理器,用以将控制信息译码,以确定分配给中继站的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精确传送控制信息以及数据给中继站,进而完成中继传输,解决了中继站无法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以及数据信息。
应理解,前述大致说明与下文详细的说明皆仅为例示性及解释性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LTE标准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或使用者设备的传统方法;
图2是根据LTE标准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中继站或使用者设备自基站接收控制信息的传统方法;
图3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通讯系统的方块图。
图4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基站传送数据至中继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中继站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的中继传输过程;
图6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中继站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的中继传输过程;
图7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中继站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的中继传输过程;
图8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中继站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的中继传输过程;
图9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中继站将自基站接收的数据中继至使用者设备的中继传输过程;
图10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的特定指示信息;
图11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编码方法;
图12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过程;
图13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编码方法;
图14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过程;
图15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基站的方块图;
图16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中继站的方块图;
图17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使用者设备的方块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或使用者设备的传统方法
102、204、208、1402、1404、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104、202、1204、1206、1406、1408:控制信道元件
106:子帧
200:盲解码方法
206: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
300:通讯系统
302、502、602、702、802、902、1500:基站
304、504、604、704、804、904、1600:中继站
306、506、606、704、806、906、:使用者设备
308:单元
310:通讯装置
400:用于使基站传送数据至中继站的方法
402~40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使基站传送数据至中继站的方法的各步骤
500、600、700、800、900:中继传输过程
510、512、514、520、522、610、612、614、710、712、810、812、920、922:子帧格式
1000:中继站特定指示信息
1100、1300: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编码方法
1200:用于使基站根据方法1100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过程
1202:控制信息
1302~131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编码方法的各步骤
1400:用于使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中继站及使用者设备的过程
1502、1602、1702:处理器
1504、1604、1704:随机存取内存
1506、1606、1706:只读存储器
1508、1608、1708:储存器
1510、1610、1710:数据库
1512、1612、1712:I/O装置
1514、1614、1714:界面
1516、1616、1716:天线
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
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通道
CRC:循环冗余校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范例实施例佐以对应图示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除了特别说明之处,基本上不同图式中相同的标号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以下对本发明范例实施例的说明中所提及的实施方案并不代表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案。相反,此等实施方案只是根据如随附申请专利范围所述发明的相关态样的系统及方法的范例。
图3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通讯系统300的方块图。通讯系统300可用以根据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多载波技术、多重输入多重输出(Multiple-Inputand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等来运作。
在范例实施例中,通讯系统300可用以根据诸如IEEE 802.16标准家族、第三代伙伴工程(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高速封包存取(High-Speed Packet Access,HSPA)标准、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标准、国际行动通讯(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2000,IMT-2000)标准、IMT-高级标准、IMT标准家族等不同的通讯标准来运作。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通讯系统300是用以根据LTE标准并基于OFDM技术来运作。
在范例实施例中,通讯系统300可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ase station,BS)302(亦称为增强的节点B(Enhanced Node B,eNB))、至少一个中继站(RelayStation,RS)304(亦称为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及至少一个使用者设备(User Equipment,UE))306。RS 304与UE 306处于BS 302的单元308(即覆盖区)中。
在范例实施例中,通讯系统300可还包括通讯装置310,此通讯装置310连接至BS 302。通讯装置310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及/或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S-GW),以用于管理及控制通讯系统300中的通讯。如此一来,UE 306便可与BS 302及通讯装置310进行通讯,以接收例如LTE服务。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302可直接地或经由RS 304传送数据至UE 306或自UE 306接收数据。举例而言,BS 302可传送数据至RS 304,然后RS 304可将数据中继至UE 306。再举例而言,UE 306可直接自BS 302接收数据,或者经由RS 304自BS 302接收数据,抑或同时自BS 302与RS 304接收数据。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302可将数据与控制信息在不同的通讯信道上传送至UE 306,此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供UE 306接收数据的资源(例如时间或频率资源)分配。举例而言,BS 302可将控制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DCCH)上传送至UE 306,并将数据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通道(PDSCH)上传送至UE 306。根据在PDCCH上接收的控制信息,UE 306可确定用以在PDSCH上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302可将欲中继至UE 306的数据与控制信息在不同的通讯信道上传送至RS 304,此控制信息是指示用于供中继站304接收所欲中继的数据的资源分配。举例而言,BS 302可将控制信息在PDCCH上传送至RS 304,并将欲中继的数据在PDSCH上传送至RS 304。根据在PDCCH上接收的控制信息,RS 304可确定用于在PDSCH上接收所欲中继的数据的所分配资源。
在范例实施例中,RS 304可将数据中继至UE 306,且BS 302可传送控制信息至UE 306,此控制信息是指示供UE 306接收由RS 304所中继的数据的资源分配。举例而言,RS 304可将数据在PDSCH上中继至UE 306,且BS 302可在PDCCH上传送控制信息至UE 306。根据在PDCCH上接收的控制信息,UE 306可确定用于在PDSCH上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另外,BS 302亦可同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UE 306。
在范例实施例中,RS 304可在BS 302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频带中,根据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TDM)技术或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FDM)技术传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另外,RS 304可充当基站,并在不与BS 302进行协调的情况下传送控制信息及数据至UE 306。
图4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BS 302(图3)传送数据至RS 304的方法400的流程图。举例而言,此数据可为欲中继至UE 306(图3)的数据。参见图3及图4,RS 304通过来自BS 302的专用信号,或通过监听在BS 302与UE 306之间交换的信息,获得UE 306的标识,例如无线网络临时辨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402)。举例而言,此专用信号可包括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号、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信号、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号、或非存取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息。再举例而言,在BS 302与UE 306之间交换的信息可包括随机存取程序中的随机存取请求(Random Access Request,RAR)信息或任何其它包含与UE 306的标识(例如RNTI)有关的资讯的信息。如此一来,RS 304即获得UE 306的RNTI。
BS 302在PDCCH上传送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供RS 304接收数据的资源分配(404)。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302根据RS 304的标识(例如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相应地,RS 304可使用其自身的RNTI来译码此控制信息,以确定用于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302根据UE 306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相应地,RS 304可使用所获得的UE 306的RNTI来译码此控制信息,以确定用于接收数据的所分配资源。
BS 302还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 304(406)。如此一来,RS 304便可在所确定资源上自BS 302接收数据。在某些范例实施例中,通讯系统300可包括多个UE。相应地,RS 304可区分PDSCH上对应于每一各别UE的数据。另外,RS 304可例如使用波束成形(beam forming)技术或MIMO技术,为此等UE执行高级传输。
另外,RS 304亦可自BS 302接收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304将数据中继至UE 306的资源分配。举例而言,RS 304可在PDCCH或PDSCH上接收此控制信息。再举例而言,RS 304可通过BS 302与RS 304之间的诸如实体层(physical layer,PHY)信息、MAC信息或RRC信息等专用信息来接收此控制信息。在RS 304接收到欲中继至UE 306的数据以及用于中继此数据的控制信息后,RS 304可在所分配资源上将数据中继至UE 306。
图5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RS 504将自BS 502接收的数据中继至UE 506的中继传输过程500。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UE 506包括第一UE UE1、第二UE UE2及第三UE UE3。举例而言,BS 502、RS 504及UE1可分别为BS 302、RS 304及UE 306(图3)。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502使用RS 504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504接收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称为RS-CI)。BS 502还在基于子帧格式510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5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 504。根据子帧格式510,PDSCH上的数据包括欲中继至UE1、UE2及UE3的数据(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504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别称为CI-1、CI-2及CI-3)。通过接收并解码RS-CI,RS 504可接收PDSCH,并从而接收UE1数据、UE2数据、UE3数据、CI-1、CI-2及CI-3。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502在基于子帧格式512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5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 504。根据子帧格式512,CI-1、CI-2及CI-3聚集于PDCCH或PDSCH上的第一专用资源区块中,而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则聚集于PDSCH上的第二专用资源区块中。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502在基于子帧格式514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5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 504。根据子帧格式514,PDSCH上的数据包括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CI-1、CI-2及CI-3则在PDCCH上传送。
在范例实施例中,在子帧N之后传送的子帧(例如子帧N+X)中,BS 502可将CI-1、CI-2及CI-3分别传送至UE1、UE2及UE3,且RS 504可在所分配资源上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此等所分配资源是根据RS 504在子帧N中所接收的CI-1、CI-2及CI-3来确定。如此一来,根据在子帧N+X中所接收的CI-1、CI-2及CI-3,UE1、UE2及UE3可分别确定用于接收由RS504所中继的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所分配资源。图5显示子帧N+X的范例子帧格式520及522。
图6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RS 604将自BS 602接收的数据中继至UE 606的中继传输过程600。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UE 606包括第一UE UE1、第二UE UE2及第三UE UE3。举例而言,BS 602、RS 604及UE1可分别为BS 302、RS 304及UE 306(图3)。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602使用UE1、UE2及UE3各自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604接收与UE1、UE2及UE3相关的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此控制信息分别被称为UE1-CI、UE2-CI及UE3-CI。BS 602还在基于子帧格式610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UE1-CI、UE2-CI及UE3-CI至RS 6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 604。根据子帧格式610,PDSCH上的数据包括欲中继至UE1、UE2及UE3的数据(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604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别称为CI-1、CI-2及CI-3)。通过接收并解码UE-CI、UE2-CI及UE3-CI,RS 604可接收PDSCH,并从而接收UE1数据、UE2数据、UE3数据、CI-1、CI-2及CI-3。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602在基于子帧格式612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UE1-CI、UE2-CI及UE3-CI至RS 6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604。根据子帧格式612,CI-1、CI-2及CI-3聚集于PDSCH上的专用资源区块中。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 602在基于子帧格式614的子帧N中,在PDCCH上传送UE1-CI、UE2-CI及UE3-CI至RS 604,并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RS604。根据子帧格式614,PDSCH上的数据包括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CI-1、CI-2及CI-3则在PDCCH上传送。
类似于上文所述,在子帧N之后所传送的子帧(例如子帧N+X(图未示出))中,BS 602可在PDCCH上分别传送CI-1、CI-2及CI-3至UE1、UE2及UE3,且RS 604可在PDSCH上分别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UE1、UE2及UE3。如此一来,UE1、UE2及UE3便可接收到由RS 604中继的数据。
图7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RS 704将自BS 702接收的数据中继至UE 706的中继传输过程700。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UE 706包括第一UE UE1、第二UE UE2及第三UE UE3。举例而言,BS 702、RS 704及UE1可分别为BS 302、RS 304及UE 306(图3)。
在范例实施例中,在基于子帧格式710或712的子帧N中,BS 702是分别传送(即在不同的频带或不同的资源区块中传送)欲中继至UE1、UE2及UE3的数据(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与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704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别称为CI-1、CI-2及CI-3)。
在范例实施例中,BS 702使用RS 704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704接收CI-1、CI-2及CI-3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称为RS-CI)。BS 702还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704,并在PDSCH上传送CI-1、CI-2及CI-3至RS 704。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根据子帧格式710,BS 702使用UE1、UE2及UE3各自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704接收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且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CI、UE2-CI及UE3-CI。BS 702还在PDCCH上传送UE1-CI、UE2-CI及UE3-CI至RS 704,并在PDSCH上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RS 704。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根据子帧格式712,BS 702使用RS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704接收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且在本文中亦被称为RS-CI。BS 702还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704,并在PDSCH上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RS 704。
类似于上文所述,在子帧N之后所传送的子帧(例如子帧N+X(图未示出))中,BS 702可在PDCCH上分别传送CI-1、CI-2及CI-3至UE1、UE2及UE3,且RS 704可在PDSCH上分别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UE1、UE2及UE3。如此一来,UE1、UE2及UE3便可接收到由RS 704中继的数据。
图8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RS 804将自BS 802接收的数据中继至UE 806的中继传输过程800。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UE 806包括第一UE UE1、第二UE UE2及第三UE UE3。举例而言,BS 802、RS 804及UE1可分别为BS 302、RS 304及UE 306(图3)。
在范例实施例中,在子帧N中,BS 802在PDSCH上传送数据至UE1、UE2及UE3(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BS 802亦对指示供UE1、UE2及UE3接收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在本文中分别被称为CI-1′、CI-2′及CI-3′)进行编码,并在PDCCH上传送CI-1′、CI-2′及CI-3′。
如上文所述,RS 804可通过来自BS 802的专用信号或通过监听在BS 802与每一UE1、UE2及UE3之间交换的信息,获得UE1、UE2及UE3的RNTI。如此一来,在BS 802传送数据及控制信息至UE1、UE2及UE3的同时,RS 804亦可分别根据UE1、UE2及UE3的RNTI来接收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
在范例实施例中,UE1、UE2及UE3可能不能正确接收到在子帧N中传送的数据,并因此请求BS 802重传此数据。相应地,在子帧M中,BS 802向RS 804传送控制信息,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804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别称为CI-1、CI-2及CI-3)。应理解,亦可在传送子帧N之前传送子帧M。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根据子帧格式810,BS 802使用RS 804的RNTI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此控制信息指示供RS 804接收CI-1、CI-2及CI-3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称为RS-CI)。BS 802还在PDCCH上传送RS-CI至RS 804,并在PDCCH或PDSCH上传送CI-1、CI-2及CI-3至RS 804。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根据子帧格式812,BS 802直接在PDCCH上传送CI-1、CI-2及CI-3至RS 804。
类似于上文所述,在子帧N之后所传送的子帧(例如子帧N+X(图未示出))中,BS 802可在PDCCH上分别传送CI-1、CI-2及CI-3至UE1、UE2及UE3,且RS 804可在PDSCH上分别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UE1、UE2及UE3。如此一来,UE1、UE2及UE3便可接收到由RS 804重传的数据。
图9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RS 904将自BS 902接收的数据中继至UE 906的中继传输过程900。仅出于例示目的,假定UE 906包括第一UE UE1、第二UE UE2及第三UE UE3。举例而言,BS 902、RS 904及UE1可分别为BS 302、RS 304及UE 306(图3)。
在范例实施例中,类似于上文结合图5至图8所述,在子帧N中,BS 902将欲中继至UE1、UE2及UE3的数据(在本文中分别称为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传送至RS 904,此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中继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的资源分配(在本文中分别称为CI-1、CI-2及CI-3)。
在范例实施例中,在子帧N之后所传送的子帧(例如子帧N+X)中,BS902可在PDCCH上分别传送CI-1、CI-2及CI-3至UE1、UE2及UE3。另外,BS 902及RS904可同时在PDSCH上分别传送UE1数据、UE2数据及UE3数据至UE1、UE2及UE3。如此一来,UE1、UE2及UE3便可同时自BS 902与RS 904接收数据。图9显示子帧N+X的范例子帧格式920及922。
在范例实施例中,BS可在同一资源区块中传送指示对RS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与指示对UE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为防止UE不正确地接收到RS的控制信息,BS可根据RS特定指示信息或对应于盲译码的编码方法来传送控制信息。
图10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BS传送控制信息至RS的RS特定指示信息1000。参见图10,RS特定指示信息1000可包括以下参数其中之一或多者:格式类型,其指示此信息1000是供RS使用;UE辨识符,其规定数据欲被中继到的UE,并例如为UE的RNTI、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hannel Identification,LCID)、或联机ID;子帧索引,其指示用于中继传输的子帧;资源区块(Resource Block,RB)指配,其指示资源分配;调变及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其指示所欲使用的MCS;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新数据指示符,其供用于混合自动请求(HybridAutomatic Request,HARQ)过程;用于数据的传输功率控制(TransmissionPower Control,TPC)命令;前文索引(preamble index);以及图10中所示的其它参数。此等其它参数在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
在范例实施例中,RS特定指示信息1000可包含于MAC标头、控制元件、信息、RLC信息或RRC信息中。
图11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BS传送控制信息至RS及UE的编码方法1100。如上文所述,BS可将呈多条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形式的控制信息编码至多个控制信道元件中。若BS将用于RS的DCI编码至第一数目的CCE中,并将用于UE的DCI编码至不同于第一数目的第二数目的CCE中,则UE可能不能正确地解码用于RS的DCI,且只有RS可正确地解码用于RS的DCI。
更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用于RS的DCI与用于UE的DCI可被编码至不同数目的CCE中。举例而言,用于UE的DCI可被编码至1/2/4/8个CCE中,而用于RS的DCI可被编码至3/5/6/7个CCE中。因此,用于RS的DCI与用于UE的DCI可在例如PDCCH上在同一资源区块中传送,且UE可能不能正确地解码用于RS的DCI。图11亦显示对应于不同数目的CCE的范例性参数值,例如PDCCH长度类型、资源元素群组的数目以及PDCCH位的数目。此等参数在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
在范例实施例中,若用于RS的DCI与用于UE的DCI将在不同的子帧或不同的资源区块中传送,则此等DCI亦可被编码至相同数目的CCE(例如2个CCE)中。
图12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BS根据方法1100(图11)传送控制信息至RS及UE的过程1200。举例而言,BS传送与附加有循环冗余校验(CRC)奇偶校验位的DCI相同的控制信息1202。
参见图12,BS将DCI 1202编码至第一数目的CCE 1204(例如4个CCE)中以供在子帧K中传送至UE,并将DCI 1202编码至第二数目的CCE 1206(例如3个CCE)中以供在子帧N中传送至RS。在UE端上,UE可根据被指配给UE使用的不同数目的CCE,使用盲译码方法200(图2)来译码CCE 1204。在RS端上,RS亦可根据被指配给RS使用的不同数目的CCE,使用盲译码方法200(图2)来译码CCE 1206。如此一来,UE与RS便可分别解码CCE 1204与CCE 1206,并在CRC之后接收DCI 1202。在范例实施例中,BS亦可在同一子帧中传送CCE 1204与CCE 1206。
图13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用于使BS传送控制信息至RS及UE的编码方法1300。参见图13,BS对DCI附加CRC奇偶校验位(1302),并判断此DCI是否将传送至RS(1304)。若BS判定此DCI不欲传送至RS而是欲传送至UE(1304-「否」),则BS使用UE的标识(例如UE的RNTI)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1306),并还对DCI执行信道编码以产生已编码信号(1308)。当UE接收到具有经加扰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时,UE可通过使用其自身的RNTI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来成功地接收DCI。
而若BS判定此DCI欲传送至RS(1304-「是」),则BS使用RS的标识(例如RS的RNTI)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1310)。BS还判断此DCI是否指示用于将数据中继至UE的资源分配(1312)。若BS判定DCI是指示用于将数据中继至UE的资源分配(1312-「是」),则BS还使用UE的RNTI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1314)。反之(1312-「否」),则BS对DCI执行信道编码,以产生已编码信号(1308)。BS亦可对此等已编码信号执行速率匹配(1316)。当RS接收到具有经加扰的CRC奇偶校验位的DCI时,RS可通过使用其自身的RNTI及/或UE的RNTI对CRC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来成功地接收DCI。
图14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用于使BS传送控制信息至RS及UE的过程1400。举例而言,BS可将用于UE的控制信息作为附加有CRC奇偶校验位的DCI 1402进行传送,并将用于RS的控制信息作为附加有CRC奇偶校验位的DCI 1404进行传送。
参见图14,BS将DCI 1402编码至若干CCE 1406(例如4个CCE)中以供传送至UE,并将DCI 1404编码至相同数目的CCE 1408(即4个CCE)中以供传送至RS。BS还在不同频率资源中传送CCE 1406与CCE 1408。在UE端上,UE可使用盲译码方法200(图2)来译码CCE 1406,而在RS端上,RS亦可使用盲译码方法200(图2)来译码CCE 1408。如此一来,UE与RS便可分别解码CCE 1406与CCE 1408,并在CRC之后接收DCI 1402与DCI1404。
在一个范例实施例中,BS在同一子帧N中传送CCE 1406及CCE 1408。如图13所解释,由于BS可使用UE及RS各自的RNTI对UE及RS的CRC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故UE及RS可分别正确地解码CCE 1406及CCE 1408。
图15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基站1500的方块图。举例而言,BS1500可为上文在图3至图14中所述的任一基站。参见图15,BS 1500可包括以下元件其中之一或多者:处理器1502,用以运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各种处理程序及方法;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1504及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1506,用以存取及储存信息及计算机程序指令;储存器1508,用以储存数据及信息;数据库1510,用以储存表、列表或其它数据结构;I/O装置1512;界面1514;天线1516等等。此等元件其中的每一者皆在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
图16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RS 1600的方块图。举例而言,RS 1600可为上文在图3至图14中所述的任一中继站。参见图16,RS 1600可包括以下元件其中之一或多者:处理器1602,用以运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各种处理程序及方法;随机存取内存(RAM)1604及只读存储器(ROM)1606,用以存取及储存信息及计算机程序指令;储存器1608,用以储存数据及信息;数据库1610,用以储存表、列表或其它数据结构;I/O装置1612;界面1614;天线1616等等。此等元件其中之每一者皆在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
图17是根据一范例实施例所绘示的UE 1700的方块图。举例而言,UE1700可为上文在图3至图14中所述的任一使用者设备。参见图17,UE 1700可包括以下元件其中之一或多者:处理器1702,用以运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各种处理程序及方法;随机存取内存(RAM)1704及只读存储器(ROM)1706,用以存取及储存信息及计算机程序指令;储存器1708,用以储存数据及信息;数据库1710,用以储存表、列表或其它数据结构;I/O装置1712;界面1714;天线1716等等。此等元件其中的每一者皆在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故不再赘述。
尽管上文是根据LTE标准来阐述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亦可以其它通讯标准同等有效地实施本发明。
尽管上文是根据下行链路传输(例如自BS至RS或至UE的数据传输)来阐述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亦可使用上行链路传输(例如自UE至BS或至RS的数据传输)同等有效地实施本发明。
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及实践本文所揭露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对于熟习此项技术者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范围旨在涵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原理而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改动、使用或修改,此等改动、使用或修改可包含属于此项技术中现有或惯常作法的与本发明不同的处。本说明书及各实例旨在仅被视为例示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及精神应由下文申请专利范围表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数据欲由一中继站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
传送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至该中继站;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在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该控制信息至该中继站,该方法还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该数据至该中继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是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以及
传送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该资源分配的该控制信息至该使用者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编码步骤还包括:
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无线网络临时辨识符或该使用者设备的一无线网络临时辨识符,对该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5.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一特定指示信息至该中继站,
其中该特定指示信息包含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及一参数,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该参数则指示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6.一种用于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使用者设备及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该使用者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一第一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对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根据不同于该第一数目的一第二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对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传送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至该中继站;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7.一种使一基站传送控制信息至一使用者设备及一中继站以中继数据至该使用者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的一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以及
以该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对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的一第二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
传送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至该中继站;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该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
9.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数据并中继该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该基站接收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该控制信息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并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标识进行编码;以及
将接收到的该控制信息译码,以确定分配给该中继站的资源;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所确定资源上接收该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来自该基站的专用信号,或通过监听在该基站与该使用者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获得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站在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该控制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在一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自该基站接收该数据。
13.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以中继数据至一使用者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自该基站接收一特定指示信息,
其中该特定指示信息包含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及一参数,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该参数则指示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
其中,传送该控制信息至该中继站;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14.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其中该基站根据一第一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来传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指示对一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自该基站接收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
根据不同于该第一数目的一第二数目的控制信道元件,将该所接收控制信息译码;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15.一种用于使一中继站自一基站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其中该基站以一使用者设备的一标识对控制信息的一第一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使用者设备的资源分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自该基站接收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以及
以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该所接收控制信息的一第二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
该方法使得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该使用者设备的该标识,对该第二多个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位进行解扰。
17.一种用于传送数据的基站,该数据欲由一中继站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一处理器,用以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标识,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以及
一天线,用以传送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至该中继站;
该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18.一种用于自一基站接收数据并将该数据中继至一使用者设备的中继站,其特征在于,该中继站包括:
一天线,用以自该基站接收控制信息、该使用者设备的标识以及指示编码后的该控制信息是供该中继站使用的参数,该控制信息是指示对该中继站的资源分配并根据该中继站的一标识进行编码;以及
一处理器,用以将该控制信息译码,以确定分配给该中继站的资源;该中继站取得预备传送给使用者设备的控制信息。
CN201010621769.7A 2010-01-05 2010-12-24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1188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223510P 2010-01-05 2010-01-05
US61/292,235 2010-01-05
US12/914,208 US9300393B2 (en) 2010-01-05 2010-10-28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relay transmission
US12/914,208 2010-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869A CN102118869A (zh) 2011-07-06
CN102118869B true CN102118869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21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1769.7A Active CN102118869B (zh) 2010-01-05 2010-12-24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8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922B (zh) 2011-11-25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792368B (zh) * 2016-02-26 2019-08-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10166411B (zh) * 2018-02-13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节点
CN112088556B (zh) * 2018-05-11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344A (zh) * 2002-12-04 2004-06-16 ��ʽ����Ntt����Ħ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CN101150498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跳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及其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55194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CN101159905A (zh) * 2007-11-07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WO2008055222A2 (en) * 2006-10-31 200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ack resour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32319A (zh) * 2007-01-23 2008-07-3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无线网络的中继设备中信号上行传输方法
CN101578782A (zh) * 2006-11-14 2009-11-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利用移动中继站的切换方法
CN101601218A (zh) * 2007-01-31 2009-12-09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高速传输中使用的帧协议和信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0856B2 (en) * 2003-09-03 2008-07-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CN101166055B (zh) * 2006-10-18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方法和多跳中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344A (zh) * 2002-12-04 2004-06-16 ��ʽ����Ntt����Ħ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CN101150498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跳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及其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155194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WO2008055222A2 (en) * 2006-10-31 200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ack resour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78782A (zh) * 2006-11-14 2009-11-1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利用移动中继站的切换方法
CN101232319A (zh) * 2007-01-23 2008-07-3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无线网络的中继设备中信号上行传输方法
CN101601218A (zh) * 2007-01-31 2009-12-09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高速传输中使用的帧协议和信令
CN101159905A (zh) * 2007-11-07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8869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455B (zh) 用於資料中繼傳輸之系統及方法
JP7570728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マルチプレクシング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装置
JP768630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の送信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る装置
CN11305688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5538B (zh) 用于窄带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10249293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수신 및 harq-ack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751988B (zh) 窄頻實體控制通道設計
CN10417050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170496B (zh) 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及其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16224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420597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N10646429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90081722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476087B (zh) 无线接入节点、无线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1401730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WO201502019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135032A1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13521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713344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4982175B (zh) 传输配置指示符状态到控制信道的时分复用映射
KR102725228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스케줄링 및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7049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CN107852712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2118869B (zh)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1148038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