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5444B -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5444B CN102075444B CN201110047722.9A CN201110047722A CN102075444B CN 102075444 B CN102075444 B CN 102075444B CN 201110047722 A CN201110047722 A CN 201110047722A CN 102075444 B CN102075444 B CN 1020754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priority
- virtual link
- network
- virt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potassium;disodium;2-(4-chloro-2-methylphenoxy)propanoate;methyl-dioxido-oxo-$l^{5}-arsane Chemical compound [Na+].[Na+].[K+].C[As]([O-])([O-])=O.[O-]C(=O)C(C)OC1=CC=C(Cl)C=C1C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0.000 claims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其中源端主机增设业务感知模块和预标记模块,用于感知发送的业务数据包,并在网络层封装时,根据感知信息将分组数据包预标记为不同语义优先级后发送。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增设多类业务代理。边缘路由器还增设接纳控制器,用于将业务数据包的语义优先级映射为网络优先级,并分配给相应的业务代理。所有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相互连接而组成虚拟拓扑,每个虚拟拓扑设有各自独立的路由表,可供不同优先级业务数据包分别在相应虚拟拓扑进行路由选择。本发明保障高优先级的业务路由,又尽量减小对低优先级业务的影响;还提出设置链路权值方法,让网络流量更均匀地分配于各链路,提高吞吐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将网络路由节点按照业务类型抽象成多个业务代理节点,使得同类型的业务代理节点构成虚拟拓扑,并利用一种全新的基于上下文感知方法计算虚拟拓扑结构中链路权值及其链路可用带宽与链路利用率进行路由的网络系统和方法,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最短路径路由协议(如OSPF、IS-IS)是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域内路由协议,被广泛用于ISP骨干网络。在这些路由协议中,链路的权重都是网络管理者预先设定的,并且通常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网络流量是按照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路由。由于链路的权重相对固定,无论网络流量如何变化,同一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是固定的。Cisco提出了一种设置OSPF协议链路权重的方案,将每条链路的权重设置成为链路带宽容量的倒数。IS-IS协议是将所有链路权重设置为10。这种简单静态的权重设置方式,不能根据动态的网络拓扑、流量模式与流量分布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容易导致网络拥塞。缺省固定权重设置方案的简单改进方案是:将链路权重设置成与链路的流量分布成比例。该方案的限制是,优化方案是基于固定的网络拓扑和固定的流量需求矩阵,且链路的权重在网路运行过程中仍然保持不变。众所周知,Internet的流量高度动态,流量需求和网络拓扑都不断变化,因此这类方案不具有一般性。
动态调整链路权重的自适应路由技术(参见图1所示)能够实时地根据链路负载适应性地调整链路权重,从而控制网络流量分布,防止网络拥塞,提高网络性能。流量分布的变化又会导致链路负载发生变化,链路权重又得到相应的调整,从而形成反馈环。
动态调整链路权重的自适应路由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权重映射函数,将网络流量的变化反映到链路权重的设置。通常链路权重过大的变化会导致链路上的流量变化,所产生的反馈效应导致网络流量在不同路径之间振荡,严重降低网络性能;然而,如果链路权重变化过小,会导致对网络流量变化的不敏感,协议的适应性下降。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映射方案,需求某种程度的折衷,使得该方法既可以反映网络流量的动态性,同时又不会导致路由振荡。
MDAR(Minimal Delay Adaptive Routing)是早期提出的一种在ARPANET实现的适应性路由算法:设置链路权重值与链路延迟成比例的权重计算公式为:链路权重w=w0+D=w0+d(u),式中,w0为常数,D是链路利用率u的函数d(u);因链路的延迟特性,函数d(u)是非线性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网络负载较轻时,网络中的流量比较稳定;网络负载较重时,链路权重变化较大,导致路由振荡现象严重。LSAR(Load Sensitive Adaptive Routing)提出一种使用线性映射方案的协议,引入阻尼因子,以允许突发流量和防止路由振荡。在链路利用率较低时,引入非适应性区域,降低网络路由更新的开销。
上述几种方案的计算链路路由的方法都没有区分链路上的业务类型,只是将链路上的所有优先级的业务流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可能造成某条低优先级业务流量较大、而高优先级业务流量较少的链路的权值发生变化时,对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造成过大影响。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计算链路权值时,应该考虑各种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差异。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有效地设置链路权值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因为有效设置链路权值进行路由,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提高业务流的传输质量和网络的QoS,这个课题已经成为业内科技人员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的路由系统及方法。在路由过程中,该系统根据业务分类对网络的物理路由节点进行抽象,将每个物理路由节点按业务类型抽象成多个业务代理节点,各个业务代理节点负责处理一类业务。所有物理路由节点中的同类的业务代理节点组成各自的虚拟拓扑,该类业务就在该拓扑上进行路由选择。对于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在保障高优先级的业务路由的同时,尽量减小对低优先级业务的影响。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设置链路权值的方式,让网络流量更均匀地分配于各个链路,提高网络吞吐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包括: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包的源端主机和终端主机,以及承担数据传输与转发的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
源端主机,增设业务感知模块和预标记模块,前者用于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进行感知,以供后者在网络层封装业务数据包时,根据感知信息将业务数据包预先标记为不同语义优先级后发送;
边缘路由器,增设接纳控制器和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前者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的语义优先级映射为网络优先级,并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数据包分配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后者种类取决于该系统支持的网络优先级的等级数,每类业务代理负责处理一类优先级业务,且各个边缘路由器与核心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相互连接而组成各自的虚拟拓扑结构,每个虚拟拓扑结构设有各自独立的路由表,以供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别在各自相应的虚拟拓扑结构中进行路由;转发业务数据包的核心路由器只增设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且该核心路由器中增设的业务代理功能与边缘路由器中的业务代理功能相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网络系统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源端主机按照应用层语义运用跨层方法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区分其会话优先级,并在网络层封装时,分别预标记为相应的不同语义优先级;
(2)当业务数据包到达区分服务DiffServ网络边缘时,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该入口边缘路由器的设定标记策略,将每个数据包分组预标记的语义优先级重新映射为不同的网络优先级;
(3)边缘路由器的接纳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网络资源,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发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构成的虚拟拓扑中,也就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分别选择包括对传统尽力而为业务数据包执行逐跳转发和对有QoS保障的高优先级业务数据包计算最佳路由的不同路由策略;并由各个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计算各个虚拟拓扑中的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用于选路计算;
(4)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收集业务数据包上下文信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和当前网络资源选择相应业务代理和路由策略将该路由策略发送给终端主机,并按照其虚拟拓扑结构采取相应方式处理与转发业务数据包。
本发明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其方法有三个优势:
本发明系统是将物理路由器抽象成若干代理节点,由各个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节点组成虚拟拓扑结构的网络,再将不同优先等级的业务分配到相应的虚拟拓扑结构中传输,以方便业务的管理。
该系统的路由方法是基于上下文感知,根据业务数据包的上下文信息将业务数据包的各个分组根据业务类别、每个分组相对位置以及每个分组大小的各种应用信息划分网络优先级,充分考虑每个分组对于整体业务传输质量的重要性,尽量在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不影响低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
另一优势是本发明采用一种新的链路权值设定方式,使得网络流量能够合理分布到各条虚拟链路上,这样既能够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又可以保障多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在保障高优先级业务传输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小其对低优先级业务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创新之处是:
引入虚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虚拟链路权值设置方式来保证多种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其中核心技术是:在本发明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路由器或交换节点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引入各类业务代理,并由各个同类业务代理组成虚拟拓扑结构,同种类型的业务数据包在该业务所归属的虚拟拓扑结构中路由。
引入局部路径信息,用于动态记录上游链路的流量分布在每条下游链路的情况,并提出利用局部路径信息计算虚拟链路利用率的方法。该方法能将上游链路的流量对下游链路的影响动态反馈给上游链路,反馈方法是将上游链路的链路利用率与其所有下游链路的链路利用率的累加和进行比较,如果累加和超过上游链路的链路利用率,就认为上游链路的流量对于下游链路的影响过大,此时要将上游链路的链路利用率提高至累加和值;否则,可以保持该上游链路的链路利用率不变。
引入利用虚拟链路利用率动态生成和设置虚拟链路权值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前链路流量状况与业务优先级对链路权值做出调整,相应的路由选择也会随之更新,这样就能够避免因虚拟链路权值变化而引起路由震荡,可以保证多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该方法将链路利用率动态地体现在链路权值上,在链路利用率增大时,提高链路权值,从而降低该条链路下次被选中的概率,将流量引导到负载较低的链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调整权重反馈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网络系统各个业务代理构成虚拟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网络系统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5(A)、(B)分别是本发明局部路径信息的两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业务代理构成虚拟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2,介绍本发明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该系统设有: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包的源端主机和终端主机,以及承担数据传输与转发的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由业务源端主机发出的业务数据经过多个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的转发,最终到达业务终端主机。为了保障多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其中对源端主机和两种路由器都进行了改造。
源端主机,增设业务感知模块和预标记模块,前者用于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进行感知,以供后者在网络层封装业务数据包时,根据感知信息将业务数据包预先标记为不同语义优先级后发送。
边缘路由器,增设接纳控制器和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前者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的语义优先级映射为网络优先级,并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数据包分配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后者种类取决于该系统支持的网络优先级的等级数,每类业务代理负责处理一类业务,且各个边缘路由器与核心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相互连接,从而组成各自的虚拟拓扑结构(参见图3所示),每个虚拟拓扑结构设有各自独立的路由表,以供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别在各自相应的虚拟拓扑结构中进行路由。
核心路由器,负责转发业务数据包,其只增设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其功能与边缘路由器相同。
参见图3,图中的A、B、C为三个路由器,其中A为边缘路由器,B、C为核心路由器。为方便叙述,假设每个路由器有AF业务、BE业务和EF业务三种业务代理,各类业务代理分别负责处理一类业务数据。各个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构成了一个虚拟拓扑,每个虚拟拓扑维护一个自身路由表,该类业务在此虚拟拓扑上路由。例如,每个路由器中的BE-Agent组成一个虚拟网络,负责处理BE业务。
本发明基于上述网络系统,还提出了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路由方法:源端主机按照应用层语义区分业务数据包的语义优先级,并在网络层封装时进行相应的预标记;当业务数据包到达DiffServ网络时,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设定策略将每个数据包分组的预标记的语义优先级映射为网络优先级,再根据其网络优先级选择相应的不同路由策略:包括对传统尽力而为业务数据包执行逐跳转发和对有QoS保障的高优先级业务数据包计算最佳路由: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还分别收集业务数据包上下文信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和当前网络资源选择相应的业务代理和路由策略将其发送给终端主机。
参见图4,介绍本发明方法的下列操作步骤:
步骤1,源端主机运用跨层方法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区分其会话优先级,并在网络层封装时,分别预标记为相应的不同语义优先级。
该步骤包括以下两个操作内容:
(11)源端主机分析业务数据包,区分该业务数据包中的各个分组的重要性和类型,根据每个分组的类型、重要性、对业务QoS的贡献和各个分组之间的依赖关系,将数据包每个分组划分为多个重要性顺序递减的不同语义优先级;
(12)在网络层封装业务数据包时,源端主机对每个分组的业务类别及其语义优先级进行预标记:采用IP分组包头中差分服务码点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 Code Point)字段中预留给类别选择CS(Class Selector)的逐跳行为PHB(Per Hop Behavior)的标记值标识业务类别,即用DSCP的前三位标识业务类别;后三位采用语义优先级索引PI(Priority Index)值标识每个分组的语义优先级,且该语义优先级索引PI值的序号与语义优先级的等级序号是一致的。
步骤2,业务数据包到达DiffServ网络边缘时,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预标记的语义优先级与其标记策略,重新映射为不同的网络优先级。
该步骤中,DiffServ网络的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映射关系与其标记策略,对源端主机为每个分组的语义优先级预标记值进行重置;映射关系与其标记策略是:每个语义优先级都映射到唯一的一个网络优先级,或者是多个相邻级别的语义优先级都映射为同一个网络优先级;且随着语义优先级的级别递增,其映射的网络优先级的级别、即网络优先级索引PI的数值是非递减的。
步骤3,边缘路由器的接纳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网络资源,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发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构成的虚拟拓扑中,并由各路由器计算各个虚拟拓扑中的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用于选路计算。
该步骤包括以下操作内容:
(31)边缘路由器的接纳控制器对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进行感知,并收集包括数据包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包括会话的网络优先级、物理链路带宽、虚拟链路可用带宽、虚拟链路利用率和局部路径信息。局部路径信息定义是设定优先级的某个业务数据包顺序传输经过多个节点时,该业务数据包在该节点后的各条下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单位为Mbps。例如,图4(A)中的A、B、C、D节点,对于节点B,其上游节点为A,下游节点为C和D,B点的局部路径信息为业务s由A经B到达C和D的流量大小。多业务网络的局部路径信息库是由每个局部路径的起点、终点及其传输的数据包业务类别构成的三维数组(参见图4(B),图中的x轴和y轴分别为局部路径的起点和终点,z轴为业务类别),其中每个节点记录的局部路径信息用于计算该节点的上游虚拟链路和下游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32)路由器先计算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然后根据结果计算得到用于选路的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故该步骤包括以下操作内容:
(321)某类业务的分组数据包在负责该类业务的代理节点的虚拟拓扑上路由。在每个虚拟拓扑中,本发明对于某条链路的流量状态是以其链路利用率进行定量计算。在考虑某条链路L的链路利用率时,要同时考虑其自身链路利用率以及它对下游节点的影响,分析该链路的流量如何分布在与其所有的下游一跳节点之间链路上。因此,每个路由器计算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即由各业务代理组成的虚拟拓扑网络中的虚拟链路的利用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先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优先级为k的业务流量在两个路由器(b,e)之间虚拟链路上的可用带宽 即其数值是该条物理链路的总带宽减去该条链路上已被优先级高于k的所有业务已占用的带宽之差:式中,自然数k是优先级序号,其中1是无服务质量保障的最低优先级的BE流;C(b,e)为两个路由器(b,e)之间物理链路的总带宽,Fi(b,e)为两个路由器(b,e)之间物理链路上优先级为i的业务所占用的带宽。
因虚拟链路利用率为该类型业务实际已经占用的带宽和该类型业务可用带宽的比值:因此,对于优先级最低的BE流,其可用带宽为物理链路的实际带宽C(b,e),它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为所有优先级的业务流量总和与该链路实际物理带宽的比值:
为了体现每条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变化对其所有一跳下游虚拟链路和所有一跳上游虚拟链路产生的影响,用下述方法确定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某类型业务的分组数据包在负责管理该类型业务的业务代理构成的虚拟拓扑上路由时,用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表示该条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大小;且为了找出上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对下游虚拟链路的影响,还要考虑上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如何分布于其下游虚拟链路;在计算与设置某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时,将该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分布在其所有下游一跳虚拟链路所占的虚拟链路利用率的累加和与该虚拟链路的当前虚拟链路利用率uL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较大值作为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若则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为若则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仍为其当前值uL,式中,pi为该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分布在其每个下游一跳虚拟链路上所占的虚拟链路利用率,i是下游一跳虚拟链路的序号,其最大值为该虚拟链路下游一跳虚拟链路的总数量n;
(322)路由器计算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在对网络优先级为k的业务进行路由的虚拟网络拓扑中,采用下述具有M/M/1延迟的线性近似函数公式计算两个路由器(b,e)之间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Φk(b,e): 以便利用计算得到的虚拟链路权值Φk用于路由计算。
步骤4,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的各类业务代理按照其虚拟拓扑结构采取相应方式处理与转发业务数据包。也就是对于设定优先级的业务,边缘路由器端根据步骤(3)得到的权值进行路由计算,计算出一条或多条最短路径后,在转发时,在该一条或多条最短路径上按轮询的调度方式选择其中一条路径发送。
本发明已经进行多次实施试验,试验的结果是成功的,实现了发明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包括: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包的源端主机和终端主机,以及承担数据传输与转发的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
源端主机,增设业务感知模块和预标记模块,前者用于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进行感知,以供后者在网络层封装业务数据包时,根据感知信息将业务数据包预先标记为不同语义优先级后发送;
边缘路由器,增设接纳控制器和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前者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的语义优先级映射为网络优先级,并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数据包分配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后者种类取决于该系统支持的网络优先级的等级数,每类业务代理负责处理一类优先级业务,且各个边缘路由器与核心路由器中的同类业务代理相互连接而组成各自的虚拟拓扑结构,每个虚拟拓扑结构设有各自独立的路由表,以供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别在各自相应的虚拟拓扑结构中进行路由;转发业务数据包的核心路由器只增设一类或多类业务代理,且该核心路由器中增设的业务代理功能与边缘路由器中的业务代理功能相同。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源端主机按照应用层语义运用跨层方法对发送的业务数据包区分其会话优先级,并在网络层封装时,分别预标记为相应的不同语义优先级;
(2)当业务数据包到达区分服务DiffServ网络边缘时,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该入口边缘路由器的设定标记策略,将每个数据包分组预标记的语义优先级重新映射为不同的网络优先级;
(3)边缘路由器的接纳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网络资源,将不同网络优先级的业务数据包分发到处理相应优先级业务的业务代理构成的虚拟拓扑中,也就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分别选择包括对传统尽力而为业务数据包执行逐跳转发和对有QoS保障的高优先级业务数据包计算最佳路由的不同路由策略;并由各个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计算各个虚拟拓扑中的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用于选路计算;
(4)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收集业务数据包上下文信息,根据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和当前网络资源选择相应业务代理和路由策略将该路由策略发送给终端主机,并按照其虚拟拓扑结构采取相应方式处理与转发业务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具体操作内容:
(11)源端主机分析业务数据包,区分该业务数据包中的各个分组的重要性和类型,根据每个分组的类型、重要性、对业务QoS的贡献和各个分组之间的依赖关系,将数据包每个分组划分为多个重要性顺序递减的不同语义优先级;
(12)在网络层封装业务数据包时,源端主机对每个分组的业务类别及其语义优先级进行预标记,也就是采用IP分组包头中差分服务码点DSCP字段中预留给类别选择CS的逐跳行为PHB的标记值标识业务类别,即用DSCP中的前三位标识业务类别;DSCP字段的最后三位采用语义优先级索引PI值标识每个分组的语义优先级,且该语义优先级索引PI值的序号与语义优先级的等级序号是一致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DiffServ网络的入口边缘路由器根据映射关系与其标记策略,对源端主机为每个分组做的语义优先级预标记值进行重新映射;所述映射关系与该入口边缘路由器的标记策略是:每个语义优先级都映射到唯一的一个网络优先级,或者是多个相邻级别的语义优先级都映射为同一个网络优先级;且随着语义优先级的级别递增,其映射的网络优先级的级别、即网络优先级索引PI的数值是非递减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具体操作内容:
(31)边缘路由器的接纳控制器对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进行感知,并收集包括数据包的网络优先级、物理链路带宽、虚拟链路可用带宽、虚拟链路利用率和局部路径信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局部路径信息是设定优先级的某个业务数据包顺序传输经过多个节点时,该业务数据包在该节点后的各条下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单位为Mbps;多业务网络的局部路径信息库是由每个局部路径的起点、终点及其传输的数据包业务类别构成的三维数组,其中每个节点记录的局部路径信息用于计算该节点的上游虚拟链路和下游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32)各个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先分别计算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然后根据结果计算得到用于选路的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包括以下具体操作内容:
(321)每个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分别按照下述方法计算各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即由各业务代理组成的虚拟拓扑网络中的虚拟链路的利用率:
先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优先级为k的业务流量在两个路由器(b,e)之间虚拟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即其数值是该条物理链路的总带宽减去该条链路上已被优先级高于k的所有业务已占用的带宽之差:式中,自然数k和j是优先级的不同序号,它们的最大值为存在的不同业务优先级的总数m;C(b,e)为两个路由器(b,e)之间物理链路的总带宽,Fj(b,e)为两个路由器(b,e)之间物理链路上优先级为j的业务所占用的带宽,;
虚拟链路利用率为该类型业务实际已经占用的带宽和该类型业务可用带宽的比值:对于优先级最低的BE流,网络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即其可用带宽为物理链路的实际带宽C(b,e),它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为所有优先级的业务流量总和与该链路实际物理带宽的比值:
采用下述方法确定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某类型业务的分组数据包在负责管理该类型业务的业务代理构成的虚拟拓扑上路由时,用每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表示该条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大小;且为了找出上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对下游虚拟链路的影响,还要考虑上游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如何分布于其下游虚拟链路;在计算与设置某条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时,将该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在其所有下游一跳虚拟链路所占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之和与该虚拟链路的当前虚拟链路利用率uL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较大值作为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
若则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为若则该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利用率仍为其当前值uL,式中,pi为该虚拟链路上的流量分布在其每个下游一跳虚拟链路上所占的虚拟链路利用率,i是下游一跳虚拟链路的序号,其最大值为该虚拟链路下游一跳虚拟链路的总数量n;
(322)路由器计算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在对网络优先级为k的业务进行路由的虚拟网络拓扑中,采用下述具有排队论模型M/M/1延迟的线性近似函数公式计算两个路由器(b,e)之间虚拟链路的虚拟链路权值Φk(b,e): 以便利用计算得到的虚拟链路权值Φk用于路由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下述具体操作内容:对于设定优先级的业务,边缘路由器端根据步骤(3)得到的权值进行路由计算,计算出一条或多条最短路径后,在转发时,在该一条或多条最短路径上按轮询的调度方式选择其中一条路径发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7722.9A CN102075444B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7722.9A CN102075444B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5444A CN102075444A (zh) | 2011-05-25 |
CN102075444B true CN102075444B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403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77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5444B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754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2163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边界路由器及核心路由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8149B (zh) * | 2011-12-28 | 2016-05-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计算方法和路由器 |
CN102571583A (zh) * | 2012-01-11 | 2012-07-11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WOBAN的QoS感知的自适应带宽分配系统及方法 |
CN103067982B (zh) * | 2012-12-14 | 2015-09-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3748842B (zh) * | 2013-06-26 | 2017-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转发数据包的方法、装置和路由设备 |
CN103685054B (zh) * | 2013-12-18 | 2017-02-01 |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业务感知的多路径负载均衡方法 |
CN104753751B (zh) * | 2013-12-27 | 2019-10-29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动态确定虚拟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827471B (zh) * | 2015-01-04 | 2019-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端口上下行流量数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072050A (zh) * | 2015-08-26 | 2015-11-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099927B (zh) * | 2015-08-31 | 2018-04-0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业务通道的方法及路由器 |
US10838771B2 (en) * | 2016-01-14 | 2020-11-17 | Sony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
US10063457B2 (en) * | 2016-03-29 | 2018-08-28 | Juniper Networks, Inc.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forwarding capabilities during route convergence |
CN105959218A (zh) * | 2016-05-09 | 2016-09-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路由选取方法及网络路由选取系统 |
CN106453121B (zh) * | 2016-09-14 | 2019-05-21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链路动态负载配置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
CN106936645B (zh) * | 2017-04-19 | 2019-10-1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排队论的树形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方法 |
CN107896192B (zh) * | 2017-11-20 | 2020-09-2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SDN网络中区分业务优先级的QoS控制方法 |
CN108124002A (zh) * | 2017-12-01 | 2018-06-05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8718236B (zh) * | 2018-05-21 | 2020-08-18 | 西安交通大学 | 互联网自组织汇流的数据传输方法 |
CN113612685B (zh) * | 2018-06-29 | 2023-03-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优化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
CN109088822B (zh) * | 2018-09-21 | 2022-08-16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11961B (zh) * | 2020-04-30 | 2023-03-21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引入随机概率参数的业务端到端性能分析方法 |
CN112152935B (zh) * | 2020-09-01 | 2022-05-1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6389238A (zh) * | 2020-09-18 | 2023-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保障应用体验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067627B (zh) * | 2021-03-18 | 2022-05-0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自适应抗毁卫星路由方法 |
CN114401227B (zh) * | 2021-12-22 | 2024-03-26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14448816B (zh) * | 2021-12-30 | 2023-10-10 | 中国航空研究院 | 一种基于异构数据链的一体化ip组网方法 |
CN114567907B (zh) * | 2022-03-09 | 2024-01-3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跨域网络的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5051950B (zh) * | 2022-06-23 | 2023-08-18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面向不同业务类型的自适应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
CN115361706A (zh) * | 2022-07-27 | 2022-11-1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一种多优先级业务负载均衡的动态路由方法 |
CN116436857A (zh) * | 2023-03-31 | 2023-07-14 | 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接收和发送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1757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边缘路由器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方法及系统 |
US7215637B1 (en) * | 2000-04-17 | 2007-05-08 | Juniper Network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packets |
CN101552726A (zh) * | 2009-05-14 | 2009-10-0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分级服务边缘路由器 |
CN101692657A (zh) * | 2009-10-22 | 2010-04-07 | 北京交通大学 | 分级服务核心路由器及其数据转发方法 |
CN101860475A (zh) * | 2010-04-02 | 2010-1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自治队列管理的方法 |
-
2011
- 2011-02-28 CN CN201110047722.9A patent/CN1020754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15637B1 (en) * | 2000-04-17 | 2007-05-08 | Juniper Network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packets |
CN1731757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边缘路由器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552726A (zh) * | 2009-05-14 | 2009-10-0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分级服务边缘路由器 |
CN101692657A (zh) * | 2009-10-22 | 2010-04-07 | 北京交通大学 | 分级服务核心路由器及其数据转发方法 |
CN101860475A (zh) * | 2010-04-02 | 2010-1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自治队列管理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Kin-Wah Kwong等.Improving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in IP Networks through Dual Topology Rout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Networking Experiments And Technologies(CoNEXT"07)》.2007, * |
Mingqiao等.A Routing Mechanism to Support QoS of Multi-Class Traffic.《Advanced Intelligence and Awareness Internet(AIAI 2010)》.201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2163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边界路由器及核心路由器 |
CN108632163B (zh) * | 2017-03-24 | 2021-11-1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边界路由器及核心路由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5444A (zh) | 201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5444B (zh) | 一种保障多类型业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 |
CN106027416B (zh) | 一种基于时空结合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方法及系统 | |
EP2548343B1 (en) | Dynamic 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adjustment | |
US9270598B1 (en) |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congestion prefix information in a named data networking environment | |
CN101656674B (zh) |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节点 | |
CN101552726B (zh) | 一种分级服务边缘路由器 | |
EP3073684A1 (en) | Path weighted equal-cost multipath | |
EP2263354B1 (en) | Admission control in a packet network | |
US20220124040A1 (en) | Traffic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1958847A (zh) | 一种分布式qos路由的选择方法 | |
Tomovic et al. | Toward a scalable, robust, and QoS-aware virtual-link provisioning in SDN-based ISP networks | |
Rahman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MPLS protocols | |
Hertiana et al. | A joint approach to multipath routing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openflow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
Yang et al. | Dgr: Delay-guaranteed routing protocol | |
Li et al. |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load balance algorithm using deviation path | |
Lee et al. |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constrained multipath routing in MPLS networks | |
Alparslan et al. | TCP flow aware adaptive path switching in diffserv enabled MPLS networks | |
Boanea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situation aware multipath routing solution | |
Magsi et al. | Mitigating Network Congestion through MPLS-TE Based Load Balancing Using Alternate Optimal Path | |
Lumbantoruan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Multicommodity Flow of Tactile and Best Effort Packet in Internet Network | |
Yuan et al. |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scheme in ad hoc networks | |
Yip | Traffic engineering prioritized IP packets ove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s | |
Saibene et al. | An implementation of optimal dynamic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multipath ip routing | |
Chaw et al. | Multi-Area QoS provisioning using hierarchical bandwidth brokers architecture | |
Fowler et al. | Priority-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PLS-based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