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2141B -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 Google Patents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2141B CN102102141B CN2009102487590A CN200910248759A CN102102141B CN 102102141 B CN102102141 B CN 102102141B CN 2009102487590 A CN2009102487590 A CN 2009102487590A CN 200910248759 A CN200910248759 A CN 200910248759A CN 102102141 B CN102102141 B CN 1021021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rolling
- roughing
- finish rolling
- h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Steel Electrode Plates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包括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和卷取,其特点是所述的铸坯厚度为180~250mm,铸坯装炉温度在300℃以上,均热段温度为1200~1350℃,出炉温度大于1200℃;粗轧采用2机架粗轧机,第一架轧制3个道次,第二架轧制1个道次,中间坯厚度为35~65mm,粗轧终轧温度高于1150℃;精轧入口温度为1060~1150℃,精轧终轧温度为850~950℃,热轧板的厚度为1.5~3.0mm,卷取温度为550~750℃。本发明改变轧制厚度,降低了中间坯头尾的温度差别,提高了热轧工序的生产效率,使头尾温差缩小到17~40℃,从而使头尾铁损的差别小于0.03w/kg,头尾磁感的差别小于0.03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取向硅钢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方法。
背景技术
电工钢是电力工业上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是国民经济生产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硅钢按用途分为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且工艺参数要求严格,分为GO和Hi-B取向硅钢。
GO钢的工艺流程:铁水脱锰→冶炼→连铸→热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
Hi-B钢工艺流程:铁水脱锰→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
热轧技术是取向硅钢制备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通常采用的取向硅钢热轧工艺为铸坯经加热炉高温加热后进行粗轧、精轧和卷取。板坯粗轧后以30~40mm厚的中间坯进入精轧,时间约为1min,中间坯在粗轧和精轧辊道上温降约为100℃,且头尾温度差较大(60~70℃)。由于头尾在机组上运行时间的差异会造成温度差异,从而造成组织差异,并导致产品性能上的差别,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材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降低取向硅钢头尾温度的差别来改善其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本发明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是这样实现的:该工艺包括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和卷取,其特点是所述的铸坯厚度为180~250mm,铸坯装炉温度在300℃以上,炉内气氛为弱氧化性气氛,均热段温度为1200~1350℃,且保温3~8h,保证铸坯出炉温度大于1200℃。铸坯除鳞后,粗轧采用2机架粗轧机,第一架轧制3个道次,第一道次压下率要求>40%,第二道次和第三道次压下率为10%~30%;第二架轧制1个道次,中间坯厚度为35~65mm,并保证粗轧终轧温度(RT2)高于1150℃。通过以上工艺可以改善由于头尾温差造成的热轧板组织的不均匀,使热轧板头尾第二相粒子得以均匀分布。在粗轧和精轧之间的辊道上加盖保温罩,精轧入口温度(FET)控制在1060~1150℃,精轧终轧温度(FDT)控制在850~950℃,热轧板的厚度为1.5~3.0mm。轧后采用层流控制冷却,卷取温度为550~750℃。
本发明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1%、Si:2.5%~4.0%、Mn:0.01%~0.3%、P≤0.030、S:0.01%~0.05%、Als:0.01%~0.1%、N≤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通过调节轧制工艺,改变轧制厚度,降低了中间坯头尾的温度差别,提高了热轧工序的生产效率,使头尾温差缩小到17~40℃,从而使头尾铁损的差别小于0.03w/kg,头尾磁感的差别小于0.03T。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钢种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Si:3.15%、Mn:0.06%、P:0.01、S:0.01%、Als:0.05%、N: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将按上述成分冶炼后的钢水连铸成220mm厚的连铸坯,选取6块进行对比轧制,其中3块采用常规工艺热轧,3块采用本发明工艺热轧。将350℃的连铸坯热送到加热炉再加热到1300℃,出炉温度为1290℃,粗轧终轧温度为1180℃,热轧成2.5mm的热轧板,卷曲温度为650℃,其余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热轧工艺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工艺进行热轧与常规工艺相比,其头尾的精轧入口温度(FET)和终轧温度(FDT)的差别明显减小。
将2.5mm厚的热轧板采用两次冷轧法进行轧制,第一次轧制到0.65mm厚,第二次轧制到0.3mm厚。中间退火采用800℃×3min,脱碳退火采用845℃×4.5min的工艺制度对冷轧板进行退火并涂MgO隔离剂。高温退火采用常规的高温退火制度,在1~2h内升温到650℃,保温27h,再以18℃/s的升温速度升到1180℃,保温20h,随炉降温到约700℃时,吊起外罩,温度降到300℃以下时,吊起内罩。高温退火卷经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后进行磁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实施例成品磁性能
表2中,“差异降低率”由公式(1)给出。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头尾性能差异较常规工艺降低90.2%(P1.7)和82.5%(B8),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头尾磁性能差异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技术方式。
Claims (2)
1.一种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包括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和卷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1%、Si:2.5%~4.0%、Mn:0.01%~0.3%、P≤0.030、S:0.01%~0.05%、Als:0.01%~0.1%、N≤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铸坯厚度为180~250mm,铸坯装炉温度>300℃,出炉温度>1290℃;粗轧采用2机架粗轧机,第一架轧制3个道次,第二架轧制1个道次,粗轧的第一道次压下率>40%,第二道次和第三道次压下率为10%~30%,中间坯厚度为55~65mm,粗轧终轧温度>1150℃;精轧入口温度为1130~1150℃,精轧终轧温度为910~950℃,热轧板厚度为2.5~3.0mm;卷取温度为550~7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轧和精轧之间的辊道上加盖保温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487590A CN102102141B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487590A CN102102141B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2141A CN102102141A (zh) | 2011-06-22 |
CN102102141B true CN102102141B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415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487590A Active CN102102141B (zh) | 2009-12-22 | 2009-12-22 |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021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1725B (zh) * | 2012-11-12 | 2015-03-04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一种采用硅当量控制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的轧制方法 |
CN103882203A (zh) * | 2012-12-21 | 2014-06-25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硅钢电磁性能的热轧方法 |
CN103878175A (zh) * | 2012-12-21 | 2014-06-25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牌号冷轧硅钢热轧工序中的热轧方法 |
CN103331302B (zh) * | 2013-07-12 | 2015-07-15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取向硅钢终轧温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
CN103484643B (zh) * | 2013-08-23 | 2015-04-15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取向硅钢热轧边裂的方法 |
CN104726668B (zh) * | 2013-12-23 | 2017-07-21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
CN104726670B (zh) * | 2013-12-23 | 2017-07-21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短流程中薄板坯制备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
CN106350735B (zh) * | 2016-11-16 | 2018-03-06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厚规格q450nqr1钢板及其粗轧方法 |
CN112246869B (zh) * | 2020-09-28 | 2022-04-26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异热轧取向硅钢板形的控制方法 |
CN113174546B (zh) * | 2021-04-15 | 2022-06-14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取向硅钢热轧板晶粒粗大的方法 |
CN113403537B (zh) * | 2021-06-17 | 2023-01-31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
CN114798740A (zh) * | 2022-04-28 | 2022-07-29 |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铸坯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3521A (zh) * | 2002-09-19 | 2004-03-24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卷的生产方法 |
CN1743128A (zh) * | 2005-09-29 | 2006-03-08 | 东北大学 | 连铸板坯直接轧制生产取向硅钢带的方法 |
CN1840252A (zh) * | 2005-03-28 | 2006-10-04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板卷的生产工艺 |
CN1958812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
CN101139681A (zh) * | 2007-10-26 | 2008-03-12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
-
2009
- 2009-12-22 CN CN2009102487590A patent/CN1021021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3521A (zh) * | 2002-09-19 | 2004-03-24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卷的生产方法 |
CN1840252A (zh) * | 2005-03-28 | 2006-10-04 |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板卷的生产工艺 |
CN1743128A (zh) * | 2005-09-29 | 2006-03-08 | 东北大学 | 连铸板坯直接轧制生产取向硅钢带的方法 |
CN1958812A (zh) * | 2005-10-31 | 2007-05-0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
CN101139681A (zh) * | 2007-10-26 | 2008-03-12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2141A (zh) | 201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02141B (zh) | 改善取向硅钢板组织均匀性的热轧工艺 | |
CN102174683B (zh) | 一种通板力学性能均匀的冷轧低碳铝镇静钢的生产方法 | |
US20220152674A1 (en) | Endless hot-rolled strip p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errite rolling | |
CN102686751B (zh) | 制造晶粒取向电工钢带材的方法及由此制得的晶粒取向电工钢 | |
CN101906577B (zh) | 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方法 | |
CN102560235B (zh) |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 | |
CN102581008A (zh) | 一种生产低成本高成形性if钢的加工方法 | |
CN102127709A (zh) | 一种低温板坯加热高磁感取向硅钢及制造方法 | |
CN100478458C (zh) | 一种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生产方法 | |
CN103305748A (zh) |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723591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517395A (zh) | 一种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82607A (zh) | 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热连轧生产方法 | |
CN104726667A (zh) | 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低温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 |
CN101654729B (zh) | 冷轧低碳低硅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方法 | |
CN104726670B (zh) | 一种短流程中薄板坯制备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 |
CN102517429B (zh) | 一种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 | |
CN103510005A (zh) | 一种中牌号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 | |
CN113549744B (zh) | 一种高硅铝成分钢板生产方法 | |
CN102534364B (zh) | 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 | |
CN107354377B (zh) | 一种高磁感热轧取向硅钢钢板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2560236B (zh) | 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 | |
CN102392198A (zh) | 一种电机用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制备方法 | |
CN109182907B (zh) | 一种无头轧制生产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 |
CN113403463A (zh) | 一种提高取向硅钢冷轧加工性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