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40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64401A CN102064401A CN2009102264041A CN200910226404A CN102064401A CN 102064401 A CN102064401 A CN 102064401A CN 2009102264041 A CN2009102264041 A CN 2009102264041A CN 200910226404 A CN200910226404 A CN 200910226404A CN 102064401 A CN102064401 A CN 1020644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connector
- housing
- support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通过连接器上的壳体(或加上支架)的足部以倾斜角度安装于电路板上,或通过连接器上接头本体的楔型座,使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时,连接器的信号脚以及壳体开口可以相对电路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方向延伸,使外部的一连接端子可以相对电路板倾斜一角度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上,增加连接器在使用上的弹性以及方便性。连接器的足部以及信号脚可以表面黏着装置技术或贯穿直插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上,且连接器顶部可另外设置一平面,以供表面黏着的制具吸附并安装于电路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与电路板具有倾斜角度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通过薄型化以及结合壁挂结构以融合进居家设计是众多电视厂商一致的研发趋势,而随着数字产品在影音、通讯、数据处理诸多方面的跨领域应用以及支持性越来越高,数字电视在与其它电子装置沟通的外部连接器支持度也更加的广泛。这些连接器大多设置在数字电视背面,也由于数字电视的薄型化趋势,电视与壁挂的墙壁之间的空间相对地受到压缩,造成连接端子在这些连接器的插拔不易。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的平面电视1壁挂于墙壁2时连接端子4的状态示意图。平面电视1通过壁挂架3设置于墙壁2上,通常平面电视1与墙壁2之间的距离D在40~50mm左右,而这样的距离造成平面电视1后面的连接端子4插拔不易,如图1的(A)部分为常见的垂直式连接端子4安装方式,此种安装方式需使用者以相当困难的角度且不易对准的情况下进行插拔。另有如图1(B)部分的水平式连接端子4安装方式,则由于平面电视1与墙壁2间的空间有限的关系,对于连接端子4的安装亦相对不易,甚至因连接端子4的尺寸较大,而根本无法安装于电视后方的问题。
除了前述使用在平面电视的影音信号连接器(如D-sub、HDMI、DisplayPort、DVI等连接器)外,其它使用在不同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如网络信号连接器、通用接口如USB、Firewire...等各式的连接器亦常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因连接器设置的角度限制,造成安装插拔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可以一倾斜角度安装于一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含有一接头本体以及一壳体。该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接头本体具有多个信号脚,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多个电子接点,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电路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壳体安装于该接头本体,该壳体具有一对第一足部,安装于该电路板相对应的一第一安装部上。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平面电视,其包含有一电路板以及一连接器。该电路板具有多个电子接点以及一第一安装部,该连接器以一倾斜角度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含有一接头本体以及一壳体。该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接头本体具有多个信号脚,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电连接于该多个电子接点,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壳体安装于该接头本体,该壳体具有一对第一足部,安装于该第一安装部上。该接头本体的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是于至少一分布平面上沿一第二方向排列成至少一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电路板实质上平行,且该第一方向以及该分布平面与该电路板之间具有该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面电视壁挂于墙壁时的连接端子状态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发明连接器的电视壁挂示意图。
图3为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与相对应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6为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与相对应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7为连接器第二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8为连接器第三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9为连接器第三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器第三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1为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连接器第四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3为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连接器第五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本发明揭露的连接器当设置在平面电视5的背面时,可允许连接端子4以一倾斜角度(如图2中的15度)安装于平面电视5上,使连接端子4的插拔更加容易。举例而言,连接器可为符合数字视讯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规格或D-sub接口规格的连接器,而其相对于电路板的倾斜角度A较佳地可为15~35度;连接器亦可为符合高清晰度多媒体传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规格或DisplayPort接口规格的连接器,其相对于电路板的倾斜角度较佳地可为10~40度。此外,连接器亦可应用为网络信号连接器、通用接口如USB、Firewire等各式的连接器。而如图2所揭露的平面电视5具有相对电路板倾斜走向的连接器,使平面电视5在以更小的距离壁挂安装于墙壁2时(尤其适用在薄型化的平面电视),可提供后侧连接端子4插拔的便利性。
请参考图3~图5,其是为本发明中连接器1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为连接器10与相对应电路板90的示意图,图5为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板90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器10第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接头本体11以及一壳体16,接头本体11具有多个信号脚12,分别具有一第一端121以及一第二端122,其中各信号脚12的第一端121与电路板90上的电子接点93电性连接,而第二端122则在一外部的连接端子(图上未显示)插入连接器10时,与连接端子的电子接点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脚12的第一端121为以表面黏着装置(surface mount device,SMD)技术的方式与电子接点93电性连接。接头本体11与壳体16互相结合安装成连接器10,在接头本体11安装于壳体16时,信号脚12的第二端122是于一分布平面P上面沿着一方向N2排成一列(方向N2实质上与电路板90平行),且各第二端122延伸于壳体16的开口164处(如图5所示),使外部的连接端子可以插入壳体16的开口164以电性连接于信号脚12。
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器10主要通过壳体16固定并倾斜于电路板90上。壳体16于两侧具有一对第一足部161,该对第一足部161分别具有一第一斜面165,分别于电路板90上的第一安装部91以SMD的方式贴合,使壳体16倾斜安装于电路板90上。请参考图5,由第一实施例安装于电路板90的侧面剖视图可看出,壳体16的第一足部161的第一斜面165相对壳体16其它部分是倾斜的,因此当第一足部151以第一斜面165安装于电路板90的第一安装部91时,壳体16的延伸方向N1(接头本体11的信号脚12于分布平面P上且在开口164内延伸,因此第二端122亦相对电路板90沿着方向N1延伸)与电路板90具有倾斜角度A,同时,分布平面P与电路板90亦具有倾斜角度A(如前所述,倾斜角度A可视不同的接头类型而介于10~40度之间),因此壳体16以相对倾斜角度A安装于电路板90上。此外,信号脚12的第一端121在以SMD方式电连接于电路板90的电子接点93时,亦与信号脚12的第二端122(沿方向N1走向)彼此倾斜,而具有倾斜角度A。由于壳体16的开口164以及接头本体11的信号脚12的第二端122相对电路板90向上倾斜(或如图2的谓向外侧倾斜),因此可提供较容易插拔外部的连接端子的角度。
另外,由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足部161以及信号脚12的第一端121是以SMD方式固定安装于电路板90上,因此在壳体16的顶部另设置有一平面163,其实质上与电路板90平行,因此可在SMD制作工序中提供表面黏着制具将连接器10吸附起来并安装于电路板90的接触平面(于表面黏着中亦通过平面163施以下压力以顺利完成固接)。在壳体16两侧另具有一对插脚162,可另外以贯穿直插的方式插入电路板90的一对第二安装部92,换言之,插脚162为长形针脚,而第二安装部92则为电路板90上的穿孔,插脚162可插入第二安装部92且穿过电路板90,并于第二安装部92穿孔的其中一侧以电焊的方式将插脚162固定于第二安装部92上,以提供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板90的定位基础以及增加安装的稳固性。
请参考图6~图7,其是本发明中连接器20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连接器20与相对应电路板80的示意图,图7为连接器20安装于电路板80的侧面剖视示意图。连接器20的接头本体21中的信号脚22亦具有一第一端221以及一第二端222,其中第一端221与电路板80的电子接点83的电连接以及第一端221与第二端222的走向与第一实施例的接头本体11相仿。壳体26两侧则通过一对第一足部261以贯穿直插的方式插入电路板80的一对第一安装部81。连接器20另包含一支架28,支架28两侧分别具有一支架卡合部286,分别与壳体26两侧的壳体卡合部266卡合,以与壳体26结合,接头本体21则与壳体26互相结合,信号脚22的第二端222延伸于壳体26的开口264处(如图7所示)。
除了信号脚22以及第一足部261外,连接器20另通过支架28两侧的一对第二足部281以倾斜角度A安装于电路板80上的一对第二安装部82,而连接器20主要通过支架28达成与电路板80的倾斜设置。如图所示,该对第二足部281分别具有一第二斜面285,分别与电路板80的第二安装部82以SMD的方式贴合(于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足部281亦可以贯穿直插的方式安装于电路板80的第二安装部82上),使支架28倾斜安装于电路板80上,当第二足部281以第二斜面285安装于电路板80时,与支架28结合的壳体26的延伸方向N1(接头本体21的信号脚22在开口264内延伸,因此第二端222亦相对电路板80沿着方向N1延伸)与电路板80具有倾斜角度A,因此使壳体26以及接头本体21安装于电路板80上时,与电路板80亦形成倾斜角度A。
此外,支架28于顶部亦设置有一平面283,其实质上与电路板80平行,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6的平面163作用相仿,此处不再赘述。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器20以信号脚22的第一端221、壳体26的第一足部261以及支架28的第二足部281固定于电路板80上,并通过支架28的第二足部281倾斜于电路板80上。
请参考图8~图10,其是本发明中连接器30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8、图9为连接器30安装于电路板70上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10为连接器30安装于电路板70的侧面剖视示意图。于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器30亦可以沉板的方式安装于电路板70上,以减少安装后整体的厚度。电路板70具有一破孔结构74,连接器30通过壳体36两侧的一对第一足部361上的第一斜面365利用SMD方式固定于电路板70上,连接器30的信号脚第一端321亦利用SMD方式与电路板70的电子接点电性连接。由图10可看出,当安装于电路板70上时,连接器30部分沉入电路板70的破孔结构74里,以减少倾斜造成的尺寸增加。
如图8以及图10所示,第一斜面365与壳体36其它部分的倾斜角度使壳体36(以及内部的信号脚)倾斜安装于电路板70上,壳体36的延伸方向N1(信号脚的第二端322亦相对电路板70沿着方向N1延伸)与电路板70具有倾斜角度A。在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器30以信号脚的第一端321、壳体36的第一足部361固定于电路板70上,并通过壳体36的第二足部361倾斜于电路板70上。
请参考图11~图12,其是本发明中连接器40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1为连接器40各构件的示意图,图12为连接器40安装于电路板60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于第四实施例中,连接器40包含有一接头本体41、一壳体46以及一支架48。接头本体41具有多个信号脚42,分别具有一第一端421以及一第二端422。在此实施例中,各信号脚42的第一端421以SMD方式与电路板60上的电子接点电性连接,各第二端422是于一分布平面P上面沿着一方向N2排成一列(方向N2实质上与电路板60平行)。接头本体41与壳体46互相结合安装成连接器40,在接头本体41安装于壳体46时,信号脚42的第二端422延伸于壳体46的开口464处,使外部的连接端子可以插入壳体46的开口464以电性连接于信号脚42。
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器40主要通过接头本体41倾斜于电路板60上。接头本体41具有一楔型座43,当接头本体41安装于电路板60上时,楔型座43具有的外形会使信号脚42的第二端422以相对电路板60具有倾斜角度A的方向N1延伸,而壳体46与接头本体41互相结合,因此壳体46的开孔464亦沿着方向N1延伸,与电路板60具有倾斜角度A,因此造成连接器40安装于电路板60时,相对电路板60具有倾斜角度A。此外,壳体46亦具有一对第一足部461,可另外以贯穿直插的方式插入电路板60的相对安装部,以提供连接器40安装于电路板60的定位基础以及增加安装的稳固性。
连接器40的支架48通过两侧的一对支架卡合部486卡合于壳体46的壳体卡合部466,支架48于顶部设置有一平面483,当支架48安装于壳体46上,且壳体46与接头本体41倾斜安装于电路板60上时,支架48的平面483实质上与电路板60平行,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6的平面163作用相仿,此处不再赘述。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器40以信号脚42的第一端421、壳体46的第一足部461固定于电路板60上,并通过接头本体41的楔型座43倾斜于电路板60上。
请参考图13~图14,其是本发明中连接器50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4为连接器50安装于电路板100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于第五实施例中,连接器50包含有一接头本体51以及一壳体56。接头本体51的一信号接头52具有多个第一端521以及多个第二端522。在此实施例中,各第一端521以贯穿直插的方式与电路板100上的电子接点电性连接,各第二端522是于平行一分布平面P的多个平面上面沿着一方向排成多列。接头本体51与壳体56互相结合安装成连接器50。连接器50主要通过接头本体51倾斜于电路板100上。接头本体51具有一楔型座53,当接头本体51安装于电路板100上时,楔型座53具有的外形会使信号接头52以相对电路板100具有倾斜角度A的方向N1延伸,因此造成连接器50安装于电路板100时,相对电路板100具有倾斜角度A。此外,壳体56亦具有一对第一足部561(在本实施例中,则为弹性卡钳),可另外插入电路板100的相对安装部固定,以提供连接器50安装于电路板100的定位基础以及增加安装的稳固性。在第五实施例中,连接器50以信号接头52的第一端521、壳体56的第一足部561固定于电路板100上,并通过接头本体51的楔型座53倾斜于电路板100上。
本发明所揭露的平面电视以及连接器,通过连接器上的壳体(或加上支架)的足部以倾斜角度安装于平面电视的电路板上,或通过连接器上接头本体的楔型座,使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时,连接器的信号脚以及壳体开口可以相对电路板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方向延伸,使外部的一连接端子可以相对电路板倾斜一角度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上,增加连接器在使用上的弹性以及方便性。连接器的足部以及信号脚可以表面黏着装置技术或贯穿直插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上,且连接器顶部可另外设置一平面,以供表面黏着的制具吸附并安装于电路板。倾斜的连接器使得平面电视在壁挂于墙壁时,连接端子的插拔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应用于其它装置的连接器,如网络信号连接器、通用接口如USB、Firewire等各式的连接器,使用本发明的倾斜结构,更能配合装置的使用环境,提供使用者更佳的连接器插拔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根据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31)
1.一种连接器,可以一倾斜角度安装于一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含有:
一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接头本体具有多个信号脚,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多个电子接点,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壳体,安装于该接头本体,该壳体具有一对第一足部,安装于该电路板相对应的一第一安装部上;
其中该接头本体的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是于至少一分布平面上沿一第二方向排列成至少一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电路板实质上平行,且该第一方向以及该分布平面与该电路板之间具有该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为符合数字视讯接口规格或D-sub接口规格的连接器,该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5~3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为符合高清晰度多媒体传输接口规格或DisplayPort接口规格的连接器,该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0~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足部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或贯穿直插式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该第一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接点,且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是以该倾斜角度倾斜于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是使用贯穿直插式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对第一足部具有一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贴合于该电路板,使该壳体以倾斜于该电路板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电路板间形成该倾斜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支架,结合于该壳体上,用于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第二安装部,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电路板间形成该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一对第二足部,该对第二足部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或贯穿直插式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该第二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足部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贴合于该电路板,使该支架以倾斜于该电路板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一支架卡合部,该壳体具有一壳体卡合部,该支架卡合部与该壳体卡合部卡合,使该支架与该壳体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具有一破孔结构,该连接器是沉入该破孔结构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处具有一楔型座,以将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该第一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支架,安装于该壳体上,该支架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一支架卡合部,该壳体具有一壳体卡合部,该支架卡合部与该壳体卡合部卡合,使该支架与该壳体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18.一种平面电视,其包含有:
一电路板,具有多个电子接点以及一第一安装部;以及
一连接器,以一倾斜角度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含有:
一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上,该接头本体具有多个信号脚,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电连接于该多个电子接点,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壳体,安装于该接头本体,该壳体具有一对第一足部,安装于该第一安装部上;
其中该接头本体的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是于至少一分布平面上沿一第二方向排列成至少一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电路板实质上平行,且该第一方向以及该分布平面与该电路板之间具有该倾斜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为符合数字视讯接口规格或D-sub接口规格的连接器,该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5~35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为符合高清晰度多媒体传输接口规格或DisplayPort接口规格的连接器,该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0~40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一足部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或贯穿直插式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该第一安装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一端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或贯穿直插式的方式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接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对第一足部具有一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贴合于该电路板,使该壳体以倾斜于该电路板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电路板间形成该倾斜角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另包含一支架,结合于该壳体上,该支架具有一对第二足部,该对第二足部是使用表面黏着装置技术的方式或贯穿直插式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第二安装部,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电路板间形成该倾斜角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足部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贴合于该电路板,使该支架以倾斜于该电路板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路板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一支架卡合部,该壳体具有一壳体卡合部,该支架卡合部与该壳体卡合部卡合,使该支架与该壳体结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具有一破孔结构,该连接器是沉入该破孔结构里。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安装于该电路板处具有一楔型座,以将该多个信号脚的第二端相对该电路板沿该第一方向延伸。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另包含一支架,该支架具有一支架卡合部,该壳体具有一壳体卡合部,该支架卡合部与该壳体卡合部卡合,使该支架安装于该壳体上,该支架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面电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顶部具有一平面,实质上与该电路板平行,用来提供一表面黏着制具吸附该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64041A CN102064401A (zh) | 2009-11-17 | 2009-11-17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64041A CN102064401A (zh) | 2009-11-17 | 2009-11-17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4401A true CN102064401A (zh) | 2011-05-18 |
Family
ID=4399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264041A Pending CN102064401A (zh) | 2009-11-17 | 2009-11-17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6440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6207A (zh) * | 2015-02-03 | 2016-08-10 |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13347790A (zh) * | 2021-05-24 | 2021-09-03 | 荣成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板、电子设备及系统 |
-
2009
- 2009-11-17 CN CN2009102264041A patent/CN1020644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6207A (zh) * | 2015-02-03 | 2016-08-10 |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13347790A (zh) * | 2021-05-24 | 2021-09-03 | 荣成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板、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113347790B (zh) * | 2021-05-24 | 2023-08-25 | 荣成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板、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020508A1 (zh) | Usb插座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
JP3172262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WO2013017055A1 (zh) | 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
US8137134B1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n insulating member with a bendable section with a pair of projections | |
TW201620293A (zh) | 具有可拆卸式喇叭模組之顯示裝置 | |
TW201513498A (zh) | 連接器及使用該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 |
US7713079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 |
TWM379181U (en) | Connector for linking external antenna | |
RU2532249C2 (ru) | Низкопрофильная вилочная часть разъема | |
CN102064401A (zh) | 连接器 | |
US20110111608A1 (en) | Connector | |
CN106463894B (zh) | 电气接地部件和相应的电子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2825392B (zh) | 具有M12连接器的PCIe或PCI扩充卡组件 | |
US8870581B2 (en) | Socket modul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871776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 |
TWI452779B (zh) | XLR connector | |
CN202454842U (zh) | 内建信号增益电路的电连接器 | |
US20140120781A1 (en) | Micro-connector socket | |
CN105006681A (zh) | 一种hdmi连接器 | |
TWI864989B (zh) | 連接器模組 | |
CN201975650U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9331437B2 (en) |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socket | |
US20140287620A1 (en) | Usb connector structure | |
TWI395480B (zh) | 一種用於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影像顯示器裝置之插座 | |
CN203056143U (zh) | 直立式hdmi共享dp脚位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