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0187B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0187B CN102070187B CN2010105722792A CN201010572279A CN102070187B CN 102070187 B CN102070187 B CN 102070187B CN 2010105722792 A CN2010105722792 A CN 2010105722792A CN 201010572279 A CN201010572279 A CN 201010572279A CN 102070187 B CN102070187 B CN 1020701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lithium
- pure water
- li4ti5o12
- prepa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烧结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Li、Ti的摩尔比为4∶4.5~5.0d化合物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以目标产物为基准,计量6~30%的碳源化合物和60~120%的纯净水,将碳源化合物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水溶液B;将A、B混合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将前驱体置于非金属器皿中,经工业微波炉进行微波热处理,制备出Li4Ti5O12。本发明利用湿法混料有效控制了Li4Ti5O12的化学成分、相成分和粒径,提高了其均匀性和导电性能;通过包覆碳,在大幅度地提高Li4Ti5O12电导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次数。同时利用微波技术缩短了Li4Ti5O12的处理时间,提高了产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提高锂电池的工业生产效率,易于在工业上实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烧结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石墨等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这种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缺点是近年来有目共睹的,如安全性低、循环性能差、容量小、高倍率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尽管相对于金属锂而言,碳材料在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存在不少缺点。由于插锂后碳电极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很接近,而且大多数的电解液在此电位下不稳定,电解质易在电极表面分解。所以,当电池过充时,碳电极表面易析出非常活泼的金属锂,它可能会刺穿隔膜,并造成短路的危险和高温时的热失控。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采用固体电解质,二是寻找能在比碳负极电位稍正的电位下嵌入锂的负极材料,而且该负极材料廉价易得、安全可靠。因此,低电位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Li4Ti5O12是最优秀的材料之一。
与碳负极材料相比,Li4Ti5O12的平衡电位较高,避免了金属锂的沉积,并且其平台容量超过总容量的85%,充电结束时电位迅速上升,此现象可用于指示终止充电,避免了过充电。因此,Li4Ti5O12负极材料的安全性比碳负极材料高。但是Li4Ti5O12具有较差的电子导电性和相对较高的电压平台,限制了其高倍率性能。
现有技术中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大都采用传统的球磨、干燥工艺,工艺复杂,工艺控制较难,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如申请号为 CN2009102390059的文件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按摩尔比Li:Ti为1:(1.15-1.2)的比例称取锂盐和二氧化钛,加入稀土化合物和分散剂,用球磨机研磨0.5-5h,使原料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空气或氧气下于750-1000℃下焙烧4-32h,自然降温至常温。该工艺属于传统的球磨、干燥工艺,得到的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不稳定,工艺要求也高,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比容量相对较低、导电性能较差、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材料成本和能耗低,且制得的负极材料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按Li、Ti的摩尔比为4:4.5~5.0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为基准,计量6~30%的可溶于水的碳源化合物和60~120%的纯净水,将碳源化合物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碳源化合物水溶液B;
(3)将所述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所述膏状前驱体置于非金属器皿中,经工业微波炉进行微波热处理,制备出Li4Ti5O12。
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醋酸锂。
所述钛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钛或偏钛酸。
所述可溶于水的碳源化合物为草酸、柠檬酸、葡萄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
所述非金属器皿为炭化硅坩埚、石墨坩埚、玻璃坩埚或牛皮纸坩埚。
所述工业微波炉的功率为30~60KW,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以每分钟5~15℃的速率升温至650~750℃,并在此温度保持25~5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前期原料混合采用液相混合的方法,可以使其反应达到分子级的水平,使前期原料混合的更均匀。
(2)本发明将可溶于水的碳源化合物直接溶于纯净水中,使得碳元素更容易混合均匀,更有利于合成和进行碳包覆。
(3)本发明将混合后形成的膏状前驱体直接进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烧结,替代了传统的球磨、干燥等工艺过程,工艺简化,因而工艺控制简单,有利于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4)本发明采用工业微波加热,可使材料自身整体同时升温,加热速度快、无污染,使处理的样品晶粒细化,结构均匀,同时微波加热可以精确控制,缩短合成时间,节约能源。传统的烧结时间需要保温10h左右,而本发明微波烧结保温时间仅不足1h,大大缩短合成时间。
(5)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需采用气体保护,可在常压下进行反应,生产成本低,不同批次产品的重现性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6)本发明在烧结过程不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无污染,非常有利于环保。
(7)本发明通过碳包覆制备的正极材料,在大幅度提高Li4Ti5O12电导率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Li4Ti5O12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次数。
将制得的负极活性物质Li4Ti5O12粉末、乙炔黑和PVDF(聚偏二氟乙烯)按质量比85:7:8混合,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NMP(N-甲基吡咯烷酮),在充分混合成均匀糊状物后,在铜箔上涂成厚度为100μm的均匀膜,放于80℃的烘箱中干燥8h,然后置于120℃的烘箱中真空干燥12h,用压片机在15MPa下压片,制成负极片。取直径为13mm的小片为负极片,称其质量,以商品化的LiCoO极片为正极,电解液由电解质LiPF6和EC(碳酸乙烯酯)/DMC(1,2-二甲基碳酸酯) 按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组成,采用Celgard2400微孔聚丙烯膜为隔膜,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装配成扣式电池进行测试。
将装好的电池在蓝电(LND)电池测试仪上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2.8~4.3V的电压范围内,在室温下以20 mA/g的恒定电流进行充放电,测定材料的充放电容量。测得首次放电容量为179.1-181.2mAh/g,20次循环后为172.4~175.2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i4Ti5O12的XRD图谱。
图1中所有衍射峰表明,合成粉末的晶型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空间群Fd3m),同标准的Li4Ti5O12衍射图谱相比,完全一致,说明生成的是纯相Li4Ti5O12。
图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i4Ti5O12的SEM图。
从图2中可看出,所有Li4Ti5O12均呈现颗粒状,颗粒分布比较均匀。
图3: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i4Ti5O12的粒度分布图。
图3中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5.2μm-6μm之间,该范围内的粒度的体积百分数占到6.5%。总的来说,粒子半径越小,越有利于Li+的嵌入和脱出,越有利于提高Li4Ti5O12的电化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8400克LiOH·H2O、19000克TiO2放入混料机内,混和均匀;
(2)将2000克蔗糖加入到14000毫升纯净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蔗糖水溶液;
(3)将步骤(2)的蔗糖水溶液和步骤(1)的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放入炭化硅坩埚内,将炭化硅坩埚放入工业微波炉内,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到700℃,保温30min,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其中LiOH·H2O分子量42,TiO2分子量79.88,即Li:Ti摩尔比为4:4.75)
本例可制备约23kg Li4Ti5O12,加入纯净水的量相当于Li4Ti5O12量的61%。
实施例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7400克碳酸锂、18500克TiO2放入混料机内,混和均匀;
(2)将2300克葡萄糖加入到18000毫升纯净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葡萄糖水溶液;
(3)将步骤(2)的葡萄糖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放入牛皮纸坩埚内,将牛皮纸坩埚放入工业微波炉内,以每分钟6℃的速率升温到720℃,保温25min,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其中碳酸锂Li2CO3,分子量73.80,TiO2分子量79.88,即Li:Ti摩尔比为4:4.625)
本例可制备约23kg Li4Ti5O12,加入纯净水的量相当于Li4Ti5O12量的78%。
实施例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7400克碳酸锂、23000克偏钛酸TiO(OH)2放入混料机内,混和均匀;
(2)将1800克葡萄糖、600克柠檬酸加入到20000毫升纯净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葡萄糖、柠檬酸水溶液;
(3)将步骤(2)的葡萄糖、柠檬酸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放入牛皮纸坩埚内,将牛皮纸坩埚放入工业微波炉内,以每分钟8℃的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5 min,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本例可制备约23kg Li4Ti5O12,加入纯净水的量相当于Li4Ti5O12量的87%。
实施例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玻璃坩埚代替牛皮纸坩埚,草酸代替葡萄糖,纯净水的加入量改为23000毫升,微波热处理温度为680℃,保温45min。
实施例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醋酸锂代替碳酸锂,乳糖代替葡萄糖。
实施例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石墨坩埚代替炭化硅坩埚,麦芽糖代替蔗糖,微波热处理温度为650℃,保温50min。
实施例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氢氧化锂、二氧化钛按Li、Ti的摩尔比为4:5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50kg为基准,计量15kg草酸和50kg纯净水,将草酸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草酸水溶液B;
(3)将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置于石墨坩埚中,经功率为40KW的工业微波炉,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650℃,并在此温度保持55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八: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碳酸锂、二氧化钛按Li、Ti的摩尔比为4:4.8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50kg为基准,计量12kg柠檬酸和45kg纯净水,将柠檬酸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柠檬酸水溶液B;
(3)将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置于石墨坩埚中,经功率为50KW的工业微波炉,以每分钟10~12℃的速率升温至700℃,并在此温度保持4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九: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醋酸锂、二氧化钛按Li、Ti的摩尔比为4:4.6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50kg为基准,计量6kg葡萄糖和60kg纯净水,将葡萄糖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葡萄糖水溶液B;
(3)将所述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所述膏状前驱体置于牛皮纸坩埚中,经功率为45KW的工业微波炉,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720℃,并在此温度保持25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氢氧化锂、偏钛酸TiO(OH)2按Li、Ti的摩尔比为4:4.8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50kg为基准,计量5kg草酸、5kg葡萄糖和38kg纯净水,将草酸、葡萄糖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草酸、葡萄糖的水溶液B;
(3)将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置于碳化硅坩埚中,经功率为60KW的工业微波炉,以每分钟12℃的速率升温至720℃,并在此温度保持3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十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1)将氢氧化锂、偏钛酸TiO(OH)2按Li、Ti的摩尔比为4:4.8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50kg为基准,计量4kg的蔗糖、3kg的葡萄糖和35kg的纯净水,将蔗糖、葡萄糖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蔗糖、葡萄糖的水溶液B;
(3)将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膏状前驱体置于碳化硅坩埚中,经功率为30KW的工业微波炉,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700℃,并在此温度保持40min,制备出Li4Ti5O12。
Claims (5)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按Li、Ti的摩尔比为4:4.5~5.0分别计量,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所述钛源化合物为二氧化钛或偏钛酸;
(2)以目标产物Li4Ti5O12的重量为基准,计量6~30%的可溶于水的碳源化合物和60~120%的纯净水,将碳源化合物加入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碳源化合物水溶液B;
(3)将所述混合物A、水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膏状前驱体;
(4)将所述膏状前驱体置于非金属器皿中,经工业微波炉进行微波热处理,制备出Li4Ti5O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醋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可溶于水的碳源化合物为草酸、柠檬酸、葡萄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金属器皿为碳化硅坩埚、石墨坩埚或玻璃坩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工业微波炉的功率为30~60KW,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以每分钟5~15℃的速率升温至650~750℃,并在此温度保持25~55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722792A CN102070187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722792A CN102070187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0187A CN102070187A (zh) | 2011-05-25 |
CN102070187B true CN102070187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402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722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0187B (zh) | 2010-12-03 | 2010-12-03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701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5876B (zh) * | 2011-12-15 | 2016-08-31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高倍率性能的锂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03165877B (zh) * | 2011-12-15 | 2018-02-13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04425808B (zh) * | 2013-08-26 | 2018-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型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CN106025253A (zh) * | 2016-05-12 | 2016-10-12 | 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CN106006723A (zh) * | 2016-05-12 | 2016-10-12 | 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的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CN110323436B (zh) * | 2019-07-11 | 2023-04-11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3830A (zh) * | 2009-07-03 | 2009-12-02 | 郑州大学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12-03 CN CN2010105722792A patent/CN10207018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3830A (zh) * | 2009-07-03 | 2009-12-02 | 郑州大学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0187A (zh) | 201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7613B (zh)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
CN103872315B (zh) | 一种锗掺杂高能量密度的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738465B (zh) | 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913655B (zh) | 微波烧结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 |
WO2023001213A1 (zh) | 一种SiO@Mg/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034971B (zh) |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聚并吡啶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52324A (zh) | 一种磷酸铁锂包覆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420034A (zh) | 碳包覆粒度可控球形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70187B (zh)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
CN103594708B (zh) | 一种变价铁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46831A (zh) | 复合xLi2MnO3·(1-x)LiMO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 |
CN101587948A (zh) | 一种Li4Ti5O12/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4759179A (zh) |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磷酸铁钠的合成方法 | |
CN103594683B (zh) | 一种制备高温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 | |
CN102694164A (zh) | 表面掺氮或碳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67055A (zh) | 微波烧结制备锰钴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 |
CN101752562A (zh) | 一种复合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55360A (zh) | 一种制备碳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 |
CN102299316A (zh) | 一种层状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0748A (zh) | 一种氧化铝包覆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6099083A (zh) | 一种水热法表面改性的包覆型镍锰酸锂材料、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09234B (zh) | 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的方法 | |
CN106067545B (zh) | 一种用偏铝酸钠作原料包覆层状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 |
CN107104248A (zh) | 一种钾/钠离子电池用开框架氟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93632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氧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