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9972B - 连接器连接部的防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部的防水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9972B CN102099972B CN200880129851.9A CN200880129851A CN102099972B CN 102099972 B CN102099972 B CN 102099972B CN 200880129851 A CN200880129851 A CN 200880129851A CN 102099972 B CN102099972 B CN 1020999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protective cover
- protection tube
- outlet wire
- l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增强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特性,并改善防水处理的可用性。连接器(15)连接至电线束(10)的端子,通过浸渍模塑制成的保护罩(20)从连接器(15的壳体(16)的外表面包套到从连接器的端子接纳部分抽出的连接器头下部分的电线束(10)的外周表面,并且在电线束(10上包套保护管(30),沿轴向方向布置并向外凸出的多个突出部分(24)整体地形成有保护罩(20)的覆盖电线束(10)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22),并且保护管(30)的内周长度(A2)和具有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22)的突出部分(24)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设定成A1≥A2,将保护管(30)装配到保护罩(20)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22)上,使得向下挤压并压扁突出部分(24),并且缠绕粘性胶带(35),以固定从保护管(30)的外周到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表面的装配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涉及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详细地,本发明旨在防止水从在连接至线束的端子的连接器与该线束之间的连接部分浸入。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连接至构成线束的电线束的端子的情况下,由于将连接至电线端子的端子插入并闭锁在连接器的端子接纳腔室中,所以从自端子接纳腔室抽出的电线延伸至束缚电线的区域(所谓的“连接器头下部分(connector under-head part)”)处于电线散开的状态。因此,外部地安装在束缚电线束的部分上的防水管不能覆盖到该连接器头下部分。
在连接至线束的连接器安装于车辆的暴露于水的区域上的情况下,需要使连接器头下部分防水,以便防止水浸入到连接器的端子接纳腔室中。
因此,如图10所示,保护罩4通常从连接器1的壳体2的外表面覆盖至连接器头下部分的电线束3的绝缘护套部分3a。
保护罩4整体地包括:弹性材料的连接器接纳部分5,该连接器接纳部分5接纳连接器1的壳体2;以及弹性材料的圆柱形引出部分6,该圆柱形引出部分6覆盖电线束3的从连接器1抽出的绝缘护套部分3a。(JP-A-6-124746)
在使用这种保护罩4的情况下,束缚电线束3由用于防水的保护管7覆盖,并且保护管7的前端装配到保护罩4的电线引出部分6上,以便通过围绕该保护管7和电线引出部分6缠绕胶带8而被整体地固定。
然而,在保护管7的内径小的情况下,到电线引出部分6的安装困难,并且可用性差。同时,如图11A所示,在保护管7的内径大的情况下,在电线引出部分6的外周表面与保护管7的内周表面之间产生间隙S1,电线引出部分6和保护管7容易从适当的位置移出,直到通过缠绕胶带将它们固定为止,并且可用性差。此外,如图11B所示,在保护管7的内径大的情况下,尽管通过缠绕胶带8将保护管7固定至电线引出部分6,但胶带8的缠绕状态由于间隙S1而变得翘曲,并且水容易通过在胶带8中产生的间隙S2进入。替代性地,如图11C所示,尽管缠绕胶带8使得挤压并压扁间隙S1,但存在的问题是,在胶带8与保护管7的被挤压并压扁的变形部之间产生另一间隙S3,并且水容易通过该另一间隙S3进入。
专利文献1:JP-A-6-12474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以上问题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具有的解决方案是,在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采用了保护罩和保护管的防水构造中,改善防水特性,以及简化将保护管装配并安装到保护罩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上的操作。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其中:连接器连接至电线束的端子,通过浸渍模塑制成的保护罩从连接器的壳体的外表面包套到从连接器的端子接纳部分抽出的连接器头下部分的电线束的外周表面,并且在电线束上包套保护管;
沿轴向方向布置并向外凸出的多个突出部分整体地形成有保护罩的、覆盖电线束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并且保护管的内周长度A2和具有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设定成A1≥A2;并且
将保护管装配到保护罩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上,使得向下挤压并压扁突出部分,并且在装配部的前端中,缠绕粘性胶带,以固定从保护管的外周到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的外表面装配部。
可能的是,通过提供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上向外凸出的突出部分、并使具有电线引出部分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大于保护管的内周长度A2,保护管的内周表面和突出部分的前端彼此可靠地接触,并且保护管无间隙地装配到电线引出部分覆盖上。
因此,可能的是,防止水进入到保护管和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与保护管之间的保护罩中。此外,由于当通过缠绕胶带固定保护管和电线引出部分时,不需要挤压并压扁保护管,所以能够防止在变形的保护管与胶带之间产生间隙并改善了防水特性。
此外,由于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突出部分的前端能够可靠地接触并且能够获得阻力,所以在通过缠绕胶带将保护管和电线引出部分固定之前的时间期间,能够防止保护管和电线引出部分彼此错位并分离的状态。
此外,由于通过使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突出部分的前端接触,与常规接触面积相比较减小了在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电线引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减小了保护管的插入期间的摩擦阻力,所以容易地进行将保护管装配到电线引出部分上的工作,并且可以改善作业性能。
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中形成的突出部分具有环状凸形形状,并且环状凸形部分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恒定节距,使得在电线引出部分上设置有折叠部。
替代性地,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中形成的突出部分具有半周凸形部分,并且该凸形部分沿轴向方向连续地设置。
替代性地,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中形成的突出部分设置在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的周向方向的一部分上,并且突出部分以Z字形排列方式沿轴向方向设置。
如果将与电线束接触的连接器布置在暴露于水的区域中,则可能的是,本发明应用于四轮车辆或两轮车辆。
本发明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被挤压并压扁的突出部分形成在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上并向外凸出,并且保护管的内周长度A2和具有电线引出部分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设定成A1≥A2,所以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突出部分的前端可靠地并且弹性地接触,并且在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电线引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被突出部分填充。因此,可能的是,保护管无间隙地装配到电线引出部分上,并且可以可靠地防止水进入到保护罩和保护管中。
此外,当通过缠绕胶带将保护管固定到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上时,由于挤压并压扁保护管以便不需要填充间隙,所以还可以防止产生用作使水进入被挤压并被压扁的保护管与胶带之间的浸入通道的间隙。
由于可能的是,保护管的内周表面可靠地与突出部分的前端接触以便获得阻力,所以当通过胶带将保护管固定到电线引出部分上时,可能的是,防止保护管与电线引出部分错位并分离,以便改善可用性。
此外,由于通过突出部分可以减小保护管的内周表面与电线引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减小摩擦阻力,并且突出部分可以变形以便被挤压并压扁,所以能容易地进行将保护管装配到电线引出部分上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的视图,图1A是沿轴向方向的剖视图,而图1B是沿图1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2A和2B是图示保护管的保护罩的视图,图2A是透视图,而图2B是沿图2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3A和3B是图示将保护管装配到保护罩上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通过缠绕胶带固定保护罩和保护管的状态的外部平面图。
图5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的剖视图。
图6A和6B是图示图5所示的保护罩的电线引出部分的突出部分的变形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A是图示当装配到保护管上时的变形状态的视图,而图6B是图示当沿分离方向向保护管施加外力时的变形状态的视图。
图7A和7B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的视图,图7A是沿轴向方向的剖视图,而图7B是沿图7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保护罩的透视图。
图9A和9B是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的视图,图9A是剖视图,而图9B是沿图9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图示常规示例的视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图示常规示例的问题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线束
11 电线
11a 芯线
11b 绝缘护套部分
15 连接器
16 壳体
20 保护罩
22 电线引出部分
24 突出部分
30 保护管
35 粘性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能够应用到用于在电线束10与连接器15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防水构造,该连接器15连接至电线束的端子,该电线束布置在诸如暴露于水的区域的汽车发动机室中。
在图1A至图4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A所示,在电线束10与连接器15之间的连接部分中,保护罩20覆盖在从连接器15的壳体16的外表面延伸至连接器头下部分的区域上,该连接器头下部分成扇形地扩大,直到从连接器15的端子接纳腔室(未示出)中的每个接纳腔室抽出的电线11被束缚为止。
连接至连接器15的电线11中的每根电线为圆形电线,在该圆形电线中,用绝缘护套部分11b覆盖芯线11a。电线的要插入到连接器的端子压力连接至通过剥去绝缘护套部分11b(未示出)而暴露的端子。这样的电线被束缚,并插入穿过由氯乙烯材料制成的用于防水的保护管30。
如图2A所示,保护罩20是用氯乙烯材料浸渍模塑的圆柱形本体,其中圆柱形本体的两端打开。保护罩可以由橡胶、弹性体等形成。保护罩20包括:连接器接纳部分21,该连接器接纳部分21接纳连接器15的壳体16并具有方形管形状;和电线引出部分22,该电线引出部分22覆盖电线束10的连接器头下部分并具有圆柱形形状。连接器接纳部分21和电线引出部分22整体地形成有介于该连接器接纳部分21与电线引出部分22之间的连接部分23,并且该连接器接纳部分21和电线引出部分22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布置。
在电线引出部分22的轴向中心部分中形成有折叠部分25,在该折叠部分25中沿轴向方向连续地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分24,在该折叠部分25中,突出部分24是从内周表面整体地向外凸出并具有倒V形状横截面的环状凸形部分。突出部分24具有柔性并且可变形地形成。
如图2B所示,设定具有电线引出部分22的突出部分24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以便变得大于保护管30的内周长度A2。
如图3A所示,当将保护管30装配到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上时,在挤压并压扁折叠部分25的突出部分24中的每个突出部分24的同时插入保护管30。如图3B所示,保护管30的前部分31到达折叠部分25的内端处。最后,如图1A至图4所示,缠绕粘性胶带35,以将保护管固定在从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表面27延伸至保护管30的外周表面的区域上。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在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上向外凸出的突出部分24,并通过设定为了使具有电线引出部分22的突出部分24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等于或小于保护管30的内周长度A2,如图1A和1B所示,可能的是,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总是接触突出部分24的突出端24a。因此,可以由突出部分24填充在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32与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表面27之间的间隙28,并且可能的是,可靠地防止水进入保护罩20或保护管30。
此外,由于不需要挤压并压扁保护管30以便当缠绕粘性胶带35时填充间隙28,所以能够防止产生用作使水进入变形的保护管30与粘性胶带35之间的浸入通道的间隙。
此外,由于如图3A所示,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32不与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表面27接触,并与突出部分24的突出端24a线接触,所以当将保护管30装配到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上时,接触面积小,并且摩擦阻力同样小。此外,形成突出部分24,以便使挤压和压扁变形成为可能。因此,保护管30插入到电线引出部分22中的工作容易,并且可能的是,改善了可用性。
此外,如图3B所示,由于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32与突出部分24的突出端24a可靠地接触并获得阻力,所以在通过缠绕粘性胶带35固定保护管30和电线引出部分22的同时,能够防止保护管30与电线引出部分22彼此错位并分离的状态,从而就此看来,能够改善可用性。
在图5、图6A和图6B中示出第二实施例。在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轴向中心部分中形成有折叠部分25,并且该折叠部分25的横截面的形状具有锯条形状,在该折叠部分25上,由环状凸形部分构成的多个突出部分24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恒定节距。
更具体地说,每个突出部分24的保护管插入侧表面24b沿保护管30的插入方向倾斜并渐细,而反向保护管插入侧表面24c竖直布置成大致垂直于轴向方向。其他部件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因此,由于容易沿如图6A所示的保护管30的插入方向向下挤压并折叠突出部分24,但难于沿如图6B所示的保护管的分离方向向下折叠该突出部分24,所以能够使将保护管30安装到电线引出部分22的工作容易,并且能够获得抑制保护管30的分离的结构。
在图7A、图7B和图8中示出第三实施例。
在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轴向中心部分中沿轴向方向连续地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分24,所述多个突出部分24由半周凸形部分构成并且具有倒V形状的横截面。
如图7B所示,在突出部分24中,突出高度沿周向方向朝两端逐渐减小,并且两端在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表面27上平滑地连续。
此外,将具有突出部分24的部分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长度A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保护管30的内周长度A2。其他部件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图9A和图9B中示出第四实施例。
在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轴向中心部分中以Z字形排列方式沿轴向方向布置有多个突出部分24,在所述多个突出部分24中,具有倒V形状横截面的凸形部分沿周向方向以所需的长度连续。
将具有突出部分24的部分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长度A1设定成等于或小于保护管30的内周长度A2。
其他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7A和图7B以及图9A和图9B所示,在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32和保护罩20的电线引出部分22的每个突出部分24的突出端24a彼此接触。因此,可以由突出部分24填充在保护罩20的内周表面32与电线引出部分22的外周表面27之间的间隙28,并且可能的是,改善了防水特性。
此外,通过使保护管30的内周表面32与电线引出部分22的每个突出部分24的突出端24a彼此接触,以便获得阻力,所以可能的是,防止保护管30的错位,通过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摩擦阻力,并且简化将保护管30安装至电线引导部分22的工作。
Claims (5)
1.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结构,其中:
所述连接器连接至电线束的端子,通过浸渍模塑方法制成的保护罩从所述连接器的壳体的外表面包套到从所述连接器的端子接纳部分抽出的连接器头下部分的电线束的外周表面,并且在所述电线束上包套保护管;
多个突出部分沿轴向方向布置并向外凸出,所述突出部分整体地形成所述保护罩的、覆盖所述电线束的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并且所述保护管的内周长度(A2)设定成小于或等于具有所述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外周长度(A1);并且
将所述保护管装配到所述保护罩的所述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上,使得向下挤压并压扁所述突出部分,并且,在从所述保护管的外周到所述保护罩的所述电线引出部分的外表面的装配部的前端中缠绕粘性胶带,以固定所述装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结构,其中,形成在所述保护罩的所述电线引出部分中的所述突出部分呈环状凸形形状,并且所述环状凸形部分在轴向方向上以恒定节距设置,从而在所述电线引出部分上设置有折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结构,其中,形成在所述保护罩的所述电线引出部分中的所述突出部分具有半周凸形部分,并且所述凸形部分沿轴向方向连续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结构,其中,形成在所述保护罩的所述电线引出部分中的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电线引出部分的周向方向的一部分上,并且所述突出部分以Z字形排列方式沿轴向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电线束布置在四轮车辆或两轮车辆中,并且所述连接器布置在暴露于水的区域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56847 | 2008-06-16 | ||
JP2008156847A JP5029505B2 (ja) | 2008-06-16 | 2008-06-16 | コネクタ接続部の防水構造 |
PCT/JP2008/071819 WO2009153893A1 (ja) | 2008-06-16 | 2008-12-01 | コネクタ接続部の防水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9972A CN102099972A (zh) | 2011-06-15 |
CN102099972B true CN102099972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1433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98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9972B (zh) | 2008-06-16 | 2008-12-01 | 连接器连接部的防水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29505B2 (zh) |
CN (1) | CN102099972B (zh) |
WO (1) | WO20091538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57379B2 (ja) | 2010-03-23 | 2014-07-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圧着端子の電線に対する接続構造 |
JP5545187B2 (ja) * | 2010-11-24 | 2014-07-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保護材 |
DE102011107859A1 (de) * | 2011-07-01 | 2013-01-03 | Achte Display System Gmbh | Leuchtkasten |
WO2013056451A1 (zh) * | 2011-10-20 | 2013-04-25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线束护管的防水盖和线束连接部的防护结构 |
KR101348159B1 (ko) * | 2012-10-04 | 2014-01-07 |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 고전압 차폐 커넥터 |
JP6245147B2 (ja) * | 2014-11-19 | 2017-12-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
JP6497302B2 (ja) * | 2015-11-19 | 2019-04-1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モールド部付配線部材 |
JP6901365B2 (ja) * | 2017-09-29 | 2021-07-14 |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カバー及びコネクタアッシー |
JP6717879B2 (ja) * | 2018-06-04 | 2020-07-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タ |
TWM583120U (zh) * | 2018-10-19 | 2019-09-01 |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開關接線裝置之保護套改良結構 |
JP7030731B2 (ja) * | 2019-02-27 | 2022-03-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スリーブ及びシールド端子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38073Y (zh) * | 2005-08-17 | 2006-11-15 | 高宏 | 大线电连接器 |
CN1885629A (zh) * | 2005-06-21 | 2006-12-27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防水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7258Y2 (ja) * | 1989-11-07 | 1995-08-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線端末部用コネクタ |
JP3265952B2 (ja) * | 1995-10-23 | 2002-03-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JPH1050392A (ja) * | 1996-08-01 | 1998-02-20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ケースのシール構造 |
-
2008
- 2008-06-16 JP JP2008156847A patent/JP502950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2-01 WO PCT/JP2008/071819 patent/WO20091538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2-01 CN CN200880129851.9A patent/CN1020999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5629A (zh) * | 2005-06-21 | 2006-12-27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防水连接器 |
CN2838073Y (zh) * | 2005-08-17 | 2006-11-15 | 高宏 | 大线电连接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平10-50392A 1998.02.20 |
JP特开平9-115601A 1997.05.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301943A (ja) | 2009-12-24 |
CN102099972A (zh) | 2011-06-15 |
JP5029505B2 (ja) | 2012-09-19 |
WO2009153893A1 (ja) | 2009-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9972B (zh) | 连接器连接部的防水构造 | |
EP2667458B1 (en) | Connector | |
EP2166624B1 (en) | A resilient plug, a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 |
CN101390260B (zh) | 连接器壳体的防水结构 | |
EP2610975A1 (en) | Wire fix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 |
EP2525443A1 (en) | Vehicle-side connector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04081589B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
CN103094874A (zh) | 密封构件及其安装方法及设置有密封构件的充电连接器 | |
JP2003197037A (ja) | 機器取付け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EP1791222B1 (en) | A resilient plug and a watertight connector | |
CN103996934A (zh) | 屏蔽连接器结构 | |
CN105453343A (zh) | 用于电缆屏蔽层在壳体上的电接触的装置以及预安装的电缆 | |
EP2295295A2 (en) |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 |
CN103855524A (zh) | 设备用连接器 | |
CN104094471A (zh) | 连接构造体、连接器以及连接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5144492A (zh) | 连接器 | |
CN105811124A (zh) | 用于形成导线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9428218A (zh) | 橡胶栓以及防水连接器 | |
CN101588004A (zh) | 连接器 | |
EP1403977B1 (en) |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sealing member | |
JP2007026821A (ja) | シールド導電体 | |
CN111902890B (zh) | 线束 | |
WO2016167109A1 (ja) |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防水構造 | |
CN108701934A (zh) | 连接器 | |
JP2015220163A (ja) | コネクタ付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防水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