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7164A -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 Google Patents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7164A CN102057164A CN2009801215949A CN200980121594A CN102057164A CN 102057164 A CN102057164 A CN 102057164A CN 2009801215949 A CN2009801215949 A CN 2009801215949A CN 200980121594 A CN200980121594 A CN 200980121594A CN 102057164 A CN102057164 A CN 1020571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gearwheel
- oil
- turbo blower
- gear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F04D29/057—Bearings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F04D29/059—Roller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式鼓风机以及其中使用的高速旋转体。所述涡轮式鼓风机包括:i)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ii)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固定于所述发动机轴的大齿轮和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iii)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包括在外周面设置有所述小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相结合的叶轮、以及内置有所述旋转轴、所述小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一组合轴承,且一部分剖开着以使所述小齿轮露出的旋转体外壳,并且所述高速旋转体的一部分内置于所述齿轮外壳内并与所述齿轮外壳相结合;以及iv)蜗壳,该蜗壳围绕所述叶轮并输出压缩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式鼓风机,特别涉及可使驱动时的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达到最小化的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背景技术
为获得小体积高输出,涡轮式鼓风机一般使用高速旋转体。高速旋转体根据其驱动方式可分为直接驱动方式和间接驱动方式。其中,所述直接驱动方式与高速发动机直接连接,而所述间接驱动方式通过用于增加旋转速度的齿轮增速器与一般发动机连接。
直接驱动方式的高速旋转体通常由空气轴承(air bearing)支撑。但是,空气轴承由于构件耐久性差,所以长期使用(例如,3年以上)会受到很多限制。
间接驱动方式的高速旋转体所使用的通常的齿轮增速器由大齿轮(bullgear)和小齿轮(pinion gear)组成。其中,所述大齿轮结合在发动机轴上,而所述小齿轮设置在高速旋转体上,并与大齿轮相啮合。然而,当具备齿轮增速器的涡轮式鼓风机工作时,高速旋转体和大齿轮上将产生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所以为减少所述负荷需改善结构。
而且,具备齿轮增速器的涡轮式鼓风机使用内置有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轮箱,而为了将齿轮箱安装到涡轮机械上,不仅需要将齿轮箱本身制成水平分离式,而且也需要将支撑上述两个齿轮轴的轴承制成水平分离式。
如此通过分离方式制作齿轮箱时,制作精度较差,并且涡轮机械组装完后,为进行高速旋转而对齿轮轴进行对中(centering)时,很难保证组装精度。另外,由于构件数量增加,会导致制作成本变大。
为了供给润滑油,间接驱动方式的涡轮式鼓风机需要具备油泵,因此增加了构件数量。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大齿轮和发动机轴通过热压配合(shrinkfit)结合,当由于大齿轮的齿部磨损等原因需要更换大齿轮时,存在大齿轮的拆卸和组装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作用于高速旋转体和大齿轮的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达到最小化的涡轮式鼓风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涡轮式鼓风机内形成油循环结构,即使不设置用于供给润滑油的油泵,仍然可以向高速旋转体循环供给润滑油的涡轮式鼓风机。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可以使高速旋转体和大齿轮及发动机的组装和拆卸变为简单的涡轮式鼓风机。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包括:i)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ii)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结合在发动机轴的大齿轮和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iii)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包括在外周面上设置有小齿轮的旋转轴、与旋转轴的一端相结合的叶轮、以及内置有旋转轴和小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一组合轴承,且部分被剖开以使小齿轮露出的旋转体外壳,并且高速旋转体的一部分内置于齿轮外壳内并与齿轮外壳相结合;以及iv)蜗壳,该蜗壳包覆叶轮并输出压缩空气。
第一组合轴承可以包括:i)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构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ii)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座设置于旋转轴的外周面,并内置于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iii)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滚珠轴承座。
第一组合轴承位于小齿轮的两侧,并且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可以大于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表面上形成油膜,并且在滑动轴承座的内表面中与大齿轮相对的部分设置有侧压缓冲槽,从而可以吸收大齿轮引起的侧压。
此外,高速旋转体在旋转体外壳中与叶轮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通风孔,并且小齿轮形成为斜齿轮的形状,斜齿轮的方向设置为当旋转轴旋转时,产生朝叶轮的反方向拉旋转轴的力。
在齿轮外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具有圆弧形状的导引盖,其围绕大齿轮的一部分并具有多个导油槽,并且齿轮外壳的内侧上部可以设置有与导引盖的端部相连接的油箱。
齿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油管,从而向第一组合轴承供给收集到油箱中的润滑油,油管的一端与在油箱上设置的排油口相连接,而油管的另一端与形成在第一组合轴承上的供油口相连接。
旋转体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油蒸汽的蒸汽排出口,涡轮式鼓风机进一步可以包括与蒸汽排出口和油箱相连接的油蒸汽冷却器。而且,油蒸汽冷却器可以冷凝从蒸汽排出口排出的油蒸汽并供给到油箱内。
齿轮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储油槽,而储油槽在侧壁的上下位置上设置有一对孔,齿轮外壳进一步可以包括用于连通一对孔的连通管和设置于连通管的控制阀。
大齿轮直接连接于发动机轴,齿轮外壳中在与发动机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结合面,而结合面具有直径大于大齿轮直径的开口部,并且结合面与发动机可以相结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高速旋转体包括:i)旋转轴,该旋转轴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ii)叶轮,该叶轮与旋转轴的一端相结合;iii)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设置于小齿轮的两侧;以及iv)旋转体外壳,该旋转体外壳内置有旋转轴、小齿轮以及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而且旋转体外壳的一部分被剖开,以使小齿轮露出。
一对第一组合轴承分别可以包括:i)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构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ii)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轴设置于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并内置在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iii)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滚珠轴承座中。
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大于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地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表面上形成油膜,并且为吸收大齿轮引起的侧压,在滑动轴承座的内表面,与侧压方向的反方向上可以设置有侧压缓冲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包括:i)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ii)大齿轮,该大齿轮可装卸地结合于发动机轴上,并且在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轴的中孔;iii)第二组合轴承,该第二组合轴承设置于固定轴和大齿轮之间,并具有在与发动机轴并排方向上相临的圆锥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以及iv)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具有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的旋转轴和结合于旋转轴的一端上的叶轮。
涡轮式鼓风机进一步可以包括:i)发动机盖,该发动机盖与发动机结合,并用于支撑发动机轴;以及ii)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并在与发动机盖结合的侧面设置有直径大于大齿轮直径的开口部。
发动机轴在与大齿轮相对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凸缘,大齿轮通过贯通大齿轮与凸缘的多个结合螺栓结合到发动机轴上,齿轮外壳在与多个结合螺栓中的任意一个结合螺栓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发动机盖具有朝发动机突出的凹座(recess),并将高速旋转体的一部分容纳到凹座内。
高速旋转体进一步可以包括:i)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设置于小齿轮的两侧;以及ii)旋转体外壳,该旋转体外壳内置有旋转轴和一对第一组合轴承,并安装在齿轮外壳上,且部分被剖开以使小齿轮从齿轮外壳内部露出。
第一组合轴承分别可以包括:i)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构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ii)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轴设置于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同时内置于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iii)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滚珠轴承座。
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大于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地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表面上形成油膜。
在齿轮外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圆弧形状的导引盖和阶梯形状的突出部,其中,导引盖围绕大齿轮的一部分,而突出部位于大齿轮的侧面外侧,突出部在齿轮外壳和发动机盖的组装体内部形成临时储存槽。
导引盖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多个导油槽,多个导油槽沿大齿轮的旋转方向上延伸。齿轮外壳在设置有临时储存槽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口,并且齿轮外壳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油管,而第一油管在齿轮外壳的外部用于连接第一贯通口和固定轴。
固定轴结合于齿轮外壳,而固定轴在内部设置有油孔,并且固定轴和发动机轴之间设置有流道,从而可以将供给到油孔的润滑油导引至第二组合轴承。
突出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贯通口,在齿轮外壳中与旋转体外壳相接的部分设置有第三贯通口,并且齿轮外壳的内部进一步可以包括将第一贯通口和第三贯通口连接的第二油管。
旋转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油道,用于连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中的叶轮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第三贯通口,并且旋转体外壳的外部进一步可以包括第三油管,用于连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中的与叶轮相反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油道。
高速旋转体进一步可以包括位于叶轮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叶轮之间的支座,并且支座和旋转体外壳上设置有排油口,旋转体外壳在外部进一步可以包括第四油管,用于连接排油口和齿轮外壳,从而回收润滑油。
涡轮式鼓风机进一步可以包括:i)轴承及密封件,该轴承及密封件在发动机轴的外周面上沿远离大齿轮的方向并排设置;以及ii)第五油管,该第五油管用于连接密封件和发动机盖的内部,以回收到达密封件的润滑油。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包括:i)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同时与发动机盖组装在一起;ii)大齿轮,该大齿轮可装卸地结合于发动机轴上,并且中心设置有用于设置固定轴的中孔;iii)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包括外周面设置有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的旋转轴、与旋转轴一端结合的叶轮、用于支撑旋转轴的至少一个第一组合轴承、以及内置有旋转轴和第一组合轴承,且一部分被剖开以使小齿轮露出的旋转体外壳;iv)第二组合轴承,该第二组合轴承设置于固定轴和大齿轮之间,并具有沿着与发动机轴并排的方向上相邻的圆锥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v)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并且在与发动机盖结合的侧面设置有直径大于大齿轮的直径的开口部;以及vi)蜗壳,该蜗壳围绕叶轮并输出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采用组合轴承吸收高速旋转体和大齿轮的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使用一体型组合轴承座使组装的精密度高,由此可在涡轮式鼓风机领域得到宽泛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有效的润滑油提供系统,即使不使用油泵也能提供能够长期稳定运转的涡轮式鼓风机。
根据本发明,即使不使用现有的用于将动力传递到大齿轮的大齿轮旋转轴,也能将动力传递到大齿轮,使用少量的部件也能提供既经济寿命又长的涡轮式鼓风机。
根据本发明,需要更换或维修大齿轮时,能够容易地组装和分解高速旋转体和大齿轮及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的左视图。
图3是从叶轮侧观察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中的齿轮外壳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发动机侧观察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中的齿轮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的旋转轴的主视图。
图7是利用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的齿轮外壳的正面剖视图、侧面剖视图和高速旋转体的剖视图显示润滑油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的俯视图。
图9是在A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的发动机轴和大齿轮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中齿轮外壳和大齿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从B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中发动机盖的立体图。
图13是从C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中齿轮外壳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I-I线的剖视图。
图15是从D方向观察图13所示齿轮外壳的主视图。
图16是从C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的主视图。
图17是从B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的右视图。
图18是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中高速旋转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并不局限于在此示出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100的主视图,其剖开显示了高速旋转体20部分。图2是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100的左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00包括支撑台10、发动机11、齿轮外壳12和蜗壳13。支撑台10上固定有发动机11和齿轮外壳12,并且后述的高速旋转体20的一部分位于齿轮外壳12的内部。
在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00中,发动机11上结合的发动机轴14和高速旋转体20的旋转轴21不直接连接,而两者偏移设置。即,发动机轴14上直接连接有大齿轮15,而旋转轴21上设置有小齿轮16,且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通过啮合增加发动机11的动力,以此来驱动高速旋转体20。
第一实施例采取了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从而可以去除现有增速用齿轮箱内用于支撑大齿轮的大齿轮轴,并且解决了发动机和齿轮箱之间需要密封的问题,同时可减少构件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在发动机轴14上如此直接结合大齿轮15,如图3和图4所示,一体制作齿轮外壳12,并且将齿轮外壳12固定于发动机11的一侧面开放,且该开放的程度大于大齿轮15直径。而且,发动机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外壳13的托架17。
图3是从叶轮22处观察图1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00中齿轮外壳12的立体图,图4是从发动机11处观察图1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00中齿轮外壳12的立体图。
在图3中,附图标记121表示将高速旋转体20和蜗壳13结合到齿轮外壳12的第一结合面。在图4中,附图标记122表示将齿轮外壳12本身结合到发动机11的托架17上的第二结合面。
可以使用螺栓和螺母的结合等常规的机械结合方式在齿轮外壳12的第一结合面121、第二结合面122上结合高速旋转体20或者发动机11的托架17。另外,第一结合面121、第二结合面122上设置有橡胶衬垫等常规密封装置,用于隔开齿轮外壳12的外部和内部,以对其内部进行密封。所述结合方法和密封装置为常见结构,故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上述齿轮外壳12,在组装时可以先把直径较大的大齿轮安装到发动机轴14上,并将齿轮外壳12的第二结合面122安装到发动机11的托架17上,然后在齿轮外壳12的第一结合面121上依次安装高速旋转体20和蜗壳13。
以下参照图5详细说明高速旋转体20。图5是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100的高速旋转体20的剖视图,虚线部分是显示第一组合轴承26的分解图。
参照图5,高速旋转体20包括旋转轴21、内置所述旋转轴21的旋转体外壳23、滑动轴承24和滚珠轴承25一体构成的一对第一组合轴承26、与旋转轴21一端结合的叶轮22。
旋转体外壳23整体上被构成为圆筒状,并且和常规高速旋转体中使用的分离式不同地,本发明的旋转体外壳23一体制作而成。在旋转轴21中形成有小齿轮16的部分上,旋转体外壳23的一部分被剖开,以使小齿轮16露出于旋转体外壳23的外部。如此露出的小齿轮16与齿轮外壳12内部的大齿轮15相啮合。
而且,旋转体外壳23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凸缘27,所述凸缘27上设置有多个结合孔271,从而可以将旋转体外壳23组装到齿轮外壳12的第一结合面121上。而且在旋转体外壳23上设置有多个孔,该孔给将在后面所述的第一组合轴承26供给润滑油的同时用于排出润滑油。关于该孔,将在后面部分做具体说明。
以设置在旋转轴21上的小齿轮16为中心,在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组合轴承26。第一组合轴承26构成为在一个组合轴承座28内部同时设置有滑动轴承轴241和滚珠轴承25。
如图5的虚线部分所示,第一组合轴承26包括组合轴承座28、滑动轴承轴241和滚珠轴承25。组合轴承座28具有滑动轴承座281和滚珠轴承座282,并且所述两个轴承座为一体结构。而且,滑动轴承轴241设置在旋转轴21的外周面上,并且内置于滑动轴承座281中,且与滑动轴承座281一起构成滑动轴承24。滚珠轴承25设置于滚珠轴承座282内部。滚珠轴承25包括滚珠251和包围所述滚珠251的外轮252和内轮253,所述滚珠251在低速运转时直接支撑负荷。
在图5的虚线部分中,附图标记261表示固定于组合轴承座28和旋转体外壳23之间的环,而附图标记262表示将滚珠轴承25结合到组合轴承座28上的结合环。并且,附图标记263表示将组合轴承座28固定于旋转轴21上的螺母。
在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00中,高速旋转体20上使用第一组合轴承26的理由如下:
如果高速旋转体上只使用滑动轴承,则虽然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油压(oilpressure)可以支撑较大的负荷,但在非高速旋转状态下,即在启动、停止或者低速运转的情况下,滑动轴承座和旋转轴将会直接接触。因此,不仅很难启动,而且会发生摩擦引起的发热和磨损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用油泵来强制进行润滑。
相反,如果在高速旋转体上只使用滚珠轴承,则能够解决启动、停止或低速运转时发生的摩擦问题,并具有无油泵状态下仅需提供未经加压的润滑油的优点。然而在高速旋转时,滚珠轴承将承担较大的负荷,所以具有耐久性下降的缺点。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00中,高速旋转体20具有由滑动轴承24和滚珠轴承25构成的第一组合轴承26,从而可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如上所述,如果在高速旋转体20上使用第一组合轴承26,则由于存在滚珠轴承25,所以旋转轴21和组合轴承座28在结构上不会直接接触。因此,本发明的涡轮式鼓风机100在起始状态下低速驱动时,可通过滚珠轴承25支持高速旋转体20的驱动,而当高速驱动时,可通过滑动轴承24支持高速旋转体20的驱动。
根据第一组合轴承26的上述结构,当高速旋转体20驱动时,随着运行区(旋转速度)的不同,负荷支撑作用会自动改变。即,在包括启动运转和停止运转的低速驱动时,负荷施加到滚珠251,从而滚珠轴承25支撑负荷,滑动轴承24则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同时,如果旋转速度增加,则形成在滑动轴承24的油膜厚度增加,滑动轴承24在规定速度以上支撑负荷,滚珠轴承25则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
为此,滑动轴承24的设置间隙形成为大于滚珠轴承25的设置间隙。在此,滑动轴承24的设置间隙表示滑动轴承座281的内径和滑动轴承轴241直径之差,并且滚珠轴承25的设置间隙表示从外轮252的内径和内轮253的外径之差减去滚珠251直径的值。下面对所述设置间隙的区别进行说明,当滑动轴承24的设置间隙为0.2mm时,滚珠轴承25的设置间隙可以是0.1mm。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使不额外设置油泵,第一组合轴承26的滑动轴承24也可以形成油膜。下面参照图6对这一部分进行说明。
图6是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100的旋转轴21的主视图,图中同时示出旋转轴21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参照图6,设置在旋转轴21上的滑动轴承轴24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油槽242和多个锥槽243,所述多个油槽242和多个锥槽243用于供给润滑油。所述多个油槽242和多个锥槽243在旋转轴21的方向上倾斜设置。位于小齿轮16一侧的油槽242和锥槽243的倾斜方向与位于小齿轮16另一侧的油槽242和锥槽243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且,各锥槽243与油槽242相接的部分较深,而越是远离油槽242,其深度越浅。
如此设置在滑动轴承轴241表面上的油槽242具有供给油的作用,并且锥槽243对供给到油槽242的润滑油产生压力,以形成油膜。因此在旋转轴21旋转时,所述油槽242和锥槽243起到油泵作用。
即当旋转轴21高速旋转时,在旋转方向上会产生楔入效应(wedgingeffect),而且部分润滑油通过离心作用在滑动轴承24上产生高压。结果,旋转轴21被悬浮的同时从滑动轴承座281分离,从而旋转轴21可在悬浮状态下进行高速旋转。在此状态下,如果旋转轴21高速旋转,则由于滚珠轴承25不会起到轴承作用(即,由于不会与旋转轴21接触),结果可以延长高速旋转体20的寿命。
因此在涡轮式鼓风机100中,只要能够给第一组合轴承26供给润滑油,即使不设置油泵,也可以解决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和对润滑油的加压等所有问题。
另外,涡轮式鼓风机100具有通过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增加旋转轴21旋转速度的结构,所以必然会产生齿轮驱动引起的侧压。这种侧压通常从直径较大的大齿轮15侧作用于直径较小的小齿轮16侧。并且,侧压的实质性作用方向不是与旋转轴21中心的垂直线形成直角的3点方向(表示时针方向),而是其下侧的约5点方向。
因此,应使用能够缓冲作用于旋转轴21的小齿轮16的侧压的结构。为此在滑动轴承座28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侧压缓冲槽29(参照图5的虚线部分)。侧压缓冲槽29设置在滑动轴承座281内表面中与大齿轮15相对的部分(即侧压作用方向的反方向)。侧压缓冲槽29的长度和深度则根据高速旋转体20规格通过计算负荷来决定。侧压缓冲槽29可具有等于或小于180°的圆弧形状。
在组合轴承座28中设置有侧压缓冲槽29的部分不会形成油膜,而只在其相反侧,即受到侧压作用的一侧形成油膜。因此,可以解除大齿轮15引起的侧压,以顺利进行高速旋转。
上面说明了解除作用于高速旋转体20的径向负荷的方法。但是,当高速旋转体20高速旋转时,由于作用于叶轮22入口和叶轮22出口的压力之差,高速旋转体20会受到轴向负荷的作用。因此,下面说明解除作用于高速旋转体20的轴向负荷的方法。
在高速旋转体20中旋转轴21的一侧(以图5为准时其左侧)上设置有叶轮22。此时在叶轮22的入口处形成负压(-),叶轮22的出口处形成正压(+)。因此,以旋转轴21为基准,在设置有叶轮22的方向(图5的左侧)上产生轴向负荷。
为了解除轴向负荷,第一实施例采取以下方案。①在与叶轮22相对的旋转体外壳23的端部设置通风孔231,②调整设置于旋转轴21上的小齿轮16的斜齿轮方向,③在组合轴承座28上设置滚珠轴承25。
通过旋转体外壳23的通风孔231去除在叶轮22后侧上形成的正压(+)。小齿轮16为斜齿轮形状。斜齿轮的方向设置为,当旋转轴21旋转时所述斜齿轮能够产生朝叶轮22的反方向(图5的右侧)拉旋转轴21的作用力,从而解除轴向负荷。必要时,通过用于支撑滚珠轴承25的基本轴向负荷的支撑力来缓解轴向负荷。
其次,参照图7说明涡轮式鼓风机100的润滑油循环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具有在无油泵状态下给高速旋转体20循环供给润滑油的作用。
图7通过图1所示的涡轮式鼓风机100中齿轮外壳12的正剖视图和侧剖视图以及高速旋转体20的剖视图来概略显示润滑油循环系统。
参照图7,齿轮外壳1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围绕大齿轮15的导引盖30。导引盖30上设置有多个导油槽301。而且,齿轮外壳12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导引盖30的端部衔接的油箱31。
因此,如果大齿轮15旋转,则装在齿轮外壳12下部的储油槽32中的润滑油被大齿轮15的齿轮齿飞散,同时随导引盖30和导油槽301移动,然后以其重力落入油箱31内并被收集。此时,残留在大齿轮15表面上的润滑油在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接触的瞬间起到润滑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的作用。
收集到油箱31内的部分润滑油以其重力通过排油口311排出后,沿油管供给到设置在高速旋转体20的旋转体外壳23上的供油口232。
供给到旋转体外壳23的供油口232的润滑油分为两个方向,其中少量供给到滚珠轴承25,而大部分供给到滑动轴承24。当旋转轴21高速旋转时,供给到滑动轴承24的润滑油通过滑动轴承轴241上的锥槽243被施加压力而形成油膜,以支撑旋转轴21。而且,滑动轴承24所使用的润滑油向供给方向的反方向流动,并从露出小齿轮16的旋转体外壳23的剖开部分排出,然后落入齿轮外壳12下部的储油槽32内。
另外,如果高速旋转体20高速旋转,则供给到第一组合轴承26的润滑油被蒸发的同时可生成油蒸汽。
油蒸汽以旋转体外壳23的凸缘27为中心排出到齿轮外壳12的内部和齿轮外壳12的外部。排出到齿轮外壳12内部的油蒸汽通过润滑油的循环结构再次供给到第一组合轴承26,所以不会发生其它问题。然而,需要对向齿轮外壳12外部排出的油蒸汽进行后续处理。
从第一组合轴承26的内部朝叶轮22方向排出到齿轮外壳12外部的油蒸汽中,其一部分被冷凝,而其余部分保持蒸汽状态。由此,被冷凝的润滑油通过回收口233回收到储油槽32的油回收口33。而且,蒸汽状态的油蒸汽通过蒸汽排出口234排出之后,在油蒸汽冷却器34中冷凝后,再通过油箱31的冷凝油供给口35供给到油箱31。
如此,通过冷凝油供给口35供给到油箱31的润滑油经油管36回收到储油槽32中。另外,油箱31内残留的微量油蒸汽通过油箱31的排气口37排出到外部。在此,油箱31设置有障壁38,其上部呈开放状态,且内部设置有通孔。因此,油箱31可大致分离并临时储存通过导引盖30和导油槽301收集的润滑油和从油蒸汽冷却器34供给的被冷凝的润滑油。
另外,通过把齿轮外壳12密封而形成的储油槽32内储存有润滑油,而储油槽32侧壁的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孔。而且,连通这些孔的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39。因此,可通过调整控制阀39来保持储油槽32中用于驱动高速旋转体20所需的适量的润滑油。
若进一步仔细说明,则当高速旋转体20开始驱动时,如果考虑润滑油的飞散,需要较多润滑油,但如果关闭控制阀39,则储油槽32的润滑油将枯竭。因此,如果适当地控制供给到控制阀39的润滑油的量,则可以保持驱动高速旋转体20所需的润滑油。
图7中附图标记40表示压力调节阀,其与通风孔231相连通,以调节作用于叶轮22前后的压力之差。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110的局部剖面俯视图。本实施例中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参照图8,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10包括发动机轴14、大齿轮15、高速旋转体20以及第二组合轴承42。
发动机轴14与发动机11相结合,并且发动机11工作时会高速旋转。大齿轮15可装卸地结合在发动机轴14上,并在其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轴41和第二组合轴承42的中孔。高速旋转体20包括旋转轴21和叶轮22,其中所述旋转轴21上设置有与大齿轮15啮合的小齿轮16,而所述叶轮22与旋转轴21的一端相结合。
涡轮式鼓风机110进一步包括发动机盖43、齿轮外壳120、进口导流叶片44(Inlet Guide Vane)和蜗壳13。发动机盖43结合在与叶轮22相对的发动机11的前方,并且齿轮外壳120结合在与叶轮22相对的发动机盖43的前方。发动机轴14、整体大齿轮15和高速旋转体20的一部分位于发动机盖43和齿轮外壳120的组装体内部。进口导流叶片44设置于吸入流道,以调节流入叶轮22中的气体流量。
如果发动机轴14通过发动机11工作而旋转,则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旋转的同时增加发动机11的动力,从而驱动高速旋转体20。因此,外部气体通过吸入流道流入旋转的叶轮22内,且通过叶轮22的同时被加速及压缩,然后压缩气体通过扩散器通道排出到蜗壳13。图8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入方向和排出方向。
在前面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110的工作过程中,大齿轮15上产生大齿轮15自身的负荷和小齿轮16推动大齿轮15引起的径向负荷,而且还产生由于大齿轮15和小齿轮16的螺旋形状引起的轴向负荷。下述的第二组合轴承42在大齿轮15内部支撑大齿轮15,所以会有效降低作用于大齿轮15的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
图9是从A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10中发动机轴14和大齿轮15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参见图9和图10,第二组合轴承42包括圆锥滚柱轴承45和滚珠轴承46,所述两个轴承在固定轴41和大齿轮15之间沿着与发动机轴14并排的方向设置。圆锥滚柱轴承45包括以倾斜方向插设的辊子451、围绕辊子451的内轮452及外轮453。滚珠轴承46包括滚珠461、围绕滚珠461的内轮462及外轮463。内轮462套设于固定轴41上,外轮463与大齿轮15相结合。
并且,圆锥滚柱轴承45同时减少作用于大齿轮15的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而且滚珠轴承46再次减少作用于大齿轮15的径向负荷。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10通过第二组合轴承42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用于大齿轮15的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结果,可以预防由于大齿轮15的位置移动产生的噪音、大齿轮15的损坏及发动机轴14的变形。
固定轴41利用固定块47和螺栓48固定于齿轮外壳120,且其中心与发动机轴14的中心相一致。固定轴41的内部沿与固定轴41并排的方向形成有油孔411,其用于给第二组合轴承42供给润滑油。此时,固定轴41和发动机轴14之间存在预定间距,以形成向第二组合轴承42引导润滑油的流道。
另外,发动机轴14不与大齿轮15重叠,而所述发动机轴14中与大齿轮15相对的端部外周面上固定有凸缘141。大齿轮15可通过利用贯通大齿轮15和凸缘141的多个结合螺栓49以机械结合方式固定于发动机轴14上。此时,大齿轮15并不采用热压配合等永久性结合方式,而是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于发动机轴14上,所以当需要更换或维修大齿轮15时,可容易进行大齿轮15和发动机轴14的组装和分解。
图11是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10中齿轮外壳120和大齿轮15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11,就齿轮外壳120而言,在与多个结合螺栓49中的任意一个结合螺栓49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123。而且,可通过所述开口部123放入工具(未图示)来分离结合螺栓49。即,利用工具分离结合螺栓49之后,用手动操作旋转大齿轮15,并将其它结合螺栓49放到开口部123位置,然后再放入工具,以分离结合螺栓49。因而,可通过反复上述过程来分离所有的多个结合螺栓49。
全部拆除所有结合螺栓49后,大齿轮15由第二组合轴承42支撑,如果在此状态下分离齿轮外壳120和发动机盖43,则可以从大齿轮15和齿轮外壳120容易分解发动机11和发动机轴14。
在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10中,高速旋转体20和第一组合轴承26的结构和功能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对发动机盖43和齿轮外壳120的形状进行说明。
图12是从B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10中发动机盖43的立体图。
参照图8和图12,发动机盖43设置有用于容纳发动机轴14的中孔431,且具有第三结合面432,所述第三结合面432沿中孔431的周围结合在发动机11上。而且,发动机盖43具有朝发动机11方向突出的凹座(recess)50,从而朝发动机11方向扩大了发动机盖43和齿轮外壳120的组装体的内部空间。
涡轮式鼓风机110的容量越大,旋转轴21的长度就越长,所以需形成容纳旋转轴21的空间。在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10中,由于在发动机盖43设置有凹座50,可以将高速旋转体20中的叶轮22的相反侧部分容纳到凹座50内,所以还可以容易设置大型高速旋转体20。
图13是从C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10中的齿轮外壳110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I-I线剖视图。
参照图13和图14,齿轮外壳120的结构是结合于发动机盖43的那一侧的开放程度大于大齿轮15直径的形状。即,齿轮外壳120包括垂直壁51和侧壁52,并具有固定于发动机盖43的那一侧完全开放的结构。其中,所述垂直壁51设置有用于容纳大齿轮15的固定轴41和高速旋转体20的两个中孔,而所述侧壁52从垂直壁51的边缘朝发动机盖43扩大。
因此,如图8所示,对大齿轮15和发动机轴41进行组装,并将齿轮外壳120固定于发动机盖43上,以围绕所述大齿轮15后,再将固定轴41和高速旋转体20安装于齿轮外壳120中,然后在旋转体外壳23上依次组装蜗壳13。所述结构的分解过程与前面所述的组装顺序相反。本发明由于具有大齿轮15和发动机轴14的可装卸的结合结构和一侧开放程度较大的齿轮外壳120的形状,所以涡轮式鼓风机110的组装和分解过程变为简单。
下面对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涡轮式鼓风机110的润滑油循环系统进行说明。
图15是从D方向观察图13所示齿轮外壳120的主视图。
参照图14和图15,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内表面设置有大概呈圆弧形状的导引盖30,所述导引盖30围绕大齿轮15的一部分。导引盖30从垂直壁51的内表面向发动机盖43突出,其宽度w1(参照图14)与齿轮外壳120的侧壁52的宽度w2(参照图14)相一致。导引盖30的内径大于大齿轮15的直径,并与大齿轮15相隔一定距离。
在图15中,大齿轮15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并且导引盖30以图15为基准,具有大概左侧上部剖开的形状。导引盖30的内表面上沿大齿轮15的旋转方向设置有导油槽301。在与发动机轴14并排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导油槽301相隔一定距离设置(参照图14)。
并且,在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内表面上部,即在大齿轮15的侧面外侧上设置有阶梯形状的突出部53。突出部53构成朝侧壁52方向下降的阶梯。突出部53的一端与侧壁52连接,而另一端以图15为基准时,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与导引盖30上侧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突出部53的宽度等于导引盖30的宽度。
如果将前述齿轮外壳120结合于发动机盖43上,侧壁52、导引盖30及突出部53就能紧贴于发动机盖43,并形成预定内部空间。即,齿轮外壳120和发动机盖43的组装体下部设置有储油槽32,大齿轮15和导引盖30之间设置有油道,且在突出部53上方设置有临时储存槽54,其用于收集润滑油并再次循环已收集的润滑油。
因此,如果大齿轮15旋转,则装在储油槽32中的润滑油通过大齿轮15的齿轮齿飞散的同时,沿着导引盖30上设置的导油槽301移动,然后以其重力掉在突出部53上,并被收集到临时储存槽54中。并且,临时储存槽54中收集的润滑油通过以下说明的循环结构供给到大齿轮15的第二组合轴承42和高速旋转体20的第一组合轴承26。
在如前所述的齿轮外壳120结构中,导引盖30和突出部53与齿轮外壳120一体构成。因此,可以避免额外制作储油槽和临时储存槽后,并将其组装于齿轮外壳内部的麻烦,并且将齿轮外壳120和发动机盖43以气密性状态结合,从而可容易设置储油槽32和临时储存槽54。
图16是从C方向观察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00的主视图,其将齿轮外壳120外部的一部分表示在虚线内。
参照图15和图16,在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外部设置有第一油管55,所述第一油管55用于连接临时储存槽54和大齿轮15的固定轴41。即,在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中与所述临时储存槽54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口56,并且第一油管55的一端与第一贯通口56相连接。而且,第一油管55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固定轴41上的油孔411相连接。
图9中用虚线显示与固定轴41相连接的第一油管55的一部分。参照图9,第一油管55将临时储存槽54中收集的润滑油提供给固定轴41的油孔411,而且供给到油孔411的润滑油依次流经滚珠轴承46和圆锥滚柱轴承45的同时润滑第二组合轴承42。然后,润滑油再落入储油槽32,并收集到其内部。
图17是从B方向观察图8的涡轮式鼓风机110的右视图,并显示剖开发动机盖43的一部分后的齿轮外壳120的内部。图18是图8所示涡轮式鼓风机110中高速旋转体20的主视图。
参照图17和图18,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内部设置有第二油管57,所述第二油管57用于将临时储存槽54内收集的润滑油传递给高速旋转体20。为此,突出部5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贯通口58,且第二油管57的一端与第二贯通口58相连接。而且在齿轮外壳120的垂直壁51上与旋转体外壳23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贯通口59,而第二油管57的另一端与第三贯通口59连接。
并且,在旋转体外壳2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26中位于叶轮22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以图18为准时,即为左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和第三贯通口59的油道60。而且,在旋转体外壳23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叶轮22相反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以图18为准时,即为右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和油道60的第三油管61。
因此,收集在临时储存槽54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油管57供给到高速旋转体20上,而已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油道60和第三油管61分别供给到叶轮22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和叶轮22相反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
供给到叶轮22侧第一组合轴承26的润滑油依次流经滑动轴承24和滚珠轴承25的同时润滑所述两个轴承。此时,位于滚珠轴承25和叶轮22之间的的支座62和围绕所述支座62的旋转体外壳23位置上设置有润滑孔63,而且旋转体外壳23的外部设置有第四油管64,其用于连接润滑孔63和齿轮外壳120。因此,所使用的润滑油通过第四油管64流入齿轮外壳120内,并收集到储油槽32内。
而且,通过第三油管61供给到叶轮22相反侧的第一组合轴承26上的润滑油供给到滑动轴承24和滚珠轴承25,以润滑所述两个轴承。并且所使用的润滑油通过旋转体外壳23中间的用于露出小齿轮16的剖开部分落入储油槽32并收集到其内。
参照图9,在发动机轴14的外周面上朝远离大齿轮15的方向上并排设置有轴承65和密封件66。在大齿轮15的旋转过程中,润滑油也向发动机轴14高速飞散,所以可通过飞散的润滑油足以润滑轴承65。密封件66上设置有第五油管67,其将通过轴承65到达密封件66的润滑油回收到储油槽32中。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式鼓风机110即使不额外设置用于供给润滑油的油泵,仍然可以将润滑油循环供给到大齿轮15的第二组合轴承42和高速旋转体20的第一组合轴承26。因此,本发明可通过简化润滑油的供给结构来减少构件数量。
上面结合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可具有多种实施例及变形例,这些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
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结合在所述发动机轴的大齿轮和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
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包括在外周面上设置有所述小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相结合的叶轮、以及内置有所述旋转轴、所述小齿轮及至少一个第一组合轴承,且部分被剖开以使所述小齿轮露出的旋转体外壳,并且所述高速旋转体的一部分内置于所述齿轮外壳内并与所述齿轮外壳相结合;以及
蜗壳,该蜗壳包覆所述叶轮并输出压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轴承包括:
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构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
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并内置于所述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所述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
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所述滚珠轴承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合轴承位于所述小齿轮的两侧,并且所述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大于所述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油膜,并且在所述滑动轴承座的内表面中与所述大齿轮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有侧压缓冲槽,以吸收所述大齿轮引起的侧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速旋转体在所述旋转体外壳中与所述叶轮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通风孔,并且所述小齿轮形成为斜齿轮的形状,所述斜齿轮的方向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旋转时,产生朝所述叶轮的反方向拉所述旋转轴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轮外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圆弧状导引盖,所述导引盖围绕所述大齿轮的一部分并具有多个导油槽,并且所述齿轮外壳的内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引盖的端部相连接的油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油管,从而向所述第一组合轴承供给收集到所述油箱中的润滑油,所述油管的一端与形成在所述油箱上的排油口相连接,而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形成在所述第一组合轴承上的供油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油蒸汽的蒸汽排出口,
所述涡轮式鼓风机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蒸汽排出口和所述油箱相连接的油蒸汽冷却器,所述油蒸汽冷却器冷凝从所述蒸汽排出口排出的油蒸汽并供给到所述油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轮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储油槽,而所述储油槽在侧壁的上下位置上设置有一对孔,所述齿轮外壳进一步包括用于连通所述一对孔的连通管和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的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齿轮直接与所述发动机轴相结合,所述齿轮外壳在与所述发动机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结合面,所述结合面具有大于所述大齿轮直径的开口部,所述结合面与所述发动机相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齿轮直接与所述发动机轴相结合,所述齿轮外壳在与所述发动机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结合面,所述结合面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大齿轮直径的开口部,所述结合面与所述发动机相结合。
12.一种高速旋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该旋转轴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
叶轮,该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相结合;
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设置于所述小齿轮的两侧;以及
旋转体外壳,该旋转体外壳内置有所述旋转轴、所述小齿轮以及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而且所述旋转体外壳的一部分被剖开,以使所述小齿轮露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速旋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分别包括:
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形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
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并内置在所述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所述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
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所述滚珠轴承座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速旋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大于所述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所述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地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油膜,并且为吸收所述大齿轮引起的侧压,在所述滑动轴承座的内表面,与所述侧压方向的反方向上设置有侧压缓冲槽。
15.一种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
大齿轮,该大齿轮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发动机轴上,并且在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轴的中孔;
第二组合轴承,该第二组合轴承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大齿轮之间,并具有在与所述发动机轴并排方向上相邻的圆锥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以及
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具有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的旋转轴和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叶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发动机盖,该发动机盖与所述发动机结合,并用于支撑所述发动机轴;以及
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并在与所述发动机盖结合的侧面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大齿轮直径的开口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轴在与所述大齿轮相对的端部外周面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大齿轮通过贯通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凸缘的多个结合螺栓结合到所述发动机轴上,所述齿轮外壳在与所述多个结合螺栓中的任意一个结合螺栓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盖具有朝所述发动机突出的凹座,并将所述高速旋转体的一部分容纳到所述凹座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体进一步包括:
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该一对第一组合轴承设置于所述小齿轮的两侧;以及
旋转体外壳,该旋转体外壳内置有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并安装在所述齿轮外壳上,且部分被剖开以使所述小齿轮从所述齿轮外壳内部露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分别包括:
组合轴承座,该组合轴承座具备一体构成的滑动轴承座和滚珠轴承座;
滑动轴承轴,该滑动轴承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同时内置于所述滑动轴承座中以与所述滑动轴承座一起构成滑动轴承;以及
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内置于所述滚珠轴承座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承的设置间隙大于所述滚珠轴承的设置间隙,所述滑动轴承轴的表面上倾斜地设置有多个油槽和多个锥槽,以在所述表面上形成油膜。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齿轮外壳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圆弧形状的导引盖和阶梯形状的突出部,其中,所述导引盖围绕所述大齿轮的一部分,而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大齿轮的侧面外侧,所述突出部在所述齿轮外壳和所述发动机盖的组装体内部形成临时储存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引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导油槽,所述多个导油槽沿所述大齿轮的旋转方向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外壳在设置有所述临时储存槽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口,并且进一步包括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在所述齿轮外壳的外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贯通口和所述固定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轴结合于所述齿轮外壳,所述固定轴在内部设置有油孔,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发动机轴之间设置有流道,用于将供给到所述油孔的润滑油导引至所述第二组合轴承。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贯通口,在所述齿轮外壳中与所述旋转体外壳相接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贯通口,并且所述齿轮外壳的内部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贯通口和所述第三贯通口连接的第二油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外壳在内部设置有油道,用于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中的所述叶轮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所述第三贯通口,并在旋转体外壳的外部进一步包括第三油管,用于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组合轴承中的与所述叶轮相反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所述油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速旋转体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叶轮侧的第一组合轴承和所述叶轮之间的支座,并且所述支座和所述旋转体外壳上设置有排油口,所述旋转体外壳在外部进一步包括第四油管,用于连接所述排油口和所述齿轮外壳,从而回收润滑油。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轴承及密封件,该轴承及密封件在所述发动机轴的外周面上沿远离所述大齿轮的方向并排设置;以及
第五油管,该第五油管用于连接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发动机盖的内部,以回收到达所述密封件的润滑油。
30.一种涡轮式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轴,并与发动机盖组装在一起;
大齿轮,该大齿轮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发动机轴上,并且在中心设置有用于设置固定轴的中孔;
高速旋转体,该高速旋转体包括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一端结合的叶轮、用于支撑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个第一组合轴承、以及内置有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一组合轴承,且一部分被剖开以使所述小齿轮露出的旋转体外壳;
第二组合轴承,该第二组合轴承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大齿轮之间,并具有在与所述发动机轴并排的方向上相邻的圆锥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
齿轮外壳,该齿轮外壳内置有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并且在与所述发动机盖结合的侧面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的开口部;以及
蜗壳,该蜗壳包覆所述叶轮并输出压缩空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8-0053860 | 2008-06-09 | ||
KR1020080053860A KR100895667B1 (ko) | 2008-06-09 | 2008-06-09 | 터보 블로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고속회전체 |
KR10-2009-0035014 | 2009-04-22 | ||
KR1020090035014A KR101095614B1 (ko) | 2009-04-22 | 2009-04-22 | 터보 블로어 |
PCT/KR2009/003059 WO2009151245A2 (ko) | 2008-06-09 | 2009-06-08 | 터보 블로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고속 회전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7164A true CN102057164A (zh) | 2011-05-11 |
CN102057164B CN102057164B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141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2159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7164B (zh) | 2008-06-09 | 2009-06-08 |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07099A1 (zh) |
EP (1) | EP2314879A2 (zh) |
JP (1) | JP5356513B2 (zh) |
CN (1) | CN102057164B (zh) |
WO (1) | WO2009151245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5359A (zh) * | 2023-01-17 | 2023-06-13 | 江苏精亚风机有限公司 | 根据运行工况调整润滑速度的离心风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18998B1 (en) * | 2009-02-03 | 2012-12-19 | Ipsen, Inc. | A sealing mechanism for a vacuum heat treating furnace |
FR2968062B1 (fr) * | 2010-11-26 | 2012-11-16 | Snecma | Dispositif d'evacuation d'huile et turbomachin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
JP6165257B2 (ja) * | 2013-09-06 | 2017-07-19 |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 回転機械 |
US20150369337A1 (en) * | 2014-06-23 | 2015-12-24 | Samsung Techwin Co., Ltd. | High-speed rotating machine |
CN104613091B (zh) * | 2015-01-28 | 2018-03-27 | 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增速机的巴氏合金滑动轴瓦润滑结构 |
WO2016210119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9 | Howden Roots Llc | Gear drive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thereof |
CA3148346A1 (en) * | 2019-09-10 | 2021-03-18 | David Charles Hokey | Air compressor and blower |
CN113124000B (zh) * | 2021-04-25 | 2022-12-30 | 浙江上风高科专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叶轮装配方法 |
CN113028041B (zh) * | 2021-04-29 | 2022-08-09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一种防止齿轮搅油的减速器挡风板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9991U (zh) * | 1990-02-18 | 1991-12-04 | 李联奎 | 节能双用鼓风机 |
US6192871B1 (en) * | 1998-10-30 | 2001-02-27 | Vortech Engineering, Inc. | Compact supercharger |
US20050092307A1 (en) * | 2003-10-31 | 2005-05-05 | Middlebrook James K. | Supercharger |
KR100723040B1 (ko) * | 2005-08-18 | 2007-05-30 | 주식회사 에어젠 | 고속 회전체용 베어링 조립체 |
CN2913682Y (zh) * | 2006-05-23 | 2007-06-20 | 谢明顺 | 四叶罗茨鼓风机 |
CN200989303Y (zh) * | 2006-12-27 | 2007-12-12 | 王绍全 | 开合式罗茨鼓风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720988A (en) * | 1925-06-05 | 1929-07-16 | Automotive Patent Holding Comp | Transmission gearing |
US2223715A (en) * | 1937-03-11 | 1940-12-03 | Daimler Benz Ag |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ntrol |
GB767426A (en) * | 1953-11-09 | 1957-02-06 | Napier & Son Ltd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bevel pinions |
US2973894A (en) * | 1957-06-17 | 1961-03-07 | Turbo Res Corp | Centrifugal compressor for starting jet engines |
US2987904A (en) * | 1958-05-28 | 1961-06-13 | Gen Motors Corp | Domestic appliance |
US3424372A (en) * | 1966-11-30 | 1969-01-28 | Chicago Pneumatic Tool Co | Centrifugal gaseous medium compressor |
JPS5514347A (en) * | 1978-07-17 | 1980-01-31 | Hitachi Ltd | Variable speed change device |
JP2555374Y2 (ja) * | 1992-02-04 | 1997-11-19 | 群馬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軸受 |
US5425345A (en) * | 1994-10-31 | 1995-06-20 | Chrysler Corporation | Mechanically driven centrifugal air compressor with hydrodynamic thrust load transfer |
US5685699A (en) * | 1996-06-20 | 1997-11-11 | Carrier Corporation | Compressor transmission vent system |
JPH11159697A (ja) * | 1997-09-29 | 1999-06-15 | Nippon Seiko Kk | オイルエア潤滑装置 |
DE10124560B4 (de) * | 2000-05-27 | 2017-01-05 | Brandenburgische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Cottbus Mbh | Kreiskolbenmotor |
JP3799979B2 (ja) * | 2000-09-14 | 2006-07-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変速比無限大無段変速機 |
US6524081B2 (en) * | 2001-06-01 | 2003-02-25 | Chiang Fu. Wu | One-stage transmissible turbocharger |
US20030156769A1 (en) * | 2002-02-19 | 2003-08-21 | Whang Cheol H. | Fluid suspended bearing |
-
2009
- 2009-06-08 EP EP09762632A patent/EP2314879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6-08 JP JP2011513414A patent/JP535651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6-08 US US12/996,810 patent/US2012010709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6-08 CN CN200980121594.9A patent/CN1020571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6-08 WO PCT/KR2009/003059 patent/WO2009151245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9991U (zh) * | 1990-02-18 | 1991-12-04 | 李联奎 | 节能双用鼓风机 |
US6192871B1 (en) * | 1998-10-30 | 2001-02-27 | Vortech Engineering, Inc. | Compact supercharger |
US20050092307A1 (en) * | 2003-10-31 | 2005-05-05 | Middlebrook James K. | Supercharger |
KR100723040B1 (ko) * | 2005-08-18 | 2007-05-30 | 주식회사 에어젠 | 고속 회전체용 베어링 조립체 |
CN2913682Y (zh) * | 2006-05-23 | 2007-06-20 | 谢明顺 | 四叶罗茨鼓风机 |
CN200989303Y (zh) * | 2006-12-27 | 2007-12-12 | 王绍全 | 开合式罗茨鼓风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5359A (zh) * | 2023-01-17 | 2023-06-13 | 江苏精亚风机有限公司 | 根据运行工况调整润滑速度的离心风机 |
CN116255359B (zh) * | 2023-01-17 | 2024-04-16 | 江苏精亚风机有限公司 | 根据运行工况调整润滑速度的离心风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151245A2 (ko) | 2009-12-17 |
CN102057164B (zh) | 2014-01-01 |
WO2009151245A3 (ko) | 2010-03-11 |
JP2011522994A (ja) | 2011-08-04 |
EP2314879A2 (en) | 2011-04-27 |
JP5356513B2 (ja) | 2013-12-04 |
US20120107099A1 (en) | 2012-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57164B (zh) |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 |
US7063734B2 (en) | Air/oil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RU2443881C2 (ru) |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содержащий стартер, установленный на коробке приводов агрегатов | |
CA2809985C (en) | Deoiler seal | |
JPS6085B2 (ja) | 分離装置 | |
EP1256720B1 (en) | Rotary vacuum pump | |
EP0073281B1 (en) | Bearing | |
KR100895667B1 (ko) | 터보 블로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고속회전체 | |
US4936757A (en) | Multi-section vacuum pump | |
CN115076107B (zh) | 一种悬臂立式螺杆真空泵 | |
US6129531A (en) | Open drive scroll machine | |
JP7604325B2 (ja) |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
CN207470441U (zh) | 油分离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 |
JP5478153B2 (ja) |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
CN205101238U (zh) | 一种压缩机 | |
JP3964075B2 (ja) | ルーツ吸気・圧縮機 | |
KR101095614B1 (ko) | 터보 블로어 | |
CN103410729A (zh) | 卧式全封闭双级螺杆制冷压缩机 | |
CN218268474U (zh) | 一种螺杆鼓风机的轴承润滑装置 | |
JPH05113184A (ja) | スクリユー圧縮機 | |
CN213628809U (zh) | 一种变速器轴承独立润滑结构 | |
CN210660709U (zh) | 发动机用淡水泵 | |
CN109944798B (zh) | 六叶罗茨增压器 | |
JP2006002596A (ja) | 軸受装置及びポンプ装置 | |
JP2006083783A (ja) | スクリュー式流体機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