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1276B -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 Google Patents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1276B CN102101276B CN2009102595114A CN200910259511A CN102101276B CN 102101276 B CN102101276 B CN 102101276B CN 2009102595114 A CN2009102595114 A CN 2009102595114A CN 200910259511 A CN200910259511 A CN 200910259511A CN 102101276 B CN102101276 B CN 1021012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w
- support surface
- tool
- function
- thr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31 expec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它包括一柄部、一头部及一防脱件。该头部设于柄部一端,该头部具有一第一颚夹、一第二颚夹及一延伸段,该二颚夹及延伸段围构有一驱动空间,该第一颚夹具有一第一抵顶面及一第一颚夹尖端,该第二颚夹具有一第二抵顶面,第一、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为s。所述防脱件设于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朝驱动空间延伸有一卡抵端,该卡抵端可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摆动。其中,当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小于s;而当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在扳转过程中防止螺帽脱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扳手,特别是一种能防止螺帽脱出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往复式开口扳手主要具有二颚夹并用以顺向扳转一螺帽,而在逆向时让该螺帽空转复位,以加速使用者作业。
但是,当使用者扳转该往复式开口扳手时,该螺帽常会自两颚夹之间的开口脱出,不仅造成操作过程不顺畅,也容易让使用者不慎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扳转过程中防止螺帽脱出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它包括:
一柄部;
一头部,其设于该柄部一端,该头部具有一第一颚夹、一第二颚夹及一延伸于该二颚夹底端之间的延伸段,该二颚夹及该延伸段围构有一驱动空间,供一六角螺帽容置其内,该驱动空间具有一远离所述延伸段的开口,该第一颚夹具有一靠近延伸段的第一抵顶面、一凹陷状的回转面及一第一颚夹尖端,该第一抵顶面与该延伸段的交接处形成一抵顶角,供该六角螺帽的一角隅容置,该回转面位于该第一抵顶面与第一颚夹尖端之间,该第二颚夹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一颚夹尖端具有一面向第二颚夹的短平面,该第一、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为s,且该短平面与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一防脱件,设于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朝该驱动空间延伸有一卡抵端,该卡抵端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抵顶角的垂直间距大于0.58s,且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小于s;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所述防脱件枢设于该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更延伸有一抵靠端,该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设有一抵靠面,当所述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端抵靠于该抵靠面。
所述第一颚夹自该第一颚夹尖端朝远离该开口的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防脱件具有一滑设于该滑槽内的滑块。
所述卡抵端更可移动至一第三位置,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三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所述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16s。
其更包括一用以推抵所述卡抵端复位至其第一位置的弹性件。
所述第一颚夹更具有一滑杆,该滑杆是选择性地伸入该驱动空间,供该六角螺帽抵顶。
所述第一抵顶面更具有至少一用以咬合边角磨损的六角螺帽的咬合齿。
一种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柄部;
一头部,设于该柄部一端,该头部具有一第一颚夹、一第二颚夹及延伸于该二颚夹底端之间的延伸段,该二颚夹及该延伸段围构有一驱动空间,供一六角螺帽容置其内,该驱动空间具有一远离该延伸段的开口,该第一颚夹具有一靠近延伸段的第一抵顶面、一凹陷状的回转面及一第一颚夹尖端,该延伸段具有一最低位置,供该六角螺帽的一角隅抵靠,该回转面位于该第一抵顶面与第一颚夹尖端之间,该第二颚夹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一颚夹尖端具有一面向第二颚夹的短平面,该第一、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为s,且该短平面与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一防脱件,设于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朝所述驱动空间延伸有一卡抵端,该卡抵端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延伸段最低位置的垂直间距大于0.87s,且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小于s;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不小于s。
所述防脱件枢设于该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更延伸有一抵靠端,该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设有一抵靠面,当所述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端抵靠于该抵靠面。
所述第一颚夹自该第一颚夹尖端朝远离该开口的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防脱件具有一滑设于该滑槽内的滑块。
所述卡抵端更可移动至一第三位置,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三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16s。
其更包括一用以推抵所述卡抵端复位至其第一位置的弹性件。
所述第一颚夹更具有一滑杆,该滑杆是选择性地伸入该驱动空间,供该六角螺帽抵顶。
所述第一抵顶面更具有至少一用以咬合边角磨损的六角螺帽的咬合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在扳转过程中防止螺帽脱出。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卡抵端防止六角螺帽脱出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C是图5B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标号说明】
5:六角螺帽 219:短平向
10:柄部 22:第二颚夹
20:头部 221:第二抵顶面
21:第一颚夹 23:延伸段
211:第一抵顶面 231:最低位置
211’:主抵顶面 24:驱动空间
211”:副抵顶面 241:开口
211”’:咬合齿 25:滑槽
212:回转面 26:滑杆
213:第一颚夹尖端 30:防脱件
214:抵顶角 31:卡抵端
215:支臂 32:抵靠端
216:剖槽 33:滑块
217:抵靠面 35:轴部
218:容孔 4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几个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往复式开口扳手包括一柄部10、一头部20、一防脱件30及一弹性件40。
该柄部10是供使用者握持,于该柄部10至少一端设置有该头部20,该头部20具有一第一颚夹21、一第二颚夹22及延伸于该二颚夹底端之间的延伸段23,该二颚夹及该延伸段23围构有一驱动空间24,供一六角螺帽5容置其内。该驱动空间24具有一远离该延伸段23的开口241,该第一颚夹21具有一靠近延伸段23的第一抵顶面211、一凹陷状的回转面212及一第一颚夹尖端213,该第一抵顶面211与该延伸段23的交接处形成一抵顶角214,该抵顶角214较佳者是呈120度角,供该六角螺帽5的一角隅容置,该延伸段23并具有一最低位置231,供该六角螺帽5的另一角隅抵靠。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颚夹尖端213包括一对支臂215,该对支臂215之间形成一剖槽216,该剖槽216底面则为一抵靠面217,于该第一颚夹尖端213更开设有一容孔218。再者,该回转面212位于该第一抵顶面211与第一颚夹尖端213之间,且该回转面212较佳者是一凹弧面,其中该第一颚夹尖端213更具有一面向第二抵顶面221的短平面219,该第二颚夹22具有一第二抵顶面221,该第一、第二抵顶面211、221的水平间距为s,该短平面219与第二抵顶面221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而该回转面212距离第二抵顶面221的最大水平间距较佳者应不小于1.16s,其中该六角螺帽5的对边长则略小于s。
如此一来,该六角螺帽5可自开口241进入该驱动空间24,而当该开口扳手顺向扳转时,该六角螺帽5会受第一、第二抵顶面211、221夹持而被驱动,而当该开口扳手逆向扳转时,该六角螺帽5的一角隅会沿该回转面212回转,令该六角螺帽5空转复位,从而能让使用者快速连续顺向扳转该六角螺帽5。
该防脱件30是设于第一颚夹21的第一颚夹尖端213。在本实施例中,该防脱件30是枢设于该第一颚夹尖端213的两支臂215之间,并能以该轴部35为轴心相对第一颚夹尖端213枢摆。该防脱件30朝该驱动空间24延伸有一卡抵端31,且该防脱件30更延伸有一抵靠端32。该卡抵端31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当该卡抵端31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抵靠端32是单向抵靠于该抵靠面217,令该卡抵端31无法继续向外枢转。
该弹性件40设置于该容孔218内,用以推抵该卡抵端31复位至其第一位置。
如图3所示,当该六角螺帽5自开口进入驱动空间24时,该六角螺帽5会压抵该防脱件30,令其卡抵端31枢摆至其第二位置,此时该卡抵端31距离该第二抵顶面221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令六角螺帽5可顺利进入该驱动空间24,此时该卡抵端31复又受弹性件40的抵顶而回复至其第一位置,即如图4所示,此时该卡抵端31距离该抵顶角214的垂直间距稍大于0.58s,该卡抵端31距离该延伸段23最低位置231的垂直间距稍大于0.87s,且该卡抵端31距离第二抵顶面221的水平间距小于s。
而如图5所示,当顺向扳动该六角螺帽5时,该六角螺帽5偶有朝开口241方向脱出的趋势,由于该卡抵端31距离第二抵顶面221的水平间距小于s,且由于该抵靠端32抵顶于该抵靠面217,因此该六角螺帽5会被卡抵端31挡止而无法脱出。尽管如此,当逆向扳动该往复式开口扳手时,该六角螺帽5的一角隅会将该卡抵端31自其第一位置推动至其第二位置,故该六角螺帽5仍可逆向空转复位。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延伸段23可如图5A所示而成凹弧段,且该延伸段23与回转面212之间形成有平面状的第一抵顶面211;而如图5B、5C所于,于该第一抵顶面211上方接近回转面212处,则形成有至少一咬合齿211”’,供咬合边角磨损的六角螺帽。
请参考图6至图8。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颚夹21自该第一颚夹尖端213朝远离开口241的方向开设有一滑槽25,而该防脱件30则具有一滑设于该滑槽内的滑块33,该弹性件40则设置于该滑槽25内并抵顶该滑块33,以使该卡抵端31可沿该滑槽25的延伸方向滑移而往来于第一、第二位置,即如图6、图7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当该卡抵端31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滑块33恰位于该滑槽25的一顶端,令该卡抵端31不会持续向外滑移。其中,为了能使六角螺帽5逆向空转,该卡抵端31更可滑移至一第三位置,即如图8所示,当该卡抵端31位于第三位置时,该卡抵端31距离该第二抵顶面221的水平间距较佳者为不小于1.16s,以提供足够空间令该六角螺帽5空转复位。
请参考图9及图10。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该第一颚夹21更具有一滑杆26,该滑杆26选择性地伸入该驱动空间24,供该六角螺帽5抵顶,从而能使该往复式开口扳手顺向扳转六角螺帽、逆向相对该六角螺帽空转。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颚夹21的第一抵顶面211包括一体设于该第一颚夹21的主抵顶面211’及设于该滑杆26上的副抵顶面211”,且当该滑杆26凸伸于该驱动空间24时,该主、副抵顶面211’、211”呈平齐状。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一防脱件,令其可于第一、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一来可令六角螺帽进入驱动空间无碍,再来可避免六角螺帽自该驱动空间朝该开口方向脱出,以提升此类往复式开口扳手的工作效率以及其使用安全性。
Claims (14)
1.一种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柄部;
一头部,其设于该柄部一端,该头部具有一第一颚夹、一第二颚夹及一延伸于该二颚夹底端之间的延伸段,该二颚夹及该延伸段围构有一驱动空间,供一六角螺帽容置其内,该驱动空间具有一远离所述延伸段的开口,该第一颚夹具有一靠近延伸段的第一抵顶面、一凹陷状的回转面及一第一颚夹尖端,该第一抵顶面与该延伸段的交接处形成一抵顶角,供该六角螺帽的一角隅容置,该回转面位于该第一抵顶面与第一颚夹尖端之间,该第二颚夹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一颚夹尖端具有一面向第二颚夹的短平面,该第一、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为s,且该短平面与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一防脱件,设于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朝该驱动空间延伸有一卡抵端,该卡抵端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抵顶角的垂直间距大于0.58s,且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小于s;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枢设于该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更延伸有一抵靠端,该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设有一抵靠面,当所述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端抵靠于该抵靠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颚夹自该第一颚夹尖端朝远离该开口的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防脱件具有一滑设于该滑槽内的滑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端更可移动至一第三位置,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三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所述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16s。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用以推抵所述卡抵端复位至其第一位置的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颚夹更具有一滑杆,该滑杆是选择性地伸入该驱动空间,供该六角螺帽抵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面更具有至少一用以咬合边角磨损的六角螺帽的咬合齿。
8.一种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柄部;
一头部,设于该柄部一端,该头部具有一第一颚夹、一第二颚夹及延伸于该二颚夹底端之间的延伸段,该二颚夹及该延伸段围构有一驱动空间,供一六角螺帽容置其内,该驱动空间具有一远离该延伸段的开口,该第一颚夹具有一靠近延伸段的第一抵顶面、一凹陷状的回转面及一第一颚夹尖端,该延伸段具有一最低位置,供该六角螺帽的一角隅抵靠,该回转面位于该第一抵顶面与第一颚夹尖端之间,该第二颚夹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一颚夹尖端具有一面向第二颚夹的短平面,该第一、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为s,且该短平面与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一防脱件,设于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朝所述驱动空间延伸有一卡抵端,该卡抵端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延伸段最低位置的垂直间距大于0.87s,且该卡抵端距离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小于s;
其中,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枢设于该第一颚夹尖端,该防脱件更延伸有一抵靠端,该第一颚夹的第一颚夹尖端设有一抵靠面,当所述卡抵端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靠端抵靠于该抵靠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颚夹自该第一颚夹尖端朝远离该开口的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防脱件具有一滑设于该滑槽内的滑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端更可移动至一第三位置,当该卡抵端位于第三位置时,该卡抵端距离该第二抵顶面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16s。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用以推抵所述卡抵端复位至其第一位置的弹性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颚夹更具有一滑杆,该滑杆是选择性地伸入该驱动空间,供该六角螺帽抵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面更具有至少一用以咬合边角磨损的六角螺帽的咬合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595114A CN102101276B (zh) | 2009-12-17 | 2009-12-17 |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595114A CN102101276B (zh) | 2009-12-17 | 2009-12-17 |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1276A CN102101276A (zh) | 2011-06-22 |
CN102101276B true CN102101276B (zh) | 2012-11-14 |
Family
ID=4415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5951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1276B (zh) | 2009-12-17 | 2009-12-17 |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012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0730B (zh) * | 2019-05-06 | 2024-03-01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滑扳手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591574A (fr) * | 1924-11-12 | 1925-07-07 |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clefs à écrou | |
CN2360222Y (zh) * | 1999-03-17 | 2000-01-26 | 王文普 | 单向活扳手 |
CN2524891Y (zh) * | 2002-02-21 | 2002-12-11 | 吴传福 | 具有棘轮扳手功能的活动扳子 |
US20060144197A1 (en) * | 2002-10-10 | 2006-07-06 | Ock-Soon Choi | Spanner |
US20070272059A1 (en) * | 2003-11-07 | 2007-11-29 | Ock-Soon Choi | Spanner |
CN101391407A (zh) * | 2007-09-17 | 2009-03-25 | 史丹利七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开口扳手 |
CN101570009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香港商亚洲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 开口快速扳手 |
-
2009
- 2009-12-17 CN CN2009102595114A patent/CN1021012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591574A (fr) * | 1924-11-12 | 1925-07-07 |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clefs à écrou | |
CN2360222Y (zh) * | 1999-03-17 | 2000-01-26 | 王文普 | 单向活扳手 |
CN2524891Y (zh) * | 2002-02-21 | 2002-12-11 | 吴传福 | 具有棘轮扳手功能的活动扳子 |
US20060144197A1 (en) * | 2002-10-10 | 2006-07-06 | Ock-Soon Choi | Spanner |
US20070272059A1 (en) * | 2003-11-07 | 2007-11-29 | Ock-Soon Choi | Spanner |
CN101391407A (zh) * | 2007-09-17 | 2009-03-25 | 史丹利七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开口扳手 |
CN101570009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香港商亚洲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 开口快速扳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1276A (zh) | 201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67377B1 (ko) | 자동조절 유니버살 스패너 | |
WO2014134848A1 (zh) | 多用棘爪管钳 | |
US20140326109A1 (en) | Adjustable wrench | |
CN102101276B (zh) | 具防脱出功能的往复式开口扳手 | |
US8261640B2 (en) | Reversible open end wrench having retaining property | |
US20160361801A1 (en) | Braking structure of ratchet wrench | |
CN205415441U (zh) | 一种可调整倾角的活动扳手 | |
TWM382177U (en) | Reciprocating open-end wrench having anti-detachment function | |
US7143671B1 (en) | Lever-wrench pliers | |
CN202241059U (zh) | 可调整角度扳手 | |
CN204771615U (zh) | 一种两处同时压紧装置 | |
CN206185751U (zh) | 一种活动扳手 | |
CN208005548U (zh) | 一种防滑齿型两用扳手 | |
CN207387529U (zh) | 多功能扳手 | |
CN216504486U (zh) | 一种多功能水泵钳 | |
CN221604308U (zh) | 一种可调式多用途扳手 | |
CN211249829U (zh) | 一种开口两用式活动扳手 | |
CN202200227U (zh) | 一种起子 | |
TWM447295U (zh) | 具30度角棘動之扳手 | |
CN205254859U (zh) | 双手柄呆扳手 | |
CN212887341U (zh) | 一种园艺机械维修用的扳手 | |
CN222903697U (zh) | 一种可翻折把手的老虎钳 | |
CN210968657U (zh) | 一种特殊开口的梅开扳手 | |
CN100431795C (zh) | 活动扳手的颚夹结构 | |
CN106625359A (zh) | 一种活动扳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