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91364A -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1364A
CN102091364A CN2011100062907A CN201110006290A CN102091364A CN 102091364 A CN102091364 A CN 102091364A CN 2011100062907 A CN2011100062907 A CN 2011100062907A CN 201110006290 A CN201110006290 A CN 201110006290A CN 102091364 A CN102091364 A CN 102091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ing fork
shell fragment
fork piece
transfus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62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KELLYMED?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062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1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1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为医疗器械。泵:拨叉片1-11有滑柱,各弹片有滑孔,两拨叉片间放弹片,拨叉片1-11的滑柱与弹片13-23的滑孔滑动,各弹片的插翅与泵头壳体插槽固定,各拨叉片与泵头壳体滑动,输液管上面与弹簧板下面与各拨叉片两侧与各弹片顶压,各拨叉片轴孔与正弦曲线轴活连接,各弹片桃形空隙与正弦曲线轴穿装且无接触。方法:泵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滑道内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顶面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压力、同时拨叉片1-11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撑开与收缩中对输液管两侧产生压力而使输液管回位。输液用输液管可回位。

Description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医疗输液用的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鉴于病人具体病情状况的客观需要,在对病人的具体治疗过程中,常采用一种专门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医疗器械--蠕动输液泵。对于这种蠕动输液泵而言,其单位时间内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数量及速度,有着极严格的要求;否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危。蠕动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上的正弦曲线凸轮转动(即安装在同一轴上的12个凸轮从第一个到第12个凸轮外表面的“轴线向”共同构成与轴心线相对应的正弦曲线),正弦曲线凸轮带动安装在正弦曲线凸轮上的12个“拨叉片”进行伸出与缩回的运动,使得12个“拨叉片”从整体上构成“正弦曲线”的运动,由于正弦曲线凸轮上安装每个凸轮的凸点位置不同,所以在同一正弦曲线凸轮轴带动下的每个“拨叉片”所伸出与缩回的运动时间也不同;正因为每个“拨叉片”伸出与缩回的运动时间不同,才产生了从第一个“拨叉片”依次到最后一个“拨叉片”形成的连续而延展的整体状态的伸出与缩回;这种连续而延展的伸出与缩回运动的贯通,从第一个“拨叉片”到第12个“拨叉片”的前端面上以横向的凸条面来看,形成了以S曲线(即正弦曲线)为轨迹的蠕动(即与轴心线相对应的正弦曲线蠕动);当蠕动到S曲线(即正弦曲线)的凸出点时,便会对输液管以及输液管中的药液产生挤压并使药液向下运行,从而完成对输液数量及速度的控制。以上所述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可以说明:每个“拨叉片”均以上千万次的诸多次自始至终的都是对输液管实施“前后一个方向的重复挤压”,这势必会造成“输液管的疲劳”,从而使得原本为圆形的输液管被“重复挤压”后就变成了“扁圆形”的或“扁形”的形状,这无疑就造成了对“输液数量及速度”无法弥补的“误差”,这种无法弥补的“误差”,不仅仅是影响蠕动输液泵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是正如以上所述的“输液效果”的严重问题,这种无法弥补“输液效果”的严重问题--是不堪设想的。对于这种“不堪设想的”弊端,目前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蠕动输液泵均未能解决,正是困扰本行业多年的技术疑难。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已有公知技术基础上,考虑到既然输液管自始至终所受到的压力都是“前后一个方向的重复挤压力”,从而造成“输液管疲劳”的主要原因,即从为了使输液管能够及时回位的角度出发,当输液管受到“前后方向挤压力”之后,马上及时对输液管的左侧与右侧同时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使输液管恢复到应有形状的状态,特采取“增加弹片对输液管实施回位压力”的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取“增加弹片对输液管实施回位压力”的关键技术,提供“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新产品及相应的使用方法。
其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为:拨叉片1-11上均设置有滑柱,各弹片上均设置有滑孔,两个拨叉片之间均放置有一个弹片,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分别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均滑动活连接,各弹片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与泵头壳体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的下侧面、输液管的上侧面与弹簧板的下侧面、输液管的两侧面与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
其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为:①、应用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②、确定药液数量及输液速度;③、开启电机;④、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的滑道内上下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的顶面共同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的压力、同时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完成撑开与收缩过程中对输液管两侧所产生的压力而使输液管即时回位;⑤、对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机。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①、采取“增加弹片对输液管实施回位压力”的关键技术,对所述关键技术的这一新思路付诸实施,提供“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新产品及相应的使用方法;②、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的弊端;③、使输液管能够及时回位且始终保持应有形状的良好状态,彻底解决蠕动输液泵中输液管疲劳的技术疑难;为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应有贡献;④、始终真正有效地保证“输液数量及输液速度”的精确程度,并以此保证输液的绝对安全;⑤、使本发明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操作快捷方便、效果稳定可靠;⑥、使本发明便于制作而成本地、方便使用而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由12个拨叉片、11个弹片、泵头壳体、弹簧板、输液管、滑柱、滑孔构成;
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拨叉片1-11上均设置有滑柱,其弹片13-23上均设置有滑孔,其所述每两个拨叉片之间均放置有一个弹片,其所述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分别与所述弹片13-23上的滑孔均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弹片13-23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依次与泵头壳体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的上侧面与弹簧板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的两侧面与所述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其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拨叉片1-11均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与球拍手柄结合的位置均以垂直于板面的方式设置有滑柱,所述拨叉片12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所述各弹片均为中间上端近似于S形且连接该所述近似于S形的下端呈桃形空隙而整体呈梯形片状结构、该所述梯形片的所述桃形空隙上端两侧肩膀位置的片面上以八字两笔对称的方式设置有滑孔、该所述梯形片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燕尾形的插翅,所述泵头壳体为医用输液泵的泵头壳体、该所述泵头壳体为长方形的壳体状结构、该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均设置有使拨叉片上下滑动的滑道、该所述壳体的内底侧设置有插装弹片的燕尾形插槽,所述弹簧板为医用输液泵上具有弹性且呈板状结构的弹簧板,所述输液管为医用输液泵上的管状输液管,所述滑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滑孔为长圆孔的形状。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的最小空隙均大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的最大直径。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拨叉片1-11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结构的滑柱,所述弹片13-23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形状的滑孔。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每个弹片上的两个滑孔所构成的角度为33度角。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正弦曲线轴与电机固定连接。
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
①、应用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②、确定药液数量及输液速度;
③、开启电机;
④、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的滑道内上下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的顶面共同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的压力、同时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完成撑开与收缩过程中对输液管两侧所产生的压力而使输液管即时回位;
⑤、对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①、本发明中所有弹片的燕尾形的插翅均插装固定在泵头壳体的燕尾形插槽中,处于始终被国定的状态;同时,由于所有弹片的桃形空隙的最小空隙均大于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的最大直径,更明确的说,正弦曲线轴是在由以一字形排列的所有弹片的桃形空隙所构成的大圆筒中进行转动的,所以,所有弹片均不会影响正弦曲线轴的转动、也就不会影响正弦曲线轴带动所有拨叉片在泵头壳体中的上下滑动(这种拨叉片在泵头壳体中的上下滑动是已有公知技术中已经存在的)。②、本发明中拨叉片1-11均设置有滑柱,每个拨叉片上两个滑柱的距离是固定的;所有弹片均设置有滑孔,每个弹片上的两个滑孔构成的角度为33度角;两个拨叉片之间放置一个弹片,滑柱与滑孔滑动活连接;这就说明,当拨叉片向上滑动时,其距离不变的两滑柱便将两滑孔向外撑开而使弹片的上端随之向外撑开;弹片上端的被向外撑开,便为由拨叉片顶压而变扁的输液管让开了相应变形的变量空间。③、正如以②所述的基础上,当拨叉片向下滑动时,其距离不变的两滑柱便将两滑孔向内收缩而使弹片的上端随之向内收缩(即向弹片的原始状态收缩);弹片上端的向内收缩,便对输液管的左右两侧产生了相应的压力,这种“相应的压力”,就是要达到迫使“输液管回位”目的之具体实施。④、这种施加“相应的压力”,使“输液管回位”的自动操作,使得输液管的上端面始终处于弹簧板的压力之下,输液管的下端面始终处于拨叉片的压力之下,输液管的左右两端面始终处于弹片的压力之下,使得输液管每出现一次被拨叉片的顶压,随后就会自然而然的马上接应一次由弹片对输液管两侧面的回位压力而使输液管马上回位;自此,输液管便在“四面”严格控制之下,使得输液管在没有出现疲劳时就会获得即时“回位”,使得输液管永远不会变形、永远不会出现疲劳状态,有效地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中输液管疲劳变形、造成输液精度难以控制的技术疑难;获得了药液的“输液数量及输液速度”极为精确,并延长蠕动输液泵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的①②③④编号,是人为附加的编号,其实际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一个有机的、不间断的连续过程,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才人为的附加了编号。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增加弹片对输液管实施回位压力”的关键技术;由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由于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为拨叉片1-11上均设置有滑柱,各弹片上均设置有滑孔,两个拨叉片之间均放置有一个弹片,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分别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均滑动活连接,各弹片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与泵头壳体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的下侧面、输液管的上侧面与弹簧板的下侧面、输液管的两侧面与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由于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为:①、应用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②、确定药液数量及输液速度;③、开启电机;④、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的滑道内上下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的顶面共同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的压力、同时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完成撑开与收缩过程中对输液管两侧所产生的压力而使输液管即时回位;⑤、对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机。使得本发明与已有公知技术相比,获得的有益效果是:①、提供了“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新产品及使用方法;②、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的弊端;③、使输液管能够及时回位且始终保持应有形状的良好状态,彻底解决了蠕动输液泵中输液管疲劳的技术疑难;为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④、始终真正有效地保证了“输液数量及输液速度”的精确程度,并以此保证了输液的绝对安全;⑤、本发明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操作快捷方便、效果稳定可靠;⑥、本发明便于制作而成本地、方便使用而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在没有安装弹簧板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在不安装弹簧板的状态下对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体现的更为清楚,为了便于对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的理解,本图特意没有安装弹簧板。
图3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泵头壳体、弹簧板、输液管、拨叉片7、弹片19的示意图。即在图1基础上,从弹片19(包括弹片19)向右看的右视示意图。图中的泵头壳体、弹簧板均应为剖面。该图主要是为了体现拨叉片7向上滑动后输液管被挤压成扁形的形状、同时弹片19被撑开而为输液管让开了相应变形的变量空间的状况;更主要的是还体现了滑柱与滑孔滑动后相互所处位置的状况。
图4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泵头壳体、弹簧板、输液管、拨叉片1、弹片13的示意图。即在图1基础上,从弹片13(包括弹片13)向右看的右视示意图。图中的泵头壳体、弹簧板均应为剖面。该图主要是为了体现拨叉片1向下滑动后输液管恢复圆形的形状、同时弹片13收缩成本来的状态而对输液管的两侧实施挤压并让输液管回位的状况;图中也体现了滑柱与滑孔滑动后相互所处位置的状况。。
图5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拨叉片1-11的主视示意图。该图主要是为了体现滑柱的位置。拨叉片12上没有设置滑柱,其他与拨叉片1-11均相同,故省略。
图6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拨叉片1-11的左视示意图。该图也相应体现了滑柱。
图7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拨叉片1-11的俯视示意图。该图也相应体现了滑柱。
图8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弹片(每个弹片的结构均相同)的主视示意图。该图主要是为了体现滑孔的长圆孔形状、所处位置、两滑孔所构成的角度。
图9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弹片的左视示意图。每个弹片的结构均相同。
图10为本发明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具体实施方式中弹片的俯视示意图。每个弹片的结构均相同。
图中的标号: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拨叉片,12、拨叉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弹片,24、泵头壳体,25、弹簧板,26、输液管,101、滑柱,102、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3、4、5、6、7、8、9、10所示:
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由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拨叉片12、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泵头壳体24、弹簧板25、输液管26、滑柱101、滑孔102构成;
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均设置有滑柱101,其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均设置有滑孔102,其所述拨叉片1与拨叉片2之间放置有弹片13、拨叉片2与拨叉片3之间放置有弹片14、拨叉片3与拨叉片4之间放置有弹片15、拨叉片4与拨叉片5之间放置有弹片16、拨叉片5与拨叉片6之间放置有弹片17、拨叉片6与拨叉片7之间放置有弹片18、拨叉片7与拨叉片8之间放置有弹片19、拨叉片8与拨叉片9之间放置有弹片20、拨叉片9与拨叉片10之间放置有弹片21、拨叉片10与拨叉片11之间放置有弹片22、拨叉片11与拨叉片12之间放置有弹片23,其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的滑柱101依次分别与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滑孔102均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依次与泵头壳体24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24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26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上侧面与弹簧板25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两侧面与所述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其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均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与球拍手柄结合的位置均以垂直于板面的方式设置有滑柱101,所述拨叉片12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均为中间上端近似于S形且连接该所述近似于S形的下端呈桃形空隙而整体呈梯形片状结构、该所述梯形片的所述桃形空隙上端两侧肩膀位置的片面上以八字两笔对称的方式设置有滑孔102、该所述梯形片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燕尾形的插翅,所述泵头壳体24为医用输液泵的泵头壳体、该所述泵头壳体为长方形的壳体状结构、该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均设置有使拨叉片上下滑动的滑道、该所述壳体的内底侧设置有插装弹片的燕尾形插槽,所述弹簧板25为医用输液泵上具有弹性且呈板状结构的弹簧板,所述输液管26为医用输液泵上的管状输液管,所述滑柱10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滑孔102为长圆孔的形状。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的最小空隙均大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的最大直径。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结构的滑柱101,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形状的滑孔102。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每个弹片上的两个滑孔102所构成的角度为33度角。
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所述正弦曲线轴与电机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实施基础上进行实施,即应用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对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的具体实施,参照说明书附图1、2、3、4、5、6、7、8、9、10所示:
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
①、应用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②、确定药液数量及输液速度;
③、开届电机;
④、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的滑道内上下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的顶面共同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的压力、同时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完成撑开与收缩过程中对输液管两侧所产生的压力而使输液管即时回位;
⑤、对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机。
本发明制作完毕后进行了考核性试验及试用性考核,通过考核性试验及试用性考核,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顺畅地实施;但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而作出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由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拨叉片(12)、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泵头壳体(24)、弹簧板(25)、输液管(26)、滑柱(101)、滑孔(102)构成;
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均设置有滑柱(101),其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均设置有滑孔(102),其所述拨叉片(1)与拨叉片(2)之间放置有弹片(13)、拨叉片(2)与拨叉片(3)之间放置有弹片(14)、拨叉片(3)与拨叉片(4)之间放置有弹片(15)、拨叉片(4)与拨叉片(5)之间放置有弹片(16)、拨叉片(5)与拨叉片(6)之间放置有弹片(17)、拨叉片(6)与拨叉片(7)之间放置有弹片(18)、拨叉片(7)与拨叉片(8)之间放置有弹片(19)、拨叉片(8)与拨叉片(9)之间放置有弹片(20)、拨叉片(9)与拨叉片(10)之间放置有弹片(21)、拨叉片(10)与拨叉片(11)之间放置有弹片(22)、拨叉片(11)与拨叉片(12)之间放置有弹片(23),其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的滑柱(101)依次分别与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滑孔(102)均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的燕尾形插翅均依次与泵头壳体(24)上的燕尾形插槽插装固定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两侧均与泵头壳体(24)上壳体两内侧的滑道上下滑动活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上端与输液管(26)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上侧面与弹簧板(25)的下侧面、所述输液管(26)的两侧面与所述各弹片近似于S形上端的空隙内侧均相互顶压连接,其所述各拨叉片的轴孔依次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转动活连接,其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均穿装且无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均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均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与球拍手柄结合的位置均以垂直于板面的方式设置有滑柱(101),所述拨叉片(12)为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的板状结构、该所述类似于长方形乒乓球拍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长圆形的轴孔,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均为中间上端近似于S形且连接该所述近似于S形的下端呈桃形空隙而整体呈梯形片状结构、该所述梯形片的所述桃形空隙上端两侧肩膀位置的片面上以八字两笔对称的方式设置有滑孔(102)、该所述梯形片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燕尾形的插翅,所述泵头壳体(24)为医用输液泵的泵头壳体、该所述泵头壳体为长方形的壳体状结构、该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均设置有使拨叉片上下滑动的滑道、该所述壳体的内底侧设置有插装弹片的燕尾形插槽,所述弹簧板(25)为医用输液泵上具有弹性且呈板状结构的弹簧板,所述输液管(26)为医用输液泵上的管状输液管,所述滑柱(10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滑孔(102)为长圆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片的桃形空隙的最小空隙均大于所述输液泵的正弦曲线轴的最大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片(1)、拨叉片(2)、拨叉片(3)、拨叉片(4)、拨叉片(5)、拨叉片(6)、拨叉片(7)、拨叉片(8)、拨叉片(9)、拨叉片(10)、拨叉片(11)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结构的滑柱(101),所述弹片(13)、弹片(14)、弹片(15)、弹片(16)、弹片(17)、弹片(18)、弹片(19)、弹片(20)、弹片(21)、弹片(22)、弹片(23)上均设置有两个镜像形状的滑孔(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弹片上的两个滑孔(102)所构成的角度为33度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曲线轴与电机固定连接。
7.一种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应用所述的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②、确定药液数量及输液速度;
③、开启电机;
④、由电机带动正弦曲线轴转动,由正弦曲线轴带动各拨叉片在泵头壳体的滑道内上下滑动且使所有拨叉片的顶面共同构成轴向对输液管实施正弦曲线的压力、同时拨叉片1-11上的滑柱依次与弹片13-23上的滑孔滑动且使各弹片在完成撑开与收缩过程中对输液管两侧所产生的压力而使输液管即时回位;
⑤、对所述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机。
CN2011100062907A 2011-01-11 2011-01-11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2091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62907A CN102091364A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62907A CN102091364A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1364A true CN102091364A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2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62907A Pending CN102091364A (zh) 2011-01-11 2011-01-11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13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1064A (zh) * 2012-11-15 2013-02-13 上海雷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输液泵
CN103334918A (zh) * 2013-07-09 2013-10-02 北京科力建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液泵的拨叉片装置以及输液泵
CN109357959A (zh) * 2018-09-21 2019-02-19 广州腾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管疲劳度检测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2164A (en) * 1978-11-29 1981-11-24 Doltron Ag Peristaltic pump with means compressing its tube in two directions
CN86102840A (zh) * 1985-05-02 1986-10-29 多尔特朗股份公司 软管泵
US4954046A (en) * 1989-12-08 1990-09-04 Imed Corporation Peristaltic pump with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linear flow
EP0800840A2 (de) * 1996-03-14 1997-10-15 B. Braun Melsungen Ag Infusionspumpe als Schlauchpumpe
US5888052A (en) * 1994-12-06 1999-03-30 Mcgraw, Inc. Linear peristaltic pump with reshaping fingers intedigitated with pumping elements
WO1999053201A1 (en) * 1998-04-16 1999-10-21 Dan Bron Flow rate stabilizers for peristaltic pumps
CN202236635U (zh) * 2011-01-11 2012-05-30 毛爱民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2164A (en) * 1978-11-29 1981-11-24 Doltron Ag Peristaltic pump with means compressing its tube in two directions
CN86102840A (zh) * 1985-05-02 1986-10-29 多尔特朗股份公司 软管泵
US4954046A (en) * 1989-12-08 1990-09-04 Imed Corporation Peristaltic pump with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linear flow
US5888052A (en) * 1994-12-06 1999-03-30 Mcgraw, Inc. Linear peristaltic pump with reshaping fingers intedigitated with pumping elements
EP0800840A2 (de) * 1996-03-14 1997-10-15 B. Braun Melsungen Ag Infusionspumpe als Schlauchpumpe
WO1999053201A1 (en) * 1998-04-16 1999-10-21 Dan Bron Flow rate stabilizers for peristaltic pumps
CN202236635U (zh) * 2011-01-11 2012-05-30 毛爱民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1064A (zh) * 2012-11-15 2013-02-13 上海雷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输液泵
CN103334918A (zh) * 2013-07-09 2013-10-02 北京科力建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液泵的拨叉片装置以及输液泵
CN103334918B (zh) * 2013-07-09 2016-03-30 北京科力建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液泵的拨叉片装置以及输液泵
CN109357959A (zh) * 2018-09-21 2019-02-19 广州腾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管疲劳度检测装置
CN109357959B (zh) * 2018-09-21 2021-05-28 深圳普博腾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管疲劳度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örjesson et al. Visual perception of motion in depth: Application of a vector model to three-dot motion patterns
CN102091364A (zh)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及使用方法
CN202236635U (zh) 可使输液管回位的输液泵头
CN201489718U (zh) 一种静脉注射及穿刺手臂模型
CN1558728A (zh) 假发制造用自动植发机及假发的制造方法
CN105997487A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按摩装置
CN107854164A (zh) 一种新型胸部肿瘤穿刺装置
CN108670719A (zh) 一种医用护理带有按摩功能的下肢锻炼装置及锻炼方法
CN104599576B (zh) 一种用于机械运动原理教学的四杆机构教具
CN219090238U (zh) 一种中医针灸治疗装置
CN102028991A (zh) 使输液管两侧同时对应接受压力而回位的方法
CN204723593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纹身针的装置
CN101336838B (zh) 医用针对刃面装置
CN101046880A (zh) 一种在三维模型中显示人物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86449A (zh) 一种医疗康复床用按摩装置
CN212567154U (zh) 一种模拟人体射击目标
CN110288891A (zh) 一种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注射模拟装置
CN206748857U (zh) 一种模具的固定装置
CN201397610Y (zh) 儿童注射手臂模型
CN212434062U (zh) 一种护理教学用静脉注射模型
CN204562793U (zh) 膝关节被动伸直治疗器械
CN209253245U (zh) 一种个性化肘关节支具
CN208756532U (zh) 一种自动注液装置
CN201397608Y (zh) 静脉注射手模型
EP3801357B1 (en) Apparatus with springs and hinge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and axis of the dental implant dril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KELLYME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O AIMIN

Effective date: 201205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25 CHAOYANG, BEIJING TO: 100084 HAIDIAN,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10

Address after: 10008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Road No. 2 Building No. 4 room 115

Applicant after: Beijing?KellyMed?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5,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ten, a Fort Fort 3 will be international 6R

Applicant before: Mao Aimi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